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的民族文学作品英译研究——以徐译《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
1
作者 陆秀英 张玉琪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10-515,共6页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家迟子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生活在中国东北边陲的鄂温克族人近百年的游牧生活和历史变迁,作品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受到众多海外读者的喜爱。以汉学家徐穆实(Bruce Humes)翻译的《额...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家迟子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生活在中国东北边陲的鄂温克族人近百年的游牧生活和历史变迁,作品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受到众多海外读者的喜爱。以汉学家徐穆实(Bruce Humes)翻译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在翻译地理学视域下分析民族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译者情怀、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探究如何更加传神地再现原文的内涵和精髓,并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以期使海外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民族文学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古纳河右岸》 民族文学 翻译地理学 再地方化
下载PDF
唐代译者的空间分布——基于翻译地理学的考察
2
作者 贺爱军 《英语研究》 2024年第1期37-46,共10页
本文从翻译地理学的视角对唐代81位译者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考察,发现唐代译者的翻译地和出生地均沿佛教东传路线地区和城市分布,而翻译地与寺院所在地高度重合。唐代译者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路的效应”和“树的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文从翻译地理学的视角对唐代81位译者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考察,发现唐代译者的翻译地和出生地均沿佛教东传路线地区和城市分布,而翻译地与寺院所在地高度重合。唐代译者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路的效应”和“树的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路的效应”指的是译者的出生地和翻译地沿佛教东传路线的聚集分布现象,译者出生地和翻译地的形成受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区划原则共同支配。“树的效应”指的是寺院的地理分布决定翻译中心地的地理分布,佛经译场往往设在寺院,寺院的分布与翻译中心地的分布高度重合。“路的效应”和“树的效应”交互作用共同决定了译者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地理分布 路的效应 树的效应 翻译地理学
下载PDF
中医典籍翻译研究的名与实——基于翻译地理学的角度
3
作者 唐东旭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98-103,共6页
在“中医西传”的时代要求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典籍的译介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话语体系有着较为突出的战略意义。通过梳理中医典籍译介传播史可以发现,中医典籍译介历史悠久,但是译介篇目较为局限;中... 在“中医西传”的时代要求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典籍的译介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话语体系有着较为突出的战略意义。通过梳理中医典籍译介传播史可以发现,中医典籍译介历史悠久,但是译介篇目较为局限;中医典籍翻译研究视角较为丰富,但是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体现跨学科属性;中医典籍翻译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相关语料库建设和人才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翻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视角,特别是宏观的翻译方法指导层面,中医典籍翻译可以进一步在翻译过程的“名”中体现中医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典籍 翻译研究 翻译地理学
下载PDF
浅析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的口译中的“不可译”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晨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13期109-110,共2页
口译中有众多"不可译"现象,笔者从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的翻译文化地理论出发,从地理环境造成文化差异的角度剖析翻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运用翻译策略,丰富口译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 翻译地理学 口译 不可译
下载PDF
翻译地理学视阈下的河西走廊旅游宣传口号翻译
5
作者 苗莉珺 毛智杰 《文教资料》 2015年第32期28-29,共2页
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语言文化,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区域。不同文化区域间的活动包括旅游活动,定会产生文化交流,翻译就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的翻译旅游地理论和翻译文化地理论出发,探讨河西走廊旅游宣传... 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语言文化,从而产生不同的文化区域。不同文化区域间的活动包括旅游活动,定会产生文化交流,翻译就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的翻译旅游地理论和翻译文化地理论出发,探讨河西走廊旅游宣传口号英译,旨在促进旅游外宣翻译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地理学 河西走廊 旅游宣传口号 城市形象
下载PDF
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的城市形象翻译 被引量:4
6
作者 崔莹 《海外英语》 2011年第5X期161-163,共3页
城市是人们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而城市形象的翻译在对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中用翻译地理学原理研究城市形象的翻译,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角度分析翻译内容,剖析人地关系下的翻译原则,旨在更好的指导城市形象翻译,... 城市是人们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而城市形象的翻译在对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中用翻译地理学原理研究城市形象的翻译,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角度分析翻译内容,剖析人地关系下的翻译原则,旨在更好的指导城市形象翻译,推动和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地理学 城市形象翻译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人地关系 翻译原则
下载PDF
翻译地理学的话语内涵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5
7
作者 贺爱军 于璐璐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2-107,共6页
翻译地理学以翻译学为研究对象,以地理学为研究方法,探究原文地理现象或地理空间的跨语言、跨文化再现与重构,抑或探究翻译现象的形成、分布与地理之间的相互关系。翻译地理学在借鉴地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经过国内外学者的阐发与... 翻译地理学以翻译学为研究对象,以地理学为研究方法,探究原文地理现象或地理空间的跨语言、跨文化再现与重构,抑或探究翻译现象的形成、分布与地理之间的相互关系。翻译地理学在借鉴地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经过国内外学者的阐发与构建,生发出系列核心概念与学术话语,构建了科学合理、自成一体的学术体系,从而丰富了跨学科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地理学 翻译 再地方化 恋地情结 选择性疏忽 淘汰性压抑
下载PDF
翻译地理学视域下江南地理空间的转换与重构
8
作者 张一楠 吴雨平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8-50,共13页
故土情怀是文学创作与表达的一个重要母题,作家往往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独特的故乡风貌,构建特殊的地理空间。在文学作品的跨语际和跨区域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根据译文读者的地理空间体验对原文地理空间进行适度调适或转换,从而在译入语... 故土情怀是文学创作与表达的一个重要母题,作家往往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独特的故乡风貌,构建特殊的地理空间。在文学作品的跨语际和跨区域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根据译文读者的地理空间体验对原文地理空间进行适度调适或转换,从而在译入语中再现这些地理空间。当代著名作家苏童在长篇小说《黄雀记》中创造了“香椿树街”的虚拟文学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江南地理空间。这一独特的江南地理空间主要体现在江南地方风物、环境气候感知、河流精神三个方面。英国汉学家蒲华杰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地理经验和空间感知,对原文中的江南地理空间进行了跨文化、跨地域的转换和重构。从翻译地理学的视角来看,这种转换和重构是客体空间、主体空间、文本空间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建构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地理学 江南地理空间 苏童 《黄雀记》
下载PDF
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的地名翻译探索
9
作者 荣高悦 曾妹云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I0011-I0011,共1页
地名翻译是翻译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给读者提供更准确的地理信息,提高地区的文化知名度,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应用翻译地理学理论,可以切实提高地名翻译的准确性,体现地名的文化内涵。基于此,笔者参阅由许建忠、鹿彬著,天津社... 地名翻译是翻译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给读者提供更准确的地理信息,提高地区的文化知名度,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应用翻译地理学理论,可以切实提高地名翻译的准确性,体现地名的文化内涵。基于此,笔者参阅由许建忠、鹿彬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翻译地理学应用性研究》一书,深入分析翻译地理学对地名翻译的指导作用,以探索良好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地理学 地名翻译 许建忠 地理信息 翻译策略 文化内涵 应用性研究 视域下
下载PDF
法国地理学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
10
作者 侯莹莹 韩辉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4年第1期72-82,93,共12页
20世纪,法国的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以及著名地理学家均经由翻译引入中国,为中国地理学界所熟知。综而观之,法国地理学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期(1900—1926)、繁荣期(1928—1940)、低谷期(1941—1980)、回升期(1982—... 20世纪,法国的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以及著名地理学家均经由翻译引入中国,为中国地理学界所熟知。综而观之,法国地理学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期(1900—1926)、繁荣期(1928—1940)、低谷期(1941—1980)、回升期(1982—1999)。每一阶段在翻译途径、传播媒介、译者构成方面呈现出明显特征。厘清法国地理学在中国的译介脉络,有助于探析中法地理学交流互鉴的具体路径并探明中国地理学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地理学 中国地理学 翻译地理学
下载PDF
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空间协同目标的建构与发展
11
作者 李宗政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03-I0003,共1页
翻译活动是不同地理空间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综合中外文化交流历史可以发现,翻译活动为区域合作、国别研究等空间协同行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翻译依旧在特定地理空间交流与融合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基于翻译活动与地理空... 翻译活动是不同地理空间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综合中外文化交流历史可以发现,翻译活动为区域合作、国别研究等空间协同行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翻译依旧在特定地理空间交流与融合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基于翻译活动与地理空间的联系,以翻译为本位、以地理学为方法的“翻译地理学”理论被提出,并在空间协同发展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地理学 地理空间 中外文化交流 翻译活动 交流与融合 国别研究 空间协同 跨文化交流
下载PDF
基于翻译地理学的旅游文本英译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莉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I0004-I0005,共2页
随着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跨国旅游人数与规模显著提升,中外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这一趋势对旅游从业者的英译能力与水平提出较高要求。旅游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也间接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成效。如果能够科... 随着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跨国旅游人数与规模显著提升,中外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这一趋势对旅游从业者的英译能力与水平提出较高要求。旅游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也间接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成效。如果能够科学把握旅游文本英译策略,切实推动旅游信息的有效传递,将大大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本国文化的有效传播,达到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效能。由许建忠和鹿彬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翻译地理学应用性研究》一书,将地理空间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以全新视角来审视翻译工作,显现出翻译理论在地理文化与空间建构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本英译 翻译地理学 中外文化交流 旅游体验 旅游从业者 翻译质量 有效传播 翻译理论
下载PDF
翻译地理学视角下的人地关系研究
13
作者 尚文岚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I0012-I0013,共2页
在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人地关系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还会影响人类的精神文化形成。由许建忠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翻译地理学》一书中提出,“既然人地是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系统,那么反映人地... 在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人地关系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还会影响人类的精神文化形成。由许建忠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翻译地理学》一书中提出,“既然人地是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系统,那么反映人地关系的翻译理论也难免例外。世界上的翻译理论都是在特定的人地关系中产生的”。不同的翻译理论受到不同人地关系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地域所形成的语言文化环境不同,因此基于语言文化的传播翻译理论也带有深深的地域文化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地理学 文化烙印 自然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 翻译理论 地理学视角 语言文化环境 许建忠
下载PDF
基于翻译地理学的翻译课程建设探索
14
作者 陈薇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09-I0009,共1页
作为促进语言互相转化、承载跨语言交流的专门活动,翻译在全球经济发展与中外交流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我国推进特色大国外交、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时代背景下,翻译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如今推进翻译课程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 作为促进语言互相转化、承载跨语言交流的专门活动,翻译在全球经济发展与中外交流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我国推进特色大国外交、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时代背景下,翻译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如今推进翻译课程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翻译地理学作为近年来翻译领域研究的新方向,不仅为翻译行为研究提供了创新视野,同时也为翻译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由许建忠和鹿彬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翻译地理学应用性研究》一书中指出,翻译地理学提出了一个有地域特色的翻译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课程建设 翻译地理学 翻译研究范式 跨语言交流 翻译领域 翻译行为 翻译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
下载PDF
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的翻译文化安全问题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建忠 《翻译论坛》 2014年第2期72-76,共5页
本文从翻译地理学协调发展观、人地关系论、文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论的三大原则切入,对国家翻译文化安全进行探讨,认为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既然期间有这种竞合关系,那么翻译与跨文... 本文从翻译地理学协调发展观、人地关系论、文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论的三大原则切入,对国家翻译文化安全进行探讨,认为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既然期间有这种竞合关系,那么翻译与跨文化交流在当前的全球化情境下必须把握好尺寸,特别注意其中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地理学 全球化 竞合 翻译文化安全
原文传递
翻译地理学的名与实——贺爱军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今怡 贺爱军 《中国外语研究》 2020年第1期70-74,123,共6页
翻译地理学是在翻译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兴研究范式。它以翻译为本位,以地理学为方法,探究翻译现象的形成、移动、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和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揭示译者、译场、翻译景观等翻译现象的地理基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翻译地理学是在翻译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兴研究范式。它以翻译为本位,以地理学为方法,探究翻译现象的形成、移动、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和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揭示译者、译场、翻译景观等翻译现象的地理基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在访谈中,贺爱军教授介绍了翻译地理学产生的学术背景、理论依据和研究现状,界定了翻译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也对翻译地理学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地理学 翻译 再地域化
原文传递
翻译学、地理学、人文性——评《翻译地理学应用性研究》
17
作者 王祖友 《翻译论坛》 2017年第1期92-94,共3页
《翻译地理学》主张翻译地理学将翻译研究及其地理环境相联系,并把其相应关系及其机理作为研究对象,力求打破传统的'决定论'研究模式,从地理系统论的角度审视翻译,对翻译中的种种现象进行地理剖析和阐释,研究译论与实践中出现... 《翻译地理学》主张翻译地理学将翻译研究及其地理环境相联系,并把其相应关系及其机理作为研究对象,力求打破传统的'决定论'研究模式,从地理系统论的角度审视翻译,对翻译中的种种现象进行地理剖析和阐释,研究译论与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阐释翻译特殊地理空间文化的客观规律。而《翻译地理学应用性研究》是《翻译地理学》的后续研究,不是简单地通过文本解读来例证翻译研究与地理学的契合,而是以翻译学的人文性为最终旨归,对翻译研究提出一个聚焦人的生活地域特色研究的讨论视角,展示翻译在地理空间中的文化协调作用,强调翻译地理空间的生态群体意识建构。这种借鉴翻译学与地理学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既有宏观的思维,又有微观的操作,命题新颖,逻辑缜密,具有鲜明的创新思维,在国内尚无同类研究专著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地理学 人文性 翻译地理学应用性研究》
原文传递
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的日本民族翻译文化研究
18
作者 许建忠 鹿彬 《翻译论坛》 2016年第4期8-14,共7页
本文从翻译地理学的视角探讨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遇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通过日本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模仿、吸收、选择、放弃以及融汇生发等特点,分析在特定空间内审视文化交融问题的各种影响和制约因素,为探索今后民族文化在... 本文从翻译地理学的视角探讨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遇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通过日本民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模仿、吸收、选择、放弃以及融汇生发等特点,分析在特定空间内审视文化交融问题的各种影响和制约因素,为探索今后民族文化在全球国际交流频繁及其发展趋势积累经验和教训;同时,以日本借鉴外来中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为例,揭示翻译在文化交流渗透过程中的重要使命和价值,探索民族文化保持常青的经验教训,以供当前文化发展潮流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地理学 日本民族 翻译文化
原文传递
基于《翻译地理学》的民俗文化翻译研究
19
作者 单新荣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I0010-I0011,共2页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文化交流成为常态,但是由于语言的差异,翻译便成为促进地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文化内容的翻译是一个双向过程,既要将某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内容充分呈现,又要让另一语种地的读者理解、接受。具体到我国民俗文化的翻译中...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文化交流成为常态,但是由于语言的差异,翻译便成为促进地域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文化内容的翻译是一个双向过程,既要将某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内容充分呈现,又要让另一语种地的读者理解、接受。具体到我国民俗文化的翻译中,在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将民俗文化以另一语种进行表达时,还要重视从文化安全视角进行考量,使文化翻译成为我国融入全球化语境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实现一些重要的信息传递打下基础。《翻译地理学》一书可以为民俗文化的翻译提供一定参考,帮助翻译工作者调整翻译策略,并能从更深层次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工作者 翻译地理学 民俗文化翻译 信息传递 翻译策略 文化交流 地域文化 双向过程
下载PDF
中国近代地理翻译及其对地理学科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爱军 侯莹莹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0,F0003,共7页
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端和创建与地理翻译密切相关,因此厘清中国地理翻译脉络有助于考察中国地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从地理翻译对地理学科的影响角度来看,西方地理知识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历程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767至1860年地理知识的早期传... 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端和创建与地理翻译密切相关,因此厘清中国地理翻译脉络有助于考察中国地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从地理翻译对地理学科的影响角度来看,西方地理知识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历程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767至1860年地理知识的早期传播与中国近代地理教育的萌芽,1861至1920年国别地理翻译和中小学地理教材译写,1921至1949年西方地理学理论的系统译介与中国高等地理学科的创建。地理翻译不仅推动了中国地理课程体系的创建与发展以及地理教材的现代转型,也推动了中国地理学术研究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翻译 中国地理学 翻译地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