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达朗贝尔原理的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宏伟 沈世鑫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3-147,共5页
针对车辆与桥梁间共振现象的影响,导致耦合位移误差较大、振动频率较大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达朗贝尔原理的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仿真方法。根据车桥之间的时-空分布,构建车桥振动响应关系,在车辆与桥梁始终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利用达朗贝尔原... 针对车辆与桥梁间共振现象的影响,导致耦合位移误差较大、振动频率较大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达朗贝尔原理的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仿真方法。根据车桥之间的时-空分布,构建车桥振动响应关系,在车辆与桥梁始终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模型,整合不同振动模型节点的仿真过程为一个振型函数,控制仿真过程的计算量,最终完成车桥耦合振动模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仿真方法产生的耦合位移误差及振动耦合频率较小,计算量最少,适合实际仿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朗贝尔原理 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共振现象 振型函数
下载PDF
基于列车-桥梁耦合振动模型的高温超导磁浮车辆悬挂参数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何燕 吴兴文 +1 位作者 杨浚纲 池茂儒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32,共9页
为提高高温超导磁浮车辆在高速运行下的品质,建立了高温超导磁浮列车-桥梁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桥梁刚度和车辆悬挂参数匹配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叠加轨道不平顺谱实现桥梁预拱,分析车辆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高温... 为提高高温超导磁浮车辆在高速运行下的品质,建立了高温超导磁浮列车-桥梁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桥梁刚度和车辆悬挂参数匹配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叠加轨道不平顺谱实现桥梁预拱,分析车辆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高温超导磁浮车辆在高速运行下,其平稳性对减振器阻尼和桥梁挠跨比的取值较敏感;桥梁挠跨比取1/7752、桥梁挠度取4.1 mm、桥梁预拱量取4 mm时能抵消车辆高速运行过程中桥梁下挠带来的线路不平顺,使车辆动力学性能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磁浮车辆 悬挂参数 列车-桥梁耦合振动模型
下载PDF
基于Timoshenko梁模型的车辆轨道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徐志胜 翟婉明 王开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7,共6页
运用车辆 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基于Timoshenko梁钢轨模型的车辆 轨道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钢轨的固有振动特性,初步探讨了车辆 轨道系统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Timoshenko梁钢轨模型在固有振动及强迫振动两方面均与Euler梁钢轨模型... 运用车辆 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基于Timoshenko梁钢轨模型的车辆 轨道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钢轨的固有振动特性,初步探讨了车辆 轨道系统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Timoshenko梁钢轨模型在固有振动及强迫振动两方面均与Euler梁钢轨模型有明显不同,前者能更详细地描述钢轨的高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shenko梁模型 车辆动力学 轨道结构 Euler梁 车辆-轨道耦合振动模型 钢轨 固有振动特性
下载PDF
车辆—路面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及其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波 王有志 +2 位作者 安俊江 王艺霖 袁泉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89,共7页
为准确模拟行驶车辆作用下刚性路面的动力响应,建立车辆—路面空间耦合振动精细化分析模型。车辆采用质点—弹簧—阻尼器空间整车模型,混凝土刚性路面采用弹性地基板有限元模型,采用改进的谐波叠加法考虑路面平整度的三维空间分布,利用... 为准确模拟行驶车辆作用下刚性路面的动力响应,建立车辆—路面空间耦合振动精细化分析模型。车辆采用质点—弹簧—阻尼器空间整车模型,混凝土刚性路面采用弹性地基板有限元模型,采用改进的谐波叠加法考虑路面平整度的三维空间分布,利用车轮和路面的位移协调方程将车辆振动和路面振动联立求解。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车—路耦合振动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车辆和路面间的空间几何耦合关系和力学耦合关系;在三维路面不平度的激励下,车辆和路面的动态响应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性;与瞬态动力分析方法相比,利用考虑路面不平度空间分布的车—路耦合振动模型对混凝土路面进行车辆动力响应分析时,路面弯沉和板底应力有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路面 空间整车模型 耦合振动模型 三维路面重构 功率谱估计 动态响应
原文传递
1+3准粒子-核心振动耦合模型对^(11)Be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丽丽 曾国模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9-812,共4页
利用1+3准粒子-核心四极振动耦合模型研究了11Be核的能级结构,再现了其他模型在4 MeV处缺失的能级,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11Be的低激发谱一些能级是1+3准粒子运动与核心8Be的表面集体振动相耦合的结果.11Be的中子晕结构... 利用1+3准粒子-核心四极振动耦合模型研究了11Be核的能级结构,再现了其他模型在4 MeV处缺失的能级,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11Be的低激发谱一些能级是1+3准粒子运动与核心8Be的表面集体振动相耦合的结果.11Be的中子晕结构也得到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准粒子-核心四极振动耦合模型 3准粒子激发 表面集体振动
下载PDF
1+3准粒子-核心振动耦合模型的应用
6
作者 高丽丽 张勤 +1 位作者 王红岩 张跃林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6-19,共4页
全面介绍了1+3准粒子-核心振动耦合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中子晕核-11Be核及相邻奇质量数同位素9Be的能级结构,再现了其他模型缺失的能级,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
关键词 1+3准粒子-核心振动耦合模型 表面集体振动 中子晕
下载PDF
基于PIM法车桥耦合模型Duhamel项迭代格式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桂水荣 万水 陈水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8-904,共7页
考虑荷载在积分步长内的协调分解和不变常量,结合模态综合叠加技术,建立移动弹簧质量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引入精细积分算法(precise intergration method,简称PIM),并采用科茨及高斯积分格式展开精细积分中Duhamel非齐次项进行求解。以移... 考虑荷载在积分步长内的协调分解和不变常量,结合模态综合叠加技术,建立移动弹簧质量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引入精细积分算法(precise intergration method,简称PIM),并采用科茨及高斯积分格式展开精细积分中Duhamel非齐次项进行求解。以移动弹簧质量车模型作用于简支梁桥为例,分析积分步内荷载等效方法及Duhamel非齐次项展开方式对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荷载协调分解并结合科茨积分格式计算结果与解析解更接近,Newmark-β法积分步长内荷载分解形式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荷载协调分解的高斯积分格式计算结果呈发散趋势,待定系数法计算结果与实际偏离较大;Newmark-β法能满足工程需要,但在保证相同计算精度时,需采用较小积分步长、同时耗费较多计算时间;与其他几种数值方法相比,积分步长内荷载协调分解并将科茨积分格式引入精细积分的算法(PIM-Cotes-Harmonize,简称PIM-C-H法),具有快速收敛且计算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精细积分法 Duhamel项 迭代格式选择
下载PDF
车轨桥振动系统垂向模型和空间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媛 董春敏 李静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46-51,共6页
分别建立了车辆-轨道-桥梁系统的垂向耦合振动模型和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并通过功率普密度得到轨道高低不平顺的时域模拟样本,以其作为激励,分析两种模型下车辆-轨道-桥梁耦合振动系统的振动响应。通过对比相同轨道高低不平顺激励下垂... 分别建立了车辆-轨道-桥梁系统的垂向耦合振动模型和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并通过功率普密度得到轨道高低不平顺的时域模拟样本,以其作为激励,分析两种模型下车辆-轨道-桥梁耦合振动系统的振动响应。通过对比相同轨道高低不平顺激励下垂向振动模型和空间振动模型的垂向振动响应计算结果,分析了两种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桥梁系统 垂向耦合振动模型 空间耦合振动 轨道高低不平顺
下载PDF
基于振动控制的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红云 曾祥坤 +1 位作者 向英 赵季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01-205,共5页
建立了考虑带弯曲刚度的多楔带附件驱动(Serpentine Belt Accessory Drive,SBAD)系统梁耦合振动模型。以某三带轮SBAD系统为对象,计算分析带拉伸刚度、弯曲刚度、带线密度对带段横向振动、带动张力和张紧臂摆角等振动性能的影响;以上述... 建立了考虑带弯曲刚度的多楔带附件驱动(Serpentine Belt Accessory Drive,SBAD)系统梁耦合振动模型。以某三带轮SBAD系统为对象,计算分析带拉伸刚度、弯曲刚度、带线密度对带段横向振动、带动张力和张紧臂摆角等振动性能的影响;以上述振动性能构建目标函数,以带拉伸刚度、张紧器弹簧刚度和张紧臂长为设计变量对SBAD系统进行优化;最后在以上优化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降低带弯曲刚度,进一步改进SBAD系统的振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 耦合振动模型 优化设计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岔枕受力与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尊松 孙守光 翟婉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9,共5页
岔枕是道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岔枕作为弹性地基梁 ,利用车辆 -道岔系统空间耦合振动模型 [1 ] ,模拟计算了车辆过岔时岔枕各相关截面的受力情况 ,以及岔枕振动加速度和弹性变形等振动特性。
关键词 铁路 轨枕 车辆-道岔系统 空间耦合振动模型 岔枕 作用力 振动特性 分析 振动加速度 弹性变形
下载PDF
板桁组合桥梁车桥动力分析模型的等效简化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晓彬 高丕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跨越黄浦江的公路、轨道交通两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闵浦二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梁格法理论,建立大跨度板桁组合体系桥梁车辆-桥梁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的快速合理的等效简化方法,阐述了此类桥梁的动力特性以及各部分... 以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跨越黄浦江的公路、轨道交通两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闵浦二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梁格法理论,建立大跨度板桁组合体系桥梁车辆-桥梁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的快速合理的等效简化方法,阐述了此类桥梁的动力特性以及各部分构件对桥梁动力特性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等效前后的模型在动力特性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等效后的模型可用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该等效简化方法为建立大跨度板桁组合体系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简化模型提供了一种简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桁组合体系桥梁 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等效简化方法
下载PDF
货运AGV行驶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王殿君 刘丁赫 +1 位作者 陈亚 朱亚东 《制造业自动化》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为了提高货运AGV的稳定性,研究在随机路面激励条件下AGV悬架系统的响应情况,进行了货运AGV稳定性分析。首先,基于时间域与空间域变量及其导数变换关系,推导了整车振动耦合响应模型和路面激励模型。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优化引入正交设计... 为了提高货运AGV的稳定性,研究在随机路面激励条件下AGV悬架系统的响应情况,进行了货运AGV稳定性分析。首先,基于时间域与空间域变量及其导数变换关系,推导了整车振动耦合响应模型和路面激励模型。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优化引入正交设计对稳定性评价指标进行优化,获得了最优振动响应量组合方案。最后,仿真和试验分析了货运AGV在非稳定激励下状态变化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验证了模型和优化的合理性,总结了AGV时间域与行驶状态变化的一般性规律,为研究AGV行驶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运AGV 振动耦合响应模型 BP神经网络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正弦扫频试验振动台与负载界面力获取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忠 张正平 +2 位作者 李海波 任方 韩丽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8-162,共5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加速度控制的振动试验中极易出现的"过试验"现象,结合振动台结构动力学和电磁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振动台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获得了振动台输入电流、电压与界面力的映射关系,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给出的界面力... 针对传统的基于加速度控制的振动试验中极易出现的"过试验"现象,结合振动台结构动力学和电磁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振动台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获得了振动台输入电流、电压与界面力的映射关系,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给出的界面力结果与直接测力结果吻合较好,精度满足工程要求。界面力获取方法实施较为方便,与传统振动试验相比,无需改变界面条件,可作为力测量设备直接测力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机电耦合模型 界面力 正弦扫频振动试验 力限
下载PDF
轨道不平顺波长对桥上CRTS Ⅱ型板式轨道振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房建 雷晓燕 练松良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轨道不平顺的波长、幅值不同,对车辆—轨道动力响应所起的激扰作用也不同。高速客运专线行车速度高,在严格实行轨道不平顺幅值管理与均值管理基础上,必须考虑轨道不平顺波长对车-轨-桥动力性能的影响,其中轨道不平顺幅值控制较为容易,... 轨道不平顺的波长、幅值不同,对车辆—轨道动力响应所起的激扰作用也不同。高速客运专线行车速度高,在严格实行轨道不平顺幅值管理与均值管理基础上,必须考虑轨道不平顺波长对车-轨-桥动力性能的影响,其中轨道不平顺幅值控制较为容易,但波长控制相对更为复杂。基于此,本文利用车辆-轨道-桥梁耦合振动有限元分析模型,以德国高速低干扰轨道不平顺样本作为轨道不平顺激励模型,分析轨道不平顺波长对我国高速客运专线高架轨道结构振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不平顺对轮轨力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幅值上,轨道不平顺的波长分布特性也是影响轮轨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轮轨力、钢轨振动加速度、轨道板振动加速度、桥梁振动加速度受随机不平顺的短波长成分的影响显著;减少轨道不平顺中1 m左右的短波长成分是降低轮轨力、控制轨道结构振动响应的有效手段;钢轨振动加速度级、轨道板振动加速度级、桥梁振动加速度级受轨道不平顺短波长成分影响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轨道不平顺波长 车辆-轨道-桥梁耦合振动有限元模型 动力响应
下载PDF
轧机垂直振动特性研究及测试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晋玲 段牧忻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9-236,共8页
考虑到轧机扭振、垂直水平二向振动耦合效应,根据机械动力学理论,基于Kelvin-Vogit模型,运用牛顿第二定理,建立轧机扭转、垂直、水平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其固有频率和主阵型。构建高频周期激励,分析高频周期激励下轧机的动态响应。... 考虑到轧机扭振、垂直水平二向振动耦合效应,根据机械动力学理论,基于Kelvin-Vogit模型,运用牛顿第二定理,建立轧机扭转、垂直、水平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其固有频率和主阵型。构建高频周期激励,分析高频周期激励下轧机的动态响应。仿真结果表明,第5阶固有频率会引起轧机产生强烈自激振,影响轧机的工作稳定性。轧机系统的振动幅值与激励频率成正比例,使轧机系统出现高次谐波振动,当激励频率增加后,轧机系统的振动幅值随之下降,说明高激励频率和低激励振幅有利于轧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实验研究表明,实测与仿真得到的系统固有频率误差小于15%,验证了所建立的轧机耦合振动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对轧机设计时科学地确定(或选择)主要结构参数、在轧制生产中进一步规范轧制工艺规程、现场振动故障诊断等,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机 振动特性 固有频率 高频周期激励 耦合振动模型
原文传递
扫描频率激振下可控震源振动器模态分析
16
作者 李琴 杨雪莹 +2 位作者 李刚 马磊 黄玉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3期88-93,187,共7页
准确掌握扫频频率激振下可控震源振动器的模态特性,可为可控震源的激发信号质量改善提供依据。根据弹性半空间理论,建立并验证振动器-大地耦合振动模型,分析结构的模态,掌握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研究表明,在扫描频率下,仅存在两次共振... 准确掌握扫频频率激振下可控震源振动器的模态特性,可为可控震源的激发信号质量改善提供依据。根据弹性半空间理论,建立并验证振动器-大地耦合振动模型,分析结构的模态,掌握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研究表明,在扫描频率下,仅存在两次共振。1阶共振时的振型是重锤和平板同向共振,结构的响应以重锤为主;2阶共振时的振型是重锤与平板反向共振,平板的响应占据主导地位。在勘探时应尽量避免扫描频率与固有频率重叠,防止振动器共振,从而有效降低共振导致的源致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可控震源 振动器大地耦合模型 固有频率 模态
下载PDF
落石冲击作用下西部山区铁路简支箱梁桥行车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胥思明 杨浩哲 +3 位作者 勾红叶 王君明 蒲黔辉 李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118,128,共8页
为研究落石冲击作用对铁路桥梁行车安全性的影响规律,以西部山区某铁路简支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充分考虑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的落石冲击桥梁仿真分析模型和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分析模型;阐明落石冲击桥墩工况下落石冲击力特征,... 为研究落石冲击作用对铁路桥梁行车安全性的影响规律,以西部山区某铁路简支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充分考虑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的落石冲击桥梁仿真分析模型和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分析模型;阐明落石冲击桥墩工况下落石冲击力特征,分析落石冲击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能,并揭示落石冲击速度、冲击角度、冲击高度和落石直径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如下:(1)落石冲击力的峰值随着落石速度、落石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落石冲击高度和冲击角度几乎不影响落石冲击力峰值;(2)落石直径的增大会扩大桥墩结构破坏范围,表现为多个冲击力峰值的出现和冲击力时程的延长;(3)落石冲击速度越快,冲击能量越大,对桥上行车安全影响越大,落石冲击高度越接近墩顶、落石直径越大,列车横向动力响应越大,对桥上行车安全威胁越大;(4)落石冲击角度各工况下列车各项安全评价指标时程曲线变化规律相似,对桥上行车安全影响变化较小;(5)轮重减载率对落石直径和冲击高度十分敏感,轮重减载率在落石直径达到2.5 m时超出规范限值。研究成果可为西部山区铁路桥梁全寿命周期的设计和安全运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落石冲击 车-轨-桥耦合振动模型 动力响应 行车安全性
下载PDF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啮合冲击特性运动仿真
18
作者 李同杰 王娟 +1 位作者 姚智华 易克传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97,130,共4页
建立NGW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龙格库塔直接数值积分的方法研究综合啮合误差,以及传递功率等系统参数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啮合冲击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存在一个较大的误差阀值和一个... 建立NGW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弯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龙格库塔直接数值积分的方法研究综合啮合误差,以及传递功率等系统参数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啮合冲击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存在一个较大的误差阀值和一个较小的误差阀值,当误差小于较小的误差阀值时,各齿轮副都不会出现啮合冲击现象;当误差大于较小的误差阀值而小于较大的误差阀值时,某些齿轮副会出现"单边冲击"现象;当误差大于较大的误差阀值时,系统某些齿轮副会出现"双边冲击"现象;相对较小的传递功率更容易导致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单边冲击"现象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设计振动噪声更低、运行品质更优的减速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减速器 弯扭耦合振动模型 啮合冲击特性 运动仿真
下载PDF
折返线列车启动距离和制动距离对道岔尖轨侧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晓剑 陈嵘 王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为了明确列车启动距离和制动距离对道岔尖轨侧磨和伤损的影响,为地铁折返线道岔合理选型及布置提供依据,采用道岔侧向过岔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根据最小势能原理,考虑轮轨间摩擦系数随列车侧向过岔速度的提高而降低这一黏着特性,分... 为了明确列车启动距离和制动距离对道岔尖轨侧磨和伤损的影响,为地铁折返线道岔合理选型及布置提供依据,采用道岔侧向过岔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根据最小势能原理,考虑轮轨间摩擦系数随列车侧向过岔速度的提高而降低这一黏着特性,分析了不同启动距离和制动距离下,尖轨侧面磨耗及轮轨纵横向加速度等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计算表明,延长列车启动距离和制动距离可以提高侧向过岔速度,减轻尖轨侧磨,但会增加轮轨动力响应,且增加了运行长度,使折返运行时间变长。可以采取增大导曲线半径或直接换铺更大号码道岔来缩短运行时间。合理的启动距离和制动距离应该是:道岔基本轨前端距站台端部距离20~3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轨侧磨 启动距离 制动距离 轮轨耦合振动模型 运行时间 折返线
下载PDF
风屏障破坏所致风载突变对桥梁列车行车安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肖波 张迅 +1 位作者 韩艳 何旭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6,共9页
为研究桥上风屏障局部破坏对桥梁列车行车安全性的影响,以某四塔公铁两用斜拉桥为背景,进行列车动力响应和行车安全性影响参数分析。推导列车通过风屏障破坏段时车辆和桥梁的风荷载,并通过桥梁和列车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得计算所需气动... 为研究桥上风屏障局部破坏对桥梁列车行车安全性的影响,以某四塔公铁两用斜拉桥为背景,进行列车动力响应和行车安全性影响参数分析。推导列车通过风屏障破坏段时车辆和桥梁的风荷载,并通过桥梁和列车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得计算所需气动力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风-车-轨-桥耦合振动模型,研究了风屏障破坏段长度、平均风速和列车车速对列车动力响应及行车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突风效应会导致列车横向位移达到最大值,遮风效应会使列车横向加速度达到最大值;随风屏障破坏段长度、平均风速和列车车速的增加,列车动力响应随之增加;风屏障破坏会增加列车的轮重减载率和脱轨系数,并且高风速下各节车辆在风屏障破坏段的脱轨系数差异较大;仅在风速不大于10 m/s时,列车可以180 km/h的车速安全通过风屏障破坏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桥梁 风-车-轨-桥耦合振动模型 风屏障 风载突变 行车安全 脱轨系数 轮重减载率 气动力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