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1
作者 陈高红 肖鉴 +1 位作者 杨浩东 于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工艺,以获得高耐蚀性的封闭阳极氧化膜层。方法用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法对阳极氧化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封闭前后的氧化膜进行微观形貌表征,通过接触角测试...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工艺,以获得高耐蚀性的封闭阳极氧化膜层。方法用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法对阳极氧化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封闭前后的氧化膜进行微观形貌表征,通过接触角测试评价阳极氧化膜层表面的润湿性能,通过浸泡实验、电化学阻抗谱对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进行研究,并与传统沸水封闭工艺进行比较。结果经LDH预处理后,膜层表面被一层致密的LDH覆盖,多孔结构和孔洞缺陷均消失。涂覆溶胶凝胶后,膜层表面均匀平整,无明显缺陷。与沸水封闭相比,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的氧化膜具有更平整均匀的表面和更低的粗糙度,接触角为92.3°,具有疏水性。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15 d后,膜层的低频阻抗值仍可达到6.79×10^(6)Ω·cm^(2),与传统沸水封闭法相比,高出2个数量级。膜层具有良好的长期耐蚀性,其主要机理为LDH的铝合金氧化膜空隙和表面生长出双片层状的LiAl-LDH,表面膜层更致密,片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腐蚀溶液的入侵,同时使膜层表面存在更多的-OH基团,在溶胶凝胶封闭时提供了更多的反应位点,促进了溶胶凝胶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有效阻挡了外界溶液对基体的入侵,因此延缓了腐蚀。结论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工艺提高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致密性和表面疏水性以及膜层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阳极氧化 溶胶凝胶法 封闭改性 LDH 耐蚀性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超疏水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与机械稳定性
2
作者 赵明欣 赵旭 郎小尘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1,共8页
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在Ti6A14V钛合金表面制备阳极氧化膜作为过渡层,然后喷涂SiO_(2)颗粒溶胶烘烤使其固化成膜,再通过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制备出具有微纳米表面结构、接触角为151.6°的超疏水膜。结果表明:超疏水膜的主要成分... 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在Ti6A14V钛合金表面制备阳极氧化膜作为过渡层,然后喷涂SiO_(2)颗粒溶胶烘烤使其固化成膜,再通过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制备出具有微纳米表面结构、接触角为151.6°的超疏水膜。结果表明:超疏水膜的主要成分为Ti、O、Si和C元素,腐蚀电流密度仅为8.06×10^(-8)A/cm^(2),较裸钛合金降低约一个数量级,并且电荷转移电阻和低频阻抗模值较裸钛合金分别增大约7000Ω·cm^(2)、3000Ω·cm^(2),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可作为耐腐蚀膜层对钛合金起到防护作用。超疏水膜经受80次落砂冲击、50次胶带剥离以及沿砂纸往复摩擦400 cm后,接触角仍然大于150°,保持超疏水状态。蜂窝状多孔结构的阳极氧化膜充当过渡层,使溶胶膜和表面修饰形成的薄膜与钛合金基体牢固结合,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机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膜 钛合金 阳极氧化 表面修饰 耐蚀性 机械稳定性
下载PDF
2种热处理工艺对N07718镍基合金力学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良庆 程文佳 +2 位作者 仲崇迪 石胜凯 林学强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88-195,共8页
为探明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力学及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对2种不同固溶时效保温时间的N07718材料进行了拉伸、低温冲击等力学性能对比测试,同时利用高温高压H_(2)S/CO_(2)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对2种热... 为探明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镍基合金力学及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对2种不同固溶时效保温时间的N07718材料进行了拉伸、低温冲击等力学性能对比测试,同时利用高温高压H_(2)S/CO_(2)腐蚀电化学试验装置对2种热处理工艺的材料进行高温高压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固溶保温时间对N07718材料的韧塑性影响较大,对耐蚀性影响较小。利用热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等对比分析了2种N07718材料韧塑性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固溶时效保温时间的延长使N07718合金材料晶界位置析出大量棒状δ相,且部分连接成串,导致材料塑韧性降低。针对N07718镍基合金推荐使用1 029.4℃固溶保温1.5 h后水冷+779.4℃保温时效6.5 h,空冷的热处理工艺,其综合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07718 δ析出相 韧塑性 耐蚀性 热处理工艺
下载PDF
碳含量对船体钢耐蚀性的影响
4
作者 高峰 周乃鹏 +3 位作者 李健 罗小兵 柴锋 杨才福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89-94,共6页
通过干湿循环腐蚀试验模拟热带海洋大气环境,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动电位极化曲线、阻抗谱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碳含量对船体钢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碳会减少钢中珠光体含量,使腐蚀产物中具有稳定结... 通过干湿循环腐蚀试验模拟热带海洋大气环境,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动电位极化曲线、阻抗谱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碳含量对船体钢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碳会减少钢中珠光体含量,使腐蚀产物中具有稳定结构的α-FeOOH的比例增加,从而提高基体的电位,并使得腐蚀产物膜层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增大,形成粘附性好、稳定、致密的锈层,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钢 碳含量 耐蚀性 热带海洋大气
下载PDF
热压处理对气相合金化法制备的镁锌合金显微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
5
作者 张国琛 牛立斌 +2 位作者 高波 雷声媛 牛艳娥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17,97,共7页
为了有效改善镁合金的性能,探究在冷凝和热压2种状态下,锌对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和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气相合金化法制备出Mg-Zn二元合金,并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X)以及电化学工作站... 为了有效改善镁合金的性能,探究在冷凝和热压2种状态下,锌对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和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气相合金化法制备出Mg-Zn二元合金,并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X)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冷凝态和热压态的合金的物相均由α-Mg,MgZn,Mg_(7)Zn_(3)以及MgZn_(2)相组成。经300~360℃、压力为10 MPa条件下热压40 min后,合金的显微组织更均匀化、更致密,且逐渐形成条状组织;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下降,耐蚀性增强。当热压温度为320℃,时间由4 h延长到12 h后,合金的塑性变形程度明显增大,析出细小的Mg_(7)Zn_(3)相增多,且分布均匀,合金的耐蚀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N 合金 气相合金化 热压 耐蚀性
下载PDF
螯合剂辅助法制备镁合金表面Mg-Al LDHs膜及其耐蚀性
6
作者 王乘风 杜小青 +2 位作者 陈东初 魏红阳 王梅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6-175,共10页
为了降低反应能耗,利用螯合剂辅助法,通过在硝酸铝(Al(NO_(3))_(3))溶液内分别添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柠檬酸钠(SC)和酒石酸钾钠(PST)三种螯合剂制备转化液,然后将镁合金样品直接浸泡在三种转化液中,于60℃,pH值为12.0下反应9... 为了降低反应能耗,利用螯合剂辅助法,通过在硝酸铝(Al(NO_(3))_(3))溶液内分别添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柠檬酸钠(SC)和酒石酸钾钠(PST)三种螯合剂制备转化液,然后将镁合金样品直接浸泡在三种转化液中,于60℃,pH值为12.0下反应9 h,即可在镁合金表面制得不同螯合剂掺杂的Mg-Al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膜。通过SEM,XRD,FT-IR等分析各LDHs膜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和耐蚀性。结果表明:螯合剂辅助法可以在常压、60℃环境下于镁合金表面成功制得具有典型层状结构的LDHs膜;并且所得的三种Mg-Al LDHs膜均能有效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然后通过对比研究三种不同LDHs膜层的结构性能发现:添加PST制备得到的Mg-AlPST LDHs膜致密度最高、厚度最大,可达1.4μm。三种膜层对镁合金耐蚀性的提高效果依次为:Mg-Al-PST LDHs>Mg-Al-SC LDHs>Mg-Al-EDTA LDHs;其中覆盖Mg-Al-PST LDHs膜的镁合金相比空白镁合金,其腐蚀电流密度下降约两个数量级,腐蚀总电阻上升约一个数量级。基于对所得LDHs膜的结构、性能分析可知螯合剂辅助法可在较低能耗条件下,在镁合金表面原位制备耐蚀性较好的Mg-Al LDHs膜的原因可能是:螯合剂中的羧基可加速Al^(3+)在镁基底的沉积,并促进Al^(3+)对Mg(OH)_(2)中部分Mg^(2+)的取代而形成L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LDHs膜 原位制备 螯合剂 耐蚀性
下载PDF
5,5−二甲基乙内酰脲体系无氰镀镉层的结构及耐蚀性
7
作者 郭敏智 谢焕钧 +6 位作者 柳鑫 刘爽华 詹修雯 孟伟 刘威 王帅星 杜楠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5,5−二甲基乙内酰脲(DMH)体系无氰镀镉层的结构及性能,为拓宽其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选用碱性DMH体系电镀镉,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Cd镀层的微观结构,通过电化学测试、中性盐雾试验及长期浸泡试验研究Cd镀层的耐... [目的]研究5,5−二甲基乙内酰脲(DMH)体系无氰镀镉层的结构及性能,为拓宽其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选用碱性DMH体系电镀镉,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Cd镀层的微观结构,通过电化学测试、中性盐雾试验及长期浸泡试验研究Cd镀层的耐蚀性及其腐蚀行为演变规律。[结果]DMH体系Cd镀层外观呈亮白色,晶粒呈六棱柱形,尺寸虽略大于氰化物Cd镀层,但更致密,并且在(002)晶面呈高择优取向,其织构系数达到了99.834%。DMH体系Cd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约为氰化物Cd镀层的40%,可以经受876 h中性盐雾腐蚀。经六价铬钝化的Cd镀层在2384 h的中性盐雾试验后仍未出现红锈。长期浸泡腐蚀过程中,镉镀试样的腐蚀控制步骤及腐蚀速率会随腐蚀产物的生成和破坏而变化。[结论]碱性DMH体系Cd镀层的耐蚀性可与氰化物Cd镀层相媲美,有望用于航空结构钢部件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5−二甲基乙内酰脲 无氰镀镉 微观结构 耐蚀性
下载PDF
甘油微胶囊搭载硅烷环氧共混涂层的耐蚀性研究
8
作者 赵清平 亢淑梅 +2 位作者 邹方正 朱忠博 李鹏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9-254,共6页
为了提高金属基体的耐蚀性,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水包油乳液体系的聚砜包覆甘油的微胶囊,并在基体表面制备了含有微胶囊的硅烷环氧共混涂层。通过扫描电镜、红外、热重、电化学分析对微胶囊和含有微胶囊的环氧硅烷共混涂层的形貌结构、... 为了提高金属基体的耐蚀性,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水包油乳液体系的聚砜包覆甘油的微胶囊,并在基体表面制备了含有微胶囊的硅烷环氧共混涂层。通过扫描电镜、红外、热重、电化学分析对微胶囊和含有微胶囊的环氧硅烷共混涂层的形貌结构、热稳定性、耐蚀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聚砜为壁材包裹的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50μm,且聚砜对甘油的包封效率为12%,胶囊的热分解温度为320℃。在3.5%(质量分数,下同)NaCl溶液浸泡下,当硅烷的添加量为3%时,硅烷的水解缩合弥补了环氧涂层的缺陷,使硅烷环氧共混涂层的阻抗模值提高到8×10^(6)Ω·cm^(-2);此外,添加微胶囊的硅烷环氧涂层由于微胶囊中缓释剂的释放吸附在金属基体表面,延缓了金属腐蚀的速度,阻抗模值提高到2×10^(7)Ω·cm^(-2),耐蚀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 聚砜微胶囊 自修复涂层 耐蚀性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强化银镀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研究
9
作者 刘凯 沈喜训 +2 位作者 马祥 孙鹏 徐群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9,共9页
为满足电连接器在服役过程中对导电银镀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的需求,本文基于5,5-二甲基乙内酰脲作为主络合剂的无氰镀银溶液,通过添加氧化石墨烯纳米片,采用直流电沉积在铜基材表面制备了银-氧化石墨烯复合镀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 为满足电连接器在服役过程中对导电银镀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的需求,本文基于5,5-二甲基乙内酰脲作为主络合剂的无氰镀银溶液,通过添加氧化石墨烯纳米片,采用直流电沉积在铜基材表面制备了银-氧化石墨烯复合镀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镀层表面形貌、成分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电化学实验和摩擦磨损试验对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掺入改变了银的晶体生长方向,并细化了组织,提高了银镀层的硬度、耐蚀性与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基复合镀层 氧化石墨烯 电镀 耐磨性 耐蚀性
下载PDF
锌铝粉包覆改性对无铬达克罗涂层耐蚀性的影响
10
作者 王泊发 俞江南 +3 位作者 王雨侬 贾骏麟 李德义 熊金平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6,共9页
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片状锌粉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同时使用正硅酸乙酯(TEOS)、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VIPOS)和丙烯酸(AA)对片状铝粉进行单层和复合包覆改性,以改性的锌粉和铝粉作为基础组成部分制备了无铬达克罗涂层,测定了改性锌铝涂层... 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片状锌粉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同时使用正硅酸乙酯(TEOS)、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VIPOS)和丙烯酸(AA)对片状铝粉进行单层和复合包覆改性,以改性的锌粉和铝粉作为基础组成部分制备了无铬达克罗涂层,测定了改性锌铝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EOS/VIPOS改性铝粉涂层的表面平整光滑,没有明显颗粒,涂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较好;与未改性锌铝涂层相比,TEOS/VIPOS和TEOS/VIPOS/AA改性铝粉涂层的腐蚀速率明显下降,TEOS/VIPOS改性铝粉涂层具有较小的腐蚀电流密度(1.01μA/cm2)和腐蚀速率(0.011mm/a)。在20%硝酸铵溶液中浸泡2h后,TEOS/VIPOS改性铝粉涂层的表面平整光滑,耐蚀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锌粉 片状铝粉 包覆改性 无铬达克罗涂层 耐蚀性
下载PDF
Fe_(69.9)Cr_(22.6)Mo_(5.7)Cu_(0.6)Zr_(0.1)Nb_(0.8)W_(0.3)非晶合金在不同温度含氯溶液中的耐蚀性
11
作者 苏铭滨 倪黎 +4 位作者 李斌 陈吉 何波 钱富豪 孟祥月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23-129,共7页
为考察铁基非晶合金在不同温度的含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采用电弧熔炼结合真空甩带制备了Fe_(69.9)Cr_(22.6)Mo_(5.7)Cu_(0.6)Zr_(0.1)Nb_(0.8)W_(0.3)非晶条带,并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阻抗谱和浸泡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合金在含氯溶液中耐... 为考察铁基非晶合金在不同温度的含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采用电弧熔炼结合真空甩带制备了Fe_(69.9)Cr_(22.6)Mo_(5.7)Cu_(0.6)Zr_(0.1)Nb_(0.8)W_(0.3)非晶条带,并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阻抗谱和浸泡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合金在含氯溶液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316不锈钢相比,合金具有典型的非晶态结构,其耐蚀性显著增加。在25℃的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其自由面的耐蚀性与辊面相当,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约为316不锈钢的18.9%、15.7%;在NaCl溶液中具有稳定的钝化特征,但钝化区间ΔE更宽。在45℃的NaCl溶液中,其自由面与辊面之间的耐蚀性差别显著增大,自腐蚀电流密度显著增加,ΔE变化不大。在80℃的37%盐酸中,其腐蚀速率相对于室温增加了2个数量级,但仍远低于316不锈钢2个数量级。温度的升高使非晶合金表面活性质点增加,氯离子的渗透能力增强,腐蚀反应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非晶条带 氯离子 钝化 温度 耐蚀性
下载PDF
无氰镀银层水性硅溶胶封闭工艺及镀层结构与耐蚀性
12
作者 石大鹏 付建建 +6 位作者 李少龙 陈惠敏 何坤 董吉伟 赵阳 郭绕龙 王帅星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的]镀银层往往存在孔隙,使其耐蚀性无法满足苛刻的海洋环境应用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封闭处理。[方法]采用水性硅溶胶对5,5-二甲基乙内酰脲(DMH)体系无氰镀银层进行封闭,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封闭处理的工艺条件。借助扫描电镜(SEM)、... [目的]镀银层往往存在孔隙,使其耐蚀性无法满足苛刻的海洋环境应用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封闭处理。[方法]采用水性硅溶胶对5,5-二甲基乙内酰脲(DMH)体系无氰镀银层进行封闭,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封闭处理的工艺条件。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分析了封闭后Ag镀层的微观结构、化学组成及耐蚀性。考察了1Cr18Ni9Ti不锈钢和GH2132合金表面Ag镀层经硅溶胶封闭后的耐酸性盐雾性能。[结果]较佳的封闭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丙烯酸树脂100 g/L,中性硅溶胶26 g/L,表面活性剂1 g/L,室温,时间60 s。在该条件下封闭后,Ag镀层表面疏水性和耐蚀性提高;Ag镀层的微观表面形貌未发生改变,封闭剂仅渗入镀层孔隙,而未在表面形成连续的膜。1Cr18Ni9Ti不锈钢和GH2132高温合金经“无氰镀银+水性硅溶胶封闭”处理后可以通过192 h的酸性盐雾试验。[结论]采用水性硅溶胶封闭处理可显著提高无氰镀银层的耐蚀性,对航空零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氰镀银 5 5-二甲基乙内酰脲 水性硅溶胶 封闭 耐蚀性
下载PDF
钢结构用锌-铝合金涂层的耐蚀性研究
13
作者 卢伟娜 田国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涂层作为物理屏障,可阻断钢结构与水、氧气、盐等的接触,起到防腐作用,可大幅延长建筑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修复费用,保障结构安全可靠。因此,为研究建筑钢结构用锌-铝合金涂层的耐蚀性,用铝粉与锌粉为主要材料,混合辅料,制备涂层浆... 涂层作为物理屏障,可阻断钢结构与水、氧气、盐等的接触,起到防腐作用,可大幅延长建筑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修复费用,保障结构安全可靠。因此,为研究建筑钢结构用锌-铝合金涂层的耐蚀性,用铝粉与锌粉为主要材料,混合辅料,制备涂层浆液,用浸涂工艺在建筑钢结构上涂覆锌-铝合金浆料。以氯化钠溶液为腐蚀介质,测试铝粉质量分数分别为15%、25%、35%、45%时,该涂层的腐蚀微观、宏观形貌及质量损失;测试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与温度下涂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铝粉质量分数为45%时制备的锌-铝合金涂层,微观形貌更致密,宏观腐蚀形貌未出现明显黄锈,且该铝粉用量下涂层腐蚀后质量损失最小。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10%且温度较高时,锌-铝合金涂层的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合金涂层 建筑钢结构 耐蚀性 氯化钠溶液 微观形貌
原文传递
碳钢表面置换铜镀层的生长机理及其耐蚀性
14
作者 刘明 张昊 +2 位作者 苏剑英 王梅丰 王夏妍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自研的置换镀铜液,在20号碳钢表面制备了铜镀层。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置换镀铜时间对铜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铜镀层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置换镀铜时间的延长,铜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电荷转移电阻(R... 采用自研的置换镀铜液,在20号碳钢表面制备了铜镀层。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置换镀铜时间对铜镀层耐蚀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铜镀层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置换镀铜时间的延长,铜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电荷转移电阻(Rct)显著增大;当置换镀铜时间为16h时,Rct值最大,铜镀层的耐蚀性最好;置换铜镀层的生长过程分为3个阶段,初期形成阻挡层和多孔层,中期形成阻挡层、致密层和多孔层,后期形成阻挡层和致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镀铜 20号碳钢 耐蚀性 电化学
下载PDF
不同封闭处理对锌镍系磷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15
作者 郭浩男 王春霞 刘慧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针对磷化膜表面具有多孔的结构,以30CrMnSi钢为基体材料,在经过锌-镍系磷化后分别浸入硅酸钠溶液、671乳液、市售4210封闭剂中进行封闭处理。实验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硫酸铜点滴测试、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来分析封闭处理后的锌镍系磷... 针对磷化膜表面具有多孔的结构,以30CrMnSi钢为基体材料,在经过锌-镍系磷化后分别浸入硅酸钠溶液、671乳液、市售4210封闭剂中进行封闭处理。实验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硫酸铜点滴测试、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来分析封闭处理后的锌镍系磷化膜的形貌、耐蚀性和疏水性。实验结果表明:磷化后未进行封闭处理的磷化膜的膜层表面疏松多孔,这导致其耐蚀性、疏水性较差;硅酸钠封闭处理后,其膜层表面孔洞大多被有效填充且致密性也有明显提高,使磷化膜的耐蚀性略有提高,但其疏水性较差;而4210封闭和671封闭后,磷化膜表面被覆上一层薄膜,致使磷化膜的耐蚀性和疏水性都有明显提高。经过不同封闭处理后发现,采用4210封闭剂可使磷化膜表面覆上一层薄膜且孔洞能被有效填充,这使其耐蚀性及疏水性也较其他封闭处理后有明显改善。3种封闭处理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锌镍系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膜 耐蚀性 封闭
下载PDF
稀土Y改性6063铝合金阳极氧化及耐蚀性研究
16
作者 贾庆贤 刘晓雄 +2 位作者 余海存 安家志 丁万武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0,共9页
通过对含稀土Y的铸态及挤压态6063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研究了阳极氧化膜在6063铝合金上的形貌,并分析了其对合金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的6063铝合金相比,稀土Y改性6063铝合金氧化膜与基体结合紧密且表面致密无缺陷,... 通过对含稀土Y的铸态及挤压态6063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研究了阳极氧化膜在6063铝合金上的形貌,并分析了其对合金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的6063铝合金相比,稀土Y改性6063铝合金氧化膜与基体结合紧密且表面致密无缺陷,其挤压态表面粗糙度Sa值最小,为1.36。阳极氧化膜化学成分主要为氧化铝,作为覆膜的氧化铝能显著提升合金表面硬度。通过对覆膜后挤压态稀土Y改性6063铝合金的自腐蚀电位研究,发现自腐蚀电流密度较小,总阻抗值较高,且在高频区表现为容抗弧的特性,耐蚀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3铝合金 稀土Y 阳极氧化膜 极化曲线 耐蚀性
下载PDF
促进剂对锌镍系磷化膜表面形貌及耐蚀性的影响
17
作者 刘慧 王春霞 郭浩男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通过对钢铁件进行磷化处理,可以有效改善钢铁件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能,为了获得耐蚀性能优异的磷化膜,需要选择合适的促进剂。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向磷化液中加入硝基胍、亚硝酸钠、钼酸钠3种物质作为磷化促进剂,在30CrMnSi钢表面制备磷化... 通过对钢铁件进行磷化处理,可以有效改善钢铁件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能,为了获得耐蚀性能优异的磷化膜,需要选择合适的促进剂。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向磷化液中加入硝基胍、亚硝酸钠、钼酸钠3种物质作为磷化促进剂,在30CrMnSi钢表面制备磷化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腐蚀电化学测试,硫酸铜点滴试验,中性盐雾实验,接触角试验等手段对磷化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对比了促进剂添加前后的效果以及促进剂种类对中温锌镍系的膜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化液中添加促进剂时,磷化膜的微观结构变得更加致密,硫酸铜点滴时间都有所延长,自腐蚀电位更正,自腐蚀电流密度较小,在盐雾环境中都有一定的耐腐蚀性,都能起到增强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比较得出当硝基胍为促进剂时,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锌镍系磷化 促进剂 耐蚀性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Co_(35)Ni_(35)Al_(30)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显微组织及耐蚀性的影响
18
作者 孙广云 回顺尧 +1 位作者 阎洪彬 董桂馥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2,共6页
采用非自耗真空熔炼炉制备了Co_(35)Ni_(35)Al_(30)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并对该合金进行了退火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退火温度对Co_(35)Ni_(35)Al_(30)合金显微组织和形状恢复特性的影响;采用电化学测试分析了退火温... 采用非自耗真空熔炼炉制备了Co_(35)Ni_(35)Al_(30)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并对该合金进行了退火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退火温度对Co_(35)Ni_(35)Al_(30)合金显微组织和形状恢复特性的影响;采用电化学测试分析了退火温度对该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该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合金的显微组织逐渐细化;当退火温度为1200℃和1300℃时,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几乎相当,但是当退火温度为1200℃时,合金的强度更高;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耐蚀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200℃时,该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自腐蚀电位较高,腐蚀速率最小,极化电阻较大,合金的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35)Ni_(35)Al_(30)形状记忆合金 退火温度 显微组织 耐蚀性
下载PDF
904L不锈钢在含Cl^(-)和F^(-)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研究
19
作者 向攀 杨飞 +2 位作者 唐小英 李仁刚 罗宏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904L不锈钢因其良好的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排污、管道和造纸等领域中,但是其存在的Cl^(-)和F^(-)会引起904L不锈钢发生点蚀。通过对比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904L不锈钢在不同浓度Cl^(-)与F^(-)溶液中的... 904L不锈钢因其良好的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排污、管道和造纸等领域中,但是其存在的Cl^(-)和F^(-)会引起904L不锈钢发生点蚀。通过对比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904L不锈钢在不同浓度Cl^(-)与F^(-)溶液中的微观形貌和腐蚀产物。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l^(-)与F^(-)和温度对904L不锈钢点蚀行为的影响,探究了904L不锈钢的耐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当F^(-)浓度从0增加到0.05 mol/L时,极化电阻Rp从2233 kΩ·cm^(2)下降到1246 kΩ·cm^(2),表明F^(-)浓度的上升会增加904L不锈钢在Cl^(-)溶液中的点蚀倾向,这是因为F^(-)会与合金中的Ni原子形成不致密的半溶性沉淀Ni F2并参与钝化膜的形成;随着F^(-)浓度的增大(从0.05 mol/L到0.30 mol/L),极化电阻Rp从1246 kΩ·cm^(2)下降到559 kΩ·cm^(2),表明当F^(-)浓度继续升高时904L不锈钢点蚀倾向继续增加,但是增加趋势逐渐减缓。温度对904L不锈钢的点蚀行为影响较大,Cl^(-)浓度对904L不锈钢的点蚀行为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4L不锈钢 氯离子 氟离子 点蚀 耐蚀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