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诱导扩链改性对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发泡性能的优化
1
作者 沈超 蒋团辉 +3 位作者 李胜男 朱能贵 曾祥补 熊一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5,共9页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的低熔体强度限制了其在轻量化方面的应用。文中采用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扩链改性PBAT,以改善其熔体强度,从而提高其在注塑成型条件下的发泡性能。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旋转流变仪和万能力...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的低熔体强度限制了其在轻量化方面的应用。文中采用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扩链改性PBAT,以改善其熔体强度,从而提高其在注塑成型条件下的发泡性能。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旋转流变仪和万能力学试验机,研究了不同含量TGIC对PBAT熔融结晶行为、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经TGIC扩链改性后不同PBAT样品的发泡性能。结果表明,适量的TGIC能诱导PBAT形成长链支化结构,提高分子链交联度,降低其结晶度、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同时提高其拉伸强度,但降低了断裂伸长率。改性后的PBAT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复数黏度和较低的损耗因子,表现出应变硬化行为,熔体弹性和强度得到提高。发泡性能分析结果显示,在注塑发泡条件下,含4%TGIC的样品具有最小泡孔直径、最大泡孔密度和均匀泡孔分布,展现出理想泡孔结构,说明经TGIC扩链改性后,PBAT熔体强度得以改善,发泡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扩链改性 熔体强度 发泡性能
下载PDF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林林 宋树鑫 +3 位作者 梁敏 张玉琴 齐小晶 董同力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5-130,共6页
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一种生物可降解缓冲包装材料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并测试其表观密度、热学性能、红外光谱及缓冲性能。利用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筛选出发泡最佳工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构仪分别测... 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一种生物可降解缓冲包装材料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并测试其表观密度、热学性能、红外光谱及缓冲性能。利用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筛选出发泡最佳工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构仪分别测试缓冲包装材料的热学性能和缓冲性能。结果显示,最佳发泡工艺为发泡剂碳酸氢钠添加量为20%,发泡温度为140℃,发泡时间为25 min,其表观密度为0.18 g/cm^3;NaHCO_3在发泡材料中无残留;30 mm厚的缓冲材料缓冲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碳酸氢钠 发泡 缓冲性能
下载PDF
有机蒙脱土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晓琪 李根 姚媛媛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9期90-92,99,共4页
采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和层状硅酸盐有机蒙脱土(OMMT-DK2)运用熔融插层法制备出了全降解复合材料并吹塑成膜。XRD测试结果表明,PBAT分子链成功地插入到了OMMT-DK2片层之间,OMMT-DK2的层间距离由1.923 nm分别扩大到了3.592... 采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和层状硅酸盐有机蒙脱土(OMMT-DK2)运用熔融插层法制备出了全降解复合材料并吹塑成膜。XRD测试结果表明,PBAT分子链成功地插入到了OMMT-DK2片层之间,OMMT-DK2的层间距离由1.923 nm分别扩大到了3.592 nm、3.306 nm、3.271 nm、3.215 nm,形成了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DSC测试结果得出复合薄膜结晶度、玻璃化温度、熔点和结晶温度随着OMMT-DK2的增加而下降;当OMMT-DK2的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达到了33.25 MPa;当OMMT-DK2的添加量为5%时,断裂伸长率达到了8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有机蒙脱土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融包覆制备缓释肥的研究
4
作者 林叶春 令狐昌开 +4 位作者 龙勇 符德龙 冯小芽 李洪勋 罗筑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89,共8页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绿色缓释肥的研发可缓解化肥的利用率较低所造成的养份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使用异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TDBSP)改性可生物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降低其熔体流动温度,加入环境友好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进行增塑,进一步提高熔体流动性,使PBAT改性材料能够在120℃下用简单的搅拌工艺对复合肥颗粒进行环境友好的无溶剂熔融包覆,在此基础上填充一定量的疏水钙镁磷肥粉提高缓释效果,得到包膜完整且达到缓释要求的缓释复合肥,并对包膜形态进行评估,对缓释肥料的缓释性能进行了测试。钙镁磷肥粉的填充显著增强了缓释性能,在土柱淋溶实验中,24 h的养份释放低于15%,28 d养份累计释放约为80%,养份持续释放达20 d以上,为经济便捷地制备绿色环保的缓释肥提供借鉴,也为拓展PBAT等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对二甲酸丁二 钙镁磷肥 熔融包覆 缓释肥料
下载PDF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改性淀粉材料迁移物的体外肾毒性
5
作者 王旭锴 陈聪颖 +4 位作者 让一峰 肖雪蔓 李银焕 王俊明 柳春红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3-194,共12页
为研究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adipate terephthalate,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肾脏毒性,本实验以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食品模拟液迁移物为对象,通过人肾细胞系(huma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l,HK-2)模型探讨... 为研究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adipate terephthalate,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肾脏毒性,本实验以PBAT-改性淀粉共混材料的食品模拟液迁移物为对象,通过人肾细胞系(human kidney tubular epithelial,HK-2)模型探讨迁移物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sirtuin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协同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l alpha,PGC-1α)/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介导的肾脏毒性效应。结果显示迁移物能够增加HK-2细胞的肾脏损伤分子1质量浓度,升高炎症因子水平和降低抗氧化因子水平。同时,迁移物能够上调HK-2细胞p-AMPK/AMPK比值,下调p-mTOR/mTOR比值和SIRT1、PGC-1α、NRF1、TFAM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表明,PBAT-改性淀粉材料在接触不同种类食品模拟液时,其迁移物会诱发HK-2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并且可能通过AMPK通路介导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肾损伤,从而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对二甲酸丁二-改性淀粉共混材料 迁移物 肾损伤 氧化应激和炎症
下载PDF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补强生物可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性能
6
作者 傅国娟 胡嵩 史新妍 《弹性体》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为了应对塑料废物的堆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以生物可降解性塑料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基体,采用新型纳米填料(聚乙酸乙烯酯接枝改性的纤维素纳米晶,简称CNC-PVAc)作为补强材料,探究了其用量对PBAT复合材... 为了应对塑料废物的堆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以生物可降解性塑料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为基体,采用新型纳米填料(聚乙酸乙烯酯接枝改性的纤维素纳米晶,简称CNC-PVAc)作为补强材料,探究了其用量对PBAT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C-PVAc在PBAT中实现了纳米级分散,改变了PBAT的结晶动力学,提高了PBAT/CNC复合材料结晶结构的完整性;随着CNC-PVAc用量增加,PBAT/CNC的力学性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CNC-PVAc用量为1份时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18.7 MPa,相比于纯PBAT,提高了49.6%;适量CNC-PVAc的加入提高了PBAT的阻隔性能,在保证PBAT可降解的基础上实现了PBAT综合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 纳米填料
下载PDF
不同拓扑结构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性能
7
作者 殷杰 韩翎 +3 位作者 王珅 贾雪飞 张龙贵 祝桂香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通过溶液流延的方式制备了不同拓扑结构带支链的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Kx)薄膜,利用^(1)H NMR、GPC、TG、DSC、XRD、流变测试等方法对PBST-Kx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支化剂的引入不会影响PBST-Kx分... 通过溶液流延的方式制备了不同拓扑结构带支链的聚(丁二酸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Kx)薄膜,利用^(1)H NMR、GPC、TG、DSC、XRD、流变测试等方法对PBST-Kx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支化剂的引入不会影响PBST-Kx分子链的化学组成、热稳定性和结晶性能,但随支化剂官能度的增加,PBST-Kx的支链数增加,Mn呈减小的趋势,分子量分布变宽。支化结构的引入增加了PBST-Kx的熔体黏度,使其具有更高的弹性和更长的松弛时间,且随着支化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支化度的增加,PBST-Kx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结构 (丁二丁二醇-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支化剂 熔体强度
下载PDF
KH-550改性的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氧化镁/银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8
作者 孟祥亮 武钰铃 +1 位作者 曹成林 张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257,共6页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MgO/Ag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纳米粒子加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基质中制备改性PBST/MgO/Ag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抗菌性能和食品保鲜性能进...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MgO/Ag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将改性纳米粒子加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基质中制备改性PBST/MgO/Ag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抗菌性能和食品保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纳米粒子与PBST基质的相容性,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显著提高。此外,复合薄膜还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食品保鲜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大肠杆菌(E.coli)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B)的抑菌率均超过99%。在保鲜实验,使用3%改性抗菌剂所制复合膜(K5-PMA-3)包裹的樱桃番茄的质量损失率仅为5.6%。所有这些性能表明,制备的生物膜作为食品包装薄膜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 氧化镁 表面改性 抗菌活性 食品包装
原文传递
茶梗纤维-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浩津 何素萍 +3 位作者 洪国隆 KEHINDE Olonisakin 李燃 杨文斌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为了实现茶剩余物的资源高值化利用,以茶梗纤维(TSF)为原料,用扩链剂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MDI)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将4,4'-MDI改性后的茶梗纤维(MDI-TSF)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制备复合材料。4,... 为了实现茶剩余物的资源高值化利用,以茶梗纤维(TSF)为原料,用扩链剂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MDI)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将4,4'-MDI改性后的茶梗纤维(MDI-TSF)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制备复合材料。4,4'-MDI两端异氰酸酯键(―N=C=O)与TSF表面羟基(―OH)进行反应,减少TSF表面羟基含量并削弱其表面极性,从而减少了TSF与PBAT之间的极性差,环氧大豆油(ESO)加入改善两者之间界面相容性,从而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改性茶梗纤维MDI-TSF的加入可以有效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热稳定性,当PBAT与MDI-TSF质量比80∶20,即MDI-TSF添加量20%,加入10%ESO制得的复合材料PBAT/ESO/20%MDI-TSF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13.014 MPa、10.94 MPa和18.314 kJ/m^(2),与复合材料PBAT/ESO/20%TSF(8.652 MPa,8.32 MPa,14.563 kJ/m^(2))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50.4%,弯曲强度提高了31.5%,冲击强度提高了25.8%,热稳定性和结晶度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 界面相容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氯化锂/丙三醇改性玉米淀粉/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0
作者 杜云婷 王妤鑫 +2 位作者 邹金成 杨贞旋 张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51,共9页
为制备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淀粉(C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以氯化锂(LiCl)和丙三醇(Gly)构建新型复合改性剂,提出了一步共混制备改性CS/PBAT共混材料的新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 为制备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淀粉(C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以氯化锂(LiCl)和丙三醇(Gly)构建新型复合改性剂,提出了一步共混制备改性CS/PBAT共混材料的新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力学性能测试等考察了复合改性剂中LiCl对淀粉的作用效果,探究了复合改性剂对CS/PBAT共混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ly/LiCl复合改性剂中LiCl的引入能够增强改性剂与淀粉羟基和PBAT酯基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进一步破坏淀粉的氢键和颗粒结构,从而降低CS/PBAT的结晶度,改善淀粉与PBAT的相容性,提高共混材料的韧性、耐水性和降解性能,表现出比单纯丙三醇改性更好的作用效果。采用Gly和LiCl质量比10:1的复合改性剂,在CS和PBAT质量比为50:75时改性CS/PBAT共混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断裂伸长率从改性前的21.9%提高到了271.7%,拉伸强度从改性前的13.4 MPa变为10.8 MPa,下降不大,显示出良好的改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 共混材料 氯化锂 丙三醇 复合改性
下载PDF
碳纳米管选择性分布增韧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材料
11
作者 李桂丽 冯巧 +6 位作者 陈树芳 尹田欣 何彝昕 谢丹 毛辰静 邵春光 高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69,共7页
采用碳纳米管(CNTs)来调控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的微结构和宏观性能,探究了CNTs添加量对PLA/PBAT共混物结晶行为、相形貌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润湿理论量化分析了CNTs选择性分布的原因,探讨了C... 采用碳纳米管(CNTs)来调控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材料的微结构和宏观性能,探究了CNTs添加量对PLA/PBAT共混物结晶行为、相形貌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润湿理论量化分析了CNTs选择性分布的原因,探讨了CNTs增韧PLA/PBAT共混材料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CNTs选择性分布在PBAT中,显著增大了PBAT相的粒径,使共混材料相形貌粗化,暗示CNTs不具备增容作用;提高CNTs的添加量,共混材料拉伸强度略有降低,断裂伸长率大幅提升;CNTs的质量分数为1%时,PLA/PBAT/CNTs试样的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与未添加CNTs的PLA/PBAT试样相比提高了2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 碳纳米管 选择性分布 增韧
下载PDF
聚合松香增容聚乳酸/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12
作者 钱裕洁 王文刚 +4 位作者 皮秋月 王艳红 侯秀良 徐荷澜 刘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62,共11页
以聚合松香(PR)为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LA/PBAT)共混纤维。采用拉伸试验、微观结构、热分析和流变测试分析评估了熔体和纤维的物化性能。PR的引入使得PBAT和PLA的玻璃... 以聚合松香(PR)为相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LA/PBAT)共混纤维。采用拉伸试验、微观结构、热分析和流变测试分析评估了熔体和纤维的物化性能。PR的引入使得PBAT和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熔融温度降低,促进了PBAT相的均匀分散,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增强了PBAT的非均相成核效应,提高了PLA的结晶温度,并在30%PR时观测到了直径小于2μm的微纤结构。随着PBAT含量的增加,共混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与断裂强度均得到显著提升,断裂伸长率最多提高了近600%,同时断裂强度不仅得到了保留,还提升了2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己二酸丁二-对苯二甲酸丁二) 合松香 增容 共混纤维
下载PDF
重组PETase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3
作者 刘炫伶 方婕 +3 位作者 林佳琪 王儒星 钟可尔 尹龙飞 《化工科技》 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合成聚酯,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难以处理的土壤污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了来源于Schlegelella brevitaleapetase的基因,通过化学合成petase基因,再将其连接到...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合成聚酯,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难以处理的土壤污染。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了来源于Schlegelella brevitaleapetase的基因,通过化学合成petase基因,再将其连接到基因表达载体pET-28b上并导入E.coli BL21,成功构建出高效表达PETase的重组基因工程菌BL21-pET28b-petase。进一步对PET降解活性进行测定,t=40℃,pH=7,ρ(酶)=30μg/mL,孵育时间为18 h, PETase降解PET的效果最佳,且表现较强的酶稳定性。为PET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治理等绿色环保的处理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降解酶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PETase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聚己二酸丁二烯对苯二甲酸酯塑料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颖 杨钰婷 +1 位作者 陈姗姗 栾天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90-4699,共10页
随着全球塑料污染问题加剧,聚己二酸丁二烯对苯二甲酸酯(PBAT)作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代表,其被微生物降解的速率与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比了PBAT在水体、土壤和堆肥环境中的降解规律,解析了不同因素对微生物降解PBAT的影响,总... 随着全球塑料污染问题加剧,聚己二酸丁二烯对苯二甲酸酯(PBAT)作为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代表,其被微生物降解的速率与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比了PBAT在水体、土壤和堆肥环境中的降解规律,解析了不同因素对微生物降解PBAT的影响,总结了目前已筛选到的PBAT降解菌并对比其降解速度,阐述了微生物在胞外和胞内两个层面的PBAT降解机制和降解产物.最后从影响因子研究、PBAT降解指标统一、微生物群落构建和PBAT降解机制探究技术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丁二对苯二甲酸 微生物降解 高效降解菌 水解 胞外酶
下载PDF
碳酸钙含量与粒径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共混物的力学与散发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付学俊 陈业中 +3 位作者 龚德君 麦开锦 张怡 尹衍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149,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和碳酸钙的共混物,并探究碳酸钙种类与粒径对于共混物力学性能与散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钙1T-JI(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D_(50)为1μm)含量...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和碳酸钙的共混物,并探究碳酸钙种类与粒径对于共混物力学性能与散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钙1T-JI(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D_(50)为1μ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逐渐下降。碳酸钙的D 50增大至5μm后,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明显下降。在添加质量分数5%~10%的1T-JI时,落镖冲击强度保持得较好,进一步提升碳酸钙含量以及调控碳酸钙粒径,落镖冲击强度大幅度降低。质量分数0~5%的1T-JI添加时,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气味等级和顶空法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逐步上升。共混物有机挥发物(VOC)中的苯类的物质维持较低的水平,而总碳含量(C6~C16)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以及粒径的提高而逐步的上升,5T-25%的共混物的总碳含量相对于PBAT/PLA共混物提高了61.9%。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以及粒径的提高,雾化测试后玻片的光泽度保持率逐渐下降,5T-25%的共混物相对于PBAT/PLA共混物下降了47.7%。进一步分析玻片可以看出,5T-25%样品对应的玻片有非常明显的“油污”。本研究对推广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有理论支撑,对塑料软包装领域的绿色转型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 乳酸 碳酸钙 气味 有机挥发物
下载PDF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基自发气调薄膜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16
作者 周紫怡 王洋样 +3 位作者 孙滔 蒋伟 董同力嘎 云雪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8,共8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L-乳酸-衣康酸丁二醇酯)(PLBI)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共混比例的薄膜,分析了不同PLBI添加量对PBAT薄膜气体透过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结合材料的气体透过性和草...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L-乳酸-衣康酸丁二醇酯)(PLBI)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共混比例的薄膜,分析了不同PLBI添加量对PBAT薄膜气体透过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结合材料的气体透过性和草莓的呼吸特性,对草莓进行气调包装(MAP)系统设计,并应用于其自发气调保鲜实验。结果表明,PLBI添加量为15%时,共混薄膜仍旧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通过对共混比例的调控,将PBAT的CO_(2)/O_(2)透过比(CDP/OP)从10.57降低至3~7左右,同时提高了材料的保水性,使得该材料更适用于气调果蔬包装,应用于草莓自发气调保鲜实验,低温储藏下将草莓的货架期延长至2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对二甲酸)-丁二 (L-乳酸-衣康酸丁二) 自发气调 力学性能 货架期
下载PDF
可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天然橡胶生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17
作者 刘洋 王婷 +4 位作者 蔡庆 曾照凯 崔瑞珂 李常昊 严欢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12期919-924,共6页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可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天然橡胶(NR)生物基复合材料,研究PBAT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AT用量不大于25份时,PBAT/NR复合材料易于混炼和挤出;随着PBAT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硬度增大,...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可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天然橡胶(NR)生物基复合材料,研究PBAT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AT用量不大于25份时,PBAT/NR复合材料易于混炼和挤出;随着PBAT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硬度增大,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回弹值和滚动损失减小,压缩温升升高,耐磨性能降低,耐低温性能无明显变化,在碱性溶液中浸泡的降解加重。PBAT用量为15份时,PBAT/NR复合材料仍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PBAT用量为20份时,复合材料的抗切割性能最好;少量PBAT与NR共混时,复合材料的耐热氧老化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 生物基 复合材料 物理性能 耐热氧老化性能
下载PDF
阻燃剂的层状受限分布实现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物性能同步增强
18
作者 向阳 程慧强 +1 位作者 吴宏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99,共8页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共混物具有高表面硬度、高耐热性和耐化学性,在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领域应用广泛。但PC和PBT在阻燃体系上的差异导致共混物阻燃改性效率较低,阻燃性能较差,难以实现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同步增强...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共混物具有高表面硬度、高耐热性和耐化学性,在汽车、建筑、电子电器等领域应用广泛。但PC和PBT在阻燃体系上的差异导致共混物阻燃改性效率较低,阻燃性能较差,难以实现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同步增强。文中采用层叠复合挤出加工制备了PC/PBT交替层状共混物,调控不同阻燃剂在交替层状共混物基体中的层状受限分布,实现了共混物阻燃性能大幅提高的同时力学性能同步增强,成功解决了PC/PBT传统共混物在高阻燃和高强度、高韧性间的矛盾。研究表明,交替层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达到了48.1 MPa和15.8 kJ/m2,相较传统共混物分别提高了139.7%和89.7%,而且其阻燃等级达到了UL-94 V-0(1.5 mm),峰值放热率降低了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 共混物 阻燃 受限分布
下载PDF
基于香芹酚和亚硝酸钠释放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活性包装膜对猪肉护色保质作用研究
19
作者 张春燕 卢立新 潘嘹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5,共8页
为改善真空包装猪肉的颜色,延长产品货架期,该文以硅藻土-香芹酚复合物为抗菌、抗氧化剂,以亚硝酸钠为护色保质剂,利用挤出吹塑结合黏结复合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low-density polyethyl... 为改善真空包装猪肉的颜色,延长产品货架期,该文以硅藻土-香芹酚复合物为抗菌、抗氧化剂,以亚硝酸钠为护色保质剂,利用挤出吹塑结合黏结复合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low-density polyethylene,PET/LDPE)活性包装膜,测定分析添加物及配比对活性膜结构、厚度、含水量、力学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结合真空包装研究活性膜对猪里脊肉护色、保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硅藻土对香芹酚负载率达34.97%,硅藻土-香芹酚复合物可降低活性膜中香芹酚的释放速率;活性物质对膜的厚度影响不显著,添加亚硝酸钠后,活性膜含水量增加,力学、气体阻隔性均有所降低,但硅藻土、香芹酚可增加活性膜的断裂伸长率,当复合物添加量<1%(质量分数)时可改善活性膜的气体阻隔性;与只添加亚硝酸钠活性膜比较,添加硅藻土-香芹酚与亚硝酸钠的活性膜可显著提高真空包装猪肉的红度、抑制含氮物质的生成和微生物生长,添加1%及以上硅藻土-香芹酚复合物活性膜将猪肉货架期延长至20 d以上。研究表明,该活性膜在食品包装材料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硅藻土 香芹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低密度乙烯活性膜 真空包装 猪肉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0
作者 喻咏 滕明才 +4 位作者 程前 郭轩萌 袁建平 孟继承 周罗挺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以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为原料,添加不同量的聚乳酸(PLA),通过双螺杆熔融共混制备了PBAT/PLA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分别对材料复合前后的化学官能团、熔融和结晶性进行了分析... 以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为原料,添加不同量的聚乳酸(PLA),通过双螺杆熔融共混制备了PBAT/PLA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分别对材料复合前后的化学官能团、熔融和结晶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原料配比的复合材料最终通过注塑成型制备成长条状样条,在额定拉伸应变条件下分别进行了拉伸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纯PBAT结晶性较差,当添加PLA和相容剂ADR4370S后,PBAT/PLA复合材料结晶性得到改善,在降温时出现了明显的结晶峰;PBAT/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PLA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纯PBAT样条的拉伸强度仅为11.456MPa,当m(PLA):m(PBAT+PLA)为20%时,PBAT/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15.491MPa,较纯PBAT样品提高了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 乳酸 熔融共混 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