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0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群体微短剧观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潘可武 黄灿璨 李叙乐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4,共15页
为探究中老年人的微短剧观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与扎根理论相结合,提炼关于中老年群体微短剧观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结合对相关媒体报道的文本分析,与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个体因素、内容因素、平... 为探究中老年人的微短剧观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与扎根理论相结合,提炼关于中老年群体微短剧观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结合对相关媒体报道的文本分析,与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个体因素、内容因素、平台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了中老年人的微短剧观看体验。其中,个人的内容偏好明显受到其生活情况的影响,受众倾向于观看与个体经历类似的微短剧,以纾解情绪。在付费行为方面,中老年群体则呈现显著的理性态度,与部分媒体报道情况不完全相符。对此,媒体与社会应当及时调整对中老年群体“数字贫困”的刻板印象,微短剧从业者亦当坚持精品化道路,三方合力促进中老年群体的积极老龄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短剧 老年群体 观看行为 扎根理论
下载PDF
社交电商平台新生代老年群体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
2
作者 黄莹 潘思雨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7,共4页
新生代老年群体规模的日益壮大和消费需求的日益旺盛,为社交电商平台拓展用户群体和开拓新兴市场提供了新契机。本文基于社会嵌入理论,采用PLS-SEM模型考察社交电商平台新生代老年群体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社会嵌... 新生代老年群体规模的日益壮大和消费需求的日益旺盛,为社交电商平台拓展用户群体和开拓新兴市场提供了新契机。本文基于社会嵌入理论,采用PLS-SEM模型考察社交电商平台新生代老年群体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社会嵌入通过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两种形式,正向影响社交电商平台新生代老年群体消费意愿;主观规范在结构嵌入与社交电商平台新生代老年群体消费意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鉴于此,社交电商平台可发挥社交媒体嵌入作用,培养新生代老年群体意见领袖,提升产品服务和质量,以激发新生代老年群体在社交电商平台中的消费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老年群体 社交电商平台 消费意愿 社会嵌入理论 老年经济
下载PDF
智能媒体时代老年群体数字化生存现状与脱困路径研究
3
作者 张蕾蕾 《今传媒》 202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但是,这场技术革新却让老年群体遭遇了数字鸿沟,不仅影响老年群体对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更影响其与社会的交流互动。本文分析了智能媒体时代我国老年人数字化生存的现状,探讨了老年群体遭...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但是,这场技术革新却让老年群体遭遇了数字鸿沟,不仅影响老年群体对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更影响其与社会的交流互动。本文分析了智能媒体时代我国老年人数字化生存的现状,探讨了老年群体遭遇数字鸿沟的成因,研究了智能社会老年群体数字困境的解决路径,旨在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助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字包容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数字鸿沟 智能时代 数字化生存
下载PDF
弥合银色数字鸿沟: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升的困境、框架与实施路径
4
作者 石庆功 周洁 冯薇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数字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数字鸿沟。老年群体与年轻群体之间在数字技能、互联网接入、数字设备使用以及数字服务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不平等现象,被称为“银色数字鸿沟”。提升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是弥合银色数字鸿沟、促进社会... 数字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数字鸿沟。老年群体与年轻群体之间在数字技能、互联网接入、数字设备使用以及数字服务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不平等现象,被称为“银色数字鸿沟”。提升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是弥合银色数字鸿沟、促进社会数字包容的重要路径。文章在分析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升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升的框架和实施路径。从银色数字鸿沟的技术接入沟、使用能力沟和产出效果沟3个层次出发,提出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升主要面临数字技术接入程度较低,健康信息搜寻和虚假信息识别能力不足,再就业、融入数字社会受限等困境。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政府部门、技术企业、社会组织、教育机构、家庭成员、老年群体等多主体协同的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升框架,并提出了“技术→人”和“人→技术”两条老年群体数字素养提升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数字素养 数字鸿沟 数字包容
下载PDF
老年群体在乡村治理数智化中的包容性融入:意涵、困顿与进路
5
作者 姜宏博 肖俏 《山西农经》 2025年第4期203-205,共3页
包容性融入思想产生于我国传统的包容性特点与现代经济领域的包容性原则中,是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下,建立在平等、双方互利基础上的“包—容—融”的过程。包容性融入具有五大特征,旨在全方位提升乡村数智化治理效能,满足乡村老年群... 包容性融入思想产生于我国传统的包容性特点与现代经济领域的包容性原则中,是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下,建立在平等、双方互利基础上的“包—容—融”的过程。包容性融入具有五大特征,旨在全方位提升乡村数智化治理效能,满足乡村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针对乡村数智化治理中面临的价值理念、内生动力、多元失衡、权责监督等困境,应强化价值理念引导、激发乡村老年群体的内生动力、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因地制宜解决数智资源分配失衡问题以及完善治理全链条的权责监督机制,促进乡村治理实现数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乡村治理 数智治理 数字融入
下载PDF
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提振策略
6
作者 吉万年 陆彩兰 《继续教育研究》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建设全民友好型数字社会,离不开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的提升。当前,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加快提升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显得尤为迫切。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的生成离不开数字需求、数字能力、数字使用、数字体验等因素的重要推动。其中,数... 建设全民友好型数字社会,离不开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的提升。当前,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加快提升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显得尤为迫切。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的生成离不开数字需求、数字能力、数字使用、数字体验等因素的重要推动。其中,数字需求、数字能力、数字使用和数字体验有效分别是老年群体数字获得感生成的内在动力、关键要素、基础保障和核心目标。针对老年群体所面临的数字需求、数字能力、数字使用和数字体验等方面困境,需要转变消费观念,重视教育与帮扶,鼓励适老化改造与创新,强化政策引导,让数字技术为老年群体所知、所感、所用,促进老年群体数字参与的常态化和便捷化,真正让老年群体拥有更多数字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数字获得感 生成逻辑 数字需求 数字环境
下载PDF
从数字鸿沟到数字包容:农村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困境与弥合
7
作者 马逸云 王少辉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5年第1期189-192,共4页
在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数字社会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当下发展趋势的同时,却将农村老年群体排斥在信息技术红利之外,导致他们面临着严峻的数字鸿沟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数字包容视角下,探索弥合农村老年群体面... 在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数字社会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当下发展趋势的同时,却将农村老年群体排斥在信息技术红利之外,导致他们面临着严峻的数字鸿沟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数字包容视角下,探索弥合农村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困境及弥合路径。研究发现,农村老年群体面临着多重数字包容困境,即工具包容困境、空间包容困境和文化包容困境,需要通过完善包容性政策制度、优化农村数字化硬件供给、推动适老化改造以及营造包容与支持文化氛围等措施弥合数字鸿沟,保障农村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权益,打造高数字包容度的老年友好型社会,提升农村老年群体的数字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包容 农村老年群体
下载PDF
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对老年群体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
8
作者 高玥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76-81,124,共7页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加受到关注。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特质,心理弹性可以帮助老年群体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压力和困难的方式。老年群体的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主要涉及个体内部与外部环境两类,而保...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加受到关注。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特质,心理弹性可以帮助老年群体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压力和困难的方式。老年群体的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主要涉及个体内部与外部环境两类,而保护性因素可以促进老年群体身体健康、减少死亡风险、提高幸福感和满意度、减少抑郁和焦虑,提高生活质量。当前心理弹性研究存在取样、研究方法与干预手段单一的问题,后续研究应该扩大老年群体心理弹性研究的取样范围,并采用长期性的干预研究,实现老年群体心理弹性研究的本土化探索,提升老年群体的心理弹性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实现成功老龄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年群体 心理弹性 保护性因素 成功老龄化
下载PDF
老年群体数字社会化及教育支持路径
9
作者 叶长胜 杨子仪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0,共9页
老龄化与数字化相互交织的“大变局”催生了众多新现象、新问题,老年群体的数字社会化成为前所未有的时代性议题。在数字社会中,老年人面临“触网”之前的数字鸿沟,承受“触网”之后的数字沉迷和数字分化等“数字危机”。如何发挥教育... 老龄化与数字化相互交织的“大变局”催生了众多新现象、新问题,老年群体的数字社会化成为前所未有的时代性议题。在数字社会中,老年人面临“触网”之前的数字鸿沟,承受“触网”之后的数字沉迷和数字分化等“数字危机”。如何发挥教育的功能助益老年人数字社会化,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必须回应的。适应性教育是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教育何为的一次尝试,它发生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多维空间,以赋权增能为核心旨向,具有补缺、导引、规正、激发和弥合五重功能。实现老年人的数字社会化,需要以赋权增能为重点优化教育资源供给,以适老理念为核心促动教育功能发挥,以跨界交互为基础驱动教育空间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化 适应性教育 老年群体 数字生活 数字鸿沟
下载PDF
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的模式与成因:基于万余份样本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夏一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90,共15页
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现象日益严峻,亟待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关注。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对10270份样本进行详尽的实证分析、以揭示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的模式与成因的研究发现,在分布特征方面,老年群体... 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现象日益严峻,亟待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关注。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对10270份样本进行详尽的实证分析、以揭示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的模式与成因的研究发现,在分布特征方面,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具有显著的“聚集性”与“累积性”特征。具体而言,虽然有重复被害经历的老年人仅占全部样本的2.84%,但其遭受的诈骗事件却占据了全部诈骗事件的50.03%。不仅如此,先前被害次数每增加一次,各类诈骗被害率都会成倍增加,但边际效应逐渐减弱;在时间间隔方面,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具有“临近重复效应”。统计数据显示,两次诈骗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呈现右偏分布,且间隔越短,再次被害的风险越高,尤其对销售类诈骗最为显著。深入探究其成因发现,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主要源于被害人自身稳定的易感特质,即“个体异质性”机制是解释重复诈骗被害现象的主要机制。相比之下,负面情绪等“状态依赖性”机制对重复诈骗被害的解释有限,中介效应占比约4%。基于上述发现,应坚持分级递进、迅速响应及主动干预三大核心原则,构建精准高效的老年群体重复诈骗被害防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重复诈骗被害 临近重复效应 反诈干预
下载PDF
智能手机普及使用与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基于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
11
作者 王睿霖 聂波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99,共4页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为释放老年群体消费潜力提供了有效助力。本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智能手机普及使用对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作用及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智能手机普及...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为释放老年群体消费潜力提供了有效助力。本文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智能手机普及使用对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作用及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智能手机普及使用能够显著促进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主要通过提升就业水平、促进资金融通、增加信息服务3种机制实现;社会支持在智能手机普及使用对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普及使用 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 社会支持 调节效应
下载PDF
社区视角下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困境及对策——基于宁夏Y市社区老年人的质性研究
12
作者 李长健 郭广瑜 《岭南学刊》 2025年第1期29-40,共12页
伴随着数字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群体成为社区数字化发展中的特别存在,老年群体的特殊性使其面临数字融入的困境。社区作为一定范围内人们生活、活动的重要场域,从社区视角理解老年群体数字融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目的抽样方式对宁... 伴随着数字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群体成为社区数字化发展中的特别存在,老年群体的特殊性使其面临数字融入的困境。社区作为一定范围内人们生活、活动的重要场域,从社区视角理解老年群体数字融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目的抽样方式对宁夏Y市J区和X区的四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及老年人做深度访谈,深入了解社区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状况,总结归纳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社区基础与后果,以及社区视角下老年群体的数字认知与应用状况。研究发现,社区数字化发展中老年群体仍然面临着数字化的适应困境、身份困境和生活困境,而通过变革技术、对准政策、整合资源的对策思考,有望在社区视角下提升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群体 调查分析 数字融入
下载PDF
基于空间网络分析的综合医院老年群体服务效能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13
作者 程淑婷 《中外建筑》 2025年第2期61-65,共5页
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的严峻形势,随着卫生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加,综合医院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也日渐凸显。为了解济南市综合医院的空间布局特征及对老年群体的服务效能情况,研究引入济南市老年居民点和综合医院POI等数据,利用ArcGIS... 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的严峻形势,随着卫生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加,综合医院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也日渐凸显。为了解济南市综合医院的空间布局特征及对老年群体的服务效能情况,研究引入济南市老年居民点和综合医院POI等数据,利用ArcGIS中空间网络分析和泰森多边形等可视化分析方法,发现其空间布局呈现向中心城聚集的趋势。然而,某些地区综合医院的配置相对不足,给老年患者的就医带来不便,包括就医距离过远、就医出行时间较长等。为此,研究建议根据不同地区老年人口与居民点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综合医院的规划与建设。同时,积极建立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络 综合医院 服务效能 老年群体
原文传递
破局老年群体新媒体困境
14
作者 王雯佳 《文化产业》 2025年第12期10-12,共3页
在全球老龄化与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当下,老年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但融入新媒体环境困难重重,数字鸿沟问题突出,既影响其生活质量,又关乎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现基于老年群体新媒体使用现状,探究其行为特点、需求及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建... 在全球老龄化与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当下,老年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但融入新媒体环境困难重重,数字鸿沟问题突出,既影响其生活质量,又关乎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现基于老年群体新媒体使用现状,探究其行为特点、需求及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建议,以期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生活质量 新媒体困境 老年群体 数字鸿沟
下载PDF
农村老年群体数字乡村建设融入路径优化——以皖南H村为例
15
作者 方超 许春慧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76-82,共7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形态。老年人作为乡村的主要留守群体,其数字化参与水平影响数字乡村建设的质量。文章通过对皖南H村实地调查发现,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及自身技术赋能不足等因素制约,老年群体参与数...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形态。老年人作为乡村的主要留守群体,其数字化参与水平影响数字乡村建设的质量。文章通过对皖南H村实地调查发现,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及自身技术赋能不足等因素制约,老年群体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存在较大困境。从数字鸿沟视角出发,农村老年群体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融入困境可分为设备融入阻碍、心理融入障碍和社会融入困难等3个层面。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老年群体信息教育、发展适老化数字产品和服务;重视家庭数字反哺、加强朋辈数字互助、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营造年龄友好型社会环境、健全多元化激励保障制度、完善多元主体协同监管机制等融入路径。以期为农村老年群体数字融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老年群体 数字融入 数字鸿沟
下载PDF
重塑陪伴:技术接受模型之下老年群体情感支持需求及人工智能的使用研究
16
作者 曹畅 《科技传播》 2025年第2期9-17,共9页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对不同地区老年人进行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探讨老年人对人工智能设备的情感支持需求情况。研究发现,感知情感性与老年群体对人工智能设备的态度及实际使用情况呈正相关;感知易用性和...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对不同地区老年人进行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探讨老年人对人工智能设备的情感支持需求情况。研究发现,感知情感性与老年群体对人工智能设备的态度及实际使用情况呈正相关;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感知情感性具有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与老年人对人工智能设备的实际使用并无相关性,且老年群体对人工智能设备的积极态度并未必转化为实际使用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子女的代际技术支持对老年人使用人工智能设备的态度和实际使用也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情感需求在老年人接受人工智能设备中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而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则应视为满足情感支持需求的起点。研究强调了代际支持在老年人技术使用中的不可或缺性,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群体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人工智能 情感支持 代际支持
下载PDF
数字包容视野下西部农村老年群体数字分层:指标构建、特征画像与政策因应
17
作者 匡亚林 蒙春雨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数字技术作为一股重塑社会结构的强大力量,其深入发展不仅开辟了社会分层的新疆域——数字分层,而且这一新兴分层机制与社会既有的分层体系相互交织、互为影响,展现出复杂而独特的动态关系。数字分层现象深刻揭示了社会成员在数字资源... 数字技术作为一股重塑社会结构的强大力量,其深入发展不仅开辟了社会分层的新疆域——数字分层,而且这一新兴分层机制与社会既有的分层体系相互交织、互为影响,展现出复杂而独特的动态关系。数字分层现象深刻揭示了社会成员在数字资源获取、技术应用能力、数字技能掌握及数字社会参与机会上的不均衡分布,进一步加剧了技术接纳差异与社会不平等的新形态。本研究聚焦于我国西部农村地区老年群体,即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尤为脆弱的群体,通过综合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等高级统计方法,系统性地解构了老年群体在数字分层体系中的具体轮廓与内在逻辑,深入剖析了其形成的多维因素。本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现状描绘,更前瞻性地探讨了数字分层如何作为一股新兴力量,深刻重塑社会结构、影响社会流动与资源配置,特别是在老年群体内部,数字使用能力的显著差异如何成为界定其社会参与深度与广度的新标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力图构建一幅细腻且全面的西部农村老年数字用户立体画像,旨在揭示其数字化生存的真实面貌与潜在困境,为政策制定者及相关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科学依据与精准施策的参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村 农村老年群体 数字鸿沟 数字分层 聚类算法 用户画像
下载PDF
数智时代下城市老年群体数字融入困境与路径探究
18
作者 韩沫 《传播与版权》 2025年第7期77-80,共4页
笔者从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现状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分析城市老年群体目前面临的数字融入困境。研究发现,城市老年群体数字融入困境成因主要为身体机能衰退、数字技能匮乏以及数字素养缺失。针对这些困境,文章提出了家庭数... 笔者从老年群体的数字融入现状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分析城市老年群体目前面临的数字融入困境。研究发现,城市老年群体数字融入困境成因主要为身体机能衰退、数字技能匮乏以及数字素养缺失。针对这些困境,文章提出了家庭数字反哺、技术适老化创新和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等对策,旨在帮助老年群体更好地融入数智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融入 数字鸿沟 城市老年群体
下载PDF
中老年群体开展健身气功的现状调查与对策--以武汉地区为研究中心
19
作者 刘禹彤 刘欣刚 《武术研究》 2025年第3期131-134,共4页
文章对武汉地区387名中老年健身气功锻炼者展开调查,分析中老年群体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基本状况和参与健身气功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武汉地区乃至全国健身气功运动的健康发展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全... 文章对武汉地区387名中老年健身气功锻炼者展开调查,分析中老年群体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的基本状况和参与健身气功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武汉地区乃至全国健身气功运动的健康发展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奠定理论基础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健身气功 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