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世界看中国: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成效、差距和展望
1
作者 金书秦 张玖弘 谷保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共10页
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世界共识,也是中国需要。在通往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进程中,如何评估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了解中国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对于世界了解中国以及... 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世界共识,也是中国需要。在通往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进程中,如何评估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了解中国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对于世界了解中国以及中国优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研究以2015—202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为主要载体,探究全球SDGs评估和进展情况,并以从世界看中国的视角分析中国落实SDGs的成效以及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以期为提升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可能性路径,并为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和经济集聚性特征,SDGs实现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质性。从世界看中国,目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展较稳定地处于世界中上游水平,2022年中国SDGs得分为72.4,在163个国家中排第56位。具体而言,中国在“无贫穷”“优质教育”及“负责任消费和生产”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并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短板,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研究认为,进一步优化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明晰可持续发展的优先序,关注重点地区及群体,构建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更包容更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议程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道路
下载PDF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背景下中国人工流产和避孕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7
2
作者 谭晓萍 方菁 +2 位作者 肖传浩 廖爱梅 龚雪蕾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人工流产水平和避孕现状,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中的生殖健康目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收集全国的已婚育龄妇女... 目的:分析中国人工流产水平和避孕现状,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中的生殖健康目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收集全国的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人工流产数、活产数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中报告的全国平均育龄妇女数,计算人工流产率和人工流产活产比。结果:我国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从2014年呈上升趋势,到2016年达28.13‰,2017年略微下降;人工流产活产比的变化趋势与人工流产率基本一致,2014—2017年均在0.5以上;2009—2017年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均保持在80%,但从2010年开始呈逐年下降趋势,未婚但性活跃女性的避孕状况缺乏统计数据,但若干全国性调查研究显示,这部分人群的避孕方法使用不足,在人工流产总数中占较大比例。结论:尽管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较高,但人工流产指标处于较高水平,提示计划生育服务质量不高,未婚人群对计划生育服务的可及性差,未婚性活跃人群避孕需求未得到满足。建议采取措施提高有避孕需求育龄妇女的避孕质量和落实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降低人工流产率和重复人工流产率,向未婚人群提供与已婚人群"一视同仁"的生殖健康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包含性别平等和权利意识的全面性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生殖健康目标 人工流产 避孕现状
下载PDF
上市企业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响应机制研究——以深圳企业为例
3
作者 战晓姣 孙岩 宋兰 《环境生态学》 2022年第7期44-54,共11页
2015年,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了2030年全球对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以及伙伴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愿景和优先事项,致力于动员全球力量来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其中确保全球生态环境安全被进一步提上了... 2015年,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了2030年全球对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以及伙伴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愿景和优先事项,致力于动员全球力量来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其中确保全球生态环境安全被进一步提上了日程,较为具体地明确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企业是实现SDGs的关键利益方,但是深圳企业响应SDGs的情况鲜为人知。根据Wind数据库中截止至2020年8月26日的企业数据,搜集了446家深圳上市企业公开的2019年相关报告,分析深圳上市企业响应SDGs情况。结果显示,446家深圳上市企业中仅有28家企业响应SDGs,占比6%,其中2%的企业有专门针对单个SDG的具体行动或战略计划,3%企业将SDGs关联至企业战略、社会责任等内容,1%企业简单提及需要响应SDGs,没有企业进行自我评估响应SDGs进展。在这些企业中,响应度最高的3个SDGs是目标13(气候行动)、目标8(体面的工作和经济增长)及目标12(负责任消费和生产),而响应度最低的是目标2(零饥饿)、目标14(水下生物)及目标15(陆地生物)。从行业和营收情况来看,深圳上市企业所属行业响应SDGs情况具有一定差异性,响应SDGs程度最高的行业是公用事业,营收越高的区间里响应SDGs的企业比例越高。作为深圳上市企业响应SDGs情况的基准线研究,鼓励更多企业主动响应SDGs,将SDGs深入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可持续发展 上市企业 世界500强企业 评价模型
下载PDF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广州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文超 廖绮晶 +1 位作者 黄鼎曦 许永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55,共6页
在梳理当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地方化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总结广州作为首个在联合国官网登出地方自愿陈述报告的城市的工作经验:与城市发展远景规划目标和体检评估工作相结合,对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在地化转译;参考国际城市经验和... 在梳理当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地方化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总结广州作为首个在联合国官网登出地方自愿陈述报告的城市的工作经验:与城市发展远景规划目标和体检评估工作相结合,对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在地化转译;参考国际城市经验和广州工作基础,采用“重点优先+滚动评估”模式;突出“定性+定量”评估,系统总结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进展与经验;重视公众参与,创新多元评估方法;推动评估反馈,以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广泛交流宣贯工作,讲好广州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地方自愿陈述 在地化 广州
下载PDF
美丽中国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结合的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1
5
作者 程清平 钟方雷 +1 位作者 左小安 杨春林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4-214,共11页
水资源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指标和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以水资源承载力为核心,从水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系统5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确定权重... 水资源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指标和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以水资源承载力为核心,从水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系统5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确定权重,评价2001-2017年黑河流域各县区水资源承载力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当前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下,2010年以来黑河流域大多数县区GDP均超过最大承载能力,而人口则在2010年以前已超载。(2)从水资源承载综合评价结果来看,2001-2015年随着生态输水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水资源承载力有所好转,但中下游波动较大,水资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3)控制不断扩展的绿洲面积,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实施合理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措施,是减缓水资源压力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黑河流域 水资源承载力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康复2030: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目标 被引量:112
6
作者 邱卓英 郭键勋 +3 位作者 杨剑 李欣 吴弦光 张爱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目的探讨"康复2030"国际相关康复政策与康复发展相关行动。方法文献研究和政策研究。结果从理论上阐明"康复2030"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系,特别是实现健康全覆盖的目标。分析"康复2030"... 目的探讨"康复2030"国际相关康复政策与康复发展相关行动。方法文献研究和政策研究。结果从理论上阐明"康复2030"与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系,特别是实现健康全覆盖的目标。分析"康复2030"对实现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重大意义。为实现"康复2030"目标,呼吁采取如下行动:在国际上提升康复意识,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提升康复服务可及性,改进康复治理的结构和水平,提升康复服务水平,降低康复成本,建设综合性健康信息系统采集功能和康复数据,强化康复科学研究等方面。结论 "康复2030"行动可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下载PDF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的日本政府与NGO互动关系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梦雪 胡礼忠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6-138,共13页
日本在设定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进程中表现出了积极姿态,并强调加强与NGO等市民社会力量的合作。通过自身实力、共同目标、信任度、制度保障四个指标,本文将政府与NGO二者互动关系划分为相互独立、补充促进、对等协作、同化... 日本在设定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进程中表现出了积极姿态,并强调加强与NGO等市民社会力量的合作。通过自身实力、共同目标、信任度、制度保障四个指标,本文将政府与NGO二者互动关系划分为相互独立、补充促进、对等协作、同化吸收与对立五种理想化模式,认为日本政府更多地是从功能性的角度选择与NGO建立合作关系策略,但双方在SDGs框架下合作效果不明显,并未建立起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政府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NGO
原文传递
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下国际发展筹资缺口及其成因分析
8
作者 刘娴 张晨希 《区域国别学刊》 2023年第6期134-150,159,160,共19页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后,发展筹资作为重要的落实手段,具有突出的时代紧迫性和现实意义。2021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明确将发展筹资列为八大重点领域之一,中国对发展筹资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日益...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后,发展筹资作为重要的落实手段,具有突出的时代紧迫性和现实意义。2021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明确将发展筹资列为八大重点领域之一,中国对发展筹资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日益提升。但近年来,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挑战层出不穷,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后,国际发展筹资缺口进一步拉大。本文认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普惠性要求与资本逐利性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发展筹资需求多元化与供给单一性之间的错配,进而导致了发展筹资供需的结构性失衡和缺口扩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下国际发展筹资供需失衡的分析框架,从领域和受益国、融资主体、融资方式三个角度阐明国际发展筹资缺口拉大的结构性原因,并指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筹资的发展方向,为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筹资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国际发展合作 混合融资
下载PDF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女性赋权广告发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浩宇 郑子涵 《中国广告》 2022年第3期60-67,共8页
女性赋权广告(Femvertising)是随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年确立后开始新兴的概念,属于数字时代的公益传播范畴。该类广告是以赋予及增强女性权利为主要传播目的,由多元或单一广告主体发起的,具备女性公益传播属性的广告活动。本文... 女性赋权广告(Femvertising)是随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年确立后开始新兴的概念,属于数字时代的公益传播范畴。该类广告是以赋予及增强女性权利为主要传播目的,由多元或单一广告主体发起的,具备女性公益传播属性的广告活动。本文通过研究现有文献及全球12个女性赋权广告案例对女性赋权广告概念与特征进行了梳理;并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下,以全球视角交叉定位总结了女性赋权广告HERS四大主要传播目标及议题;进而讨论了中国女性赋权广告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赋权广告 品牌传播 发展广告学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原文传递
后疫情时代设计策展的社会性向度——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参考
10
作者 景斯阳 《艺术博物馆》 2022年第3期64-73,共10页
设计策展是凝萃社会与时代变迁的重要坐标体系。在后疫情全球经济衰退与中国绿色转型的语境下,设计策展面对社会紧急事件逐渐发生了功能性、主题性两方面转变。首先,本文分析了设计展览作为一种未来以及设计展览作为公众网络的转向。第... 设计策展是凝萃社会与时代变迁的重要坐标体系。在后疫情全球经济衰退与中国绿色转型的语境下,设计策展面对社会紧急事件逐渐发生了功能性、主题性两方面转变。首先,本文分析了设计展览作为一种未来以及设计展览作为公众网络的转向。第二,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特别是疫情前后的近百个设计展览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了应对社会紧急事件的设计策展的策略与趋势。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气候变化、粮食问题、新材料新能源、循环经济这四个维度为例,探讨设计策展作为一种策略,深层次多维度地为危机时代提供的应对策略,来达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中国未来经济转型的设计与设计策展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策展 后疫情时代 社会性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绿色经济转型
原文传递
浅析基于SDGs的韩国可持续发展教育
11
作者 王冉 《科教文汇》 2021年第36期23-26,共4页
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布并在全球范围内盛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此积极响应并将之融合在不同发展领域。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与之密切相关的新兴教育领域,在多种文化的交织中碰撞出新的火花。韩国教育界同样也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 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发布并在全球范围内盛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此积极响应并将之融合在不同发展领域。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与之密切相关的新兴教育领域,在多种文化的交织中碰撞出新的火花。韩国教育界同样也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下开始了新一轮的本土化探索和尝试,不仅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研发和设计了适合自身教育体系的教育模式,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教学资源和材料,而且结合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化到各学段、各年级的教育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教育 韩国教育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下载PDF
陆地高分辨率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CNMM-DNDC三维模型的研发及应用进展
12
作者 郑循华 李思琪 +7 位作者 张伟 刘春岩 姚志生 韩圣慧 王睿 王凯 陈笑 李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7,共16页
CNMM-DNDC模型是本文作者团队研发的陆地高分辨率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三维模型。本文系统介绍了建模背景和理念、核心过程和模型特点、模拟功能和观测验证、多尺度区域或流域初步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自2018年刊发首个版本以来,该... CNMM-DNDC模型是本文作者团队研发的陆地高分辨率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三维模型。本文系统介绍了建模背景和理念、核心过程和模型特点、模拟功能和观测验证、多尺度区域或流域初步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自2018年刊发首个版本以来,该模型经过了多方面科学过程改进和模拟功能扩展,在元素化学反应、物质相变和机械迁移等基本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层面,完成了对陆地表层系统碳氮磷水循环全耦合的精细刻画。迄今开展的观测验证表明,CNMM-DNDC模型基本普适于不同生物气候带(从热带到寒区多年冻土地带)的流域或区域长时间序列“三高”(时间、空间和过程高分辨率)综合模拟,实现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氮、磷、水三维运移、水土流失、水力驱动溶解态和颗粒态碳氮磷横向迁移、碳氮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排放、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分蒸散发和水分能量平衡等众多可持续发展目标表征变量的预测。该模型广泛推广应用于多尺度区域或流域的复杂过程虚拟科学试验研究和服务于面向生态环境建设与减污降碳的优化调控决策,可望为协同落实联合国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磷水循环全耦合模拟 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 CNMM-DNDC模型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下载PDF
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红树林近50年变化分析 被引量:33
13
作者 贾明明 王宗明 +2 位作者 毛德华 黄春林 路春燕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3886-3901,共16页
红树林作为独特的海陆过渡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红树林的保护、管理和恢复与多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密切相关.然而,迄今还没有面向SDGs的中国红树林时空变化分析.本研究利用Landsat... 红树林作为独特的海陆过渡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红树林的保护、管理和恢复与多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密切相关.然而,迄今还没有面向SDGs的中国红树林时空变化分析.本研究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解译1973~2020年中国红树林生长区的土地覆被,得出近50年红树林及其与周边土地覆被类型的时空变化和相互转化.结合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等政策,探讨SDGs在中国红树林方面的实施进展.结果表明:由于农田和养殖池扩张等因素,1973~2000年中国红树林面积减少30199ha(1 ha=1×10^(4)m^(2))(约占1973年的62%);2000~2020年,由于中国政府的大力保护和造林,全国新增红树林9408 ha,红树林总面积基本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1973~2020年,中国滨海一直生长有红树林的陆表面积为8657 ha,仅占1973年红树林总面积的18%.从SDGs元年(2015年)到目标完成年(2020年),中国沿海新增25%的红树林;截至2020年9月,中国红树林保护区面积占生长区的16%,77%的红树林得到良好的保护,国家级经济特区中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比例达80%.近年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行动计划以达到停止毁林、恢复红树林的目的,中国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已基本达到了相关SDGs的规定.本工作的研究方法、数据集和结论可为监测和评估中国乃至全球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方法借鉴和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红树林生态系统 Landsat影像 中国东南沿海 生态保护 生态恢复
原文传递
SSPs路径下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能性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姜彤 景丞 +5 位作者 王艳君 翟建青 曹丽格 徐新武 于德永 苏布达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45-1454,共10页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继千年发展目标(MDGs)后各国政府共同努力的新方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路径将影响SDGs的实现.文章基于IPCC发布的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对比研究可持续路径SSP1与维持当前发展模式的SSP路径下,全球人口和...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继千年发展目标(MDGs)后各国政府共同努力的新方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路径将影响SDGs的实现.文章基于IPCC发布的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对比研究可持续路径SSP1与维持当前发展模式的SSP路径下,全球人口和经济在2010~2030年的发展趋势和分布格局.通过选取6种SDGs中与人口经济相关的9项指标,分析了2030年全球、区域和各国SDGs的实现情况.结果显示:(1)未来全球人口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经济增长速度稳步提高.2030年SSP1和SSP2路径下全球人口总量分别较2015年增长约10%和14%;全球GDP总量较2015年增长约82%和73%.(2)2030年,SSP1路径下全球SDGs各项指标的达成比例均高于SSP2.特别是教育和性别平等指标实现比例最高(84~86%的国家),健康、生计和福祉方面指标次之(62~79%的国家),经济和收入公平方面的指标仅有27~46%的国家能够达成.(3)不同区域的SDGs实现情况差异巨大.北美、欧洲、中亚等地区较易实现,每个指标都有80%以上的国家能够达到;南美洲、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有80%以上的国家能够实现健康、教育、性别平等方面指标,但仅有不足40%的国家能够实现贫富差距方面指标;南亚和非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较低,尤其生计、男女平等、收入公平等指标的实现比例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 全球 人口经济
原文传递
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国经验(1978-2018) 被引量:2
15
作者 哈巍 罗蕴丰 吕利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9,共9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教育素质,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本文通过对国际发展领域知名的学者哈佛大学普利切特(Prichett)教授关于教育发展迟滞的理论框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教育素质,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本文通过对国际发展领域知名的学者哈佛大学普利切特(Prichett)教授关于教育发展迟滞的理论框架进行批判性地借鉴,回顾了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总结出中国模式的四大特点:1.相对于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完全依赖整齐划一的国际教育目标,我国针对自身国情制定了较为现实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目标;2.我国发展义务教育事业坚持了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注重供给侧与需求侧干预的平衡;3.清晰的政府问责机制确保了地方官员的积极性和结果的持久性;4.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良性互动关系的确立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对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和南亚国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教育发展经验 南南合作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四十年
下载PDF
基于SDGs的平原乡村生态空间的可持续性评价——以辽宁省黑山县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云才 王若静 贾一非 《园林》 2022年第3期4-12,122,共10页
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强调了健康的生态空间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与支柱,SDGs在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层面的指导需要构建区域的本土化评价体系。在保障平原乡村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以辽... 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强调了健康的生态空间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与支柱,SDGs在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层面的指导需要构建区域的本土化评价体系。在保障平原乡村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以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整体生态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SDGs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指导,结合当地平原乡村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问题,以SDG6(水和环境卫生)、SDG13(应对气候变化)、SDG15(保护陆地生态)为指导主体,从水生态、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土地利用与生态污染可持续4个维度,构建了包含13个具体指标的本土化县域尺度平原乡村生态空间可持续性综合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与熵值法客观赋值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赋权,对黑山县生态空间的可持续性进行整体及分维评价,最终提出黑山县国土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优化建议,为SDGs在生态环境目标层面的更小尺度如县域的指标本土化、生态空间可持续性的量化及可视化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生态空间 持续性评价 平原乡村 辽宁省黑山县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可持续基础设施的定性评估——以肯尼亚C12公路改造项目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冉奥博 刘守森 王蒲生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121,共10页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面临可持续发展难题,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物质基础,因此,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基础设施应倍加重视。现阶段相关评价框架不少,但系统性和实操性稍显薄弱,且侧重于行为导向而非目...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面临可持续发展难题,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物质基础,因此,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基础设施应倍加重视。现阶段相关评价框架不少,但系统性和实操性稍显薄弱,且侧重于行为导向而非目的导向。因此,文章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基础上,发展出新的评价框架。在研究方法上,由于现有研究指出定性评估不可或缺;同时,沿线国家,特别是非洲相关国家,缺乏评价基础数据;因此文章选择肯尼亚C12公路改造项目进行定性评估。文章发现案例通过修筑道路和挖掘水塘为主的一系列活动,总体上促进了地区可持续发展,但也存在负面效应;并据案例分析,提出以点带面、创新模式、融入社区、顶层设计、文明互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倡议 肯尼亚 马赛马拉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下载PDF
环境可持续在中国对外援助中的主流化——意义、现状与路径探索
18
作者 陈曦 王少康 《阅江学刊》 2021年第6期41-56,135,共17页
国际发展援助是实现联合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改善全球环境可持续治理需求和供给空间错配的主要实践途径。环境可持续对外援助也是维护中国总体国家安全、打造绿色发展引擎、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在... 国际发展援助是实现联合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改善全球环境可持续治理需求和供给空间错配的主要实践途径。环境可持续对外援助也是维护中国总体国家安全、打造绿色发展引擎、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迫切需要探讨环境可持续在中国对外援助中的主流化,进而通过对外援助促进全球绿色复苏。环境可持续在对外援助中的主流化是指将环境可持续置于对外援助政策制定和项目执行的优先位置。从实践路径来看,应将环境可持续充分纳入发展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其前提是提升援外主管部门的环境可持续意识并制定系统的环境可持续对外援助专项规划,其基础则是充足的融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可持续 对外援助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环境治理
下载PDF
从“官方发展援助”到“可持续发展官方支持总额”:国际发展援助统计方法的变革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弘 杨成玉 荣丹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1,155,共20页
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的“官方发展援助”概念,不仅为西方主导的国际发展援助提供了标准、规范和指导方针,而且在援助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附加了政治和意识形态条件,介入了受援国经济体制、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近年来,随着南... 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的“官方发展援助”概念,不仅为西方主导的国际发展援助提供了标准、规范和指导方针,而且在援助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附加了政治和意识形态条件,介入了受援国经济体制、社会发展和政治改革。近年来,随着南南合作的迅速发展,国际发展援助领域里的南北权重发生了明显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就官方发展援助的有效性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并参照南南合作经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官方支持总额”的新概念,借以规范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筹资和实践。梳理“官方发展援助”的由来和变革,解读“可持续发展官方支持总额”的寓意及方法,有助于理解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过程中的南北关系以及南南合作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发展援助 南北关系 南南合作 官方发展援助 可持续发展官方支持总额”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原文传递
发展经济学视阙下的“一带一路”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灵桂 杨美姣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8,共14页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中国政府倡导的全球发展倡议有两大理论和实践来源: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促成国家间合作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动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球合作平台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为国际社...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中国政府倡导的全球发展倡议有两大理论和实践来源: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促成国家间合作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动力;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球合作平台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本文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与实践、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提炼出贫困与不平等、经济发展、健康与可持续的社会、气候与环境、投资与援助这五大关键变量,建构了发展经济学视阙下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分析框架,阐明全球发展倡议的生命力。通过文中的相关案例和实践研究得出:"一带一路"倡议完美契合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面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大国竞争态势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挑战,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继续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一带一路”倡议 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