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键合技术与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罗怡 王晓东 王立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3012-3018,共7页
在微流控芯片的制作中,键合是关键技术之一,基片与盖片只有通过键合才能形成封闭的微通道,因此键合质量直接影响芯片的制作质量。对键合方法进行了分类,综述了目前已有的芯片键合技术及方法,分析了各种键合方法在制作质量、制作效率以... 在微流控芯片的制作中,键合是关键技术之一,基片与盖片只有通过键合才能形成封闭的微通道,因此键合质量直接影响芯片的制作质量。对键合方法进行了分类,综述了目前已有的芯片键合技术及方法,分析了各种键合方法在制作质量、制作效率以及是否适用于批量化制作等方面的局限性,详细介绍了具有效率高、适合批量化生产等优点的超声波键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 微流芯片的键合技术 微流芯片的制作工艺 生化MEMS器件
下载PDF
低成本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加工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2
作者 范一强 王洪亮 张亚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5期1-5,共5页
针对传统微流控芯片加工方法成本高昂、耗时长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多种低成本的微流控芯片加工方法,在聚合物、纸等材料上加工、完成了能够满足其应用需求的微流控芯片。对当前各类基于聚合材料的低成本微流控芯片加工技术进行了梳理和... 针对传统微流控芯片加工方法成本高昂、耗时长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多种低成本的微流控芯片加工方法,在聚合物、纸等材料上加工、完成了能够满足其应用需求的微流控芯片。对当前各类基于聚合材料的低成本微流控芯片加工技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低成本微流控芯片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 纸基微流芯片 低成本微流芯片
下载PDF
聚合物薄膜微流控芯片拉伸成形规律研究
3
作者 宋满仓 陈冬冬 刘军山 《模具制造》 2020年第7期30-33,共4页
为研究聚合物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成形规律,促进聚合物材料在微流控芯片中的使用,以聚丙烯微流控芯片为研究对象,利用设计加工好的拉伸成形模具,在聚丙烯薄膜上成形出微结构,将成形件剖开放在工具显微镜下观察成形情况,参照金属材料拉伸... 为研究聚合物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成形规律,促进聚合物材料在微流控芯片中的使用,以聚丙烯微流控芯片为研究对象,利用设计加工好的拉伸成形模具,在聚丙烯薄膜上成形出微结构,将成形件剖开放在工具显微镜下观察成形情况,参照金属材料拉伸过程将微结构处划分为凸缘区、凹模圆角区、筒壁区、凸模圆角区和筒底区5个区域,分区域观察聚合物材料的流动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材料拉伸成形过程中,凸缘区不参与变形,筒底区和筒壁区参与变形,筒壁区变形程度比筒底区大,材料厚度变化程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 生物信息检测 聚丙烯 拉伸成形 拉伸区域
下载PDF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消毒灭菌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竞技 张亚军 范一强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02-1911,共10页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成本低、易加工,目前在医药、生物检测和化学合成等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以热塑性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和热固型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为基材的高分子聚合...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成本低、易加工,目前在医药、生物检测和化学合成等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以热塑性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和热固型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为基材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因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学透明性,已逐渐成为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加工的主导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类微流控芯片的制备。鉴于该类芯片应用场景的特殊性,需在使用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以避免微生物干扰。目前,针对PMMA和PDMS的消毒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灭菌、电子束、60Coγ射线辐射灭菌、超临界二氧化碳灭菌、乙醇消毒、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绿原酸消毒、清洗剂消毒。本文从基本原理、消毒灭菌方法、应用场景等方面,回顾和总结了相关技术在PMMA和PDMS基体微流控芯片中的实现方法,并在芯片材质、适用范围等方面分析了所适用的消毒灭菌方法,为以聚合物为基材的生物医药类微流控芯片的消毒灭菌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 消毒灭菌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原文传递
模块化微流控系统与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范一强 王洪亮 +3 位作者 高克鑫 刘竞技 柴东平 张亚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63-1871,共9页
微流控芯片近年来在生命科学、分析化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是高度集成化的微纳尺度流体综合处理和分析系统,其设计和加工过程较为复杂,且需要专业的微加工设备和技术人员。借鉴于... 微流控芯片近年来在生命科学、分析化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是高度集成化的微纳尺度流体综合处理和分析系统,其设计和加工过程较为复杂,且需要专业的微加工设备和技术人员。借鉴于集成电路和微机电系统在模块化方面的成功经验,近年来,模块化微流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长,模块化微流控系统通过将单一液体操控功能的模块进行重新组合后实现复杂的微流体操控功能。与集成化微流控系统相比,模块化微流控系统的优势在于组合灵活、适应性强,且可以通过批量生产显著降低了微流控芯片的加工和使用成本,使用者可根据实验需求快速拼装得到能够满足其应用需求的微流控芯片系统。模块化微流控系统的提出为微流控芯片设计、加工技术的标准化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实现途径,同时也为微流控芯片未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目前,模块化微流控芯片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各类材料、加工方法、接口技术相继出现,还远未形成标准化的模块化微流控技术体系。本文介绍了现阶段各类模块化微流控芯片的最新研究概况以及模块化微流控芯片在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未来模块化微流控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微流芯片 聚合物微流控芯片 微流芯片接口技术 评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