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胶跑道用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1
作者 周雨龙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5期111-114,共4页
为改善塑胶跑道综合应用性能,优化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物理机械性能,本文由聚氨酯树脂含浸无纺布制备了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并对其力学性能与卫生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发现,随着聚氨酯浸渍率增加,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表观... 为改善塑胶跑道综合应用性能,优化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物理机械性能,本文由聚氨酯树脂含浸无纺布制备了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并对其力学性能与卫生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发现,随着聚氨酯浸渍率增加,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表观密度增大,密实程度提高,而压缩弹性率先增加后减少;随着聚氨酯浸渍率增加,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剥离强度逐渐升高,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皆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曲线形态,而撕裂强度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态势;随着聚氨酯浸渍率增加,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透气性与透水汽性持续性下降;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的干擦与湿擦色牢度均可达到5,而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溶色,表明基布耐碱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胶跑道 聚氨酯树脂 浸渍浆料 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基布 剥离强度
原文传递
临海富水砂层盾尾刷更换聚氨酯环试验研究
2
作者 罗利平 赵健 +1 位作者 孙恒 黄新淼 《钻探工程》 2024年第1期154-160,共7页
在盾构施工中,注浆法更换盾尾刷需要形成封闭且稳定的止水环,包括聚氨酯环和浆液环。本文结合临海富水砂层盾构施工实例,采集原位地下水对聚氨酯初凝时间、发泡倍率、固体强度等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亲水型聚氨酯与地下水反应迅速,形... 在盾构施工中,注浆法更换盾尾刷需要形成封闭且稳定的止水环,包括聚氨酯环和浆液环。本文结合临海富水砂层盾构施工实例,采集原位地下水对聚氨酯初凝时间、发泡倍率、固体强度等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亲水型聚氨酯与地下水反应迅速,形成的固结体密实均匀,发泡率不高,且强度较低,疏水型聚氨酯呈相反状态;现场实际注入可考虑二者同时使用,先注入亲水型聚氨酯,后注入疏水型聚氨酯,并按照5∶1的用量进行控制。现场应用证明,形成的包裹体稳定且质量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尾刷更换 富水砂层 聚氨酯 亲水型聚氨酯 疏水型聚氨酯
下载PDF
木质素低聚物衍生聚氨酯泡沫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霍淑平 刘贵锋 +3 位作者 霍美玉 金灿 吴国民 孔振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针对木质素分子结构复杂、反应活性低、高值化利用不足等问题,从木质素高效可控降解、分子结构定向化学修饰以及复合功能化等方面出发,开展了木质素可控氢化降解以及基于木质素低聚物衍生聚氨酯泡沫(PUFs)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调控研究。以N... 针对木质素分子结构复杂、反应活性低、高值化利用不足等问题,从木质素高效可控降解、分子结构定向化学修饰以及复合功能化等方面出发,开展了木质素可控氢化降解以及基于木质素低聚物衍生聚氨酯泡沫(PUFs)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调控研究。以Ni/ZrO_(2)/Hβ为催化剂,对木质素进行部分还原降解获得了高酚羟基含量的活性木质素低聚物,继而经氧丙基化改性,制备了高反应活性的木质素低聚物多元醇(LOP),通过^(31)P NMR和^(1)H NMR表征分析了木质素低聚物及LOP,探讨了木质素低聚物改性前后的结构变化。将LOP与大豆油多元醇复配构建了全生物基PUFs材料,考察了LOP的结构及用量等对PUFs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及其物理化学性能的作用与影响规律,探明了不同性能木质素低聚物衍生PUFs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LOP的加入会导致PUFs材料的泡孔减小,闭孔率增加,进而有效改善PUFs力学性能和高温热稳定性,通过对LOP用量的调节,可实现不同强度PUFs的高效制备(压缩强度0.27~0.6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低聚物 多元醇 聚氨酯 泡沫
下载PDF
聚氨酯泡沫注浆修复材料泡孔结构特征及抗压性能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超 潘旺 +6 位作者 方宏远 王娟 王翠霞 杜明瑞 赵鹏 王磊 王复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8,共14页
聚氨酯泡沫(PUF)注浆修复材料以轻质高强、快凝高膨胀等优势,在基础设施修复加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抗压性能是工程修复材料十分重要的力学指标之一,而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宏观力学行为有决定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PUF注... 聚氨酯泡沫(PUF)注浆修复材料以轻质高强、快凝高膨胀等优势,在基础设施修复加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抗压性能是工程修复材料十分重要的力学指标之一,而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宏观力学行为有决定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PUF注浆修复材料的微观结构特性和抗压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尚未见到系统性总结。本文介绍了PUF注浆修复材料的定义及反应过程,综述了其微观泡孔结构特性、压缩应力-应变关系和本构模型,从宏微观角度讨论了其变形和破坏机理,总结了密度、试件尺寸、应变率和特殊环境工况对压缩性能的影响机理及规律,最后展望了PUF注浆修复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注浆 微观结构 本构模型 抗压性能
下载PDF
单组分湿固化型聚氨酯混合料的体积膨胀特性
5
作者 徐剑 王杰 王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07,共8页
为研究单组分湿固化型聚氨酯混合料的体积膨胀特性,提出了基于游标卡尺的体积膨胀特性表征方法,分析了体积膨胀后的宏微观形貌,研究了不同因素作用下体积膨胀的变化规律,以及体积膨胀对空隙率的影响,并提出了抑制体积膨胀的方法.结果表... 为研究单组分湿固化型聚氨酯混合料的体积膨胀特性,提出了基于游标卡尺的体积膨胀特性表征方法,分析了体积膨胀后的宏微观形貌,研究了不同因素作用下体积膨胀的变化规律,以及体积膨胀对空隙率的影响,并提出了抑制体积膨胀的方法.结果表明:聚氨酯混合料会因空隙率较小,致使固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难以完全逸出,在混合料内部会产生数量较多的宏微观气孔结构,1个马歇尔试样可产生高达1.5 mm的膨胀变形;提高压实温度、采用二次压实或添加氢氧化钙,均会显著降低混合料的体积膨胀,且对路用性能也有一定提升;增大胶石比,混合料的体积膨胀单调递增,空隙率则先减小后增大.为控制体积膨胀,建议压实温度为45~65℃,且胶石比不宜过大,添加氢氧化钙时,其质量分数不宜超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混合料 体积膨胀 压实温度 二次压实 胶石比 氢氧化钙
下载PDF
聚氨酯和环氧树脂涂层耐水性能对比研究
6
作者 刘刚 江雄 +5 位作者 郎梼 王艺 张璐 胡松超 常毅君 张启路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4,共6页
本文选择了不同类型的聚氨酯(PU)涂层和环氧树脂(EP)涂层作为代表,通过红外光谱、固态核磁共振、热失重分析和热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长期水下浸泡对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比了上述不同材料的水解稳定性。结果表明,聚醚型聚氨... 本文选择了不同类型的聚氨酯(PU)涂层和环氧树脂(EP)涂层作为代表,通过红外光谱、固态核磁共振、热失重分析和热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长期水下浸泡对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比了上述不同材料的水解稳定性。结果表明,聚醚型聚氨酯(PTMG-PU)涂层具有最优的耐水性,并且其化学结构基本没发生化学水解作用,然而加入陶瓷增强颗粒会降低材料的耐水性,并可能加速水解作用对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相同水解条件下,聚酯型聚氨酯(PEA-PU)和EP涂层在水中的耐水性较差,并且可能发生聚合物链的化学水解作用,进而导致材料储能模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涂层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下载PDF
微胶囊化硅藻土吸附改性矿用聚氨酯泡沫
7
作者 高明 冯腾 +1 位作者 孙彩云 张春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针对目前矿用聚氨酯泡沫(RPUF)易燃以及阻燃剂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的应用易引起材料“坍塌”和力学性能下降等问题,采用硅藻土吸附和仿贻贝材料表面包覆的方法对传统阻燃剂进行了改性,设计并制备了环境友好... 针对目前矿用聚氨酯泡沫(RPUF)易燃以及阻燃剂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的应用易引起材料“坍塌”和力学性能下降等问题,采用硅藻土吸附和仿贻贝材料表面包覆的方法对传统阻燃剂进行了改性,设计并制备了环境友好的微胶囊化硅藻土吸附阻燃剂(MDFR)。利用万能试验机研究了MDFR对RPUF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锥形量热的测试手段,研究MDFR对RPUF阻燃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等表征,研究了MDFR对RPUF微观形貌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了阻燃机理。结果表明,阻燃剂MDFR的加入,相比于传统阻燃剂DMMP和TCPP,RPUF的力学性能得到能明显改善,微观泡孔结构完整,并且其热解活化能升高,热稳定性增加;同时,MDFR在抑制RPUF燃烧时的烟气释放和CO释放方面效果明显,降低了有毒有害气体的释放。机理分析显示,MDFR的加入使阻燃RPUF燃烧后炭层厚度和致密性增加,有效阻止了材料燃烧过程中的热交换和可燃性气体、有毒气体的释放,使之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对比两种改性阻燃剂MDFR-1和MDFR-2,以TCPP为原料改性的MDFR-2阻燃剂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硅藻土 包覆 阻燃性
下载PDF
聚氨酯涂料废弃物的化学降解及其资源化利用化
8
作者 李国华 方学镇 +2 位作者 沈祝 张欣宇 王静娴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5,共7页
以一缩二乙二醇作为醇解剂对聚氨酯涂料废弃物进行醇解,回收低分子量的多元醇,并将再生多元醇与商用多元醇混合作为原料制备再生聚氨酯泡沫。采用FTIR、GPC、TG及SEM等对再生多元醇及再生聚氨酯泡沫进行了分析测试表征,对再生多元醇及... 以一缩二乙二醇作为醇解剂对聚氨酯涂料废弃物进行醇解,回收低分子量的多元醇,并将再生多元醇与商用多元醇混合作为原料制备再生聚氨酯泡沫。采用FTIR、GPC、TG及SEM等对再生多元醇及再生聚氨酯泡沫进行了分析测试表征,对再生多元醇及再生聚氨酯泡沫进行表征分析。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并进一步将再生多元醇与商用多元醇混合,验证其性能。结果表明,再生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在分子结构上具有一致性,且符合制备聚氨酯泡沫的性能要求;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反应试剂比1∶2,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 h,催化剂添加量1.3%,在此条件下,醇解产物的提取率为36.8%,羟值为384.6 mgKOH/g,黏度为476 mPa·s;当再生多元醇在总多元醇中的比例为33%时,所制备聚氨酯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及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涂料 醇解 多元醇 回收 再生
下载PDF
聚氨酯固化钙质砂物理力学特性
9
作者 王智超 彭柱 +1 位作者 彭峰 闫实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聚氨酯加固是一种新型环保快速的土质改良方法。针对南海钙质砂采用聚氨酯快速改良,并通过室内试验验证该处置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通过对聚氨酯固化钙质砂试样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静力荷载和循环荷载下的三轴试验以及渗透试验,... 聚氨酯加固是一种新型环保快速的土质改良方法。针对南海钙质砂采用聚氨酯快速改良,并通过室内试验验证该处置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通过对聚氨酯固化钙质砂试样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静力荷载和循环荷载下的三轴试验以及渗透试验,研究聚氨酯固化钙质砂的最佳凝胶时间,静、动强度特性及渗透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固化试样的最佳凝胶时间为6.5 h;随着掺量的增加,固化钙质砂黏聚力得到显著提高,内摩擦角基本保持不变,在海水环境养护下的聚氨酯钙质砂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强度;随着掺量的增加,聚氨酯钙质砂的初始动剪切模量增加,最大阻尼比降低;钙质素砂渗透系数的数量级为10^(-6),掺入2%~10%聚氨酯后数量级降至10^(-8)~10^(-7),聚氨酯补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聚氨酯 凝胶时间 力学特性 渗透系数
下载PDF
聚氨酯与稀释沥青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0
作者 佘兆宇 刘林林 +2 位作者 晏应 李靖 盛云霓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5,189,共6页
为从分子尺度深入了解聚氨酯与稀释沥青的相互作用,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分别构建沥青、聚氨酯、聚氨酯-稀释沥青共混模型,并验证模型准确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开展温度和聚氨酯掺量对稀释沥青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相互作... 为从分子尺度深入了解聚氨酯与稀释沥青的相互作用,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分别构建沥青、聚氨酯、聚氨酯-稀释沥青共混模型,并验证模型准确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开展温度和聚氨酯掺量对稀释沥青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相互作用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沥青和聚氨酯分子模型较合理,能够表征沥青和聚氨酯真实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稀释沥青和稀释沥青-聚氨酯共混体系的内聚能密度均呈下降趋势;在[-10℃,100℃]范围内,聚氨酯添加物能够降低稀释沥青的内聚能密度,不同温度下降低幅度平均为15%;在60℃时,稀释沥青与聚氨酯的溶解度参数δ差值最小,各总相互作用能和范德华势能最大,体系最稳定;聚氨酯能够提高稀释沥青的力学参数,并且力学参数与聚氨酯的掺量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对树脂改性冷补沥青混合料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补料 聚氨酯 稀释沥青 分子动力学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聚氨酯改性水泥基材料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秋义 《聚氨酯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聚氨酯应用于水泥基材料中可以改善水泥基材料的弹韧性、抗冻和抗渗等性能。总结了聚氨酯对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抗冻融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聚氨酯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的局限性,并结合工程实际,探究了聚氨酯水... 聚氨酯应用于水泥基材料中可以改善水泥基材料的弹韧性、抗冻和抗渗等性能。总结了聚氨酯对水泥基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抗冻融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聚氨酯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的局限性,并结合工程实际,探究了聚氨酯水泥基材料的应用场景,展望了聚氨酯水泥基材料的发展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组成结构 水泥基材料
下载PDF
聚氨酯热熔胶用预聚体的合成
12
作者 谢富春 乔玉辉 《弹性体》 CAS 2024年第1期23-25,共3页
以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通过定时测定—NCO的含量,确定了合适的预聚反应时间和温度,制备了聚氨酯热熔胶用预聚体。对影响预聚体合成的因素:异氰酸酯的种类、—NCO的含量、水分的含量以及预聚体的贮存稳定性等进行了探讨。结果... 以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通过定时测定—NCO的含量,确定了合适的预聚反应时间和温度,制备了聚氨酯热熔胶用预聚体。对影响预聚体合成的因素:异氰酸酯的种类、—NCO的含量、水分的含量以及预聚体的贮存稳定性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佳预聚反应条件为80℃、2 h,—NCO含量控制在9%~10%,物料中水分质量分数低于0.05%,制备的产物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热熔胶 预聚体 合成
下载PDF
废旧聚氨酯混凝土掺量对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徐世法 张子谦 +3 位作者 毋虹亮 郭倩芸 马昊天 韩昊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2-1171,共10页
为了研究废旧聚氨酯混凝土(RPC)的再生技术,本文提出了RPC室内模拟制备方法,并以聚氨酯为胶结料配制了七种RPC掺量的聚氨酯再生混合料(PRM),研究了聚氨酯与RPC界面的黏结性能和RPC掺量对PRM路用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建立了PRM路用性能... 为了研究废旧聚氨酯混凝土(RPC)的再生技术,本文提出了RPC室内模拟制备方法,并以聚氨酯为胶结料配制了七种RPC掺量的聚氨酯再生混合料(PRM),研究了聚氨酯与RPC界面的黏结性能和RPC掺量对PRM路用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建立了PRM路用性能及耐久性能随RPC掺量变化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RPC满足规范中对集料的相关技术要求,其洛杉矶磨耗损失、软石含量、砂当量与棱角性高于石灰岩,压碎值与表观密度低于石灰岩。聚氨酯与RPC界面的黏结性能优越,随着RPC掺量的增加,PRM的路用性能及耐久性能呈下降趋势;相同RPC掺量下,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和老化时间的增加,PRM的劈裂强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随着RPC掺量的增加,PRM的劈裂强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和老化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的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氨酯混凝土 聚氨酯再生混合料 黏结性能 性能影响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平面拉伸下聚氨酯裂纹板的裂纹扩展研究
14
作者 魏超 《广东建材》 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
聚氨酯(PU)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常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屋面、地下室、浴室、卫生间地面等防水工程,但在长期服役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裂纹或微孔等缺陷,裂纹地萌生与扩展将劣化材料的使用性能,降低材料构件的承载力,甚至导致... 聚氨酯(PU)因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常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屋面、地下室、浴室、卫生间地面等防水工程,但在长期服役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裂纹或微孔等缺陷,裂纹地萌生与扩展将劣化材料的使用性能,降低材料构件的承载力,甚至导致结构失效或安全事故。本文通过平面拉伸试验,探究了不同拉伸速率下聚氨酯裂纹板的力学性能及其裂纹扩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拉伸速率对裂纹板的应力应变关系、断裂失效时间以及裂纹扩展规律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拉伸 聚氨酯 裂纹扩展 应力应变 应力集中
下载PDF
废弃聚氨酯硬泡的回收再利用研究
15
作者 黄东平 《聚氨酯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废弃聚氨酯硬泡为原料,研究了降解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以及降解产物对开孔型聚氨酯硬泡性能的影响。具体考察了醇解剂、胺解剂、催化剂对硬泡溶解能力和产物特性的影响,以及再生多元醇的羟值、用量对泡沫开孔率和尺寸稳定性等的影响... 以废弃聚氨酯硬泡为原料,研究了降解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以及降解产物对开孔型聚氨酯硬泡性能的影响。具体考察了醇解剂、胺解剂、催化剂对硬泡溶解能力和产物特性的影响,以及再生多元醇的羟值、用量对泡沫开孔率和尺寸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固体酸催化并采用先醇解后胺解的方式可有效降解板材废泡,降解所得再生多元醇的羟值为550~800 mgKOH/g,用量占组合聚醚质量分数的10%~40%时,可获得性能优良的开孔型聚氨酯硬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回收 再生多元醇 开孔 聚氨酯硬泡 绿色低碳 回收再利用
下载PDF
2024年度聚氨酯硬泡、软泡行业技术培训即将举办
16
《聚氨酯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6-6,共1页
由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主办的2024年度中国聚氨酯行业硬泡和软泡技术培训将分别于5月25~27日和27~29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这将是继2022年度烟台、2023年度石家庄活动后又一次行业热点技术培训。届时,预计将有500多位国内外硬泡或软泡的... 由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主办的2024年度中国聚氨酯行业硬泡和软泡技术培训将分别于5月25~27日和27~29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这将是继2022年度烟台、2023年度石家庄活动后又一次行业热点技术培训。届时,预计将有500多位国内外硬泡或软泡的制品、原料、助剂、设备企业代表齐聚武汉,共同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培训活动结束后,经考试合格,代表们将获得结业证书,此证书课时可作为个人晋升职称、岗位操作、企业相关认证的依据。报名窗口现已开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业证书 聚氨酯工业 软泡 技术培训 聚氨酯硬泡 行业热点 岗位操作 共同推进
下载PDF
《聚氨酯工业》征稿简则
17
《聚氨酯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聚氨酯工业》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科技期刊,系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会刊,是国内唯一的聚氨酯行业专业性正式刊物。本刊以聚氨酯原料助剂、制品、应用、设备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与工艺为主要报道内容,论文形式有专题综述、研究报告、... 《聚氨酯工业》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科技期刊,系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会刊,是国内唯一的聚氨酯行业专业性正式刊物。本刊以聚氨酯原料助剂、制品、应用、设备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与工艺为主要报道内容,论文形式有专题综述、研究报告、生产与应用、技术交流、基础应用研究及学术论文等,读者对象为从事聚氨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高校师生、企事业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为了全面报道国内外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及研究动态,进一步促进作者及读者之间的交流,本刊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工业 聚氨酯原料 论文形式 基础应用研究 技术交流 科技期刊 学术论文 管理人员
下载PDF
《聚氨酯工业》征稿简则
18
《聚氨酯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聚氨酯工业》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科技期刊,系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会刊,是国内唯一的聚氨酯行业专业性正式刊物。本刊以聚氨酯原料助剂、制品、应用、设备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与工艺为主要报道内容,论文形式有专题综述、研究报告、... 《聚氨酯工业》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科技期刊,系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会刊,是国内唯一的聚氨酯行业专业性正式刊物。本刊以聚氨酯原料助剂、制品、应用、设备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与工艺为主要报道内容,论文形式有专题综述、研究报告、生产与应用、技术交流、基础应用研究及学术论文等,读者对象为从事聚氨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高校师生、企事业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为了全面报道国内外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及研究动态,进一步促进作者及读者之间的交流,本刊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工业 聚氨酯原料 论文形式 基础应用研究 技术交流 科技期刊 学术论文 管理人员
下载PDF
正电性碳纳米材料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姚庆达 徐家宽 +3 位作者 林升棋 梁永贤 许春树 许丽娜 《皮革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碳纳米材料如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作为高性能填料近年来得到诸多关注与研究。通过物理共混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水性聚氨酯(N-GO/WPU)和氨基化碳纳米管/水性聚氨酯(CNT-NH_(2)/WPU)两种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碳纳米材料用量为2%... 碳纳米材料如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作为高性能填料近年来得到诸多关注与研究。通过物理共混法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水性聚氨酯(N-GO/WPU)和氨基化碳纳米管/水性聚氨酯(CNT-NH_(2)/WPU)两种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当碳纳米材料用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最好,N-GO/WPU和CNT-NH_(2)/WPU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杨氏模量分别为41.3 MPa、745.2%、10.3 MPa和43.2 MPa、825.1%、12.4 MPa。5%碳纳米材料用量下,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和疏水性能最佳,N-GO/WPU和CNT-NH_(2)/WPU的电阻、水接触角分别为2.10×10^(9)Ω、78.3°和8.70×10^(10)Ω、76.6°。从粒子性能上看,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与碳纳米材料在聚氨酯基质中的分散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氧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 氨基化碳纳米管/水性聚氨酯 物理力学性能 电磁屏蔽性能 疏水性能 粒子性能
下载PDF
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
20
作者 王陈亮 杨建军 +3 位作者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9-508,606,共11页
聚氨酯材料由于其固有的氢键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自愈合材料。将超分子化学体系引入到聚氨酯中,可以获得性能更加出色的自愈合材料。这些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在受损后能够恢复其大部分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优异的性... 聚氨酯材料由于其固有的氢键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自愈合材料。将超分子化学体系引入到聚氨酯中,可以获得性能更加出色的自愈合材料。这些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在受损后能够恢复其大部分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优异的性能。该文首先从不同类型的愈合机理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自愈合聚氨酯材料,包括氢键结合体系、基于芳香基的π-π堆积体系、链段侧链中含有离子基团并彼此形成交联点的离子交联聚合物体系、金属离子与配体进行配位引起材料交联的金属配体相互作用体系、大环分子与特定大小的分子形成包合物的主客互动体系。然后展望了自愈合聚氨酯未来发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愈合 聚氨酯 超分子作用 动态键 氢键 配位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