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测量技术在开垦农村居民点耕地面积中的应用
1
作者 于志强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6期88-90,共3页
调查监测农村开垦耕地面积,对优化农村土地利用,了解空间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测量农村居民点开垦的耕地面积,评估其测量精度,本文利用P2V无人机生成农村居民点开垦耕地图像,使用摄像机镜头模型对其进行校正,并与地理编码的高分... 调查监测农村开垦耕地面积,对优化农村土地利用,了解空间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测量农村居民点开垦的耕地面积,评估其测量精度,本文利用P2V无人机生成农村居民点开垦耕地图像,使用摄像机镜头模型对其进行校正,并与地理编码的高分辨率方案匹配。研究结果表明,P2V无人机能够测量农村居民耕地面积,准确率为99%且测量点2内的误差约为0.206%,测量点3的误差为0.619%。同时测量点2内的准确率为99.794%。在分析过程中,耕地面积误差未超过1%。研究结果可为农村居民点开垦耕地面积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测量 开垦耕地面积 数据处理
下载PDF
广州市农业用水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分析与探究
2
作者 刘玥 梁颖珊 《新农业》 2023年第20期93-93,共1页
1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农业用水现状1.1 2016~2020年广州市第一产业产值变化情况广州市2016~2020年农业发展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越秀区已无农业),第一产业产值由240.04亿元上升到288.0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7%。南沙区、增城区、... 1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农业用水现状1.1 2016~2020年广州市第一产业产值变化情况广州市2016~2020年农业发展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越秀区已无农业),第一产业产值由240.04亿元上升到288.0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7%。南沙区、增城区、白云区和花都区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0%、5.6%、1.6%和7.7%;番禺区和从化区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8%和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平均增长率 耕地面积变化 农业用水 花都区 用水现状 南沙区 分析与探究 番禺区
下载PDF
近10年内蒙古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艳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9-23,共5页
通过收集整理相关统计数据,阐述了2009-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和粮食总产量的整体变化趋势;分析了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粮食生产的相关性;进而剖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并阐明了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 通过收集整理相关统计数据,阐述了2009-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和粮食总产量的整体变化趋势;分析了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粮食生产的相关性;进而剖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并阐明了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10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总体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同时耕地面积也主要呈平稳增加趋势。(2)粮食生产水平不仅受到耕地资源总量与人均耕地占有量的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 粮食产量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四川重点流域耕地面积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格局的影响
4
作者 陈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132-141,共10页
【目的】开展重点流域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格局的影响研究,旨在为促进地区耕地可持续利用、协调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关系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重点流域82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数理量化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研究其近20年... 【目的】开展重点流域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格局的影响研究,旨在为促进地区耕地可持续利用、协调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关系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重点流域82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数理量化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研究其近20年耕地面积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1)2001-2020年四川重点流域耕地面积整体增加91.57万hm^(2),增幅为37.39%,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呈现出“增加→基本不变→减少→基本不变”的变化趋势;(2)四川重点流域耕地面积变化空间集聚状态表现为高值聚类区和低值聚类区两类,且高值聚类区和低值聚类区数量变化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均呈现出倒“N”形波动增减的态势;(3)四川重点流域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类型(粮食生产转出区、生产转入区和生产稳定区)在数量上均呈现波动增减态势,总体上表现为粮食生产转出区和粮食生产转入区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13.42%、13.41%,变化态势基本持平,而粮食生产稳定区明显减少,降幅为26.83%,粮食生产存在地区退化现象;(4)耕地面积变化是四川重点流域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的重要成因,粮食生产对耕地面积变化具有敏感性的县域呈现出集中且多点分布的特点。【结论】2001-2020年四川重点流域耕地面积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格局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具有明显的波动变化差异,就此提出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地区主管部门协同管理、建立耕地保护长效利益补偿机制、构建耕地安全预警调控机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 粮食产量 时空特征 敏感度 四川重点流域
下载PDF
基于粮食安全的延安市耕地面积分析
5
作者 伏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3期267-269,272,共4页
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以延安市为研究区,在分析2010—2019年延安市全市耕地、人口、粮食生产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耕地需求量模型与GM(1,1)灰色模型对2025、2030年的耕地需求量和面积进行预测,以量化耕地面积能否实现粮食安全目标。
关键词 粮食安全 GM(1 1)灰色模型 耕地面积
下载PDF
全国耕地面积连续第二年实现净增加
6
作者 杨舒 《中国食品》 2023年第6期159-159,共1页
日前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汇总结果显示,以2022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全国耕地面积达19.14亿亩,较上年末净增加约130万亩,在2021年首次止减回增120万亩的基础上,连续第二年实现净增加。同时,全国建设用地... 日前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汇总结果显示,以2022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全国耕地面积达19.14亿亩,较上年末净增加约130万亩,在2021年首次止减回增120万亩的基础上,连续第二年实现净增加。同时,全国建设用地达6.3亿亩,较上年末净增加约440万亩,年度增幅进一步收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耕地面积 净增加 建设用地 自然资源部 标准时点 第二年 汇总结果 变更调查
下载PDF
自然资源部:2022年全国耕地面积达19.14亿亩
7
作者 《中国农资》 2023年第13期1-1,共1页
日前,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2022年全国耕地面积达19.14亿亩,较上年末增加约130万亩,已连续两年实现耕地总量净增加。
关键词 全国耕地面积 净增加 自然资源部 耕地总量
下载PDF
世界耕地面积变化态势及驱动因素分析——以21个国家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杨秉珣 董廷旭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57,84,共8页
在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而耕地资源急剧下降的背景下,探讨世界主要国家耕地面积变化态势及驱动因素对于中国未来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耕地面积总量排名前10位国家以及根据《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 在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而耕地资源急剧下降的背景下,探讨世界主要国家耕地面积变化态势及驱动因素对于中国未来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耕地面积总量排名前10位国家以及根据《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预测2050年人口将过亿的17个国家中的21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国在1961—2015年耕地面积总量与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并探讨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61—2015年,耕地面积总量呈递减趋势的国家越来越多,城市化水平提升、工业化推进、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增长是其主要的驱动因素;而人均耕地面积递减的国家所占比例达85.71%,人口迅速增长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是其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耕地面积总量 人均耕地面积 驱动因素 世界
下载PDF
典型山区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时空格局分析——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运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8-203,共6页
以西南山区的四川省凉山州为例,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耕地压力指数、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时间变化特点和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1999—2011年,凉山州耕地总面积和粮食总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人均耕地面积呈减... 以西南山区的四川省凉山州为例,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耕地压力指数、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时间变化特点和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1999—2011年,凉山州耕地总面积和粮食总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人均耕地面积呈减少的趋势;人均粮食产量、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耕地压力指数始终小于1,凉山州总体上无耕地压力。(2)凉山州耕地面积、粮食产量、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差异明显,有8个县的耕地压力较大,7个县基本无耕地压力,2个县无耕地压力。最后,对山区耕地保护和实现粮食安全的对策进行了简单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州 耕地面积 粮食产量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时空格局
下载PDF
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 被引量:430
10
作者 蔡运龙 傅泽强 戴尔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34,共8页
耕地资源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人均耕地资源短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耕地的占用使耕地资源更趋紧张。目前的市场机制必然驱动耕地资源不断向获利更多的用途转移,最终会危急食物安全。因此... 耕地资源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人均耕地资源短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耕地的占用使耕地资源更趋紧张。目前的市场机制必然驱动耕地资源不断向获利更多的用途转移,最终会危急食物安全。因此,创新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调控机制已迫切之至。基于中国耕地资源流失原因及态势的分析,提出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构建耕地资源利用和管理调控机制的思路。实际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以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作为耕地保护的基本标准,能因地制宜地兼顾食物安全和经济发展对士地的需求,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中国 农业 可持续发展 耕地保护
下载PDF
我国耕地面积重心及耕地生态背景质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29
11
作者 高志强 刘纪远 庄大方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2-95,共4页
基于中国环境资源数据库及对中国耕地面积10年变化研究的基础,采用重心模型方法,通过计算两个时期的耕地面积重心,得出中国耕地面积重心10年向西北移动了28.3377km,尔后,在耕地生态背景质量模糊评价的基础上,生成耕... 基于中国环境资源数据库及对中国耕地面积10年变化研究的基础,采用重心模型方法,通过计算两个时期的耕地面积重心,得出中国耕地面积重心10年向西北移动了28.3377km,尔后,在耕地生态背景质量模糊评价的基础上,生成耕地生态背景质量指数,利用此指数计算出耕地重心的移动所导致的中国耕地质量下降2.52%的定量化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重心 耕地 生态背景 质量指数 中国
下载PDF
基于耕地面积订正的中国复种指数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汪涌 王滨 +2 位作者 马仓 钟晓琳 蔡运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6-52,共7页
研究目的:受耕地面积统计数据口径影响,中国耕地面积数据序列不连续,以致有关复种指数研究成果中1996年以前时间段的数据偏高,难以反映耕地利用真实情形。本文基于订正后耕地面积数据序列重新计算了1980—2006年的复种指数。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受耕地面积统计数据口径影响,中国耕地面积数据序列不连续,以致有关复种指数研究成果中1996年以前时间段的数据偏高,难以反映耕地利用真实情形。本文基于订正后耕地面积数据序列重新计算了1980—2006年的复种指数。研究方法:资料分析法、类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订正了1980—2006年耕地面积数据序列,对订正后数据进行趋势效果分析并和先前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表明订正耕地数据序列具有合理性;(2)基于订正后耕地面积数据重新计算了1980—2006年的复种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复种指数自1980年以来呈现总体增加的态势,达到了对1980年以来复种指数重新认识的目的。研究结论:连续的耕地面积数据序列有助于认识复种指数的变化态势,亦可为相关研究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 数据订正 复种指数 中国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黄宁生 朱照宇 +1 位作者 乔玉楼 孙大中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6-301,共6页
讨论了1980-199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7个主要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速度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关系。以耕地面积减少系数为主要指标,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基于耕地资源利用特征的4种... 讨论了1980-199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7个主要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速度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关系。以耕地面积减少系数为主要指标,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基于耕地资源利用特征的4种城市化模式。研究发现,部分城市出现的耕地资源过度消耗现象,不应简单地归因于城市化发展,而主要与当地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工作不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市化 耕地面积 变化特征
下载PDF
近20年来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及其相关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吴佩林 鲁奇 王国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80年代年以来 ,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突出表现在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规模扩大、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等方面 ,分析研究了北京市 1981-2 0 0 1年 2 0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 80年代年以来 ,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突出表现在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规模扩大、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等方面 ,分析研究了北京市 1981-2 0 0 1年 2 0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探讨耕地减少的原因及趋势。研究表明 ,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等将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 ,人多地少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 ,保护耕地应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耕地面积 城市化 人口 非农建设用地
下载PDF
宁夏近18年来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霞 王世荣 +1 位作者 尚红莺 王长军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8-104,共7页
[目的]以宁夏耕地面积为研究对象,分析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利用程度动态变化趋势,并从经济、社会、人口、技术等方面选取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12个驱动因子进行研究,分析各驱动因子对宁夏耕地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1997~2014... [目的]以宁夏耕地面积为研究对象,分析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利用程度动态变化趋势,并从经济、社会、人口、技术等方面选取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12个驱动因子进行研究,分析各驱动因子对宁夏耕地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1997~2014年宁夏耕地面积相关数据,首先运用数理统计法分析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近18年来宁夏总耕地面积波动较大,呈现出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减少,再快速增加,最后保持平稳的变化态势;虽然宁夏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水平,但是仍逐年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耕地复种指数呈上升趋势,表明宁夏耕地利用率在逐年提高,但总体利用水平依然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压力、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结构调整是影响宁夏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论]宁夏耕地面积变化明显且受经济、人口、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 动态变化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宁夏
下载PDF
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03
16
作者 吴群 郭贯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5-99,共5页
在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的基础上 ,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是 :城市化与保护耕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城市化发展有利于保护耕地 ,协调两者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 在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的基础上 ,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是 :城市化与保护耕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城市化发展有利于保护耕地 ,协调两者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 ,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耕地面积变化 江苏 城市化 相关分析 集约利用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进化相关向量机的耕地面积预测模型 被引量:18
17
作者 罗亦泳 张豪 张立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7-264,共8页
为解决耕地面积预测模型建立过程中的非线性、稀疏化及结果可靠性评价等问题,该文将相关向量机与差分进化优化算法进行融合及改进,提出基于自适应进化相关向量机的耕地面积预测模型。该文以黄石市为例,建立基于自适应进化相关向量机的... 为解决耕地面积预测模型建立过程中的非线性、稀疏化及结果可靠性评价等问题,该文将相关向量机与差分进化优化算法进行融合及改进,提出基于自适应进化相关向量机的耕地面积预测模型。该文以黄石市为例,建立基于自适应进化相关向量机的短期、中期耕地预测模型,并与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算法在精度、计算效率及可靠性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试验验数据表明,自适应进化相关向量机的预测精度大约是其余3种方法的2倍以上;模型的计算效率是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2倍,比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高出2个数量级;测试数据的实际耕地面积均在自适应进化相关向量机估计的95%置信度的置信区间内,并且由后验差比、小误差概率判定模型等级属于"好"。基于以上数据,证实该模型是一种精度高、计算快、可靠性强的耕地预测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算法 支持向量机 耕地面积
下载PDF
湖南省1949-1999年耕地面积变化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谢炳庚 李晓青 王瑞龙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3-816,共4页
对1949-1999年的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湖南省耕地数量经历了增加(1949-1957)、波动(1958-1964)、减少(1965-1999)三个阶段,表现出先增后减、总量递减的趋势。导致耕地数量减少的直接因素是农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占用、自然灾害损毁和生态... 对1949-1999年的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湖南省耕地数量经历了增加(1949-1957)、波动(1958-1964)、减少(1965-1999)三个阶段,表现出先增后减、总量递减的趋势。导致耕地数量减少的直接因素是农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占用、自然灾害损毁和生态退耕等,而总人口、市镇人口、城乡人均居住面积、财政基本建设支出等因子与耕地数量的年减少量、建设占用量的高度相关说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耕地数量减少的内在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内,如采取不同的耕地保护措施,全省耕地数量到2010年将会出现明显不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耕地面积 耕地数量 经济发展水平 建设用地
下载PDF
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 被引量:46
19
作者 叶浩 濮励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6-774,共9页
江苏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增长二者关系更为明显和完整,具有极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论文利用近20年来耕地面积、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江苏省1981~2004年间的耕地面... 江苏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增长二者关系更为明显和完整,具有极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论文利用近20年来耕地面积、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江苏省1981~2004年间的耕地面积与经济增长及城市化水平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耕地面积、GDP与城市化水平均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是不严谨的;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江苏省耕地面积与GDP、城市化水平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认为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极不合理。因此,降低耕地减少速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非常紧迫的战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变化 经济增长 城市化 协整分析 江苏省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钦州市耕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56
20
作者 吴美琼 陈秀贵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9,共6页
以钦州市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经济、人口、农业和土地4 个方面选取了13 个因子,分析其在2001~2010 年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揭示耕地面积变化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 钦州市耕... 以钦州市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经济、人口、农业和土地4 个方面选取了13 个因子,分析其在2001~2010 年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揭示耕地面积变化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 钦州市耕地面积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减少约460 hm2。② 钦州市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和农业生产发展,这3 者构成了耕地面积变化主要驱动力。③ 可以从减少建设占用、加强土地开发利用、加强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和管理等3 个方面遏制钦州市耕地面积减少的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变化 耕地保护 钦州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