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7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饶文涛 何祥 +3 位作者 万明民 周加勉 叶强 矢庆明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传统手术治疗模式与绿色通道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研究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4例,均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前等待时间&...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传统手术治疗模式与绿色通道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研究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4例,均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前等待时间>48 h定义为传统治疗组,术前等待时间≤48 h定义为绿色通道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年龄、性别、ASA分级)和术中数据(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数据(术后并发症、总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年死亡率)。结果10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出院,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ASA分级以及术中数据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统计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绿色通道治疗组(22.41%)<传统治疗组(45.65%),绿色通道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小于传统治疗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绿色通道治疗组(89.66%)大于传统治疗组(73.91%);术后1年死亡率绿色通道治疗组小于传统治疗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绿色通道早期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达到早期功能锻炼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死亡率,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学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绿色通道 多学科联合诊疗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PFNA微创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原因分析
2
作者 朱小虎 丁克海 胡智雅 《西藏医药》 2024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PFNA微创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原因。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PFNA微创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隐性失血结果及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Hb... 目的研究PFNA微创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原因。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PFNA微创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隐性失血结果及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Hb值变化情况。结果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微创手术的平均显性失血量为(208.66±89.03)m l,平均总失血量为(968.29±345.12)ml,平均隐形失血量为(738.46±412.43)ml,PFNA手术围术期隐形失血量约占总出血量的76.24%;除了性别、BMI指数无显著影响外,在高龄、合并基础疾病、不稳定型骨折等类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均高于非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及稳定型骨折类患者(P<0.05);手术后的Hb值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采用PFNA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形失血主要是高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及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发生的机率更高,临床应加强预防和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微创手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隐性失血 原因
下载PDF
基于危险评估为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3
作者 文海玲 肖敏 +1 位作者 黄蕾 陈锦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58-0161,共4页
探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组织践行基于危险评估为指导的手术室护理介入工作,观察分析其护理效用价值。方法 研究范畴在2023年1月及至2023年12月,从本医院随机性质择共计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委托抽签分组,即:对照组(含括25... 探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组织践行基于危险评估为指导的手术室护理介入工作,观察分析其护理效用价值。方法 研究范畴在2023年1月及至2023年12月,从本医院随机性质择共计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委托抽签分组,即:对照组(含括25例,介入基础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含括25例,介入基于危险评估为指导的手术室护理)。结果 对两组的临床手术指标予以有效描述,照护后观察组各项得分均为更低走向(P<0.05)。就两组的血压、心率指标的统计学处理,呈现手术前两组数据比拟均衡(P>0.05),手术时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为更低数值(P<0.05)。对两组别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学整理,得出观察组数据处于更低现象(P<0.05)。对两组别的生活质量的有效测评,凸显观察组各个数据为更高(P<0.05)。施以两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评定,凸现为更高数据的组别属于观察组(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组织施行以风险评价为导向的手术室护理介入工作,术中出血量更少,缩减住院以及手术时长,加快患者的骨恢复速度,使血流平稳,降低不良事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护患关系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基于危险评估为指导 手术室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中的效果
4
作者 张燕丹 赵爱丽 任慧琳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974-977,共4页
目的:为了深入探究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入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全部患者均... 目的:为了深入探究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入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全部患者均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采用数字编号方式对入选患者进行标记,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干预)与研究组(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措施),各43例患者,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满意度、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为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32±1.13)d、首次下地时间为(4.17±1.21)d、输血量为(183.73±11.83)ml、失血量为(274.29±10.83)ml;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9.27±1.48)d、首次下地时间为(9.72±1.28)d、输血量为(236.95±11.86)ml、失血量为(312.71±10.92)ml,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为(2.46±0.65)分,对照组为(4.71±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为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还能增强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 围术期 应用效果
下载PDF
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刘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贵州省湄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0例,根据患者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股骨粗隆近... 目的:研究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贵州省湄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0例,根据患者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股骨粗隆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和观察组(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骨关节密度等,探究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8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骨密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骨密度、关节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临床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内固定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关节功能恢复 影响
下载PDF
髓内钉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张海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24-0027,共4页
探讨基于临床收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组织践行两种治疗方式(即髓内钉固定、髋关节置换),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质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选择以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诊断的老年病例(囊括病例数80),均在2022年... 探讨基于临床收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组织践行两种治疗方式(即髓内钉固定、髋关节置换),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质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选择以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诊断的老年病例(囊括病例数80),均在2022年1月及至2023年6月时间段收治,凭借随机法选择划分2组别,即:A组(囊括40病例数,予以髓内钉固定术医治)、B组(囊括40病例数,予以髋关节置换术医治),旨在将两组的疗效等作为比拟评判的内容。结果 A组下地负重时间为更高指向,其住院时长、术中出血、手术耗费时长均短于B组(P<0.05)。医治后A组在其关节的活动度、畸形、功能方面的评分数据均为更高呈现,而在疼痛评分项目上为更低呈现(P<0.05)。A组在荷载800N时的压缩位移评分数据上低于B组,在压缩刚度上高于B组;而在扭转1.5°上的扭矩和扭转刚度的评估上数据均高于B组(P<0.05)。发现A组在心理、躯体等多方面质量评估项目上为更高水平,高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数据高于B组(P<0.05)。结论 基于临床收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组织践行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更优于髋关节置换手术,可促进术后恢复,手术出血量以及耗费时长较短,髋关节功能更利于恢复,同时改善生物力学性能,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但相对下地负重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多,临床需根据具体病情予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髓内钉固定 髋关节置换 治疗效用
原文传递
混合现实技术规划指导下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张凯 赵海峰 李筱贺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混合现实技术规划指导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乌兰察布市第二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分析混合现实技术规划指导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乌兰察布市第二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开展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固定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开展混合现实技术规划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均对两组患者进行90 d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7、30、90 d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与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7、30、90 d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较术前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时间点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术后7、30、90 d两组患者HHS评分较术前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各时间点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混合现实技术规划指导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 混合现实技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 髋关节功能 疼痛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包青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53-0056,共4页
分析病发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于我院治疗的共计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展开抽取工作,随机做规范分组处理,各为34例,对照组在施以治疗时,取手术治疗,观察组取保守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髋关... 分析病发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于我院治疗的共计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展开抽取工作,随机做规范分组处理,各为34例,对照组在施以治疗时,取手术治疗,观察组取保守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及各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治疗不仅确保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更好,也使其髋关节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研究
9
作者 赵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73-0076,共4页
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有效分析。方法 以磁县人民医院为研究病例选取地点,其病例选择的时间节点介于2021.9-2023.9,共取60例确诊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抛硬币法完成组别的划... 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有效分析。方法 以磁县人民医院为研究病例选取地点,其病例选择的时间节点介于2021.9-2023.9,共取60例确诊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抛硬币法完成组别的划分,共计分为2组,均计入患者30例,对照组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NF)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PFNA治疗,进而观察两组人员的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呈现更高水平的组别为观察组(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呈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Harris量表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呈现较低水平的组别为观察组(P<0.05)。结论 临床在面对确诊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员时,应用PFNA手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取理想疗效,该术式能够优化手术相关指标,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个人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陈泷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3-0076,共4页
分析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 分析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应用
下载PDF
活血止痛口服液联合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强 苟波 +1 位作者 于继岗 白明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口服液联合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的影响。方法将宝鸡市中医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2组均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口服液联合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的影响。方法将宝鸡市中医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2组均根据患者骨折情况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止痛口服液治疗,2组均治疗35 d,随访1个月。观察2组下肢周径、血凝和炎症指标变化情况,比较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后1周、2周的大腿周径差值、小腿周径差值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2周D-二聚体、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抑制剂复合物(tPAI-C)、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36%(9/55)和12.73%(7/5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45%(3/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1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应用活血止痛口服液联合利伐沙班可明显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减轻炎症反应,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止痛口服液 利伐沙班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维 黄铁晖 +1 位作者 李群峰 李旭 《河南中医》 2023年第4期581-584,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 PFNA)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实施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 PFNA)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实施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及并发症发生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各项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应用当归补血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当归补血汤 康复训练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钳夹复位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3
作者 郭伟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2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钳夹复位联合PFNA内固定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钳夹复位联合PFNA内固定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钳夹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中的精神健康维度评分、活力维度评分、躯体疼痛维度评分、心理功能维度评分、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钳夹复位联合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骨折处快速愈合,进一步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钳夹复位 PFNA内固定术 有效性 安全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优化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14
作者 刘敏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8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究优化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究优化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优化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DVT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浆黏度低于治疗前,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优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有效降低DVT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康复护理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INTERTAN髓内钉与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猛 曹洪国 刘跃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6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INTERTAN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9月北京燕化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 目的:分析INTERTAN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9月北京燕化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两组,各40例。INTERTAN组实施INTERTAN髓内钉治疗,PFNA-Ⅱ组采用PFNA-Ⅱ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INTERTAN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早期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PFNA-Ⅱ组,手术时间长于PFNA-Ⅱ组,术中出血量多于PFNA-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FNA-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INTERTAN组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均高于PFNA-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对其实施INTERTAN髓内钉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TAN髓内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军志 邵建敏 蔡芳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73-76,97,共5页
目的 探析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8)。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 目的 探析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8)。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评估两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两组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行为、休息情况、器官功能、情感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行为、休息情况、器官功能、情感状态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日常行为、休息情况、器官功能、情感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更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经济负担,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清SOX4和BMP2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张伟 张斌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08-113,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性别决定区Y框4(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4,SOX4)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江油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住院治疗的8... 目的 探讨血清性别决定区Y框4(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4,SOX4)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江油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术后一年的髋关节功能将患者分为优良组(n=62)和欠佳组(n=18),对比两组间患者术前和术后24h血清SOX4和BMP2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一般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SOX4和BMP2水平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术前和术后24h欠佳组血清SOX4表达水平(332.28±58.84pg/ml,76.86±7.79pg/ml)均高于优良组(238.32±43.98pg/ml,65.26±6.5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3,6.328,均P=0.000);术后24h欠佳组血清BMP2表达水平(143.27±35.56mg/L)低于优良组(237.58±46.9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3,P=0.000)。优良组与欠佳组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7,3.319,4.795,7.81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SOX4水平[OR(95%CI)=3.548(1.773~7.101)]、术后24h SOX4水平[OR(95%CI)=1.982(1.340~2.910)]、手术时间[OR(95%CI)=2.343(1.274~4.310)]、术后引流量[OR(95%CI)=1.753(1.151~2.685)]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 <0.05);术后24h BMP2水平[OR(95%CI)=0.683(0.558~0.836)]、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OR(95%CI)=0.102(0.047~0.221)]为保护因素(均P <0.05)。术前SOX4,术后24h SOX4和术后24h BMP2水平评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50,0.912和0.934。结论 血清SOX4水平和BMP2水平均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二者可较好地评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决定区Y框4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艳红 赵艳敏 陈璐璐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3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统计入院...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3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统计入院时、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7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统计出院时、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入院时,两组VAS评分比较,P>0.05,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时、术后3月Harris评分比较,P<0.05,两组术后6月、术后12月Harris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中,可减轻围术期期间疼痛,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围术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PFNA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聪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8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南靖县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救治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南靖县医院骨科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救治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负重站立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畸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周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21,P=0.0001)。结论:PFNA内固定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手术情况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术后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