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1
作者 林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25-0128,共4页
探究基于超声引导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的手外伤手术患者50例,依据麻醉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以常规解剖定位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以超声引导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探究基于超声引导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的手外伤手术患者50例,依据麻醉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以常规解剖定位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以超声引导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探究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分别(5.43±0.16)min、(10.27±1.22)min、(23.34±1.15)ml,优于对照组的(7.24±0.19)min、(8.24±1.13)min、(29.34±1.13)ml,P<0.05;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69.26±2.28)分、(69.27±2.41)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87.34±2.25)分,优于对照组(80.29±2.27)分,P<0.05。结论 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并基于超声引导,具有较高效果,可提升患者的麻醉效果,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以促进后期康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麻醉 有效性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白涛 谭文斐 吴新军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0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刺激仪 临床观察 临床应用效果 上肢手术 辅助定位
下载PDF
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文 袁超 《海军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比较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与单纯肌间沟及单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探讨臂丛神经阻滞更有效的途径。方法 186例上肢手术患者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第1组50例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组),第2组45例采用腋路臂丛神... 目的比较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与单纯肌间沟及单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探讨臂丛神经阻滞更有效的途径。方法 186例上肢手术患者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第1组50例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组),第2组45例采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腋路组),第3组91例采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联合组),观察、记录各组麻醉效果。结果 3组阻滞的完善率分别为76.0%、64.4%、97.8%。结论单一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和单一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都存在不足,肌间沟联合腋路阻滞可以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9
4
作者 邵亮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年第4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评估。方法:选取我院过往80例拟于臂丛麻醉下行上肢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拟于臂丛麻醉下行上肢手术患者运用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评估。方法:选取我院过往80例拟于臂丛麻醉下行上肢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拟于臂丛麻醉下行上肢手术患者运用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实验组患者进行的是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是77.5%,而实验组是100%,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实验组有着比较高的2、3、4级运动阻滞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在超声引导之下,可以有效减缓患者的痛苦,具有着较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术中止血带反应效果的随机对照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文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7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术中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功能神经外科择期行上肢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对照组(单纯肌间沟或单纯腋路阻滞麻醉),观察... 目的:探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术中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功能神经外科择期行上肢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对照组(单纯肌间沟或单纯腋路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止血带反应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较对照组快,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与对照组(14.74%)间差异不显著,P>0.05;止血带反应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分别为(90.78±11.30)次/min、(87.56±6.21)mmHg(1mmHg=0.133kPa),较对照组的(101.52±12.43)次/min、(90.42±6.52)mmHg低,P<0.05。结论:与单纯肌间沟或单纯腋路阻滞麻醉相比,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有以下显著优势:(1)麻醉起效快,麻醉持续时间长;(2)不增加止血带反应等不良反应;(3)发生止血带反应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滞麻醉 阻滞麻醉 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止血带反应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彭旭桦 《医疗装备》 2018年第24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诊治的56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穿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试验组(高频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诊治的56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穿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试验组(高频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各28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麻醉阻滞效果优良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注射完局部麻醉药30 min后运动阻滞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频超声应用于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提高麻醉质量,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穿刺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于冰冰 付红光 +3 位作者 李文波 李彬 董铁立 杨现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8例拟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麻醉的上肢手术患者分为2组,各24例。M组使用0.5%的罗哌卡因30 m L行单纯肌间沟臂丛阻滞;U组各使用0.5%的罗哌卡因15 mL行肌间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8例拟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麻醉的上肢手术患者分为2组,各24例。M组使用0.5%的罗哌卡因30 m L行单纯肌间沟臂丛阻滞;U组各使用0.5%的罗哌卡因15 mL行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阻滞。行腋路臂丛阻滞时,各用5 mL局麻药依次注射在尺神经、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周围。记录2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评估2组主要神经的痛觉阻滞情况、运动阻滞程度。评价麻醉效果,记录操作相关并发症。结果注药30 min后,U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完全阻滞例数显著多于M组,2、3、4、5级运动阻滞程度均显著高于M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显著高于M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发生Horner综合征2例、声音嘶哑1例,U组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上肢手术,安全可行,麻醉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麻醉阻滞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焦川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6期693-694,共2页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HFUS)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年9月—2020年8月收治的63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采用HFUS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HFUS)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年9月—2020年8月收治的63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采用HFUS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为对照组,32例采用HFUS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30min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痛觉阻滞情况、麻醉后15min及30min检测运动阻滞情况、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尺神经、正中神经痛觉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8,2.300,P<0.05);麻醉后15min、30min观察组运动阻滞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7,2.695,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3,P<0.05)。结论:HFUS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手术,可确保麻醉效果,提高痛觉、运动阻滞力度,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肱骨髁粉碎性骨折 神经阻滞麻醉
下载PDF
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1162-1163,共2页
目的探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83例上肢手术患者分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75),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53),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目的探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83例上肢手术患者分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75),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53),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55),观察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结果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肌间沟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及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麻醉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效果较为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手术 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联合 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秀梅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3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超声引...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则是采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以及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麻醉的总优良率10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麻醉总优良率93.33%,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总不良反应率4.44%显著优于参照组的总不良反应率13.33%,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措施,其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阻滞 神经阻滞 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全海琴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孟氏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孟氏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水平、麻醉优良率、运动阻滞有效率和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有效率为86.11%(31/36),高于对照组的55.5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孟氏骨折手术患儿可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提高麻醉优良率和运动阻滞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但需延长麻醉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骨折 超声引导下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腋路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12
作者 章惠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05-0008,共4页
探究腋路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56例前臂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内均含有28例的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段选择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分别以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腋路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式进行麻醉... 探究腋路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56例前臂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内均含有28例的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段选择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分别以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腋路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式进行麻醉。两组患者在麻醉完成后各项评价指标的对比。结果 在麻醉有关指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腋路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复合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差异
13
作者 殷红 李文峰 韩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2期70-73,共4页
目的 采用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或单纯全身麻醉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疼痛程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6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 目的 采用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或单纯全身麻醉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疼痛程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6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43例,采用单纯全身麻醉)和联合组(43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麻醉诱导后5、20 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2、12、24、48 h静息、活动时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以及麻醉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瑞芬太尼用药剂量、七氟醚吸入浓度均低于常规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短于常规组;与麻醉诱导后5 min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2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均较常规组更低;与术后2 h时比,术后12、24、48 h常规组患者静息、活动时NR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联合组患者静息、活动时NRS评分均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术后2~48 h联合组均较常规组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后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提升麻醉和镇痛效果,降低患者瑞芬太尼、七氟醚等给药剂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减轻静息时和活动时的疼痛情况,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手术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14
作者 王晓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6期0103-0105,共3页
分析超声引导下实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ISBPB)麻醉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05月间本院接受ISBPB麻醉的66例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操作,参照组采取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穿刺操作。... 分析超声引导下实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ISBPB)麻醉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05月间本院接受ISBPB麻醉的66例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操作,参照组采取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穿刺操作。对比麻醉效果、麻醉相关指标、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率、麻醉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等麻醉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麻醉前,两组的血压与心率等生命体征对比,无差异(P>0.05);麻醉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心率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开展ISBPB麻醉能够提升麻醉效果,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阻滞持续时间,且能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麻醉不良反应,提升麻醉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有效率评价
15
作者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8期0034-0036,共3页
研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组织麻醉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到我院接受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60例患者,应用电脑抽号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对研究组患者提供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组... 研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组织麻醉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到我院接受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60例患者,应用电脑抽号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对研究组患者提供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组织麻醉,对常规组患者提供传统的盲探法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组织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应激反应控制效果等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组织麻醉有助于控制患者的应激反应,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麻醉 有效率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鹏 邹丽丽 张晓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5-19,共5页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BI...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BIS监测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观察组(采用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各43例。对比两组不同时刻[麻醉前(T_(0))、气管插管即刻(T_(1))、切皮时(T_(2))、拔管时(T_(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BIS值;对比两组麻醉苏醒后及术后2、12 h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肌力评分;对比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0)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T_(2)时,两组B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3)时BI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后及术后6、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对肌力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肩关节镜手术 力评分
下载PDF
超声引导喙突锁骨下入路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行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潘丽霞 何文政 +2 位作者 冯丝丝 陈益凤 荣恒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1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喙突锁骨下入路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行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4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观察组...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喙突锁骨下入路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行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4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喙突锁骨下入路,对照组采用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手术镇痛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针次数和阻滞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喙突锁骨下入路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行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中均安全有效,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手术部位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选择不同的阻滞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阻滞 喙突锁骨下入 上肢手术
下载PDF
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家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17-0020,共4页
针对上肢骨折手术麻醉,探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7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采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 针对上肢骨折手术麻醉,探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1月-12月收治的7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传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采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手术指标、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手术后,实验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小于对照组,血流量大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上肢骨折患者,在手术麻醉操作中可以应用B超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方法 能够将神经组织等清晰地呈现在麻醉师视野,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缩短麻醉操作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很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定位 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不同类型上肢骨、折镇痛效果
19
作者 曾浩 邓富强 刘卫涛 《西藏医药》 2024年第5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不同类型上肢骨折镇痛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上肢骨折患者80例。按骨折不同类型分为尺桡骨骨折组(n=25例)、桡骨骨折组(n=28例)、肱骨骨折组(n...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不同类型上肢骨折镇痛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上肢骨折患者80例。按骨折不同类型分为尺桡骨骨折组(n=25例)、桡骨骨折组(n=28例)、肱骨骨折组(n=27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三组镇痛、镇静效果及舒适度、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1~T4:三组NRS评分,(P<0.05),尺桡骨骨折组NRS评分高于桡骨骨折组及肱骨骨折组(P<0.05);使用次数:尺桡骨骨折组PCIA使用次数多于桡骨骨折组及肱骨骨折组(P<0.05);Ramsay镇静、BCS评分(P>0.05);三组T0时点IL-6、TNF-α水平比较,(P>0.05),与T0时点比较,三组T4时点IL-6、TNF-α水平更高,尺桡骨骨折组IL-6、TNF-α水平高于桡骨骨折组及肱骨骨折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适用于不同类型上肢骨折术后镇痛,以桡骨、肱骨骨折效果最好,但尺桡骨骨折效果一般,可能与炎性反应控制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神经阻滞麻醉 超声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涛 周颖 黎炎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8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2月阳江江华医院收治的12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开展解剖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2月阳江江华医院收治的12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开展解剖定位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穿刺操作时间、30 min内痛觉阻滞效应、运动阻滞程度,记录比较两组术后2 h、6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24 h内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比较两组术后24 h、48 h Ramsay镇静评分及患肢肌力、浅感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30 min内痛觉阻滞效应与运动阻滞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6 h、12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内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48 h Ramsay镇静评分及肌力异常、浅感觉异常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骨折手术效果显著,可缩短穿刺操作时间,增强阻滞效果,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罗哌卡因 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