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8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力带MTT技术在ACL重建术后肌肉萎缩中疗效分析
1
作者 邓刚 肖诗梁 +2 位作者 朱道信 蔡幸健 杨清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22-0125,共4页
阻力带MTT技术在ACL重建术后肌肉萎缩中的应用。方法 对收入的ACL重建术患者予以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管理,观察组联合阻力带MTT技术管理,对比患者肌肉萎缩防治效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高且患者的并发症... 阻力带MTT技术在ACL重建术后肌肉萎缩中的应用。方法 对收入的ACL重建术患者予以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管理,观察组联合阻力带MTT技术管理,对比患者肌肉萎缩防治效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高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治疗后的自理、疼痛、肌力、平衡指标改善结果较好;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指标显著改善,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阻力带MTT技术可以辅助ACL重建术后改善机体功能,防治肌肉萎缩,增强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力带MTT技术 ACL重建术 肌肉萎缩 疗效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技术评估肌肉萎缩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贺晓林 杨德斌 王迎春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5,共4页
肌肉萎缩多由肌肉本身疾患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横纹肌营养障碍、骨骼肌纤维变细、缩小,表现为肌肉生理功能减退及肌无力,引起行动障碍甚至残疾,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人力和经济负担。超声是评估肌萎缩常用的方法,利用高频超声、弹性成... 肌肉萎缩多由肌肉本身疾患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横纹肌营养障碍、骨骼肌纤维变细、缩小,表现为肌肉生理功能减退及肌无力,引起行动障碍甚至残疾,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人力和经济负担。超声是评估肌萎缩常用的方法,利用高频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等多模态超声技术评估肌肉回声强度、厚度、横截面积、羽状角、静息和运动时的肌肉弹性及微循环灌注等指标,有益于肌肉萎缩的早期诊断,是指导临床治疗干预的前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多模态超声技术在肌萎缩评估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肌肉萎缩的临床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萎缩 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 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下载PDF
5例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合并胆道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回顾性分析
3
作者 滑炜 王卫刚 +3 位作者 史伟 常文博 程鑫 孔繁华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合并胆道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回顾性分析。方法ALS患者5例,3男2女,年龄48~61岁,体重47~68 kg,ALS病程6~11年。因胆道结石1例需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患者... 目的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合并胆道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回顾性分析。方法ALS患者5例,3男2女,年龄48~61岁,体重47~68 kg,ALS病程6~11年。因胆道结石1例需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患者均选择全身麻醉,具体方法为采取镇静药物辅助下清醒气管插管后,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依托咪酯0.2 mg/kg、舒芬太尼10μ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吸入1~3%七氟醚、泵注瑞芬太尼0.1~0.3μg/(kg·min)。容量控制通气,VT8 ml/kg,I∶E 1∶2,RR 10~14次/min,调整呼吸参数使P_(ET)CO_(2)维持在35~40 mmHg。CO_(2)气腹压力设定为12 mmHg。记录和分析患者麻醉前(T_(0))、切皮前(T_(1))、气腹充盈后(T_(2))、拔除气管导管前(T_(3))、出室前(T_(4))的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以及T_(1)、T_(2)、T_(3)的气道内吸气峰压(PpK)和平台压(Pplat)。结果5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效果评价均能达到Ⅰ级。与T_(0)比较,T_(1)时HR、MAP有明显降低(P<0.05);与T_(1)比较,T_(2)时HR、MAP、PpK、Pplat有明显升高(P<0.05);与T_(2)比较,T_(3)时PpK、Pplat明显下降(P<0.05)。结论ALS患者在不使用肌松药的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腹腔镜手术 全身麻醉 肌松药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5/6肾切除大鼠肌肉萎缩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
4
作者 王蕤婷 李璐 +2 位作者 宫海凤 张玲玲 黄新忠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5/6肾切除大鼠肌肉萎缩的保护作用及对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肌肉环状脂蛋白-1(musclering finger-1,MuRF-1)、肌肉萎缩蛋白-1(MAF-bx,又名Atrogin-1)及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5/6肾切除大鼠肌肉萎缩的保护作用及对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肌肉环状脂蛋白-1(musclering finger-1,MuRF-1)、肌肉萎缩蛋白-1(MAF-bx,又名Atrogin-1)及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的影响。方法:采用两步法建立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6肾切除模型。术后1周开始予20 mg/(kg·d)RSV灌胃,至术后12周处死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ham组,n=10)、5/6肾切除组(Nx组,n=10)、5/6肾切除+RSV干预组(Nx+RSV组,n=10),收集血液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取肾脏组织行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取胫骨前肌用于HE染色观察肌纤维的形态和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肌肉中dystrophin表达及分布情况。Western Blot分析检测大鼠肌肉组织中肌萎缩相关蛋白MuRF-1、Atrogin-1、Myostatin的表达。结果:(1)与Sham组相比,Nx组大鼠在术后12周开始出现SCr、BUN水平升高,RSV干预可改善肾功能。(2)Nx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glomerular sclerosis index,GSI)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index,TFI)升高,RSV干预后得到改善。(3)Nx组大鼠胫骨前肌出现肌纤维横截面积缩小,dystrophin表达减少,Atrogin-1、MuRF-1、Myostatin表达增加,RSV干预后改善了肌纤维萎缩,上调了dystrophin表达,降低Atrogin-1、MuRF-1、Myostatin表达。结论:RSV可改善5/6肾切除大鼠的肾功能及肌肉萎缩,其机制可能与上调dystrophin表达,降低Atrogin-1、MuRF-1、Myostatin表达有关,提示RSV可能是5/6肾切除肌肉萎缩的一个潜在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肾切除 肌肉萎缩 白藜芦醇 肌肉环状脂蛋白-1 肌肉萎缩蛋白-1 肌生长抑制素 大鼠
下载PDF
秀丽隐杆线虫模型在肌肉萎缩症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淑梅 刘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9-452,共4页
肌肉萎缩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是研发治疗肌肉萎缩药物的基础。在临床前研究中,可用的肌肉萎缩动物模型有小鼠、犬等,秀丽隐杆线虫以通体透明、生命周期短、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等优势得到研发人员的... 肌肉萎缩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是研发治疗肌肉萎缩药物的基础。在临床前研究中,可用的肌肉萎缩动物模型有小鼠、犬等,秀丽隐杆线虫以通体透明、生命周期短、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等优势得到研发人员的关注。该文对现有肌肉萎缩线虫模型的特点及其在肌肉萎缩症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萎缩 抗肌萎缩蛋白 秀丽隐杆线虫 肌肉萎缩小鼠模型 肌肉萎缩犬模型
下载PDF
蛋白合成与降解信号参与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及中医药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彭梦薇 刘燕 +3 位作者 张艳 郝羚伦 陈玉龙 吴耀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3-129,共7页
恶病质是一种涉及多个器官的多因素代谢障碍综合征,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致死因素。临床最主要的症状为肌肉萎缩和丢失,其机制与蛋白质过度降解及合成障碍相关。近年来中医药凭借副作用少以及多靶点、多通路干预疾病等显著优势,在防治... 恶病质是一种涉及多个器官的多因素代谢障碍综合征,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致死因素。临床最主要的症状为肌肉萎缩和丢失,其机制与蛋白质过度降解及合成障碍相关。近年来中医药凭借副作用少以及多靶点、多通路干预疾病等显著优势,在防治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本文主要是从不同信号介导的肌肉蛋白降解及合成对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影响及中医药的调节作用展开论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恶病质 肌肉萎缩 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降解 调控信号 中医药防治
下载PDF
绝经后股四头肌肌肉萎缩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7
作者 陈泽华 申震 +2 位作者 陈国茜 许学猛 刘文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93-1099,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绝经后股四头肌肌肉萎缩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模型。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组)、卵巢切除+肉毒素组(OVX+BTX组)、肉毒素组(BTX组)和空白组(Control组),于造模后4周、9周分...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绝经后股四头肌肌肉萎缩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模型。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组)、卵巢切除+肉毒素组(OVX+BTX组)、肉毒素组(BTX组)和空白组(Control组),于造模后4周、9周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抓力测定和Lequesne MG评分,对股四头肌、滑膜和膝关节进行切片染色,进行关节软骨Mankin评分和滑膜炎症评分。结果造模后第4、9周OVX+BTX组和BTX组股四头肌肌肉萎缩明显;造模后第4周OVX+BTX组和BTX组大鼠Lequesne MG评分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P均<0.05),第9周时OVX+BTX组和BTX组大鼠Lequesne MG评分均大于Control组(P均<0.01);造模第4周和第9周OVX+BTX组的四肢抓力体重比和双后肢抓力体重比均明显低于Control组(P均<0.05),且造模第9周时OVX+BTX组和BTX组的双后肢抓力和抓力体重比均明显低于Control组(P均<0.05);造模第4周时,OVX+BTX组和BTX组的Mankin评分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P均<0.05);造模第9周时,OVX+BTX组、OVX组、BTX组的Mankin评分均明显大于Control组(P均<0.05)。造模第4周各组滑膜炎症均不明显,第9周时OVX组、OVX+BTX组和BTX组的滑膜炎性评分均明显大于Control组(P均<0.01)。结论本研究中所涉及的三种造模方法均可建立KOA模型,而肉毒素股四头肌肌注结合卵巢切除建立的KOA模型,关节软骨破坏更明显,且更符合绝经后KOA肌肉和骨骼的真实病理变化,有利于进一步研究KOA发病及防治过程中肌肉和骨骼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肌肉萎缩 股四头肌 肉毒素A 大鼠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治疗肌肉萎缩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
8
作者 陆哲 欧莉 +5 位作者 张萌萌 李瑶 谢硕男 康文倩 张依娜 王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410-1417,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肌肉萎缩的用药规律,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究核心药对治疗肌肉萎缩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整理中国知网和《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肌肉萎缩的相关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讨用药规律,基于药物频数分析...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肌肉萎缩的用药规律,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究核心药对治疗肌肉萎缩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整理中国知网和《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肌肉萎缩的相关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讨用药规律,基于药物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获得核心药对。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核心药对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在OMIM、GeneCards和TTD数据库筛选疾病作用靶点,使用在线韦恩分析工具获得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在STRING数据库中进行交集靶点的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在Metascape数据库里完成交集靶点的GO及KEGG分析,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完成核心成分和关键靶点的对接验证。结果数据挖掘共筛选出方剂182首,中药201味,以补虚药为主,其中黄芪-熟地黄支持度最高,作为核心药对。核心药对与肌肉萎缩的交集靶点有86个,对应16个化学成分,其中槲皮素、山奈酚和豆甾醇最为重要。经过PPI网络分析得到的关键靶点有AKT1、TNF和IL-6等。GO富集分析得到1616条生物过程,90条细胞组成,117条分子功能。KEGG通路分析得到176条相关信号通路,包括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对接良好,其中豆甾醇与AKT1的结合性最好。结论中药治疗肌肉萎缩以益胃养阴、补血滋阴、健脾益气为主。黄芪-熟地黄药对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来干预肌肉萎缩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肌肉萎缩 网络药理学 黄芪-熟地黄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关于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患儿营养管理的探讨
9
作者 廖力慧 陶秋吉 甘靖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319-1322,共4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以脊髓运动神经元退行性改变为特征的神经肌肉罕见病,由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缺陷引起,常表现为进行性肌萎缩和肌无力,新生儿发病率为1/10000~1/6000,人群携带率约为1/72~1/47[1...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以脊髓运动神经元退行性改变为特征的神经肌肉罕见病,由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缺陷引起,常表现为进行性肌萎缩和肌无力,新生儿发病率为1/10000~1/6000,人群携带率约为1/72~1/47[1]。SMA患儿除运动系统受累外,疾病进展还将进一步累及呼吸、消化和骨骼等系统,引起吸入性肺炎、吞咽和喂养困难、胃食管反流、便秘和肌肉量减低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肉萎缩 营养管理 儿童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肌肉萎缩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的筛选及验证
10
作者 刘付春 李筱璐 +3 位作者 刘青青 桂裕昌 张寅炜 许建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694-702,共9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肌肉萎缩的关键靶点,构建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关键调控网络在SCI后肌肉萎缩中的表达变化,为SCI后肌肉萎缩发病机制及治疗寻求新的研究方向。方法...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挖掘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肌肉萎缩的关键靶点,构建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关键调控网络在SCI后肌肉萎缩中的表达变化,为SCI后肌肉萎缩发病机制及治疗寻求新的研究方向。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21497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WGCNA处理,再结合在线预测数据库筛选出关键mRNA,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mRNA进行GO、KEGG富集分析,构建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挑选出关键调控基因,然后采用RT‑qPCR进行验证。结果:(1)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405个,结合WGCNA和在线数据库预测,共得到30个关键mRNA;(2)GO、KEGG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在神经元的再生、保护、信号传递等功能及HIF信号通路、PD‑L1表达和PD‑1检查点通路显著富集;(3)筛选出4个(LINC00410/miR‑17‑5p/KCNK10、LINC00410/miR‑17‑5p/PCDHA3、LINC00410/miR‑20b‑5p/KCNK10、LINC00410/miR‑20b‑5p/PCDHA3)关键调控网络;(4)RT‑qPCR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模鼠miR‑17‑5p、miR‑20b‑5p表达上升,KCNK10、PCDHA3表达下降。结论:miR‑17‑5p、miR‑20b‑5p、KCNK10、PCDHA3在神经元的再生、保护、信号传递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有望成为SCI后肌肉萎缩诊疗及康复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肌肉萎缩 生物信息学 lncRNA‑miRNA‑mRNA WGCNA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改善脊髓损伤后肌肉萎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王莉华 臧春雁 +2 位作者 闵军 范筱 戴世友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162-170,共9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功能性电刺激促进脊髓损伤后肌肉萎缩患者肌肉功能恢复的生物学调控因子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相关数据集GSE142426和GSE33886。利用R语言整合数据集、校正批间差...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功能性电刺激促进脊髓损伤后肌肉萎缩患者肌肉功能恢复的生物学调控因子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相关数据集GSE142426和GSE33886。利用R语言整合数据集、校正批间差、筛选差异基因。利用在线工具DAVID进行基因本体论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差异编码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选取关键基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选取最佳预测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14个差异基因,包含44个高表达基因和70个低表达基因,其中CYCS、SUCLG1、ATP5B、ATP5C1被认为是4个关键基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提示CYCS是该研究的最佳预测基因,基因组富集分析提示CYCS的上调主要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结论功能性电刺激促进脊髓损伤后肌肉萎缩患者的肌肉功能恢复,可能是通过调控CYCS基因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功能性电刺激 肌肉萎缩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血清神经丝轻链、磷酸化神经丝重链水平与肌肉萎缩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惠琳娜 曹辉 +4 位作者 李娟 牛丹 张艳荣 王艳玲 邵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AIS)所致偏瘫病人血清神经丝轻链(NFL)、磷酸化神经丝重链(pNFH)水平与肌肉萎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5例AIS所致偏瘫病人(偏瘫组),45例未发生偏瘫的AIS病人(无偏瘫组)和门...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AIS)所致偏瘫病人血清神经丝轻链(NFL)、磷酸化神经丝重链(pNFH)水平与肌肉萎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5例AIS所致偏瘫病人(偏瘫组),45例未发生偏瘫的AIS病人(无偏瘫组)和门诊30名体检志愿者(对照组)。检测血清NFL、pNFH水平、骨骼肌质量(ASM)、相对骨骼肌指数(RASM)、握力、步速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分析NFL、pNFH与ASM、RASM、握力、步速以及MNCV、SNCV的相关性。结果:偏瘫组血清NFL、pNFH水平均高于无偏瘫组和对照组(P<0.05),ASM、RASM、握力、步速、正中神经MNCV、尺神经MNCV、胫神经MNCV、腓总神经MNCV、正中神经SNCV、尺神经SNCV、胫神经SNCV、腓总神经SNCV小于无偏瘫组和对照组(P<0.05)。偏瘫组血清NFL、pNFH水平与ASM、RASM、握力、步速、正中神经MNCV、尺神经MNCV、胫神经MNCV、腓总神经MNCV、正中神经SNCV、尺神经SNCV、胫神经SNCV、腓总神经SNCV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AIS所致偏瘫病人存在明显肌肉萎缩,血清NFL、pNFH水平与AIS所致偏瘫病人肌肉萎缩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 神经丝轻链 磷酸化神经丝重链 肌肉萎缩程度
下载PDF
生长激素、雄激素联合治疗COPD并发肌肉萎缩的研究
13
作者 董蕙 李芸 邵发林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5期6-7,共2页
目的探究生长激素、雄激素联合治疗COPD并发肌肉萎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COPD并发肌肉萎缩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30例。Ⅰ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生长激素治疗,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加用雄激素治疗,Ⅲ组单纯进行基础治疗,观察三... 目的探究生长激素、雄激素联合治疗COPD并发肌肉萎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COPD并发肌肉萎缩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30例。Ⅰ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生长激素治疗,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加用雄激素治疗,Ⅲ组单纯进行基础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Ⅱ组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相关指标,优于Ⅰ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身体参数指标及肺功能水平,优于Ⅰ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激素、雄激素联合治疗COPD并发肌肉萎缩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水平,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雄激素 COPD 肌肉萎缩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诱导性肌肉萎缩的治疗研究进展
14
作者 娄园一 王涛 +2 位作者 黄勇彬 陈周韬 陈光华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4期1751-1754,共4页
糖皮质激素性肌病是一种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并发症,以无痛性肌肉无力、疲劳和萎缩为主要表现。近年来,糖皮质激素诱导性肌肉萎缩的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营养素、分子药物、外泌体被发现在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性肌肉萎... 糖皮质激素性肌病是一种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并发症,以无痛性肌肉无力、疲劳和萎缩为主要表现。近年来,糖皮质激素诱导性肌肉萎缩的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营养素、分子药物、外泌体被发现在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性肌肉萎缩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这些方法或许可以成为治疗糖皮质激素性肌病的潜在方法。本文主要对糖皮质激素诱导性肌肉萎缩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性肌病 糖皮质激素 肌肉萎缩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利用碱基编辑恢复SMN蛋白产生,在小鼠中治愈脊髓性肌肉萎缩症
15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377-377,共1页
据Arbaf M 2023年3月30日(Science,2023 Market 30.Doi:10.1123/science.adg6518.)报道,美国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碱基编辑技术恢复了小鼠体内SMN蛋白的自然产生,有效地治愈了啮齿动物的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据Arbaf M 2023年3月30日(Science,2023 Market 30.Doi:10.1123/science.adg6518.)报道,美国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碱基编辑技术恢复了小鼠体内SMN蛋白的自然产生,有效地治愈了啮齿动物的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肉萎缩 啮齿动物 碱基编辑 小鼠
原文传递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和肌肉萎缩的性别差异及其与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关系
16
作者 王国旗 刘羽 李雪鹏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fat infiltration,FI)和肌肉萎缩的性别差异,及其与术前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本院接受微创减压手术治疗的91例LSS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fat infiltration,FI)和肌肉萎缩的性别差异,及其与术前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本院接受微创减压手术治疗的91例LS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2例,女39例。采用MRI检查所有患者多裂肌总截面积(total cross-sectional area,tCSA)、多裂肌功能截面积(functional cross-sectional area,fnCSA)、多裂肌FI程度、多裂肌矫正CSA(rectify CSA,rCSA)。观察不同性别患者的多裂肌影像学指标差异,观察上述影像学指标与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的关系。结果男性组患者多裂肌fnCSA、tCSA、rCSA均显著高于女性组(P<0.05),多裂肌FI程度显著低于女性组(P<0.05)。男性组患者的ODI指数和腰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女性组(P<0.05)。多裂肌tCSA、fnCSA与ODI指数和腰痛VA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多裂肌FI与ODI指数和腰痛VA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与腿痛VAS评分不存在相关性(P>0.05);多裂肌rCSA与ODI指数、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多裂肌FI与术前ODI指数显著相关(P<0.05),多裂肌rCSA与术前腿痛VAS评分显著相关(P<0.05),多裂肌tCSA和rCSA与术前腰痛VAS显著相关(P<0.05)。结论女性LSS患者术前存在更为严重的椎旁肌肉萎缩和多裂肌脂肪浸润,椎旁肌肉萎缩与术前的功能障碍和疼痛症状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多裂肌 肌肉萎缩 性别 疼痛 脂肪浸润
下载PDF
废用性肌肉萎缩的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邢国刚 樊小力 宋新爱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0年第4期148-150,共3页
废用状态下肌肉组织最明显的变化是肌肉萎缩,它不仅表现为肌肉结构形态的变化,如肌肉的重量和体积减少,肌纤维类型和肌肉超微结构的改变等,而且肌肉的生化代谢与功能活动也可发生明显的变化,其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探明废用性肌肉萎缩的... 废用状态下肌肉组织最明显的变化是肌肉萎缩,它不仅表现为肌肉结构形态的变化,如肌肉的重量和体积减少,肌纤维类型和肌肉超微结构的改变等,而且肌肉的生化代谢与功能活动也可发生明显的变化,其机理尚不清楚。因此,探明废用性肌肉萎缩的发生机理,进而寻找出治疗和预防肌肉萎缩的有效措施,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电生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等技术的发展,废用性肌肉萎缩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用性肌肉萎缩 肌纤维 肌肉萎缩 结构
下载PDF
MTT训练对改善手外伤患者患侧上肢肌肉萎缩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陈敏瑶 《智慧健康》 2023年第9期61-64,69,共5页
目的探讨MTT训练对改善手外伤患者患侧上肢肌肉萎缩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12日-2021年3月10日东莞市桥头医院收治的60例手外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 目的探讨MTT训练对改善手外伤患者患侧上肢肌肉萎缩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12日-2021年3月10日东莞市桥头医院收治的60例手外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MTT训练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患侧上肢肌肉萎缩的改善情况,以一个月为周期。结果在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患者患侧上肢肌肉萎缩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患侧上肢的主动屈伸、旋转活动度,各运动方向的肌力等手功能情况评价均较好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此外,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T训练对改善手外伤患者患侧上肢的肌肉萎缩状况有着良好的效果,相关的医疗人员应该要积极将MTT训练应用到手外伤患者肌肉萎缩改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训练 手功能康复 肌肉萎缩 肌力
下载PDF
按摩护理在患者四肢肌肉萎缩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9
作者 季超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111-0113,共3页
按摩护理在患者四肢肌肉萎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收入的四肢肌肉萎缩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医护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按摩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护理依从率较高,护理后的康复... 按摩护理在患者四肢肌肉萎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收入的四肢肌肉萎缩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医护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按摩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护理依从率较高,护理后的康复良优率较好;护理后患者的SF-36、GCQ指标显著提升,SAS、SDS、VAS指标显著下降,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按摩护理方式可以缓解四肢肌肉萎缩患者疼痛感,患者的康复良优率较高,临床的综合护理依从率较好,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护理 患者四肢肌肉萎缩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