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耻感教育:当代大学生道德建构的重要维度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高猛
陈思坤
-
机构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94,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问题研究(编号:06BZX066)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研究(编号:2007FZX01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耻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也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要素。耻感教育作为一种心理和文化途径的统合体,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维度。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割裂和耻感教育的缺失、转型期社会道德评价和规范标准的混乱、高校治理过程中某些不端现象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当代大学生耻感淡化,道德现状令人堪忧,耻感教育的回归势在必行。在私德教育、公德教育和职业伦理教育中,高校应采取开放、互动、柔性、内化的模式,将耻意识的培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耻感的心理和文化机制转化为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建构工具,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优秀的大学生公民。
-
关键词
耻感教育
心理
文化
大学生
道德建构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依据及其途径探析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杨峻岭
任凤彩
-
机构
河北大学马列部
-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92,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德耻感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BZX065)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道德耻感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HB01CZX01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加强耻感教育是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状况的客观要求,反映了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也是对我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耻感意识,不断健全耻感教育机制,始终坚持耻感理论教育和社会制度管理的统一。
-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耻感
耻感教育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论耻感与耻感教育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张自慧
-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系
-
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5,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代礼文化的‘致和之道’及其当代价值研究"(07BZS034)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重点项目"先秦儒家和谐理念与当代和谐文化构建研究"(170)
2007年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07004)
-
文摘
耻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源头,中国人的耻感源于群体意识和"面子至上"理念。耻感教育是中国古代道德教化之重要内容,是治国理政之基本方略。在当今社会,羞耻感依然是人之为人的底线,是追求荣誉、远离耻辱的精神力量,是抵御不良诱惑的道德堤坝;耻感教育依然是明辨是非善恶、酿造良风美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切入点。
-
关键词
儒家
耻感
耻感教育
荣辱观
-
Keywords
Confucian
shame
education of shame
the sense of honor and disgrace
-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
-
题名论耻感教育与公民道德重建
被引量:5
- 4
-
-
作者
臧梅
-
机构
郑州牧专社科部
-
出处
《学习论坛》
2002年第9期21-22,共2页
-
文摘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 ,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在新世纪里 ,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耻感文化 ,加强对国民进行耻感教育 ,对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有助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 ,激发人们的进取向上精神 ;有助于化“他律”为“自律”。
-
关键词
耻感
耻感教育
伦理道德
传统文化
-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耻感教育:伦理价值与困境化解
被引量:5
- 5
-
-
作者
李宏斌
-
机构
延安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8期186-189,共4页
-
文摘
耻感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社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复合体,它有助于个体养成良好的道德人格,有助于过滤和净化社会不正之风,有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目前,耻感教育正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利益中心"导向、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和文化环境的多元复杂三方面的道德困境,但最根本的道德困境是道德教育自身的单一化和表层化。化解道德困境的关键在于阐明道德教育价值认知范畴和实践理性范畴的特性,并在德育过程中充分认识道德的层次性,关注德育的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
关键词
耻感教育
伦理价值
道德困境
道德的层次性
-
分类号
G40-059.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教之耻为先——论广西未成年人的耻感教育
被引量:3
- 6
-
-
作者
秦永芳
-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5-188,共4页
-
基金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招标课题<加强和改进广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AAA-0407)
桂林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招标课题<加强和改进桂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效性研究>(2006007)成果之一
-
文摘
重视耻感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耻感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论述耻感教育的内涵、德育功能和对未成年人进行耻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要结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广西未成年人的成长实际,积极开拓和创新耻感教育的内容、路径与方法,提高耻感教育的实效。
-
关键词
耻感教育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耻感教育的涵义与途径探析
被引量:2
- 7
-
-
作者
罗诗钿
-
机构
汕头大学社科部
-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0-164,共5页
-
文摘
当前,社会无耻现象有蔓延之势,不少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和教育者对此深怀忧患意识,并极力倡导耻感教育。然而,什么是耻感教育,耻感是否可教,如何开展耻感教育?学界并没有一个一致的意见。文章在澄清以上问题的同时,提出:必须根据耻感的道德层次开展耻感教育,根据耻感的形成机制开展耻感教育,重视反面教育在耻感教育中的作用,以提高耻感教育乃至德育的实效性。
-
关键词
耻感教育
道德层次
反面教育
涵义与途径
-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研究生学术耻感教育探析
被引量:2
- 8
-
-
作者
肖健
-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2,共6页
-
基金
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17SFKC11)。
-
文摘
学术耻感是一种基本的学术道德情感,它既可能促进研究生学术行为的自我道德约束,提升道德自省能力,维护学术自尊,也有可能误导学术行为,甚至摧毁研究生学术自我意识,引发系列心理问题。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耻感教育,要合理激发与引导研究生学术耻感,创设条件确保其积极作用的发挥,防止产生消极作用。
-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耻感教育
学术道德
-
Keywords
postgraduate
academic shame education
academic morality
-
分类号
G643.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低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耻感教育
被引量:1
- 9
-
-
作者
谭智奇
杜俊义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
出处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年第5期45-46,共2页
-
基金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课题(zx2011011)
广西师范大学德育科研基金项目立项课题重点课题(2010DYA05)
-
文摘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低俗文化蔓延成风的当下,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建立健全大学生荣辱观自我调节的良性机制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
-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耻感教育
低俗文化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资源
德才兼备
人格品质
良性机制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低俗文化渗透下对大学生耻感教育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谭智奇
胡旻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
出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2-64,共3页
-
基金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1年度项目"低俗文化渗透下大学生耻感教育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11FKS016
+1 种基金
2017年广西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践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17AZT01
-
文摘
伴随着多元文化渗透日益为盛,低俗文化以大众影视传媒为主要载体在社会当中快速传播开来。大学生作为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价值观念尚未坚定的群体,极易受到低俗文化的渗透,造成个人审美修养和精神素质败坏。通过探究耻感教育的实现路径,培育大学生耻感意识和道德自觉意识的同时,增强大学生辨别文化当中善恶、好坏、清浊内容的能力,才能有效减少低俗文化的负面影响。
-
关键词
低俗文化
大学生
耻感教育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耻感与耻感教育之困境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李宏斌
-
机构
延安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榆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8-12,共5页
-
文摘
耻感是人之为人的内在精神活动和道德约束力量,是古今中外伦理文化都褒扬的道德品格。耻感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社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它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人格,过滤和净化社会不正之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目前,耻感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利益中心"导向、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缺失和文化环境的多元复杂三方面道德困境,但最根本的是道德教育自身的单一和表层。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澄清道德教育价值认知范畴和实践理性范畴的特性,并在德育过程中充分认识道德的层次性,关注德育的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
关键词
耻感
耻感教育
道德困境
道德的层次性
-
Keywords
sense of shame
shame education
ethical paradox
levels of moral
-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确立的基础:耻感教育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郭柏春
-
机构
嘉应学院社科部
-
出处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6-37,共2页
-
文摘
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确立,必须建立在耻感教育的基础上。中国传统道德论道德责任感对耻辱感的依附,中国传统道德论根基于良心的耻感对道德自制力的磨炼,启示着我们思考大学生缺乏耻感的现状,以及耻感与现代社会公德“气节操守”的关系。加强大学生的耻感教育:一要增设专题课的理性教育;二要抓好讨论辩论;三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四要抓好养成教育。
-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责任感
耻感教育
中国
-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the sense of moral r esponsibility
building up
basis
education in the sense of shame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耻感教育:“自律”与“他律”的契合
- 13
-
-
作者
唐海燕
姬海新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
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36-139,共4页
-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以羞耻感为伦理底线的广西大学生道德观教育探索"(2008B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耻感教育不仅是外在他律的强制性教与学,更是内在的基本道德素质的自我完善和自我修养。研究耻感教育"他律"与"自律"的关系,尤其是道德"自律"与"他律"彼此间的契合点,使现实社会中的大学生摆脱道德自律之弱化趋势与困境,达成和谐的耻感教育修己方式,实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耻感教育的和谐发展。
-
关键词
他律
自律
耻感教育
契合
-
Keywords
Heteronomy
Self-discipline
Sense of shame
Combination
-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耻感教育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葛新辉
-
机构
湖南商学院
-
出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0-42,共3页
-
文摘
耻感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耻感教育在为人处世、立业兴业、理国治世中的重要作用,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道德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耻感教育有其特定价值,而践行新型道德教育理念、加强自我修养、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宣传力度、完善社会机制是和谐社会视阈下耻感教育的4大着力点。
-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道德
耻感教育
-
分类号
D66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耻感教育的人学指向
- 15
-
-
作者
寇东亮
-
机构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68,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及其实效性--基于德性论的研究"阶段性成果(07BKS042)
-
文摘
羞耻感是道德的根本,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内核。在伦理学意义上,知荣明耻是"成为一个人"和"尊敬他人为人"的根据和基础。耻感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
-
关键词
人
羞耻
羞耻感
耻感教育
-
Keywords
People shame sense of shame education of a sense of shame
-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儿童的羞感与耻感教育
- 16
-
-
作者
江峰
-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出处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4,共6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教重点资助课题"儿童教育目的:童年的价值研究"(课题批准号:b-a/2013/01/020)
江苏省教育厅课题"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现象的认识与应对"(课题批准号:2012SJD880080)的成果之一
-
文摘
羞感中蕴含了人性的秘密、人类价值意识起源的秘密,也蕴含了童心和童性的秘密,因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羞感的现象学分析表明:羞感是自我保护感而非社会感;引起羞感的决定性事件是"转回自我"而非被他人注视。后者是把羞感混同于耻感或不加限制地把二者合称为"羞耻感"的认识根源。羞感和耻感不仅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程度和方式上有别,而且在自我体验的方向上有本质差异。羞感是自然的、自发的,它出于弱的自我并呵护个体的亲密自我,而耻感是后天形成的,它出于强力自我并维护个体的社会自我和尊严感。羞感中的儿童更像是儿童,耻感中的儿童则更接近成人。耻感教育是必要的。但耻感教育必定要借助羞感。蹂躏羞感的耻感教育可能导致反常人格甚至变态人格的儿童。急功近利的耻感教育则可能培养自大、自负甚至狂妄的儿童。
-
关键词
羞感
耻感
羞耻感
耻感教育
-
Keywords
sense of being shy
sense of shame
sense of being shy and shame
shame education
-
分类号
G610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
-
题名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实效性和平稳性
- 17
-
-
作者
曾云莺
潘健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出处
《贺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5-18,共4页
-
基金
广西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耻感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0804LX2510)
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025)
-
文摘
耻感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是道德意识形成的心理基础。耻感具有普遍性、内隐性、无限性、潜移默化性,对个体道德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与道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随着社会转型,大学生对耻感的淡化越发明显,表现为道德的认知和行为偏离等问题。从个体和集体两个维度,探讨耻感教育的平衡稳定性,有助于提高耻德教育的实效性。
-
关键词
大学生
耻感教育
实效性
平衡稳定性
-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Sense of shame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Balance stability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加强耻感教育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前提
- 18
-
-
作者
张伏力
-
机构
淮阴工学院
-
出处
《职业时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17,共1页
-
文摘
所谓德育,从狭义上理解,就是道德教育。这种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思想、道德文化,以促进受教育者的个体德性社会化。因此,道德教育不仅要研究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系结构,而且还要进一步研究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如何内化为个体德性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德育的实效性。当然,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关键词
德育实效性
耻感教育
高校
受教育者
道德教育
社会思想
个体德性
道德原则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耻感教育应成为高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 19
-
-
作者
乔石豪
-
机构
河南大学党委组织部
-
出处
《中州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83-85,共3页
-
文摘
由于社会公德教育和高校道德教育的错位,大学生耻感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耻感教育作为特殊的道德教育形式,具有正面教育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因此耻感教育理应成为高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期高校道德建设必须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完善道德约束机制,创新耻感教育方式,营造健康文明的道德软环境,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
-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耻感教育
和谐校园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耻感教育方法中的学生参与
- 20
-
-
作者
阚宗兰
-
机构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9-10,15,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当前高职学生耻感教育的现实路径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7SJBFDY503)
-
文摘
新时代高职院校要提升大学生的耻感,必须结合时代要求创新耻感教育方法。高职院校耻感教育方法创新需要学生参与,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是耻感教育的有效方法,增强耻感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中的学生参与,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耻感教育方法中的有效途径。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耻感教育方法
学生参与
-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ame education methods
students’ participation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