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穴位贴敷配合阈值负荷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吴海燕 王风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对肺功能、呼吸力学指标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阈值负荷吸气肌训练对肺功能、呼吸力学指标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阈值负荷呼吸训练,研究组52例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贴敷。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呼吸力学指标及膈肌功能。结果:干预4周末,研究组患者呼气峰值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气道峰压、呼吸压力、气道阻力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膈肌位移度(DE)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阈值负荷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呼吸功能及膈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阈值负荷呼吸训练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功能 呼吸力学指标 膈肌功能
下载PDF
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负氧离子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孙树梅 王丽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0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负氧离子吸入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负氧离子吸入干预...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负氧离子吸入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负氧离子吸入干预,观察组采用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负氧离子吸入干预.比较两组肺功能、呼吸肌功能、运动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及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1秒率(FEV_(1)/FVC)、最大吸气压实测比值(MIP%)、最大呼气压实测比值(MEP%)、股四头肌峰力矩、股四头肌耐力、6 min步行距离(6 MWD)、慢阻肺综合评估测评(CAT)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FVC(2.14±0.67)L、FEV_(1)(44.51±3.14)%、FEV_(1)/FVC(59.16±4.47)%、MIP%(59.31±7.38)%、MEP%(63.69±7.81)%、股四头肌峰力矩(84.26±4.37)N.M、股四头肌耐力(68.18±3.66)%,均大于对照组的(1.68±0.34)L、(39.94±2.72)%、(53.28±3.91)%、(53.27±7.53)%、(57.62±7.49)%、(77.51±3.24)N.M、(61.03±4.70)%,6MWD(302.44±13.87)m长于对照组的(259.88±15.41)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AT评分为(12.11±2.03)分,低于对照组的(18.74±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负氧离子吸入可提高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与呼吸肌力,增强运动功能,改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呼吸功能锻炼 负氧离子吸入 功能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以反馈式健康教育为支持的间断式呼吸训练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健康行为及积极心理的影响
3
作者 熊晓苗 余晓英 沈凤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00-1803,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以反馈式健康教育为支持的间断式呼吸训练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行为及积极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浙江省荣军医院大桥分部(嘉兴老... 目的:探究分析以反馈式健康教育为支持的间断式呼吸训练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行为及积极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浙江省荣军医院大桥分部(嘉兴老年病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以常规健康教育为支持的间断式呼吸训练模式,观察组采取以反馈式健康教育为支持的间断式呼吸训练模式。对两组干预3个月后健康行为、积极心理状态及呼吸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中文版沃里克一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The Warwick-Edinburgh Mental Well-Being Scale,WEMW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FVC、PEF、FEV1/FVC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FVC、PEF、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反馈式健康教育为支持的间断式呼吸训练模式,不仅能够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行为,且能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提高其心理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式呼吸训练 反馈式健康教育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健康行为 积极心理
原文传递
蛤蚧定喘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宋昭赫 薛君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2050-2053,共4页
目的研究蛤蚧定喘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 目的研究蛤蚧定喘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吸/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蛤蚧定喘胶囊,3粒/次,2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6 min步行距离(6 MW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VC/FEV1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WD显著升高,SGRQ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6 MWD和SGR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蛤蚧定喘胶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蚧定喘胶囊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功能指标 SGRQ评分
原文传递
有氧运动、完全呼吸法及氧疗联合应用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芳 陈秋华 钱丹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5期240-241,共2页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完全呼吸法及氧疗联合应用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有氧运...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完全呼吸法及氧疗联合应用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有氧运动、完全呼吸法及氧疗联合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第1秒用力吸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6 min步行距离(6MWD)及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评价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的SGRQ各项评分、FEV 1%、6MWD、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有氧运动、完全呼吸法及氧疗干预能显著延缓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趋势,提高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 完全呼吸法 有氧运动 氧疗 预后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稳定期老年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艳萍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2282-2283,共2页
目的:对比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SM/FP)治疗稳定期老年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单一组(SM/FP治疗)和联合组(SM/FP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均为43例,对比两组疗效... 目的:对比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SM/FP)治疗稳定期老年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单一组(SM/FP治疗)和联合组(SM/FP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均为43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的FVC、FEV1及FEV1/FVC均显著高于单一组水平,且联合组有相对更低的SGQR水平,组间差异确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SM/FP治疗COPD的效果确切,可帮助改善肺功能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沙美特罗 丙酸氟替卡松 稳定老年中度慢性阻塞性疾病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观察
7
作者 李江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5期555-55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分成两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养肺补金汤治疗。结果:优良率观察组93.18%、对照组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分成两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养肺补金汤治疗。结果:优良率观察组93.18%、对照组6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V1/FVC、PaCO_2、Pa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噻托溴铵吸入剂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唐春蓉 黄霞飞 《大医生》 2020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吸入剂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96例,按摸球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吸入剂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96例,按摸球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比两种干预方式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92%vs.85.4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予以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时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吸入剂 稳定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 功能指标
下载PDF
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8
9
作者 孟鸿琼 龙琼华 +3 位作者 苏慧鹏 金醒昉 邓洁 胡阳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0期2836-2839,共4页
目的研究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程度肺功能下呼吸道细菌定植(LABC)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病科慢病管理人群中诊断明确的老年(≥65岁)稳定期COPD患者86例... 目的研究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程度肺功能下呼吸道细菌定植(LABC)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病科慢病管理人群中诊断明确的老年(≥65岁)稳定期COPD患者86例,对其诱导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菌学定量,根据患者LABC情况分为LABC阳性者与LABC阴性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白介素6 (IL-6)、白介素8 (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测定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预计值(FEV1%pred)、FEV1/FVC。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86例COPD患者中有39例存在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细菌定植率为45.35%;LABC阳性组患者的FEV1%pred、FEV1/FVC水平及急性发作次数分别为(35.35±8.21)%、(45.53±16.33)%、(1.45±0.55)次,LABC阴性组则分别为(48.15±6.23)%、(60.33±11.75)%、(1.175±0.25)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50%pre LABC阳性患者血清TNF-α、IL-6、IL-8、hs-CRP水平分别为(173.4±15.7)μg/L、(182.3±14.4) ng/L、(58.3±46.4) ng/L、(11.7±9.5) mg/L,FEV1≥50%pre LABC阳性患者的上述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为(136.3±18.1)μg/L、(125.7±17.5) ng/L、(47.9±21.5) ng/L、(10.8±7.5) m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BC与肺功能的损害程度及COPD的加重有关,可能是影响COPD患者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稳定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 下呼吸道细菌定植 炎性因子 功能
下载PDF
参七蛤蚧散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及对炎症介质、VCAM-1和CD40L表达影响
10
作者 陈华群 王灵俊 +2 位作者 朱慧民 许航宇 章欣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年第12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探讨参七蛤蚧散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炎症介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CD40L表达影响。方法选择98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 目的探讨参七蛤蚧散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炎症介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CD40L表达影响。方法选择98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参七蛤蚧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介质、血清VCAM-1和CD40L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8.6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最大肺活量(FVC)、呼气峰流连(PEF)和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较治疗前升高,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t分别=17.79、16.05、18.86、-22.54、-23.25、-15.67;9.38、10.66、10.61、-9.53、-10.08、-9.01,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FVC、PEF和FEV1%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而血清IL-6、TNF-α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分别=10.27、9.40、9.13、-11.55、-10.49、-8.79,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CAM-1和CD40L表达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降低(t分别=14.29、8.54;11.63、9.73,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七蛤蚧散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VCAM-1和CD40L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七蛤蚧散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功能 炎症介质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肺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迟燕飞 苟淑萍 王荣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9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肺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7例...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肺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肺康复护理模式,两组均护理1个月.对比两组的肺功能、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3.32±0.49)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2.03±0.35)L、一秒率(70.72±11.43)%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的COPD评估测试评分、6 min步行试验距离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COPD评估测试评分(14.40±2.20)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386.83±59.90)m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肺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提升其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稳定慢性阻塞性疾病 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 功能 生活质量 运动耐力
原文传递
营养状况与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关系
12
作者 王高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营养状况与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关系.方法该次将该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进一步以微型营养评定法,将患者分为3个不同的组别,即为营养良好组... 目的分析探讨营养状况与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关系.方法该次将该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进一步以微型营养评定法,将患者分为3个不同的组别,即为营养良好组(38例)、营养不良危险组(40例)、营养不良组(42例),通过比较3组相关肺功能指标水平、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对营养状况与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结果(1)在FVC、MMF、FEV1、MVV 4项肺功能指标水平,营养不良组与营养良好组、营养不良危险组比较均明显更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p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组的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明显高于营养不良危险组、营养不良组,营养良好组的PaCO2则明显低于营养不良危险组、营养不良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密切相关,可通过这些指标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为进一步的康复医治提供客观、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 老年稳定慢性阻塞性疾病 康复 功能 血气分析
原文传递
心肺康复护理对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化丽 《黑龙江中医药》 2021年第6期72-73,共2页
目的分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采取心肺康复护理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在我院医治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共95例,选取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将采取常规护理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 目的分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采取心肺康复护理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在我院医治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共95例,选取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将采取常规护理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心肺康复护理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FEV1、FVC、FEV1/FVC、VO_(2max)、VE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生理、环境影响、社会关系四个维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肺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中,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康复护理 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