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个二羧酸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荧光性质
1
作者 崔培培 孙悦 +5 位作者 查奕 刘圣楠 张梦欣 曹际云 王琦 王晓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58-2366,共9页
以羧酸配体2,2′-(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硫二基)二苯甲酸(H_(2)L^(1))和2,2′-(2,3,5,6-四甲基-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硫二基)二苯甲酸(H_(2)L^(2))分别与金属盐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3个配位聚合物:{[Ni(L^(1))(H_(2)O)_(4)... 以羧酸配体2,2′-(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硫二基)二苯甲酸(H_(2)L^(1))和2,2′-(2,3,5,6-四甲基-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硫二基)二苯甲酸(H_(2)L^(2))分别与金属盐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3个配位聚合物:{[Ni(L^(1))(H_(2)O)_(4)]·2H_(2)O}_(n)(1)、[Zn(L^(1))(DMA)_(2)]_(n)(2)和[Co(L^(2))(DMF)_(2)]_(n)(3),其中DMA=N,N-二甲基乙酰胺,DMF=N,N-二甲基甲酰胺。对配合物1~3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和固体紫外可见光谱测试和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表明:3个配合物均为一维锯齿形链状结构,并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骨架,且配体均表现为反式构象。此外,对配合物2固态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配体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氢键作用 荧光性质
下载PDF
基于半刚性咪唑羧酸配体构筑的Cu(I)有机骨架材料: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
2
作者 潘会宾 吴婷婷 +1 位作者 高霞 卢久富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36-1841,共6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半刚性咪唑羧酸配体4-(2-甲基咪唑)苯甲酸和金属铜合成了一种新的Cu(I)配位聚合物[Cu(H_(2)O)(MIBA)]n,其中HMIBA代表有机化合物4-(2-甲基咪唑)苯甲酸。在室温条件下,研究了基于半刚性咪唑羧酸配体构筑的Cu(I)有机...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半刚性咪唑羧酸配体4-(2-甲基咪唑)苯甲酸和金属铜合成了一种新的Cu(I)配位聚合物[Cu(H_(2)O)(MIBA)]n,其中HMIBA代表有机化合物4-(2-甲基咪唑)苯甲酸。在室温条件下,研究了基于半刚性咪唑羧酸配体构筑的Cu(I)有机骨架配位聚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能,其中配体HMIBA的最大发射峰为433 nm,配位聚合物[Cu(H_(2)O)(MIBA)]n的最大发射峰为412 nm,均显示出荧光性能。此外,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该聚合物呈3D→3D双重互穿网络,具有(64·82)的四连通单节点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I)配位聚合物 半刚性咪唑羧酸配体 溶剂热法 拓扑结构 X射线衍射 荧光性能
下载PDF
基于双羧酸配体构筑的Zn(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
作者 白旭玲 杨冲福 +3 位作者 赵雄 石明凤 郭津榕 和振秀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30-33,共4页
以半刚性吡啶鎓两性离子型双羧酸配体3-羧基-1-(4-羧基苄基)-5-甲基吡啶-1-鎓(H2LCl)为简单连接体,与Zn(Ⅱ)离子,在H2O/EtOH(体积比1∶2)的混合溶液中成功的构筑出一例离子型配合物,即[ZnL2]·2H2O。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出该配合物... 以半刚性吡啶鎓两性离子型双羧酸配体3-羧基-1-(4-羧基苄基)-5-甲基吡啶-1-鎓(H2LCl)为简单连接体,与Zn(Ⅱ)离子,在H2O/EtOH(体积比1∶2)的混合溶液中成功的构筑出一例离子型配合物,即[ZnL2]·2H2O。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出该配合物是一条一维链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有机配体中吡啶环和苯环之间的—CH2—基团的作用,使得吡啶环和苯环之间存在角度为111.2°的二面角,有利于产生分子间作用力和π-π堆积作用,使得一维链堆叠成为三维超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配合物 吡啶鎓羧酸配体 荧光性能 配合物
下载PDF
含有刚柔二元羧酸配体的新型稀土配位聚合物[Eu_2(Suc)_(0.5)(BC)_3(OH)_2]_n的水热合成、结构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兴晶 邢永恒 +2 位作者 王春光 曾小庆 葛茂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7-411,共5页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出一种稀土配位聚合物[Eu2(Suc)0.5(BC)3(OH)2]n(Suc=琥珀酸根离子,BC=苯甲酸根离子),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金...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出一种稀土配位聚合物[Eu2(Suc)0.5(BC)3(OH)2]n(Suc=琥珀酸根离子,BC=苯甲酸根离子),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金属铕离子、OH和"Eu-O-C-O-Eu"形成无限的无机带,无机带之间通过琥珀酸和苯甲酸连接形成二维开放骨架结构。本文对标题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和热稳定性也做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Ⅲ)配位聚合物 羧酸配体 二维结构 水热合成
下载PDF
含羧酸配体的鼓形有机锡氧簇合物:六聚苯基锡氧3-吲哚丁酸酯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1
5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1 位作者 马春林 房海霞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1-295,共5页
利用Ph3SnOH和 3 吲哚丁酸以 1∶1摩尔比反应 ,合成了新型含羧酸配体的鼓形有机锡氧簇合物 :六聚苯基锡氧 3 吲哚丁酸酯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为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a =... 利用Ph3SnOH和 3 吲哚丁酸以 1∶1摩尔比反应 ,合成了新型含羧酸配体的鼓形有机锡氧簇合物 :六聚苯基锡氧 3 吲哚丁酸酯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为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a =1.172 2 (6)nm ,b =1.5 694(8)nm ,c=1.72 2 7(9)nm ,α =116.2 5 1(8)° ,β =10 0 .85 4(10 )° ,γ =95 .60 6(9)° ,Z =1,V =2 .732 (3)nm3,Dc=1.5 5 4g·cm-3,μ =1.42 0mm-1,F(0 0 0 ) =12 76,R =0 .0 630 ,wR =0 .0 762 .晶体结构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形有机锡氧簇合物 3-吲哚丁酸 合成 晶体结构 六聚苯基锡氧3-吲哚丁酸酯 羧酸配体
下载PDF
由半刚性三羧酸配体构筑的一维和二维钴(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18
6
作者 顾文君 顾金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采用水热方法,用半刚性三羧酸配体(H_3cpta)和菲咯啉(phen)或2,2′-联吡啶(2,2′-bipy)与CoCl_2·6H_2O反应,合成了一个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Co(μ_2-Hcpta)(phen)(H_2O)]n(1)和一个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Co_3(μ_5-cpta)_2(2,2′-bipy... 采用水热方法,用半刚性三羧酸配体(H_3cpta)和菲咯啉(phen)或2,2′-联吡啶(2,2′-bipy)与CoCl_2·6H_2O反应,合成了一个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Co(μ_2-Hcpta)(phen)(H_2O)]n(1)和一个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Co_3(μ_5-cpta)_2(2,2′-bipy)_2]_n(2),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一维链状结构,而且这些一维链状结构通过C-H…O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网络。而配合物2具有由三核钴单元构筑的二维层状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和2中相邻钴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氢键 羧酸配体 磁性
下载PDF
由联苯四羧酸配体构筑的一维锰(Ⅱ)和二维铜(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金伟 温炳松 +3 位作者 曹芳利 邱文达 黎彧 成晓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22-2328,共7页
采用水热方法,用2种联苯四羧酸配体(2,4-H4bpta和3,5-H4bpta)和4,4'-联吡啶(4,4'-bipy)或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MnCl_2·4H_2O和CuCl_2·H_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双螺旋链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n(μ3-2... 采用水热方法,用2种联苯四羧酸配体(2,4-H4bpta和3,5-H4bpta)和4,4'-联吡啶(4,4'-bipy)或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MnCl_2·4H_2O和CuCl_2·H_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双螺旋链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n(μ3-2,4-H2bpta)(4,4'-bipy)2]n(1)和一个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Cu(μ4-3,5-bpta)0.5(2,2'-bipy)(H_2O)]·H_2O}n(2),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分别属于单斜晶系,P21/c和C2/c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一维双螺旋链结构,而且这些一维链通过O-H…N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网络。而配合物2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中相邻锰离子间存在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氢键 羧酸配体 磁性
下载PDF
两个包含联苯三羧酸配体的铜(Ⅱ)和锰(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黎彧 邹训重 +1 位作者 顾金忠 成晓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9-1165,共7页
采用水热方法,用联苯三羧酸配体(H3dppa)和4,4′-联吡啶(4,4′-bipy)分别与CuCl_2·2H_2O和MnCl_2·4H_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零维双核铜结构的配合物[Cu_2(Hdppa)_2(4,4′-bipy)(H_2O)_4]·4,4′-bipy·6H_2O(1)和一... 采用水热方法,用联苯三羧酸配体(H3dppa)和4,4′-联吡啶(4,4′-bipy)分别与CuCl_2·2H_2O和MnCl_2·4H_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零维双核铜结构的配合物[Cu_2(Hdppa)_2(4,4′-bipy)(H_2O)_4]·4,4′-bipy·6H_2O(1)和一个基于双螺旋链单元的三维配位聚合物{[Mn_3(μ_5-dppa)_2(4,4′-bipy)(H_2O)_2]·4H_2O}_n(2),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分别属于三斜和单斜晶系,P1和C2/c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零维双核铜结构,而且这些双核铜单元通过O-H…O/N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而配合物2中存在一个双螺旋锰链单元,这些锰链单元又通过配体进一步连接成了三维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2中相邻锰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氢键 羧酸配体 磁性
下载PDF
由联苯三羧酸配体构筑的零维四核镍(Ⅱ)配合物和一维锰(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黎彧 温炳松 +5 位作者 邹训重 黄宾 邱文达 张泽敏 游遨 成晓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988,共8页
采用水热方法,用2种联苯三羧酸配体biphenyl-2,5,3′-tricarboxylate acid(H_3bptc)和2-(4-carboxypyridin-3-yl)terephalic acid(H_3cptc)以及菲咯啉(phen)或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Ni Cl_2·6H_2O和Mn Cl_2·4H_2O反... 采用水热方法,用2种联苯三羧酸配体biphenyl-2,5,3′-tricarboxylate acid(H_3bptc)和2-(4-carboxypyridin-3-yl)terephalic acid(H_3cptc)以及菲咯啉(phen)或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Ni Cl_2·6H_2O和Mn Cl_2·4H_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零维四核镍结构的配合物[Ni_2(μ_3-Hbptc)(Hbptc)(phen)_3(H_2O)]_2·4H_2O(1)和一个基于三核锰单元的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Mn_3(μ_4-cptc)_2(2,2′-bipy)_2(H_2O)_4]·2H_2O}_n(2),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均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零维四核镍结构,而且这些四核镍单元通过O-H…O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而配合物2中存在一个中心对称的三核锰单元,这些三核锰单元又通过配体进一步连接成了一维链。研究表明,配合物1和2中相邻金属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氢键 羧酸配体 磁性
下载PDF
柔性多羧酸配体锶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拓扑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彦 汪快兵 +1 位作者 陈友存 刘光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03-2307,共5页
利用水热合成制备了一个新颖的基于柔性多羧酸配体的碱土金属配合物Sr(BuTA)0.5(H2O)2(1)(H4BuTA=1,2,3,4-丁四酸)。利用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 利用水热合成制备了一个新颖的基于柔性多羧酸配体的碱土金属配合物Sr(BuTA)0.5(H2O)2(1)(H4BuTA=1,2,3,4-丁四酸)。利用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70 03(5)nm,b=0.793 03(5)nm,c=1.268 07(5)nm,β=127.689(3)°,晶胞体积V=0.692 36(7)nm3,Z=4,Dcalc=2.290 g.cm-3,F(000)=468,μ=7.768 cm-1,R=0.015 8,wR=0.037 7。在化合物1中,每个Sr(Ⅱ)的配位环境为八配位的反四棱柱配位构型。在配合物中金属和配体互相连接形成一个三维的框架结构,其拓扑为(46)2(412.612.84)。在其结构中配体是少见的八连接点。对配合物1的热稳定性也做了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锶配合物 拓扑 羧酸配体
下载PDF
由吡啶-三羧酸配体构筑的锌(Ⅱ)和锰(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荧光及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黎彧 潘光敏 +3 位作者 邹训重 冯安生 游遨 邱文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53-1860,共8页
采用水热方法,用吡啶-三羧酸配体(H3L)和2,2′-联咪唑(H2biim 2,2′-biimidazole)、菲咯啉(phen)、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ZnCl2和MnCl2·4H2O反应,合成了1个零维配合物[Zn(H2biim)2(H2O)2][Zn(HL)(Hbiim)(H2O)]2·8H2O... 采用水热方法,用吡啶-三羧酸配体(H3L)和2,2′-联咪唑(H2biim 2,2′-biimidazole)、菲咯啉(phen)、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ZnCl2和MnCl2·4H2O反应,合成了1个零维配合物[Zn(H2biim)2(H2O)2][Zn(HL)(Hbiim)(H2O)]2·8H2O(1)和2个具有一维链结构的配合物[Mn(μ-HL)(phen)(H2O)]n(2)、{[Mn(μ-HL)(2,2′-bipy)(H2O)]·0.5(2,2′-bipy)}n(3),并对其结构、荧光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分别属于单斜晶系的P21/n和P21/c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3个单核Zn单元组成的零维结构,这些单核单元通过O-H…O/N和N-H…O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配合物2和3具有一维链结构,而且这些链通过O-H…O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网络。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室温下能发出蓝色荧光,聚合物2中相邻Mn?髤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吡啶-三羧酸配体 荧光 磁性
下载PDF
基于半刚性三角形羧酸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荧光性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莲 铁生年 王志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80-1488,共9页
通过使用一个半刚性的多齿羧酸配体3,3′,3″-(((2,4,6-trimethylbenzene-1,3,5-triyl)tris(methylene))tris(oxy))tribenzoic acid(H3L),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4个配位聚合物{[Cd3(L)2(H2O)2]·5DMF·6H2O}n(1),{[Co3(L)2(H2O)2... 通过使用一个半刚性的多齿羧酸配体3,3′,3″-(((2,4,6-trimethylbenzene-1,3,5-triyl)tris(methylene))tris(oxy))tribenzoic acid(H3L),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4个配位聚合物{[Cd3(L)2(H2O)2]·5DMF·6H2O}n(1),{[Co3(L)2(H2O)2]·2DMF·6H2O}n(2),{[Mn3(L)2(H2O)2]·3DMF·6H2O}n(3),{[Zn3(L)2(H2O)2]·5DMA·5H2O}n(4),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4个化合物都是同构的,由沙漏型的M3簇和L3-配体作为次级结构单元,从而给出了一个金属-有机纳米笼的三维结构,从拓扑学的观点看,4个配合物的结构可以看作是三节点的(3,3,6)-连接的网络。荧光光谱测试表明配合物1和4在激发波长为272 nm下,在385 nm处显示了强的宽发射峰。荧光传感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一种潜在的硝基苯类化合物的传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半刚性羧酸配体 晶体结构 荧光
下载PDF
羧酸配体对钼体系合成1,2-聚丁二烯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辛浩波 杨玉伟 唐学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530-535,共6页
研究了MoCl_3(RCOO)_2-(i-Bu)_2AlO■CH_3(Mo-Al)催化体系在加氢汽油中合成1,2-聚丁二烯的催化行为。考察了 R 基结构、碳原子数对催化剂的溶解性、催化活性、聚合物分子量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主催化剂(Mo)中羧酸配体的... 研究了MoCl_3(RCOO)_2-(i-Bu)_2AlO■CH_3(Mo-Al)催化体系在加氢汽油中合成1,2-聚丁二烯的催化行为。考察了 R 基结构、碳原子数对催化剂的溶解性、催化活性、聚合物分子量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主催化剂(Mo)中羧酸配体的静电效应对催化剂的溶解性、催化活性影响较显著,增加 Mo 上电子云密度有利于提高催化体系的反应活性;催化剂活性中心周围环境的空间位阻增大时聚合物中1,2-链节的全同立构规整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烯 合成 羧酸配体
下载PDF
由含硫二羧酸配体构筑的钴(Ⅱ)和锰(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催化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黎彧 蒋汇锋 +1 位作者 成晓玲 邱文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1-367,共7页
采用水热方法,用含硫二羧酸配体4-((carboxymethyl)thio)benzoic acid(H2L)和4,4′-联吡啶(4,4′-bipy)分别与Co Cl2·6H2O和Mn Cl2·4H2O反应,合成了2个二维配位聚合物{[Co(μ3-L)(4,4′-bipy)]·H2O}n(1)和{[Mn(μ-L)(4,4... 采用水热方法,用含硫二羧酸配体4-((carboxymethyl)thio)benzoic acid(H2L)和4,4′-联吡啶(4,4′-bipy)分别与Co Cl2·6H2O和Mn Cl2·4H2O反应,合成了2个二维配位聚合物{[Co(μ3-L)(4,4′-bipy)]·H2O}n(1)和{[Mn(μ-L)(4,4′-bipy)(H2O)2]·H2O}n(2),并对其结构和光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分别属于三斜和单斜晶系、P1和P21/c空间群。配合物1和2分别具有基于双核Co和一维Mn链单元的二维层结构。配合物1和2具有不同的二维层结构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金属离子。另外,研究了2个配合物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2可以高效地降解亚甲基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羧酸配体 光催化
下载PDF
由醚氧桥连四羧酸配体构筑的锰(Ⅱ)和锌(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荧光及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黎彧 赵振宇 +2 位作者 邹训重 冯安生 顾金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7-384,共8页
采用水热方法,用醚氧桥连四羧酸配体(H4L)和菲咯啉(phen)、吡啶(py)分别与MnCl2·4H2O和ZnCl2反应,合成了2个二维配位聚合物{[Mn2(μ6-L)(phen)2]·5H2O}n(1)和{[Zn2(μ7-L)(py)]·H2O}n(2),并对其结构、荧光和磁性质进行... 采用水热方法,用醚氧桥连四羧酸配体(H4L)和菲咯啉(phen)、吡啶(py)分别与MnCl2·4H2O和ZnCl2反应,合成了2个二维配位聚合物{[Mn2(μ6-L)(phen)2]·5H2O}n(1)和{[Zn2(μ7-L)(py)]·H2O}n(2),并对其结构、荧光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分别属于三斜和单斜晶系,P1和I2/a空间群。配合物1和2分别具有基于四核锰和双核锌的二维层结构。荧光和磁性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2在室温下能发出蓝色荧光,聚合物1中相邻Mn?髤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醚氧桥连四羧酸配体 荧光 磁性
下载PDF
具有新颖拓扑结构的吡啶基羧酸配体钇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拓扑学分析(英文)
16
作者 王彦 董彦杰 +3 位作者 周菊红 王素娜 刘光祥 陈友存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07-2412,共6页
利用水热合成制备了一个新的吡啶基多羧酸钇配合物YL(HL).2H2O(1)(H2L=5-((吡啶基-3-亚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利用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15 35(... 利用水热合成制备了一个新的吡啶基多羧酸钇配合物YL(HL).2H2O(1)(H2L=5-((吡啶基-3-亚甲基)氨基)间苯二甲酸)。利用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15 35(11)nm,b=1.083 33(12)nm,c=1.287 40(14)nm,α=70.9430(10)°,β=127.689(3)°,γ=84.0680(10)°,晶胞体积V=1.317 0(2)nm3,Z=2,Dc=1.680 g.cm-3,F(000)=680,μ=2.284 cm-1,R=0.056 2,wR=0.1600。在化合物1中,每个Y的配位环境为八配位的反四棱柱配位构型。该配合物的二维结构是少见的(42.6)(42.67.8)层状拓扑。我们对配合物1的粉末衍射数据和热重分析也进行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钇配合物 拓扑 羧酸配体
下载PDF
两个包含醚氧桥联三羧酸配体的锌(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
17
作者 黎彧 邹训重 +2 位作者 庄文柳 邱文达 顾金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9-154,共6页
选用2种醚氧桥联三羧酸配体(H_3cpta和H_3dbba)和4,4′-联吡啶(4,4′-bipy)或菲咯啉(phen)与ZnCl_2进行水热合成反应,构筑了2个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Zn(μ-Hcpta)(4,4′-bipy)(H_2O)]_n(1)和{[Zn_3(μ_3-dbba)_2(phen)_3]·6H_2O}_n(... 选用2种醚氧桥联三羧酸配体(H_3cpta和H_3dbba)和4,4′-联吡啶(4,4′-bipy)或菲咯啉(phen)与ZnCl_2进行水热合成反应,构筑了2个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Zn(μ-Hcpta)(4,4′-bipy)(H_2O)]_n(1)和{[Zn_3(μ_3-dbba)_2(phen)_3]·6H_2O}_n(2),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分别属于单斜晶系,P2_1和I2空间群。配合物1和2具有两种不同的一维链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羧酸配体 荧光
下载PDF
由醚氧桥联四羧酸配体构筑的两个一维镉(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18
作者 黎彧 赵振宇 +2 位作者 邹训重 冯安生 邱文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28-1734,共7页
采用水热方法,用醚氧桥联四羧酸配体(H4L)和菲咯啉(phen)、2,2′-联吡啶(2,2′-bipy)与CdCl2·H2O反应,合成了2个一维配位聚合物[Cd2(μ5-L)(phen)2]n(1)和{[Cd2(μ4-L)(2,2′-bipy)2(H2O)2]·2H2O}n(2),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 采用水热方法,用醚氧桥联四羧酸配体(H4L)和菲咯啉(phen)、2,2′-联吡啶(2,2′-bipy)与CdCl2·H2O反应,合成了2个一维配位聚合物[Cd2(μ5-L)(phen)2]n(1)和{[Cd2(μ4-L)(2,2′-bipy)2(H2O)2]·2H2O}n(2),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分别属于单斜和三斜晶系,P21/c和P1空间群。聚合物1和2分别具有基于四核Cd4和Cd2单元的一维链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和2在室温下能发出蓝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羧酸配体 荧光
下载PDF
由羧酸配体和铁(Ⅱ)构筑的两个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性质(英文)
19
作者 黄艳菊 杜刚 +1 位作者 郝向荣 张铁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3-319,共7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铁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Fe(Medpq)(BDC)H2O]n(1)和{[Fe(Medpq)(QUI)H2O]·2H2O}n(2)(Medpq=2-methyldipyrido[3,2-f:2′,3′-h]quinoxaline;H2BDC=terephthalic acid;H2QUI=2,3-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并...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铁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Fe(Medpq)(BDC)H2O]n(1)和{[Fe(Medpq)(QUI)H2O]·2H2O}n(2)(Medpq=2-methyldipyrido[3,2-f:2′,3′-h]quinoxaline;H2BDC=terephthalic acid;H2QUI=2,3-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构。2个配位聚合物中的中心铁(Ⅱ)离子,都呈现一个稍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水热合成 羧酸配体
下载PDF
两个基于含氮羧酸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20
作者 龙巍然 张国义 +3 位作者 于晓洋 陈东 和云霞 史振雨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89-193,共5页
通过水热合成法,我们成功地合成出两个同构的,含{4-[3-(吡嗪-2-基)-1H-吡唑-1-基]甲基}苯甲酸(缩写为HL)的新配位聚合物Co2(HL)4和Ni2(HL)4。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IR吸收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对这两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 通过水热合成法,我们成功地合成出两个同构的,含{4-[3-(吡嗪-2-基)-1H-吡唑-1-基]甲基}苯甲酸(缩写为HL)的新配位聚合物Co2(HL)4和Ni2(HL)4。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IR吸收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对这两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属于Pī空间群,三斜晶系。合成研究表明pH、起始原料种类及反应配比对最终产物的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含氮羧酸配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