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机理论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杨小春 刘倩 缪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以时机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8月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住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以时机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8月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住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脏病护理措施和随访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特点,实施时机理论干预。比较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结果观察组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的ESCA评分分别为(115.32±10.12)分、(128.12±9.24)分、(129.28±9.31)分,优于对照组的(104.27±13.31)分、(101.32±12.21)分、(86.92±12.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95,P<0.01;t=6.931,P<0.01;t=9.245,P<0.01)。两组患者出院时的LVEF和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26,P>0.05;t=1.876,P>0.05);观察组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的LVEF分别为(62.84±8.81)%、(69.25±8.51)%,NT-proBNP分别为(329.23±95.33)ng/L、(279.71±74.33)ng/L,都优于对照组的(47.26±11.26)%、(44.71±9.09)%和(531.48±115.58)ng/L、(568.93±115.3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7,P<0.05;t=10.336,P<0.01;t=7.792,P<0.01;t=12.260,P<0.01)。结论基于时机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健康模式可以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出院后远期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机理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自护能力 心功能
下载PDF
中医特色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命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评《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
2
作者 贾灿 王亚新 +3 位作者 高宇清 陈兢兢 王兴华 刘晴晴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I0001-I0001,共1页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由丁淑成,姜秋红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7903432,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社交等都会...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由丁淑成,姜秋红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7903432,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社交等都会造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特色 内科临床护理 延续护理 生命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心血管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郭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23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9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统计疗效。结果在护理结束后,患者焦虑、紧张与恐惧感得到显著的缓解,在护... 目的研究并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9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统计疗效。结果在护理结束后,患者焦虑、紧张与恐惧感得到显著的缓解,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护理前后满意度分别为75.4%(49/65)与93.8(61/65),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在老年慢性心理衰竭患者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种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应用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康复运动疗法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谭宇军 邓秀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9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康复运动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药物联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慢性心衰症状改善时...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康复运动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药物联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慢性心衰症状改善时间、慢性心衰心电图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性心衰症状改善时间、慢性心衰心电图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药物联合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康复运动疗法 效果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精准医养结合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艳 姚慧玲 +2 位作者 梁峰翎 曾夙莉 周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9期158-16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精准医养结合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模式中的作用,探讨精准医养结合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5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 目的:通过观察精准医养结合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模式中的作用,探讨精准医养结合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5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方法治疗,并普及预防心力衰竭的健康知识,嘱低盐低脂饮食,坚持服用药物,适当运动,保暖等。将相关数据建档,通过专人进行电话随访。对照组患者电话随访每月1次,试验组患者电话随访每周1次,同时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每月1次的上门随访。两组随访时间为1年。对两组患者随访前后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分别采用6 min步行试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评定。统计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治疗药物调整次数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随访后试验组6 min步行距离、MLHFQ评分、治疗药物调整次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长期精准医养结合模式管理能够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精准医养结合 心功能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呼旭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4期283-283,共1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按照临床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入组患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按照临床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能够显著的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理情绪 心功能 影响作用.
下载PDF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董瑶瑶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2期8-9,共2页
目的了解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对于就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运动康复护理组对于就诊老年慢性... 目的了解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对于就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运动康复护理组对于就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控制时间以及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肺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质量;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运动康复护理组满意度、肺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控制时间以及治疗依从性、不良预后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护理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功能 生活质量 效果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董锦丽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9期1253-1254,共2页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指标,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理护理 心功能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于爱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5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舒适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时间确定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研究样本限定为本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常规组,与接受舒适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舒适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时间确定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研究样本限定为本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常规组,与接受舒适护理干预的舒适组,每组各56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护理满意度(98.21%)高于常规组(83.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措施实施后,舒适组心理情绪改善幅度更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低钠饮食行为评分,常规组患者在饮食情况、行为态度、主观意识、行为控制方面的得分数据均低于舒适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通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日常行为等,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舒适护理 满意度
下载PDF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常莎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32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15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焦虑自评量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15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生理舒适度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等级。结果护理前两组心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P>0.05,护理之后,两组的心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之前,P<0.05。而护理后舒适护理组心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护理组的生理舒适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护理之后,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等级均优于护理之前,P<0.05。而护理后舒适护理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等级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优化的程度,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纠正心力衰竭,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干预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曲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4期241-242,共2页
目的通过对舒适护理方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表现出的护理效果来判断其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在本次实验过程中选择了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2年间到本院来进行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治疗的104例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平均... 目的通过对舒适护理方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表现出的护理效果来判断其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在本次实验过程中选择了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2年间到本院来进行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治疗的104例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平均分成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舒适护理方式,而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则采用常规的基本性护理方式。在护理结束后,通过对两组患者在病症的缓解、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得出两种护理方式各自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实验结束后,通过对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要远远好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其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患者要少,此外,在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方面,在观察组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对护理过程表现出了不满,满意度为96.15%,而在对照组患者中,则有9例患者对护理过程表现出了不满,满意度为82.69%。结论由试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运用舒适护理方式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身体的恢复,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因此,在今后应将其逐渐推广开来,使其更好的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方式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临床护理 作用
下载PDF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玉琴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方便抽样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 目的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方便抽样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实施运动康复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护理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9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根据患者用药剂量不同将其分为甲组(用药剂量为10 mg)、乙组(用药剂量为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2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根据患者用药剂量不同将其分为甲组(用药剂量为10 mg)、乙组(用药剂量为20 mg),每组均为113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9%,明显高于甲组的8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乙组LVEF明显高于甲组,BNP水平明显低于甲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增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瑞舒伐他汀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下载PDF
持续性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常方圆 韩金桃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5期691-692,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持续性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持续性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持续性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MLH-FQ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症状、身体活动及情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在老年C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健康教育 心理干预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下载PDF
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h出入量记录缺陷率的品管圈实践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芳婷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30期4251-4252,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实施在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 h出入量记录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一年内来在我科室治疗的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80例,对比分析品管圈实施前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 h出入量记录缺陷率。结果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实施在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 h出入量记录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一年内来在我科室治疗的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80例,对比分析品管圈实施前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 h出入量记录缺陷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24 h出入量记录缺陷率为15.0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4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4 h出入量记录缺陷率,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24h出入量记录缺陷率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性护理要点与施行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露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133-133,13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性护理要点与施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效果;慢性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性护理要点与施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效果;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知识认知、临床诊疗配合度、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知识认知、临床诊疗配合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干预组心理状态、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性护理要点与施行效果确切,护理后疾病认知、诊疗依从性提高,住院时间缩短,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心理障碍,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干预性护理要点 施行效果
下载PDF
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晓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4期136-137,共2页
目的 :探讨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成都市武侯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目的 :探讨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成都市武侯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9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其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的有效率均较高(P <0.05)。结论 :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其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综合心肺康复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王圣雪 《益寿宝典》 2022年第34期0041-0043,共3页
目的:研究综合心肺康复医疗工作对提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主要效果,探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措施。 方法:采取统计学随机区域分组的形式,从 2022 年 1 月 ~2022 年 4 月进入到本医院接受专业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护理工... 目的:研究综合心肺康复医疗工作对提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主要效果,探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措施。 方法:采取统计学随机区域分组的形式,从 2022 年 1 月 ~2022 年 4 月进入到本医院接受专业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护理工作的共计 891 名患者之中,随机选取 100 名患者参与此次临床医学研究工作以及后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护理工作。 随后采取统计学随机抽签的形式,平均分配这 100 名患者(n= 50),在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将采取不同类型的疾病研究形式以及临床医学分析模式。 判断两组患者疾病康复情况以及心肺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综合心肺康复医疗工作之后,自身疾病症状有所缓解,疾病治愈率普遍较高,大多数观察组患者比较认可综合心肺康复医疗模式,均可以积极接受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护理工作。 结论:在正式开展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逐步融入综合心肺康复医疗模式,可以提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治愈率,摆脱病痛折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心肺康复医疗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肺功能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的临床护理观察
19
作者 张琼 汪金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29-0132,共4页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生...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生存质量得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和生存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临床护理效果
下载PDF
心理护理模式的构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雷春燕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9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模式的构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本院住防珍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施行老年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模式的构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本院住防珍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施行老年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老年常规性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模式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WHFQ)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MLW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的构建能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可促进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模式: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睡眠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