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研学体验的发展研究
1
作者 秦晓禾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7期112-115,共4页
遗址是考古遗址博物馆诠释和展示的主体,京津冀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深挖遗址内涵,展示考古成果。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全方位展示遗址本体,使观众既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又能通过VR互动等新技术对遗址的前世今生有全面的了解。博物馆从“以... 遗址是考古遗址博物馆诠释和展示的主体,京津冀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深挖遗址内涵,展示考古成果。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全方位展示遗址本体,使观众既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又能通过VR互动等新技术对遗址的前世今生有全面的了解。博物馆从“以藏品为中心”转为“以公众为中心”,首要功能从收藏研究转向教育服务。京津冀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设计研学体验时充分考虑公众对考古发掘工作的好奇心,开展多种形式的考古发掘体验及模拟考古活动,同时发挥考古遗址博物馆在沉浸式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展史前服装秀、博物馆奇妙夜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在遗址展示、社会教育、公众考古等方面均能发挥区位优势,互利共赢,共同推动京津冀三地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携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博物馆 公共服务 博物馆研学
下载PDF
考古遗址公园发展语境中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2
作者 游晓芳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20期211-213,共3页
国家公园是以保护为主要目的,以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为基本要素,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国际通行做法的一种特殊地域范围,包括了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及其周边一定区域。对于考古遗址博物馆来说,建设国家公园是... 国家公园是以保护为主要目的,以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为基本要素,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国际通行做法的一种特殊地域范围,包括了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及其周边一定区域。对于考古遗址博物馆来说,建设国家公园是新时代我国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契机。考古遗址博物馆应积极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为保护大遗址、传承历史文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公园 考古遗址博物馆 发展
下载PDF
日本的考古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和考古博物馆辨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冬冬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日本的考古遗址保存与活用已成为阐释考古遗产价值的主要手段。然而,核心概念的模糊,阻碍了考古遗产保护、管理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因此,有必要重新厘清考古遗产相关概念,梳理以考古遗址为核心的日本考古遗产保护方法、模式及其发展历... 日本的考古遗址保存与活用已成为阐释考古遗产价值的主要手段。然而,核心概念的模糊,阻碍了考古遗产保护、管理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因此,有必要重新厘清考古遗产相关概念,梳理以考古遗址为核心的日本考古遗产保护方法、模式及其发展历程,明确最为主要的考古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和考古博物馆三种模式间的异同。研究成果将为中国考古遗产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考古遗址博物馆 考古遗址公园 考古博物馆 日本
下载PDF
考古遗址博物馆展览原则的探索——以良渚博物院基本陈列改造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罗晓群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第3期91-97,共7页
现代考古遗址博物馆展览该如何找准定位,其陈列形式应如何恰当地运用与表现的问题渐受关注。文章以2017年良渚博物院基本陈列改造为例,介绍展览陈列秉持化繁为简、别出机杼、求同存异三大原则,实践探索出考古遗址博物馆陈列的新理念。
关键词 考古遗址博物馆 良渚博物 展览原则
下载PDF
考古遗址博物馆人性化展陈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牛文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0期92-93,共2页
人性化设计是现代设计主流理念之一。文章主要研究了考古遗址博物馆展陈中的人性化设计,目的是为晋国博物馆文物的展陈作参考和借鉴,以使其在保护与展示考古遗址的同时,满足参观者合理需求,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考古遗址博物馆 人性化理念 展陈设计
下载PDF
浅析陕西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发展模式——以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第5期114-117,共4页
新建或改建知名度较高的考古遗址博物馆成为很多地区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途径。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就是这种发展浪潮中的一个典型例证,采取的是“小隐”型逐渐向“大显”型转变的发展模式。文章通过梁带村芮国遗址博... 新建或改建知名度较高的考古遗址博物馆成为很多地区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途径。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就是这种发展浪潮中的一个典型例证,采取的是“小隐”型逐渐向“大显”型转变的发展模式。文章通过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案例浅要探析陕西省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现状和不足,针对现状初步梳理和分析,提出了转变发展模式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考古遗址博物馆 梁带村遗址 发展模式
下载PDF
考古工作与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敬芝 《神州》 2017年第23期212-213,共2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考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是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为了更好的展示考古信息,考古人员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树立起全新的思想观念。本文就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工作对传统考古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考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是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为了更好的展示考古信息,考古人员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树立起全新的思想观念。本文就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工作对传统考古的依赖性进行分析,并探讨考古工作与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工作 考古遗址博物馆 展示 关联
下载PDF
中华文明探源视角下考古遗址博物馆陈展策划的实践与思考
8
作者 赵腾宇 《艺术博物馆》 2024年第2期20-24,共5页
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日益丰富的今天,考古遗址博物馆想要当好“窗口”和“发言人”的角色,需要依靠展示和传播的力量,相互借鉴。从陈列设计、展示手段、策展语言艺术等方面提升实力,让博物馆在价值阐释、创新转化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考古遗址博物馆 陈展策划
原文传递
关于考古遗址博物馆对象的思考——以南越王博物院为例
9
作者 刘业沣 《博物院》 2023年第5期20-27,共8页
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历程中,依托考古遗址的博物馆是较早出现,且广受关注的分支。近期学者提出“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命名,强调此类博物馆与考古实践的紧密关系。本文试以南越王博物院的三处考古场景展示为例,尝试探索考古遗址博物馆对象与... 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历程中,依托考古遗址的博物馆是较早出现,且广受关注的分支。近期学者提出“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命名,强调此类博物馆与考古实践的紧密关系。本文试以南越王博物院的三处考古场景展示为例,尝试探索考古遗址博物馆对象与考古学方法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博物馆 考古 遗址 方法论
原文传递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公众教育与服务——以南越王博物院为例
10
作者 乔娇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3年第3期18-23,共6页
考古遗址博物馆因其自身的文化特性,以及与考古学的紧密联系,是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绝佳场所。文章通过“公众考古学”的理念和方法,以南越王博物院的公众教育与服务实践为例,提出考古遗址博物馆应通过考古工作多环节的开放和分享实现教... 考古遗址博物馆因其自身的文化特性,以及与考古学的紧密联系,是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绝佳场所。文章通过“公众考古学”的理念和方法,以南越王博物院的公众教育与服务实践为例,提出考古遗址博物馆应通过考古工作多环节的开放和分享实现教育目标,以更为多元的方式阐释遗址文化信息,探索和完善教育策略,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博物馆 公众教育 公众考古
原文传递
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研究——以南越国遗迹为例
11
作者 史明立 《文物天地》 2023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在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展示与阐释之中,纳入文化遗产的理念,能够凸显展示行为的公共性和展示对象的完整性,拓展遗址信息阐释的深度和广度,有效地解决遗址难读、展品受限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考古遗址博物馆通过打造优势互补的固定陈列、... 在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展示与阐释之中,纳入文化遗产的理念,能够凸显展示行为的公共性和展示对象的完整性,拓展遗址信息阐释的深度和广度,有效地解决遗址难读、展品受限等问题。在此基础之上,考古遗址博物馆通过打造优势互补的固定陈列、定位准确的临时展览、影响多元的外展三者相结合的立体化的展陈体系,进而成为公共文化的有力传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遗迹 考古遗址博物馆 展示研究 完整性 公共性
原文传递
试析考古遗址博物馆全周期宣传管理策略——以南越王博物院为例
12
作者 黄巧好 《文物天地》 2023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考古遗址博物馆具有专题性较强和受众面较窄等宣传特点,在面向公众进行宣传推广时具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媒体经历了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的变迁,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对外宣传策略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考古遗址博物馆具有专题性较强和受众面较窄等宣传特点,在面向公众进行宣传推广时具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媒体经历了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的变迁,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对外宣传策略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目前多数博物馆宣传已形成双轨制并行和多矩阵运营的新形势,以南越王博物院2021~2022年“建院揭牌”主题宣传项目为例,对融媒体语境下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宣传类型以及全周期宣传管理策略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博物馆 全周期宣传管理 融媒体 南越王博物
原文传递
考古遗址博物馆策展人的文化素养
13
作者 陈晓敏 《东方收藏》 2023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考古遗址博物馆对于文化遗址的研究、展示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策展人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在介绍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基础上,着重对考古遗址博物馆策展人的文化素养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促进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考古遗址博物馆 策展人 文化素养
原文传递
试论原件、复制品在考古遗址博物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岩 鲁树泉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2-96,共5页
考古遗址博物馆依托考古原址而建,考古原址及其出土的文物原件构成了遗址博物馆的主体,是博物馆生命力的源泉。考古遗址的"原址原状"保护和出土文物的"原址原件"展示,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 考古遗址博物馆依托考古原址而建,考古原址及其出土的文物原件构成了遗址博物馆的主体,是博物馆生命力的源泉。考古遗址的"原址原状"保护和出土文物的"原址原件"展示,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脱离了遗址氛围的原件,就偏离了它的时空坐标,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已被大大削弱。复制品和仿制品替代原件作为展品、教具、道具或纪念品在考古遗址博物馆中被广泛使用的现象,令人喜忧参半。如何恰当地利用复制品,值得进一步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博物馆 文化遗产保护 原件 复制品
原文传递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藏品与陈列 被引量:3
15
作者 明文秀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考古遗址博物馆依托考古遗址原址建立,具有明确的时空定位。考古遗址博物馆的藏品以遗址遗存为主,在遗址所在地就地展示;展陈原则着重凸显博物馆自身特色和"人本"展陈理念。藏品主要展示手法则依据遗存特点,除了原地、原状展... 考古遗址博物馆依托考古遗址原址建立,具有明确的时空定位。考古遗址博物馆的藏品以遗址遗存为主,在遗址所在地就地展示;展陈原则着重凸显博物馆自身特色和"人本"展陈理念。藏品主要展示手法则依据遗存特点,除了原地、原状展示,还有复原、模拟展示,既可将器物、遗迹组合展示,也可对精品文物进行重点展示。考古遗址博物馆在认真审视自身优势的基础之上,秉持传统,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展示理念,对遗址文化信息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探索、提炼,才能更好地体现博物馆的存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博物馆 藏品 陈列原则 展示手法
原文传递
考古遗址公园发展语境中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刃馀 《博物院》 2020年第3期5-12,共8页
近十年来,考古遗址公园在我国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考古遗址博物馆往往是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很多遗址,就是其核心的展示内容。作为大遗址的一种利用方式,考古遗址博物馆有其发展的时代特征,但就其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 近十年来,考古遗址公园在我国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考古遗址博物馆往往是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很多遗址,就是其核心的展示内容。作为大遗址的一种利用方式,考古遗址博物馆有其发展的时代特征,但就其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与展示方式而言,则有着更早的渊源。作为“博物馆”形态的拓展,考古遗址博物馆是对考古遗址较早的一种利用形式,而在对考古遗址的阐释方面,它是早于“园区”模式的一种尝试。这为后来的遗址公园设计提供了必备的阐释手段与空间建构经验。在当代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在事实上已经构成了大遗址主体利用方式的核心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博物馆 考古遗址公园 遗址 发展状况
原文传递
论艺术教育在考古遗址类博物馆教育中的作用--从意大利博物馆及瑞吉欧儿童中心的经验说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思密 《中国博物馆》 2015年第1期61-66,共6页
国内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重视博物馆教育,但大多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且缺乏专业理论作指导。受意大利瑞吉欧儿童中心及部分博物馆的先进经验的启示,作者认为针对儿童主要以模仿和感知认知世界的特点,考古类博物馆及考古遗址的教育活动的... 国内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重视博物馆教育,但大多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且缺乏专业理论作指导。受意大利瑞吉欧儿童中心及部分博物馆的先进经验的启示,作者认为针对儿童主要以模仿和感知认知世界的特点,考古类博物馆及考古遗址的教育活动的内容及形式推广中,艺术教育等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教育 考古遗址博物馆 意大利瑞吉欧儿童中心 艺术语言 早教
下载PDF
我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昱 《才智》 2016年第15期199-200,共2页
随着我国大遗址保护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考古遗址博物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探讨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缘起和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1958年-1975年、1975年-1989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至今四大阶段,并总结了我... 随着我国大遗址保护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考古遗址博物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探讨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缘起和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1958年-1975年、1975年-1989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至今四大阶段,并总结了我国考古遗址博物馆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所呈现出的特点和阶段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 考古遗址博物馆 类型划分 发展历程
原文传递
考古遗址博物馆的探索与实践——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硕 郭姣姣 张东峰 《洛阳考古》 2022年第2期89-95,共7页
考古遗址博物馆依托某一考古遗址而建,与一般历史博物馆相比,有其鲜明的特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作为近两年较为突出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华夏第一王都——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一经面世即荣获当年(2019年)全国博... 考古遗址博物馆依托某一考古遗址而建,与一般历史博物馆相比,有其鲜明的特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作为近两年较为突出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华夏第一王都——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一经面世即荣获当年(2019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项,数字化建设持续领跑本省整个博物馆行业,文旅融合成绩突出,建筑本体也斩获鲁班奖。笔者试通过研究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各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管窥中国考古遗址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博物馆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探索与实践
原文传递
对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原创性临展策划的实践与思考——“长江万里青——长江流域青铜器精品展”策展回顾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琪 万琳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
原创性临展具有独创性,与常设展览相比,更具时效性与多样性,能有效丰富博物馆展陈内容,提升观众参观体验。考古遗址类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综合类博物馆或历史类博物馆,与考古遗址关系紧密,且藏品数量有限,特色鲜明,其原创性临展策划需要... 原创性临展具有独创性,与常设展览相比,更具时效性与多样性,能有效丰富博物馆展陈内容,提升观众参观体验。考古遗址类博物馆,不同于一般综合类博物馆或历史类博物馆,与考古遗址关系紧密,且藏品数量有限,特色鲜明,其原创性临展策划需要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长江万里青——长江流域青铜器精品展”的成功举办,对探索如何做好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原创性临展策划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考古遗址博物馆 原创性临展 “长江万里青展” 盘龙城遗址博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