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细胞来源、数量、修饰手段及给药途径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文 毕玉琳 +3 位作者 付旭阳 段红梅 杨朝阳 李晓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4083-4090,共8页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疗法已经被用于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治疗。目的:综述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进展,展望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方法: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祖细胞,多能...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疗法已经被用于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治疗。目的:综述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进展,展望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方法: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祖细胞,多能诱导干细胞;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mesenchymal stem cells,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pluripotent stem cells”为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1995-2024年。共检索到1700余篇文献,最终纳入58篇文献用于综述。结果与结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影响脑干和脊髓的下部运动神经元以及运动皮质的上部运动神经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相关研究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在这篇综述中,总结了不同种类干细胞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包括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祖细胞、多能诱导干细胞,评估了干细胞来源、细胞量、干细胞修饰手段及给药途径等临床前研究关键,为未来干细胞治疗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干/祖细胞 诱导多能干细胞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尿液p75NTR胞外段变化率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生存时间的预测
2
作者 贾蕊 张荣华 +5 位作者 薛丽 靳娇婷 胡芳芳 刘潇 党永辉 党静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3,共6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尿液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eurotrophin receptor p75,p75NTR)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 of p75NTR,p75^(ECD))变化率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展率及生存时间... 目的 进一步研究尿液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eurotrophin receptor p75,p75NTR)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 of p75NTR,p75^(ECD))变化率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展率及生存时间的预测生物标记物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ALS患者并保持每3~6个月来院随访和51例健康志愿者(HC),采集尿液,使用已经建立的ELISA法进行尿液p75^(ECD)检测并分析。ALSFRS-r量表用于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尿液p75^(ECD)变化率(Δp75^(ECD))为末次与首次尿液p75^(ECD)含量的月均变化量。结果 ALS组末次随访尿液p75^(ECD)含量较基线时升高(P=0.002 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LS患者的ALSFRS-r分数与尿液p75^(ECD)含量之间呈负相关(r=-0.35,P=0.001 3);快速变化Δp75^(ECD)组的病程更短(P=0.015 8),且Δp75^(ECD)与ALS患者的病程呈负相关(r=-0.39,P=0.014);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快速进展ALS组的Δp75^(ECD)明显高于缓慢进展ALS组(P=0.001 6)。ALS患者的尿液Δp75^(ECD)与进展率呈正相关(r=0.34,P=0.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显示缓慢变化Δp75^(ECD)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快速变化Δp75^(ECD)组(P=0.03)。结论 尿液p75^(ECD)变化率显示出成为评价ALS病情严重程度、预测进展快慢和生存时间的生物标记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尿液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胞外段(p75^(ECD)) 生物标记物 预测
下载PDF
改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文正 马玉环 +6 位作者 常虹 闫秀娥 姚炜 王迎春 郑炜 张耀朋 黄永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对出现吞咽困难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对47例ALS行改良PEG,患者局部麻醉、...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对出现吞咽困难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对47例ALS行改良PEG,患者局部麻醉、半坐位,术者使用超细内镜经口入胃的方式实施手术。结果47例改良PEG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20 min,(10.3±1.7)min。术后住院2~8 d,平均2.8 d。术后并发症6例(12.8%),包括术后吸入性肺炎4例(8.5%),切口感染2例(4.3%)。PEG术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06±0.89,术后3个月18.15±0.81,差异有显著性(t=-10.373,P=0.000)。结论对于出现吞咽困难的ALS患者,改PEG是可行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体重指数
下载PDF
基于奇经八脉理论运用补、通法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4
作者 张畅畅 胡万春 +2 位作者 刘星 张俊杰 曹雪梅 《新中医》 2025年第2期148-153,共6页
中医临床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围绕于脾肾亏虚这一病机展开,少有从奇经亏耗、八脉温养无权这一角度剖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深层病机。笔者基于《黄帝内经》《难经》《奇经八脉考》《临证指南医案》等经典阐述的奇经八理论,提出从奇经... 中医临床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围绕于脾肾亏虚这一病机展开,少有从奇经亏耗、八脉温养无权这一角度剖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深层病机。笔者基于《黄帝内经》《难经》《奇经八脉考》《临证指南医案》等经典阐述的奇经八理论,提出从奇经八脉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认为其核心病机为奇经亏耗、八脉温养无权。从叶天士补通法切入,以补为体,重用血肉有情之品,填补精髓,补益奇经八脉,充养十二经脉精血;以通为用,以苦辛芳香之品,宣通奇经经气,令奇经与十二经贯通流畅,周流不休;佐以健脾补肾之品,充养先后天之本,重视风药及风穴的运用。填补与宣通经气并行,补中寓通,动静结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对完善该病的理论和临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奇经八脉 补法 通法 叶天士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腧穴配伍规律研究
5
作者 周汝岐 梁天祎 +2 位作者 张译文 崔海 王天琪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3期8-13,共6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表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无力、瘫痪,最终死于呼吸衰竭.大部分学者认为ALS在中医范畴中可归于痿证.该病具有进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发...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表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无力、瘫痪,最终死于呼吸衰竭.大部分学者认为ALS在中医范畴中可归于痿证.该病具有进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发病机制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而针刺腧穴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探究ALS疾病病理机制、针灸临床需求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及社会意义.该文针对ALS的发病机制及针灸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检索以"针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腧穴""辨证""病因病机"为关键词的文章,总结ALS的病因病机,并对应目前用于治疗ALS的针灸腧穴,从病因病机方面入手,更具个性化地为ALS患者提供针刺方案,希望为ALS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病因病机 针刺 腧穴 痿证
原文传递
电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小鼠皮质小胶质细胞/神经元活性影响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赵蔚佳 曾佳玮 +6 位作者 刘隽阳 刘珊珊 李泐 李杰 冯卫星 赵颖倩 王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9,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小胶质细胞和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改善ALS动物模型运动功能的中枢机制。方法:(1)按随机数字法将16只h SOD1G93A小鼠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hSOD1G...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对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小胶质细胞和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改善ALS动物模型运动功能的中枢机制。方法:(1)按随机数字法将16只h SOD1G93A小鼠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hSOD1G93A阴性小鼠为空白组,每组8只。电针组电针干预百会、双侧天柱、天枢。10min/次,5次/周,1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采用后肢紧抱实验、旷场实验评估各组小鼠运动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β及IL-6的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大脑皮质Iba-1阳性细胞率及细胞表型。(2)21只h SOD1G93A小鼠,7只同窝野生鼠。向小鼠大脑皮质M1区注射化学遗传兴奋病毒[rAAV-CaMKIIa-hM3D(Gq)-EGFP-WPRE-hGH polyA],待病毒表达21天后,随机选取3只SOD1G93A小鼠和1只h SOD1G93A阴性小鼠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毒表达情况,将剩余SOD1G93A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化学遗传兴奋病毒+电针组[腹腔注射氯氮平-N-氧化物(CNO)+电针],每组6只。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大脑皮质c-Fos阳性细胞率,旷场实验评估各组小鼠运动功能。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旷场运动总距离缩短、神经学评分升高(P<0.01),血清IL-1β、IL-6含量、大脑皮质Iba-1、c-Fos阳性细胞率均升高(P<0.01),M1型、M2型小胶质细胞占比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旷场运动总距离延长、神经学评分降低(P<0.01,P<0.05),血清IL-1β、IL-6含量、大脑皮质Iba-1、c-Fos阳性细胞率均降低(P<0.01,P<0.05),M2型小胶质细胞占比升高(P<0.05);病毒+电针组c-Fos阳性细胞率降低、旷场运动总距离延长。结论:电针干预可以改善早期ALS模型小鼠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性,降低炎症因子表达,降低M1皮质神经元兴奋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电针干预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 大脑皮质
下载PDF
电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小鼠TDP-43及RhoA/ROCK2信号通路的影响
7
作者 刘珊珊 王强 +5 位作者 赵蔚佳 刘隽阳 李泐 曾佳玮 李杰 赵颖倩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小鼠大脑皮层RhoA/ROCK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ALS小鼠运动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hSOD1G93A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同窝野生雄性小鼠作为空白组,每组12只。小鼠60日龄开始,电针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小鼠大脑皮层RhoA/ROCK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ALS小鼠运动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hSOD1G93A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同窝野生雄性小鼠作为空白组,每组12只。小鼠60日龄开始,电针组取“百会”及双侧“天柱”“天枢”,每日电针10 min,连续5 d休息2 d,共3周。采用转棒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估小鼠运动功能,尼氏染色观察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层Tar DNA结合蛋白-43(TDP-43)、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RhoA、ROCK2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脑皮层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转棒潜伏期和旷场运动总距离缩短(P<0.01),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明显,尼氏体固缩、数量减少(P<0.01),大脑皮层TDP-43、TNF-α、IL-1β、RhoA、ROCK2蛋白表达升高(P<0.01),Iba-1、GFAP阳性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转棒潜伏期和旷场运动总距离延长(P<0.05),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尼氏体数量增加(P<0.05),大脑皮层TDP-43、TNF-α、IL-1β、RhoA、ROCK2蛋白表达降低(P<0.05),Iba-1、GFAP阳性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ALS模型小鼠运动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脑皮层RhoA/ROCK2信号通路活性进而缓解神经炎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电针 RhoA/ROCK2信号通路 神经炎 胶质细胞 小鼠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3及其活化形式在hSOD1^(G93A)突变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转基因模型中异常表达
8
作者 高学帅 白雪 +5 位作者 王晨晨 张雪 王雪枚 闫秋鹏 刘焕彩 陈燕春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及其活化形式(p-IRF3)在hSOD1^(G93A)突变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转基因小鼠及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阐明其与ALS发病的关系奠... 目的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及其活化形式(p-IRF3)在hSOD1^(G93A)突变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转基因小鼠及细胞模型中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阐明其与ALS发病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出IRF3为ALS差异表达基因,并选取hSOD1^(G93A)突变型ALS转基因小鼠、NSC34运动神经元样细胞模型、BV2细胞模型进行体内外实验验证。运用q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不同发病阶段ALS转基因小鼠脊髓和大脑皮层中的IRF3及p-IRF3表达变化和定位,检测hSOD1^(G93A)突变型NSC34细胞和BV2细胞中IRF3及p-IRF3表达变化。结果生信分析显示,IRF3在AL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表达异常上调,在ALS患者hiPSC衍生的运动神经元中也存在上调趋势;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同窝WT小鼠相比,IRF3 mRNA以及IRF3、p-IRF3蛋白在ALS转基因小鼠发病期脊髓中表达上调,在大脑皮层中表达下调;在ALS小鼠脊髓前角检测到IRF3与NeuN、IRF3与GFAP以及IRF3与Iba1双标细胞。体外实验验证结果显示,IRF3在表达hSOD1^(G93A)突变型NSC34细胞和BV2细胞中表达上调。结论IRF3及其活化形式p-IRF3的异常表达与ALS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脊髓 大脑皮层 干扰素调节因子3 p-IRF3 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AAV载体介导的Sall2过表达延缓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转基因小鼠疾病进展
9
作者 张雪 王晨晨 +5 位作者 高学帅 白雪 王雪枚 刘金梦 管英俊 陈燕春 《解剖学报》 2025年第2期127-135,共9页
目的检测过表达婆罗双树样基因2(Sall2)对人超氧化物歧化酶1(hSOD1)-G93A突变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转基因小鼠疾病进展的影响,为ALS基因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Sall2。选取48只ALS转基因小鼠,通过... 目的检测过表达婆罗双树样基因2(Sall2)对人超氧化物歧化酶1(hSOD1)-G93A突变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转基因小鼠疾病进展的影响,为ALS基因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Sall2。选取48只ALS转基因小鼠,通过构建具有神经元特异性启动子人突触蛋白Ⅰ(hSyn)的AAV-PHP.eB-Sall2腺相关病毒,尾静脉输入6周龄小鼠体内,以回输AAV-PHP.eB-GFP腺相关病毒到同窝ALS小鼠作为对照组。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小鼠脊髓和大脑皮层Sall2与神经元核抗原(NeuN)/GFAP染色情况,期间检测小鼠生存期、体重、运动能力和腓肠肌肌电变化;尼氏染色检测小鼠脊髓前角神经元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Sall2基因对细胞周期蛋白E1(cyclin E1)表达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Sall2在ALS小鼠脊髓中异常低表达;相较于对照组ALS小鼠,过表达Sall2基因组ALS小鼠脊髓和大脑皮层中Sall2蛋白表达均增多,Sall2^(+)/NeuN+双阳性细胞中Sall2积分吸光度值均升高。过表达Sall2基因组ALS小鼠生存时间延长,体重下降速度变缓,转棒时间和倒置时间延长,腓肠肌肌电正锐波和纤颤电位减少。过表达Sall2基因组ALS小鼠脊髓前角尼氏体标记的神经元数量增加,神经元受损情况得到改善。过表达Sall2基因降低ALS小鼠脊髓和大脑皮层中cyclin E1的表达。结论过表达Sall2基因可延缓ALS转基因小鼠疾病进展,改善运动能力,影响cyclin E1的表达,对ALS转基因小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腺相关病毒 婆罗双树样基因2 免疫印迹法 转基因小鼠
原文传递
胆固醇代谢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疾病进展及治疗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王晓蕊 骆嵩 +1 位作者 屈洪党 崔雪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377-381,共5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无法治愈且致命的运动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缺陷是导致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ALS的疾病进展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中的异常胆固醇代谢有关。本文主要对胆固醇代谢与ALS疾病进展的相关...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无法治愈且致命的运动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缺陷是导致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ALS的疾病进展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中的异常胆固醇代谢有关。本文主要对胆固醇代谢与ALS疾病进展的相关性以及胆固醇代谢调节剂在ALS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向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胆固醇代谢 他汀类药物 疾病进展
下载PDF
程为平教授从伏毒致病角度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辨治思路管窥
11
作者 刘鹏 高国杰 +1 位作者 李航 吴迪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52-55,共4页
程为平教授指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邪始萌,症状隐匿,伏而不觉,迁延尔后,发病则病势暴戾,凶险骤显,颇类伏毒。其伏毒可禀自天资,亦可自外袭及内孳,毒伏于体,潜而不发,暗消气血精津液,损及脏腑、脑及髓,毒邪积聚酝酿,伺机而动,一旦发病,... 程为平教授指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邪始萌,症状隐匿,伏而不觉,迁延尔后,发病则病势暴戾,凶险骤显,颇类伏毒。其伏毒可禀自天资,亦可自外袭及内孳,毒伏于体,潜而不发,暗消气血精津液,损及脏腑、脑及髓,毒邪积聚酝酿,伺机而动,一旦发病,则症状杂合,病来急暴。其病机可概括为毒潜脏腑、损督及脊、毒伏脑髓、毁损元神两端,核心治则可概括为扶正祛毒,通督填髓。程为平教授临证每针药结合,尤善针刺,创新针法,颇重颈项。并附验案一则,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伏毒 程氏项针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昱君 陈秋宇 +4 位作者 孙卓 唐婧姝 兰嘉琦 吴镭 彭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同时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患者表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无力、瘫痪,最终死于呼吸衰竭。ALS具有进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该疾病异质性强,发...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同时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患者表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无力、瘫痪,最终死于呼吸衰竭。ALS具有进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该疾病异质性强,发病机制研究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探究ALS疾病病理机制、助力新药研发,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及社会意义。该文针对AL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希望为ALS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氧化应激 蛋白聚集体 线粒体障碍 谷氨酸兴奋性毒性 神经炎 轴突损伤 骨骼萎缩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3
作者 雷燕萍 王非凡 +10 位作者 包延乔 米元元 魏钧 黄蓉 余良欢 郭华丽 李林 李晶晶 宋莉 宋宏源 张晓清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8期831-837,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采用PIPOST确定循证问题,按照“6S”证据检索模型自上而下依次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网站关于ALS患者营养管理的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1日。由2名研究人...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采用PIPOST确定循证问题,按照“6S”证据检索模型自上而下依次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网站关于ALS患者营养管理的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汇总。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2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队列研究、1篇专家共识和5篇专家意见,共提取出7个维度共28条证据。结论本研究对ALS患者营养管理最佳证据进行了总结,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ALS患者营养管理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营养 管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基于虚气流滞理论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14
作者 徐梦方 许天骄 +5 位作者 张慕昭 韩笑 武琳璐 陈天竹 马任钊 邹忆怀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89-697,共9页
目的 系统评价基于“虚气流滞”理论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 目的 系统评价基于“虚气流滞”理论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索自建库至2023年10月公开发表的基于“虚气流滞”理论应用补虚通滞法治疗ALS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Manager 5.4软件和Stata1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14项随机对照研究,涉及844例患者。干预组中西医联合疗法总有效率、ALS功能量表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ppel功能量表积分、安全性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虚气流滞”理论治疗ALS可有效延缓患者疾病进展,提高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气流滞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META分析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电针早期干预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小鼠大脑皮层TDP-43及HMGB1/RhoA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苑蓉 刘隽阳 +5 位作者 郭婕 李华 王渊 赵颖倩 李杰 王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19,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早期干预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小鼠大脑皮层TARDNA结合蛋白43(TARDNA binding protein,TDP-43)及HMGB1/RhoA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探究电针早期干预改善ALS小鼠运动功能的潜在机制。方法:... 目的:观察电针早期干预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小鼠大脑皮层TARDNA结合蛋白43(TARDNA binding protein,TDP-43)及HMGB1/RhoA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探究电针早期干预改善ALS小鼠运动功能的潜在机制。方法:符合SOD1G93A基因表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SOD1G93A)、针刺干预组(electroacupuncture,EA)、利鲁唑组(Riluzole),同窝SOD1G93A阴性小鼠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每组15只。电针组针刺干预百会穴、双侧天柱穴、双侧天枢穴,5次/7d,7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利鲁唑组予利鲁唑30mg/(kg·d)灌胃治疗,1次/d,5次/周,持续2周。采用后肢功能神经学评分和转棒疲劳实验评估各组小鼠运动功能,免疫荧光法观察大脑皮层TDP-43阳性细胞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皮质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ba-1)、HMGB1、RhoA蛋白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及MCP-1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大脑皮层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转棒潜伏期时间减少和神经学评分增高(P<0.01),血清MCP-1、TNF-α含量和大脑皮层Iba-1、HMGB1、RhoA蛋白表达以及TDP-43阳性细胞率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利鲁唑组转棒潜伏期时间增加和神经学评分降低(P<0.01,P<0.05),血清MCP-1、TNF-α含量和大脑皮质Iba-1、HMGB1、RhoA蛋白表达以及TDP-43阳性细胞率均降低(P<0.01,P<0.05)。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皮层神经元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小鼠神经细胞有明显病理变化,电针组和利鲁唑组神经细胞损伤减轻,结构较完整,可见部分正常细胞器。结论:电针干预可改善ALS模型小鼠的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RhoA信号通路进而减轻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炎症有关,并推测其对于减少ALS病理底物TDP-43的沉积具有正相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电针 神经炎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 TARDNA结合蛋白-43
下载PDF
调神通阳法针刺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验案一则
16
作者 毛钰菡 邹伟 《中医学》 2024年第11期3054-3057,共4页
本文介绍导师邹伟教授通过调神针刺与足三阳经通阳针刺结合的方法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案例,效果显著,以期为临床提供临证经验。Objective to introduce a clinical case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by using an effectively acu... 本文介绍导师邹伟教授通过调神针刺与足三阳经通阳针刺结合的方法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案例,效果显著,以期为临床提供临证经验。Objective to introduce a clinical case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by using an effectively acupuncture method which combines spirit regulation with yang ac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调神通阳 验案
下载PDF
基于“大气陷则脑气筋损”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医病机
17
作者 余欢 孙永康 +1 位作者 宋研博 王新志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1期110-114,124,共6页
基于张锡纯“大气下陷”学说,提出“大气陷则脑气筋损”理论,并据此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复杂病理机制。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中医脑气筋从起源部位、分布、数量及作用上来看与西医神经认识一致,并且脑气筋为大气所统摄,两者同充之于... 基于张锡纯“大气下陷”学说,提出“大气陷则脑气筋损”理论,并据此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复杂病理机制。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中医脑气筋从起源部位、分布、数量及作用上来看与西医神经认识一致,并且脑气筋为大气所统摄,两者同充之于脾肾、同会之于溪谷,大气主管脑气筋司知觉运动之能。脑气筋司肌肉运动之能与运动神经元极为相似,均以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传递运动冲动,从而支配肌肉自主运动,所以ALS发病责之脑气筋损。由于大气统摄脑气筋,脑气筋损为ALS发病之表面征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大气下陷。大气虚馁不得固守而下陷,为病发之起源,因虚致实,毒滞蚀髓为病进之关键,毒滞化热,热趁风势为病情急剧加重之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大气下陷 脑气筋 中医病机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粪菌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楚君 罗原 +3 位作者 段瑞娟 孙思莹 杨青露 闫炳苍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脑肠轴理论的兴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发现ALS与肠道菌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粪菌移植作为一项新兴的治疗手段,在胃肠道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脑肠轴理论的兴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发现ALS与肠道菌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粪菌移植作为一项新兴的治疗手段,在胃肠道疾病方面已经有卓著成效,以中医脑肠轴理论为切入点,与肠道菌群的现代研究结合起来,为粪菌移植治疗ALS提供理论依据,为探索治疗ALS提出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19
作者 赵敬 程青云 +3 位作者 彭胜伟 任建伟 倪明辉 裴永菊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
总结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机械通气护理、呼吸道管理、功能训练、营养支持、出院指导与随访等。经过18 d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稳定,转至基层医院继续治疗和康复,出院后1个月顺利拔除气管切开套... 总结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机械通气护理、呼吸道管理、功能训练、营养支持、出院指导与随访等。经过18 d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稳定,转至基层医院继续治疗和康复,出院后1个月顺利拔除气管切开套管,3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呼吸衰竭 护理
下载PDF
以扶阳理论为主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针灸治疗思路
20
作者 梁潇 马祖彬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5期84-86,共3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作为临床少见病,因病情发展迅速且预后较差而备受临床关注,目前临床医学尚无根治之法。其证多表现为四肢及舌肌肌肉萎缩、无力,且会伴随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志问题。扶阳理论以阴阳为总纲,对针刺治疗本病具有重要的指导...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作为临床少见病,因病情发展迅速且预后较差而备受临床关注,目前临床医学尚无根治之法。其证多表现为四肢及舌肌肌肉萎缩、无力,且会伴随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志问题。扶阳理论以阴阳为总纲,对针刺治疗本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选取督脉、手足阳明经及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主以宣补阳气,辅以疏肝调神针法。使阳气宣补有度,补而不滞的同时又做到调神安志,故形神得以同治,以期延缓病情恶化速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理论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针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