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早、中期妇女尿碘/尿肌酐比值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的相关性
1
作者 梁愿 王青 +3 位作者 吴芳 余红岚 许小红 周佳敏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27-930,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期妇女尿碘/尿肌酐比值(UIC/UCr)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孕检的妊娠早、中期SCH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甲状腺自身抗... 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期妇女尿碘/尿肌酐比值(UIC/UCr)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孕检的妊娠早、中期SCH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妊娠早、中期甲状腺抗体阳性组;妊娠早、中期甲状腺抗体阴性组;另选取同时期进行检查的妊娠早、中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共计300例,观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UIC/UCr、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结果:妊娠早期三组孕妇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期三组孕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24、11.357,P<0.05);UIC/UCr分析显示,与其他组别比较,妊娠早、中期阳性组孕妇均值和百分位分布数值最低;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比较,除FT3和FT4外,妊娠早、中期阳性组孕妇UIC/UCr、TPOAb、TgAb和TSH水平与健康组和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710、279.102、130.017、275.949、22.991、220.702、288.882、184.459,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IC/UCr与TSH、TgAb、TPOAb水平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UIC/UCr、TSH是TPOAb、TgAb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妊娠早、中期SCH合并自身抗体阳性孕妇,UIC/UCr显著偏低且与TPOAb、TgAb关系密切,建议在临床中加强UIC/UCr指标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早、中期 尿碘尿肌酐比值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子痫前期患者母儿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张硕 于成华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子痫前期孕妇及围产儿发生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作为不良预后预测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分娩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共420例,其中... 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子痫前期孕妇及围产儿发生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作为不良预后预测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分娩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共420例,其中子痫前期组130例,正常组290例,比较两组UACR水平。分析子痫前期组UACR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UACR作为子痫前期组母儿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1)子痫前期组UACR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未发生不良预后人群相比,子痫前期组发生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导致的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胎儿生长受限,医源性早产、引产,新生儿窘迫时UACR水平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升高,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子痫前期组UACR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83),与不良预后的发生之间呈正相关(r=0.5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UACR作为预测子痫前期孕妇发生母儿不良预后情况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UACR的最佳诊断界值为584.8 mg/g。结论子痫前期孕妇UACR水平升高,且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相关,孕期监测UACR对于防范母儿不良预后有积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预后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及尿蛋白肌酐比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3
作者 贾楠 王连英 +4 位作者 张雅静 赵翠伶 王京京 孙琛 李玉凤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不同程度肾脏损害时,机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水平,并分析其与糖尿病肾病中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4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糖尿病肾病组);200例单纯2型糖...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不同程度肾脏损害时,机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水平,并分析其与糖尿病肾病中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4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糖尿病肾病组);20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Hcy与UACR的水平。参照肾小球滤过率(GFR)相关标准分组(将G1、G2期纳入早期糖尿病肾病组,G3-G5期纳入晚期糖尿病肾病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及血清Hcy与UACR水平。经二元回归分析后,将P值放宽至<0.1,将符合条件的因素同时纳入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GF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相比,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cy与UACR水平较高(P<0.05);两组其他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及UACR水平与肾损伤有关(OR=1.577,95%CI:1.320~1.738,P<0.05;OR=1.031,95%CI:1.024~1.038,P<0.05);晚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cy及UACR水平高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GFR水平低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P<0.05);经双变量Spearman直线相关性检验显示,血清Hcy及UACR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伤程度(GFR水平)均呈负相关(r=-0.468、-0.719,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cy及UACR水平与肾脏损害(GFR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清胱抑素C、血清β2-微球蛋白在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4
作者 王献春 郜梦娇 赵鑫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24-127,共4页
目的研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再诊断早期高血压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的82例高血压患者,依照有无合并肾病分为高血压无明确肾病... 目的研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再诊断早期高血压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的82例高血压患者,依照有无合并肾病分为高血压无明确肾病组40例和高血压肾病组42例,再选择42例同期入院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UACR、Cys-C、β2-MG水平,对比三组检测结果。结果高血压肾病组UACR、Cys-C、β2-MG水平均高于高血压无明确肾病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无明确肾病组UACR、Cys-C、β2-MG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肾脏受损分级高血压患者的UACR、Cys-C、β2-MG水平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肾脏受损分级的增高,UACR、Cys-C、β2-MG水平也在不断增高;UACR联合Cys-C联合β2-MG检测高血压肾病阳性率97.62%,高于UACR、Cys-C、β2-MG单一检测的85.71%、80.95%、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CR、Cys-C、β2-MG值均与肾脏受损程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UACR、Cys-C、β2-MG联合检测可辅助诊断早期高血压肾病,在临床应将三项指标联合应用,但还需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血清胱抑素C 高血压肾病 血清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曾海莲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45-47,51,共4页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22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有糖尿病...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22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有糖尿病肾病分为肾病组(100例)、单纯糖尿病(DM)组(100例),均接受ACR、RBP及β2-MG联合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肾病组ACR、RBP、β2-MG水平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肾病组患者不同Mogensen分期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尿视黄醇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单项检测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明显较联合检测低(P<0.05)。结论 ACR、RBP、β2-M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在出现早期肾损伤时即可检出,也有助于评估肾病程度,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孕晚期血清尿酸及血清尿酸/肌酐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茹 韩晨 +5 位作者 黄泽宇 王茜 胡君 葛智娟 毕艳 沈山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4-1081,共8页
背景孕期血清尿酸代谢紊乱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但目前分析并比较血清尿酸及血清尿酸/肌酐水平在孕期不良妊娠结局中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分析孕妇孕晚期血清尿酸及血清尿酸/肌酐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2022年于南京... 背景孕期血清尿酸代谢紊乱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但目前分析并比较血清尿酸及血清尿酸/肌酐水平在孕期不良妊娠结局中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分析孕妇孕晚期血清尿酸及血清尿酸/肌酐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2022年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常规产检及生产的单胎活产孕妇7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将孕妇分为正常组344例和不良结局组399例。分别以四分位数将血清尿酸及血清尿酸/肌酐分为3个水平:Q1(血清尿酸<257μmol/L)、Q2(血清尿酸257~359μmol/L)、Q3(血清尿酸>359μmol/L)和q1(血清尿酸/肌酐<5.88)、q2(血清尿酸/肌酐5.88~7.94)、q3(血清尿酸/肌酐>7.94)。根据孕妇中位年龄,将孕妇分为年龄<30岁亚组(341例)及年龄≥30岁亚组(402例)。根据既往孕产次情况,将孕妇分为初产妇亚组(539例)及经产妇亚组(19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尿酸及血清尿酸/肌酐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不良结局组孕妇年龄、BMI、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三酰甘油高于正常组(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对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水平血清尿酸相比,Q3水平时子痫前期(AOR=4.41,95%CI=2.16~8.99)、宫内生长受限(AOR=3.59,95%CI=1.08~11.96)的发生风险增加(P<0.05);与q1水平血清尿酸/肌酐相比,q2、q3水平时子痫前期(AOR=2.33,95%CI=1.13~4.79;AOR=3.56,95%CI=1.68~7.56)的发生风险增加,q3水平时早产(AOR=2.76,95%CI=1.33~5.71)、宫内生长受限(AOR=5.15,95%CI=1.39~19.14)的发生风险增加,而q3水平时巨大儿(AOR=0.43,95%CI=0.19~0.98)、大于胎龄儿(AOR=0.38,95%CI=0.15~0.96)的发生风险降低(P<0.05)。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在不同年龄亚组对子痫前期、早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Q1水平血清尿酸相比,Q3水平在两个年龄亚组中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均增加(P<0.05);与q1水平血清尿酸/肌酐相比,q2、q3水平在年龄≥30岁孕妇中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增加(P<0.05)。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在不同孕产次亚组对子痫前期、早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Q1水平血清尿酸相比,Q3水平在初产妇中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增加(P<0.05);与q1水平血清尿酸/肌酐相比,q2、q3水平在初产妇中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增加,q3水平在初产妇中早产的发生风险增加(P<0.05)。结论高水平血清尿酸、血清尿酸/肌酐时子痫前期、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风险均增加,其中子痫前期主要发生在年龄≥30岁的孕妇或初产妇中。高水平血清尿酸/肌酐时早产的发生风险增加,主要发生在初产妇中。血清尿酸/肌酐较血清尿酸预测的不良妊娠结局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妊娠结局 尿酸 尿酸/肌酐 不良结局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基于CHARLS数据库肌酐水平与心脏病患者死亡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郭卫华 杨滨 +1 位作者 雷永兰 李靖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53-857,共5页
目的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大型社区研究数据库,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肌酐水平预期心脏病发生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CHARLS数据库中心脏病患者的2011年血液学检查结果及2018年生存情况数据,将患者按2018年生存情况分为死亡... 目的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大型社区研究数据库,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肌酐水平预期心脏病发生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CHARLS数据库中心脏病患者的2011年血液学检查结果及2018年生存情况数据,将患者按2018年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共纳入死亡组133例,存活组982例。比较两组一般人口学、血液学检查结果、疾病史的差异,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与心脏病死亡有关的因素。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平均年龄更高、男性比例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心脏病有关的风险指标(如慢性肺部疾病、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比例更高(P<0.05),死亡组有哮喘、吸烟史的比例更高(P<0.05)。两组在有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或血糖升高、肝脏疾病、卒中、情感及精神方面问题、与记忆相关的疾病、关节炎或风湿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两组肌酐、血小板计数、尿素氮、血糖、C反应蛋白、尿酸、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哮喘、吸烟史、血糖、C反应蛋白、年龄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高风险因素外,2011年心脏病患者的肌酐水平和长期死亡风险增加有关[比值比(OR)=3.068,95%CI:1.193~7.894,P=0.020]。结论高肌酐水平可能预示着心脏病患者死亡风险增加,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哮喘、吸烟史、血糖、肌酐、C反应蛋白、年龄可能是中老年心脏病患者长期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酐 心脏病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关联性及临床表达意义
8
作者 王银艳 原双 +2 位作者 赵亚楠 吴迁 邢琳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lb/UCR)、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联性及临床表达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81例DN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1例单纯2型...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lb/UCR)、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联性及临床表达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81例DN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81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设为对照组。抽取所有患者尿液及血液样本,经免疫比浊法检测计算UmAlb/UCR,经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Lp(a)水平,采取酶循环法测定Hcy水平。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不同疾病分期及不同预后患者UmAlb/UCR、Lp(a)、Hcy水平,分析UmAlb/UCR、Lp(a)、Hcy与DN分期关联性,基于Logistic分析UmAlb/UCR、Lp(a)、Hcy与DN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UmAlb/UCR、Lp(a)、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期DN患者UmAlb/UCR、Lp(a)、Hcy水平高于早期DN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可知,UmAlb/UCR、Lp(a)、Hcy水平与DN疾病分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预后不良者糖尿病病程、DN病程、疾病分期及UmAlb/UCR、Lp(a)、Hcy水平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糖尿病病程、DN病程、疾病分期及UmAlb/UCR、Lp(a)、Hcy水平均为DN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DN患者UmAlb/UCR、Lp(a)、Hcy水平异常增高,其增高幅度与疾病分期正相关,且UmAlb/UCR、Lp(a)、Hcy水平为DN预后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脂蛋白A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与视网膜微循环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张星宇 朱婧 刘瑶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4期164-167,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和视网膜微循环各项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老年病医院收治的95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和视网膜微循环各项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3—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老年病医院收治的95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UACR水平分为U1组(UACR<10 mg/g,28例,28眼)、U2组(UACR:10~30 mg/g,46例,46眼)、U3组(UACR:30~300 mg/g,21例,21眼)。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测量3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区和旁中心凹区浅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 Vessel Den⁃sity,SCP-VD)、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eep Capillary Plexus Vessel Density,DCP-VD)、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与周长,观察指标差异,分析指标与UACR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中心凹区SCP-VD、旁中心凹区SCP-VD、中心凹区DCP-VD、旁中心凹区DCP-VD、FAZ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FAZ周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CR与中心凹区SCP-VD、旁中心凹区SCP-VD、中心凹区DCP-VD、旁中心凹区DCP-VD负相关(r=-0.410、-0.689、-0.545、-0.627,P均<0.05),与FAZ面积正相关(r=0.463,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UACR与中心凹区SCP-VD、旁中心凹区SCP-VD、中心凹区DCP-VD、旁中心凹区DCP-VD、FAZ面积存在相关性。OCTA视网膜微循环参数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损害程度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 尿白蛋白肌酐 2型糖尿病 视网膜微循环
下载PDF
血清肌酐、尿素氮与胱抑素C水平检测与肾病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王东 李娟 王艳 《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胱抑素C(CysC)水平检测与肾病综合征(NS)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68例NS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组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研究组分为轻度肾功...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胱抑素C(CysC)水平检测与肾病综合征(NS)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8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68例NS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组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研究组分为轻度肾功能损伤组(80例)与重度肾功能损伤组(88例),同时纳入本院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参照组,共计80例,均对其开展Scr、BUN、CysC检测,分析三种指标在对健康者及NS不同严重程度中的区别。结果研究组Scr、BUN与CysC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肾功能损伤组Scr、BUN与CysC水平均高于轻度肾功能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r、BUN与CysC三种指标用于检测NS能够有效帮助临床医师辨别NS病情严重程度,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参考,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清肌酐 尿素氮 胱抑素C 肾功能受损
下载PDF
血尿酸肌酐比值累积暴露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11
作者 金瑞 王金麒 +3 位作者 许宗锴 刘玥叡静 赵小雨 陶丽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88,共8页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erum uric acid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健康管理队列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纳排标准者共计9228例。以2010年至2011年(体检1)、2012年...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肌酐比值(serum uric acid to serum creatinine ratio,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健康管理队列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纳排标准者共计9228例。以2010年至2011年(体检1)、2012年至2013年(体检2)、2014-2015年(体检3)3次体检的SUA/Scr值计算累积暴露量、累积暴露负担和高暴露时间。随访中通过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斑块,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UA/Scr累积暴露指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而后排除服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或降脂药的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人群平均年龄(48.89±10.22)岁,其中男性5846(63.35%)例,将其按SUA/Scr累积暴露四分位数分组,分别为Q1~Q4组。矫正协变量后,与Q1相比,Q2、Q3、Q4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比值比分别为1.221(95%CI:1.066~1.400)、1.255(95%CI:1.095~1.439)、1.478(95%CI:1.287~1.697)。累积暴露负担大于0(OR=1.223,95%CI:1.109~1.349)和高暴露时间为6年(OR=1.332,95%CI:1.171~1.515)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增加相关。排除服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或降脂药的人群进行敏感性分析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结论SUA/Scr累积暴露、累积暴露负担和高暴露时间均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增加存在关联。颈动脉斑块的一级预防不仅要关注单一时点的SUA/Scr值,而且要对SUA/Scr值展开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肌酐比值 累积暴露 颈动脉斑块 队列研究
下载PDF
血尿酸/肌酐比值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侯娜娜 冯金章 +4 位作者 刘锁红 冯俊芳 薛小艳 尹娜 迟戈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76-2482,共7页
背景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检出率高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可以识别出更多代谢复杂的脂肪肝疾病。血尿酸/肌酐比值(SUA/Cr)是经肾功能标准化血尿酸(SUA)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目前,SUA/Cr与MAFLD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S... 背景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检出率高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可以识别出更多代谢复杂的脂肪肝疾病。血尿酸/肌酐比值(SUA/Cr)是经肾功能标准化血尿酸(SUA)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目前,SUA/Cr与MAFLD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SUA/Cr与MAFLD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2—6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2 288例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空腹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查,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肝脏情况。根据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及MAFLD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MAFLD组(n=945)和非MAFLD组(n=1 343)。根据SUA/Cr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Q1组(SUA/Cr≤4.13,n=574)、Q2组(4.13<SUA/Cr≤4.84,n=573)、Q3组(4.84<SUA/Cr≤5.72,n=570)、Q4组(SUA/Cr>5.72,n=571)。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SUA/Cr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探究MAFL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SUA/Cr对M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 MAFLD组患者男性占比、年龄、腰围(WC)、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同型半胱氨酸(Hcy)、SUA、血肌酐(Scr)及SUA/Cr均高于非MAFL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MAFLD组(P<0.001)。Q4组WC、BMI、ALT、GGT、SUA、TC、TG高于Q1、Q2、Q3组,AST高于Q1、Q2组,DBP、ALP、HbA_(1c)高于Q1组,Scr、HDL-C低于Q1、Q2、Q3组,年龄低于Q1、Q2组(P<0.05);Q3组ALT、AST、GGT、SUA、TC、TG均高于Q1、Q2组,WC、BMI高于Q1组,Scr低于Q1、Q2组,年龄、HDL-C低于Q1组(P<0.05);Q2组WC、BMI、ALT、GGT、SUA、TG均高于Q1组,年龄、HDL-C低于Q1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WC(OR=1.034,95%CI=1.016~1.053)、BMI(OR=1.340,95%CI=1.266~1.418)、GGT(OR=1.006,95%CI=1.003~1.010)、SUA(OR=1.002,95%CI=1.000~1.003)、TG(OR=1.319,95%CI=1.181~1.474)、HbA_(1c)(OR=1.348,95%CI=1.184~1.536)为M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高HDL-C(OR=0.334,95%CI=0.205~0.543)为MAFLD患病的保护因素(P<0.05)。以SUA/Cr四分位数分组为自变量,调整混杂因素后,与Q1组相比,Q4组MAFLD的发生风险为1.734(95%CI=1.220~2.465,P=0.002)。SUA/Cr预测MAFLD的AUC为0.607(95%CI=0.584~0.630),最佳临界值为4.538。结论 MAFLD组患者SUA/Cr高于非MAFLD组,随着SUA/Cr升高,MAFLD的检出率越高,SUA/Cr是MAFLD的危险因素。SUA/Cr可以作为评估MAFLD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血尿酸/肌酐比值 尿酸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外周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联合前白蛋白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郝伟华 金颖 +3 位作者 刘红娟 梁少卿 周桃花 袁孟强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34-938,共5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UN/Cr)联合前白蛋白(PA)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171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 目的分析外周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UN/Cr)联合前白蛋白(PA)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病人171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65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并计算两组的外周血BUN/Cr和PA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病人是否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或死亡将观察组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外周血BUN/Cr和PA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另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BUN/Cr联合PA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UN/Cr(22.49±2.74)高于对照组(14.79±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14.88±2.41)mg/dL]水平低于对照组[(30.32±5.84)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28.07%,预后不良组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Ⅲ/Ⅳ级人数占比、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尿酸(UA)水平、BUN/Cr[77.08%、(4325.37±863.07)ng/L、(12.55±2.41)mg/L、(517.82±103.04)μmol/L、(24.21±3.44)]均高于预后良好组[57.72%、(3411.59±680.38)ng/L、(7.93±1.56)mg/L、(453.79±90.58)μmol/L、(21.82±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A水平[(37.82±7.04)%、(13.25±2.02)mg/dL]低于预后良好组[(43.18±8.36)%、(15.51±2.26)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Ⅲ/Ⅳ级、LVEF、NT-proBNP、CRP、UA、BUN/Cr、PA均是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BUN/Cr和PA水平联合预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5.83%、78.86%、0.91,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AUC均高于单独预测[75.00%、0.768;79.1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与单独预测[82.11%、8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BUN/Cr升高、PA降低,且BUN/Cr、PA均为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对预后不良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该两项指标联合预测时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尿素氮 肌酐 前白蛋白 预后不良
下载PDF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联合HA-380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脓毒症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肌酐、尿素、肿瘤坏死因子-α、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丁全业 姚倩倩 +1 位作者 郭加书 高现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析急性脓毒症患者实施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HA-380血液灌流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66例急性脓毒症患者作为考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3例)与试验组(33例),常规组选取常规治疗联合CRRT方法,试验组选取CRRT联合HA... 目的:探析急性脓毒症患者实施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HA-380血液灌流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66例急性脓毒症患者作为考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3例)与试验组(33例),常规组选取常规治疗联合CRRT方法,试验组选取CRRT联合HA380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清肌酐、尿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住院时间、器官支持时间、尿量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的血清肌酐、尿素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肌酐、尿素低于常规组(均P<0.05);在ALT、γ-GT水平上,两组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且与常规组比较,试验组水平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HMGB1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更低(均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57.32±6.35)ng/L、HMGB1(106.32±15.32)μg/L水平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PaCO_(2)(38.32±1.89)mmHg水平低于常规组,SaO_(2)水平(98.25±1.12)%、pH值(7.42±0.08)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腹压水平、肠鸣音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腹压水平(9.05±1.32)mmHg低于常规组,肠鸣音次数(3.16±0.52)次/min高于常规组(均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9.12±2.12)d、器官支持时间(3.02±1.21)d、尿量恢复时间(7.12±2.15)d低于常规组(均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CRRT联合HA-380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脓毒症效果明显,其机体炎症水平明显下降,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趋于正常水平,肝功能及血气指标得到改善,临床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脓毒症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HA-380血液灌流 肌酐 血尿素 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
下载PDF
床旁检验半定量尿液清蛋白、肌酐及尿液清蛋白/肌酐比值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筛查分析
15
作者 邱丽阳 黄乐安 李焕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 分析半定量尿液清蛋白(Albumin, ALB)、肌酐(Creatinine, Cr)及ALB/Cr比值(Albumin Creatinine Ratio, ACR)、尿糖(Urine Glucose, UGLU)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早期筛查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 目的 分析半定量尿液清蛋白(Albumin, ALB)、肌酐(Creatinine, Cr)及ALB/Cr比值(Albumin Creatinine Ratio, ACR)、尿糖(Urine Glucose, UGLU)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早期筛查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DN患者为A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B组,分析两组ALB、Cr、ACR、UGLU水平及半定量测定ALB、Cr、ACR、UGLU的价值。结果 A组ALB、Cr、ACR、UGLU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半定量测定ACR灵敏度94.29%(66/70)、特异度92.00%(46/50)、准确度93.33%(112/120)、阳性预测值94.29%(66/70)、阴性预测值92.00%(46/50);Cr灵敏度84.29%(59/70)、特异度84.00%(42/50)、准确度84.17%(101/120)、阳性预测值88.06%(59/67)、阴性预测值79.25%(42/53);ALB灵敏度80.00%(56/70)、特异度76.00%(38/50)、准确度78.33%(94/120)、阳性预测值82.35%(56/68)、阴性预测值73.08%(38/52);UGLU灵敏度85.71%(60/70)、特异度80.00%(40/50)、准确度83.33%(100/120)、阳性预测值85.71%(60/70)、阴性预测值80.00%(40/50)。结论 ALB、Cr、ACR、UGLU在早期DN患者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半定量ACR对早期DN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为今后研究提供理论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定量 尿液清蛋白 肌酐 糖尿病肾病 早期筛查
下载PDF
胱抑素C、血肌酐、UACR、尿素氮水平联合检测在代谢综合征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张文辉 冯振通 谢鹏达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微量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尿素氮水平联合检测在代谢综合征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2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肾功能是否损伤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微量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尿素氮水平联合检测在代谢综合征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2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肾功能是否损伤将其分为正常组和损伤组各100例,比较两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UACR、尿素氮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胱抑素C、血肌酐、UACR、尿素氮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代谢综合征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价值。结果:损伤组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UACR、尿素氮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UACR、尿素氮水平联合检测诊断代谢综合征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5,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AUC=0.637、0.683、0.752、0.623,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UACR、尿素氮水平联合检测诊断代谢综合征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价值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肌酐 尿素氮 代谢综合征 肾功能损伤
下载PDF
肌酐与胱抑素C及两者比值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广智 宋宇航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976-980,共5页
肌酐/胱抑素C比值(CCR)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在评估肾功能方面备受关注。本综述旨在系统性地总结CCR与肾功能的关系,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首先,我们介绍了肌酐和胱抑素C作为肾功能指标的基本特点,并分析了传统肌酐测... 肌酐/胱抑素C比值(CCR)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在评估肾功能方面备受关注。本综述旨在系统性地总结CCR与肾功能的关系,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首先,我们介绍了肌酐和胱抑素C作为肾功能指标的基本特点,并分析了传统肌酐测定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随后,我们深入探讨了胱抑素C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优势,以及CCR作为评估肾功能的新方法。接着,我们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肌酐/胱抑素C比值在不同临床情境下的应用,包括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和肾移植评估。最后,我们讨论了CCR在肾功能评估中的潜在影响,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综合而言,CCR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在评估肾功能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来确定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 肌酐 胱抑素C
下载PDF
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血糖代谢指标与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密度的关系分析
18
作者 张静静 巩敏 刘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究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血糖代谢指标与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纳入研究。使用定量CT(QCT)检查所有患者的骨密度水平... 目的:探究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血糖代谢指标与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纳入研究。使用定量CT(QCT)检查所有患者的骨密度水平(BMD),将BMD>120mg/cm^(3)的患者纳入正常组(26例),将80mg/cm^(3)≤BMD≤120mg/cm^(3)的患者纳入低骨量组(23例),将BMD<80mg/cm^(3)的患者纳入骨质疏松组(11例)。对比三组患者的尿蛋白/尿肌酐比值(ACR)、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和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白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使用Spearman分析尿蛋白/尿肌酐比值、血糖代谢指标与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的ACR、UACR水平均高于低骨量组,低骨量组高于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FPG、GA、HbA1c水平均高于低骨量组,低骨量组高于正常组(P<0.05)。经Spearman分析,ACR、UACR与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密度呈负相关(r=-0.396,-0.401;P<0.05);糖代谢指标与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骨密度呈负相关(r=-0.411,-0.406,-0.392;P<0.05)。结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血糖代谢指标与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的骨密度水平呈负相关,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血糖代谢指标表达越高,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尿肌酐比值 血糖代谢 绝经后女性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下载PDF
年龄-肌酐-射血分数评分联合Apelin-13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效果
19
作者 李凌 周占青 张晶晶 《内科》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年龄-肌酐-射血分数(ACEF)评分联合Apelin-13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CAL)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并发CAL将其分为CAL组(n=35)和非CAL组(n=150)。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 目的探讨年龄-肌酐-射血分数(ACEF)评分联合Apelin-13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CAL)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并发CAL将其分为CAL组(n=35)和非CAL组(n=150)。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川崎病患儿发生CAL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CEF评分联合Apelin-13预测川崎病患儿发生CAL的价值。结果CAL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10 d的占比、ACEF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高于非CAL组,Apelin-13水平、红细胞沉降率、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CAL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持续时间、ACEF评分、Apelin-13水平、IL-10水平均为川崎病患儿发生CAL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CEF评分和Apelin-13水平对川崎病患儿发生CAL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优于单项预测。结论ACEF评分和Apelin-13水平均为川崎病患儿发生CAL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对川崎病患儿发生CAL有较佳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年龄-肌酐-射血分数评分 APELIN-13 儿童 预测
下载PDF
β_(2)微球蛋白、血清胱抑素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李继阳 余丽 张芹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血清胱抑素(cystatin C,CysC)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ACR)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灌云县... 目的分析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血清胱抑素(cystatin C,CysC)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ACR)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灌云县中医院检验科收治的46例单纯糖尿病为观察A组,5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B组,并以同时期到本院体检的56例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测定β_(2)-MG、CysC与ACR水平,分析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β_(2)-MG为(3.56±0.42)mg/L、CysC为(1.23±0.38)mg/L与ACR为(70.24±43.73)mg/g高于对照组的(2.11±0.41)mg/L、(0.61±0.21)mg/L、(10.65±7.55)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61、11.273、10.100,P均<0.05)。观察B组β_(2)-MG、CysC与ACR水平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β_(2)-MG、CysC与ACR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β_(2)-MG、CysC与ACR指标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诊断的敏感指标,对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方案拟定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_(2)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血清胱抑素 早期糖尿病肾病 诊断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