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1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内皮抑素及房水SDF1-α、LI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云 王倩 +5 位作者 陶锐 徐惠娣 陆庆 陈孝霞 刘修铎 赵婕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AMD)患者内皮抑素(ES)及房水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人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收治的湿性AMD患...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AMD)患者内皮抑素(ES)及房水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人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收治的湿性AMD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视力及眼压改善情况(BCVA、CFT、眼压)、炎性因子(ES、SDF1-α、LIF)、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OL-DV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94.20%)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CVA高于对照组,CFT、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SDF1-α和LIF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ES、SDF1-α和LI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QOL-DVI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湿性AMD疗效相比较,前者可更有效改善眼压及视力情况,调节ES、SDF1-α和LIF水平,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老年黄斑变性 玻璃体腔雷珠单抗 曲安奈德 SDF1-α LIF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的老年黄斑变性患者QL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郑菲 白阿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的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生活质量指数(QL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350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的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生活质量指数(QL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350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各17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路径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常规组(P<0.05)。路径组的眼内出血、眼压升高、眼内炎症、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路径组的QL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常规组(P<0.05)。路径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的老年黄斑变性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术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中老年体检人群中老年黄斑变性与C反应蛋白的人群关联性研究
3
作者 白秋霞 王亚星 陈东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1期1315-1318,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体检人群中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人群关联性。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50岁及以上的体检者,进行AMD筛查及血... 目的探讨中老年体检人群中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人群关联性。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50岁及以上的体检者,进行AMD筛查及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AMD筛查、诊断和分级采用Beckman法。结果共纳入50岁以上受试者7719例,其中1607例患有AMD(男749例,占46.7%;女858例,占53.3%),总患病率为20.8%,其中早期AMD、中期AMD及晚期AMD患者分别为832例(10.8%)、733例(9.5%)和42例(0.5%)。早期AMD与CRP无显著相关性(P=0.181);中晚期AMD与CRP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01),CRP水平越高,AMD患病率高。在女性人群中,CRP是独立于年龄的AMD危险因素。结论在中老年体检人群中,AMD患病率与CRP水平呈正相关;在女性群体中,CRP是独立于年龄的AMD危险因素。CRP与早期AMD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人群 老年黄斑变性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效果对比分析
4
作者 黄凯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61-0164,共4页
分析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wAMD)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雷珠单抗治疗,研究组实施康柏西普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两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和黄斑中心凹视... 分析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wAMD)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雷珠单抗治疗,研究组实施康柏西普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两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以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黄斑区荧光渗漏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注射次数较少(P<0.05)。结论 利用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wAMD,均具有较为明显的视力改善和症状缓解效果,但康柏西普注射次数较少,无需多次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减少患者手术次数的同时,减轻其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雷珠单抗 湿性老年黄斑变性
下载PDF
唐由之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经验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尚昆 钟舒阳 +1 位作者 王慧娟 唐由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5,共2页
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老年眼病,治疗上较为棘手,唐由之研究员在60余年的临床过程中积累了治疗该病的较为丰富的经验。唐老认为:在辨证方面,应积极采用现代检查手段,扩大望诊范围,以眼底微观辨证为主,兼顾全身。将该病分为... 湿性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老年眼病,治疗上较为棘手,唐由之研究员在60余年的临床过程中积累了治疗该病的较为丰富的经验。唐老认为:在辨证方面,应积极采用现代检查手段,扩大望诊范围,以眼底微观辨证为主,兼顾全身。将该病分为阴虚火旺、瘀血内阻和痰瘀互结3个常见证型。阴虚火旺型和瘀血内阻型以早、中期患者为主,痰瘀互结型以晚期患者多见。治疗上将"气血理论"应用于临床,从调理气血的关系入手,既重视凉血止血、活血、养血,又不忘补气、行气,滋阴明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气血理论 唐由之 经验
原文传递
老年黄斑变性的患病情况 被引量:21
6
作者 曹翠萍 王菡 +1 位作者 任广运 刘志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56-1957,共2页
老年黄斑变性又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视网膜黄斑区的退行性病变。AMD分为湿性AMD与干性AMD,患者如存在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和盘状纤维化即为湿性AMD,如为软性玻璃膜疣、色素异常和地图样萎缩为干性AM... 老年黄斑变性又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视网膜黄斑区的退行性病变。AMD分为湿性AMD与干性AMD,患者如存在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和盘状纤维化即为湿性AMD,如为软性玻璃膜疣、色素异常和地图样萎缩为干性AMD。AMD是导致发达地区及国家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各地报道的发病率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患病率
下载PDF
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的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图像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松 韩梅 +2 位作者 王兰惠 时冀川 张树立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 探讨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AMD)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C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比较的图像特征。方法 对52例65眼渗出型AMD患者进行了眼底彩色照相、FFA和ICGA检查。 结果 渗出型AMD的65眼中,ICGA诊断为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目的 探讨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AMD)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C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比较的图像特征。方法 对52例65眼渗出型AMD患者进行了眼底彩色照相、FFA和ICGA检查。 结果 渗出型AMD的65眼中,ICGA诊断为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有33眼,占50.8%,FFA诊断为典型性CNV有8眼,占11.6%;FFA诊断为隐匿性CNV的35眼中,ICGA诊断为边界清楚或欠清楚的斑状CNV有22眼;合并黄斑出血39眼中,FFA不能发现的CNV而ICGA能发现共5眼;FFA诊断为瘢痕染色的7眼中,有2眼在ICGA中发现CNV;ICGA发现CNV的供养血管(feeding vessel)有3眼。结论 ICGA比FFA发现CNV诊断率高,准确地显示黄斑出血所掩盖的CNV,ICGA有助于发现CNV的供养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 吲哚菁绿 血管造影 图像特征 荧光素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护理 被引量:8
8
作者 崔霞 单鑫 李晓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864-1865,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治疗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护理。方法:对30例准备行Lucentis治疗的患者做术前心理护理,加强注射后并发症的观察,尤其是眼压监测。结果:AMD患者30例30眼中,末次随...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治疗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护理。方法:对30例准备行Lucentis治疗的患者做术前心理护理,加强注射后并发症的观察,尤其是眼压监测。结果:AMD患者30例30眼中,末次随访视力提高21眼。注射后1h眼压升高4眼,眼压为20.1~24.6mmHg,未做特殊处理,术后1d眼压均正常。随访期间均未发现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加强AMD患者注射前、中、后护理,对确保该技术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LUCENTIS 护理
下载PDF
MMP-2、MMP-9 mRNA在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亚萍 范斌 +3 位作者 苏冠方 孙大军 刘早霞 吴雅臻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0-231,共2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mRNA在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m)中的表达。方法22例AMD病人的CNVm,用原位杂交方法分析MMP-2、MMP-9在CNVm中的表达。结果MMP-2、MMP-9 mRNA在活动期、消退期和静止期CNVm...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mRNA在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m)中的表达。方法22例AMD病人的CNVm,用原位杂交方法分析MMP-2、MMP-9在CNVm中的表达。结果MMP-2、MMP-9 mRNA在活动期、消退期和静止期CNVm的细胞胞浆、基质中均有表达,但在活动期的表达与消退期、静止期比较明显增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MP-2、MMP-9 mRNA表达的部位、表达量与CNVm病程发展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MMP-2 MMP-9 MRNA
下载PDF
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洁 吴伟珍 +1 位作者 曹晓禄 王宏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812-1814,共3页
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西方国家白种人不可逆性视力下降的首要原因。目前,AM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nti-VEGF)的药物治疗、光动力学疗法(p... 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西方国家白种人不可逆性视力下降的首要原因。目前,AM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nti-VEGF)的药物治疗、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局部应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及激光治疗(纳秒激光等)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老年黄斑变性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原理、治疗效果、副作用、经济成本,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光动力学疗法 曲安奈德
下载PDF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老年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和机制初探 被引量:11
11
作者 罗毅 丁洪涛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疗效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本院眼科96例单眼为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疗效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本院眼科96例单眼为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测定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周、2周和4周的视力、阅读速度以及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视力、阅读速度和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相当,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视力、阅读速度和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均较给药前显著改善,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洋地黄双苷 滴眼液 老年黄斑变性 洋地黄苷 七叶亭苷
下载PDF
Avastin在老年黄斑变性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秀云 李聪伶 +2 位作者 李娜 王俊 赵岩松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075-5077,共3页
目的观察Avastin在老年黄斑变性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诊2007年12月至2009年7月在该院住院行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的老年黄斑变性患者43例,注射后随诊6~12个月,应用眼底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检查等观察患者黄斑区渗出... 目的观察Avastin在老年黄斑变性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诊2007年12月至2009年7月在该院住院行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的老年黄斑变性患者43例,注射后随诊6~12个月,应用眼底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检查等观察患者黄斑区渗出、出血吸收情况,新生血管消退情况,视力、眼压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注射Avastin后1 d,39例患者主诉眼前黑影明显减小,36例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视力平均提高1.5行,4例患者症状无改善;注射后1 w、1、2、6、12 m,患者视力分别平均提高2.7行、3行、3.5行、2.8行和2.5行,OCT检查示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分别为(312.35±65.07)μm、(266.39±56.87)μm、(257.01±68.29)μm、(298.08±64.09)μm和(309.37±84.32)μm〔术前(325.03±87.12)μm〕,FFA或IGCA检查示黄斑区见荧光渗漏注射后1 w起明显减少,注射后1 m部分患者再次出现荧光渗漏,随注射时间延长,渗漏者增多,所有患者随诊无明显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结论 Avastin可作为老年黄斑变性治疗的有效方法,为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但作用时间短,需要重复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老年黄斑变性 玻璃体注射
下载PDF
老年黄斑变性患者Lucentis治疗前后焦虑状况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霞 王宁 李晓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26-52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Lucentis治疗前后焦虑值对生命体征的影响,评价治疗前后焦虑值状况。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0例准备进行Lucentis治疗的AMD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分析,与全国... 目的:探讨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Lucentis治疗前后焦虑值对生命体征的影响,评价治疗前后焦虑值状况。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0例准备进行Lucentis治疗的AMD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分析,与全国常模值对比。测定注射前10min、注射后10min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注射前10min心率89.46±17.36次/min,治疗前AMD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值(P<0.05),注射前后心率、收缩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MD患者Lucentis治疗前存在一定焦虑状况,会对生命体征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LUCENTIS 焦虑 生命体征
下载PDF
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汤洋 唐罗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393-1396,共4页
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视功能的眼底疾病,针对其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国内外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老年黄斑变性的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治疗
下载PDF
老年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和检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汤洋 唐罗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68-170,共3页
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视功能的眼底疾病,针对其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国内外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对近年来老年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及早期诊断手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流行病学 诊断
下载PDF
老年黄斑变性病人血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园园 李旭 +3 位作者 刘早霞 苏冠方 张晓光 苑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3-354,共2页
目的 检测老年黄斑变性病人的脂质过氧化水平。方法 以血清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及丙二醛的浓度作为检测脂质过氧化的指标 ,分别测定老年黄斑变性病人与同年龄和同性别的健康人血清中所含浓度。结果 老年黄斑变性病人与健康人对比 ... 目的 检测老年黄斑变性病人的脂质过氧化水平。方法 以血清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及丙二醛的浓度作为检测脂质过氧化的指标 ,分别测定老年黄斑变性病人与同年龄和同性别的健康人血清中所含浓度。结果 老年黄斑变性病人与健康人对比 ,其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浓度明显降低而丙二醛的浓度明显增高 (P<0 .0 5)。结论 氧化损伤参与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病 ,血清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浓度及丙二醛浓度可以作为群体氧化损伤检测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脂质过氧化 一氧化氮 丙二醛
下载PDF
“健脾化浊方”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魏伟 范海霞 《江苏中医药》 CAS 2011年第10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方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AMD)患者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合体厚度的影响,探讨健脾化浊方对湿性AM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1例AM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35只患眼)和对照组30例(32只患眼)...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方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AMD)患者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合体厚度的影响,探讨健脾化浊方对湿性AM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1例AM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35只患眼)和对照组30例(32只患眼),治疗组用自拟健脾化浊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总结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3月后的临床资料,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视力优于对照组,治疗3月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复合体厚度值及CNV渗漏消失情况的比较,治疗组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化浊方在较长时间使用后对湿性AMD患者的视力有改善作用,可有效促进视网膜水肿的吸收、减少渗出,对脉络膜新生血管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老年黄斑变性 健脾化浊方 黄斑 视网膜厚度 脉络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老年黄斑变性血浆过氧化脂质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松 聂爱光 +2 位作者 谭家铨 姜德咏 杨锡兰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86-88,共3页
对42例AMD和36例正常对照组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AMD患者血浆LPO浓度显著高于、红细胞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湿性AMD患者血浆... 对42例AMD和36例正常对照组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AMD患者血浆LPO浓度显著高于、红细胞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湿性AMD患者血浆LPO浓度高于干性AM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揭示AMD患者清除自由基(FR)的能力降低,测定血浆LPO和红细胞SOD对诊断和治疗AMD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血浆过氧化脂质 超氧化物歧化酶 诊断
下载PDF
老年黄斑变性发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乐正 吴德正 +5 位作者 曹心源 陈又昭 陈辉 潘苏华 吕林 高汝龙 《Eye Science》 CAS 1996年第2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黄斑变性(AMD)的发病机理,以利对其早期预防及治疗。方法:对AMD患者及对照组作血红细胞酶及血清无机元素、抗视网膜抗体测定和患者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作动物光照射实验。结果:AMD患者的血红细... 目的:探讨老年黄斑变性(AMD)的发病机理,以利对其早期预防及治疗。方法:对AMD患者及对照组作血红细胞酶及血清无机元素、抗视网膜抗体测定和患者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作动物光照射实验。结果:AMD患者的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氧酶均降低,血清锌也降低,铜锌比增高,其视网膜抗体反应均较正常人高,新生血管膜呈炎症性肉芽肿表现。结论:AMD除与年龄有关外,并可能与光损伤,个体防卫系统改变及慢性炎症过程有关。眼科学报 1996;12:58—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黄斑变性 发病机理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老年黄斑变性诊断中的图像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海燕 李铁军 +3 位作者 刘玉青 张习 王静娴 张敬一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12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黄斑变性(AMD)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诊断中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50只眼)确诊为AMD的患者OCT图像资料,探讨AMD的OCT图像特征及病变分型特点。结果:根据AMD患者50只眼的OCT图像特征,可分为干性AMD、湿性... 目的:分析老年黄斑变性(AMD)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诊断中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50只眼)确诊为AMD的患者OCT图像资料,探讨AMD的OCT图像特征及病变分型特点。结果:根据AMD患者50只眼的OCT图像特征,可分为干性AMD、湿性AMD。干性AMD的OCT图像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光带局限性增强,RPE和(或)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光带可见;湿性AMD的OCT图像显示神经上皮增厚隆起,中央凹形态消失,RPE和(或)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光带断裂边界清晰增厚、隆起的强反射光带。结论:AMD的OCT图像解剖形态学特征可为临床AM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老年黄斑变性 图像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