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化管理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职业适应能力及职业压力的影响
1
作者 米娜 李越颖 +1 位作者 王丽芸 胡文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职业适应能力及职业压力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2年7月的80名新入职护理人员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名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干预,观察组40名护理人员则进行人性化管理...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职业适应能力及职业压力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2年7月的80名新入职护理人员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名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干预,观察组40名护理人员则进行人性化管理干预。比较2组新入职护理人员管理干预前后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能力量表)及职业压力状态(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管理干预前,2组职业适应能力量表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干预后,2组新入职护理人员的职业适应能力量表评分高于管理干预前,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分低于管理干预前;且管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职业适应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管理模式的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可显著改善新入职护理人员的职业适应能力及职业压力状态,在新入职护理人员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 新入职护理人员 职业适应能力 职业压力 满意度 管理效果
下载PDF
人文管理视角下新护士职业适应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美艳 薛婷 +2 位作者 姜永梅 姜文彬 周振峰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0期1301-1305,共5页
目的:了解人文管理视角下新护士职业适应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适应能力量表、人文管理感知问卷和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对青岛市5所综合医院的757名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757名新护士职业适应能力... 目的:了解人文管理视角下新护士职业适应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适应能力量表、人文管理感知问卷和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对青岛市5所综合医院的757名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757名新护士职业适应能力总分为(101.19±16.36)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新护士职业适应能力与人文管理感知呈正相关(r=0.614,P<0.01)与转型冲击呈负相关(r=-0.52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人才管理、自主管理、知识和技能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总变异的47.7%。结论:新护士职业适应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才管理、自主管理及知识和技能是新护士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医院管理者应通过加强人文管理、注重新护士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强新护士职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人文管理 职业适应能力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年轻临床护士职业适应能力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工作环境精神气候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妮妮 袁京环 +2 位作者 栾绍伟 王岩 王卫南 《全科护理》 2023年第6期732-736,共5页
目的:探讨年轻临床护士职业适应能力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工作环境精神气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22年1月—2022年5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工作的237名年轻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职业适应能力量表、中文版精神... 目的:探讨年轻临床护士职业适应能力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工作环境精神气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22年1月—2022年5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工作的237名年轻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职业适应能力量表、中文版精神气候简式量表、一般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年轻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年轻临床护士职业适应能力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性格类型、职称、工作年限、工作科室、月平均夜班个数及有无科室/社会兼职是年轻临床护士职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轻临床护士职业适应能力各维度及总分与未来时间洞察力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893~0.945,P<0.01),与工作环境精神气候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889~0.942,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工作年限、性格类型、有无科室/社会兼职、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工作环境精神气候是影响年轻临床护士职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女性、内向型性格、工作时间为0~1年、无科室/社会兼职、未来时间洞察力水平低及工作环境精神气候状态差的年轻临床护士职业适应能力较低,护理管理者应着重关注此类护士,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临床护士 职业适应能力 未来时间洞察力 精神气候 相关性
下载PDF
社会服务视域下高职学生核心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4
作者 张永 张浩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3年第11期0113-0116,共4页
本论文旨在研究社会服务视域下高职学生核心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学生在读书阶段养成的核心职业适应能力在其一生的职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核心职业适应能力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培养策略... 本论文旨在研究社会服务视域下高职学生核心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学生在读书阶段养成的核心职业适应能力在其一生的职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核心职业适应能力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培养策略。社会服务视域对高职学生核心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高职学生核心职业适应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视域 高职学生 核心职业适应能力 影响因素 培养策略
下载PDF
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研究——基于伊春林区实证调查数据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晓梅 康利 黄伟宇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3,共6页
在全面停伐背景下,基于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实证调查数据,使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回归模型,从而分析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模... 在全面停伐背景下,基于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实证调查数据,使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回归模型,从而分析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模型结果可以看出:人口统计变量是影响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性别和岗位类型对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影响最为显著;学习发展能力、工作沟通能力、组织融合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都有正相关的影响;学习发展能力、工作沟通能力是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停伐 转岗职工 职业适应能力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职业适应能力培养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爱荣 郑毅 张慧英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第7期878-879,共2页
面对医学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职业适应能力缺乏的现状,应该注重培养其专业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从而达到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卫生事业管理 职业适应能力 培养目标
下载PDF
社会学专业人才职业适应能力培养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军 游文慧 肖云忠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77-81,共5页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使得社会学的职业指向不如其他学科明确,因而社会学专业人才的职业适应能力定位应是具备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具有扎实社会学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社会学专业职业适应...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使得社会学的职业指向不如其他学科明确,因而社会学专业人才的职业适应能力定位应是具备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具有扎实社会学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社会学专业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应通过教学改革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专业人才 专业属性 职业适应能力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关于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8
8
作者 施晶晖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年第18期38-39,共2页
一个人经过了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并且进行了正确的职业选择后,我们可以说他适合该职业了.然而职业的适合只是个体进行职业活动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的条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接受同样教育和培训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从事同样的工作... 一个人经过了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并且进行了正确的职业选择后,我们可以说他适合该职业了.然而职业的适合只是个体进行职业活动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唯一的条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接受同样教育和培训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从事同样的工作,有的可以大显身手,有的人则无从下手,有劲使不出,这就是职业适应能力高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适应能力 心理演变 职业成就感 感性经验 心理健康辅导
下载PDF
自主学习能力与职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基于粤东某高校三届毕业生的调查 被引量:6
9
作者 庄玉莹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7-124,共8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粤东某高校2004-2006届119名英语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进行追踪调查,并利用相关分析探究其职业适应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这三届英语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质和文化素质较高,但专业技能和教学工作水平仍有待提高。同...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粤东某高校2004-2006届119名英语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进行追踪调查,并利用相关分析探究其职业适应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这三届英语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质和文化素质较高,但专业技能和教学工作水平仍有待提高。同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七个自主学习能力自变量中,最能预测职业适应能力的是"学习动机"、"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策略"。随时间的推移,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影响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师 职业适应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职前师范教育
下载PDF
论艺术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能力培养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宇国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艺术类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从艺术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出发,可析见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适应能力现状,进而可从研究艺术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能力的意义入... 艺术类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从艺术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出发,可析见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适应能力现状,进而可从研究艺术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能力的意义入手,从毕业生、用人单位、高职院校三个方面提出提高艺术类高职毕业生就业职业适应能力的途径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类 高职毕业生 职业适应能力
下载PDF
职业生涯教育:提高高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突破口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蓉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第8期62-63,共2页
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理念在各国的实践给大学就业指导体制带来了重大变革。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现状,应充分认识职业生涯教育对提高高职生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理念在各国的实践给大学就业指导体制带来了重大变革。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迫切需要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现状,应充分认识职业生涯教育对提高高职生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意义,以职业生涯教育作为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突破口,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涯教育 高职院校 职业适应能力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适应能力提升对策研究——基于安徽省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路金 王永桂 《铜陵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8-22,共5页
职业适应能力直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和提升,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适应能力的状况和提升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的有效问卷数据562份,应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开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新生代... 职业适应能力直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和提升,探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适应能力的状况和提升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的有效问卷数据562份,应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开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控制和职业自信较好,但职业好奇和职业关注有所欠缺;职业责任心较强,但是职业长远规划有所不足;年龄、文化程度、在职年限等个体差异对其职业适应能力的影响较大。研究认为,要对新生代农民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化解婚姻家庭难题、提升就业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适应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关注
下载PDF
论体育教师的职业适应能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学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55-56,共2页
如何进一步塑造体育教师的形象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体育教师的人格及心理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提出作为健康使者的体育教师,不应该忽视自身人格的塑造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体育教师 心理素质 职业适应能力
下载PDF
研究性合作教学与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以《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教学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米运生 周文良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0年第3期60-62,65,共4页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但在当前高校教学资源短缺和被迫普遍实施大班教学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在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性合作教学方法,对培养经管类大学生的职业... 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但在当前高校教学资源短缺和被迫普遍实施大班教学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在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性合作教学方法,对培养经管类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互动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合作教学 合作学习研究 职业适应能力
下载PDF
完善就业市场与提高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思考与对策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华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3年第6期53-54,共2页
面对当今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 ,我国当代大学生积极寻求社会接纳和社会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互动过程 ,主流无疑是积极健康的。但是 ,由于大学生本身就业准备不足和就业市场尚未发育完善 ,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当前 ,需要... 面对当今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 ,我国当代大学生积极寻求社会接纳和社会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互动过程 ,主流无疑是积极健康的。但是 ,由于大学生本身就业准备不足和就业市场尚未发育完善 ,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当前 ,需要在加强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 ,培育大学生网络就业市场 ,形成配套的政策 ,坚持人才流动的正确导向等方面加大力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市场 大学生 职业适应能力 生涯规划 政策导向
下载PDF
幼儿园新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欧美燕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72-174,共3页
教师职业适应能力不仅是教育管理者共同关注的普遍问题,而且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新课题,因此,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已有成果的不足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职业适应能力 研究现状 研究展望
下载PDF
吕翠:高中生涯教育应重在培养综合职业适应能力
17
作者 吕翠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1,共1页
职业发展的偶然事件理论认为,个体的职业发展不是长期的理性计划或者直指目标的线性路线,而是在个体主动性和偶然事件的相互作用下呈现出的独特发展模式,个体应该在发展和探索自我的基础上,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保持好奇与包容并善加利用的... 职业发展的偶然事件理论认为,个体的职业发展不是长期的理性计划或者直指目标的线性路线,而是在个体主动性和偶然事件的相互作用下呈现出的独特发展模式,个体应该在发展和探索自我的基础上,对外部的不确定性保持好奇与包容并善加利用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适应能力 生涯教育 培养 高中 个体主动 偶然事件 职业发展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实习支教: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18
作者 周丽敏 马艳丽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31-134,共4页
实习支教是培养师范生将来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查阅已有文献,并结合对实习支教同学的访谈调查,试图从工作规划能力、知识和智能结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五个方面分析实习支教对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 实习支教是培养师范生将来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查阅已有文献,并结合对实习支教同学的访谈调查,试图从工作规划能力、知识和智能结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五个方面分析实习支教对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的影响。同时也针对当前实习支教中存在的影响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以便于更好地提升师范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支教 师范生 职业适应能力
下载PDF
现行课程体系下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调查
19
作者 梁正宇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S2期274-275,共2页
以西部某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为例对现行课程体系和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进行抽样调查,发现现有的课程体系考虑了学生的道德水准、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毕业生英语交流能力比较强,完成任务情况良好,与上级和同事的关系融洽,但不能... 以西部某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为例对现行课程体系和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进行抽样调查,发现现有的课程体系考虑了学生的道德水准、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毕业生英语交流能力比较强,完成任务情况良好,与上级和同事的关系融洽,但不能很快在工作上独当一面,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 课程体系 职业适应能力
下载PDF
师范生实习支教职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
作者 任金花 郝如嫣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313-316,共4页
实习支教是提高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不同师范生在此过程中职业适应能力的提升程度不同,对此,以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为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影响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准备阶段中的个人认知、师范院校... 实习支教是提高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不同师范生在此过程中职业适应能力的提升程度不同,对此,以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为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影响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准备阶段中的个人认知、师范院校的动员与培训;实践过程中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结构、工作规划和经验,实习带队教师的指导和学校的关怀,当地对实习支教生的态度及其基础教育状况;后期阶段中的实习支教效果评估和返校后理论学习与实践。对此,建议师范生完善知识结构,加强实践锻炼,提高职业技能;师范院校做好动员和培训,规范导师制度,完善奖惩机制;受援学校更新教学理念,提供学习平台,合理安排支教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实习支教 职业适应能力 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