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性惊厥患儿应用小儿牛黄清心散对其脑电图异常率及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应用小儿牛黄清心散对其脑电图异常率及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108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4例。...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应用小儿牛黄清心散对其脑电图异常率及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108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小儿牛黄清心散,均持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7 d后抽取患儿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患儿的CK-BB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的水平;利用脑电图观察患儿在治疗前后的脑电图异常率;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时间。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3.33%vs 64.81%)(P<0.05)。治疗3 d后的血清CK-BB和血清NSE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CK-BB和血清NSE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3 d后的脑电图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惊厥复发率、发热持续时间以及精神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仅发生3例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呕吐1例,腹泻1例,对照组呕吐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0%vs 1.85%)(P<0.05)。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可以降低热性惊厥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和血清CK-BB、NSE的水平,减轻患儿的中枢神经损伤,改善患儿预后,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小儿牛黄清心散 电图异常 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水平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重度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内脂素及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齐艳艳 姚翔燕 +1 位作者 王玉社 杜献慧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7-322,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重度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CK-BB)、内脂素及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1~2014-07我院收治的72例拟行急诊手术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n=3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重度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CK-BB)、内脂素及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1~2014-07我院收治的72例拟行急诊手术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n=36)和右美托咪啶治疗组(Ⅱ组,n=36),治疗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至术后3 d给予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 h),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第1天(T2)、术后第3天( T3)、术后第7天( T4)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K-BB、内脂素、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并记录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的颅内压(ICP)以及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GOS)等级情况。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CK-BB、内脂素、hs-CRP水平在T3时达到高峰(P<0.05),之后开始下降;与Ⅰ组比较,Ⅱ组在T2~T4时CK-BB、内脂素、hs-CRP水平明显降低( P<0.05)。两组ICP在术后即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T2~T4逐渐升高,随后下降(P<0.05),Ⅱ组在T3~T4时低于Ⅰ组(P<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7 d血清内脂素降低幅度(△内脂素)分别与△hs-CRP、△ICP、△CK-BB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亦提示,△内脂素分别与△ICP及△CK -BB 呈独立相关( P <0.05)。Ⅱ组术后3个月的 GOS 评分中的预后较好率(88.9%)明显高于Ⅰ组(66.7%,χ2=5.143,P=0.2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右美托咪啶、△内脂素、△CK-BB与预后密切相关(3个月后的GOS评分<3分)。结论血清内脂素可能参与了颅脑损伤后炎症反应及继发性脑损伤,并且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抑制炎症水平,降低ICP,具有一定的脑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损伤 内脂素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 颅内压(ICP)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的变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蒋海燕 刘利军 +1 位作者 何海英 刘东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D)发生率及临床表现;研究WMD早期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10月临床资料完整的早产儿病例,生后24、72、120 h采静脉血,应用化学发...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D)发生率及临床表现;研究WMD早期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10月临床资料完整的早产儿病例,生后24、72、120 h采静脉血,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100B蛋白与NSE,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K-BB。据颅脑超声检查分为WMD组(18例)及无WMD作为对照组(53例)。结果早产儿中WMD发生率为25.35%。WMD组惊厥、呼吸暂停、肌张力改变所占比例均高于无WMD组(P均<0.05)。WMD组生后24、72、120 h S100B蛋白含量均高于无WMD组(P均<0.05);WMD组生后24 h NSE含量高于无WMD组(P<0.01),72、120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WMD组生后24、72、120 h CK-BB含量均高于无WMD组(P均<0.05)。结论 WMD早产儿S100B蛋白、NSE及CK-BB在生后24 h内均升高,S100B蛋白与CK-BB升高持续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损伤 S100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早产儿
下载PDF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在颅脑损伤中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丹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损伤后 CK-BB活性 检测 损伤患者 临床价值 胶质细胞 量化指标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检测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路颜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256-25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颅损伤 检测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宇丹 郁峰 《浙江实用医学》 2009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3例HIE新生儿分成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58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HIE组和健康对照组入院24小时内与入院1周后的血...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3例HIE新生儿分成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58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HIE组和健康对照组入院24小时内与入院1周后的血清T3、T4、TSH水平与CK-BB,同时分析HIE组血清T3、T4水平与CK-B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IE组血清T3、T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并随着HIE的严重程度而降低(r=0.85,p<0.01),与CK-BB成负相关(r=-0.79,P<0.01)。结论HIE新生儿血清中T3、T4水平与HIE程度密切相关,HIE程度越重其水平越低。血清T3、T4水平与CK-BB水平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对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定的常用指标;对临床进行干预治疗和早期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活性与3种颅脑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石志敏 周盛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85-108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活性检测对于判断脑梗死、脑出血、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和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CK同工酶柱层析分离及检测不同病程、不同病情及不同预后的98例脑梗死、脑出血、颅脑损伤病人的CK-BB活性。结果不同...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活性检测对于判断脑梗死、脑出血、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和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CK同工酶柱层析分离及检测不同病程、不同病情及不同预后的98例脑梗死、脑出血、颅脑损伤病人的CK-BB活性。结果不同病程、不同病情及不同预后的脑损伤患者CK-BB活性均高于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P<0.05)。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另外,3种疾病其病程≤3 d组、重症组CK-BB活性均显著增高(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CK-BB活性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CK-BB活性有助于判断脑梗死、脑出血、颅脑损伤的病情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出血 损伤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脐血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春艳 姚笠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6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脐血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协助HIE分度,估计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20例足月...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脐血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协助HIE分度,估计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20例足月儿,出生后1分钟Apgar>9分的新生儿为对照组,32例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为病例组,生后立即收集脐血,检测CK-BB及NSE值。结果新生儿HIE组脐血CK-BB及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且和HIE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脐血CK-BB及NSE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CK-BB,NSE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早期脑损伤的生化指标。协助HIE分度,估计预后,进行早期干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脐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下载PDF
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对脑脊液中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兰德联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脊液中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HIE患儿84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9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脊液中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HIE患儿84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9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HIE常规治疗,检测两组患儿脑脊液中CK-BB变化,同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和婴幼儿期智能发育评估。结果: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治疗72 h后脑脊液中CK-BB较治疗前降低(P<0.05);亚低温组治疗72 h后脑脊液中CK-BB为(13.10±1.57)U/L,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出生14 d、28 d时NBNA评分均较出生7 d时明显升高(P<0.05);亚低温组出生14 d和28 d时NBNA评分为(37.10±1.32)分和(38.10±1.30)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亚低温组出生后3个月和6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分别为(91.02±9.80)分和(99.10±7.53)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亚低温组出生后3个月和6个月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为(87.22±6.72)分和(95.10±5.52)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HIE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降低患儿脑脊液中CK-BB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亚低温 缺氧缺血性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脊液
下载PDF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与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对新生儿早期脑损伤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长云 王永芹 +3 位作者 吴晓平 季加芬 李晓娜 马红美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与脑干诱发电位(BAEP)对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组病例选自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入住本院新生儿室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71例。其中,男性病例37例,女性34例。实验组病例...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与脑干诱发电位(BAEP)对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组病例选自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入住本院新生儿室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71例。其中,男性病例37例,女性34例。实验组病例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选同期上述单位产科母婴同室3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当日抽取外周静脉血液送检,测定肝功能(含胆红素)及CK-BB,并行BAEP检查,再于治疗后复查肝功能、CK-BB及BAEP。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本研究表明,胆红素的神经细胞毒性,可引起患儿神经系统损伤。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CK-BB各组之间总体均数不全相等,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与对照组比较,CK-B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组血清CK-BB与BAEP异常率及BAEP各波的波潜伏期(PL),波间潜伏期(IP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高胆红素血症组治疗后与对照组BAEP各波PL,IPL比较,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各波的PL,IPL延长不明显。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BAEP的~,~IPL与对照组相比延长,显示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中枢性听觉传导通路有损伤,提示脑损伤特异性酶的释放增加及听觉传导通路的损害。结论CK-BB与BAEP可用于胆红素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对CK-BB与BAEP异常者应及早干预,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胆红素 干诱发电位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和脑氧摄取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辉 张俭 +6 位作者 王白永 林乐清 汪日红 张秀丽 王斌 唐文学 张烛仙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颈内静脉球部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和脑氧摄取(CEO_2)的动态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入院后72例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重型组(GCS评分6~8分)40例...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颈内静脉球部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和脑氧摄取(CEO_2)的动态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入院后72例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重型组(GCS评分6~8分)40例和特重型组(GCS评分3~5分)32例。同时,按患者预后分组为生存组(51例)和死亡组(21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检测所有患者在伤后12 h、24 h、48 h、3 d、5 d、7 d的颈静脉球部血清CK-BB、UCH-L1的变化。同时在上述时间点,将颈静脉球部血和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出CEO_2。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不同预后患者CK-BB、UCH-L1和CEO_2的变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颈内静脉球部血清CK-BB[(3.3±1.0)、(5.9±1.9)、(5.4±1.7)、(3.8±1.2)、(2.6±0.9)、(1.8±0.5)U/L]、UCH-L1[(6.7±2.1)、(8.9±2.6)、(9.6±2.8)、(7.1±2.3)、(3.9±1.3)、(3.2±1.0)U/L]浓度及CEO_2[(32±6)%、(30±6)%、(22±6)%、(22±5)%、(23±5)%、(24±5)%]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7.46、196.53、243.62,P均<0.001)。与伤后12 h比较,重型组患者CK-BB、UCH-L1浓度及CEO_2在伤后24、48 h均显著升高,伤后5、7 d均显著降低(P均<0.05)。特重型组患者中,CK-BB浓度在伤后24 h、48 h、3 d均显著升高,伤后7 d显著降低(P<0.05);UCH-L1浓度在24、48 h均显著升高,伤后5、7 d均显著降低(P均<0.05);CEO_2在伤后48 h、3 d、5 d、7 d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特重组患者CK-BB、UCH-L1浓度及CEO_2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重型组患者(P均<0.05)。生存组患者CK-BB和UCH-L1浓度在伤后24、48 h较12 h均显著升高,伤后5、7 d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生存组患者CEO_2伤后48 h、3 d、5 d、7 d均显著低于伤后12 h(P均<0.05)。死亡组患者CK-BB浓度仅伤后24 h、48 h、3 d、5 d与1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UCH-L1浓度及CEO_2伤后24 h、48 h、3 d、5 d、7 d与伤后12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与死亡组比较,生存组CK-BB和UCH-L1浓度各时间点均显著降低,CEO_2均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颈内静脉球部血清CKBB、UCH-L1和CEO_2动态变化在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L1 氧摄取
原文传递
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艾雪梅 张莹 +2 位作者 张亚平 郭城 朱秀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分析脑白质损伤(WMD)早产儿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出生的50例WMD早产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出生的50例非WMD早产... 目的:分析脑白质损伤(WMD)早产儿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出生的50例WMD早产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出生的50例非WMD早产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24、72及120 h血清S100B蛋白、NSE及CK-BB水平。结果:研究组轻度WMD 42例(84.0%)、重度WMD 8例(16.0%);胎膜早破33例,新生儿窒息17例,宫内窘迫15例;母孕期感染8例,动脉导管未闭14例,低血糖8例。研究组早产儿各类临床表现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生后各阶段S100B蛋白、NSE及CK-BB水平均持续降低(P〈0.05),出生后24 h内S100B蛋白、NSE及CK-B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120 h CK-BB及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WMD早产儿出生后血清S100B蛋白、NSE及CK-BB水平均持续升高,24 h内均高于非WMD早产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损伤早产儿 S100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原文传递
早期早产儿脐血中S100B蛋白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润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2期337-339,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检测S100B蛋白、CK-BB判定早产儿脑组织受损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妇产科出生的早产儿120例及正常新生儿200例,其中早期早产儿40例,晚期早产儿80例。均取脐带血3 ml离心后取上清液置-70℃冰箱保存待测。... 目的通过临床检测S100B蛋白、CK-BB判定早产儿脑组织受损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妇产科出生的早产儿120例及正常新生儿200例,其中早期早产儿40例,晚期早产儿80例。均取脐带血3 ml离心后取上清液置-70℃冰箱保存待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100B蛋白、CK-BB。结果早产儿与正常组脐血中S100B蛋白、CK-B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早期早产儿与正常组比较,脐血中S100B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脐血中CK-B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晚期早产儿与早期早产儿S100B蛋白、CK-B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100B蛋白在早期早产儿中升高而CK-BB无变化,提示神经胶质细胞首先受到损害,神经元无明显损害。这一部分早产儿是否会发展为脑性瘫痪及对康复治疗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追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S100B蛋白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原文传递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一氧化氮、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动态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史建国 姜勇 +1 位作者 岳洪胜 高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肌酸激酶同工 血清一氧化氮 损伤患者 动态监测 急性 神经生化改变 水平检测
下载PDF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与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对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川 张晓 董艳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23期2056-2060,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和腺苷脱氨酶(ADA)对化脓性脑膜炎(PM)与病毒性脑膜炎(V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04—2020-04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颅内感染患儿96例,其中VM 58例(VM组)和PM 38例(PM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疑似... 目的探讨脑脊液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和腺苷脱氨酶(ADA)对化脓性脑膜炎(PM)与病毒性脑膜炎(V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04—2020-04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颅内感染患儿96例,其中VM 58例(VM组)和PM 38例(PM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疑似偏头痛患儿24例(对照组)。患儿入院后24 h内均采集脑脊液检测CK-BB、AD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脑脊液CK-BB、ADA对VM、PM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VM组和PM组的CK-BB(4.32±0.76)U/L vs(17.85±3.27)U/L vs(12.63±4.50)U/L、ADA(0.45±0.25)U/L vs(0.49±0.28)U/L vs(2.71±1.56)U/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VM组CK-BB水平明显高于PM组和对照组,PM组AD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M组ADA水平高于VM组、对照组(P<0.05),VM组和对照组A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K-BB、ADA诊断PM的最佳截值分别为9.17 U/L、1.45 U/L;CK-BB、ADA诊断PM的AUC0.741(95%CI0.656~0.815)vs 0.818(95%CI0.740~0.881)比较,CK-BB明显小于AD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BB诊断VM的最佳截值为12.06 U/L,AUC为0.834(95%CI0.734~0.908)。结论颅内感染早期CK-BB≥12.06 U/L时对VM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ADA≥1.45 U/L时对PM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病毒性膜炎 化脓性膜炎 肌酸激酶同工 腺苷脱氨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及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16
作者 潘燕峰 张桂欣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11-112,11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06例HIE新生儿(HIE组)于出生后24 h测定血清CK-BB及cTnI水平,并与同期36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06例HIE新生儿(HIE组)于出生后24 h测定血清CK-BB及cTnI水平,并与同期36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中、重度HIE患儿出生后24 h血清CK-BB及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HIE患儿血清CK-B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HIE患儿之间CK-BB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7、14 d时,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35的HIE新生儿血清CK-BB、cTnI水平均高于NBNA评分≥35者(P<0.01)。结论 HIE新生儿出生后24 h检测CK-BB及cTnI水平有助于评估HIE严重程度及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 新生儿 肌酸激酶同工 心肌肌钙蛋白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动态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段宝珍 黄应祥 张利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动态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HIE患儿(轻度33例、中度27例、重度24例)84例(HIE组),均常规胞二磷胆碱及1,6-二磷酸果糖静脉滴注治疗,另选取...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动态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HIE患儿(轻度33例、中度27例、重度24例)84例(HIE组),均常规胞二磷胆碱及1,6-二磷酸果糖静脉滴注治疗,另选取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52名(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24 h、72 h和7 d动态检测2组VEGF、CK-BB水平。结果:出生后24 h和72 h,HIE不同程度组患儿VEGF水平均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生后7 d,HIE各组与对照组VEG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24 h、72 h和7 d,HIE不同程度组患儿CK-BB水平均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出生后24 h和72 h,HIE各组CK-B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生后7 d,重度、中度HIE组CK-B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IE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E患儿VEGF、CK-B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动态检测有助于判断HIE患儿脑损伤程度,对于HIE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肌酸激酶同工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烯醇化酶及脑型同工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孔慧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7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烯醇化酶(NSE)、白介素(IL-6)、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活性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住院的32例HIE患儿和29例正常新生儿分别在生后24 h内,第7天采集股静...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烯醇化酶(NSE)、白介素(IL-6)、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活性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住院的32例HIE患儿和29例正常新生儿分别在生后24 h内,第7天采集股静脉血,测定血清神经烯醇化酶(NSE)、IL-6、CK-BB活性,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HIE组NSE、IL-6、CK-BB存在动态变化。HIE组血清NSE、IL-6、CK-BB生后24h内即明显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后第7天轻中度HIE组NSE、IL-6、CK-BB均恢复正常,重度HIE组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HIE患儿血清中NSE、IL-6、CK-BB水平与HIE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HIE程度越重其酶学水平越高。血清NSE、IL-6、CK-BB是HIE患儿脑损伤的指标,可为HIE早期诊断及评估脑损伤严重程度提供依据。NSE、IL-6、CK-BB对估计HIE患儿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神经烯醇化 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下载PDF
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判断热性惊厥患儿脑损伤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惠茹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4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脑型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变化结合脑电图检查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将2005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就诊58例FC患儿作为FC组,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CK-BB测定及EEG检查。结果FC患儿血清CK-BB水平...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脑型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变化结合脑电图检查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将2005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就诊58例FC患儿作为FC组,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CK-BB测定及EEG检查。结果FC患儿血清CK-B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纯热惊厥(SFC)组CK-BB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杂性热惊厥(CFC)组与正常对照组和SF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均<0.01)。FC患儿惊厥发作后第1天EEG异常率为88.77%,其中SFC组78.12%,CFC组85.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14天32.69%,SFC组仅18.75%,CFC组则55.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CK-BB水平与脑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CK-BB水平越高脑损伤程度越严重。热性惊厥后及时检测CK-BB并结合脑电图检查对判断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肌酸激酶同工 电图 损伤
下载PDF
婴幼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假性增高原因分析
20
作者 张治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4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婴幼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的原因,避免临床误诊。方法利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和动力学法测定肌酸激酶(CK),计算CK-MB/CK比值,比值>30%的标本测定CK-MB质量。结果比值>30%的标本测定CK-MB质量均在正常范围内... 目的探讨引起婴幼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的原因,避免临床误诊。方法利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和动力学法测定肌酸激酶(CK),计算CK-MB/CK比值,比值>30%的标本测定CK-MB质量。结果比值>30%的标本测定CK-MB质量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婴幼儿CK-MB结果增高影响因素很多,应该综合分析原因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工 肌酸激酶同工 免疫抑制法 质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