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范寅泰 周娇娇 +1 位作者 李妍 张庆娥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8期870-873,共4页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诊断为老年期抑郁症且经过6周治疗达到临床有效的143例患者,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诊断为老年期抑郁症且经过6周治疗达到临床有效的143例患者,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以及不同性别间血脂水平变化差异。结果经抗抑郁治疗后,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血TC、HDL-C、LDL-C、T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不同性别间血脂水平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可能升高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血脂水平,临床实践过程中需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血脂 抑郁治疗
下载PDF
血脂水平与不同类型老年期抑郁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
作者 苏翔宇 许秀峰 +4 位作者 张闻宇 程宇琪 沈宗霖 陈娴瑜 姜红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期抑郁症的血脂水平,探讨不同类型的老年期抑郁症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入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住院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85例,招募了社区正常对照100例,采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分析比较老年期抑... 目的分析老年期抑郁症的血脂水平,探讨不同类型的老年期抑郁症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入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住院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85例,招募了社区正常对照100例,采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分析比较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轻中度老年期抑郁症与重度老年期抑郁症组;早发老年期抑郁症组和迟发老年期抑郁症组血脂水平的差异及特点。结果老年期抑郁症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4.45±0.88,4.95±0.90,P<0.001)、LDL-C(2.74±0.78,3.01±0.80,P=0.0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甘油三酯TG(1.74±1.34,1.78±0.93,P=0.81)、HDL-C(1.32±0.39,1.40±0.42,P=0.17)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抑郁组与重度抑郁组的各血脂水平相比较、早发老年期抑郁症组与迟发老年期抑郁症组的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与正常老年人相比,有着更低TC和LDL-C水平,低TC和低LDL-C,尤其是低TC可能是LLD的潜在风险因素。不同抑郁程度的患者组之间、早发老年期抑郁症组和迟发老年期抑郁症组之间各血脂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表明血脂与抑郁程度以及首发年龄之间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血脂 低总胆固醇血症 早发型老年期抑郁症 迟发型老年期抑郁症
下载PDF
老年期抑郁症与非老年期抑郁症临床资料对照分析
3
作者 李玲 杨萍 宋亚静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8期144-145,共2页
目的了解老年期抑郁症与非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1月~2004年3月首次发病于老年期的63例情感性精神病单项抑郁症患者与同期住院的60例非老年期情感性精神病单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期抑郁... 目的了解老年期抑郁症与非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1月~2004年3月首次发病于老年期的63例情感性精神病单项抑郁症患者与同期住院的60例非老年期情感性精神病单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期抑郁症:(1)躯体化症状较多;(2)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3)发病前有明显的诱因;(4)内科误诊率较高;(5)阳性家族史较少;(6)预后较差.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有独特的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老年期抑郁症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脑波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损害P300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周振和 朱红梅 +3 位作者 曹淑霞 侯永华 程灶火 李恒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脑波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损害的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应用氟西汀治疗组(氟西汀组)及应用脑波联... 目的探讨脑波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损害的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应用氟西汀治疗组(氟西汀组)及应用脑波联合氟西汀治疗组(联合组),对两组在治疗8w前后进行ERP-P300检测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ratingscalefordepression,HAMD)评定。另选择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正常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ERP-P300潜伏期、波幅以及反应时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氟西汀组、联合组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2、N2、P3波幅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氟西汀组P2、N2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缩短,P2、N2、P3波幅明显增高(P<0.05或P<0.01);联合组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缩短,P2、N2、P3波幅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后,氟西汀组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联合组明显延长(P<0.05或P<0.01);氟西汀组HAMD评分明显高于联合组(P<0.01)。结论脑波治疗通过调节、平衡人体的脑电活动及兴奋水平,具有改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认知功能 脑波治疗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下载PDF
老年期抑郁症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后感觉门控P50改变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群 沈丽峰 +1 位作者 李亚玲 唐云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感觉门控(Sensory Gating,SG)P50特征及其在抗抑郁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38例老年期(发病年龄>60岁)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42名健康老人进行P50检测,前者在给予帕罗西汀20...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的感觉门控(Sensory Gating,SG)P50特征及其在抗抑郁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采用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对38例老年期(发病年龄>60岁)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42名健康老人进行P50检测,前者在给予帕罗西汀20mg/d治疗16个月末再次检测。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S2-P50波幅增高[(2.89±1.02)μV vs(1.30±1.07)μV,P<0.01)],潜伏期延迟[(64.14±14.69)ms vs(55.92±17.73)ms,P<0.05)],提示P50抑制明显减弱;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组在治疗16个月末的所有P50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前后感觉门控P50指标S2/S1、S1-S2和100(1-S2/S1)与HAMD17分值无相关(P>0.05)。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感觉门控抑制存在明显缺损,具有跨状态稳定性,可能为素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门控 P50 老年期抑郁症 健康老人 帕罗西汀
下载PDF
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华莉 杜海英 +1 位作者 刘玉 李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及阿米替林组(各30例).西酞普兰治疗剂量为20~40 mg/d,阿米替林为100~250 mg/d.疗程6周.疗效评定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及阿米替林组(各30例).西酞普兰治疗剂量为20~40 mg/d,阿米替林为100~250 mg/d.疗程6周.疗效评定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安全性评价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77%,有效率为92%,与阿米替林组的70%及90%相当;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且轻微.结论: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老年期抑郁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西酞普兰具有服用简便,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阿米替林 老年期抑郁症
下载PDF
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剂——奎硫平对老年期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振和 袁国桢 +1 位作者 朱红梅 王国强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69-27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奎硫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对56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与单用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症状,Asberg抗抑... 目的:探讨小剂量奎硫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对56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与单用组,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症状,Asberg抗抑郁剂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一应用西酞普兰治疗(P〈0.05),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奎硫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具有安全性,其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应用西酞普兰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硫平 西酞普兰 老年期抑郁症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期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袁勇贵 李海林 +9 位作者 吴瑞枝 叶勤 陆蓉 梅刚 陈晔 李毅 顾晓瑛 陈勇 刘阳 张石宁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11期995-997,共3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期抑郁症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老年期抑郁症和60例正常对照组的ApoE基因型。患者组入组时评定HAMD,治疗6周后评定疗效(HAMD减分率≥50%为有效,<50%为无效)。结果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期抑郁症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老年期抑郁症和60例正常对照组的ApoE基因型。患者组入组时评定HAMD,治疗6周后评定疗效(HAMD减分率≥50%为有效,<50%为无效)。结果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ApoE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差异无显著性(2分别为2.200和1.435,P分别为0.699和0.488);按有无伴发心脑血管疾病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2分别为3.329和3.811,P分别为0.504和0.149);按有无伴发认知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2分别为2.640和2.010,P分别为0.620和0.366);按治疗6周时的疗效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2=6.557,P=0.161),但两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2=7.537,P=0.023)。结论ApoE基因型可能在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中不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老年期抑郁症 基因频率 基因型 脑结构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胜 郑汉波 +1 位作者 汪达山 冯文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47-348,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期抑郁症治疗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79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合用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8周及1年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期抑郁症治疗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79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合用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8周及1年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8周合用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合用组各期HAMD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更为显著。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可提高疗效,且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帕罗西汀 老年期抑郁症
下载PDF
恢复期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向荣 梅刚 +2 位作者 廖文象 郑丽梅 李海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45-1549,共5页
目的 :研究恢复期老年期抑郁症(remitted geriatric depression,RG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入组RGD患者51例,正常对照组52例,主要以Mattis痴呆评定量表(Mattis dementia rating scale,MDRS)和日常生活能力... 目的 :研究恢复期老年期抑郁症(remitted geriatric depression,RG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入组RGD患者51例,正常对照组52例,主要以Mattis痴呆评定量表(Mattis dementia rating scale,MDR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ADL)评估受试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RGD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认知功能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得分和是否服用抗抑郁药无相关性;RGD患者ADL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MDRS量表起始/保持得分与ADL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作为RGD患者内源性损害持续存在,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氟西汀合用心理行为干预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玉凤 姚丰菊 +1 位作者 杨福收 李恒芬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6期494-495,共2页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用心理行为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老年期抑郁症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为期6周的对照研究,出院后随访1年,分别用心理行为合并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和氟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用心理行为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老年期抑郁症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为期6周的对照研究,出院后随访1年,分别用心理行为合并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和氟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在治疗6周后HAMD评分(9.51±2.35)较对照组(12.87±3.48)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CGISI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1年末随访时HAMD评分研究组(9.21±2.74)较对照组(13.76±4.85)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西汀合用心理行为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心理行为干预治疗 氟西汀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心理行为治疗 HAMD 对照组 显著性 对照研究 临床疗效 复发率 出院后 评量表 CGI 随访 评分
下载PDF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建国 胡耀祖 祁富生 《上海精神医学》 2006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氟西汀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中国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将实验组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实验组1)及文拉法辛治疗...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缓释剂与氟西汀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中国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将实验组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实验组1)及文拉法辛治疗组(实验组2),对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听觉诱发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60例最为对照组,与实验组1相匹配的为对照组1,与实验组2相匹配的为对照组2。比较各组之间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各成分及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实验组1、实验组2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2、N2、P3波幅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实验组1P2、N2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缩短,P2、N2、P3波幅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P3潜伏期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2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缩短,P2、N2、P3波幅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1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实验组2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2HAMD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文拉法辛对老年期抑郁症认知功能的影响好于氟西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事件相关电位P300 文拉法辛 氟西汀
下载PDF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米氮平治疗前后探究性眼动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飞 李玉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953-495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动(EEM)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纳入60岁以后起病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抑郁症患者32例和正常对照32例,实验组给予米氮平治疗6 w,实验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探究性眼动(EEM)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的特点及相关性。方法纳入60岁以后起病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抑郁症患者32例和正常对照32例,实验组给予米氮平治疗6 w,实验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均进行EEM和ERP-P300测定。结果实验组治疗前ERP-P300和EEM异常率分别为90.6%和93.1%,二者异常吻合率为84.4%(27/32)。实验组治疗前分别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凝视点数(NEF)和反应性探索评分(RSS)均明显降低(t值17.09、8.03、11.06、7.41,P<0.01),P3潜伏期明显延长(t值8.41、8.47,P<0.05),P3波幅均明显降低(t值5.74、4.05,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ERP-P300中P3潜伏期与EEM测定中NEF、RSS呈负相关(r=-0.39,r=-0.76)。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存在EEM和ERP-P300异常,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探究性眼动 事件相关电位P300 米氮平
下载PDF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振和 朱红梅 +1 位作者 侯永华 李恒芬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有无自杀行为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方法:对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行为者20例,无自杀行为者40例)及6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为对照,进行听觉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同时应用... 目的:探讨有无自杀行为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方法:对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行为者20例,无自杀行为者40例)及6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为对照,进行听觉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同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分别评价抑郁症组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结果:抑郁症组与对照组相比,P2、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P2、P3波幅明显降低;有自杀行为组N2、P3波幅比无自杀行为组明显降低。抑郁症组HAMD总分与P300各指标无相关,SECF总分与N2、P2、P3潜伏期显著负相关。结论:P300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评定具有一定价值,有、无自杀行为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自杀行为 事件相关电位P300
下载PDF
从肝肾论治老年期抑郁症 被引量:5
15
作者 任德启 周萍 刘志华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5,共2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作者运用中医理论对老年抑郁症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老年人生理特点,认为老年期抑郁症的中医病机为肾虚肝郁,以补肾疏肝进行辨证治疗,每获良校。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肾虚肝郁 补肾疏肝
下载PDF
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范永红 王宁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279-1280,共2页
老年期抑郁症(senile melancholia)是指首次发病于60岁以后,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心境障碍不能归于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抑郁是一种负性、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以情感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 老年期抑郁症(senile melancholia)是指首次发病于60岁以后,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心境障碍不能归于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抑郁是一种负性、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以情感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的迟缓为主要特征。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抑郁症的患者越来越多,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做好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临床特点 护理 老年抑郁症 脑器质性疾病 人口老龄化 首次发病 精神障碍
下载PDF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血浆缩胆囊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晶晶 袁勇贵 +1 位作者 方群 侯钢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11期1004-1004,共1页
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CCK)既是胃肠道激素又是神经肽,广泛分布于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可调节胃肠活动、胃泌素、胆汁、胰液分泌、摄食、行为、情绪、记忆等多种生物功能。有证据表明CCK及其受体在焦... 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CCK)既是胃肠道激素又是神经肽,广泛分布于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可调节胃肠活动、胃泌素、胆汁、胰液分泌、摄食、行为、情绪、记忆等多种生物功能。有证据表明CCK及其受体在焦虑相关行为和抑郁症的病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血浆中CCK水平的变化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缩胆囊素 患者血浆 临床意义 水平变化 胃肠道激素 中枢神经系统 相关行为
下载PDF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孙祥虹 孙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17期20-21,28,共3页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老年科收治的住院或门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对照组仅予草酸艾司西...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老年科收治的住院或门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对照组仅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共进行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显效率8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嗜睡、体质量增加不良反应发生人数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口干、恶心、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以考虑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奥氮平 老年期抑郁症
原文传递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梅刚 袁勇贵 +1 位作者 李海林 方群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7年第8期702-70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7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和35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瘦素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老年期不伴Ⅱ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组的血清瘦素水平[(25.13±21.29)ng/ml]和伴Ⅱ型糖尿病...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7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和35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瘦素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老年期不伴Ⅱ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组的血清瘦素水平[(25.13±21.29)ng/ml]和伴Ⅱ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组的血清瘦素水平[(41.65±28.19)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10.84±9.16)ng/ml](P〈0.01),老年期伴Ⅱ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组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不伴Ⅱ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组(P〈0.05]。18例老年期不伴Ⅱ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水平[(24.13±24.55)ng/ml、(28.84±36.56)ng/ml]差异无显著性(P=0.497);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与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071,P=0.633)。结论老年期抑郁症存在瘦素分泌异常增高,可能与抑郁症状有关;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不影响血清瘦素水平;糖代谢异常影响瘦素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瘦素 糖尿病
下载PDF
氟西汀与曲唑酮对老年期抑郁症P300影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贺文 唐步春 《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曲唑酮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P300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将实验组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实验组1)及曲唑酮组(实验组2),对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P300检测...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曲唑酮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P300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60岁)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将实验组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实验组1)及曲唑酮组(实验组2),对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P300检测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治疗前后P300及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实验组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2、N2、P3波幅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实验组1 P2、N2、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波幅明显增高(P<0.05或P<0.01);实验组2 P2、N2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2、N2、P3波幅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后实验组2 P3潜伏期及反应时间比实验组1明显延长(P<0.05或P<0.01);实验组2 HAMD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1(P<0.01)。结论氟西汀与曲唑酮均有改善老年期抑郁症认知功能的作用,氟西汀优于曲唑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P300 认知损害 氟西汀 曲唑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