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射强度的改进欧式距离聚类钢轨点云分割方法
1
作者 段晓峰 高伟伟 韩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1,共8页
线路点云数据结构化是深化专业计算与分析的技术前提。点云分割是点云数据结构化的基础。钢轨作为轮轨走行面,其空间位置的连续及平顺情况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此轨道结构分割中,首先需对钢轨进行分割处理。针对传统欧式距离聚类中线路... 线路点云数据结构化是深化专业计算与分析的技术前提。点云分割是点云数据结构化的基础。钢轨作为轮轨走行面,其空间位置的连续及平顺情况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此轨道结构分割中,首先需对钢轨进行分割处理。针对传统欧式距离聚类中线路全景点云数据遍历导致距离阈值难统一、难界定,造成分类过多不易查找,或人工选取初始点及调参带来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情况,提出基于反射强度的改进欧式距离聚类钢轨点云分割方法。在对轨道结构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布料滤波算法进行地面滤波,区分地面点与地物点,精简线路点云为轨道结构点云;融合点云反射强度属性,提出提取率概念,确定钢轨高反射强度区间,进行钢轨顶面点云预分割,进而以轨顶面预分割点作为初始点,根据钢轨断面轨头高和轨头宽构造对角线长度来计算距离阈值,由Kd-Tree找到小于轨头距离阈值的点进行欧式距离聚类,实现对轨头凸集点云的分割。多路段钢轨点云分割试验,精确率及召回率均大于90%,说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点云分割 反射强度 欧式距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关联规则挖掘和距离聚类算法的知识融合
2
作者 佟国香 胡琪 +2 位作者 杨培威 蒋伟 岳继光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3年第12期68-74,共7页
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中来自于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的设计文档,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体抽取的改进关联规则挖掘与距离聚类相结合的知识获取与融合的算法。以汽车行业领域知识获取与融合为例,从相关文档中抽取出8 183组数据,220 941... 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中来自于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的设计文档,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体抽取的改进关联规则挖掘与距离聚类相结合的知识获取与融合的算法。以汽车行业领域知识获取与融合为例,从相关文档中抽取出8 183组数据,220 941个实体,将各组数据的27个特征两两交叉并与原来的特征规则共同作为候选集,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并构造初步的领域知识库。通过定义知识库中各实体之间的距离,结合聚类算法减少冗余知识,再根据融合后的知识构建知识库。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知识模型的规模,提高了领域知识库中知识的价值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抽取 改进关联规则 距离 产品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基于距离度量法聚类的无线网络路由优化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如青 李元好 薛峰 《信息与电脑》 2023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配置无线网络路由时,研究人员缺乏对实际能量剩余情况的分析,导致网络的传输性能较低,因此提出基于距离度量法聚类的无线网络路由优化系统研究。首先,将RT-FK1-M现场总线光纤中继器作为系统的硬件装置,为网络节点的调整和组网拓扑结构... 配置无线网络路由时,研究人员缺乏对实际能量剩余情况的分析,导致网络的传输性能较低,因此提出基于距离度量法聚类的无线网络路由优化系统研究。首先,将RT-FK1-M现场总线光纤中继器作为系统的硬件装置,为网络节点的调整和组网拓扑结构功能的设置提供可靠的基础条件。其次,在软件设计阶段,利用距离度量的方式对无线网络路由节点进行聚类处理,充分考虑了在实际的网络运行过程中网络节点的不可移动属性特征。最后,根据节点剩余能量,结合能量系数、质心系数、距离系数之间的协同关系,对路由能量进行优化配置。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系统下对应的网络在负载强度为300 Mb/s时的吞吐量和丢包率分别为98.26 Mb/s和4.54%,具有较高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度量法 路由优化 光纤中继器 无线网络路由节点 节点剩余能量 路由能量
下载PDF
基于相对密度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位雅 张正军 +1 位作者 何凯琳 唐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61,共9页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在处理密度不均匀的数据集时易将低密度簇划分到高密度簇中或将高密度簇分为多个子簇,且在样本点分配过程中存在误差传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对密度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引入自然最近邻域内的样本点信息,给出新的局部...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在处理密度不均匀的数据集时易将低密度簇划分到高密度簇中或将高密度簇分为多个子簇,且在样本点分配过程中存在误差传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对密度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引入自然最近邻域内的样本点信息,给出新的局部密度计算方法并计算相对密度。在绘制决策图确定聚类中心后,基于对簇间密度差异的考虑,提出密度因子计算各个簇的聚类距离,根据聚类距离对剩余样本点进行划分,实现不同形状、不同密度数据集的聚类。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FMI、ARI和NMI指标较经典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和其他3种聚类算法分别平均提高约14、26和21个百分点,并且在簇间密度相差较大的数据集上能够准确识别聚类中心和分配剩余的样本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峰值 相对密度 密度因子 聚类距离 自然最近邻
下载PDF
应用欧氏距离聚类法综合评价环境质量 被引量:8
5
作者 曾现来 刘晓红 张增强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9-100,共2页
 应用欧氏距离聚类法对不同监测点的环境质量进行分类评价。建立了计算权重的数学模型,减少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合理性且简单易行。
关键词 欧氏距离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权重 数学模型 环境监测
下载PDF
基于马氏距离的双层聚类电力远动异常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利跃 杭钟灵 +2 位作者 余亮 黄剑 何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0-364,共5页
通过对电力远动监测系统和数据挖掘技术的讨论,提出一种基于马氏距离的双层聚类异常检测算法。针对远动系统数据非球面分布的特点,该算法通过K-means聚类改进算法对数据进行初始分类,然后使用基于马氏距离的Clustering Using Representa... 通过对电力远动监测系统和数据挖掘技术的讨论,提出一种基于马氏距离的双层聚类异常检测算法。针对远动系统数据非球面分布的特点,该算法通过K-means聚类改进算法对数据进行初始分类,然后使用基于马氏距离的Clustering Using Representatives(CURE)聚类改进算法对初始分类结果进行优化,以较少的计算成本去除K值设定的影响,达到预期的检测结果。同时,基于马氏距离的CURE聚类改进算法对球面和非球面分布的数据有非常好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动异常检测 双层:马氏距离:K-means:CURE
原文传递
遗传距离聚类法和模型聚类法在地方鸡种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中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慧芳 陈宽维 +5 位作者 韩威 张学余 高玉时 陈国宏 朱云芬 王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60-1465,共6页
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计算品种间DA遗传距离和基因流(Nm),并基于DA遗传距离运用NJ算法和基于Structure程序构建2类聚类图,比较分析10个地方鸡品种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基于DA遗传距离运用NJ算法构建的聚类图将10个地方... 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计算品种间DA遗传距离和基因流(Nm),并基于DA遗传距离运用NJ算法和基于Structure程序构建2类聚类图,比较分析10个地方鸡品种群体间的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基于DA遗传距离运用NJ算法构建的聚类图将10个地方鸡品种总体上分为2大类:轻体型的鸡种(包括茶花鸡、藏鸡、仙居鸡、固始鸡和白耳鸡)和重体型的鸡种(包括狼山鸡、大骨鸡、北京油鸡、鹿苑鸡和萧山鸡);在轻体型的类别中,茶花鸡和藏鸡、仙居鸡和固始鸡聚为一类;在重体型的类别中,鹿苑鸡和萧山鸡聚为一类,狼山鸡、大骨鸡和北京油鸡则表现为独立分支,聚类结果与品种间基因流动相一致。Structure程序在预先未标识个体品种来源的条件下,准确推断出10个地方鸡种群体所属类别,构建的聚类图与遗传距离聚类结果基本一致。Structure程序还根据个体基因组分数,指出了10个地方鸡种群体中迁移个体和具有复杂遗传基础个体的分布,这是遗传距离聚类法所不能揭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地方鸡品种 遗传距离 模型
下载PDF
核概率距离聚类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永良 李学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2-318,共7页
研究聚类分析新方法一直是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课题。针对概率距离聚类算法不能解决非线性可分聚类问题的缺欠,笔者应用核函数理论将该模型拓展成为一种能够解决非线性可分聚类问题的统计模型,称为核概率距离聚类分析模... 研究聚类分析新方法一直是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课题。针对概率距离聚类算法不能解决非线性可分聚类问题的缺欠,笔者应用核函数理论将该模型拓展成为一种能够解决非线性可分聚类问题的统计模型,称为核概率距离聚类分析模型。研制出一种应用新模型进行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研究的实施策略和可行算法;在GDAL遥感图像数据输入输出函数库基础上,用VC++语言开发了遥感图像核概率距离聚类分析算法程序;用ERDAS软件提供的一幅7波段491像素×440像素大小的TM图像进行新方法分类应用实验研究。对比了新模型和其原版本的TM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效果,结果表明新模型的非监督分类效果优于原有的分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距离 核函数 核概率距离 遥感图像 非监督分
下载PDF
改进的传统距离聚类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丙参 刘鹤飞 魏艳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68,共5页
文章利用三种客观方法对样品间距离进行加权并分析其优缺点。当观测指标存在强相关性时,利用主成分分析可消除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并客观确定权重,用样本主成分得分与主成分因子得分代替原始观测数据,比较研究了三种主成分因子聚类方法,... 文章利用三种客观方法对样品间距离进行加权并分析其优缺点。当观测指标存在强相关性时,利用主成分分析可消除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并客观确定权重,用样本主成分得分与主成分因子得分代替原始观测数据,比较研究了三种主成分因子聚类方法,最后给出实例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不是所有数据集都适合标准化处理,主成分也不是越多越好,选取累积贡献率在90%附近的主成分效果较好;自适应主成分因子聚类方法错分率较低,尤其适合自然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 主成分分析 自适应
下载PDF
进化多目标距离矩阵聚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丛 邬春学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8-1302,共5页
聚类分析在科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当前的聚类算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自动确定最佳聚类数目和复杂分布数据聚类是最主要的两种,自动确定复杂分布数据的聚类数目并对其正确聚类是两者的结合.提出一种基于进化多目标的... 聚类分析在科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当前的聚类算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自动确定最佳聚类数目和复杂分布数据聚类是最主要的两种,自动确定复杂分布数据的聚类数目并对其正确聚类是两者的结合.提出一种基于进化多目标的距离矩阵聚类算法(Multi-objective Distance Matrix Evolutionary Clustering,MODMEC).首先使用一种实数-标签的编码方式表示染色体,该染色体可两次解码成聚类候选解.其次使用聚类代表点代替聚类中心点设计聚类算法,通过类内紧凑度和类间离散性自动确定最佳聚类数目.最后使用进化多目标框架并行优化.将MODMEC在不同分布的五种人工测试集和两种UCI测试集上与四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做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M ODM EC在检测最佳聚类数目和聚类精度上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数目 进化多目标算法 进化多目标距离矩阵
下载PDF
基于全距离完全度量聚类的交通运输能耗区域划分 被引量:2
11
作者 武旭 杜奕 贾传峻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3,共7页
对全国进行区域划分,是研究大范围、有地域特征交通运输能耗问题的基础.首先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建立了交通运输业发展、交通能源消耗、社会经济发展三大类交通运输能耗综合指标体系.在确定省市间距离和邻接关系矩阵后,生成本文研究区域... 对全国进行区域划分,是研究大范围、有地域特征交通运输能耗问题的基础.首先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建立了交通运输业发展、交通能源消耗、社会经济发展三大类交通运输能耗综合指标体系.在确定省市间距离和邻接关系矩阵后,生成本文研究区域的交通运输能耗邻接关系网络图,依据邻接关系及全距离完全度量方法,建立研究区域的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省域间最小生成树.以研究区域总同质度最大为目标对最小生成树进行截断,划分了5个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区域,分析了各个区域的交通能耗特点,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能源消耗 距离完全度量 同质度 区域划分
下载PDF
多距离聚类有效性指标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丛 陈倩倩 陈应霞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09-2214,共6页
现有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大都是基于欧氏距离而设计.虽然对超球型数据效果较好,但对非超球型数据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多距离聚类有效性指标(MoMDVI).首先使用两种距离设计两个聚类目标,并使用类代表点代替类... 现有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大都是基于欧氏距离而设计.虽然对超球型数据效果较好,但对非超球型数据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多距离聚类有效性指标(MoMDVI).首先使用两种距离设计两个聚类目标,并使用类代表点代替类中心点;其次使用一组实数设计染色体,该组实数可解码成代表点序号的形式;然后使用基于正则化的分布估计算法(RMMEDA)对两个目标进行优化.在进化算子中,加入差分进化算子对RMMEDA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将MoMDVI与现有算法在不同结构的数据上对比可知,MoMDVI不仅可以自动检测超球型数据聚类数目,也可以自动检测非超球型数据聚类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性指标 距离 多目标进化算法 数目
下载PDF
基于远近距离的说话人聚类算法
13
作者 陈雪芳 杨继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97-3300,共4页
提出了基于远近距离的说话人聚类算法:首先,使用端点检测算法把语音分割成读音段,然后,采用T2公式对近距离的说话人语音段进行聚类得到语音块,最后,使用谱聚类的方法估计说话人数目,对远距离的说话人(语音块)进行聚类。实验结果表明,在... 提出了基于远近距离的说话人聚类算法:首先,使用端点检测算法把语音分割成读音段,然后,采用T2公式对近距离的说话人语音段进行聚类得到语音块,最后,使用谱聚类的方法估计说话人数目,对远距离的说话人(语音块)进行聚类。实验结果表明,在近距离的说话人聚类中,使用T2公式比使用BIC和KL在语音块准确率方面分别高出2.62%和13.84%,在远距离的说话人聚类中,使用谱聚类算法基本上可以把语音中的说话人数目计算出来,当说话人数目为15时,类纯度和说话人纯度可以达到78%,说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对说话人进行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 距离 距离
下载PDF
基于距离聚类与K-means动态聚类的棉田土壤养分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向龙 吕新 +4 位作者 张泽 高攀 张强 印彩霞 易翔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0-989,共10页
为了解棉田土壤养分状况及确定养分丰缺程度,研究采用主成分结合距离聚类、K-means动态聚类以及土壤养分综合评价方法对新疆棉田土壤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在主成分分析中,有效铜、有效锰和碱解氮起主要作用,有效铜含量为1.82 mg&#... 为了解棉田土壤养分状况及确定养分丰缺程度,研究采用主成分结合距离聚类、K-means动态聚类以及土壤养分综合评价方法对新疆棉田土壤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在主成分分析中,有效铜、有效锰和碱解氮起主要作用,有效铜含量为1.82 mg·kg^(-1),丰缺评价状况属于高等水平,有效锰含量为11.36 mg·kg^(-1),属于较低水平,碱解氮含量为122.07 mg·kg^(-1),属于高等水平,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锌和有效铁含量较低,土壤养分含量分布不均匀。在距离聚类和K-means动态聚类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锰含量较低,其余养分含量较高。在距离聚类中,土壤各类养分可表示为:第Ⅰ类>第Ⅴ类>第Ⅳ类>第Ⅱ类>第Ⅲ类,而在K-means动态聚类中可以表示为:第Ⅲ类>第Ⅰ类>第Ⅴ类>第Ⅱ类>第Ⅳ类。(2)在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评价值中(IFI),1连和16连的等级高;2连、3连、4连、6连、15连、19连和二监区的等级较高;8连、9连、10连、11连、12连、17连、18连和20连在中等水平。5连、7连、一监区和农市站的等级较低。K-means动态聚类比距离聚类分类效果好,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准确有效地对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距离 K-means动态 综合评价值
下载PDF
模糊本体构建的概念距离聚类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慧琳 刘宁 李冠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38-1541,1568,共5页
针对手工构建模糊本体工作量大且构建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模糊集理论和模糊概念格的结构惟一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概念格的概念距离聚类方法来构建模糊本体。用渐进式方法构建出模糊概念格,并计算模糊概念格中节点的模糊参数,对其进... 针对手工构建模糊本体工作量大且构建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模糊集理论和模糊概念格的结构惟一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概念格的概念距离聚类方法来构建模糊本体。用渐进式方法构建出模糊概念格,并计算模糊概念格中节点的模糊参数,对其进行概念距离聚类处理,得到模糊概念层次,最后映射为模糊本体。其构建实例验证了该构建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概念格 模糊本体 模糊概念节点 构建 概念距离
下载PDF
最小距离聚类法的容许性
16
作者 孙文爽 《楚雄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确定一个所谓的“最优”聚类方法通常是不可能的 ,于是提出一种容许聚类法。
关键词 容许性 容许 最小距离
下载PDF
柔性车间调度的解空间距离聚类和变邻域搜索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兆龙 徐玉斌 +2 位作者 崔志华 李建伟 赵俊忠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6年第12期143-148,共6页
根据柔性车间调度问题提出基于解空间距离聚类和变邻域搜索的粒子群算法.在粒子群算法基础上采用贪婪策略引入变邻域搜索方式,即调整关键路径上最大关键工序的机器位置,调整关键路径上工序相对位置变化,加强局部搜索能力;根据机器加工... 根据柔性车间调度问题提出基于解空间距离聚类和变邻域搜索的粒子群算法.在粒子群算法基础上采用贪婪策略引入变邻域搜索方式,即调整关键路径上最大关键工序的机器位置,调整关键路径上工序相对位置变化,加强局部搜索能力;根据机器加工工序的空间距离,采用K-means聚类得到机器加工工序"优良个体",加大局部搜索性能.同时对于粒子群算法速度更新采用局部停滞策略,保留局部片段相对位置不变特性.通过实验仿真,优化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一般的粒子群算法相比较收敛速度迅速且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车间调度 变邻域搜索 空间距离K-means 速度局部停滞
下载PDF
点对称距离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在脑部MRI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羽 黄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84-4086,共3页
背景:在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中,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应用十分广泛。目的:将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应用到MRI图像的分割中,提高MRI图像分割的准确度。方法:针对传统的基于Minkowski距离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了基于点对称距离的模糊C... 背景:在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中,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应用十分广泛。目的:将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应用到MRI图像的分割中,提高MRI图像分割的准确度。方法:针对传统的基于Minkowski距离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提出了基于点对称距离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并将其运用到了脑部MRI图像分割中。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相比,点对称距离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 MRI图像 点对称距离 点对称距离的模糊C均值算法:数字化医学
下载PDF
基于LSQR与系统距离聚类算法的专变用户非介入式负荷辨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易姝慧 郭俊岑 +1 位作者 刁新平 刁赢龙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68,共9页
专变用户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是实现以专变用户为主体的需求侧响应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专变用户负荷稳态过程与暂态过程的特征分析,选取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有效值等作为稳态过程特征量,并选取暂态发生前、中、后三个阶段的特征量,如... 专变用户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是实现以专变用户为主体的需求侧响应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专变用户负荷稳态过程与暂态过程的特征分析,选取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有效值等作为稳态过程特征量,并选取暂态发生前、中、后三个阶段的特征量,如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均值、无功功率均值、持续时间、电流有效值最大值等,构建全面的非介入式负荷辨识稳态过程与暂态过程负荷特征空间。以此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QR分解算法(Least Square QR,LSQR)进行稳态过程负荷分解获得各种负荷的运行情况。并基于系统距离聚类算法将常见专变用户负荷暂态事件进行分类,进一步辨识出哪一种或者哪一类负荷发生投切动作。最后,采集包括排水泵、搅拌机、水泥螺旋、污水泵、除尘器等工业负荷现场数据,对所提到的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的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方法可获得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介入式负荷辨识 专变用户 负荷特征提取 LSQR 系统距离算法
下载PDF
基于最小距离聚类法的用户感知指标选择研究
20
作者 文武 范超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11期44-45,共2页
随着技术和观念进步,用户感知越来越受到企业及消费者的关注。提升用户感知满意度是企业培养消费者品牌忠实度的有效手段之一。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用户感知评价手段是提升用户感知满意度的前提。本文以电信运营商的语音业务为对象,通过... 随着技术和观念进步,用户感知越来越受到企业及消费者的关注。提升用户感知满意度是企业培养消费者品牌忠实度的有效手段之一。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用户感知评价手段是提升用户感知满意度的前提。本文以电信运营商的语音业务为对象,通过最小距离聚类法筛选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建立了语音业务用户感知评价模型。为今后改善、提升用户感知满意度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感知 最小距离 模糊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