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
1
作者 郑蕾 王杰 +6 位作者 王晓琼 李若淇 王亦佳 叶余丰 刘学军 倪丽艳 郑博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07-311,317,共6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 NP)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因诊断ECRSwNP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分别纳入实验组(... 目的:探讨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 NP)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因诊断ECRSwNP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分别纳入实验组(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内镜术)和对照组(单纯性鼻内镜术),其中实验组32例,对照组30例。通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项表(SNOT-22)评分、主观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内镜评分(Lund-Kennedy评分法)和鼻窦CT评分(Lund-Mackay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病情严重程度,并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SNOT-22评分、VAS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ECRSwNP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 嗜酸性粒细胞 鼻窦炎伴鼻息肉
下载PDF
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龚婉扬 许昱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176-179,201,共5页
翼管神经切断术(vidian neurectomy)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优越性,已作为难治性变应性鼻炎重要的外科治疗手段。近年来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本文就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 翼管神经切断术(vidian neurectomy)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优越性,已作为难治性变应性鼻炎重要的外科治疗手段。近年来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本文就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进展、疗效及并发症等进行归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神经切断 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鼻内镜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
3
作者 杜慧慧 朱凯铨 +1 位作者 麻琼钒 郑国君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387-38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39例因中重度持续性AR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主观症状进...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39例因中重度持续性AR行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生活质量、主观症状进行疗效评估并分组,即有效组及无效组,分析影响远期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 39例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主观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比术前更低(P<0.05)。无效组合并鼻息肉及哮喘患者比有效组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鼻息肉及哮喘均为影响AR患者远期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AR患者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合并鼻息肉及哮喘是影响远期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贺佳萌 柳林整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866-1872,共7页
翼管神经切断术自上个世纪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期间,不断有学者报道了其各种手术方式以及治疗疗效,但因当时的手术环境限制,翼管神经定位困难,且该手术伴随着严重的并发症,致使翼管神经切断术遭受了很多争议。近年来,随着内窥镜... 翼管神经切断术自上个世纪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期间,不断有学者报道了其各种手术方式以及治疗疗效,但因当时的手术环境限制,翼管神经定位困难,且该手术伴随着严重的并发症,致使翼管神经切断术遭受了很多争议。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的蓬勃发展,翼管神经切断术再度兴起,并获得了大量肯定的疗效评估,或将为药物难以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翼管神经切断术的理论基础、解剖结构、手术路径、疗效及相关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神经切断 鼻内镜 变应性鼻炎 顽固性血管运动性鼻炎
下载PDF
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青青 萧建新 +3 位作者 张超 施思斯 白晶 唐隽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3月门诊就诊的难治性变应性鼻炎(AR)及血管运动性鼻炎(VMR)并同意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鼻...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3月门诊就诊的难治性变应性鼻炎(AR)及血管运动性鼻炎(VMR)并同意行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鼻内镜下双侧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分别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时鼻眼部、哮喘症状评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评分、用药评分的变化,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结束时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共35例,术后1、3、6、12个月时鼻部、眼部症状总评分、哮喘总评分、症状总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用药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1例患者术后出现单侧鼻腔出血,另1例患者术后出现短暂的头痛,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眼干、眼异物感、上腭麻木感、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可以有效改善顽固性鼻黏膜高分泌及高敏感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避免了翼管神经切断术后干眼的缺点,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 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 翼管神经切断
下载PDF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估
6
作者 付文元 陶树东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 评估分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应用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功能性鼻内镜鼻-鼻窦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内镜辅助下的高选择性翼... 目的 评估分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应用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功能性鼻内镜鼻-鼻窦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内镜辅助下的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眶支保留)。分别采用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生活质量、鼻阻塞、打喷嚏、流涕等症状严重程度,从而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鼻炎症状VAS评分及RQL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的鼻炎症状VAS评分及RQLQ评分对照组均高于研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例,相较于常规功能性鼻内镜鼻-鼻窦手术,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是更为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改良鼻内镜下经鼻腔翼管神经切断术与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及其对复发的影响
7
作者 李东 陈彩娣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8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鼻内镜下经鼻腔翼管神经切断术与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效果,并分析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AR患者,按照手术方法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改良鼻内镜下经鼻腔翼管神经切断术与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效果,并分析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6例AR患者,按照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将接受改良鼻内镜下经鼻腔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切断组(n=50),接受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切除组(n=46)。采用鼻部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 naire,RQL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评分及肺通气功能。结果切断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切除组(P<0.05);治疗后两组RQLQ评分、VAS、SNOT-20评分显著降低,且切断组显著低于切除组(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呼气流量、最大通气量显著升高,且切断组显著高于切除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短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AR患者比较,改良鼻内镜下经鼻腔翼管神经切断术能更有效缓解鼻腔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并发症及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鼻内镜下经鼻腔翼管神经切断 鼻甲部分切除术 过敏性鼻炎 复发
下载PDF
轮廓化鼻内镜联合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李保庆 杨天天 +1 位作者 董芳莹 罗妮 《医师在线》 2023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方法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4例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轮廓化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轮廓化鼻内镜联合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整体治疗效果、手术... 目的方法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4例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轮廓化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轮廓化鼻内镜联合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整体治疗效果、手术前后相关鼻炎症状VAS分值以及鼻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VA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VAS分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与对照组的13.6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轮廓化鼻内镜联合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症状,减少复发,且安全性结论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过敏性鼻炎 轮廓化鼻内镜 低温等离子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 近期疗效
下载PDF
鼻内镜下经蝶窦翼管神经切断术的手术探讨 被引量:34
9
作者 冀永进 张艳廷 +4 位作者 赵长青 吕声锐 王嫒 关芳灵 祁雪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蝶窦翼管神经切断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5例难治性高反应性鼻病患者行鼻内镜下经蝶窦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依据术前翼管神经重建CT用刮匙和kerrison咬骨钳自蝶窦开口处伸入蝶窦腔,去除蝶窦前壁骨质达蝶窦底壁,切割钻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蝶窦翼管神经切断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5例难治性高反应性鼻病患者行鼻内镜下经蝶窦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依据术前翼管神经重建CT用刮匙和kerrison咬骨钳自蝶窦开口处伸入蝶窦腔,去除蝶窦前壁骨质达蝶窦底壁,切割钻头沿蝶窦底壁向外下方磨除蝶窦前壁骨质或部分蝶骨体骨质直至暴露翼管神经位于蝶窦前壁的开口,电凝翼管开口处的翼管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结果 65例患者均准确的定位翼管神经,完成了鼻内镜下经蝶窦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后主观总体评价显著改善率为86.1%(56例)。结论鼻内镜下经蝶窦翼管神经切断术以蝶窦为参考标志,在蝶窦前壁、底壁和外侧壁之间定位并切断翼管神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反应性鼻病 鼻内镜 蝶窦 经蝶窦 翼管神经切断
下载PDF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勇 陈武兵 +2 位作者 叶华富 王艺龙 陶宝鸿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4期74-76,80,共4页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79),对照组患者...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79),对照组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手术的基础上增加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同时两组均继续药物保守治疗变应性鼻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伴有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翼管神经切断 变应性鼻炎 鼻息肉
下载PDF
鼻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祚仲 吴学文 +1 位作者 李茜 谭国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评估鼻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经鼻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应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RQLQ)、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成人哮喘... 目的评估鼻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经鼻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应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RQLQ)、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成人哮喘生存质量量表(AQLQ)来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通过对16例病例进行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经统计学分析,术前RQLQ的平均得分为2.23±0.48,VAS的平均得分7.33±1.15;术后6个月RQLQ的平均得分为0.79±0.43,VAS的平均得分为2.51±1.60;术后12个月RQLQ的平均得分为(0.95±0.47),VAS的平均得分为2.62±1.72;术后24个月RQLQ的平均得分为1.35±0.50,VAS的平均得分为2.79±1.73,均低于术前平均得分。AQLQ平均得分术后6个月(4.01±0.60)、12个月(3.85±0.68)及24个月(3.66±0.75)均高于术前(2.91±0.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QLQ、VAS及AQLQ的P值均<0.01)。结论鼻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能有效提高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神经切断 变应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生存质量
下载PDF
经蝶窦黏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超 王忠勋 +3 位作者 王娟利 刘勇 杨超 曹永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经蝶窦黏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2018年10月~2019年7月间采用经蝶窦黏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患者的... 目的分析总结经蝶窦黏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2018年10月~2019年7月间采用经蝶窦黏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症状、鼻内镜检查、鼻窦CT及变应原检查,明确相关并发疾病及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类型,即变应性鼻炎及血管运动性鼻炎。通过病史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判断疾病严重程度,选择适合手术的患者。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手术疗效。结果8例手术患者术后有1例出现眼干症状,均未出现严重鼻出血、鼻干等并发症,术后症状显著改善7例,改善1例,总改善率100%。结论经蝶窦黏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手术方式简单,翼管定位准确,鼻用设备要求不高,损伤小,疗效确切,是治疗中重度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鼻炎 血管运动性 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 翼管神经切断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烽芳 沈炳宏 +2 位作者 蔡耿明 廖军 林伟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0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5月—2014年6月住院的45例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前后资料,分析其症状改善程度。进行文献复习,总结临床经验。结果术后随访3个...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5月—2014年6月住院的45例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前后资料,分析其症状改善程度。进行文献复习,总结临床经验。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8例患者症状显著改善,6例明显改善,1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4.4%。术后随访6个月,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眼干。5例患者在随访3年后出现鼻痒、打喷嚏复发。结论低温等离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短期内对症状控制具有较好的效果,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手术方式,其远期效果尚不明确,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 难治性变应性鼻炎 翼管神经切断
下载PDF
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烽芳 廖军 +2 位作者 蔡耿明 杨宏宏 林伟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我科自2012年5月—2018年6月住院的63例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低温等离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选取同时期58例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我科自2012年5月—2018年6月住院的63例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低温等离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选取同时期58例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鼻腔呼出气一氧化氮、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水平及组间差异。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实验组44例显著改善,8例明显改善,11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2.5%。对照组随访3个月,13例显著改善,21例明显改善,24例无效,总有效率达58.6%。两组治疗前后鼻腔呼出气一氧化氮、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均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可以降低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腔呼出气一氧化氮、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可考虑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神经切断 难治性变应性鼻炎 鼻腔呼出气一氧化氮 嗜酸性粒细胞 低温等离子 疗效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近远期疗效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钦辉 阙镇如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另选取同期持续性变应性鼻炎6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术...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另选取同期持续性变应性鼻炎6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术前、术后6个月、1a和3a的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6个月、1a、3a后的RQLQ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且同期RQLQ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a相比术后6个月的RQLQ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 持续性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新疆地区变应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古丽波斯坦·买买提艾力 蔡亮 唐亮 《甘肃科学学报》 2019年第3期39-43,共5页
探讨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新疆地区变应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改变的影响。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伴鼻窦炎并鼻息肉的患者5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 探讨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新疆地区变应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改变的影响。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伴鼻窦炎并鼻息肉的患者5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9)。治疗组给予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选择性翼管神经切除术,对照组给予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及12个月最大肺活量(VC max)、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forced vital capacity)、中段呼气流速(MEF 25-75,mid expiratory flow 25-75,)、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内镜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VAS评分、内镜评分均降低,2组各时间点间数据差异比较(P<0.05);时间因素的作用与分组明显相关(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比较(P<0.05);2组术前VC max、FEV 1、FVC、MEF 25-75水平相比较(P>0.05);治疗组术后VC max、FEV 1、FVC、MEF 25-75水平与术前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0.50),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2组ECP水平各时间点间数据差异比较(P<0.05);时间因素的作用与分组明显相关(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比较(P<0.05)。轮廓图显示,2组患者ECP水平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治疗组ECP水平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选择性翼管神经切除术可降低新疆地区变应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气道反应性,改善肺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神经切断 变应性鼻-鼻窦炎 鼻息肉 气道反应性 肺功能
下载PDF
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27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奇 蒋廷龙 《华西医学》 CAS 1997年第2期206-207,共2页
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27例报告程奇蒋廷龙四川省宜宾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rhinitis)是一种非IgE介导的鼻粘膜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可能原因为鼻腔粘膜副交感神... 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27例报告程奇蒋廷龙四川省宜宾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rhinitis)是一种非IgE介导的鼻粘膜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可能原因为鼻腔粘膜副交感神经系统对刺激因素的过度反应,致使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运动性鼻炎 翼管神经切断 鼻炎
下载PDF
经腭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洪玲 蒲章杰 +1 位作者 吴玉坤 王海涛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寻求翼管神经切断术的最佳术式 ,提高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口腔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 2 2例病人的资料。结果 :术中寻找翼管顺利 ,翼管神经切断彻底 ,仅 1例左侧未找到翼管。 2 2例平均随访 ... 目的 :寻求翼管神经切断术的最佳术式 ,提高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口腔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 2 2例病人的资料。结果 :术中寻找翼管顺利 ,翼管神经切断彻底 ,仅 1例左侧未找到翼管。 2 2例平均随访 5 2 .6个月 ,有效率为 90 .9%。结论 :经口腔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具有效果肯定、损伤轻、操作简便、一个切口施行两侧手术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运动性鼻炎 翼管 翼管神经切断 治疗
下载PDF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颖川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9期3129-3131,共3页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AR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鼻...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AR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观察组实施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比两组术后症状改善、复发率情况,观察两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鼻塞、鼻涕、喷嚏、鼻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RQL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应用于AR患者,能显著改善症状,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