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 Moldflow 的汽车中控台框架翘曲变形分析及优化
1
作者 刘巨保 黄建军 +3 位作者 杨明 李峰 张亮 查翔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以某汽车中控台框架为研究对象,测量试模样品发现其翘曲变形量超过了装配要求。通过Moldflow软件模拟了该塑件实际的注塑过程,翘曲变形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平均值的最大误差为5.98%,发现该塑件翘曲变形的主要因素为冷却不均和收缩不均。本... 以某汽车中控台框架为研究对象,测量试模样品发现其翘曲变形量超过了装配要求。通过Moldflow软件模拟了该塑件实际的注塑过程,翘曲变形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平均值的最大误差为5.98%,发现该塑件翘曲变形的主要因素为冷却不均和收缩不均。本文在原物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5%的玻璃纤维以及优化工艺参数后,翘曲变形量的模拟值与初始方案相比降低了86.22%。试模验证表明,优化后的翘曲变形量模拟值与实测平均值的最大误差为4.35%,证明了Moldflow软件模拟分析的准确性。试模后各检测点的最大翘曲变形量降到了1.6 mm以下,较优化之前降低了80%以上,为类似大型复杂注塑件的翘曲变形分析及优化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中控台框架 翘曲变形 模流分析 玻璃纤维
下载PDF
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压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赵川涛 贾志欣 +5 位作者 刘立君 李继强 张臣臣 荣迪 高利珍 姚吉尔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共8页
围绕环氧树脂/碳纤维片状模塑料模压平板制品深入研究了翘曲变形问题。用三坐标测量仪测得平板制品的平面度以表征制品的翘曲变形量。通过邓肯法多重比较各因素的水平显著性影响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趋势;... 围绕环氧树脂/碳纤维片状模塑料模压平板制品深入研究了翘曲变形问题。用三坐标测量仪测得平板制品的平面度以表征制品的翘曲变形量。通过邓肯法多重比较各因素的水平显著性影响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趋势;同时分析了纤维分布、孔隙特征、上下模具温度、型腔压力分布等对制品翘曲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制品翘曲量分布在0.302~1.29 mm之间;通过正交实验方差分析得到模压成型工艺参数对翘曲变形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模压压力(P)>合模速度(v)>保压时间(t)>模压温度(T),影响制品翘曲变形的显著性因素是模压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碳纤维 片状模塑料 模压成型 翘曲变形
下载PDF
基于GA-BP-PSO算法的薄壁注塑件翘曲变形优化
3
作者 陈忠杭 胡燕海 +2 位作者 沈加明 倪德香 王舟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5,共6页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塑料瓶胚零件为例,通过Moldflow软件设计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优化零件的翘曲变形量。选定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和注射时间为5个影响因素,设计了L16(45)的正交试验表。...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塑料瓶胚零件为例,通过Moldflow软件设计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优化零件的翘曲变形量。选定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和注射时间为5个影响因素,设计了L16(45)的正交试验表。对正交实验数据进行了极差分析,得出了各因素对翘曲变形量的影响程度并获得较优工艺参数。通过GA-BP-PSO算法对工艺参数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熔体温度265℃、模具温度60℃、保压压力125 MPa、保压时间12.8671 s、注射时间0.3405 s。上述工艺参数对应的零件翘曲变形量为0.1373 mm。最后通过Moldflow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翘曲变形量为0.1395 mm,较优化前的翘曲变形量0.1796 mm,降低了22.33%。软件模拟值和经GA-BP-PSO算法得到的预测值仅相差1.60%,将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组合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所获得的产品符合生产要求,验证了GA-BP-PSO算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曲变形 MOLDFLOW 正交试验 GA-BP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优化
下载PDF
FDM成型工艺对PEEK/CGF复合材料翘曲变形的影响
4
作者 李久振 战丽 +2 位作者 李莞 李云鹏 袁勇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降低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样件的翘曲变形,优化增材制造基础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 Design试验与Box-Behnken Design试验,研究了打印过程中的热效应,即保温舱温度、层厚、成型平台温度、打印... 为降低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样件的翘曲变形,优化增材制造基础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 Design试验与Box-Behnken Design试验,研究了打印过程中的热效应,即保温舱温度、层厚、成型平台温度、打印速度等工艺参数对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样件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得出如下结论:研究发现打印工艺对翘曲度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影响程度依次为B(层厚)>C(成型平台温度)>A(保温舱温度)。研究发现打印工艺参数之间是会对翘曲变形产生交互作用的,并且影响程度也较为显著(PB析因试验中大于t值),即B>C>A>AB>BC>D(打印速度)>BD。研究发现喷头温度440℃,成型平台温度100℃,保温舱温度90℃,层厚0.3 mm,道间距为0.5 mm,打印速度2 mm/s时,翘曲度可达到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聚醚醚酮 增材制造 工艺优化 翘曲变形
下载PDF
汽车B柱外饰板双色注塑翘曲变形分析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孟小林 张继祥 +1 位作者 李又兵 周建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59,共6页
以某汽车B柱外饰板塑件[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两种材料组成]为研究对象,以厚度比、熔体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为影响因素,结合拟水平法进行Taguchi正交试验设计,基于Moldflow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并... 以某汽车B柱外饰板塑件[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两种材料组成]为研究对象,以厚度比、熔体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为影响因素,结合拟水平法进行Taguchi正交试验设计,基于Moldflow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方差分析处理,最后得出最佳的双色注塑工艺组合方案。结果表明,厚度比是影响塑件翘曲变形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其次是保压时间、保压压力,最后是熔体温度。在总厚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PMMA/ABS的厚度比值,塑件所产生的翘曲变形量将发生改变,第一次注射的厚度越薄,所产生的翘曲变形量越大,当厚度比越趋近于1时,所产生的翘曲变形量越小。最佳工艺组合为:厚度比0.96∶1,内层(ABS层)成型阶段熔体温度240℃、保压压力80 MPa以及保压时间6 s,外层(PMMA层)成型阶段熔体温度260℃、保压压力50 MPa以及保压时间6 s。优化后得到的总翘曲量为1.435 mm,相比优化前翘曲量降低了6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注塑 翘曲变形 工艺优化 厚度比
下载PDF
汽车B柱窗框塑料件RHCM注塑翘曲变形分析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万江勇 张继祥 +1 位作者 李又兵 周建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3,共6页
通过对汽车B柱的窗框塑料件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RHCM)过程及其工艺方案的研究,将翘曲变形量作为优化目标,运用Taguchi试验法设计了5因素4水平工艺组合方案,采用Moldflow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工艺优化。将16组翘曲变形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 通过对汽车B柱的窗框塑料件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RHCM)过程及其工艺方案的研究,将翘曲变形量作为优化目标,运用Taguchi试验法设计了5因素4水平工艺组合方案,采用Moldflow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工艺优化。将16组翘曲变形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RHCM下蒸汽温度对窗框塑料件翘曲影响最为显著,其最佳工艺方案为蒸汽温度145℃、保压压力90 MPa、加热时间20.7 s、保压时间26 s、冷却时间24 s。该工艺组合方案下翘曲变形量为1.583 mm,较优化前降低了56.5%。通过分离翘曲原因,塑料件的变形主要是由Z方向上的收缩不均引起的。将优化结果与传统注塑(TIM)相比,分析表明RHCM工艺在注塑过程中对模具温度进行动态控制,使得塑料件内部收缩率分布更加均匀,翘曲变形量更小,可显著提高塑料件成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 Taguchi试验 翘曲变形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双面覆膜与纤维含量对MIM/IMD工艺翘曲变形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于盛睿 刘钦迪 +5 位作者 徐磊 骆杰 吴辉庭 韩文 邹佳勇 周华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1,共7页
提出纤维增强微孔发泡双面覆膜模内表面装饰复合成型新方法(GF-D-MIM/IMD),通过在基材中加入玻璃纤维增强相(GF)提升产品力学性能;通过在模具型腔两侧覆膜平衡单面覆膜产生的不均匀温度场,从而降低泡孔分布不均及制品翘曲变形。以拉伸... 提出纤维增强微孔发泡双面覆膜模内表面装饰复合成型新方法(GF-D-MIM/IMD),通过在基材中加入玻璃纤维增强相(GF)提升产品力学性能;通过在模具型腔两侧覆膜平衡单面覆膜产生的不均匀温度场,从而降低泡孔分布不均及制品翘曲变形。以拉伸样条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方法,通过在单面覆膜(S-MIM/IMD)、双面覆膜(DMIM/IMD)2种工艺方法中分别添加不同含量纤维,分析气泡半径、数量密度分布规律,探究双面覆膜与纤维含量对成型制品翘曲变形及其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S-MIM/IMD,GF-D-MIM/IMD工艺过程中的双面覆膜能有效平衡非对称温度场;纤维含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时,气泡平均半径最小,样条中平均气泡数量密度最大;随着纤维含量增加,拉伸模量与剪切模量呈倍数增长、泊松比呈现先减小再增大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发泡 模内装饰 泡孔结构 翘曲变形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含玻纤塑料零部件翘曲变形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温英兰 王刚 +3 位作者 应佳豪 严胜义 胡光良 林颖 《汽车电器》 2023年第9期86-87,89,共3页
翘曲变形是注塑成型工艺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含玻纤增强的塑料件变形尤其难以控制。基于Moldflow软件,以含玻纤增强的汽车内饰塑料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形的根本原因,从结构、工艺角度改善,并在Moldflow中进行优化模拟,最终在实际注塑时... 翘曲变形是注塑成型工艺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含玻纤增强的塑料件变形尤其难以控制。基于Moldflow软件,以含玻纤增强的汽车内饰塑料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形的根本原因,从结构、工艺角度改善,并在Moldflow中进行优化模拟,最终在实际注塑时验证有效性,变形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能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MOLDFLOW 玻纤 翘曲变形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汽车后保下支撑件翘曲变形研究及优化
9
作者 范涛 何永华 《汽车科技》 2023年第3期71-74,共4页
本文对某汽车后保下支撑件这种大的薄壁注塑产品为研究对象,由于产品本身复杂的结构及增强型高分子材料特性的影响,容易造成最终制品的收缩不均,产品注塑成型后产生较大的后收缩而导致翘曲变形。本文利用Moldflow软件对产品注塑过程进... 本文对某汽车后保下支撑件这种大的薄壁注塑产品为研究对象,由于产品本身复杂的结构及增强型高分子材料特性的影响,容易造成最终制品的收缩不均,产品注塑成型后产生较大的后收缩而导致翘曲变形。本文利用Moldflow软件对产品注塑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结合扫描测量的产品实际变形结果,验证了Moldflow模拟仿真计算的准确性,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结构优化的方案,最终实施优化方案并解决了产品翘曲变形导致的安装孔偏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DFLOW 翘曲变形 汽车 结构优化
下载PDF
汽车电控单元保护壳翘曲变形特性及成型优化
10
作者 孙宝林 陈誉 +2 位作者 张艳芹 吴柳杰 朱天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9-75,84,共8页
针对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保护壳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的短射、翘曲变形问题,首先通过优化模具的浇注系统解决了初始试模方案的短射问题,随后优化模具冷却系统,单独建立由冷却不均引起的较大翘曲变形处的冷却管路,并适当提高其冷却液温度,... 针对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保护壳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的短射、翘曲变形问题,首先通过优化模具的浇注系统解决了初始试模方案的短射问题,随后优化模具冷却系统,单独建立由冷却不均引起的较大翘曲变形处的冷却管路,并适当提高其冷却液温度,以减小塑件薄壁内外侧温度差。冷却系统优化后由冷却不均引起的翘曲变形量从初始方案的0.263 2 mm减少到0.161 7 mm,较优化前降低了38.6%。最后利用Moldflow模流分析仿真软件,以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及冷却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Taguchi正交试验法进行成型参数优化,并结合极差分析探究成型参数对翘曲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佳成型参数,减小塑件翘曲变形量。结果表明,保压压力对翘曲变形影响最为显著,在最佳成型参数组合下,即熔体温度275℃、模具温度100℃、保压压力90 MPa、保压时间10s、冷却时间35 s,ECU保护壳最大翘曲变形量从初始方案的1.331 mm减少到0.955 4 mm,较优化前降低了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 注塑 短射 翘曲变形 Taguchi正交试验
下载PDF
控制钛合金连杆锻件翘曲变形的研究
11
作者 刘成 陈爱成 +3 位作者 占立水 夏春林 王健 郭广谋 《模具工业》 2023年第11期66-70,共5页
基于长杆类连杆锻件特征,从设备选择、锻件设计、模具零件润滑、模具结构设计及保温、锻后变形以及热校正等环节分析连杆锻件产生翘曲变形的原因,并通过多方面研究锻件产生翘曲变形的机理,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实践证明:影响锻件翘... 基于长杆类连杆锻件特征,从设备选择、锻件设计、模具零件润滑、模具结构设计及保温、锻后变形以及热校正等环节分析连杆锻件产生翘曲变形的原因,并通过多方面研究锻件产生翘曲变形的机理,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实践证明:影响锻件翘曲变形的因素是综合性的,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是合理可行的,有效提升了锻件应用的质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 翘曲变形 质量控制 校正 锻造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和全因子实验设计的翘曲变形优化
12
作者 聂恒 金欣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23年第2期65-70,共6页
以某新能源车PP+LGF40的复合材料尾门上饰板为例,在前期模流分析中,先得到最合适的浇口方案,再考虑料温,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等影响变形的关键因子,利用全因子实验设计,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模具开模后,将模流分析参数输入到... 以某新能源车PP+LGF40的复合材料尾门上饰板为例,在前期模流分析中,先得到最合适的浇口方案,再考虑料温,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等影响变形的关键因子,利用全因子实验设计,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模具开模后,将模流分析参数输入到实际中,对比模流和实际的一致性,发现模流分析能预测产品的变形,只是量值有些许差异,差异在0.5 mm左右,能够指导产品开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DFLOW 全因子实验设计 尾门上饰板 翘曲变形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保压优化改善塑料制品的翘曲变形
13
作者 胡光良 朱立凯 +2 位作者 严胜义 林颖 温英兰 《汽车电器》 2023年第7期70-73,共4页
通过Moldflow软件进行注塑模拟仿真,分析汽车空调面板装饰圈的翘曲变形,在Moldflow软件中通过优化保压改善塑料制品的变形,再由模流分析软件的参数指导零件的实际注塑生产,达到首次试模得到变形满足要求的制品。
关键词 模流分析 翘曲变形 保压优化 原因 注塑成型
下载PDF
熔融沉积薄壁件产生翘曲变形分析及优化
14
作者 傅祖发 曾明海 曹明闽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3年第6期101-105,共5页
针对熔融沉积薄壁件易产生翘曲变形的问题,采用建立翘曲变形数学模型,设计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的方法,对沉积厚度、喷头温度、托盘温度以及填充率4个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得出各参数对翘曲变形量影响的重要因子。结果表明,沉积厚度0.4mm,喷... 针对熔融沉积薄壁件易产生翘曲变形的问题,采用建立翘曲变形数学模型,设计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的方法,对沉积厚度、喷头温度、托盘温度以及填充率4个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得出各参数对翘曲变形量影响的重要因子。结果表明,沉积厚度0.4mm,喷嘴温度225℃,托盘温度70℃,填充率20%时,此时薄壁件的翘曲变形量最小,翘曲量0.392 mm。因此,影响翘曲变形的主次顺序:沉积厚度>喷嘴温度>托盘温度>填充率,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一致,并得出各工艺参数对翘曲量的变化。优化设计后工艺参数,产品的翘曲变形量减小86.2%,为成型薄壁件过程减少翘曲变形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 翘曲变形 工艺参数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单元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轨道板温度翘曲变形研究 被引量:90
15
作者 王继军 尤瑞林 +1 位作者 王梦 江成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4,共6页
根据单元板式无砟轨道不同施工工艺和结构受力特点,采用弹性点支承梁模拟钢轨,用实体单元模拟无砟轨道各结构层;砂浆填充层采用灌注袋法施工时,轨道板和砂浆填充层之间按接触单元处理;砂浆填充层采用模筑法施工时,轨道板和砂浆填充层之... 根据单元板式无砟轨道不同施工工艺和结构受力特点,采用弹性点支承梁模拟钢轨,用实体单元模拟无砟轨道各结构层;砂浆填充层采用灌注袋法施工时,轨道板和砂浆填充层之间按接触单元处理;砂浆填充层采用模筑法施工时,轨道板和砂浆填充层之间按黏结方法处理;建立相应有限元模型,进行轨道板温度翘曲变形研究。结果表明:砂浆填充层采用灌注砂浆袋法施工时,轨道板在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翘曲变形大于模筑法施工;采用模筑法施工砂浆填充层时,轨道板的翘曲变形随上下表面温差幅值的变化呈线性关系;而采用灌注砂浆袋法施工砂浆填充层时,轨道板的翘曲变形随上下表面温差幅值的变化呈非线性关系,温差越大,轨道板翘曲变形的变化幅度越大。有限元模型计算的结果与环形铁道轨道板的翘曲变形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板式无砟轨道 轨道板 温度荷载 翘曲变形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分层实体制造中层间应力和翘曲变形的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闫旭日 颜永年 +1 位作者 张人佶 郭永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40,共5页
分层实体制造(LOM)是一种典型的快速成形(RP)技术,该文对分层实体制造中的层间应力和翘曲变形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种LOM工艺的简化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给出了零件层间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公式。通过试验现象,对翘曲变形的两种... 分层实体制造(LOM)是一种典型的快速成形(RP)技术,该文对分层实体制造中的层间应力和翘曲变形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种LOM工艺的简化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给出了零件层间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公式。通过试验现象,对翘曲变形的两种主要形式进行了说明。首次建立了翘曲变形过程描述模型,深入分析了翘曲变形的机理,认为内应力产生的等效弯矩是使零件翘曲变形的原因。最后从材料和成形工艺两个方面对减小内应力和翘曲变形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形 分层实体制造 层间应力 翘曲变形 LOM RP技术
下载PDF
注塑件的翘曲变形分析与成形尺寸预测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李海梅 顾元宪 申长雨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20-823,共4页
应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温度场、压力对注塑件残余应力及翘曲变形的影响 ,重点讨论注塑件的温度场计算、2维粘弹性本构关系下注塑件的残余应力计算 ,以及热塑性小变形理论下的注塑件翘曲变形计算 ,并给出了数值算例。
关键词 注塑件 温度场 残余应力 翘曲变形 有限元
下载PDF
薄壁件注塑翘曲变形综合优化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继祥 秦海涛 +1 位作者 钟厉 王智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61,共6页
以薄壁塑件为研究对象,将Moldflow模流分析工艺参数优化与ANSYS模具结构分析综合研究塑件翘曲变形,并进行工艺参数及冷却方式的优化。结果表明,保压压力是该薄壁塑件注塑时翘曲变形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模具温度对翘曲变形影响很小;通过优... 以薄壁塑件为研究对象,将Moldflow模流分析工艺参数优化与ANSYS模具结构分析综合研究塑件翘曲变形,并进行工艺参数及冷却方式的优化。结果表明,保压压力是该薄壁塑件注塑时翘曲变形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模具温度对翘曲变形影响很小;通过优化可以得到最优的冷却管道布局和最优的注塑工艺参数;综合优化真实考虑到了由于模具变形而引起的塑件变形,并显著地减小了塑件翘曲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 翘曲变形 MOLDFLOW ANSYS
下载PDF
湿式摩擦离合器片翘曲变形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蔡丹 魏宸官 宋文悦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49-451,共3页
研究湿式摩擦离合器片表面载荷分布情况对其翘曲变形结果的影响 .在台架试验中提供特殊的工况条件 ,对离合器对偶片做翘曲变形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不同的载荷分布与不同的翘曲变形形式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 ,湿式摩擦离合器片在不同... 研究湿式摩擦离合器片表面载荷分布情况对其翘曲变形结果的影响 .在台架试验中提供特殊的工况条件 ,对离合器对偶片做翘曲变形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不同的载荷分布与不同的翘曲变形形式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 ,湿式摩擦离合器片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分别出现碟形翘曲与波浪形翘曲 ;在离合器内齿片片外缘加载 ,接合时热负荷集中于片外边缘区域 ,易引起离合器片的碟形翘曲 ;在离合器外齿片片内缘加载 ,接合时热负荷集中于片内半径区域 ,易引起离合器片的波浪形翘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片 对偶片 翘曲变形 热负荷 湿式摩擦离合器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高光制品收缩及翘曲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梦寒 李雁召 +2 位作者 刘晓 夏知姿 陈明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5-240,共6页
为了分析工艺参数对大型平板高光无痕注射成型(RHCM)制品收缩及翘曲变形的影响,以空调柜机出风面板RHCM产品开发为例,利用MOLDFLOW软件建立RHCM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拟分析,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方法分析工艺参数对产品综合质量的影响,采用单... 为了分析工艺参数对大型平板高光无痕注射成型(RHCM)制品收缩及翘曲变形的影响,以空调柜机出风面板RHCM产品开发为例,利用MOLDFLOW软件建立RHCM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拟分析,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方法分析工艺参数对产品综合质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分析了模具温度对制品收缩和翘曲变形的影响,以及不同模具温度下工艺参数对制品收缩和翘曲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制品综合质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熔体温度、保压压力、加热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注射时间;当模具温度升高到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进入RHCM区域时,制品的体积收缩率和翘曲变形量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当加热时间为35s时,制品的综合质量最好;在不同的模具温度下,制品的收缩率和翘曲变形量随熔体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出准线性增长的变化趋势,随保压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保压时间的增加而呈小幅波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平板 高光无痕注射成型 工艺参数 收缩 翘曲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