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2篇文章
< 1 2 2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体酮药物—Z型肌肉注射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宋晓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49-0052,共4页
探讨黄体酮药物一Z型肌肉注射(以下简称肌注)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0年十月至2022年十月本院诊治的不孕症病人60例,全部在我单位进行IVF-ET,期间肌肉注射孕激素。根据肌肉注射方式,将患者分成2组,各30例。以普通肌肉注射和 ... 探讨黄体酮药物一Z型肌肉注射(以下简称肌注)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0年十月至2022年十月本院诊治的不孕症病人60例,全部在我单位进行IVF-ET,期间肌肉注射孕激素。根据肌肉注射方式,将患者分成2组,各30例。以普通肌肉注射和 Z型肌注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副作用,疼痛程度,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VF-ET治疗期间,应用 Z型肌注黄体酮,可以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肌肉注射时的副作用,增加病人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辅助 生殖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黄体酮Z型肌肉注射
原文传递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经肌肉注射的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甘源 郝飞 +9 位作者 王佳 袁厅 张磊 华利忠 韦艳娜 武昱孜 谢星 邵国青 冯志新 熊祺琰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66,共5页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是一种以肺内注射途径免疫的弱毒活疫苗。为了拓展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免疫途径,评估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配合佐剂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猪群后的攻毒保护效果,选取20头7日龄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是一种以肺内注射途径免疫的弱毒活疫苗。为了拓展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免疫途径,评估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配合佐剂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猪群后的攻毒保护效果,选取20头7日龄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阴性仔猪,将其随机平均分成4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肌肉注射免疫组和肺内注射免疫组。在免疫后采集血样并检测其中的Mhp IgG抗体,在首次免疫后42 d人工感染Mhp组织毒(JS株),攻毒28 d后评估肺脏的病变情况并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Mhp含量。结果显示:免疫后肌肉注射免疫组动物产生了明显的Mhp特异性血清IgG抗体,而肺内注射免疫组动物在攻毒前未见明显的血清抗体;肌肉注射免疫组和肺内注射免疫组的攻毒保护率分别平均为88.89%和75.93%,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感染对照组的BALF中Mhp单位含量极显著高于肌肉注射免疫组和肺内注射免疫组(P<0.01),2个免疫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猪支原体活疫苗配合佐剂后经肌肉注射免疫可产生较好的免疫攻毒保护效果。本研究为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168株)实施肌肉注射免疫提供了临床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 肌肉注射免疫 免疫保护
下载PDF
^(223)RaCl_(2)注射液肌肉注射给药方法的建立及实用性与安全性评估
3
作者 李晓红 左长京 李潇 《同位素》 CAS 2023年第4期429-434,共6页
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223)RaCl_(2)注射液已经获得临床上市许可,并且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缺陷待解决。改变药物给药途径是调节药代动力学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通过在大鼠右侧大腿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223)Ra... 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223)RaCl_(2)注射液已经获得临床上市许可,并且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缺陷待解决。改变药物给药途径是调节药代动力学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通过在大鼠右侧大腿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223)RaCl_(2)注射液的给药,通过SPECT/CT扫描动态记录该方案与经静脉注射方案在靶向效率及代谢清除方面的区别。结果表明,^(223)RaCl_(2)注射液经肌肉注射后12 h内完成注射点的药物扩散,经肌肉注射途径得到的骨沉积比在12 h后仍显著高于静脉注射组,且全身清除速率更快。在9 d观察期后,未观察到由^(223)RaCl_(2)注射液直接引起的皮肤灼伤或者血象改变,初步证明该方案的安全性。因此,在严格控制药物体积的条件下,^(223)RaCl_(2)注射液经肌肉注射可以提高药物骨沉积效率,避免部分副作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3)RaCl_(2)注射 肌肉注射 骨沉积 前列腺癌 辐射损伤
下载PDF
中药保胎方联合肌肉注射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4
作者 范嫦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9期123-124,14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保胎方联合肌肉注射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性激素水平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丰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先兆流产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保胎方联合肌肉注射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性激素水平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丰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先兆流产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中药保胎方联合肌肉注射黄体酮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32/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性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胎方联合肌肉注射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不仅能够稳定患者的性激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漏 先兆流产 保胎方 肌肉注射黄体酮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Z径路肌肉注射法与常规肌肉注射法局部不良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云峰 汪克林 林玉清 《现代医院》 2010年第3期94-95,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肌肉注射方法与Z径路肌肉注射法治疗时局部的不良反应,为临床肌肉注射技术选择和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需要肌肉注射的住院病人,按肌肉注射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19、为Z径路肌肉注射组)和对照组(n=614、为常规肌肉注射...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肌肉注射方法与Z径路肌肉注射法治疗时局部的不良反应,为临床肌肉注射技术选择和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需要肌肉注射的住院病人,按肌肉注射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19、为Z径路肌肉注射组)和对照组(n=614、为常规肌肉注射组),对比两组注射相同药物后72小时内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注射后局部药(血)液外溢、组织变形、疼痛、皮肤变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局部皮肤缺血、神经损伤、皮下气血肿等,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方法都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与常规肌肉注射方法相比,Z径路肌肉注射法给药对病人舒适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注射 Z径路肌肉注射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肌肉注射疼痛及焦虑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冯李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097-0099,共3页
对展开肌肉注射患者临床的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观察选择综合护理干预的后的效果并对其影响实施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在本院肌肉注射患者中挑选出88例,其治疗时间为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以上研究对象互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试验... 对展开肌肉注射患者临床的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观察选择综合护理干预的后的效果并对其影响实施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在本院肌肉注射患者中挑选出88例,其治疗时间为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以上研究对象互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试验组进行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抑郁焦虑和疼痛进行了比较测试。结果 实施护理服务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介入对象的研究数值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较高(p<0.05);测试组的介入对象评价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得到的研究数值疼痛评分实验组干预对象的评价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投入临床肌肉注射患者护理,干预评价结果较好。患者不仅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还能改善抑郁、焦虑和负面情绪,有效缓解疼痛。其优势更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缓解疼痛 肌肉注射 焦虑
下载PDF
不同注射方法对患儿肌肉注射时疼痛感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燕燕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4期89-89,共1页
目的:探析对患者应用不同的肌肉注射方法对注射过程中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间需用肌肉注射方案治疗患儿80例为分析对象,编序后将其每组40例分为A组(常规肌注治疗)和B组(平行肌肉注射),对两组患儿注射后用视... 目的:探析对患者应用不同的肌肉注射方法对注射过程中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间需用肌肉注射方案治疗患儿80例为分析对象,编序后将其每组40例分为A组(常规肌注治疗)和B组(平行肌肉注射),对两组患儿注射后用视觉疼痛模拟(VAS)量表进行评分以了解不同肌肉注射方法的疼痛情况。结果:相对于A组患儿,B组患儿注射后疼痛感情况明显更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平行肌肉注射对患儿进行治疗产生疼痛感相对更轻,不会激发患儿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配合后续治疗以及构建和谐医疗关系,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肌肉注射 平行肌肉注射 疼痛感
下载PDF
基因枪与肌肉注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及细胞免疫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希文 程安春 +6 位作者 汪铭书 刘菲 希尼尼根 豆文波 刘伍梅 李雪梅 张平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12-818,共7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疫苗(pcDNA-PRRSV-ORF5)以不同免疫途径(基因枪和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以PBS和空载质粒pcDNA3.1(+)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及间接ELISA试验分别对小鼠外周血中CD4+、C...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疫苗(pcDNA-PRRSV-ORF5)以不同免疫途径(基因枪和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以PBS和空载质粒pcDNA3.1(+)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及间接ELISA试验分别对小鼠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T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及小鼠血清中特异性PRRSV血清抗体IgG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pcDNA-PRRSV-ORF5基因疫苗接种小鼠后外周血对ConA有明显的反应性,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CD4+T淋巴细胞数在免疫后7d高于对照组(P<0.01),CD8+T淋巴细胞在免疫后28d高于对照组,不同途径基因疫苗接种小鼠后均诱导小鼠产生PRRSV特异性IgG。在诱导细胞免疫方面,基因枪和肌肉注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在诱导体液免疫方面,基因枪法优于肌肉注射。研究表明制备的pcDNA-PRRSV-ORF5基因疫苗免疫小鼠能够诱导其机体产生良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基因枪法较肌肉注射更能诱导体液免疫应答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枪 肌肉注射 繁殖呼吸综合征 ORF5基因疫苗 小鼠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下载PDF
肌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中镇静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欢欢 许学兵 +1 位作者 佘守章 许立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观察单次肌肉注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用于腰硬联合麻醉(CSEA)患者术中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CSEA下行择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5组(n=20),空白对照组(C组)及Dex组(D1、D2、D... 目的观察单次肌肉注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用于腰硬联合麻醉(CSEA)患者术中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CSEA下行择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5组(n=20),空白对照组(C组)及Dex组(D1、D2、D3、D4组)。各组分别于CSEA麻醉平面稳定后肌肉注射Dex 0、1.5、2.0、2.5、3.0μg/kg。入室后每隔5 min连续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脑电双频指数,肌肉注射Dex后每5 min进行1次警觉/镇静(OAA/S)评分,记录用Dex后24 h内低血压、高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牵拉反应、寒战、头晕、过度镇静、术后躁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总体镇静满意度评分。结果随着Dex剂量的增加,患者镇静满意度增加,但D4组有50%患者出现过度镇静,D2、D3、D4组镇静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约为15 min,但随着剂量的增加Dex镇静达峰时间有所延迟。与C组比较,D1、D2组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增加,D3、D4组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增加。结论肌肉注射2.5μg/kg Dex可为CSEA下行腹式全子宫切除的患者提供满意的术中镇静,但需留意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肌肉注射 镇静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免疫刺激复合物基质为佐剂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肌肉注射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熊祺琰 王占伟 +4 位作者 甘源 孔猛 冯志新 刘茂军 邵国青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0-1315,共6页
试验旨在探讨免疫刺激复合物基质(ISCOM-基质)作为猪支原体肺炎168株活疫苗佐剂使用的可行性,并考察其配合疫苗肌肉注射时的免疫效力和攻毒保护效力。首先以Quil A、胆固醇和磷脂为原料,采用透析法制备ISCOM-基质,然后将制备好的ISCOM-... 试验旨在探讨免疫刺激复合物基质(ISCOM-基质)作为猪支原体肺炎168株活疫苗佐剂使用的可行性,并考察其配合疫苗肌肉注射时的免疫效力和攻毒保护效力。首先以Quil A、胆固醇和磷脂为原料,采用透析法制备ISCOM-基质,然后将制备好的ISCOM-基质与活疫苗混合孵育,检验其对活疫苗的毒性。于体外用ISCOM-matrix直接刺激或与刀豆蛋白共同刺激淋巴细胞,观察细胞的增殖应答情况。而后将添加ISCOM-matrix佐剂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肌肉注射免疫动物,检测血清抗体水平及淋巴细胞增殖应答水平,于免疫后8周攻毒,评价攻毒保护效力。结果表明,所制备的ISCOM-基质不影响活疫苗的活力,并且在体外可直接或协同刀豆蛋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明显的增殖反应,最低起效浓度为0.01 ng/ml;当作为佐剂与活疫苗配合肌肉注射免疫时,可以显著诱导动物对疫苗抗原的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亦有一定程度增强。用肺炎支原体强毒攻毒后25 d剖检,免疫组病变明显较攻毒对照组减轻,显示出较好的攻毒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刺激复合物基质 猪支原体肺炎 活疫苗 肌肉注射
下载PDF
肌肉注射曲马多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迎九 李朝先 +3 位作者 向小勇 杨双强 李强 汪斌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39-741,共3页
目的 :观察肌肉注射曲马多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4例开胸术后中、重度疼痛的老年患者肌肉注射曲马多1 5mg/kg ,观察即时镇痛效应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显效率41 2 % ,总有效率可达79 4 % ;有一过性恶心、呕... 目的 :观察肌肉注射曲马多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4例开胸术后中、重度疼痛的老年患者肌肉注射曲马多1 5mg/kg ,观察即时镇痛效应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显效率41 2 % ,总有效率可达79 4 % ;有一过性恶心、呕吐、出汗、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 ,无1例出现呼吸抑制。结论 :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肌肉注射曲马多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肌肉注射 老年患者 镇痛 开胸术 术后疼痛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基因肌肉注射产生明显抗肿瘤作用(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国荣 赵建增 +6 位作者 张晋东 王小平 陈涛 朱美财 刘亚宁 姜树强 王哲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3,共7页
为了探讨人白细胞介素 (h IL ) - 1 8基因转导的抗肿瘤作用 ,构建了 h IL- 1 8c DNA真核表达质粒载体 pc DNA3/h IL- 1 8.将 pc DNA3/h IL- 1 8经脂质体包裹 ,按照 1 0 0μg/只的剂量注射入雄性Balb/c小鼠后肢肌肉 ,在设定时间处死小鼠... 为了探讨人白细胞介素 (h IL ) - 1 8基因转导的抗肿瘤作用 ,构建了 h IL- 1 8c DNA真核表达质粒载体 pc DNA3/h IL- 1 8.将 pc DNA3/h IL- 1 8经脂质体包裹 ,按照 1 0 0μg/只的剂量注射入雄性Balb/c小鼠后肢肌肉 ,在设定时间处死小鼠取注射部位肉提取总 RNA,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了 h IL- 1 8m RNA及其蛋白质在小鼠肌肉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 .随后 30只雄性 Balb/c小鼠于基因注射后第 7d腹部皮下 (i.d.)或腹腔内 (i.p.)接种 1×1 0 5个同系小鼠 S- 1 80肉瘤细胞 .观察了 S- 1 80肿瘤细胞在腹腔及皮下的生长情况、小鼠体重、肿瘤重量及存活时间 .结果发现 ,pc DNA3/h IL- 1 8注射后 2 d能检测到 h IL- 1 8m RNA表达 ,第 7d表达量较高 ,第 2 8d仍有 h IL- 1 8m RNA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了注射部位散在有 h IL- 1 8蛋白质颗粒 .h IL- 1 8基因注射组小鼠体重、肿瘤重量均比对照组轻 (P值分别小于 0 .0 0 5、0 .0 5) ,存活时间比对照组延长 .结果显示 ,真核表达系统 pc DNA3/h IL - 1 8经脂质体包裹肌注后能有效表达 ,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18 肌肉注射 肿瘤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肌肉注射可调控胰岛素基因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鸿 苏本利 +5 位作者 刘海霞 张雪扬 吕申 刘敏 纪晓 F.BOSCH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为研究四环素调控的胰岛素表达载体肌肉直接注射后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构建了质粒 prTA tet4 rhINS .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Balb/C小鼠成糖尿病模型 ,30 0 μg质粒注射至小鼠的股部肌肉 ,并同时在饮水中加入不同浓度强力霉... 为研究四环素调控的胰岛素表达载体肌肉直接注射后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构建了质粒 prTA tet4 rhINS .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Balb/C小鼠成糖尿病模型 ,30 0 μg质粒注射至小鼠的股部肌肉 ,并同时在饮水中加入不同浓度强力霉素 (Dox) ,监测小鼠末梢血糖、体重 ,测定血清人胰岛素、C肽水平 .用RT PCR检测小鼠肌肉注射部位组织中人胰岛素原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 :质粒prTA tet4 rhINS注射后 ,给予Dox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血清人胰岛素、C肽水平相应升高 ,体重增加 .效果持续大约二周 .小鼠肌肉组织中有人胰岛素原mRNA表达 .降糖效果和基因表达程度随Dox浓度增加而增强 .质粒 prTA tet4 rhINS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高血糖起到明显的降低作用 .在糖尿病小鼠肌肉组织能很好地表达 ,并受Dox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注射 胰岛素 基因 糖尿病小鼠 降糖作用 肌肉组织 表达 DOX 调控
下载PDF
肌肉注射盐酸头孢噻呋混悬注射液对猪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桂芳 梁先明 +6 位作者 杨大伟 曾繁活 赵永达 倪恒佳 曾振灵 徐士新 黄显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头孢噻呋钠 注射 安全性试验 肌肉注射 盐酸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弥可保肌肉注射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定量测试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日坚 郑颖嘉 徐丽珊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9期1280-1281,共2页
目的了解弥可保肌肉注射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方法有自觉症状并双膝反射消失的确诊糖尿病病人30例,肌注弥可保500μg/d,持续4周。治疗前后检测左侧下肢腓总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对结果... 目的了解弥可保肌肉注射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方法有自觉症状并双膝反射消失的确诊糖尿病病人30例,肌注弥可保500μg/d,持续4周。治疗前后检测左侧下肢腓总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对结果进行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30例病人的左侧下肢腓总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加快(P<0.05)。自觉症状消失的为20%;明显减轻的为40%;减轻的为33.3%,膝反射出现的有60%。未发现副作用。结论弥可保肌肉注射能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未发现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注射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弥可保 糖尿病 神经病变
下载PDF
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方法介绍 被引量:24
16
作者 葛秀洁 李雅萍 张海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60-860,共1页
关键词 苄星青霉素 肌肉注射
下载PDF
猪肌肉注射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岳永波 吴好庭 +2 位作者 杨国辉 杨芳 王德功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78,共3页
本试验对硫酸头孢喹肟进行了大、小鼠经口的急性毒性试验和猪肌肉注射硫酸头孢喹肟的安全性研究。选用SD大鼠和ICR小鼠各30只,其经口LD50均大于5000mg/kg。随机挑选健康猪12头,分为3组,按2mg/kg、6mg/kg和10mg/kg剂量颈部肌肉注... 本试验对硫酸头孢喹肟进行了大、小鼠经口的急性毒性试验和猪肌肉注射硫酸头孢喹肟的安全性研究。选用SD大鼠和ICR小鼠各30只,其经口LD50均大于5000mg/kg。随机挑选健康猪12头,分为3组,按2mg/kg、6mg/kg和10mg/kg剂量颈部肌肉注射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每日1次,连续5d。对其给药前后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比较,并每天观察给药后动物临床表现。试验结果显示: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在2~10mg/kg剂量范围对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所有动物给药后采食、行动、呼吸和排泄均未见异常,注射部位未见肿胀结块等现象,除10mg/kg剂量组动物出现短时疼痛反应外,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头孢喹肟 LD50 肌肉注射 安全性
下载PDF
穴位与肌肉注射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叶天申 韩钊 谢文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5期2230-2230,共1页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注或肌注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差异。方法将35例顽固性面瘫患者(ENoG示损失≥90%)随机分为两组对照,针刺加穴注组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弥可保,在针刺加肌注组中将弥可保改为肌肉注射,用改良portmann评分法评分。结...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注或肌注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差异。方法将35例顽固性面瘫患者(ENoG示损失≥90%)随机分为两组对照,针刺加穴注组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弥可保,在针刺加肌注组中将弥可保改为肌肉注射,用改良portmann评分法评分。结果疗效以针刺组为优,并减少了后遗症;穴注与肌注的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针刺加穴注弥可保对顽固性面瘫疗效较好,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注射 弥可保 治疗 顽固性面瘫 穴位注射 疗效分析
下载PDF
不同剂量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疫苗肌肉注射诱导小鼠细胞免疫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菲 程安春 +5 位作者 汪铭书 韩新锋 黎敏 车茜 刘晓东 陈孝跃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58-1161,共4页
将小鹅瘟(Gosling plagne,GP)VP3基因疫苗(pcDNA-GPV-VP3)分别按每只50、100、200μg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以pcDNA3.1(+)和生理盐水为对照,于免疫后7、14、21、28、35、63、105d采血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和流式细胞仪(FACS)分... 将小鹅瘟(Gosling plagne,GP)VP3基因疫苗(pcDNA-GPV-VP3)分别按每只50、100、200μg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以pcDNA3.1(+)和生理盐水为对照,于免疫后7、14、21、28、35、63、105d采血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和流式细胞仪(FACS)分别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效果和CD4+、CD8+T淋巴细胞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cDNA-GPV-VP3免疫小鼠能够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应答。50、100μg pcDNA-GPV-VP3免疫后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ConA刺激的反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200μg组、空载体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且以100μg组最优,而200μg组的转化效果比空载体组差;100μg pcDNA-GPV-VP3免疫小鼠后所诱导的CD4+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最强,50μg组次之;50μg pcDNA-GPV-VP3免疫小鼠后所诱导的CD8+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最强,100μg组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疫苗 肌肉注射 小鼠 细胞免疫
下载PDF
肌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艳杰 毛成刚 +2 位作者 宁险峰 李荣 李自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179-2185,共7页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健康大鼠肌肉注射异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安全可靠,也证实了这一途径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力衰竭同样安全有效。目的:探讨肌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健康大鼠肌肉注射异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安全可靠,也证实了这一途径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力衰竭同样安全有效。目的:探讨肌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60只,随机抽取20只作为正常组,余大鼠通过阿霉素腹腔注射方式建立扩张型心肌病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上清液祖、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经四肢肌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上清液及不同剂量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于首次注射后4周再次给予相同剂量的培养液、上清液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结果与结论:ELISA检测结果显示,肌注前后模型组大鼠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生物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肌注后低剂量组肝细胞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生物因子较肌注前显著升高(P<0.05),且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中剂量组白血病抑制因子较肌注前明显升高(P<0.05),高剂量组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生物因子较肌注前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均显示,各肌肉注射组大鼠心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均较正常组表达增强,中剂量组呈强阳性表达,较其他各组增强明显。以上结果表明中、低剂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肌肉注射可使扩张型心肌病大鼠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生物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增高,并增加心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扩张型心肌病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肌肉注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粒细胞集落刺激生物因子 白血病抑制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