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3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男性体检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关联因素研究
1
作者 逄瑷博 徐国纲 +3 位作者 赵鑫 凌存保 田亚平 张春燕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背景寻找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发生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对BPH进行早期预防。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体检人群临床指标与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寻找BPH的关联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某三甲医院体... 背景寻找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发生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对BPH进行早期预防。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体检人群临床指标与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寻找BPH的关联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检查的中老年男性的资料,以前列腺总体积(total prostate volume,TPV)为分组标准,TPV>25 cm3为BPH组,TPV≤25 cm3为健康对照组,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TPV相关的因素。结果共纳入6732例45~89岁中老年男性,其中BPH组3972例,健康对照组2760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PH组年龄[M(IQR):56(51~60)岁vs 53(49~58)岁,P<0.001]、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M(IQR):26.41(24.64~28.36)kg/m^(2) vs 25.76(24.06~27.80)kg/m^(2),P<0.001]、空腹胰岛素(insulin,INS)[M(IQR):10.67(7.27~15.53)mmol/L vs 10.25(6.90~14.93)mmol/L,P=0.005]、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M(IQR):1.01(0.66~1.63)ng/L vs 0.75(0.51~1.10)ng/L,P<0.001]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M(IQR):1.18(1.00~1.37)mmol/L vs 1.19(1.01~1.40)mmol/L,P=0.004]、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tPSA[M(IQR):0.31(0.23~0.41)vs 0.32(0.24~0.42),P=0.016]较低。相关性分析显示,TPV与年龄(r=0.24,P<0.001)、tPSA(r=0.33,P<0.001)、fPSA(r=0.36,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OR=1.051,95%CI:1.042~1.060,P<0.001)、BMI(OR=1.095,95%CI:1.076~1.116,P<0.001)和tPSA(OR=1.775,95%CI:1.647~1.913,P<0.001)的增长或升高,BPH的发病风险升高,但高HDL-C男性发生BPH的概率较低(OR=0.790,95%CI:0.665~0.945,P=0.009)。结论tPSA、年龄、BMI、HDL-C与前列腺增生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体质量指数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老年男性COPD合并骨质疏松病人睾酮及FGF23、MMP-9水平的变化
2
作者 姬泽萱 冯平 +2 位作者 李峰 项保利 冯改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6-178,共3页
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尚无有效的治愈手段。老年COPD病人常常并发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糖尿病、焦虑、抑郁等,增加了病情的复杂程度和治疗难度。近期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COPD病... 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尚无有效的治愈手段。老年COPD病人常常并发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糖尿病、焦虑、抑郁等,增加了病情的复杂程度和治疗难度。近期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COPD病人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33.3%^([1])。骨质疏松作为COPD病人常见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活动能力,进而降低生活质量,并对病人的康复干预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COPD并发骨质疏松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表明,COPD病人睾酮表达降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增高^([2-3]),但上述指标与COPD合并骨质疏松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探索其与COPD并发骨质疏松的关系,将有助于COPD病人骨骼状况的早期判定以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疾病严重程度 骨质疏松病 老年男性 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 肌肉萎缩 Meta分析
下载PDF
超重老年男性骨钙素与肌量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王青 邓慧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目的观察超重老年男性病人中,骨钙素与骨骼肌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2022年南京鼓楼医院老年科收治的167例超重老年男性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骨钙素水平分为低骨钙素组和正常骨钙素组,分析骨钙素与超重老年男性腰部肌量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超重老年男性病人中,骨钙素与骨骼肌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2022年南京鼓楼医院老年科收治的167例超重老年男性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骨钙素水平分为低骨钙素组和正常骨钙素组,分析骨钙素与超重老年男性腰部肌量的相关性,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肌量的影响因素。结果2组间年龄、HbA1c、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25-羟基维生素D、腰部肌量、髋部肌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钙素、CTX、P1NP均与髋部肌量及腰部肌量呈正相关(r=0.204~0.322,P均<0.05),年龄、BMI、腹围均与髋部肌量及腰部肌量呈负相关(r=-0.282~-0.187,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髋部肌量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腹围(β=-0.081、-0.127,P均<0.05),腰部肌量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腹围、骨钙素(β=-0.201、-0.136、0.187,P均<0.05)。结论超重老年男性病人腰部、髋部肌量与骨钙素呈正相关。骨钙素是腰部肌量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超重 肌量 骨钙素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与下肢感染病变研究
4
作者 陶文玉 杨海英 +3 位作者 王飞英 冯倩 徐凡 李奕平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血清25-(OH)D与下肢感染病变的关系。方法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281例:未合并下肢感染(B组)184例,合并下肢感染(C组)97例;非糖尿病(A组)139例。分析血清25-(OH)D及检查指标相关性。结果25-(OH)D,C组低于B、A组,...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血清25-(OH)D与下肢感染病变的关系。方法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281例:未合并下肢感染(B组)184例,合并下肢感染(C组)97例;非糖尿病(A组)139例。分析血清25-(OH)D及检查指标相关性。结果25-(OH)D,C组低于B、A组,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人群及T2DM患者25-(OH)D均与HbA1c负相关,与血钙(Ca)正相关。总人群中,25-(OH)D与WBC、NEU、NLR负相关,与HDL正相关(P<0.05)。T2DM患者25-(OH)D与病程、HbA1c、UACR、CRP、VPT均呈负相关,与BMI、血Ca、LYM、股深动脉中内膜厚度均正相关(P<0.05)。结论中老年男性T2DM合并下肢感染病变VitD缺乏明显,临床需关注25-(OH)D水平,以更好地防治糖尿病下肢感染病变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老年男性 2型糖尿病 下肢感染病变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肌肉减少症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刘振 叶春平 +1 位作者 楼菁玲 刘叶美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肌肉减少症(SP)与骨质疏松症性骨折(O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中老年(50~70岁)男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85例,其中OF 64例,非骨质疏松性骨折(NOF)21例。选取同期、同年龄段体检中心体检的非骨质疏...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肌肉减少症(SP)与骨质疏松症性骨折(O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中老年(50~70岁)男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85例,其中OF 64例,非骨质疏松性骨折(NOF)21例。选取同期、同年龄段体检中心体检的非骨质疏松症患者(NOP)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XA)测量四肢骨骼肌肌肉量(ASM),计算出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观察6 m步行速度。分析中老年男性SP与OF的相关性。结果 OF组患者中SP患病率(71.88%)高于NOF组(61.90%),且高于NOP组(15.45%)。SP组患者中,OP患病率(77.63%)高于NOP组(22.37%),其中OF患病率(77.97%)亦高于NOF组(22.03%)。OP组患者ASM、ASMI、步行速度低于NOP组,其中OF组患者ASM、ASMI、步行速度低于NO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SMI是O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老年男性SP患者易发生OP,且更易发生OF,预防OF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四肢骨骼肌指数 老年男性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性病门诊患者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冷雪 毛依芬 +1 位作者 肖桂林 陈卫永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中老年男性性病门诊患者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VCT使用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舟山医院性病门诊收治的200例中老年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交流方式询问其... 目的调查分析中老年男性性病门诊患者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VCT使用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舟山医院性病门诊收治的200例中老年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交流方式询问其是否接受过VCT服务,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性病门诊患者接受VCT服务的相关因素。结果因问卷不满足要求、资料不全等剔除4例,最终196例纳入本研究。196例性病门诊患者中接受过VCT服务118例,占60.20%,其中因有商业异性性行为史接受服务25例(21.19%)。不同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听说过VCT服务、知道VCT免费、知道VCT服务保密、担心自己感染艾滋病、艾滋病预防与自己相关、艾滋病患者都存在不良行为、艾滋病患者应被隔离、主动获得艾滋病知识、主动帮助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若感染会主动寻求帮忙患者接受过VCT服务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未婚、离异或丧偶)、艾滋病患者应被隔离、知道VCT服务保密、担心自己感染艾滋病、艾滋病预防与自己相关及患者接受VCT服务具有相关性(P<0.05)。接受过VCT服务、检测的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率为4.24%。结论中老年男性性病门诊患者接受过VCT服务比例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增强患者自身健康意识、加强VCT服务保密等宣教、消除“歧视”有利于VCT服务进程推广,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自愿咨询检测 现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年男性骨密度影响因素的进展
7
作者 麦苏旦·库鲁万江 迪里木拉提·巴吾冬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804-808,共5页
背景:目前多数学者对绝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对于男生骨质疏松的研究甚少,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相关病死率却日益增多,由于对于男性骨质疏松的评估、诊断的不足,引起治疗有延迟现象,等发生骨折再去治疗为时已晚,因... 背景:目前多数学者对绝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对于男生骨质疏松的研究甚少,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相关病死率却日益增多,由于对于男性骨质疏松的评估、诊断的不足,引起治疗有延迟现象,等发生骨折再去治疗为时已晚,因此老年骨质疏松的早期预防、发现、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本文从生理因素,生活习惯,疾病因素及遗传因素等方面去探讨老年男性骨密度的影响因素。目的:探究老年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为预防骨质疏松和改善中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骨密度影响因素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老年男性,要格外关注前列腺增生症
8
作者 顾杰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3期86-87,共2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功能都会逐渐退化,这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对于老年男性来说,其中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健康问题是前列腺增生症。这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上升,40~79岁的男性发病率约为50%,80岁以...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功能都会逐渐退化,这是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对于老年男性来说,其中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健康问题是前列腺增生症。这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上升,40~79岁的男性发病率约为50%,80岁以上的发病率则高达100%。本病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老年男性必须对前列腺增生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前列腺增生症 男性发病率 男性疾病 自然规律 预防和治疗 健康 年龄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中老年男性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国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5期47-50,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中老年男性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中老年男性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纤维化、氧疗、平喘、化痰和止咳等尘肺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体外膈肌起搏...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中老年男性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中老年男性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纤维化、氧疗、平喘、化痰和止咳等尘肺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力、肺通气功能、吸气肌肌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467.930±100.852)m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94.000±91.212)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65.000±14.960)%、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68.070±14.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0±13.953)%、(60.533±12.2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吸气压力(MIP)(62.070±14.706)cm H_(2)O(1 cm H_(2)O=0.098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270±17.846)cm H_(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评分分别为(60.170±8.659)、(62.500±13.693)、(58.330±8.9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500±13.413)、(50.330±17.416)、(52.000±8.96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膈肌起搏能够提高中老年男性尘肺病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增强吸气肌肌力,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膈肌起搏 老年男性 尘肺病 效果
下载PDF
2019—2021年成都市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艾滋病预防社区干预试验效果评价
10
作者 李苑 伍桃 +6 位作者 刘杨 李娜 奚静 肖洁 刘秦汐 杨义 范双凤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8-462,479,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农村地区≥50岁男性人群艾滋病社区干预后1年的试验效果,以期探索出针对性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成都市某县级市2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以基线调查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的A村为干预组,在常...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农村地区≥50岁男性人群艾滋病社区干预后1年的试验效果,以期探索出针对性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成都市某县级市2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以基线调查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的A村为干预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接受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面对面一对一干预;B村为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干预。基线和终末均采用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两组基线基本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与近1年高危性行为发生情况可比。基线和终末均未检出HIV(+)者。过去1年,25.24%的干预组接受过入户面对面一对一宣传讲解。干预组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否从外表上看出来”(58.33%)和“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34.38%)等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41.18%和21.18%)(P<0.05)。干预后,干预组近1年“商业性行为”的发生率(1.94%)低于对照组(7.84%)(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面对面一对一社区干预能提高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艾滋病关键知识水平,降低高危性行为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信念模式 社区干预 老年男性 农村地区 艾滋病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人群高胆固醇血症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关系探讨
11
作者 李佳 唐帅 +4 位作者 马金霞 朱文娅 李毅 廖涵 万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6-960,978,共6页
背景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是小肠的肠道菌群的病理性生长。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高胆固醇血症伴随肠道菌群变化,但高胆固醇血症与SIBO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高胆固醇血症与SIBO的关... 背景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是小肠的肠道菌群的病理性生长。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高胆固醇血症伴随肠道菌群变化,但高胆固醇血症与SIBO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高胆固醇血症与SIBO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年龄≥50岁男性患者,根据有/无SIBO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胆固醇血症与SIBO患病的关系。结果237例受试者,年龄(73.28±10.03)岁,其中SIBO 166例(70.04%),高胆固醇血症50例(21.1%)。SIBO(+)组的高胆固醇血症和有胃肠切除术史的比例显著高于SIBO(-)组(P均<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逐步调整了年龄、体质量指数、胃肠手术史、白蛋白、总蛋白、谷氨酰转肽酶等参数后发现,高胆固醇血症患者SIBO的患病概率是胆固醇正常者的2.397倍(95%CI:1.034~5.558)。结论消化科门诊非器质性消化道疾病的中老年男性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与SIBO存在正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高胆固醇血症 肠道菌群 老年男性 消化疾病
下载PDF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特征
12
作者 马燕 庞小芬 张之梁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450-145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老年T2DM男性患者229例为研究对象,作为T2DM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1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对象的身高、体重,检测两组血清25-(OH)D、血钙、血磷、甲状旁...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老年T2DM男性患者229例为研究对象,作为T2DM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1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对象的身高、体重,检测两组血清25-(OH)D、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Ⅰ型原胶原分子N-端前肽(PINP)、β-Ⅰ型胶原C端肽(β-CTX)、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检测(HDL)水平。分析、比较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的体重指数(BMI)、LDL、β-CTX水平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血清25-(OH)D水平与血钙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204,P=0.002);绝大部分研究对象(>80%)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结论:T2DM患者体内骨代谢发生变化,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老年男性 骨代谢
下载PDF
60-69岁老年男性体力活动水平对健康体适能的影响
13
作者 崇玉萍 王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86-293,共8页
为了解不同水平体力活动对老年男性健康体适能的影响,采用以芜湖市200名60-69岁的老年男性为调查和测试对象,调查其体力活动水平和健康体适能状况的方法。得到以下结果:1)在200名老年男性中,高体力活动者58人(占29%),中体力活动者91人(... 为了解不同水平体力活动对老年男性健康体适能的影响,采用以芜湖市200名60-69岁的老年男性为调查和测试对象,调查其体力活动水平和健康体适能状况的方法。得到以下结果:1)在200名老年男性中,高体力活动者58人(占29%),中体力活动者91人(占45.5%),低体力活动者51人(占25.5%)。2)不同年龄段老年男性的MET值存在显著差异,高龄组的MET值为2445.49±1236.13,低龄组MET值为2823.63±1261.98,高龄组显著低于低龄组(p<0.05);不同身高、体重、职业人群的MET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不同年龄段老年男性健康体适能存在显著差异;低、高年龄组老年男性坐站起(次/30s)平均值分别为22.01次和20.40次,优于参考标准,手臂卷起(手持8磅哑铃,次/30s)平均值分别为19.79次和18.21次,稍高于参考标准;低、高年龄组老年男性原地踏步(2min)平均值分别为101.95次和98.30次,低于参考标准,闭目单足站立的平均值分别为5.54s和3.95s,稍低于参考标准。认为老年男性体力活动总体以中水平为主;体力活动总量主要受年龄影响,随年龄增长活动总量下降。老年男性低年龄组健康体适能各指标均优于高年龄组;老年男性健康体适能与参考标准比较,上、下肢肌肉力量保持较好,但耐力和平衡能力略显不足。老年男性体力活动水平对健康体适能影响显著,中、高水平体力活动可以提高上下肢肌力、上下肢柔韧、平衡能力以及有氧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体力活动 健康体适能
下载PDF
前列腺癌——老年男性隐藏杀手
14
作者 张爱莉 《健康向导》 2023年第1期5-6,共2页
前列腺癌(PCa)被称为老年男性的隐藏杀手,是发生于前列腺的恶性肿瘤,常见于65岁以上的男性。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发展是由男性性激素(雄激素)如睾酮驱动。通常情况下,前列腺癌是一种惰性疾病,且几乎无症状,直到进展期,只有少数前列腺... 前列腺癌(PCa)被称为老年男性的隐藏杀手,是发生于前列腺的恶性肿瘤,常见于65岁以上的男性。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发展是由男性性激素(雄激素)如睾酮驱动。通常情况下,前列腺癌是一种惰性疾病,且几乎无症状,直到进展期,只有少数前列腺癌从一开始就生长迅速。前列腺癌细胞可脱离前列腺发生远处转移,它们通过血管或淋巴管到达身体的其他部位。转移后的癌细胞可能黏附于其他组织发展为新的肿瘤并损害这些组织结构。一旦癌症扩散到前列腺之外,即转移性前列腺癌,疾病进展通常是快速而且致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转移性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细胞 疾病进展 无症状 恶性肿瘤 雄激素 淋巴管
下载PDF
糖尿病对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章松巍 王富成 +1 位作者 张会清 文建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因下尿路症状入院治疗的252例中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83例)和非糖尿病组(169例)。对两组进...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因下尿路症状入院治疗的252例中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83例)和非糖尿病组(169例)。对两组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问卷调查、自由尿流率检查及残余尿量(RUV)测量,比较两组各量表评分差异,比较糖尿病组不同病程(≥5年,55例;<5年,28例)及空腹血糖(FPG)(>10.0 mmol/L,38例;≤10.0 mmol/L,45例)患者的各量表评分差异。结果糖尿病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低于非糖尿病组,IPSS、HRQL问卷评分、储尿期评分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储尿期评分、HRQL问卷评分均低于病程<5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10.0 mmol/L的糖尿病患者平均尿流率高于FPG≤10.0 mmol/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的下尿路症状较重,其生活质量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男性 下尿路症状 尿流率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下载PDF
不同程度肌少症老年男性骨密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鸢尾素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嘉杰 阳琰 +3 位作者 蔡玉兰 吴旻 万玲 杨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肌少症(sarcopenia,SP)老年男性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鸢尾素(Irisin)水平表达及在肌量、骨量流失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筛选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肌少症(sarcopenia,SP)老年男性人群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鸢尾素(Irisin)水平表达及在肌量、骨量流失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筛选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老年肌少症男性225例,根据肌少症不同程度分为3组:肌少症前期(presarcopenia)组(A组,75例)、肌少症(sarcopenia)组(B组75例)、严重肌少症(severe sarcopenia)组(C组,75例)。同时选取来自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匹配其年龄后纳入正常对照组(NC组,7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Irisin水平。结果 C组BMD明显低于A组、B组及NC组(均P <0.05);A组BMD明显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SP严重程度分级患者血清Irisin、25(OH)D水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earson结果显示:血清Irisin与BMD(L1-4、Neck)、SMI、握力、步速、25(OH)D、HDL-C呈正相关,与BMI、LDL-C呈负相关;血清25(OH)D水平与BMD(L1-4、Neck)、SMI、握力、步速、HDL-C、Irisin呈正相关,与BMI、TG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男性人群肌量、骨量流失与25(OH)D与Irisin低水平表达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SP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肌少症 骨密度 25羟维生D 鸢尾素
下载PDF
老年男性衰弱与勃起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李成福 孙骥 +1 位作者 刘文健 韦坤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老年男性衰弱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性。方法:这项研究以社区为单位,调查对象为中国安徽省阜阳市258例60~83岁的老年男性。每个参与者都需要完成一份标准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年龄、身高、体重、教育程度、基础...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老年男性衰弱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性。方法:这项研究以社区为单位,调查对象为中国安徽省阜阳市258例60~83岁的老年男性。每个参与者都需要完成一份标准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年龄、身高、体重、教育程度、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等)、病史和性生活史以及中文版Tilburg衰弱指数(TFI)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结果:老年男性ED和衰弱的发生率分别为85.27%和75.58%。与非ED组相比,ED组的年龄、配偶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患病率、TFI评分较高,而不规律性生活比例(每周<1次)明显低于非ED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OR:3.292,95%CI:1.236~8.768)、不规律性生活(OR:2.425,95%CI:1.114~5.279)和TFI评分(OR:4.502,95%CI:1.905~10.640)是E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校正年龄因素后,TFI评分与IIEF-5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124,P=0.048)。结论:这项研究证实老年男性中ED与衰弱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在老年男性ED患者应更注重衰弱的多维评估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衰弱 勃起功能障碍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中国中老年男性人群患慢性疾病与可能肌少症发生风险关联的队列研究
18
作者 梁博 商学军 裴丽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探讨我国男性中老年人患慢性疾病与可能肌少症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测量握力和重复5次起坐时间判断可能肌少症,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和2013年收集到的45岁及以上4878例未发生可能肌少症的男性作... 目的:探讨我国男性中老年人患慢性疾病与可能肌少症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测量握力和重复5次起坐时间判断可能肌少症,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和2013年收集到的45岁及以上4878例未发生可能肌少症的男性作为基线人群,随访观察该队列人群至2015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索男性患慢性病的种类和慢性病共病数与可能肌少症风险的关联。结果:患前列腺疾病、认知受损、有抑郁状况的男性发生可能肌少症的风险分别提高了16%(HR=1.16,95%CI:1.01~1.33)、23%(HR=1.23,95%CI:1.10~1.38)和12%(HR=1.12,95%CI:1.01~1.24);与不患慢性病的男性人群相比,患1种、2种和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男性发生可能肌少症的风险分别提高了22%(HR=1.22,95%CI:1.04~1.42)、20%(HR=1.20,95%CI:1.02~1.42)和46%(HR=1.46,95%CI:1.25~1.71),可能肌少症发生风险随着患慢性病共病数的增加而升高,并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01)。结论:我国男性中老年人患前列腺疾病、认知受损、有抑郁状况增加其发生可能肌少症的风险,随着男性患慢性病共病数的增加,可能肌少症发生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肌少症 慢性病 老年男性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运动对中老年男性骨密度影响的效果评价
19
作者 吴亚俊 邢丽丽 邱毅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7-46,共10页
为了系统评价运动对中老年男性骨密度的影响,采用Cochrane协作网关于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外相关核心数据库检索有关运动对中老年男性骨密度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限截至2021年11月。通过筛选最终纳入12个相关文献,对纳入的... 为了系统评价运动对中老年男性骨密度的影响,采用Cochrane协作网关于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外相关核心数据库检索有关运动对中老年男性骨密度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限截至2021年11月。通过筛选最终纳入12个相关文献,对纳入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纳入文献包含867名中老年男性,运动干预采用多种形式,干预时间从6个月到48个月,对受试者多个部位的骨密度进行评价。7个研究结果显示阳性效应,较大强度抗阻或冲击性训练明显地增加了中老年男性腰椎、髋部、股骨颈等部位骨密度。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对中老年男性腰椎(P=0.001)、髋部(P=0.03)和股骨颈(P=0.02)骨密度有明显改善作用,对全身(P=0.93)、股骨转子(P=0.15)骨密度没有明显影响。因此,中长期较大强度抗阻或冲击性运动能够提高中老年男性腰椎、髋部、股骨颈的骨密度水平,而对全身骨密度、股骨转子骨密度作用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老年男性 骨密度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病人尿管气囊最佳注水量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王楚军 董瑛 郭锦丽 《全科护理》 2023年第25期3541-3545,共5页
目的:探讨尿管气囊注水量对中老年男性病人漏尿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取2022年1月—2022年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年龄≥45岁的男性漏尿病人76例,通过改变漏尿病人气囊注水量,观察病人不漏尿后尿管气... 目的:探讨尿管气囊注水量对中老年男性病人漏尿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取2022年1月—2022年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年龄≥45岁的男性漏尿病人76例,通过改变漏尿病人气囊注水量,观察病人不漏尿后尿管气囊注水量,分析中老年男性病人尿管气囊注水量与年龄的相关性。第二部分选取2022年4月—2022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留置尿管的年龄≥45岁的男性病人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病人留置尿管时尿管气囊注水量在10~15 mL;观察组病人尿管气囊根据年龄段注入相应水量(依据第一部分结果);观察两组病人漏尿情况、非计划性拔管或滑脱率。结果:第一部分研究结果显示,留置尿管的中老年男性病人气囊注水量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0.422,P=0.003),且45~60岁病人气囊注水量均值为8 mL;>60~75岁病人气囊注水量为6 mL;>75岁病人气囊注水量为4 mL。第二部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未漏尿率为95.7%,对照组未漏尿率为7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或管路滑脱率为4.3%,对照组为1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尿管的中老年男性病人尿管气囊注水量在4~8 mL,依照不同年龄段注入不同水量可有效改善病人漏尿情况,降低非计划性拔管或管路滑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男性 气囊 注水量 漏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