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环分子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文婷 刘傲冉 《分析化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7-20,共14页
高分子链间通过非共价交联作用能够形成超分子聚合物网络(SPNs),这类材料具有动态可逆性、刺激响应性、自愈性和形状记忆等优点,目前已在高分子科学、超分子化学、自适应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等诸多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基于大环主体的主客... 高分子链间通过非共价交联作用能够形成超分子聚合物网络(SPNs),这类材料具有动态可逆性、刺激响应性、自愈性和形状记忆等优点,目前已在高分子科学、超分子化学、自适应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等诸多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基于大环主体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是构筑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的一类重要非共价驱动力,本文按照大环主体的种类介绍了不同类型主–客体作用交联的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的构筑策略,以及它们的刺激响应组装行为和功能调控相关研究进展。同时,讨论了该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发展其他新颖超分子聚合物网络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化学 自组装 主–客体相互作用 超分子聚合物网络 刺激响应性
下载PDF
基于柱芳烃主客体相互作用和卤键构筑超分子聚合物网络及其应用研究
2
作者 赵磊磊 梁必聪 +1 位作者 贾兰 王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18-622,626,共6页
合成了基于柱[5]芳烃主体和4-4-(溴苯基)吡啶客体的AB型单体,该单体可在氯仿中自组装成线形超分子聚合物。加入4,4′-联吡啶(BPy)后,在卤键的作用下,线形超分子聚合物发生交联,形成超分子聚合物网络(SPN)。这种超分子聚合物网络对于甲... 合成了基于柱[5]芳烃主体和4-4-(溴苯基)吡啶客体的AB型单体,该单体可在氯仿中自组装成线形超分子聚合物。加入4,4′-联吡啶(BPy)后,在卤键的作用下,线形超分子聚合物发生交联,形成超分子聚合物网络(SPN)。这种超分子聚合物网络对于甲基橙具有高吸附能力,显示了其在废液处理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芳烃 卤键 超分子聚合物网络 染料吸附
原文传递
WPUEA互穿聚合物网络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任海文 洪成宇 +3 位作者 张晶书 赵林贺 李家伟 周超 《聚氨酯工业》 CAS 2023年第5期13-16,共4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丙烯酸酯类单体(AM)、环氧树脂(EP)为原料,通过交联剂β-环糊精(β-CD)和二乙烯基苯(DVB)的引入构建互穿网络,制备了具有半互穿网络(Semi-IPN)和互穿网络(IPN)结构的系列水性聚氨酯...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丙烯酸酯类单体(AM)、环氧树脂(EP)为原料,通过交联剂β-环糊精(β-CD)和二乙烯基苯(DVB)的引入构建互穿网络,制备了具有半互穿网络(Semi-IPN)和互穿网络(IPN)结构的系列水性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酯(WPUEA)复合乳液。通过改变交联剂的用量,探究不同交联剂用量对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的粒径、膜的拉伸强度、水接触角、玻璃化转变温度(Tg)、损耗因子(tanδ)等随之增大,吸水率随之减小,胶膜综合性能得到提升;与Semi-IPN结构相比,IPN结构的WPUEA胶膜有更好的耐水性、拉伸强度和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 Β-环糊精 互穿网络聚合物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瑞瑛 王静媛 +2 位作者 韩庆国 李玉玮 汤心颐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3-216,共4页
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刘瑞瑛王静媛韩庆国李玉玮汤心颐(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关键词互穿聚合物网络,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阻尼性能,乳胶自1969年Sperling和Fri... 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刘瑞瑛王静媛韩庆国李玉玮汤心颐(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关键词互穿聚合物网络,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阻尼性能,乳胶自1969年Sperling和Frisch分别发展了MilarIPN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聚合物网络 聚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 阻尼性能 乳胶
下载PDF
壳聚糖·聚丙烯酸配合物半互穿聚合物网络膜及其对pH和离子的刺激响应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文俊 王汉夫 +2 位作者 卢玉华 汪志亮 钟伟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壳聚糖·聚丙烯酸配合物半互穿聚合物网络膜及其对pH和离子的刺激响应李文俊王汉夫卢玉华汪志亮钟伟(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开放实验室上海200433)关键词高分子间配合物,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水凝... 壳聚糖·聚丙烯酸配合物半互穿聚合物网络膜及其对pH和离子的刺激响应李文俊王汉夫卢玉华汪志亮钟伟(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开放实验室上海200433)关键词高分子间配合物,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水凝胶,壳聚糖,刺激响应敏感性水凝胶是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聚合物网络 水凝胶 壳聚糖 聚丙烯酸 配合物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光栅的制备 被引量:15
6
作者 宋静 马骥 +1 位作者 刘永刚 宣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将具有光敏特性的预聚物与向列相液晶按一定比例混合,注入液晶盒,以紫外灯为光源,通过光掩模法使混合物在紫外光的引发下产生相分离,形成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光栅。采用光学显微镜和He Ne激光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光栅获得了周期性的栅... 将具有光敏特性的预聚物与向列相液晶按一定比例混合,注入液晶盒,以紫外灯为光源,通过光掩模法使混合物在紫外光的引发下产生相分离,形成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光栅。采用光学显微镜和He Ne激光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光栅获得了周期性的栅结构,且衍射效率具有电场调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 光栅 相分离 光化学反应
下载PDF
宽温域高阻尼互穿聚合物网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3
7
作者 秦川丽 蔡俊 +2 位作者 张巨生 唐冬雁 蔡伟民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4-378,共5页
以环氧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 (二者质量比为 2 /1 )混合物为乙烯基酯树脂 (VER) ,1 ,4 丁二醇为扩链剂 ,采用“同步互穿”工艺 ,室温下与聚氨酯 (PU)预聚物固化制备了低温至室温区阻尼温域近 70℃、损耗因子 (tanδ)大于 0 4的PU/... 以环氧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 (二者质量比为 2 /1 )混合物为乙烯基酯树脂 (VER) ,1 ,4 丁二醇为扩链剂 ,采用“同步互穿”工艺 ,室温下与聚氨酯 (PU)预聚物固化制备了低温至室温区阻尼温域近 70℃、损耗因子 (tanδ)大于 0 4的PU/VER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结果表明 ,当PU/VER(质量比 ,下同 )为 70 /3 0时 ,IPN的tanδ大于 0 7的阻尼温域近 40℃。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原子力显微镜考察了试样的连续相构成及微观结构表明 ,形成的双相连续“同步互穿”体系的相畴尺寸在纳米级范围 ,组成比为 70 /3 0的IPN较 5 0 /5 0者相容性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随VER用量的增加 ,试样具有由弹性到脆性的形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 乙烯基酯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 阻尼性能 微观 结构
下载PDF
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8
作者 杨宇润 黄微波 +2 位作者 丁德富 李效玉 焦书科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3-60,共8页
介绍了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PU IPN)作为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分别讨论了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IPN 和PU/乙烯基聚合物IPN的阻尼性,以及影响阻尼性能的因素,并比较了不同类型的PU IPN的优缺点及新... 介绍了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PU IPN)作为阻尼材料的研究进展,分别讨论了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IPN 和PU/乙烯基聚合物IPN的阻尼性,以及影响阻尼性能的因素,并比较了不同类型的PU IPN的优缺点及新的可能的探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环氧树脂 阻尼性能
下载PDF
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万勇军 顾宜 +4 位作者 谢美丽 欧阳庆 刘小平 陆雯 王建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1-84,89,共5页
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 ,动态力学分析法研究了IPN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出现宽温度阻尼范围。当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40 /60时 ,材料的宽温度范围的阻尼性能最好... 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 ,动态力学分析法研究了IPN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出现宽温度阻尼范围。当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40 /60时 ,材料的宽温度范围的阻尼性能最好。在体系中引入柔性链可改善低温阻尼性能 ,而引入刚性链则降低阻尼值、提高阻尼温度、阻尼温度范围变窄。在体系中引入大侧基能显著提高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的阻尼性能 ,提高交联密度会使阻尼性能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聚合物网络 阻尼性能
下载PDF
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袁惠根 谢雪奋 +2 位作者 唐舜英 周其云 潘仁云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7-240,共4页
从聚合物相容性及形态结构、单体结构和单体配比等几方面对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阻尼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简便和定量的评价IPN阻尼性能的方法:ΔLP=10log[(Q/4πr2+4/R1)/(Q/4... 从聚合物相容性及形态结构、单体结构和单体配比等几方面对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阻尼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简便和定量的评价IPN阻尼性能的方法:ΔLP=10log[(Q/4πr2+4/R1)/(Q/4πr2+4/R2)];并指出IPN阻尼材料的有效tanδ下限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聚合物网络 噪声 高分子材料 阻尼性能
下载PDF
聚醚型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万勇军 谢美丽 +4 位作者 顾宜 欧阳庆 刘小平 陆雯 王建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35-137,14,共4页
以聚氨酯(PU)为组分Ⅰ、乙烯基酯树脂(VER)为组分Ⅱ,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IPN),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PU/VER-IPN的微观形态,用调制D... 以聚氨酯(PU)为组分Ⅰ、乙烯基酯树脂(VER)为组分Ⅱ,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VER-IPN),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PU/VER-IPN的微观形态,用调制DSC(M-DSCTM )、动态力学分析方法(DMA)研究了IPN 的玻璃化转变行为及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U 网络与VER网络形成了多相微区结构,在界面处互穿和缠结,形成类似胞状的结构,PU 相为胞壁,VER为胞体。在PU 和VER之间,次级作用明显加强,出现氢键吸收峰,并且出现宽温度阻尼范围。当PU/VER= 40/60 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 结构
下载PDF
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技术在功能高分子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2
作者 郭宝春 邱清华 贾德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2,共4页
综述了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技术在功能材料中应用研究的进展。具体叙述功能膜材料、敏感性水凝胶、非线性光学极性聚合物、导电材料。
关键词 互穿聚合物网络 功能高分子 功能材料
下载PDF
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合成动力学及相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秦川丽 张巨生 +2 位作者 唐冬雁 蔡俊 蔡伟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3-258,共6页
以丙烯酸乙酯为乙烯基酯树脂的共聚单体 ,利用“同步互穿”工艺室温固化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 (PU/VERIPN) .对IPN固化过程的动态跟踪及半定量考察的结果表明 :由于两网络不同的聚合机理及体系黏度的影响 ,P... 以丙烯酸乙酯为乙烯基酯树脂的共聚单体 ,利用“同步互穿”工艺室温固化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 /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 (PU/VERIPN) .对IPN固化过程的动态跟踪及半定量考察的结果表明 :由于两网络不同的聚合机理及体系黏度的影响 ,PU网络先形成 ,网络形成得较完善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 (DSC)、原子力显微镜 (AFM )及透射电镜 (TEM)定性考察了IPN两网络间的相容性 ,结果表明 :形成的双相连续“同步互穿”体系的相畴尺寸在纳米级范围 ,当PU和VER的组成比为 80 /2 0和 70 /30时体系均出现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 ,较好地改善了PU与常规VER树脂的相容性 .进一步通过DSC实测和理论Tg 值的计算获得相容因子(θ) ,定量考察了两网络间的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聚合物网络 乙烯基酯树脂 动力学 相容因子(θ)
下载PDF
聚合物结构对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薄膜电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守廉 唐秀之 +3 位作者 何杰 曾彧 阎斌 汪映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6,共4页
用带有联苯结构的双丙烯酸酯和单丙烯酸酯作为单体,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PSLC)薄膜。研究了不同液晶含量、固化时间、单体结构、取向层对PSLC膜电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晶含量的增加,样品... 用带有联苯结构的双丙烯酸酯和单丙烯酸酯作为单体,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PSLC)薄膜。研究了不同液晶含量、固化时间、单体结构、取向层对PSLC膜电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晶含量的增加,样品的关态透光率(TOFF)随之增大,驱动电压则呈减小趋势;相对而言,随固化时间的增加,样品的TOFF则降低。在PI作取向层时,由双丙烯酸酯单体制备的样品表现出了较高的TOFF,而由单丙烯酸酯单体制得的样品,因其聚合物网络结构的不稳定性,在较低电压情况下就出现了"变形"的电光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网络 液晶 网络形态 电光性能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酯/丁羟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形态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宋雪晶 罗运军 +1 位作者 柴春鹏 李国平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6-28,33,共4页
为改善丁羟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采用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技术,将改性超支化聚酯引入丁羟聚氨酯体系,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酯/丁羟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最大拉伸强度和延伸率比单一丁羟聚氨酯网络提高了3倍以上。... 为改善丁羟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采用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技术,将改性超支化聚酯引入丁羟聚氨酯体系,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酯/丁羟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最大拉伸强度和延伸率比单一丁羟聚氨酯网络提高了3倍以上。利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透射电镜分析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化学结构和微相结构,以确定超支化聚合物对丁羟聚氨酯的增强增韧机理。认为互穿聚合物网络之间形成氢键以及微相分离是互穿网络力学性能提高的原因。当分散相粒径为1μm时,力学性能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复合固体推进剂 互穿聚合物网络 超支化聚酯 微相结构 增强增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PMPS/PMAc相容性与同步互贯聚合物网络的阻尼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强 黄光速 江璐霞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9-413,共5页
互贯聚合物网络是一种聚合物合金 ,其组分的热力学性质决定组分间的相容性和微相结构 ,从而影响材料的阻尼性能 .采用同步互贯聚合物网络 (SIN)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苯基硅氧烷 (PMPS) 聚甲基丙烯酸酯 (PMAc)阻尼材料 ,用DMA和AFM等... 互贯聚合物网络是一种聚合物合金 ,其组分的热力学性质决定组分间的相容性和微相结构 ,从而影响材料的阻尼性能 .采用同步互贯聚合物网络 (SIN)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苯基硅氧烷 (PMPS) 聚甲基丙烯酸酯 (PMAc)阻尼材料 ,用DMA和AFM等表征研究了其玻璃化温度转变行为与微观相态结构 .结果表明 ,由相容性好的组分制备的SIN材料阻尼值最高 ,tanδmax 可达 1 4,只有一个玻璃化温度转变峰 ,其微相结构为双相连续 ;组分介于相容与不相容之间时 ,所构成的SIN样品的tanδ≥ 0 3的温度区间最宽 ,可达 170℃ ,微相结构为单相连续 ;由相容性差的组分制得的SIN阻尼材料的内耗峰裂分为两个区间 .PMPS PMAcSIN材料的阻尼性能可以通过调节组分的相容性进行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PS PMAC 相容性 同步互贯聚合物网络 阻尼性能 聚苯基硅氧烷 聚甲基丙烯酸 阻尼材料
下载PDF
温度及pH敏感聚(丙烯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互穿聚合物网络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5
17
作者 卓仁禧 张先正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9-42,共4页
合成聚(丙烯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互穿聚合物网络(PAAc/PNIPAIPN)水凝胶,具有温度及pH双重敏感特性.这种水凝胶在弱碱性条件下的溶胀率远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溶胀率.在酸性条件下,随着温度上升,凝胶的溶... 合成聚(丙烯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互穿聚合物网络(PAAc/PNIPAIPN)水凝胶,具有温度及pH双重敏感特性.这种水凝胶在弱碱性条件下的溶胀率远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溶胀率.在酸性条件下,随着温度上升,凝胶的溶胀率也随之逐渐上升;而在弱碱性条件下,温度低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的较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溶胀率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当温度达到LCST时,凝胶的溶胀率突然急剧下降,并随着温度的逐渐上升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N-异丙基丙烯酰胺 互穿聚合物网络 水凝胶
下载PDF
液晶中聚合物网络的形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文君 黄子强 夏都灵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3年第2期97-100,共4页
研究了混合到液晶材料中的双官能丙烯单体材料,在紫外光作用下发生交连聚合形成的聚合物网络的织构。采用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预聚物单体,选择E70A向列液晶材料,混合以后注入两片经过平行取向的玻璃基板之间,在紫外光下聚合,形成了... 研究了混合到液晶材料中的双官能丙烯单体材料,在紫外光作用下发生交连聚合形成的聚合物网络的织构。采用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预聚物单体,选择E70A向列液晶材料,混合以后注入两片经过平行取向的玻璃基板之间,在紫外光下聚合,形成了与液晶取向方向一致的聚合物网络。介绍了样品的制备过程,以及偏光显微照片和扫描电镜照片,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聚合物网络 形貌 双官能丙烯单体材料 紫外光
下载PDF
液晶中形成的聚合物网络织构及形貌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庆兵 凌志华 +1 位作者 李海峰 黄锡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4-104,共11页
将少量的丙烯酸单体材料掺入液晶材料中,经紫外光照射使单体发生交联可以形成聚合物网络织构。本文描述了单体的聚合过程,用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研究了在液晶的不同排列状态下形成的聚合物网络的织构和形貌,分析了光强和温度... 将少量的丙烯酸单体材料掺入液晶材料中,经紫外光照射使单体发生交联可以形成聚合物网络织构。本文描述了单体的聚合过程,用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研究了在液晶的不同排列状态下形成的聚合物网络的织构和形貌,分析了光强和温度等固化条件对形成的聚合物网络形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聚合物网络 形貌 网络织物
下载PDF
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互穿聚合物网络聚合物的阻尼性能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吕冬 杜中杰 +1 位作者 张晨 励杭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94-997,共4页
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出一系列阻尼性能良好的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PU/P(MMA-BM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聚合物,通过动态力学分析方法表征了PU/P(MMA-BMA)IPN聚合物的阻尼性能。探讨了加入催化剂、高温后处理、交联... 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出一系列阻尼性能良好的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PU/P(MMA-BM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聚合物,通过动态力学分析方法表征了PU/P(MMA-BMA)IPN聚合物的阻尼性能。探讨了加入催化剂、高温后处理、交联剂用量及PU与P(MMA-BMA)的质量比对PU/P(MMA-BMA)IPN聚合物阻尼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高温后处理后,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交联剂二乙烯基苯用量(占MMA和BMA的摩尔分数)为1.5%、PU与P(MMA-BMA)的质量比接近1或小于1时,PU/P(MMA-BMA)IPN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阻尼材料 动态力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