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4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邓明华 莫云容 +4 位作者 吕俊恒 赵凯 黄尧瑶 王岩岩 张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71-80,共10页
辣椒(Capsicumspp.)属于茄科辣椒属,作为一种蔬菜和香料作物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栽培。除作为烹饪食材和香料应用外,辣椒在制药和化妆品领域也有广泛的用途。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天然色素的总称,参与植物许多重要的代谢过程,如光合作用、光... 辣椒(Capsicumspp.)属于茄科辣椒属,作为一种蔬菜和香料作物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栽培。除作为烹饪食材和香料应用外,辣椒在制药和化妆品领域也有广泛的用途。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天然色素的总称,参与植物许多重要的代谢过程,如光合作用、光保护、光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等。类胡萝卜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辣椒果实主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培育类胡萝卜素含量更高的辣椒品种需要全面深入了解其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基因的鉴定,为培育类胡萝卜素含量更高的辣椒新品种提供了机会。该文描述了类胡萝卜素的生理作用、类胡萝卜素与辣椒果实颜色、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辣椒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结构基因及调控因子、辣椒果实颜色的分子遗传学及与辣椒果实颜色有关的QTL位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GPS)、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ζ-胡萝卜素去饱和酶(ZDS)、番茄红素环化酶(LCY)、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合成酶(CCS)等是辣椒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通路的端口酶和限速酶,其表达丰度和活性高低直接调控辣椒体内类胡萝卜素的含量。MYB306、DIVARICATA1、BBX20等转录因子参与辣椒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和调控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类胡萝卜素单体的数量和含量,影响辣椒果实呈现的颜色。基于目前研究进展,该文对未来辣椒类胡萝卜素代谢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培育富含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强化型辣椒新品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胡萝卜素 生物合成 分子遗传学 辣椒果实颜色
下载PDF
植物类黄酮的分类、药理活性及其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2
作者 赖瑞联 吴如健 赖钟雄 《东南园艺》 2024年第2期81-99,共19页
类黄酮是植物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包括黄酮、黄酮醇、异黄酮、黄烷酮、黄烷醇、查尔酮、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等,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消炎等药理活性。植物类黄酮的生物合... 类黄酮是植物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包括黄酮、黄酮醇、异黄酮、黄烷酮、黄烷醇、查尔酮、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等,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消炎等药理活性。植物类黄酮的生物合成主要受两类基因控制,一类是直接编码类黄酮合成相关生物酶的结构基因,另一类是调控这些结构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本文对植物类黄酮的种类、药理活性及其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趋势,以期为植物类黄酮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黄酮 药理活性 生物合成 转录因子
下载PDF
含喹唑啉结构的苯甲酰胺类衍生物合成及抗菌活性
3
作者 刘莹 徐勇 田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1,共11页
以溴代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运用活性结构拼接法,设计合成了17个新型的含喹唑啉结构的苯甲酰胺类衍生物(Ⅳ_(a)~Ⅳ_(q))。通过~1H NMR、^(13)C NMR、HR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认,并以叶枯唑为阳性对照药物,分别在50μg·mL... 以溴代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运用活性结构拼接法,设计合成了17个新型的含喹唑啉结构的苯甲酰胺类衍生物(Ⅳ_(a)~Ⅳ_(q))。通过~1H NMR、^(13)C NMR、HR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认,并以叶枯唑为阳性对照药物,分别在50μg·mL^(-1)、100μg·mL^(-1)浓度下,测试了所有产物对3种常见植物细菌(水稻白叶枯细菌(Xoo)、猕猴桃溃疡病菌(Psa)、柑橘溃疡病菌(Xac))的体外抗菌活性。由于化合物Ⅳ_(d)在两个浓度时对3种细菌抑菌率普遍高于其他16个化合物,且对水稻白叶枯细菌(Xoo)的抑菌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化合物Ⅳ_(d)对另外2种细菌的抑菌率,因此对化合物Ⅳ_(d)进行了抗水稻白叶枯细菌(Xoo)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三种病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Ⅳ_(d)表现出较好的抑菌作用。在菌体浓度为10~8CFU/mL,化合物Ⅳ_(d)对Xoo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00μg·mL^(-1),化合物Ⅳ_(d)可通过改变Xoo细胞膜的通透性,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菌体的细胞膜,使病原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发生泄露,并且化合物Ⅳ_(d)浓度越高,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越大;当目标化合物Ⅳ_(d)浓度达到2MIC时,可显著降低3种关键菌体胞内酶活性,从而影响Xoo菌体正常的能量代谢,起到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唑啉 苯甲酰胺生物 合成 抗菌活性 抑菌机制
下载PDF
蛾类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4
作者 付楠霞 刘栩菲 +6 位作者 罗宗秀 蔡晓明 李兆群 边磊 修春丽 周利 陈宗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612-3625,共14页
昆虫性信息素特异性强、使用方便且绿色安全,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农林害虫符合我国农林绿色发展的需求,应用前景广阔。解析蛾类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路径,明确其关键催化酶,可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生产蛾类性信息素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按照... 昆虫性信息素特异性强、使用方便且绿色安全,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农林害虫符合我国农林绿色发展的需求,应用前景广阔。解析蛾类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路径,明确其关键催化酶,可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生产蛾类性信息素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按照化学结构和生物合成途径的不同,蛾类性信息素可分为Type-Ⅰ、Type-Ⅱ、Type-Ⅲ和Type-0四大类,且以前两类为主,分别占已鉴定种类的75%和15%左右,而Type-Ⅱ类环氧化烯烃性信息素中,约54%为单环氧化烯烃。上述两类性信息素合成部位不尽相同,其中Type-Ⅰ类性信息素在雌蛾的性腺中合成,Type-Ⅱ类性信息素中的多不饱和烯烃是在绛色细胞中合成的,而环氧化反应是在性腺中进行的。在合成路径和关键催化酶方面,Type-Ⅰ类性信息素是由脂肪酸代谢途径从头合成的,目前报道较多的合成相关的催化酶为去饱和酶、脂肪酰基辅酶A还原酶、醇氧化酶和乙酰基转移酶;Type-Ⅱ类性信息素以食物源的亚油酸或亚麻酸为起点合成,已鉴定的关键催化酶有末端脱氢酶、载脂转运蛋白和P450环氧化酶。此外,文中还阐述了利用植物和酵母细胞生成Type-Ⅰ类蛾类性信息素研究现状,探讨了目前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合成蛾类性信息素方面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仍需关注的重点,为深入开发蛾类性信息素生物合成工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信息素 生物合成路径 合成位点 催化酶 合成生物
下载PDF
肿瘤类器官及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倩 尹聪 黄卫人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201,共11页
类器官技术的发展为更接近机体细胞组成和病理生理特征的癌症模型开辟了新途径。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在多次传代后仍能维持原有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及遗传表型特征,不仅可作为测试新型抗癌药物的优良模型,也可通过其药物敏感性测试预测患... 类器官技术的发展为更接近机体细胞组成和病理生理特征的癌症模型开辟了新途径。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在多次传代后仍能维持原有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及遗传表型特征,不仅可作为测试新型抗癌药物的优良模型,也可通过其药物敏感性测试预测患者的临床反应,为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合成生物学是以工程学思想为指导,提供独特工具来重建空间和动态信号,调控细胞间通信。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肿瘤类器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治疗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崭新的思路和方法,包括如何工程化重建类器官空间与动态信号、细胞稳态维持、细胞间通信调控等。本文概述了肿瘤类器官的构建过程及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讨论了肿瘤类器官当前在构建效率、标准化、自动化、精确度等方面的局限性,最后展望了合成生物学在推动肿瘤类器官结构和功能复杂化方面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器官 药物筛选 精准医疗 基因线路 合成生物
下载PDF
黑桫椤多器官全长转录组分析及类黄酮生物合成结构基因的挖掘
6
作者 林泓 王桢 +1 位作者 王艇 苏应娟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5,共10页
黑桫椤(Gymnosphaera podophylla Dalla Torre&Sarnth.)为著名的孑遗蕨类,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然而其适应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PacBio和Illumina技术对黑桫椤的根、羽轴和羽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生成12879、14185和1608... 黑桫椤(Gymnosphaera podophylla Dalla Torre&Sarnth.)为著名的孑遗蕨类,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然而其适应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PacBio和Illumina技术对黑桫椤的根、羽轴和羽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生成12879、14185和16084个全长unigenes。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与黑桫椤抗干旱、缺水胁迫和生物胁迫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较高。根、羽轴和羽片特异性上调基因均显著富集到KEGG代谢通路中的“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根和羽轴的器官特异性上调基因还显著富集到“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共有192个全长unigenes被注释为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所涉及的13个酶结构基因,其中包括11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表明黑桫椤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较为保守,且存在器官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本文对黑桫椤多器官全长转录组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结构基因进行了综合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桫椤 黄酮生物合成 全长转录组
下载PDF
油楠SgTPS7的克隆及其在萜类生物合成和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
7
作者 余纽 柳帆 杨锦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173,共10页
【目的】萜类化合物在植物生理和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萜类合成酶基因(TPS)是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热带泌油树种油楠(Sindora glabra)茎部含有大量萜类树脂油,探究油楠SgTPS在萜类物质合成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为通过合... 【目的】萜类化合物在植物生理和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萜类合成酶基因(TPS)是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热带泌油树种油楠(Sindora glabra)茎部含有大量萜类树脂油,探究油楠SgTPS在萜类物质合成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为通过合成生物学生产萜类提供重要基因资源,有助于拓展植物萜类合成途径与调控机制的认识。【方法】利用油楠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从油楠茎部组织克隆SgTPS7,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纯化SgTPS7蛋白利用GC-MS鉴定其催化功能;采用RT-qPCR技术分析SgTPS7的表达模式。【结果】油楠SgTPS7编码区序列全长1650 bp。经同源比对分析发现,SgTPS7与苏木亚科古巴香胶树(Copaifera officinalis)CoTPS2的相似性最高,达92.3%,与其他科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远,属于苏木亚科特异的TPS基因。体外酶活试验表明,SgTPS7主要催化法尼基焦磷酸产生大根香叶烯D,同时催化香叶基焦磷酸产生芳樟醇。在非生物胁迫处理条件下,SgTPS7的表达差异显著。高温胁迫处理后,SgTPS7在叶片和茎中的表达均在24 h达到峰值,而在根部的表达则呈下降趋势;长期干旱处理显著影响SgTPS7的表达,在处理5 d后SgTPS7在叶和茎中的表达均达到最高,而根部SgTPS7的表达在10 d后达到最高。【结论】SgTPS7为多功能萜类合成酶基因,其在响应高温和干旱两种非生物胁迫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酶活 生物胁迫 油楠
下载PDF
类器官技术与合成生物学协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子苓 向阳飞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5-812,共18页
类器官由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分化而来,可以在细胞类型、空间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实现对体内组织器官的模拟。类器官的构建及技术完善,推动了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病理毒理学等发展。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以工... 类器官由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在体外分化而来,可以在细胞类型、空间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实现对体内组织器官的模拟。类器官的构建及技术完善,推动了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病理毒理学等发展。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以工程学思想为指导,旨在通过工程化、模块化的方法设计、改造、构建生物元件、系统、功能等。近年来类器官构建的优化方案体现了与合成生物学契合的研究理念,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及相关方法的产生也为类器官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将概述类器官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与面对的挑战,探讨类器官优化过程中合成生物学策略的体现与新兴的合成生物学工具对于类器官在时空命运调控、结构自组织及功能形成等方面的优化作用,简述基于类器官模型的研究对于合成生物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本文旨在阐述合成生物学与类器官构建及优化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合成生物学与类器官在未来结合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命运决定 CRISPR 器官 器官芯片 合成生物
下载PDF
含1,2-苯并噻嗪结构的杂原子取代薁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9
作者 赵小美 王新 +3 位作者 汲霞 张璟 张华 胡国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4-638,共5页
以吡罗昔康甲基物为原料,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和活性拼接等药物设计原理,设计并合成10个结构新颖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MS等表征。通过测定对胰腺癌细胞Capan-1、白血病细胞L1210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活性,评价目标化合物... 以吡罗昔康甲基物为原料,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和活性拼接等药物设计原理,设计并合成10个结构新颖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MS等表征。通过测定对胰腺癌细胞Capan-1、白血病细胞L1210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活性,评价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6f(IC_(50)=4.8±0.5μmol/L)对胰腺癌细胞Capan-1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6b(IC_(50)=2.6±0.3μmol/L)对白血病细胞L1210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6c(IC_(50)=2.1±0.2μmol/L)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初步的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薁类衍生物的引入,对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1 2-苯并噻嗪 合成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萜类化合物的非常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晓雷 刘天罡 陶慧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0-1071,共22页
萜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和显著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在食品、医疗及日化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中,萜类合酶往往决定了萜类碳骨架的种类和结构新颖性,细胞色素P450酶等后修饰酶则... 萜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和显著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在食品、医疗及日化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中,萜类合酶往往决定了萜类碳骨架的种类和结构新颖性,细胞色素P450酶等后修饰酶则可对碳骨架进行多种修饰,最终形成结构和功能都具有丰富多样性的萜类化合物。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与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大量植物和微生物来源的萜类生物合成酶被表征,令人兴奋的是,其中包含一些与经典萜类合酶不同的非常规萜类合酶,它们亦可催化生成独特的环化萜类骨架。与此同时,利用组合生物合成等策略,人们创造了许多新颖的非天然萜类化合物,进一步丰富了萜类资源库。本文综述了近5年在非常规萜类环化酶与组合生物合成途径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新型萜类化合物的发现和生物合成提供启示。本文首先综述了新发现的具有萜类环化功能的新酶,包含Ⅰ型萜类合酶新亚族、非角鲨烯来源三萜合酶、UbiA型萜类环化酶、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甲基转移酶、钒依赖卤素过氧化物酶、卤代酸脱卤酶等,同时还对其序列、功能和可能的环化机制进行了介绍,有助于理解自然界中萜类生物合成酶的进化起源和发现新颖萜类化合物。然后,本文介绍了非常规萜类衍生物的组合生物合成,通过将萜类合酶与甲基转移酶、天然或人工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进行组合,产生了一系列包含非常规C_(11)、C_(16)骨架以及具有不同氧化形式的非天然萜类化合物,可为往后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创新研究带来启发。这些新颖酶元件的挖掘与新型组合生物合成途径的构建,将进一步拓宽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多样性和化学空间,有望为临床萜类药物研发提供更多的潜在小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 非常规萜合酶 细胞色素P450酶 组合生物合成 C16萜
下载PDF
类器官、器官芯片与合成生物学:前沿科技交响曲
11
作者 李天晴 秦建华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5-699,共5页
生命科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的突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重大变革的重要动力。合成生物学是重塑生命的科学,作为认识生命的“钥匙”,旨在利用工程学手段设计和构建新型生物系统,创造全新的生命形式或赋予现有生物体新的功能[1]。这为生命... 生命科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的突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重大变革的重要动力。合成生物学是重塑生命的科学,作为认识生命的“钥匙”,旨在利用工程学手段设计和构建新型生物系统,创造全新的生命形式或赋予现有生物体新的功能[1]。这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有望解决疾病诊治、环境健康和再生医学等领域的系列重大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研究 再生医学 合成生物 前沿科技 器官 重大科学问题 工程学 疾病诊治
下载PDF
新型苦参碱C-14腙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2
作者 伍亚晴 李金坪 王立升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2期121-129,共9页
以苦参碱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16个苦参碱腙类衍生物,均采用^(1)HNMR、^(13)CNMR和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MTT比色法进行体外抗增殖活性实验,测试了所有目标化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 以苦参碱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16个苦参碱腙类衍生物,均采用^(1)HNMR、^(13)CNMR和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MTT比色法进行体外抗增殖活性实验,测试了所有目标化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活性,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比苦参碱更为优越的抗增殖活性,尤其是化合物14-(((4-叔丁基苄基)-^(1)H-吲哚-3-亚甲基)肼亚甲基)苦参碱,其对HeLa、HCT116和A549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11.65±0.28)、(9.14±0.81)和(14.48±0.63)μmol/L,在3种细胞中显示出卓越的抗增殖活性,尤其对HCT116细胞的抗增殖活性最强。进一步的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能够阻滞HCT116细胞在G0/G1期。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与蛋白6QJX存在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等相互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生物 合成 抗肿瘤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在干细胞工程化改造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冰玉 谭象天 李伟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2-794,共13页
多能干细胞具备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其分化衍生的细胞及类器官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干细胞临床转化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合成生物学“自上而下”的设计理念,结合基因编辑以及合成受体在内的强大工具库,能够赋予... 多能干细胞具备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其分化衍生的细胞及类器官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干细胞临床转化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合成生物学“自上而下”的设计理念,结合基因编辑以及合成受体在内的强大工具库,能够赋予细胞新的功能,实现干细胞工程化改造。在此,本文总结了多能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和干细胞临床转化面临的主要挑战(干细胞分化衍生物的致瘤性、异质性、免疫原性),以及合成生物学在干细胞工程化改造中的应用(精确控制细胞命运、调控细胞通信、优化类器官结构功能、监测并清除致瘤细胞)。这些合成生物学工具为干细胞工程化改造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平台,有望解决干细胞临床应用现存的诸多挑战,推动再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器官再生”这一核心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干细胞 器官 合成生物 细胞治疗 干细胞工程化改造
下载PDF
萜类香料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孝源 李爽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3年第6期36-45,共10页
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存在广泛,许多已被用于香料工业,萜类香料也是芳香产业关注的热点之一。生物合成可以利用廉价和可再生资源合成萜类化合物,提供一种独立于天然来源的可持续获取所需产品的替代方法,与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相比是一种更... 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存在广泛,许多已被用于香料工业,萜类香料也是芳香产业关注的热点之一。生物合成可以利用廉价和可再生资源合成萜类化合物,提供一种独立于天然来源的可持续获取所需产品的替代方法,与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相比是一种更有前途的香料生产途径。随着香精香料市场的不断增长,合成生物学指导下的萜类化合物生产在推动未来市场前景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综述了合成生物学在萜类香料生产的应用、萜类化合物的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及工程菌株技术平台等,同时展望了生物合成萜类香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 生物合成 细胞工厂
下载PDF
长江大学许锋教授团队 揭示IncRNA调控银杏类黄酮合成的分子机制
15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近日,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许锋教授团队在Plant 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Thelongnoncoding RNAs Inc10 and Inc11 regulating flavonoid biosynthesis in Ginkgo biloba"的研究论文,揭示了Inc10和Inc11调控模块调节银杏类黄... 近日,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许锋教授团队在Plant 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Thelongnoncoding RNAs Inc10 and Inc11 regulating flavonoid biosynthesis in Ginkgo biloba"的研究论文,揭示了Inc10和Inc11调控模块调节银杏类黄酮合成的新机制。尽管有关银杏类黄酮生物合成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数都集中在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调控类黄酮合成的分子机制上,而有关IncRNA对银杏类黄酮合成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报道很少。前期研究发现银杏中lnc10和Inc11等IncRNA可能参与类黄酮的合成,但是,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 园艺园林 结构基因 黄酮生物合成
下载PDF
β-紫罗兰酮生物合成及其关键限速酶CCDs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巩效伟 吴恒 +9 位作者 李帆 麻广慧 韩秀林 赵伟 杨柳 赵杨 段焰青 汪军 秦云华 文孟良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9-1172,共14页
β-紫罗兰酮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13个碳原子的萜类化合物,具有花香、果香和木香香韵,且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活性,在食品和护理用品中应用广泛.天然β-紫罗兰酮主要通过植物提取获得,但植物中β-紫罗兰酮含量很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β-紫罗兰酮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13个碳原子的萜类化合物,具有花香、果香和木香香韵,且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活性,在食品和护理用品中应用广泛.天然β-紫罗兰酮主要通过植物提取获得,但植物中β-紫罗兰酮含量很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β-紫罗兰酮的生物合成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作者主要对β-紫罗兰酮的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限速酶脱辅基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CCDs)以及β-紫罗兰酮生物合成策略进行综述,并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为今后以微生物为底盘的β-紫罗兰酮生物合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紫罗兰酮 生物合成 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 异源表达
下载PDF
松香基唑类杂环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韩旭 徐仁乐 +3 位作者 谷世豪 娄宇航 孔玥 李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50-2560,共11页
松香是自然界中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其结构独特,可通过化学修饰引入不同杂环,进而使其具有多种活性和功能。本文主要对松香基唑类杂环衍生物的合成以及生物活性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松香基三唑类、噻二唑类和噁... 松香是自然界中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其结构独特,可通过化学修饰引入不同杂环,进而使其具有多种活性和功能。本文主要对松香基唑类杂环衍生物的合成以及生物活性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松香基三唑类、噻二唑类和噁二唑类等衍生物的农用生物活性和医用生物活性,并对未来松香基唑类杂环衍生物的合成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杂环 合成 农用生物活性 医用生物活性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深度测序研究银杏中萜类合成酶的功能
18
作者 张文锦 姜海晶 卢华卫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55-58,63,共5页
目的:利用深度转录组测序,获得了8个银杏萜类合成酶基因。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推测了8个银杏萜类合成酶基因的功能。结果:系统发育树表明GbTPS6基因属于TPS-f家族,其功能更倾向于被子植物的功能。GbTPS1,GbTPS2和GbTPS5属于TPS... 目的:利用深度转录组测序,获得了8个银杏萜类合成酶基因。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推测了8个银杏萜类合成酶基因的功能。结果:系统发育树表明GbTPS6基因属于TPS-f家族,其功能更倾向于被子植物的功能。GbTPS1,GbTPS2和GbTPS5属于TPS-d3亚家族,该家族是裸子植物倍半萜合成酶的亚家族。GbTPS4属于TPS-d2亚家族,属于二萜合成酶的亚家族。结论:基于银杏深度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以及合成生物学等方法,对银杏中的萜类合成酶进行基因功能分析,为未来更深入研究银杏中的萜类合成酶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转录组测序 合成 生物信息学 功能
下载PDF
综合化学实验:Fascaplysin类生物碱的命名、合成及表征
19
作者 卢爱党 王瑞虎 +1 位作者 刘运亭 姜艳军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9期141-147,共7页
介绍了一个综合化学实验——Fascaplysin类生物碱的命名、合成及表征。实验内容涉及并环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合成、分离与纯化及结构表征。通过该综合化学实验的教学实施,引导学生能结合科学前沿特别是I2/DMSO组合试剂体系介导下芳基甲... 介绍了一个综合化学实验——Fascaplysin类生物碱的命名、合成及表征。实验内容涉及并环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合成、分离与纯化及结构表征。通过该综合化学实验的教学实施,引导学生能结合科学前沿特别是I2/DMSO组合试剂体系介导下芳基甲酮作为起始原料合成天然产物,从而实现有机化学合成实验的绿色化,加深对并环化合物的认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有机合成 综合化学实验 Fascaplysin生物 I2/DMSO体系
下载PDF
MicroRNA调控药用植物萜类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杨航 李航 高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2期403-412,共10页
萜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疟疾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有效。微RNA (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通过降解目标mRNA或阻断翻译发挥作用。miRNA可以通过作用于萜... 萜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疟疾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有效。微RNA (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通过降解目标mRNA或阻断翻译发挥作用。miRNA可以通过作用于萜类生物合成途径的结构基因或转录因子调控药用植物萜类的生物合成。目前,萜类生物合成途径的上游部分研究比较清楚,很多关键酶的编码基因已经被克隆,有的酶分子的空间结构也已被解析,针对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转录因子也有一些研究,但对非编码RNA,特别是miRNA参与萜类生物合成的研究较少。对国内外近10年有关miRNA参与萜类生物合成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高效获取萜类活性成分和阐明萜类药效物质的生物合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 微RNA 药用植物 次生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