期刊文献+
共找到891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氯喹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1
作者 马红 刘莉萍 李遇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治疗玫瑰痤疮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筛选HCQ治疗玫瑰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使用Coch... 目的:系统评价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治疗玫瑰痤疮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筛选HCQ治疗玫瑰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使用Cochrane RevMan5.4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8项研究,共1397例患者。与四环素类药物比较,HCQ治疗有效率[OR=0.94,95%CI(0.74,1.19),P=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Q的治疗有效率低于HCQ联合激光光疗组、联合外用药组、联合中医药组以及联合四环素组[RR=0.68,95%CI(0.57,0.80),P<0.01;RR=0.70,95%CI(0.57,0.86),P<0.01;RR=0.70,95%CI(0.54,0.90),P<0.01;RR=0.73,95%CI(0.62,0.85),P<0.01]。单用HCQ的治疗后疗效低于激光单独治疗组,HCQ联合四环素组,联合激光光疗组以及联合外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50,95%CI(1.04,1.96),P<0.01;MD=2.59,95%CI(2.24,2.94),P<0.01;MD=0.63,95%CI(0.27,0.99),P<0.01;MD=0.84,95%CI(0.65,1.02),P<0.01]。HCQ联合激光、外用皮肤修复剂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的缓解上有更好的疗效[MD=1.70,95%CI(0.06,3.34),P<0.05;MD=0.47,95%CI(0.37,0.56),P<0.01;MD=0.39,95%CI(0.15,0.63),P<0.01];HCQ联合激光治疗对瘙痒的缓解也有较好的疗效MD=0.75,95%CI(0.42,1.07),P<0.01,但是对丘疹脓疱的治疗并不优于HCQ组[MD=-1.20,95%CI(-4.19,1.79),P=0.43]。单独治疗与联合治疗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5,95%CI(0.94,1.66),P=0.12]。结论:HCQ是否比四环素更有效还有待确定,但HCQ联合四环素、激光光疗、中医药、外用修复剂及血管收缩剂治疗玫瑰痤疮更有效,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玫瑰痤疮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曲靖 何大伟 +2 位作者 吴哲 杨欣 谢小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美学效果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玫瑰痤疮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n=42)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美学效果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玫瑰痤疮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n=42)和对照组(甲硝唑凝胶治疗,n=4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Acn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Acne-QOL)评分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 r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cne-QOL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TNF-α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52%、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玫瑰痤疮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面部美学效果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羟氯喹 甲硝唑凝胶 玫瑰痤疮 美学效果 疗效
下载PDF
硫酸羟氯喹与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3
作者 刘玲 汤艳华 刘炬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比较硫酸羟氯喹与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90例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予硫酸羟氯喹治疗,... 目的比较硫酸羟氯喹与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90例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予硫酸羟氯喹治疗,B组予艾拉莫德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G(IgG)、血小板计数(PLT)、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RF、ESR、IgG水平低于A组,PLT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IL-6、TNF-α、ICAM-1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羟氯喹,艾拉莫德治疗SS效果更好,可降低IgG、RF水平,抑制B细胞活性,提高PLT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羟氯喹 艾拉莫德 类风湿因子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针刺联合硫酸羟氯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比率的影响
4
作者 李新华 周晓莉 +1 位作者 王超 宋美卿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硫酸羟氯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硫酸羟氯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硫酸羟氯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泪液流率、唾液流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及Th17/Treg比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泪液流率、唾液流率高于对照组;ESR、CRP、IgG水平低于对照组;Th17/Treg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明显改善口干、眼干症状,降低免疫反应,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升高泪液流率、唾液流率,降低Th17/Treg比率,调节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针刺 硫酸羟氯喹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羟氯喹视网膜毒性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钟永芳 王海彬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羟氯喹(HCQ)长期过量使用可导致视网膜损伤,这是一种已被充分证实的眼部副作用,晚期会造成严重且不可逆的中心视力丧失。然而,早期病变通常没有症状,因此很难被发现。随着自动视野及视网膜技术的发展,可在出现明显视力损伤之前,检测出... 羟氯喹(HCQ)长期过量使用可导致视网膜损伤,这是一种已被充分证实的眼部副作用,晚期会造成严重且不可逆的中心视力丧失。然而,早期病变通常没有症状,因此很难被发现。随着自动视野及视网膜技术的发展,可在出现明显视力损伤之前,检测出早期病变。因此,对早期视网膜病变进行敏感有效的筛查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综述HCQ视网膜毒性的筛查方法,以提高对HCQ视网膜毒性筛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视网膜毒性 羟氯喹 筛查方法
下载PDF
羟氯喹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萱 谢菡 +1 位作者 葛卫红 周玉皆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羟氯喹最初被用作抗疟药,由于其成本效益、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已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免疫病。除了免疫调节作用外,羟氯喹还表现出抗血栓、降脂和降糖的特性。羟氯喹血药浓度和临床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相关,并且能反映患者依从性。但由于羟... 羟氯喹最初被用作抗疟药,由于其成本效益、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已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免疫病。除了免疫调节作用外,羟氯喹还表现出抗血栓、降脂和降糖的特性。羟氯喹血药浓度和临床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相关,并且能反映患者依从性。但由于羟氯喹药动学特征复杂,即使服用相同剂量,血药浓度在个体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该文从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代谢酶基因多态性、药物因素等方面探讨影响羟氯喹血药浓度的因素,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血药浓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羟氯喹治疗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7
作者 张学沛 唐秀能 +4 位作者 李娜 廖莎莎 刘云媛 何冠兰 张宏亮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30-341,共12页
目的 系统评价羟氯喹(HCQ)用于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SinoMed、WanFang Data、CNKI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HCQ治疗OAPS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 目的 系统评价羟氯喹(HCQ)用于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SinoMed、WanFang Data、CNKI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HCQ治疗OAPS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3年1月31日。由2名研究员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和GRADE profiler 3.6软件进行Meta分析及GRADE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5项队列研究,3项RCT,共644例OAPS患者(732例次妊娠)。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加用HCQ能显著提高OAPS患者的活产率[RR=1.29,95%CI(1.10,1.51),P=0.001]及狼疮抗凝物转阴率[RR=1.29,95%CI(1.13,1.47),P <0.001]、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RR=1.27,95%CI(1.12,1.45),P <0.001]、抗β2糖蛋白Ⅰ抗体转阴率[RR=1.31,95%CI(1.12,1.52),P <0.001],显著降低早期(<10周)流产率[RR=0.31,95%CI(0.10,0.93),P=0.04]。但在降低早产率、晚期(>10周)流产率及先兆子痫发生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分析,2项研究描述了HCQ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和眼睛干涩,症状均轻微;3项RCT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HCQ组低于对照组[RR=0.40,95%CI(0.25,0.66),P <0.001],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健可靠。GRADE评价结果显示,本研究纳入指标的证据质量为低或极低级,弱推荐。结论 HCQ能显著提高OAPS活产率及抗磷脂抗体转阴率,降低10周前胎儿流产率,不良反应较少,但对降低早产、10周后胎儿流产及先兆子痫发生率证据不足。由于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产科抗磷脂综合征 活产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他克莫司联合硫酸羟氯喹对玫瑰痤疮患者症状改善、VISIA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罗红玉 陈柳青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究他克莫司联合硫酸羟氯喹对玫瑰痤疮患者症状改善、VISIA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玫瑰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48例。其中单药组患者给予他克莫司... 目的探究他克莫司联合硫酸羟氯喹对玫瑰痤疮患者症状改善、VISIA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玫瑰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48例。其中单药组患者给予他克莫司治疗,联合组给予他克莫司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瘙痒、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红斑等皮损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面部VISIA红区检测情况(面部VISI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Acne-QO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87.50%vs.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7,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8周、治疗后6个月瘙痒、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红斑皮损症状评分依次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治疗后6个月面部VISIA评分、Acne-QOL各项评分依次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玫瑰痤疮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硫酸羟氯喹 他克莫司 VISIA评分
下载PDF
托法替布联合羟氯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王明杰 徐风金 +1 位作者 张艳 薛燕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9-733,共5页
目的观察托法替布联合羟氯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衡水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难治性RA患者120例,按照简单随机分配方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枸... 目的观察托法替布联合羟氯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衡水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难治性RA患者120例,按照简单随机分配方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硫酸羟氯喹片,B组患者给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甲氨蝶呤片,C组患者给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来氟米特片,3组患者均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3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度评分28(DAS28)、Sharp评分和生化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指标[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血清细胞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ACR50、ACR70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B、C组(P<0.05),3组患者的DAS28评分、Sharp评分以及生化、免疫、血清细胞因子指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A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DAS28评分、Sharp评分、RF、抗CCP抗体、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B、C组(P<0.05)。3组患者的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皮疹、肝肾功能异常及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法替布联合羟氯喹治疗难治性RA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 托法替布 羟氯喹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羟氯喹在子痫前期防治应用潜能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吴涵 王秀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62-65,共4页
羟氯喹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血栓、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证明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妊娠妇女有诸多益处,能够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子痫前期发生率等。子痫前期是一种复杂的妊娠特发性疾病,对于围生期母儿有严重危害,发病机制尚... 羟氯喹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血栓、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证明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妊娠妇女有诸多益处,能够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子痫前期发生率等。子痫前期是一种复杂的妊娠特发性疾病,对于围生期母儿有严重危害,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目前认为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与全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内皮功能障碍等有密切关系。考虑羟氯喹的多种药理作用,本文从羟氯喹抗炎、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及抑制自噬等4个方面作一综述,探讨羟氯喹可能在子痫前期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作用的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子痫前期 TOLL样受体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及硫酸羟氯喹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及类风湿因子的影响
11
作者 周洋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20-24,共5页
目的:探究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及硫酸羟氯喹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抚州市立医院收治的RA患者66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究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及硫酸羟氯喹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抚州市立医院收治的RA患者66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及硫酸羟氯喹治疗,观察组接受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及硫酸羟氯喹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ESR及RF、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DAS28)评分、症状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32/33),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IL-6)(3.52±0.47)p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91±1.02)pg/mL,C蛋白反应(CRP)(12.33±5.15)mg/L,RF(31.62±15.16)IU/mL,ESR(25.89±10.69)mm/h,均低于对照组的(8.03±1.02)pg/mL、(7.94±2.54)pg/mL、(16.38±6.41)mg/L、(42.98±16.87)IU/mL、(35.92±11.84)mm/h,关节肿胀数目(2.01±0.45)个,关节压痛数目(4.15±1.31)个,均少于对照组的(4.05±1.56)、(6.14±2.02)个,僵硬时间(25.56±9.13)min,短于对照组的(32.85±11.85)min,双手平均握力(12.03±2.91)kPa,高于对照组的(9.51±1.05)kPa,DAS28评分(2.02±0.74)分,VAS评分(2.12±0.2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8±1.29)、(4.15±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及硫酸羟氯喹在RA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及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甲氨蝶呤 硫酸羟氯喹 红细胞沉降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硫酸羟氯喹与醋酸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活动性指数、慢性指数及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莫石柯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硫酸羟氯喹与醋酸泼尼松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怀集县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21年12月—2023年8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羟氯-泼尼组和甲氨... 目的:分析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使用甲氨蝶呤联合硫酸羟氯喹与醋酸泼尼松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怀集县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21年12月—2023年8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羟氯-泼尼组和甲氨-羟氯-泼尼组,每组25例。羟氯-泼尼组给予硫酸羟氯喹与醋酸泼尼松治疗,甲氨-羟氯-泼尼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硫酸羟氯喹与醋酸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的活动性指数、慢性指数及肾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活动性指数(AI)、慢性指数(CI)、各项肾功能指标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活动性指数、慢性指数均有所下降,且甲氨-羟氯-泼尼组低于羟氯-泼尼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ALT、AST、Scr、BUN均有升高,但甲氨-羟氯-泼尼组低于羟氯-泼尼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硫酸羟氯喹与醋酸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肾功能,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硫酸羟氯喹 醋酸泼尼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功能
下载PDF
硫酸羟氯喹与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玫瑰痤疮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13
作者 张玉 袁永革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予以玫瑰痤疮患者硫酸羟氯喹+他克莫司软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92例玫瑰痤疮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就诊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应用他克莫司软膏... 目的探讨予以玫瑰痤疮患者硫酸羟氯喹+他克莫司软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92例玫瑰痤疮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就诊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应用他克莫司软膏的4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3月应用硫酸羟氯喹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的4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两均持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皮肤屏障功能、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瘙痒、红斑、毛细血管、丘疹及脓疱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82.61%),(P<0.05);观察组治疗后角质层含水量水平高于对照组,皮脂情况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QOLI-74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予以玫瑰痤疮以硫酸羟氯喹+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可促进临床症状恢复,改善皮肤屏障功能,疗效显著,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好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硫酸羟氯喹 他克莫司软膏 症状积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羟氯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抗体相关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免疫平衡的影响
14
作者 詹萌 陈汉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羟氯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抗体相关性复发性流产(RSA)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06例抗磷脂抗体相关性RS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羟氯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抗体相关性复发性流产(RSA)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06例抗磷脂抗体相关性RS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羟氯喹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对照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氯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抗体相关性RSA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免疫平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低分子肝素钠 阿司匹林 抗磷脂抗体相关性复发性流产 凝血功能 免疫平衡
下载PDF
硫酸羟氯喹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刘美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8-0061,共4页
分析讨论硫酸羟氯喹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玫瑰痤疮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实验组加用硫酸羟氯喹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 分析讨论硫酸羟氯喹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8月收治的玫瑰痤疮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实验组加用硫酸羟氯喹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性、生活质量增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不良情绪评分降低,P<0.05,差异明显。结论 硫酸羟氯喹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的效果较好,可以在玫瑰痤疮患者中开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羟氯喹 随机对照研究 他克莫司软膏 生活质量 玫瑰痤疮
下载PDF
羟氯喹联合红光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黄乃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5-0038,共4页
探究对玫瑰痤疮患者采用羟氯喹联合红光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1.4-2023.9.28期间本院纳入的60例玫瑰痤疮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30,羟氯喹)及光疗组(n=30,红光联合羟氯喹),对比疗效、皮损评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不良... 探究对玫瑰痤疮患者采用羟氯喹联合红光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1.4-2023.9.28期间本院纳入的60例玫瑰痤疮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30,羟氯喹)及光疗组(n=30,红光联合羟氯喹),对比疗效、皮损评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 参照组疗效(80%)低于光疗组(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高于光疗组(0)(P<0.05)。参照组毛细血管扩张、红斑、瘙痒、生活质量评分[(1.37±0.22)分]、[(1.46±0.25)分]、[(1.43±0.31)分]、[(7.23±2.17)分]均高于光疗组[(0.45±0.11)分]、[(0.44±0.14)分]、[(0.60±0.18)分]、[(3.31±0.57)分](P<0.05)。治疗前,患者心理状态无差异(P>0.05),治疗后,光疗组指标较优(P<0.05)。结论 对玫瑰痤疮患者采用联合治疗,可促进恢复,改善皮肤及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红光 羟氯喹
下载PDF
裸花紫珠片结合羟氯喹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萍 姚倩 +4 位作者 徐琳 瓦庆彪 何梅 龚亚莉 刘立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究裸花紫珠片结合羟氯喹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9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取羟氯喹... 目的:探究裸花紫珠片结合羟氯喹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9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取羟氯喹治疗,观察组采取裸花紫珠片联合羟氯喹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毛细血管扩张缓解时间、红斑好转时间、皮肤敏感及潮红好转时间,观察患者主客观症状评分、美学效果评分及皮肤红斑指数E值、血清白介素-37(IL-37)水平变化,采用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Acne-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毛细血管扩张缓解时间、红斑好转时间、皮肤敏感好转时间及皮肤潮红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观、客观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美学效果评分均升高,皮肤红斑指数E值、IL-37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cne-QOL评分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采用裸花紫珠片结合羟氯喹治疗效果显著,美学效果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裸花紫珠片 羟氯喹 疗效 美学效果
下载PDF
UPLC法测定硫酸羟氯喹原料药有关物质
18
作者 伍良涌 赵雪梅 +1 位作者 李玮玲 董顺玲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建立UPLC法有效控制硫酸羟氯喹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2.1 mm×150 mm,1.7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取庚烷磺酸钠0.25 g、KH_(2)PO_(4)1.36 g,加水900 mL溶解,用三乙胺调pH值为7.0,加水稀释至10... 目的建立UPLC法有效控制硫酸羟氯喹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2.1 mm×150 mm,1.7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取庚烷磺酸钠0.25 g、KH_(2)PO_(4)1.36 g,加水900 mL溶解,用三乙胺调pH值为7.0,加水稀释至1000 mL,摇匀)-甲醇(体积比90∶10)为流动相A、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体积比15∶85)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5℃,进样体积为4μL。结果硫酸羟氯喹及12个杂质均能有效分离,硫酸羟氯喹在0.05~5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9;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8 ng和0.60 ng;杂质B的回收率在100.7%~104.3%范围内(RSD=1.6%),杂质C的回收率在100.1%~101.8%范围内(RSD=0.7%)。结论建立的方法能准确测定硫酸羟氯喹原料药的有关物质,专属性强、灵敏度高,为硫酸羟氯喹质量控制及生产企业改进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羟氯喹原料药 UPLC 有关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