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俞媛 高申 +2 位作者 钟延强 付强 王新华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49-852,共4页
目的 考察布比卡因聚乳酸微球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家兔单次皮下植入布比卡因聚乳酸微球和皮下注射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后 ,用HPLC测定血中布比卡因浓度。结果 布比卡因聚乳酸微球和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的cmax分别为 0 .78和 ... 目的 考察布比卡因聚乳酸微球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家兔单次皮下植入布比卡因聚乳酸微球和皮下注射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后 ,用HPLC测定血中布比卡因浓度。结果 布比卡因聚乳酸微球和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的cmax分别为 0 .78和 2 .4 7μg·mL-1,tmax分别为 12 .99和 0 .34h ,MRT分别为 39.37和 5 .5 6h。结论 微球在家兔体内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低血药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聚乳酸缓释微球 家兔 体内药动学
下载PDF
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俞媛 高申 +1 位作者 钟延强 丁雪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 :制备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 ,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 :以聚乳酸为载体 ,采用 W/O/W乳剂 -扩散溶剂挥发法制备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 ,考察了微球的粉粒学特征 ,并进行了体外溶出研究。 结果 :差热分析表明 ,布比卡... 目的 :制备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 ,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 :以聚乳酸为载体 ,采用 W/O/W乳剂 -扩散溶剂挥发法制备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 ,考察了微球的粉粒学特征 ,并进行了体外溶出研究。 结果 :差热分析表明 ,布比卡因在载体中以分子状态存在 ,与聚乳酸形成了包嵌的微球体 ;其体外释药曲线可用 Higuchi方程拟合 ,t1 /2 =2 2 .76 h。 结论 :布比卡因聚乳酸缓释微球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体外释药 迟效制剂 聚乳酸缓释微球 局部麻醉药 BUP
下载PDF
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对兔脊柱结核局部治疗作用的药效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峥 姜涛 +7 位作者 李海建 吴林波 陶亢 龙志成 陈江涛 王翀 呼西旦.阿巴拜克力 宋兴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945-948,95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对兔脊柱结核局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75只造模成功、感染程度近似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15只,行病灶清除术后在每组病灶清除部位放入不同剂量(A组3 mg、B组6 mg、C组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对兔脊柱结核局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75只造模成功、感染程度近似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15只,行病灶清除术后在每组病灶清除部位放入不同剂量(A组3 mg、B组6 mg、C组12 mg、D组空白微球、E组15 mg)含有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异体冻干松质骨,充分填塞缺损处。在术后不同时间段行大体肉眼观察、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细菌学等检查。结果75只新西兰大白兔中6只术后发生下肢截瘫,75只均完成实验。X线检查示术后15、30 d各组均无明显的腰4、5椎体破坏及椎间隙改变。术后60 d时A组4只(30.7%)、B组4只(30.7%)、C组2只(14.2%)、D组5只(35.7%)腰5椎体上部有骨质破坏及腰4、5椎间隙改变。E组15只至术后8 w无明显影像学改变。病理及组织学检查示:A、B、C、D组中感染复发的新西兰大白兔椎体、椎旁软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示有脓细胞、类上皮样细胞或坏死灶等形成,脓液培养显示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E组新西兰大白兔椎体及软组织HE染色可见较多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椎旁软组织培养无结核杆菌生长。A、B、C、D组与E组新西兰大白兔X线检查与组织学检查感染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 mg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为兔脊柱结核短期体内局部预防复发的最低有效治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喷丁聚乳酸缓释微球 脊柱结核 药效评价
下载PDF
聚乳酸乙醇酸/RNAⅢ抑制肽缓释微球的血液相容性(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静东 张小斌 +2 位作者 郝立波 邢庆昌 王继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10181-10184,共4页
目的:评价聚乳酸乙醇酸/RNAⅢ抑制肽缓释微球的血液相容性。方法:①聚乳酸乙醇酸/RNAⅢ抑制肽微球制备:采用Fmoc法由C端至N端先合成粗品肽;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对RNAⅢ抑制肽粗品进行纯化分析,按紫外吸收峰收集组分,冷冻干燥,得到RNAⅢ... 目的:评价聚乳酸乙醇酸/RNAⅢ抑制肽缓释微球的血液相容性。方法:①聚乳酸乙醇酸/RNAⅢ抑制肽微球制备:采用Fmoc法由C端至N端先合成粗品肽;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对RNAⅢ抑制肽粗品进行纯化分析,按紫外吸收峰收集组分,冷冻干燥,得到RNAⅢ抑制肽纯品。再采用液相复乳法制备直径50~70μm的聚乳酸乙醇酸/RNAⅢ抑制肽微球。②浸提液制备:聚乳酸乙醇酸/RNAⅢ抑制肽微球粉末按1g/L在37℃无菌条件下用生理盐水浸提72h,制得浸提液原液;加入同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制得0.5g/L的浸提液。以溶血实验、凝血实验、血小板聚集实验,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观察对兔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对聚乳酸乙醇酸/RNAⅢ抑制肽微球血液相容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①浸提液原液和0.5g/L浸提液的溶血率分别为3.24%和2.67%,两者的溶血率均<5%,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溶血实验要求。②浸提液原液和0.5g/L浸提液对兔凝血时间,各时间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结论:聚乳酸乙醇酸/RNAⅢ抑制肽缓释微球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醇酸/RNAⅢ抑制肽缓释 血液相容性 生物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