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平滑肌细胞调节性死亡参与主动脉瘤发生发展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韩雪钰 刘欣 杨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54,共3页
主动脉瘤是一种以主动脉局部或弥漫病理性扩张达到正常血管直径1.5倍及以上为主要病理特征,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超过10%的临床常见大血管疾病^([1])。主动脉瘤一旦发生瘤体破裂,引发的失血性休克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极其凶险,对人类... 主动脉瘤是一种以主动脉局部或弥漫病理性扩张达到正常血管直径1.5倍及以上为主要病理特征,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超过10%的临床常见大血管疾病^([1])。主动脉瘤一旦发生瘤体破裂,引发的失血性休克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极其凶险,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然而,主动脉瘤通常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在瘤体破裂时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的药物,外科手术是预防和应对瘤体急性破裂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平滑肌 主动脉 主动脉瘤 细胞凋亡 坏死性凋亡 细胞焦亡 铁死亡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叶酸通过JNK/p38 MAPK信号通路调节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
2
作者 孙缦利 邓海峰 +3 位作者 金少举 陈旭东 王兴红 范文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5,共9页
目的:观察叶酸(folic acid,FA)对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在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阶段,采用不同浓度(0、2.5、5、10和20μmol/L)的FA处理C2C12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状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目的:观察叶酸(folic acid,FA)对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在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阶段,采用不同浓度(0、2.5、5、10和20μmol/L)的FA处理C2C12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状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2)在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阶段,将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Ctrl)组(0μmol/L FA)和FA组(10μmol/L FA),于分化的第2天和第4天,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成肌细胞分化相关蛋白成肌细胞决定蛋白1(myoblast determination protein 1,MyoD)、成肌蛋白(myogenin,MyoG)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yHC)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各组细胞肌管形成情况。(3)在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第4天时,加入FA处理0、1、3和6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时点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磷酸化JNK(phosphorylated JNK,p-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磷酸化p38 MAPK(phosphorylated p38 MAPK,p-p38 MAPK)蛋白水平。(4)将分化4 d的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为Ctrl组、FA组、SP600125(JNK特异性抑制剂)组、SB2035805(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组、FA+SP600125组和FA+SB203580组。C2C12成肌细胞先接受10μmol/L的SP600125或SB203580处理1 h,再经10μmol/L的FA处理24 h,FA组经10μmol/L FA处理24 h,Ctrl组不作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JNK、JNK、p-p38 MAPK、p38 MAPK和MyHC蛋白水平。结果:(1)与0μmol/L FA组相比,其余各浓度组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5),EdU阳性细胞率均显著增加(P<0.05)。(2)与Ctrl组相比,FA组MyoD、MyoG和MyH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肌管融合指数显著增加(P<0.05或P<0.01)。(3)与0 h组相比,FA处理1、3和6 h后p-JNK/JNK和p-p38 MAPK/p38 MAPK的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p-JNK/JNK和p-p38 MAPK/p38 MAPK的比值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4)与Ctrl组相比,FA组p-JNK、p-p38 MAPK和MyHC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FA组相比,FA+SP600125组p-JNK和MyHC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FA+SB203580组p-p38 MAPK和MyHC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FA可以通过激活JNK/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C2C12成肌细胞 骨骼肌 细胞分化 JNK/p38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沉默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改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
3
作者 江克兵 徐璐晴 沈涤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为探讨AngⅡ刺激下YTHDF2的表达水平,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和AngⅡ组。为探讨沉默YTHDF2对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的影响,将细胞分为... 目的探讨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为探讨AngⅡ刺激下YTHDF2的表达水平,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和AngⅡ组。为探讨沉默YTHDF2对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的影响,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RNA)+PBS]、siYTHDF2组[转染YTHDF2 siRNA(siYTHDF2)+PBS]、模型组(siRNA+AngⅡ)和实验组(siYTHDF2+AngⅡ)。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YTHDF2基因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心肌肥厚相关基因心房钠尿肽(ANP)、B型钠尿肽(BNP)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及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表面积,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沉淀反应验证YTHDF2和Bcl-2的结合关系。结果AngⅡ组YTHDF2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1.49±0.03 vs 0.97±0.09,1.50±0.08 vs 1.00±0.07,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细胞凋亡率升高,ANP、BNP、β-MHC、Bax mRNA表达明显升高,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减小,细胞凋亡率降低,ANP、BNP、β-MHC、Bax mRNA表达明显降低,Bcl-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沉默YTHDF2可以缓解AngⅡ诱导的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YTHDF2通过与Bcl-2相结合抑制其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细胞凋亡 血管紧张素Ⅱ 病理性心肌肥厚 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 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
下载PDF
血府逐瘀合剂通过抑制自噬对冠心病大鼠血管重塑及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4
作者 肖遥 胡有志 +5 位作者 周健华 鲁晓斌 肖金凤 黄笑语 许方雷 华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合剂通过抑制自噬对冠心病大鼠血管重塑及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组(模型+血府逐瘀合剂低、中、高剂量),每组10只。苏木素-伊红(HE)与Masson染色观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合剂通过抑制自噬对冠心病大鼠血管重塑及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健康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组(模型+血府逐瘀合剂低、中、高剂量),每组10只。苏木素-伊红(HE)与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LC3)Ⅱ。数彩图像显微分析系统测量冠状动脉壁厚度、管腔直径、管壁与管腔面积。动物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定量测试试剂盒测定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结果HE染色:健康组心肌细胞排列有序、结构清晰。模型组心肌细胞杂乱无章、形态模糊、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中药低、中、高组心肌组织形态有所改善,且以中药高组效果较为显著。Masson:健康组心肌组织排列规整;模型组心肌梗死区被大量胶原组织取代(蓝染区),心肌细胞排列混乱,结构模糊;各用药组心肌组织形态有所改善,且以中药高组效果较为显著。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LC3Ⅱ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冠状动脉壁厚度、管壁厚度/管腔直径、管壁面积/管腔面积显著升高,SDH、CCO显著降低(P<0.05)。在经过血府逐瘀合剂干预后,LC3Ⅱ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冠状动脉壁厚度、管壁厚度/管腔直径、管壁面积/管腔面积显著降低,DH、CCO显著升高(P<0.05),且以高剂量最为显著。结论血府逐瘀合剂通过抑制自噬改善冠心病大鼠血管重塑并抑制心肌细胞线粒体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合剂 自噬 冠心病 血管重塑 肌细胞线粒体
下载PDF
蛋白酶N1对小鼠心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5
作者 赵宗磊 陈颂歌 +1 位作者 孙锁峰 王丽霞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N1(PKN1)对小鼠心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异氟烷麻醉1日龄小鼠2只,分离小鼠心肌细胞,并分为对照组和干扰组,干扰组心肌细胞转染PKN1干扰片段,对照组细胞转染对照片段。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和... 目的探讨蛋白酶N1(PKN1)对小鼠心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异氟烷麻醉1日龄小鼠2只,分离小鼠心肌细胞,并分为对照组和干扰组,干扰组心肌细胞转染PKN1干扰片段,对照组细胞转染对照片段。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和观察组,每组5只。观察组小鼠于心脏原位注射PKN1干扰腺病毒,正常组小鼠于心脏原位注射空载腺病毒。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4组小鼠心肌细胞或心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率,以Ki-67阳性表达率表示心肌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对照组和干扰组小鼠心肌细胞中PKN1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对照组和干扰组小鼠心肌细胞中PKN1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干扰组心肌细胞中Ki-6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1.201,P<0.01),观察组小鼠心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t=11.851,P<0.01)。干扰组心肌细胞中PKN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7.022,P<0.01)。干扰组心肌细胞中PKN1和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762、6.884,P<0.01)。结论小鼠心肌细胞中PKN1表达降低可抑制cyclin D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N1 cyclin D1蛋白 肌细胞 增殖
下载PDF
(Pyr1)Apelin-13对布比卡因诱导停搏乳鼠心肌细胞PI3K/Akt通路的干预
6
作者 林婷婷 陈超星 +3 位作者 鲍娜娜 施克俭 董娇娇 刘乐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Apelin/APJ系统在逆转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乳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随机分为4组:空白培养基组(DMSO组)、布比卡因1 mmol/L(Bup组)、(Pyr1)Apelin-132μmol/L组(Apl组)和布比卡因1 mmol/L+(Pyr1)Apelin... 目的:探讨Apelin/APJ系统在逆转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乳鼠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随机分为4组:空白培养基组(DMSO组)、布比卡因1 mmol/L(Bup组)、(Pyr1)Apelin-132μmol/L组(Apl组)和布比卡因1 mmol/L+(Pyr1)Apelin-132μmol/L组(BAp组)。记录各组细胞基础自主搏动次数后,按照相应分组给药处理6 h。处理完毕后时间记为T0,记录T0至T12不同时间的细胞搏动次数;电镜下观察T12时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比色法检测T12时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含量;ELISA检测T12时心肌细胞中Apelin-13浓度;Western blot检测T12时心肌细胞中APJ、PI3K、Akt、p-PI3K、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T0时Bup组全部心肌细胞停止搏动。与DMSO组比较,Bup组细胞搏动次数显著减少(P<0.05),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培养液LDH含量明显上升(P<0.05),心肌细胞中Apelin-13、APJ、p-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与Bup组比较,BAp组细胞搏动次数显著增加(P<0.05),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培养液LDH含量明显下降(P<0.05),心肌细胞中Apelin-13,APJ、p-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Pyr1)Apelin-13可逆转布比卡因诱导的心肌细胞停搏,机制也许与激活PI3K/Akt蛋白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1)Apelin-13 布比卡因 肌细胞 PI3K/AKT通路
下载PDF
川芎嗪调控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对冠心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朱静 梁健球 刘宝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调控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冠心病(CHD)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脂肪乳剂灌胃建立CHD大鼠模... 目的:探讨川芎嗪调控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冠心病(CHD)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脂肪乳剂灌胃建立CHD大鼠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川芎嗪低、中、高剂量腹腔注射川芎嗪,各组均连续治疗3周。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构,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RT-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Wnt3a、β-catenin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功能低于对照组和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均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LDH、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均P<0.05)。对照组心肌细胞大小均等,心肌纤维无肿胀、排列紧密,模型组心肌纤维呈现明显肿胀、断裂,细胞排列无规则,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川芎嗪低、中、高剂量组心肌损伤逐渐改善,细胞水肿变性减少,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川芎嗪高剂量组心肌组织中Wnt3a、β-catenin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低、中剂量组(均P<0.05)。结论:川芎嗪能改善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减轻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冠心病 WNT信号通路 Β-连环蛋白 心肌缺血 肌细胞
下载PDF
高糖培养条件下lncRNA CCAT2调控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宋金萍 崔彦杰 刘熔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8-584,共7页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本2(CCAT2)在高糖培养条件下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心肌细胞AC16,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干扰RN...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本2(CCAT2)在高糖培养条件下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心肌细胞AC16,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干扰RNA阴性对照组、高糖+干扰RNA组(干扰RNA的靶标为lncRNA CCAT2)。采用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lncRNA CCAT2、β-catenin、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Caspase-3、c-Myc、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TCF7L2、CyclinD1蛋白表达;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 高糖培养条件下的AC16心肌细胞lncRNA CCAT2的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β-catenin、TCF7L2、Caspase-3、c-Myc、CyclinD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凋亡率增加(P<0.05),细胞培养液中LDH和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高糖培养条件下,RNA干扰lncRNA CCAT2表达后,细胞增殖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β-catenin、TCF7L2、Caspase-3、c-Myc、CyclinD1基因的表达下调(P<0.05),β-catenin(细胞核)、TCF7L2、CyclinD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β-catenin(细胞质)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高糖条件下,lncRNA CCAT2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结肠癌相关转录本2 WNT信号通路 肌细胞 高糖培养条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利多卡因通过降低微小RNA-181a表达抑制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9
作者 张敏 王锦平 何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8-73,共6页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通过调控微小RNA-181a(miR-181a)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影响。方法 培养H9C2细胞,建立H/R模型,作为H/R组;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Con)组。使用1.0、2.5、5.0、10.0、20.0μmol/L利多卡因处理H/R...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通过调控微小RNA-181a(miR-181a)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影响。方法 培养H9C2细胞,建立H/R模型,作为H/R组;正常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Con)组。使用1.0、2.5、5.0、10.0、20.0μmol/L利多卡因处理H/R诱导的H9C2细胞,并分别设为1.0μmol/L组、2.5μmol/L组、5.0μmol/L组、10.0μmol/L组和20.0μmol/L组。将anti-miR-NC、anti-miR-181a分别转染至H/R诱导的H9C2细胞,记为H/R+anti-miR-NC组、H/R+anti-miR-181a组。将miR-NC、miR-181a分别转染至H/R诱导的H9C2细胞,再用20.0μmol/L利多卡因处理,分别记为H/R+miR-NC+20.0μmol/L组、H/R+miR-181a+20.0μmol/L组。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81a表达;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 与Con组相比,H/R组细胞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组相比,5.0μmol/L组、10.0μmol/L组和20.0μmol/L组的细胞活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后续以20.0μmol/L利多卡因进行实验。与Con组相比,H/R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组相比,20.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相比,H/R组MDA含量、LDH活性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组相比,20.0μmol/L组MDA含量、LDH活性以及炎性因子水平降低,SOD活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anti-miR-NC组相比,H/R+anti-miR-181a组细胞miR-181a表达、凋亡率和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anti-miR-NC组相比,H/R+anti-miR-181a组MDA含量、LDH活性以及炎性因子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miR-NC+20.0μmol/L组相比,H/R+miR-181a+20.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和MDA含量、LDH活性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通过干扰miR-181a表达,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微小RNA-181a 缺氧/复氧 凋亡 细胞损伤 肌细胞
下载PDF
LncRNA TUG1介导Nrf2/HO-1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10
作者 刘永政 刘晓静 +2 位作者 王俊侠 刘平原 刘淑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51-1755,共5页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TUG)1介导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化酶(HO)-1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检测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中LncRNA TUG1表达量,将生长期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分...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TUG)1介导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化酶(HO)-1信号通路对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检测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中LncRNA TUG1表达量,将生长期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上调组、下调组。对照组不做处理,上调组做LncRNA TUG1上调质粒转染,下调组做LncRNA TUG1沉默质粒转染。鉴定LncRNA TUG1转染效率,分析调控LncRNA TUG1对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及Nrf2/HO-1通路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上调组LncRNA TUG1、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量、凋亡率、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上升,Bcl-2、Nrf2、HO-1表达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下降,下调组LncRNA TUG1、Caspase-3、Bax表达量、凋亡率、LDH、MDA、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Bcl-2、Nrf2、HO-1表达量、SOD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 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经下调LncRNA TUG1干预后凋亡率下降,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缓解,其机制可能与Nrf2/HO-1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化酶-1 脂多糖 肌细胞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葛根异黄酮提取纯化工艺及损伤心肌细胞治疗作用研究
11
作者 蔡琳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9-13,20,共6页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葛根异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并研究葛根异黄酮对损伤心肌细胞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溶剂浓度为考察因素,以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葛根异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并研究葛根异黄酮对损伤心肌细胞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溶剂浓度为考察因素,以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实验,以葛根异黄酮总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分析回归方程模型,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验证工艺;采用MTT法检测葛根异黄酮对损伤心肌细胞的治疗作用。结果: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得到葛根异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30 mg·mL^(-1),提取时间为100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73%,葛根异黄酮的总提取率平均值为41.6 mg·g^(-1),与预测值42.08 mg·g^(-1),相对误差0.81%;葛根异黄酮对H 2O_(2)损伤的缺氧复氧模型和Na 2S_(2)O 4损伤的缺血再灌注模型OD值分别为0.7436±0.0292和0.7457±0.0094,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1.32%和73.41%。结论:优选葛根抗氧化活性异黄酮最佳工艺稳定,预测模型效果良好,且葛根异黄酮对心肌缺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异黄酮 Box-Behnken 提取率 提取工艺 损伤心肌细胞
下载PDF
亮氨酸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牛成肌细胞的增殖
12
作者 苗舒 安济山 +5 位作者 王祚 肖定福 兰欣怡 刘磊 沈维军 万发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52,共11页
旨在探究外源补充亮氨酸(Leu)对牛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本试验以牛成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CCK-8法和EdU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eu对牛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Leu的最佳添加浓度;以最佳浓度Leu为处理组、0 mmol·L^(-1)... 旨在探究外源补充亮氨酸(Leu)对牛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本试验以牛成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CCK-8法和EdU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eu对牛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Leu的最佳添加浓度;以最佳浓度Leu为处理组、0 mmol·L^(-1)Leu为对照组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筛选Leu调控牛成肌细胞增殖的关键通路。利用qRT-PCR验证关键通路中的关键调控基因,并通过添加抑制剂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显示,添加Leu可提高牛成肌细胞活力,其中0.5 mmol·L^(-1)Leu显著提高成肌细胞活力和EdU阳性率(P<0.05)。Leu组和对照组差异表达基因有1290个,其中688个上调,602个下调。KEGG富集分析,所注释的309个上调基因涉及47条显著富集通路,其中与骨骼肌生长发育相关通路中最为显著的是PI3K-AKT信号通路,包含34个上调基因。随机挑选PIK3 R1、FOXO3、IRS1、RPTOR、MTOR和MET等6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与RNA-Seq一致。添加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的抑制剂LY294002后,阻断了Leu对牛成肌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Leu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牛成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骨骼肌 肌细胞增殖 RNA-SEQ PI3K-AKT
下载PDF
缺氧后处理通过piRNA-005854调控衰老心肌细胞自噬发挥保护心肌作用
13
作者 迟宏扬 杨慧霞 +6 位作者 郝银菊 杨安宁 白志刚 焦运 熊建团 马胜超 姜怡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54-2060,共7页
背景:缺血后处理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方式之一,近年来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但其具体分子机制还有待研究。目的:探讨piRNA-005854在衰老心肌细胞缺氧后处理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给予心肌细胞8 mg/mL D-半乳糖9 d诱... 背景:缺血后处理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方式之一,近年来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但其具体分子机制还有待研究。目的:探讨piRNA-005854在衰老心肌细胞缺氧后处理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给予心肌细胞8 mg/mL D-半乳糖9 d诱导其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的衰老情况;衰老后细胞给予缺氧/复氧处理和缺氧后处理,ELISA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MB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衰老心肌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和ULK1及其磷酸化ULK1的表达;qRT-PCR检测piRNA-005854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用piRNA-005854 inhibitor及piRNA-005854 mimics转染衰老心肌细胞并进行缺氧后处理,Western blot检测LC3Ⅱ、p62和ULK1及其磷酸化ULK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D-半乳糖诱导9 d后心肌细胞出现明显衰老;②与正常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MB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增加(P<0.01);LC3Ⅱ/Ⅰ表达升高、p62表达降低、ULK1磷酸化水平升高、piRNA-005854表达升高(P<0.01);③与缺氧/复氧组比较,缺氧后处理组肌酸激酶同工酶MB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减少(P<0.01);LC3Ⅱ/Ⅰ表达明显降低(P<0.05)、p62表达升高(P<0.01)、ULK1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piRNA-005854表达降低(P<0.01);④转染piRNA-005854 inhibitor后,LC3Ⅱ/Ⅰ表达降低(P<0.01),p62表达明显升高(P<0.05),ULK1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转染piRNA-005854 mimics后,LC3Ⅱ/Ⅰ表达显著升高,p62表达降低,ULK1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1);⑤结果表明,piRNA-005854介导的ULK1依赖性自噬水平降低是衰老心肌细胞缺氧后处理发挥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RNA 自噬 衰老心肌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氧/复氧 缺氧后处理
下载PDF
CD137信号调控P53/P21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余逸杰 姜瑜 +5 位作者 丁澍 李波 崔星钢 袁伟 戴芝银 仲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CD137信号调控P53/P21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衰老的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年轻组(8周龄)和衰老组(80周龄),每组15只。饲养对应时间后处死小鼠并分离血浆及主动脉血管。细胞实验中将正常VSMC分... 目的探讨CD137信号调控P53/P21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衰老的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年轻组(8周龄)和衰老组(80周龄),每组15只。饲养对应时间后处死小鼠并分离血浆及主动脉血管。细胞实验中将正常VSMC分为空白对照组、博来霉素(BLM)组、联合激动剂组和联合抑制剂组。采用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染色检测VSMC衰老水平。Western blot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组织及细胞中衰老相关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衰老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结果衰老组小鼠主动脉中CD137、组蛋白h2ax(γ-H2AX)表达明显高于年轻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明显低于年轻组(P<0.05)。衰老组小鼠血浆CD137水平明显高于年轻组[(154.0±4.1)pg/ml vs(98.0±2.3)pg/ml,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LM组衰老VSMC明显增加(P<0.05);与BLM组比较,联合激动剂组衰老VSMC明显增加(P<0.05);与联合激动剂组比较,联合抑制剂组衰老VSMC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LM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BLM组比较,联合激动剂组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联合激动剂组比较,联合抑制剂组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LM组、联合激动剂组和联合抑制剂组B淋巴细胞瘤2基因、γ-H2AX、P53和P21表达明显增加,PCNA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BLM组比较,联合激动剂组P53和P21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联合激动剂组比较,联合抑制剂组P53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7信号调控P53/P21通路促进VSMC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平滑肌 衰老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p21信号通路
下载PDF
环状RNA mmu_circ_0005019影响小鼠心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电流及动作电位
15
作者 杨岚清 邬娜 +5 位作者 陈鹏慧 袁志权 李成英 吴龙 钟理 李亚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目的 探索环状RNA mmu_circ_0005019调控小电导钙激活钾(small-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SK)通道蛋白亚基SK3编码基因Kcnn3的表达,以及对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IK,Ca)和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PD... 目的 探索环状RNA mmu_circ_0005019调控小电导钙激活钾(small-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SK)通道蛋白亚基SK3编码基因Kcnn3的表达,以及对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IK,Ca)和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PD)的影响。方法 在小鼠HL-1细胞中分别构建mmu_circ_0005019过表达和干扰模型,分为过表达组(n=3)、空质粒组(n=3)、干扰1组(n=3)、干扰2组(n=3)、对照组(n=3),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分析mmu_circ_0005019调节Kcnn3表达的分子机制,应用膜片钳技术电流钳模式记录全细胞的IK,Ca,并用电压钳模式记录APD。结果 成功构建了环状RNA mmu_circ_0005019过表达和干扰的HL-1细胞模型。过表达组的Kcnn3基因表达与空质粒组相比明显上调(P<0.05);干扰1组和干扰2组的Kcnn3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调(P<0.05)。电生理发现过表达mmu_circ_0005019增加了HL-1细胞IK,Ca电流密度,APD显著缩短;相反,干扰mmu_circ_0005019减少了IK,Ca电流密度,APD显著延长。结论 mmu_circ_0005019可以上调小鼠HL-1细胞Kcnn3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变IK,Ca和APD,提示环状RNA mmu_circ_0005019可能在房颤发生中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肌细胞 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动作电位时程 膜片钳
原文传递
circMYO9A_006通过翻译蛋白MYO9A-208aa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16
作者 姜佳雪 苏金凤 +6 位作者 王娅 欧涛 李晖 徐金东 刘宇鹏 方咸宏 单志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研究环状RNA MYO9A_006(circMYO9A_006)对心肌细胞肥大表型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在乳小鼠心室肌细胞(NMVCs)中过表达circMYO9A_006,并以腺病毒介导过表达同样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空载体为对照,检测NMVCs... 目的:研究环状RNA MYO9A_006(circMYO9A_006)对心肌细胞肥大表型的调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在乳小鼠心室肌细胞(NMVCs)中过表达circMYO9A_006,并以腺病毒介导过表达同样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空载体为对照,检测NMVCs中心肌肥大相关蛋白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骨骼肌肌动蛋白α1(ACTA1)和心房钠尿肽(ANP)的表达。建立去氧肾上腺素(PE)诱导的乳大鼠心室肌细胞(NRVCs)肥大模型,通过鬼笔环肽染色检测过表达circMYO9A_006对NRVCs表面积的影响。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MYO9A_006包含的潜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活性。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ircMYO9A_006翻译蛋白MYO9A-208aa及其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分别制备circMYO9A_006-ORF(直接表达MYO9A-208aa)和circMYO9A_006-ATG-mut(不能表达MYO9A-208aa)重组病毒,以空载体病毒和circMYO9A_006重组病毒分别感染NRVCs,检测circMYO9A_006翻译蛋白MYO9A-208aa对心肌细胞肥大表型的特异调节作用。结果:利用腺病毒可在NMVCs中有效介导circMYO9A_006过表达。过表达circMYO9A_006可显著抑制NMVCs中心肌肥大相关蛋白的表达(P<0.01),并显著抑制PE诱导的NRVCs中心肌肥大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细胞表面积的增加(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提示,circMYO9A_006包含的2个IRES均具有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NRVCs中过表达circMYO9A_006可翻译预期大小为28 kD的MYO9A-208aa蛋白,并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过表达MYO9A-208aa和circMYO9A_006可一致地抑制NRVCs心肌肥大相关蛋白表达(P<0.01),并可逆转PE诱导的NRVCs肥大反应(P<0.05);而过表达circMYO9A_006-ATG-mut没有抑制NRVCs肥大的作用。结论:circMYO9A_006通过翻译蛋白MYO9A-208aa发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环状RNA MYO9A_006 MYO9A-208aa蛋白 肌细胞
下载PDF
有氧运动上调硫氧还蛋白系统抑制衰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17
作者 徐政 赵晓琴 +5 位作者 陈肖丹 王嘉璞 鲍粉苗 于亮 李俊平 魏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508-5515,共8页
背景:研究表明,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脏功能减退及心脏衰老过程密切相关,适宜的运动可以改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泵功能以及减轻衰老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肥大和纤维化损伤。目的:探究长期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硫氧还蛋白系统的影... 背景:研究表明,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脏功能减退及心脏衰老过程密切相关,适宜的运动可以改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泵功能以及减轻衰老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肥大和纤维化损伤。目的:探究长期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硫氧还蛋白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36只,按照鼠龄分为青年组(3月龄)、中年组(9月龄)、老年组(18月龄),每组12只;每组又分为安静、运动2个亚组,每组6只,安静组常规饲养,运动组进行有氧运动训练(45 min/d,5 d/周,训练10周)。末次训练后24 h,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ax、Bcl-2、Caspase 3、硫氧还蛋白1、硫氧还蛋白2、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P38丝裂原活化激酶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老年安静组大鼠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高于青年安静组、中年安静组、老年运动组(P <0.01),老年运动组大鼠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高于青年运动组、中年运动组(P <0.01);(2)无论是安静状态还是运动训练后,随着鼠龄的增加,大鼠凋亡心肌细胞数量及Bax、Caspase 3蛋白表达逐渐升高,Bcl-2蛋白表达逐渐降低;与同龄段安静组相比,运动组大鼠凋亡心肌细胞数量及Bax、Caspase 3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降低,Bcl-2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升高;(3)老年安静组大鼠心肌硫氧还蛋白1、硫氧还蛋白2、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蛋白表达低于青年安静组、中年安静组、老年运动组(P <0.05,P <0.01);老年运动组大鼠心肌硫氧还蛋白1、硫氧还蛋白2、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蛋白表达低于青年运动组(P <0.05,P <0.0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蛋白表达低于中年运动组(P <0.01);(4)老年安静组大鼠心肌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P38丝裂原活化激酶蛋白表达高于青年安静组、中年安静组、老年运动组(P <0.01),老年运动组大鼠心肌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P38丝裂原活化激酶蛋白表达高于青年运动组、中年运动组(P <0.01);(5)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可能通过下调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表达来增强硫氧还蛋白的表达,下调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及P38丝裂原活化激酶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衰老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衰老大鼠 肌细胞 细胞凋亡 硫氧还蛋白
下载PDF
心康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
18
作者 郭冰 贺璇 +5 位作者 余意 刘蓉芳 王敏 李园 李亮 毛以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2,I0022-I0024,共8页
目的探讨心康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方法46只SD大鼠,其中随机取6只大鼠为空白组,余40只经腹腔注射阿霉素药物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模型成功后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心康冲剂组10只、缬沙坦组10只。... 目的探讨心康冲剂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焦亡的调控作用。方法46只SD大鼠,其中随机取6只大鼠为空白组,余40只经腹腔注射阿霉素药物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模型成功后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心康冲剂组10只、缬沙坦组10只。缬沙坦组以等效剂量0.03 g/(kg·d)灌胃、心康冲剂组给予0.5 g/(kg·d)等效剂量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每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实验结束后,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HE、Masson染色观察心脏组织形态,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焦亡底物消皮素D-N端片段(GasderminD-N,GSDMD-N)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通路各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通路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均明显降低(P<0.01),染色结果显示心肌细胞死亡增多、纤维化严重,且GSDMD-N焦亡蛋白表达在胞膜和胞浆,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中心肌细胞膜有破裂,有孔隙形成,线粒体肿胀严重,血液中炎症因子IL-18、IL-1β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中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1,Caspase-1)、GSDMD mRNA及GSDMD-N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心康冲剂、缬沙坦干预后心肌细胞焦亡减轻,LVEF、LVFS都不同程度地增加(P<0.01);染色及电镜结果显示心肌病理学损伤减轻;炎症因子IL-18、IL-1β及细胞焦亡通路NLRP3、Caspase-1、GSDMD/GSDMD-N的mRNA及蛋白都有所降低(P<0.01)。结论心康冲剂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抑制NLRP3细胞焦亡通路及下游产物,从而减轻心肌炎症,防止慢性心衰中的心肌细胞死亡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康冲剂 慢性心力衰竭 NLRP3 肌细胞焦亡
原文传递
力信号对心肌细胞跳动的调控
19
作者 陈惠燕 李洛非 +2 位作者 王炜 曹毅 雷海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9-368,共10页
心肌细胞的机械行为对生命健康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认为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对心肌细胞的行为起调控作用.近年来发现细胞微环境的物理因素能够调控细胞的增殖、铺展、迁移和分化等行为,但其对心肌细胞机械行为的调控研究仍然缺乏.本文制... 心肌细胞的机械行为对生命健康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认为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对心肌细胞的行为起调控作用.近年来发现细胞微环境的物理因素能够调控细胞的增殖、铺展、迁移和分化等行为,但其对心肌细胞机械行为的调控研究仍然缺乏.本文制备具有不同杨氏模量的水凝胶以模拟心肌细胞力学微环境,并通过加载力学刺激来探究细胞外基质中不同配体对心肌细胞的力学调控.研究表明机械力信号可以通过基质-配体-细胞的信号通路来调控心肌细胞的跳动,进而引起细胞间的耦合振荡实现心肌细胞的节律控制.这种力信号调控受细胞微环境的杨氏模量、细胞黏附配体种类和密度、以及力信号的强弱和节律三者共同影响,这为理解心率失调和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等疾病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水凝胶 力学刺激 细胞间相互作用
下载PDF
Uhrf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在小鼠心肌细胞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
20
作者 江南 王驰寅 +1 位作者 聂宇 王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泛素样同源域和环指结构域1(Uhrf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验证Uhrf1基因在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在过氧化氢(H_(2)O2)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扩增小鼠Uhrf1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其...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泛素样同源域和环指结构域1(Uhrf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验证Uhrf1基因在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在过氧化氢(H_(2)O2)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扩增小鼠Uhrf1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其酶切后插入pADM-CMV-C-FH载体,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ADM-Uhrf1。将该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颗粒,数代扩增后进行腺病毒的纯化及滴度检测。分离25只1日龄ICR小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两组,以感染复数(MOI)为50的比例分别感染ADM-Uhrf1及ADM-control(ADMCtrl),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验证重组腺病毒介导的UHRF1蛋白的表达,并利用H_(2)O2诱导心肌细胞DNA损伤,进而探究Uhrf1在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结果:通过壳蛋白免疫法检测得到的ADM-Uhrf1病毒滴度为1.8×10^(13) pfu/L。Western blot验证显示UHR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UHRF1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且Uhrf1的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DNA损伤标志物磷酸化组蛋白H_(2)A变异体(γH_(2)AX)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小鼠Uhrf1基因的重组过表达腺病毒载体,并通过腺病毒递送系统在心肌细胞中实现了Uhrf1的过表达,且Uhrf1的过表达有效减轻了H_(2)O2诱导的心肌细胞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rf1基因 腺病毒载体 质粒 肌细胞 DNA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