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肌筋膜触发点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璐 曹江鹏 杜元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0,共4页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为骨骼肌绷紧带中的过敏结节,可引发压痛、特征性转移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现象。近年来,基于MTrPs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采用针灸治疗非器质性神经肌纤维的疼痛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的...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为骨骼肌绷紧带中的过敏结节,可引发压痛、特征性转移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现象。近年来,基于MTrPs特殊的病理生理机制,采用针灸治疗非器质性神经肌纤维的疼痛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针刺干预MTrPs对于组织修复、恢复功能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临床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提供了有效手段。但针刺MTrPs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今后还需从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深入探究,以期为临床针灸施治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肌筋膜触发点 疼痛综合征 组织修复 功能活动
原文传递
按压肌筋膜触发点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疗效研究
2
作者 罗鑫 吴宗辉 +3 位作者 郑兵 王玉宝 苏昌钰 黄强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3-1148,共6页
目的:探讨按压肌筋膜触发点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南大学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门诊2021年5月—8月就诊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2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试验组... 目的:探讨按压肌筋膜触发点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南大学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门诊2021年5月—8月就诊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2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试验组在踝关节平衡训练基础上增加按压肌筋膜触发点技术,对照组采用BOSU球进行踝关节平衡训练。分别在基线、干预第4周后和干预第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踝关节功能量表评分(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core,AOFAS)和Y平衡测试(Ybalance test,YBT)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评估的各项指标上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在VAS疼痛评分上均有显著降低(P<0.05),Y平衡测试综合数值得到显著改善(P<0.01),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得到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在上述各项评估指标中均显著优胜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期8周的平衡训练和平衡训练联合按压MTrPs治疗均对FAI患者有显著的临床康复疗效,而平衡训练联合按压MTrPs治疗在缓解FAI患者的疼痛、促进踝关节功能和动态平衡的改善等方面具有更好的康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 平衡训练 踝关节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疼痛
下载PDF
慢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3
作者 刘琳 刘世轩 +1 位作者 陆馨悦 王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5-1592,共8页
背景:慢性肌筋膜触发点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可识别差异性代谢物变化,有助于从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层面理解并进一步探究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发病机制。目的:以慢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寻找... 背景:慢性肌筋膜触发点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可识别差异性代谢物变化,有助于从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层面理解并进一步探究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发病机制。目的:以慢性肌筋膜触发点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代谢通路。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和正常组,造模组大鼠采用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跑台坡度为-16°,跑速为16 m/min,训练时间为90 min/次)方式建立慢性肌筋膜触发点动物模型,每周1次,连续干预8周,休息4周;正常组大鼠不做干预。12周造模结束后,采用代谢笼法收集大鼠造模后24 h尿液,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尿样进行代谢图谱检测,筛选出共同差异代谢物,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有32个差异代谢标志物,其中上调21个、下调11个;依据变量权重值>3,共14个差异代谢物被认定为潜在生物标志物;②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表明,慢性肌筋膜触发点的形成与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 大鼠 尿液 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标志物 差异代谢物 代谢笼法 运动损伤
下载PDF
肌骨超声下辅助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邸富荣 赵奕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下辅助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下辅助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肌骨超声检查下结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级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患肩活动度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并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cGill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患侧肩关节外展、前屈、内旋、外旋与后伸的被动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肌骨超声技术支持下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可显著缓解肩痛症状,提高肩关节活动度,提高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超声 肌筋膜触发点 针刺
下载PDF
冲击波联合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曾雪琴 董博 +3 位作者 李亚峰 刘华剑 王宝辉 孙银娣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颈椎牵引、口服甲钴胺片,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普通针刺治疗,... 目的:探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颈椎牵引、口服甲钴胺片,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颈肩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及中文版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SF-MPQ、NDI、SF-36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MPQ评分、ND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F-MPQ、NDI及SF-36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0.0%),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5%)低于对照组(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6.275,均P<0.05)。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颈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肌筋膜触发点 体外冲击波 针刺 牵引 疼痛
下载PDF
推拿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原发性痛经疗效研究
6
作者 张子龙 张世卿 +4 位作者 王喆 刘梦琪 赵中实 刘畅 向家雨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7期975-979,共5页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止痛治疗,观察组予以推拿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痛经症状评分显著低...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止痛治疗,观察组予以推拿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痛经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痛经症状量表评分(CMSS)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对照组随访3个月时VAS评分、PPI评分及CMSS评分较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PPI评分及CM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前列腺素(PG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期血流速度(Vs)及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速度(V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能有效调节患者前列腺素及孕激素水平,改善其子宫微循环状态,减轻疼痛不适,提高临床疗效,且作用更加持久,远期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肌筋膜触发点 原发性痛经 前列腺素 血流速度
下载PDF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结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席敬琪 梁恩龙 +2 位作者 唐玉萍 孟林 李宏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64-1369,共6页
目的 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结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广西骨伤医院诊治的11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7例。冲击波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1次/周;触发点... 目的 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结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广西骨伤医院诊治的11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7例。冲击波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1次/周;触发点针刺组给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间隔6 d治疗1次;联合组予体外冲击波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3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关节活动度,统计3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膝关节VAS评分、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且联合组VAS评分、WOMAC评分、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冲击波组和触发点针刺组(P均<0.05)。治疗8周后,联合组、冲击波组和触发点针刺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89%(34/37)、83.78%(31/37)、78.34%(29/37),联合组明显高于冲击波组和触发点针刺组(P均<0.05),冲击波组和触发点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疗法在减轻膝关节疼痛、缓解僵硬、改善关节功能、提升关节活动度方面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 肌筋膜触发点 针刺
下载PDF
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的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孙天宝 凌晴 +2 位作者 纵亚 方璐 黄寒冰 《中国康复》 2024年第8期508-512,共5页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和并发症。其中,脑卒中后感觉异常,尤其是肩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种肩痛被称为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 PSSP)。PSSP的特点是在偏瘫后出现肩部疼痛,进而影...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和并发症。其中,脑卒中后感觉异常,尤其是肩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种肩痛被称为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 PSSP)。PSSP的特点是在偏瘫后出现肩部疼痛,进而影响肩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 针刺 脑卒中 偏瘫肩痛
下载PDF
肌筋膜触发点手法治疗张口受限患者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余晓曼 吴淑仪 +1 位作者 竺越 杨冬叶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39-444,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肌筋膜触发点手法治疗张口受限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及修复科就诊的张口受限患者42例,均采用肌筋膜触发点手法治疗先后对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和舌骨上肌群进行治疗,评... 目的:探讨应用肌筋膜触发点手法治疗张口受限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及修复科就诊的张口受限患者42例,均采用肌筋膜触发点手法治疗先后对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和舌骨上肌群进行治疗,评价指标为最大主动张口度和主观舒适度评分。结果:干预前的最大主动张口度均值为3~26(16.07±5.93)mm,张口受限以Ⅱ级为主;干预后的最大主动张口度均值为6~30(20.64±5.91)mm,张口受限以Ⅰ级为主,干预前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7,P<0.001)。其中,除5例有头颈部放疗病史的患者张口度未改善外,其余张口受限患者的张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对手法治疗的主观舒适度评价分为60~100(82.43±14.40)。结论:肌筋膜触发点手法治疗能一定程度改善非放疗引起的张口受限,在改善与肌肉痉挛有关的张口受限方面疗效较好,治疗舒适度佳、安全、经济,可作为张口受限患者的保守治疗手段或其他治疗方法的辅助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 手法治疗 张口受限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高增峰 袁海军 +4 位作者 蔡文超 李春英 陈斌 乔奇伟 杜海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腰背部疼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背部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腰背部疼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压力疼痛感觉阈(PPDT)和压力疼痛耐受阈(PPTO)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靶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腰背部疼痛可提高疗效和PPDT、PPTO,减轻疼痛、应激反应,改善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肌筋膜触发点针刺 射频消融术 腰背部疼痛
下载PDF
刃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0例
11
作者 刘首芳 张艳茹 +2 位作者 邵晓翠 沈舒怡 黄强民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422-426,共5页
目的:观察刃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疼痛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肌筋膜触... 目的:观察刃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疼痛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胶囊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以下简称Mc-Gill)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Mc-Gill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筋膜触发点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睡眠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肌筋膜触发点 刃针针刺
下载PDF
肌筋膜触发点手法按摩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王鹏云 李晨 +5 位作者 沈茂荣 谢富荣 张辉宇 徐静 梁俊林 刘宁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172-1176,共5页
目的探讨肌筋膜触发点手法按摩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广西骨伤医院门诊就诊的髌骨软化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非甾体类消炎药口服联合静蹲训练治疗,治疗组予肌... 目的探讨肌筋膜触发点手法按摩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广西骨伤医院门诊就诊的髌骨软化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非甾体类消炎药口服联合静蹲训练治疗,治疗组予肌筋膜触发点手法按摩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6个月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HSS评分,两组治疗后1周的治愈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周、6个月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HSS评分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周、6个月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肌筋膜触发点手法按摩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软化症 肌筋膜触发点手法 等速力训练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下针刺松解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
13
作者 江帆 姚侠 +3 位作者 张悦 朴善 许美玲 刘钟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下针刺松解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就诊的肩关节周围炎中晚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下针刺松解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就诊的肩关节周围炎中晚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施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松解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度(ROM)。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比较:两组VAS评分组间、时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外旋ROM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针刺松解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更佳,远期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针刺松解 肌筋膜触发点 肩关节周围炎
下载PDF
智能手机成瘾和肌筋膜触发点
14
作者 邓钰(译)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1期673-673,共1页
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成瘾,这种成瘾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全球问题,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人。这种成瘾与学习成绩下降、肌肉骨骼疼痛、睡眠不足和压力有关。这项研究着眼于智能手机成瘾对肌筋膜触发点的影响,重点关注肩部和颈部,因... 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成瘾,这种成瘾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全球问题,影响各个年龄段的人。这种成瘾与学习成绩下降、肌肉骨骼疼痛、睡眠不足和压力有关。这项研究着眼于智能手机成瘾对肌筋膜触发点的影响,重点关注肩部和颈部,因为它们是iPhone使用过程中承受特别压力的区域。研究对象是136名大学生,年龄在18岁到25岁之间,近期没有颈部外伤。参与者被问及他们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有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外伤 肌筋膜触发点 智能手机 睡眠不足 肉骨骼疼痛 成瘾 过度使用 学习成绩
下载PDF
内热针配合肌筋膜触发点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齐好雯 高丽华 +1 位作者 陈建华 齐月雯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内热针配合肌筋膜触发点(MTrPs)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予以普通针刺配合MTrPs刺络拔罐治疗,研究组予以内热针配合MTrPs刺络拔罐治疗... 目的:探讨内热针配合肌筋膜触发点(MTrPs)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予以普通针刺配合MTrPs刺络拔罐治疗,研究组予以内热针配合MTrPs刺络拔罐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0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包括治疗前、治疗5 d、治疗10 d、治疗20 d中医症候积分(腰膝酸软、下肢乏力和腰腿发凉)、腰腿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同期参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同期参照组(P<0.05)。结论:内热针配合MTrPs刺络拔罐治疗LDH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热针 肌筋膜触发点 刺络拔罐
下载PDF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颈椎复位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阎杰 杨勇娟 +4 位作者 黄业成 谭意萍 黄晓联 覃喜扬 张雪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3期159-162,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港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和心血管内科2021年9月—2023年9月的门诊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中医针刺,观察组... 目的观察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贵港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和心血管内科2021年9月—2023年9月的门诊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中医针刺,观察组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比较2组血压、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头颈部僵硬感及颈椎活动度评分、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头颈部僵硬感以及颈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头颈部僵硬感以及颈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可降血压及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颈椎定旋转复位 肌筋膜触发点 颈源性高血压 手法 脊柱
下载PDF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
17
作者 杨顺珍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究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我院就诊的上交叉综合征疼痛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双盲原则;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 目的:探究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我院就诊的上交叉综合征疼痛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双盲原则;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康复训练3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较对照组高,颈源性疼痛临床评估(CPC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肢体功能,促进颈椎功能障碍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 康复训练 上交叉综合征 疼痛程度 颈椎功能
下载PDF
肌筋膜触发点的牵伸运动治疗研究进展
18
作者 唐笑笑 唐利花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3期4-6,共3页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病率逐年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5%的慢性疼痛与触发点有关,而通过适当的牵伸运动可使肌纤维被拉伸至正常位置,能有效地灭活触发点,因其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显著,在肌筋膜触发点的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因此,...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病率逐年增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95%的慢性疼痛与触发点有关,而通过适当的牵伸运动可使肌纤维被拉伸至正常位置,能有效地灭活触发点,因其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显著,在肌筋膜触发点的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因此,该研究将主要对牵伸运动在肌筋膜触发点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 牵伸运动 触发诊断 联合治疗
下载PDF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头部循经刮痧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研究
19
作者 孙莲雄 徐秋娥 +1 位作者 冯建伟 蒋仙庭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5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头部循经刮痧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紧张型头痛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2组均给予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加用头部循经刮痧治疗,观察组加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头... 目的:观察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头部循经刮痧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紧张型头痛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2组均给予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加用头部循经刮痧治疗,观察组加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头部循经刮痧。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2.92%(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头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缩短(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头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头部循经刮痧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 头部循经刮痧 视觉模拟评分法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原文传递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林小华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1期17-20,共4页
目的分析肌筋膜触发点技术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前海人寿韶关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信封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综合疗法... 目的分析肌筋膜触发点技术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前海人寿韶关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信封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肌筋膜触发点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1.57±0.33)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5.34±1.02)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9、9.882,P均<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均<0.05)。结论肌筋膜触发点技术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值得肯定,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 综合疗法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