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5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一致性图的权重自适应多视角谱聚类算法
1
作者 王丽娟 邢津萍 +3 位作者 尹明 郝志峰 蔡瑞初 温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随着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普及,多视角数据的采集和分享变得更加容易,其可以从多个视角更准确地描述数据。目前,一些多视角聚类算法忽略了不同视角间的一致性潜在知识和不同视角的重要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平衡视角间一致性信息的多视... 随着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的普及,多视角数据的采集和分享变得更加容易,其可以从多个视角更准确地描述数据。目前,一些多视角聚类算法忽略了不同视角间的一致性潜在知识和不同视角的重要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平衡视角间一致性信息的多视角聚类算法。首先通过调节视角权重学习视角间一致的共享相似度矩阵,提升共享矩阵的一致性,其中相关性强的视角具有的一致性信息更多,视角权重越大,在一致性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越大,而差异性大的视角其权重越小,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越小。其次学习视角间的一致性样本嵌入以及不同视角的特征嵌入,并将特征嵌入中包含的多样性特征信息迁移到样本嵌入中,以此促进样本嵌入的一致性表达。在不同视角特征中包含多样性信息,可补充上述共享相似度矩阵学习中单一样本关系的不足。因此,采用二部图协同聚类,通过建立样本数据、样本嵌入和特征嵌入的关系图,学习样本的特征嵌入,并将其迁移到样本嵌入中。最后将图学习、谱聚类和特征嵌入学习整合到统一的框架中进行联合优化,得到最优的样本嵌入。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样本嵌入进行K-means聚类,将该算法运行于5个真实数据集并与7种聚类算法对比,其中在3-Sources、Yale、MRSCV1数据集上的正确率均高于对比算法5%以上,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 一致性学习 权重自适应 协同
下载PDF
基于信念子簇切割的模糊聚类算法
2
作者 丁雨 张瀚霖 +1 位作者 罗荣 孟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8-1138,共11页
信念峰值聚类(BPC)算法是一种基于模糊视角的密度峰值聚类(DPC)算法的新变体,它用模糊数学的观点刻画数据的分布特征与相关性。但BPC算法的信念值计算主要基于局部数据点信息,未考察数据集整体的分布和结构,且原始的分配策略鲁棒性弱。... 信念峰值聚类(BPC)算法是一种基于模糊视角的密度峰值聚类(DPC)算法的新变体,它用模糊数学的观点刻画数据的分布特征与相关性。但BPC算法的信念值计算主要基于局部数据点信息,未考察数据集整体的分布和结构,且原始的分配策略鲁棒性弱。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念子簇切割的模糊聚类算法(BSCC),所提算法结合了信念峰值和谱方法。首先,通过局部信念信息将数据集划分为众多高纯度子簇;其次,将子簇视作新样本,通过簇间的相似关系,利用谱方法进行割图聚类,从而耦合局部信息与全局信息;最后,将子簇内的点分配至子簇所在类簇以完成最终聚类。与BPC算法相比,BSCC在带有多子簇结构的数据集上具有明显优势,如在americanflag数据集和Car数据集上的准确率(ACC)分别提高了16.38个百分点和21.35个百分点。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聚类实验结果表明,BSCC在调整兰德系数(ARI)、归一化互信息(NMI)和ACC这3个评价指标上整体优于BPC和其他7种聚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分析 密度峰值 信念峰值 信念子簇 子簇合并
下载PDF
生物基聚酰胺510弹性体的制备及表征
3
作者 田盼盼 李迎春 +1 位作者 王文生 袁城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8,共6页
以生物基戊二胺和癸二酸为单体采用熔融缩聚制备全生物基聚酰胺510。以双端羧基的聚酰胺510作为硬段,聚乙二醇为软段,采用两步熔融缩聚法制备生物基聚酰胺510弹性体。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聚酰胺510弹性体的化学结... 以生物基戊二胺和癸二酸为单体采用熔融缩聚制备全生物基聚酰胺510。以双端羧基的聚酰胺510作为硬段,聚乙二醇为软段,采用两步熔融缩聚法制备生物基聚酰胺510弹性体。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聚酰胺510弹性体的化学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测试聚酰胺510弹性体的热性能;利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聚酰胺510弹性体的熔点、结晶温度、起始热分解温度、最大分解速率温度分别为210,163,395,452℃,低于聚酰胺510的217,177,410,456℃;在热学性能表征中,与聚酰胺510相比,聚酰胺510弹性体具有宽的加工窗口;在力学性能上,聚酰胺510弹性体的拉伸强度为42.7 MPa,低于聚酰胺510的拉伸强度60.3 MPa,断裂伸长率为224%,高于聚酰胺510的172%,聚酰胺510弹性体的柔韧性要高于聚酰胺510;在流变性能分析中,聚酰胺510弹性体低于聚酰胺510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及复数黏度,这是因为聚乙二醇影响了聚酰胺510的晶型结构及晶型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材料 熔融缩合 乙二醇 酰胺 酰胺弹性体
下载PDF
结合聚类边界采样的主动学习
4
作者 胡峰 李路正 +1 位作者 代劲 刘群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2-492,共11页
主动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需要选择最有价值的样本进行标注。目前,主动学习在应用时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依赖分类器的先验假设,这容易导致分类器性能意外下降,同时需要一定规模的样本作为启动条件。聚类可以降低问题规模,是主动学习的... 主动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需要选择最有价值的样本进行标注。目前,主动学习在应用时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依赖分类器的先验假设,这容易导致分类器性能意外下降,同时需要一定规模的样本作为启动条件。聚类可以降低问题规模,是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此,结合密度聚类边界采样,开展主动学习方法的研究。针对容易产生分类错误的聚类边界区域,通过计算样本密度,提出一种密度峰值聚类边界点采样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密度熵的定义,并利用密度熵对聚类边界区域进行启发式搜索,提出一种基于聚类边界采样的主动学习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文献中的5种主动学习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以更少标记量获得同等甚至更高的分类性能,是一种有效的主动学习算法;在标记不足,无标签样本总量20%的情况下,算法在Accuracy、F-score等指标上取得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学习 机器学习 类边界 密度峰值 几何采样 信息熵 版本空间 主动
下载PDF
木糖合成纳米木聚糖在抗菌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王举伟 张嘉俊 +3 位作者 刘思佳 李冰 李慧杰 庞久寅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木糖为原料,加入适量的山梨醇与柠檬酸,以高温聚合法制备低聚木糖;随后将其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制备纳米木聚糖。结果表明:当木糖、山梨醇、柠檬酸的物料比为18∶6∶1,处理温度为170℃,处理时间为1 h时,低聚木糖的产率最高;当碱液... 以木糖为原料,加入适量的山梨醇与柠檬酸,以高温聚合法制备低聚木糖;随后将其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制备纳米木聚糖。结果表明:当木糖、山梨醇、柠檬酸的物料比为18∶6∶1,处理温度为170℃,处理时间为1 h时,低聚木糖的产率最高;当碱液浓度3.5%,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2 h时,制得的纳米木聚糖粒径较小。抗菌试验表明:纳米木聚糖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中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 mm和12 mm,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木糖 纳米木 抗菌材料 高温合法
下载PDF
不同PPG/PCL比例对聚氨酯制备及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关静 曾鑫志 +1 位作者 刘佩佩 张彦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4,共6页
鉴于多元醇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且在成型过程中,反应物的黏度、反应活性等对聚氨酯成型操作以及制品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采用预聚体法,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异构体(MDI-50)、相同分子量的聚丙二醇(PPG)和聚己内酯二醇(PCL),以... 鉴于多元醇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且在成型过程中,反应物的黏度、反应活性等对聚氨酯成型操作以及制品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采用预聚体法,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混合异构体(MDI-50)、相同分子量的聚丙二醇(PPG)和聚己内酯二醇(PCL),以及3,3′-二氯-4,4′-二苯基甲烷二胺(MOCA)作为原料制备聚氨酯,研究了多元醇PPG与PCL比例对聚氨酯黏度、反应活性等性能的影响。通过旋转黏度计测试不同PPG/PCL比例预聚体的黏度,发现随着PCL含量增加,预聚体的黏度由166 mPa·s逐渐增大至374 mPa·s。经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构表征,显示聚氨酯制备成功。利用树脂凝胶试验仪测试聚氨酯的树脂反应活性,发现PPG与PCL的不同配比对聚氨酯的反应活性影响不大。此外,通过万能试验机以及热重分析仪测试聚氨酯的力学性能与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预聚体中PCL含量的增加,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PPG与PCL质量比为2∶3时,聚氨酯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为19.81 MPa,断裂伸长率为332%,热分解温度最高,最终质量损失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酯 丙二醇 己内酯二醇 异氰酸酯
下载PDF
结合软约束的演化数据流模糊聚类算法
7
作者 代少升 边志奇 袁中明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7-298,共12页
多源局部放电检测中,不同类型的局放信号同时存在且不断变化使得信号的分离更具挑战,而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许多数据流的聚类分析场景中。为了能够适应类簇内的不均匀密度和类簇间的重叠边界问题,同时对数据流的漂移和演化进行及时跟踪,... 多源局部放电检测中,不同类型的局放信号同时存在且不断变化使得信号的分离更具挑战,而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许多数据流的聚类分析场景中。为了能够适应类簇内的不均匀密度和类簇间的重叠边界问题,同时对数据流的漂移和演化进行及时跟踪,提出了一种结合软约束的实时数据流模糊聚类算法。算法引入2种模糊性软约束来描述微簇距离和密度上的不确定度,通过阈值划分出核心微簇、边界微簇和离群微簇;在类簇边缘使用模糊隶属度,给予微簇分属不同类簇的可能性,保证类簇的完整性并提高聚类效果;使用两阶段的流程结构和2种时间窗口模型,赋予算法具有对可变化数据流的适应能力和更低的时间空间占用率。在多种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相比同类型算法在聚类效果上提升了1%~3%,且平均运行时间缩短5%~20%,在实际硬件平台的测试中也验证了算法的聚类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 密度 模糊 概念漂移 局部放电
下载PDF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注聚时机研究
8
作者 魏长清 《中外能源》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大庆油田聚驱开发对象已由一类油层向二类油层转变,以往基于一类油层区块建立的标准已不适用,需要开展适合于二类油层的注聚时机研究。基于二类油层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二类油层地质模型,研究开始注聚时含水率和结... 大庆油田聚驱开发对象已由一类油层向二类油层转变,以往基于一类油层区块建立的标准已不适用,需要开展适合于二类油层的注聚时机研究。基于二类油层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二类油层地质模型,研究开始注聚时含水率和结束注聚时含水率对聚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并结合现场进行验证,确定合理的开始和结束注聚时机。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束注聚时含水率相同情况下,开始注聚时含水率越高,聚驱阶段采出程度越低,聚合物用量越大,吨聚增油量越低,含水下降幅度越小,含水最低值越高。即开始注聚时含水率越低,聚驱效果越好。在开始注聚时含水率相同情况下,结束注聚时含水率越高,聚合物用量、聚驱阶段采出程度越高,吨聚增油量越低。当水驱至含水率96%时开始注聚,选择含水回升到96%~97%时结束注聚比较合理,含水最好不要超过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物驱 二类油层 开始注 结束注 含水率 合物用量
原文传递
商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短纤维中低聚物析出机制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谢艳霞 张唯强 +4 位作者 徐亚宁 赵书涵 尹雯萱 张文强 韩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3,共9页
为分析商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低聚物析出的主要原因,筛选低聚物脱落性能差别显著的2种短纤维进行溶剂萃取和热诱导,制得萃取纤维、热诱导纤维和低聚物,基于其外观形貌、热性能和结晶结构等测试,分析低聚物结构组分及其析... 为分析商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短纤维低聚物析出的主要原因,筛选低聚物脱落性能差别显著的2种短纤维进行溶剂萃取和热诱导,制得萃取纤维、热诱导纤维和低聚物,基于其外观形貌、热性能和结晶结构等测试,分析低聚物结构组分及其析出规律与原理。结果表明:2种萃取低聚物的主要成分均为环状三聚体(C 3)和少量PET微晶聚合物,表面低聚物较多的PET短纤维(HM)含有可能是环状四聚体(C 4)的高熔点低聚物;HM低聚物的C 3和PET微晶的熔点相对较高,分别为173.5和146.7℃;C 3在短纤维、萃取低聚物和高温过程分别主要以A、B和A/B混合型晶型存在,HM低聚物的A和B型C 3的熔点相对较高,分别为173.5和314.5℃;2种纤维的低聚物含量相近,与表面低聚物较少的PET短纤维(LM)相比,HM短纤维的结晶度相对偏低11.25%,其A型C 3含量相对偏少,熔点偏高1.7℃,B型C 3的熔点偏高1.9℃,且含二甘醇残基的环聚物含量相对略高;对2种纤维在140~200℃进行热空气热诱导1 h发现,在140、160和180℃时,低聚物析出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HM短纤维析出明显较少,在200℃时低聚物析出量均快速增多,晶型和数量均趋于一致;热诱导作用是影响低聚物析出的主要因素,纤维后加工的热处理条件、纤维结晶度和聚合过程中乙二醇/对苯二甲酸的质量比可能是析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短纤维 物析出 热诱导 环状三
下载PDF
600 nm粒径聚丁二烯胶乳的制备
10
作者 邱思宇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以丁二烯为单体制备了小粒径聚丁二烯(PB)胶乳,并且用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MAA)制备了附聚剂。通过高分子附聚法附聚小粒径PB胶乳制备了600 nm大粒径PB胶乳,考察了附聚剂用量、电解质用量、附聚时间、附聚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 以丁二烯为单体制备了小粒径聚丁二烯(PB)胶乳,并且用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MAA)制备了附聚剂。通过高分子附聚法附聚小粒径PB胶乳制备了600 nm大粒径PB胶乳,考察了附聚剂用量、电解质用量、附聚时间、附聚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大粒径PB胶乳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粒径PB胶乳最佳粒径为100 nm,附聚剂中MAA适宜用量为20%,电解质用量为0.2%,适宜附聚时间为1~3 h,温度对附聚胶乳粒径的大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径丁二烯 600nm丁二烯胶乳
下载PDF
中国东方能源新建聚丙烯装置采用格雷斯公司的Unipol PP技术
11
作者 钱伯章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56-56,共1页
据“CW2023-11-02”报道,格雷斯公司宣布,东方能源公司(中国南京)已在中国茂名新建1套新装置,该装置使用格雷斯公司的Unipol PP工艺技术生产均聚聚合物和无规共聚物,该装置的年产能为40万t。
关键词 丙烯装置 无规共 格雷斯 工艺技术 PP 合物
下载PDF
基于三支决策的灰色可能度聚类方法及应用
12
作者 杜俊良 刘思峰 +2 位作者 刘勇 李志远 张维亮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针对经典的灰色可能度聚类评估模型难以判定决策对象的灰类归属和过度聚类等问题,利用三支决策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引入三支灰类的概念描述决策对象和灰类之间的不确定聚类关系;将其代替灰色定权聚类中的灰类和严格的聚类关系,构建基于三... 针对经典的灰色可能度聚类评估模型难以判定决策对象的灰类归属和过度聚类等问题,利用三支决策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引入三支灰类的概念描述决策对象和灰类之间的不确定聚类关系;将其代替灰色定权聚类中的灰类和严格的聚类关系,构建基于三支决策的灰色可能度聚类方法,并采用决策粗糙集中的贝叶斯推理确定聚类阈值;最后,以案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模型是经典灰色可能度聚类评估模型的拓展和泛化,可以有效避免过度聚类,降低决策风险,提高聚类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 三支决策 不确定 类阈值
下载PDF
基于原位冷冻界面聚合法的纱线传感器制备及其应变传感性能
13
作者 艾靓雯 卢东星 +1 位作者 廖师琴 王清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2,共9页
为解决传统传感器柔性差、制备成本高等问题,以涤纶包氨纶纱为基材,通过聚多巴胺修饰和聚吡咯的原位冷冻界面聚合制备了具有快速响应、稳定的电力学性能和循环耐用传感性能的柔性纱线应变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 为解决传统传感器柔性差、制备成本高等问题,以涤纶包氨纶纱为基材,通过聚多巴胺修饰和聚吡咯的原位冷冻界面聚合制备了具有快速响应、稳定的电力学性能和循环耐用传感性能的柔性纱线应变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导电纱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探究了不同拉伸应变下导电纱的电阻变化性能。结果显示:在吡咯单体与三氯化铁的量比为1的最佳配比下,在不同的拉伸范围、拉伸速度下,纱线传感器电阻变化稳定,拉伸形变小于6%时,灵敏度达4.039;在10%应变下,响应时间为166.67 ms;此外,纱线循环拉伸1000次后仍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导电纱可通过编织、针织或刺绣等方式与织物相结合,实时监测人体关节活动,广泛应用于人体运动识别和远程医疗服务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吡咯 涤纶包氯纶 弹性纱 导电性能 原位冷冻界面合法 纱线应变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三阶张量的大规模数据谱聚类集成算法
14
作者 仵匀政 杜韬 +2 位作者 周劲 陈迪 王心耕 《大数据》 2024年第3期133-148,共16页
为了降低大规模数据谱聚类计算负担,进一步提高聚类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阶张量的大规模数据谱聚类集成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混合代表最近邻近似方法构造数据间的稀疏亲和子矩阵;然后将稀疏亲和子矩阵表示为二部图,通过图... 为了降低大规模数据谱聚类计算负担,进一步提高聚类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阶张量的大规模数据谱聚类集成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混合代表最近邻近似方法构造数据间的稀疏亲和子矩阵;然后将稀疏亲和子矩阵表示为二部图,通过图分割的方法得到初步聚类结果;最后,提出三阶张量集成方法,将多个聚类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聚类结果。在大规模的真实数据集和合成数据集上验证,相较经典的谱聚类算法、聚类集成算法以及近年来对其改进的算法,该算法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大规模数据 三阶张量 类集成
下载PDF
跳跃跟踪SSA交叉迭代AP聚类算法
15
作者 黄鹤 李文龙 +3 位作者 杨澜 王会峰 高涛 陈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7-990,共14页
针对传统近邻传播聚类算法以数据点对之间的相似度作为输入度量,由于需要预设偏向参数p和阻尼系数λ,算法精度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跳跃跟踪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交叉迭代近邻传播聚类方法.首先,针对麻雀搜索算法中发现者和加入... 针对传统近邻传播聚类算法以数据点对之间的相似度作为输入度量,由于需要预设偏向参数p和阻尼系数λ,算法精度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跳跃跟踪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交叉迭代近邻传播聚类方法.首先,针对麻雀搜索算法中发现者和加入者位置更新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跳跃跟踪优化策略,通过考虑偏好阻尼因子的跳跃策略设计大步长更新发现者,增加麻雀搜索算法的全局勘探能力和寻优速度,加入者设计动态小步长跟踪领头雀更新位置,同时,利用自适应种群划分机制更新发现者和加入者的比重,增加算法的后期局部开发能力和寻优速度;其次,设计基于扰动因子的Tent映射,在此基础上增加3个参数,使映射分布范围增大,并避免了陷入小周期点和不稳周期点;最后,引入轮廓系数作为评价函数,跳跃跟踪麻雀搜索算法自动寻找较优的p和λ,代替手动输入参数,并融合基于扰动因子的Tent映射优化近邻传播算法,交叉迭代确定最优簇数.使用多种算法聚类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数据集的10种公共数据集,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聚类算法与经典近邻传播算法、基于差分改进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和进化近邻传播算法相比具有更优的搜索效率以及聚类精度.对国家信息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提出的方法更加准确有效合理,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邻传播 改进Tent映射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 轮廓系数 类数据集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茶树DNA聚类算法
16
作者 杨小平 倪萍 +4 位作者 诸葛天秋 罗跃新 郭春雨 庞月兰 吴雨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6-399,共14页
为了研究茶树基因序列的聚类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累计方差贡献率进行改进的核主成分分析(KPCA)与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相结合的降维聚类算法(KPCA-k-means++)。将基因库数据集筛选分组后,利用k-mers算法提取基因数据的数据特征,根据... 为了研究茶树基因序列的聚类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累计方差贡献率进行改进的核主成分分析(KPCA)与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相结合的降维聚类算法(KPCA-k-means++)。将基因库数据集筛选分组后,利用k-mers算法提取基因数据的数据特征,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的占比大于85%的标准确定降维主元个数对KPCA进行降维改进并采用k-means++算法对降维后数据聚类,通过CH(Calinski-Harabaze Index)指标和响应时间分析聚类结果。结果表明:在单独聚类、KPCA聚类、改进PCA聚类、改进KPCA聚类4种处理方式中,改进KPCA-k-means++算法在不同处理方式和不同样本数的对比下,CH指标均为最高,与未改进时相比平均高出33%。在响应时间方面,改进KPCA-k-means++算法与同样改进PCA-k-means++算法在不同聚类数和样本数的对比下响应时间均较短。改进KPCA-k-means++算法能够保证对于茶树的基因序列的聚类准确率和聚类速度,表现出极好的聚类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成分分析 累计方差贡献率 K均值类算法 基因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性能调控策略及应用
17
作者 陈咏 叶梦婷 +2 位作者 王朝生 乌婧 王华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0-229,共10页
为进一步推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道路的发展,以改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性能及开发功能化材料为目标,通过整理归纳聚合物性能调控策略,综述以聚合物共混改性、分子结构共聚改性及链段扩链改性手段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 为进一步推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道路的发展,以改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性能及开发功能化材料为目标,通过整理归纳聚合物性能调控策略,综述以聚合物共混改性、分子结构共聚改性及链段扩链改性手段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改性单体及结构单元对聚合物的链结构及聚集态结构的影响,具体阐述了柔性、刚性及功能性结构单体在链段中的作用及调控;讨论了分子链结构的引入方式及链结构对聚合物性能的调控,分析嵌段共聚物反应机制及典型化学结构与制备路线;最后总结不同调控策略对聚合物的影响,并指出改性策略与性能的调控需要结合产品需求—生产—应用一体化发展来设计,为PBS基改性产品需求及产业化应用提供研发制备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丁二醇酯 生物降解材料 嵌段合物 改性策略
下载PDF
基于组合相似度动态聚类和词熵的网络话题在线检测
18
作者 郭慧 王亚楠 +2 位作者 王欣艳 魏艺泽 王养廷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166,共8页
[研究目的]为实现网络热点话题的在线检测,提升增量式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提出了基于组合相似度的动态聚类算法,同时通过计算词熵实现主题词提取和演化跟踪。[研究方法]通过CIFG-BiLSTM-CRF模型实现文本的命名实体识别,计算文本与话题... [研究目的]为实现网络热点话题的在线检测,提升增量式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提出了基于组合相似度的动态聚类算法,同时通过计算词熵实现主题词提取和演化跟踪。[研究方法]通过CIFG-BiLSTM-CRF模型实现文本的命名实体识别,计算文本与话题的实体相似度,再取文本词向量与话题中心余弦相似度的最大值作为词向量相似度,二者结合判断文本所属话题。在聚类过程中利用时间窗口策略实现话题中心和成员文本的动态更新。同时,计算文本词熵,生成话题的词熵和列表,实现话题主题词提取和演化跟踪。实验以新冠疫情新闻为数据实现话题在线检测,并展示了话题主题词的演化和跟踪过程。[研究结论]实验表明,与传统相似度计算方法相比,组合相似度能够获得更好的聚类效果,聚类过程中提取出的话题主题词也正确地反映了原始数据的热点话题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话题 在线话题检测 增量式 主题词提取 组合相似度 动态类算法 词熵
下载PDF
重组木聚糖酶的高密度发酵及其定向制备低聚木糖
19
作者 赵剑 解静聪 +3 位作者 姜越 杨静 徐浩 张宁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为提高酶水解杨木木聚糖定向转化低聚木糖的效率,同时降低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成本,围绕重组大肠杆菌(PET-PdoXyn10A-DE3)高密度发酵制备拟杆菌来源木聚糖酶PdoXyn10A的诱导表达条件和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条件开展了研究。考察了在... 为提高酶水解杨木木聚糖定向转化低聚木糖的效率,同时降低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成本,围绕重组大肠杆菌(PET-PdoXyn10A-DE3)高密度发酵制备拟杆菌来源木聚糖酶PdoXyn10A的诱导表达条件和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条件开展了研究。考察了在5 L发酵罐水平下诱导剂浓度、诱导光密度(OD_(600))值、诱导温度和诱导pH值等因素对PET-PdoXyn10A-DE3产重组木聚糖酶PdoXyn10A的影响,反应温度、pH值对玉米芯木聚糖酶水解过程中酶活力的影响,以及酶添加量、酶水解时间对杨木乙酸水解液制备低聚木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诱导剂浓度0.25 mmol/L、诱导OD_(600)值55、诱导温度34℃和诱导pH值7.0的最佳诱导条件下,经高密度发酵重组酶酶活力可达362.67 U/mL,重组大肠杆菌生物量可达28.83 g/L。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最佳条件为酶反应温度40℃、pH值5.2、酶添加量12 U/mL和反应时间6 h,此条件下低聚木糖的量为3.21 g/L,其中木二糖、木三糖、木四糖、木五糖和木六糖的量分别为1.09、 0.97、 0.84、 0.18、 0.13 g/L,木糖为1.8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木糖酶 高密度发酵 乙酸水热反应 木糖 酶水解条件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的力学性能分析
20
作者 韩宜康 王俊逸 +1 位作者 张睿哲 井国庆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4,共9页
随着混凝土轨枕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混凝土的生产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地聚物作为一种新型低碳材料,能在节能减碳的同时消耗矿渣和粉煤灰等固废。目前,针对地聚物应用于铁路轨枕的相关研究,如混合使用水泥与粉煤灰、矿渣的地聚物... 随着混凝土轨枕在我国的广泛应用,混凝土的生产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地聚物作为一种新型低碳材料,能在节能减碳的同时消耗矿渣和粉煤灰等固废。目前,针对地聚物应用于铁路轨枕的相关研究,如混合使用水泥与粉煤灰、矿渣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及其裂缝扩展特性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本文设计2种配合比的地聚物混凝土并制造成轨枕,使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技术,在轨下截面的三点弯曲实验下分析2种配合比下轨枕挠度、裂缝扩展特性及裂缝宽度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种配合比地聚物混凝土轨枕的抗弯承载力均高于普通混凝土轨枕。相比于普通混凝土轨枕,地聚物混凝土轨枕在较低的静荷载作用下挠度较大,但随着荷载的增加轨枕挠度的增长速度较慢,刚度损失较小,弹性阶段延续的荷载区间更长,这种特征在配合比为Geo50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上更为显著。2种配合比的轨枕微裂纹萌生的荷载相近,分别为130 kN和120 kN。在较低荷载下2种轨枕裂缝扩展相差不大,在较高荷载下配合比为Geo100的地聚物轨枕的裂缝发展加快,裂缝宽度值和增长速度都大于Geo50。配合比为Geo100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主要表现为受弯正截面破坏,配合比为Geo50的地聚物混凝土轨枕主要表现为受剪斜拉破坏。掺入部分水泥代替矿渣和粉煤灰的地聚物能使所制成轨枕在较高的荷载下保持更高刚度和更缓慢的裂缝扩展速度,该方案有助于推动地聚物应用于混凝土轨枕,促进铁路双碳战略贯彻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 物混凝土轨枕 裂缝 三点抗弯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