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肌松下肌电图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意义
1
作者 徐晓红 杨程 崔苏扬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部分肌松[神经肌肉阻滞(NMB)=50%]下面肌异常肌电图监测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安全性和指导意义。【方法120例面肌痉挛患者面肌诱发肌电图监测下行微血管减压术,术中保持NMB=50%。开颅前将刺激电极刺入患侧口轮匝肌记录... 【目的】探讨部分肌松[神经肌肉阻滞(NMB)=50%]下面肌异常肌电图监测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安全性和指导意义。【方法120例面肌痉挛患者面肌诱发肌电图监测下行微血管减压术,术中保持NMB=50%。开颅前将刺激电极刺入患侧口轮匝肌记录诱发肌电图,分别在硬脑膜切开后、排放脑脊液、剥离压迫血管、垫入泰氟隆后、缝合硬脑膜完毕记录诱发面肌肌电图。【结果】19例于术前记录到潜伏期约10ms的异常诱发肌电图波形,术后18例异常诱发肌电图波形消失,手术治愈率90%。【结论】部分肌松可安全应用于诱发肌电图监测,术中面肌异常肌电图监测对指导和判断责任血管和减压效果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痉挛/外科学 面部 血管科手术 电描记术
下载PDF
内镜辅助显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博熙 荣卫江 +3 位作者 赵斌 马大亮 贾琦 王业忠 《新疆医学》 2014年第9期13-14,8,共3页
目的:评价内镜在显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我科自2006年9月至2014年1月行内镜辅助显微血管减压术的26例面肌痉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术中血管压迫情况、近期疗效及随访结果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6例... 目的:评价内镜在显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我科自2006年9月至2014年1月行内镜辅助显微血管减压术的26例面肌痉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术中血管压迫情况、近期疗效及随访结果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术中均发现面神经出脑干处有血管压迫(动脉血管压迫25例,静脉血管压迫1例)。26例患者中,术后22例(84.6%)症状完全消失,3例(11.5%)明显缓解,1例(3.9%)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6.1%。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内镜辅助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痉挛/外科学 显微血管减压 内窥镜
下载PDF
儿童痉挛性脑瘫外科治疗变迁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应灏 王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01-504,共4页
脑性瘫痪是目前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痉挛性脑瘫是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外科手术复杂,且存在争议,手术的方式和干预时机多样。早期干预方式为分期的单平面手术,目前大量开展的是多平面手术。应用三维步态检测,结合选择性脊神... 脑性瘫痪是目前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痉挛性脑瘫是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外科手术复杂,且存在争议,手术的方式和干预时机多样。早期干预方式为分期的单平面手术,目前大量开展的是多平面手术。应用三维步态检测,结合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肌腱延长微创手术的综合治疗方案在改善患儿预后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痉挛性脑瘫的治疗目标是改善患儿行走功能,临床应避免采取更多创伤较大的骨性手术,推崇多学科联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并发症 脑性瘫痪/外科学 痉挛状态/并发症 痉挛状态/外科学 矫形科手术/方法
下载PDF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辅以跟腱延长治疗青少年颅脑创伤后下肢肌痉孪
4
作者 孙琼 柳宪华 +3 位作者 朱艾祥 吕柏 纪兆小 张永振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1期2144-2146,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颅脑创伤后下肢肌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手术治疗17例颅脑创伤后肌痉挛状态的青少年病例.术前评分均大于5分.根据跟腱功能状况,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切断+跟腱延长术.[结果]术后随访2~3... [目的]探讨青少年颅脑创伤后下肢肌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手术治疗17例颅脑创伤后肌痉挛状态的青少年病例.术前评分均大于5分.根据跟腱功能状况,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切断+跟腱延长术.[结果]术后随访2~36个月(平均6.6个月),肌痉挛缓解15例(88%),运动功能改善10例(58%),肌力下降者7例(41%),肌痉挛状态复发者3例,术后评分均小于2分,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跟腱延长术是治疗青少年颅脑创伤后肌痉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并发症 肌痉挛/外科学
下载PDF
新型神经电生理监测协议指导下微创入路选择性神经后根离断术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詹琪佳 吴水华 +8 位作者 肖波 蒋文彬 魏民 王君璐 虞锡丹 沈敏 胡继红 伍添 周渝冬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23-529,共7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探讨新型神经电生理监测协议指导下微创入路选择性神经后根离断术(single-level laminectomy 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SL-SDR)联合康复治疗对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 目的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探讨新型神经电生理监测协议指导下微创入路选择性神经后根离断术(single-level laminectomy selective dorsal rhizotomy,SL-SDR)联合康复治疗对于痉挛型脑瘫儿童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湖南省儿童医院等于2015年11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所有在新型神经电生理监测协议指导下行SL-SDR联合康复治疗,并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资料。收集患儿手术前及手术后末次随访时目标肌群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分级及粗大运动功能66项(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66 items,GMFM-66)评分情况,并评估患儿手术后运动功能变化。结果共有435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249例,女186例;手术年龄(8.2±2.3)岁(3.2~15.5岁)。术前标记目标肌群2523组,受累关节2133个。术中离断神经后根(小根)数为(9.3±3.8)枚/例,其中3849枚(3849/4059,94.8%)符合离断50%神经截面积的标准。术后83例(83/435,19.1%)出现短期下肢浅感觉异常,经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无一例出现长期并发症。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8.3)个月,目标肌群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GFMCS分级及GMFM-66评分均显著改善;术前GMFCS分级为Ⅱ、Ⅲ级者术后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优于Ⅳ、Ⅴ级者(134/309比8/105,P<0.01);术前GMFM-66评分≥50分者术后GMFM-66评分提升值高于术前CMFM-66评分<50分者[(7.65±3.39)分比(5.01±2.18)分,P<0.01];手术时年龄小于6岁者术后GMFCS分级改善情况好于年龄大于6岁者(106/249比36/165,P<0.01);术后GMFCS分级获改善患儿的平均年龄小于术后GMFCS分级无改善患儿的平均年龄[(6.1±1.0)岁比(11.6±1.7)岁,P<0.01]。结论新型神经电生理监测协议指导下SL-SDR联合康复治疗肢体痉挛瘫痪型脑瘫安全、有效,术后近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并发症 脑性瘫痪/外科学 痉挛状态/并发症 痉挛状态/外科学 神经电生理监测/方法 脊神经根切断术/方法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面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4
6
作者 关文明 刘超 刘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574-575,共2页
【目的】总结面肌痉挛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115例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资料。【结果】责任血管小脑后下动脉占51%。其次为小脑前下动脉与椎动脉。总有效率98%。并发症20例中主要为面瘫(暂时性、迟发性、... 【目的】总结面肌痉挛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115例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资料。【结果】责任血管小脑后下动脉占51%。其次为小脑前下动脉与椎动脉。总有效率98%。并发症20例中主要为面瘫(暂时性、迟发性、永久性)、听力损伤(耳聋、耳鸣)、术后头晕、脑脊液漏、小脑脑内血肿。治疗后永久并发症小于1%。【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根治面肌痉挛最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是手术重点。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并发症可得到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痉挛/外科学 毛细血管 血管科手术 面神经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