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树脂基近红外吸收涂层的近红外光谱、力学及耐盐水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伟钢 潘露露 吕丹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9-445,共7页
以环氧树脂为粘合剂,Sm2O3为功能颜料,硅烷偶联剂和石墨烯为改性剂,制备得到了一种同时具有突出力学性能和耐盐水性能的近红外低反射率涂层。系统研究了Sm2O3添加量、硅烷偶联剂种类、硅烷偶联剂添加量和石墨烯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以环氧树脂为粘合剂,Sm2O3为功能颜料,硅烷偶联剂和石墨烯为改性剂,制备得到了一种同时具有突出力学性能和耐盐水性能的近红外低反射率涂层。系统研究了Sm2O3添加量、硅烷偶联剂种类、硅烷偶联剂添加量和石墨烯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2O3添加量的增加可明显降低涂层对1.06μm近红外光的反射率,当Sm2O3添加量为50%,涂层对1.06μm近红外光的反射率可低至31.2%。此时,涂层的附着力和耐冲击强度分别可达到1级和50 kg·cm。用硅烷偶联剂改性涂层,偶联剂上的强极性基团分别可与涂层中的树脂基体和颜料形成共价键结合,从而可发挥桥连作用,进而可明显改善涂层的柔韧性,其中KH560的改性效果最佳。当KH560添加量为5%,涂层的柔韧性可从改性前的9 mm显著改善为改性后的4 mm。石墨烯具有特殊的共平面结构和超长共轭结构特征,使其对入射光的吸收可延伸到近红外区域。石墨烯特殊的片层结构使其具有很高的耐冲击强度和柔韧性,在涂层中添加石墨烯可明显改善涂层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石墨烯的添加可在进一步改善涂层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涂层对1.06μm近红外光的反射率。当石墨烯添加量为8%,涂层对1.06μm近红外光的反射率可低至12.6%,此时涂层可具备突出的激光隐身效能。同时,涂层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耐冲击强度分别可达到1级、2 mm和50 kg·cm,可很好地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在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和石墨烯的协同界面优化作用下,最佳配方(Sm2O3添加量为50%、KH560添加量为5%、石墨烯添加量为8%)的涂层经盐水腐蚀21 d后,涂层的微结构、近红外低反射率性能和力学性能可保持稳定。此时,涂层对1.06μm近红外光的反射率为12.47%,涂层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耐冲击强度分别可保持在1级、2 mm和45 kg·cm,表明制备的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近红外光谱 力学性能 耐盐水性能
下载PDF
石墨烯对聚氨酯/Al-Sm_2O_3复合涂层耐盐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吕丹丹 陈永婷 +1 位作者 郑建东 张伟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47-3151,3158,共6页
以Al粉和Sm_2O_3为功能颜料、聚氨酯(PU)为黏合剂、石墨烯为改性剂,采用刮涂法制备得到了石墨烯改性PU/Al-Sm_2O_3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发射率测试仪、近红外光谱、涂层力学性能标准测试法,系统研究了石墨烯改性前后涂层经盐水... 以Al粉和Sm_2O_3为功能颜料、聚氨酯(PU)为黏合剂、石墨烯为改性剂,采用刮涂法制备得到了石墨烯改性PU/Al-Sm_2O_3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发射率测试仪、近红外光谱、涂层力学性能标准测试法,系统研究了石墨烯改性前后涂层经盐水腐蚀不同时间后的微结构、功能特性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石墨烯改性涂层经盐水腐蚀不同时间后的外观及表面微结构基本保持完好,体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经石墨烯改性后涂层相比改性前涂层,其发射率及1.06μm反射率对盐水腐蚀的稳定性明显改善,经盐水腐蚀21 d后发射率仅从腐蚀前的0.623上升为腐蚀后的0.638,1.06μm反射率从腐蚀前的40.8%降低为31.9%。经长时间盐水腐蚀后,改性后涂层比改性前涂层具有更低的发射率和1.06μm反射率。同时,改性后涂层相比改性前涂层可保持更加稳定和优良的力学性能,能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石墨烯 红外发射率 近红外反射率 耐盐水性能
下载PDF
绢云母改性聚氨酯/Al复合涂层的制备及耐盐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敏捷 张伟钢 《当代化工》 CAS 2018年第5期915-918,共4页
以聚氨酯(PU)为黏合剂,Al粉为功能填料,绢云母为改性剂,采用喷涂法制备绢云母改性PU/Al复合涂层。用质量分数为3.5%的Na Cl溶液浸泡处理上述改性涂层,研究盐水腐蚀时间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将改性后涂层与改性前涂层的耐盐水性能进... 以聚氨酯(PU)为黏合剂,Al粉为功能填料,绢云母为改性剂,采用喷涂法制备绢云母改性PU/Al复合涂层。用质量分数为3.5%的Na Cl溶液浸泡处理上述改性涂层,研究盐水腐蚀时间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将改性后涂层与改性前涂层的耐盐水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制备改性涂层经3.5%(wt)Na Cl溶液处理不同时间后涂层的外观及微结构保持完好,体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涂层的光泽度在10 d内可从16.9降至12.9,这有利于提高涂层的可见光兼容隐身性能。红外发射率在10 d后与未改性涂层相比较,改性前后涂层经盐水腐蚀后的发射率基本一致,但在短时间内,改性后涂层的红外发射率有所降低,这有利于提高涂层的红外隐身性能。另外,涂层的力学性能在改性前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绢云母 红外发射率 光泽度 耐盐水性能
下载PDF
一种水性聚丙烯酸酯/Gr-MoS_(2)防腐涂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麻冬 方嘉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3-99,共7页
以二维层状材料Gr、MoS_(2)为无机纳米填料,通过物理共混法将其引入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中,研究二维层状材料对水性聚丙烯酸酯涂层铅笔硬度、附着力、水接触角、电化学防腐性能、耐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维层状材料对水性聚丙烯酸... 以二维层状材料Gr、MoS_(2)为无机纳米填料,通过物理共混法将其引入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中,研究二维层状材料对水性聚丙烯酸酯涂层铅笔硬度、附着力、水接触角、电化学防腐性能、耐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维层状材料对水性聚丙烯酸酯涂层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当Gr与MoS_(2)的质量比为1∶1引入水性聚丙烯酸酯时,所制备的水性聚丙烯酸酯/Gr-MoS_(2)复合涂层的铅笔硬度可达3 H,附着力为0级,水接触角为106.2°,阻抗模量可达104.84Ω·cm^(2),相比水性聚丙烯酸酯涂层提高了2.18个数量级,且在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中浸泡72 h后复合涂层未出现变色、生锈、起泡、脱落、裂纹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层状材料 水性聚丙烯酸酯 电化学防腐性能 耐盐水性能
下载PDF
铝及铝合金不同表面处理膜层耐盐水性试验方法研究
5
作者 蒋春丽 许栩达 +1 位作者 陈慧 鲁炎卿 《有色金属加工》 CAS 2018年第6期52-53,51,共3页
文章研究了铝及铝合金不同表面处理膜层在40℃±2℃模拟海水中浸泡后光泽、色差的变化,通过研究不同表面处理膜层在模拟海水中的耐盐水性能,旨在为GB/T 8013系列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2℃的模拟海水... 文章研究了铝及铝合金不同表面处理膜层在40℃±2℃模拟海水中浸泡后光泽、色差的变化,通过研究不同表面处理膜层在模拟海水中的耐盐水性能,旨在为GB/T 8013系列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2℃的模拟海水中浸泡240h后,粉末膜层(砂白、砂棕)轻微失光,阳极氧化、电泳、氟碳膜层无失光;除粉末砂棕有很轻微变色,其余膜层均无变色;阳极氧化、电泳、粉末、氟碳膜层均未出现生锈、起泡、脱落和裂纹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膜 电泳涂漆 粉末喷涂 氟碳漆喷涂 耐盐水性能
下载PDF
水性醇酸树脂/中空TiO_(2)微球复合涂层的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鲍艳 丁颖 +1 位作者 唐培 康巧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8200-18204,18221,共6页
以豆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酐和偏苯三酸酐为原料制备水性醇酸树脂,通过物理共混法将中空TiO_(2)微球引入水性醇酸树脂中,研究中空TiO_(2)微球粒径对水性醇酸树脂涂层水接触角、耐盐水性、电化学性能、附着力及铅笔硬度的影响... 以豆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酐和偏苯三酸酐为原料制备水性醇酸树脂,通过物理共混法将中空TiO_(2)微球引入水性醇酸树脂中,研究中空TiO_(2)微球粒径对水性醇酸树脂涂层水接触角、耐盐水性、电化学性能、附着力及铅笔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空TiO_(2)微球粒径对水性醇酸树脂涂层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当中空TiO_(2)微球粒径为200 nm时,所制备的水性醇酸树脂/中空TiO_(2)微球复合涂层的水接触角为106°,耐盐水性能达120 h以上,电化学阻抗较纯水性醇酸树脂涂层提高近两个数量级,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且复合涂层附着力为0级,铅笔硬度可达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醇酸树脂 中空TiO_(2)微球 电化学性能 耐盐水性能
下载PDF
复合材料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
7
作者 李连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57,共1页
本成果采用硅树脂DC-805、环氧树脂E-51、低分子量聚酰胺、催化剂及填料等作为涂层材料。该涂层兼有环氧树脂和硅树脂的优点,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很强的气体密封性和较宽的温度适用范围、并具有优良的耐水和耐盐水性能,可在恶劣... 本成果采用硅树脂DC-805、环氧树脂E-51、低分子量聚酰胺、催化剂及填料等作为涂层材料。该涂层兼有环氧树脂和硅树脂的优点,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能、很强的气体密封性和较宽的温度适用范围、并具有优良的耐水和耐盐水性能,可在恶劣环境(如外压、150℃高温、-40℃低温、潮湿及盐雾等)下,可对复合材料壳体有效保护。该树脂体系工艺性好、粘接性优良、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材料 高低温性能 气体密封性 温度适用范围 耐盐水性能 粘接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