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微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
1
《中国粉体工业》 2023年第1期67-67,共1页
产业类别:新材料:项目概况:聚酰亚胺(PI)是一类分子链中含有环状酰亚胺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高强高模、高抗蠕变、高尺寸稳定、低热膨胀系数、高电绝缘、低介电常数与低损耗、耐辐射、耐腐蚀等优点。同时,... 产业类别:新材料:项目概况:聚酰亚胺(PI)是一类分子链中含有环状酰亚胺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高强高模、高抗蠕变、高尺寸稳定、低热膨胀系数、高电绝缘、低介电常数与低损耗、耐辐射、耐腐蚀等优点。同时,具有真空挥发份低、挥发可凝物少等空间材料的特点,可加工成聚酰亚胺薄膜、耐高温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用基体树脂、耐高温粘结剂、纤维和泡沫等多种材料形式。近年来,各国都在研究、开发及利用聚酰亚胺,并将聚酰亚胺列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发展新材料产业的相关政策,是国家鼓励的发展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膨胀系数 聚酰亚胺膜 高温粘结剂 抗蠕变 新材料产业 低介电常数 耐辐射
下载PDF
脉冲电压下局部放电对聚酰亚胺膜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凯 吴广宁 +2 位作者 雷克刚 何景彦 佟来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1-364,384,共5页
本文研究了方波脉冲电压下不同频率、电压和温度下的局部放电行为及对聚酰亚胺薄膜寿命的影响。通过连续高压脉冲下的绝缘老化试验和测试系统,以聚酰亚胺薄膜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脉冲幅值、频率及温度下的局部放电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得... 本文研究了方波脉冲电压下不同频率、电压和温度下的局部放电行为及对聚酰亚胺薄膜寿命的影响。通过连续高压脉冲下的绝缘老化试验和测试系统,以聚酰亚胺薄膜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脉冲幅值、频率及温度下的局部放电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得到其寿命曲线,分析了局部放电参量和寿命间的联系,得到了基于连续高压脉冲下的绝缘老化寿命模型的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机 聚酰亚胺膜 局部放电 老化 寿命模型
下载PDF
含砜基聚酰亚胺膜渗透汽化分离苯/环己烷混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利文 杨立明 +1 位作者 王玉玲 索继栓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由 DDBT二胺和 DSDA二酐单体进行缩聚反应制备了新型可溶性聚酰亚胺 DSDA- DDBT。用 IR、热力学分析等手段对聚酰亚胺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聚酰亚胺膜对苯和环己烷的吸附性能、渗透汽化分离苯 /环己烷混合体系的性能 ,以及温度、混合物组... 由 DDBT二胺和 DSDA二酐单体进行缩聚反应制备了新型可溶性聚酰亚胺 DSDA- DDBT。用 IR、热力学分析等手段对聚酰亚胺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聚酰亚胺膜对苯和环己烷的吸附性能、渗透汽化分离苯 /环己烷混合体系的性能 ,以及温度、混合物组成对分离性能的影响。DSDA- DDBT在分离苯 /环己烷混合体系时对于苯有良好的选择透过性能。 32 3K时 ,含苯 5 7.8%的苯 /环己烷体系 ,分离系数可达到2 6,渗透通量 Q1为 0 .4 kg.μm/ m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砜基聚酰亚胺膜 渗透汽化分离 苯/环己烷混合物 研究 吸附性能
下载PDF
聚酰亚胺膜的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俊彦 刘维民 薛群基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87-200,共14页
通过合成四羧酸丁烷型脂肪族和四羧酸环五烷型脂环族聚酰亚胺,以拓展现有的只限于芳香型聚酰亚胺膜材料的范围,并测定和比较了芳香型聚酞亚胺、四羧酸丁烷型脂肪族和四羧酸环五烷型脂环族聚酰亚胺的热学性能,初步探讨了结构与热性能... 通过合成四羧酸丁烷型脂肪族和四羧酸环五烷型脂环族聚酰亚胺,以拓展现有的只限于芳香型聚酰亚胺膜材料的范围,并测定和比较了芳香型聚酞亚胺、四羧酸丁烷型脂肪族和四羧酸环五烷型脂环族聚酰亚胺的热学性能,初步探讨了结构与热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膜 热重分析 气体分离 分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甲烷分离用聚酰亚胺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俊彦 潘光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8,共7页
前言二氧化碳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碳源,大气和水中的二氧化碳约合100万亿吨碳。由于大量使用石化燃料而不断向大气中排放 CO2,使 CO2在大气中的含量正以1ppm/年的速度上升,科学家认为这是引起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 前言二氧化碳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碳源,大气和水中的二氧化碳约合100万亿吨碳。由于大量使用石化燃料而不断向大气中排放 CO2,使 CO2在大气中的含量正以1ppm/年的速度上升,科学家认为这是引起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控制排放和有效利用 CO2碳源,已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从80年代开始热起来的 CO2化学,不但希望能解决环保问题,更重要的是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甲烷 分离 聚酰亚胺膜
原文传递
无水乙醇在聚酰亚胺膜中的吸收和传递实验
6
作者 李军 许振良 +1 位作者 刘洪来 胡英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23-124,共2页
无水乙醇在聚酰亚胺膜中的吸收和传递实验李军,许振良,刘洪来,胡英(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上海200237)膜分离技术发展迅速,而对膜的性能评价则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建立了一套用于同时获取小分子在高分子膜中吸收平... 无水乙醇在聚酰亚胺膜中的吸收和传递实验李军,许振良,刘洪来,胡英(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上海200237)膜分离技术发展迅速,而对膜的性能评价则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建立了一套用于同时获取小分子在高分子膜中吸收平衡数据和传递数据(包括扩散系数,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膜 无水乙醇 扩散系数 分离技术 渗透蒸发 渗透率 吸收平衡 华东理工大学 平衡吸收 平衡数据
下载PDF
用于挠性覆铜板的聚酰亚胺膜 被引量:4
7
作者 辜信实 《印制电路信息》 2004年第4期17-20,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用于挠性覆铜板(FCCL)的聚酰亚胺膜,其中包括原材料、制造方法和产品特性。
关键词 挠性覆铜板 聚酰亚胺膜 制造方法 原材料 耐热性
下载PDF
改性聚酰亚胺膜用于甲醇/甲基叔丁基醚的渗透汽化分离
8
作者 吴春金 高从堦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8-130,共3页
本文以己二酸对聚酰胺羧酸进行改性,制得改性聚酰亚胺膜,用于甲醇/甲基叔丁基醚的渗透汽化分离。研究了制膜液浓度、己二酸含量、原料液组成及温度等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膜的结构与特征基团的光谱图。
关键词 羧酸 改性 处理 改性聚酰亚胺膜 分离 渗透汽化 甲醇 甲基叔丁基醚
下载PDF
聚酰亚胺膜回收不凝气中CO_2模拟研究
9
作者 屈丹龙 《天然气与石油》 2019年第2期40-49,共10页
采用PROⅡ工艺软件对胜利油田EOR驱低温液化站塔顶不凝气进行了膜法分离效果研究。以应用较为广泛的聚酰亚胺膜为研究对象,建立分离规模为1 000 m^3/d的单级膜计算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以压缩机二级压缩压力、进膜气体温度、膜面积、渗透... 采用PROⅡ工艺软件对胜利油田EOR驱低温液化站塔顶不凝气进行了膜法分离效果研究。以应用较为广泛的聚酰亚胺膜为研究对象,建立分离规模为1 000 m^3/d的单级膜计算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以压缩机二级压缩压力、进膜气体温度、膜面积、渗透侧排气压力(增压或抽真空)为工艺变量,计算不同参数对渗透侧和高压侧产品的影响规律。使不凝气中的烃类和CO_2得到回收利用。研究发现达到最优效果的边界条件是二级压缩压力为1. 6 MPa,气体温度为40℃,渗透侧出气压力为0. 2 MPa,在此条件下,膜面积最少,CO_2收率和浓度、烃类收率、浓度和热值等参数均达到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分离 法分离 聚酰亚胺膜 单级 不凝气
下载PDF
凝胶介质对聚酰亚胺膜凝胶速率及膜断面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强强 张鹏霞 +2 位作者 孙本惠 陈翠仙 李继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4,共4页
以一种可溶性的新型聚酰亚胺ODPA-BAPP为膜材料,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采用浸入凝胶相转化法制备非对称膜.分别以水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以及正戊醇作为凝胶介质,用凝胶动力学测定装置和相分离动力学测定仪分别对其成膜过程中的... 以一种可溶性的新型聚酰亚胺ODPA-BAPP为膜材料,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采用浸入凝胶相转化法制备非对称膜.分别以水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以及正戊醇作为凝胶介质,用凝胶动力学测定装置和相分离动力学测定仪分别对其成膜过程中的凝胶速率和相分离时间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凝胶介质对凝胶速率大小影响的排序依次为:水>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戊醇;(2)瞬时相分离易生成指状结构的膜,延时相分离易生成海绵状结构的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介质 聚酰亚胺膜 凝胶速率 相分离 结构
下载PDF
用于挠性覆铜板的聚酰亚胺膜
11
作者 辜信实 《覆铜板资讯》 2004年第4期32-35,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用于挠性覆铜板(FCCL)的聚酰亚胺膜,其中包括原材料、制造方法和产品特性。
关键词 挠性覆铜板 聚酰亚胺膜 FCCL 覆铜板 CCL
下载PDF
均苯型耐酰胺溶剂聚酰亚胺膜渗透汽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力 马文中 +2 位作者 徐荣 刘京妮 钟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7-544,共8页
酰胺类溶剂的分离回收与处理是工业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采用渗透汽化(PV)技术分离该体系时,所采用的高分子膜材料需要有较好的溶胀性和耐久性。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一种均苯型聚酰亚胺膜,通过测试不同单体配比下制备的膜的溶胀... 酰胺类溶剂的分离回收与处理是工业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采用渗透汽化(PV)技术分离该体系时,所采用的高分子膜材料需要有较好的溶胀性和耐久性。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一种均苯型聚酰亚胺膜,通过测试不同单体配比下制备的膜的溶胀性及拉伸强度考察其耐溶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二氨基二苯醚(ODA)摩尔比为1.018:1时,聚酰亚胺膜的溶胀度在30%以下,拉伸强度损失小于20%;制备的PMDA-ODA/Al_2O_3型复合膜,在40℃时,渗透汽化分离DMF/H_2O((90/10)%(wt))和DMAc/H_2O((90/10)%(wt))体系的渗透通量分别为149.4和59.0 g×m^(-2)×h^(-1),分离因子分别为21.5和187.1,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复合膜连续运行100 h数据表明,DMAc/H_2O体系渗透通量稳定在210 g×m^(-2)×h^(-1)左右,分离因子保持在15左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膜 耐溶剂性 渗透汽化 溶剂 分离性能
下载PDF
耐非质子溶剂的聚酰亚胺膜的制备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锐发 童大庆 +1 位作者 汪效祖 汪朝晖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51,共4页
采用化学交联的方法处理由扩散相转化法制备的聚酰亚胺(PI)膜,使之具有优良的耐非质子溶剂的能力。结果表明:当选用的化学交联剂为乙二胺(EDA)、己二胺(HDA)或对苯二甲胺(P)时,均能得到在非质子溶剂中保持稳定结构的PI膜。将经过化学交... 采用化学交联的方法处理由扩散相转化法制备的聚酰亚胺(PI)膜,使之具有优良的耐非质子溶剂的能力。结果表明:当选用的化学交联剂为乙二胺(EDA)、己二胺(HDA)或对苯二甲胺(P)时,均能得到在非质子溶剂中保持稳定结构的PI膜。将经过化学交联和未经处理的PI膜置于DMF溶剂中浸泡48h后,经交联处理的PI膜结构仍保持其形态不变,对虎红钠盐(BR)的截留率也没有下降,而未经处理的膜发生破碎溶解现象。同时发现,EDA比HDA、P与PI的反应更剧烈,这是由于EDA分子是线性结构、而且它的分子体积比后两者要小;EDA交联得到的膜更加亲水,所以膜的通量变大,但EDA交联后得到的膜稳定性变差,易碎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膜 非质子溶剂 交联
原文传递
BPADA-ODA非对称聚酰亚胺膜制备及CPD/MCPD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金庆 吕宏凌 +2 位作者 陈洋 陈冰 齐召庆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5期885-888,共4页
渗透汽化膜技术替代传统精馏工艺分离环戊二烯/甲基环戊二烯碳五馏分同系物。以丙酮为非极性成膜添加剂,水为凝胶介质,采用溶胶-凝胶二步法合成BPADA-ODA非对称聚酰亚胺膜,利用FT-IR表征聚酰胺酸和非对称膜组成,SEM表征膜表面和断面结... 渗透汽化膜技术替代传统精馏工艺分离环戊二烯/甲基环戊二烯碳五馏分同系物。以丙酮为非极性成膜添加剂,水为凝胶介质,采用溶胶-凝胶二步法合成BPADA-ODA非对称聚酰亚胺膜,利用FT-IR表征聚酰胺酸和非对称膜组成,SEM表征膜表面和断面结构形貌,并探讨膜厚、原料液流量等膜工艺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PADA与ODA化学亚胺化完全,膜表面无孔致密,膜断面为致密皮层和指状多孔支撑层构成,膜厚增加,膜分离因子增大而渗透通量减小,最优膜厚为110μm,原料流量为30 m L·min-1。膜分离性能长期稳定,32 h渗透通量可达236.6 mg·m-2·h-1,CPD分离因子达1.61,原料液可分离提纯96.2%(wt)的甲基环戊二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聚酰亚胺膜 非对称结构 CPD/MCPD同体系 分离性能
下载PDF
聚酰亚胺膜溶剂体系的筛选及其作用
15
作者 徐强强 张鹏霞 +2 位作者 孙本惠 陈翠仙 李继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50,共4页
采用一种新型的可溶性聚酰亚胺ODPA-BAPP为膜材料,分别用溶度参数法和黏度法对溶剂进行了筛选,然后选定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溶剂,分别采用挥发性强的四氢呋喃、丙酮、乙醚作为第二溶剂(共溶剂),讨论了它们对成膜过程中的凝胶速率及... 采用一种新型的可溶性聚酰亚胺ODPA-BAPP为膜材料,分别用溶度参数法和黏度法对溶剂进行了筛选,然后选定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溶剂,分别采用挥发性强的四氢呋喃、丙酮、乙醚作为第二溶剂(共溶剂),讨论了它们对成膜过程中的凝胶速率及形成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NMP对ODPA-BAPP的溶解性最好;(2)第二溶剂的挥发性能越好,浇铸膜时的凝胶速率就越慢,就越利于形成表面致密结构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膜 溶剂 共溶剂 凝胶速率 结构
下载PDF
不同结构聚酰亚胺膜在乙醇/水体系中的溶胀特性
16
作者 杨丽彬 孙本惠 +2 位作者 徐叶新 陈翠仙 李继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5,共4页
用5种二胺和4种二酐合成了2个系列8种不同结构的聚酰亚胺(PI)均质膜.测定了不同结构PI膜在质量分数为88%乙醇/水溶液中的溶胀特性,并讨论了不同二胺和二酐结构对渗透物分子在膜内的溶解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渗透汽化 聚酰亚胺膜 溶胀 分子结构
下载PDF
聚酰亚胺膜的功能化及成膜过程中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莉 高会元 赵玲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16,共3页
膜分离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的优势,己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是解决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有效手段。理想的膜材料要同时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和较强的分离选择性,大量研究表明聚酰亚胺膜的综合性能突出,是制备气体分离膜的首选... 膜分离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的优势,己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是解决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有效手段。理想的膜材料要同时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和较强的分离选择性,大量研究表明聚酰亚胺膜的综合性能突出,是制备气体分离膜的首选材料,但是由于其结构中含有极性较强的酰亚胺基团,分子链中含有苯环或芳杂环,不利于分离膜的制备和小分子物质的通过导致膜的渗透通量不高,因此需要对聚酰亚胺膜进行功能化改性来满足工业化应用的要求。介绍了聚酰亚胺膜功能化的主要手段,探讨聚酰亚胺膜成膜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展望未来聚酰亚胺膜的研究方向,为合成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膜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膜 功能化
原文传递
上海缘达开发联苯型聚酰亚胺膜投入批量生产
1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73-1373,共1页
上海缘达聚合材料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联苯型聚酰亚胺(PI)膜PI—S投入批量生产,此举填补了PI材料高端产品在国内的生产空白。作为电子绝缘新材料,该产品成为以软电子线路板替代覆铜板和TAB技术应用的优良基材。
关键词 聚酰亚胺膜 批量生产 联苯型 开发 上海 电子线路板 合材料 高端产品
下载PDF
直线偏振紫外光照射的聚酰亚胺膜表面各向异性和方位角锚定强度的关系
19
作者 雨竹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7-317,共1页
关键词 聚酰亚胺膜 表面各向异性 方位角 锚定强度 直线偏振紫外光照射
下载PDF
2亿元高温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膜项目落户鞍山
20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3-83,共1页
7月2日,辽宁科技大学的科研成果——耐高温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薄膜工业化量产示范项目正式落户鞍山并将实现产业化。
关键词 聚酰亚胺膜 耐高温 鞍山 无色 示范项目 科研成果 产业化 工业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