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耐低温性状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1
作者 赵海池 刘志峰 +5 位作者 王新安 包玉龙 刘圣聪 杨明超 闫鹏飞 马爱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7-525,共9页
采用人工控温的方式,对构建的31个F1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全同胞家系开展低温胁迫实验,获得耐低温性状低温累计存活时间(CDH),基于混合线性模型分别开展耐低温性状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对每一性状是否需要考虑共同环境效应... 采用人工控温的方式,对构建的31个F1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全同胞家系开展低温胁迫实验,获得耐低温性状低温累计存活时间(CDH),基于混合线性模型分别开展耐低温性状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对每一性状是否需要考虑共同环境效应所构建的两种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经似然比检验,最终选用模型A和模型BF进行耐低温和生长性状遗传评估;耐低温性状CDH遗传力为(0.27±0.08),属于中等遗传力;体重BW遗传力为(0.36±0.13),属于中等遗传力,体长BL遗传力为(0.14±0.06),属于低等遗传力,经检验,遗传力估计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CDH和体重、体长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40±0.22)和(–0.44±0.24),表型相关分别为(–0.09±0.06)和(–0.16±0.05),均为负相关;体重和体长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92±0.05),表型相关为(0.80±0.02),呈正相关且结果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的耐低温性状和生长性状都具有较好的改良潜力,考虑到两性状间存在负遗传相关,在开展耐低温选育时,对首先不同性状进行品系选育,然后利用品系间杂交培育出耐高温、生长快的新品种。该项研究首次完成了红鳍东方鲀耐低温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为制订红鳍东方鲀耐低温选育育种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 耐低温性状 遗传力 遗传相关
下载PDF
低温胁迫条件下中国明对虾生长性状和耐低温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明珠 孟宪红 +4 位作者 孔杰 曹家旺 王军 冯亚萍 强光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102,共7页
本研究采用室内人工降温的方式,对69个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家系共1327尾成虾进行了耐低温实验,测定其生长和耐低温性状;并利用混合模型方程,通过平均信息约束极大似然法进行遗传力和遗传相关估计。采用2种动物模型对... 本研究采用室内人工降温的方式,对69个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家系共1327尾成虾进行了耐低温实验,测定其生长和耐低温性状;并利用混合模型方程,通过平均信息约束极大似然法进行遗传力和遗传相关估计。采用2种动物模型对中国明对虾成虾低温下体重、体长的遗传力进行评估,模型1加入了共同环境效应,模型2没有加入共同环境效应。由模型1获得的体重、体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206±0.177)、(0.187±0.179),由模型2获得的体重、体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317±0.065)、(0.298±0.063),均为中低等遗传力。经似然比检验体重、体长在模型1和模型2间的似然比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模型1和模型2之间无显著差异,模型2为较优遗传模型。以半致死时的存活状态作为耐低温性状指标,遗传力为(0.169±0.078),为低等遗传力。低温下体重、体长之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分别为(0.823±0.010)和(0.969±0.018),为高度正相关;低温下体重、体长与半致死时的存活状态的表型相关分别为(0.187±0.030)和(0.218±0.030),为低度正相关;而遗传相关分别为(0.517±0.205)和(0.538±0.203),为中度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对生长性状进行的选育不会降低其耐低温能力,中国明对虾耐低温性状可与生长性状进行共同复合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生长性状 耐低温性状 半致死时的存活状态
下载PDF
中国明对虾低温下显著上调表达抗凋亡与免疫相关类基因的筛选分析
3
作者 闫潆心 李裕强 +2 位作者 张梦茹 裴若怡 吴玉妹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第6期10-13,共4页
为了筛选出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低温下显著上调表达的基因,揭示中国明对虾耐低温分子调控机制。利用DEseq2方法对3种类型中国明对虾常温和低温转录组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检测,筛选出... 为了筛选出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低温下显著上调表达的基因,揭示中国明对虾耐低温分子调控机制。利用DEseq2方法对3种类型中国明对虾常温和低温转录组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检测,筛选出6条低温下显著上调表达的抗凋亡与免疫相关类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分析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功能性状,以及低温上调表达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6条中国明对虾低温上调表达基因的编码产物包括:发挥分子伴侣作用的HSP70、HSP20、DEAD-box RNA解旋酶,发挥抗凋亡作用的Pim-1激酶和富甘氨酸蛋白以及发挥免疫作用的丝氨酸蛋白酶。本研究筛选并鉴定了中国明对虾耐低温相关基因,揭示了其耐低温胁迫下分子调控机制,以期为中国明对虾耐低温品系育种工作的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耐低温性状 分子伴侣 抗凋亡 免疫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