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括约肌间型及经括约肌型肛瘘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郝世君 李琳琳 +1 位作者 王宏斌 孙秀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4-0017,共4页
探讨括约肌间型肛瘘、经括约肌型肛瘘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72例括约肌间型肛瘘、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中,观察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36例)、切开挂线术(对照组36例)的应用效果。结果... 探讨括约肌间型肛瘘、经括约肌型肛瘘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72例括约肌间型肛瘘、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中,观察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36例)、切开挂线术(对照组36例)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比出血量,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更低。 对比创面面积,,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更低。对比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接受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的患者更短。对比肛门功能Wexne评分(术后),接受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的患者更低(P<0.05)。对比肛门功能异常率,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更低。对比肛门畸形率,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更低。对比复发率,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更低。对比肛管压力指标(术后):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括约肌间型肛瘘、经括约肌型肛瘘的手术治疗,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括约肌间型肛瘘 经括约肌型肛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肛瘘切开肌层缝合内口引流术与肛瘘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效果研究
2
作者 王英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24-0027,共4页
探讨分析低位肛瘘患者应用肛瘘切开肌层缝合内口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0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低位肛瘘病例100个,其中50例患者应用肛瘘切除术为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应用肛瘘切开肌层缝合内口引流... 探讨分析低位肛瘘患者应用肛瘘切开肌层缝合内口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20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低位肛瘘病例100个,其中50例患者应用肛瘘切除术为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应用肛瘘切开肌层缝合内口引流术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包括治疗效果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低位肛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疼痛情况更为优良,术后恢复效果可观,P值小于0.05。结论 肛瘘切开肌层缝合内口引流术相对于肛瘘切除术在治疗低位肛瘘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该手术方法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效果更好。因此,肛瘘切开肌层缝合内口引流术可作为一种可行的治疗低位肛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瘘 肛瘘切开肌层缝合内口引流术 肛瘘切除术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虚实结合挂线术与传统挂线术治疗高位后侧全马蹄肛瘘的效果对比分析
3
作者 原小千 贝绍生 +4 位作者 赵卫兵 贾小强 程一乘 智从从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虚实结合挂线术对比传统挂线术在治疗高位后侧全马蹄肛瘘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022年1—12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高位后侧全马蹄形肛瘘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观察组;选... 目的 对比分析虚实结合挂线术对比传统挂线术在治疗高位后侧全马蹄肛瘘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022年1—12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高位后侧全马蹄形肛瘘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虚实结合挂线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采用传统挂线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14天、21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评价、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用时少、肛门功能评分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14天、21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和术后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实结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后侧全马蹄肛瘘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疼痛更轻,术后肛门功能更好,远期疗效更满意且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挂线术 高位肛瘘 马蹄肛瘘 传统挂线术
下载PDF
102例高位肛瘘手术失败原因分析报告
4
作者 智从从 王婧 +6 位作者 李昕 石玉迎 程一乘 刘宁远 侯文肖 郑丽华 黄子宸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 总结肛瘘临床手术失败常见相关原因,为肛瘘临床规范诊治,提高肛瘘临床手术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接诊的肛瘘手术失败病例102例,结合患者既往手术次数、术式、愈合情况、个人史及本院手术... 目的 总结肛瘘临床手术失败常见相关原因,为肛瘘临床规范诊治,提高肛瘘临床手术成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接诊的肛瘘手术失败病例102例,结合患者既往手术次数、术式、愈合情况、个人史及本院手术中患者肛瘘具体的点位、外口、高度、病灶范围、挂线情况、围术期处理、术后疼痛、肛门功能、治愈率等,分析其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 肛瘘内口或感染灶处理不到位63例,占61.8%;术前诊断不明确或遗漏瘘管处理不彻底26例,占25.5%;手术切口设计不合理8例,占8.6%;术后换药不及时或处理不当3例,占7.6%;异物残留1例,占0.98%;患者基础病控制不佳1例,占0.98%。本研究采取虚实结合挂线手术方式,随访时间6~24个月,半年内完全愈合率98%(100/102),另2例经门诊处理后愈合。结论 对于肛瘘的手术治疗,术前须明确诊断,选择合适手术方案,术中仔细检查,术后认真换药,提高诊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手术治疗 手术失败
下载PDF
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闵丽 厉越 +4 位作者 万伯顺 张少军 熊国华 高洪娣 应光耀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观察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瘘管激光闭合术与肛瘘切除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ParksⅡ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32例ParksⅡ型肛瘘患者,分为治疗1组(瘘管激光闭... 目的:观察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瘘管激光闭合术与肛瘘切除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ParksⅡ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32例ParksⅡ型肛瘘患者,分为治疗1组(瘘管激光闭合术组)、治疗2组(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组)与对照组(瘘管切除术组),每组44例。记录三组治愈时间、肛管直肠测压(治疗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术后症状及体征评分(手术即日、术后第1、3、7、14天对疼痛、发热、渗出、尿潴留、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组伤口愈合时间最短,对照组最长;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三组肛管收缩压及肛管静息压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与治疗2组肛管收缩压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组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即日、术后第1、3、7、14天,三组发热、尿潴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即日、术后第1、3、7天,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与治疗2组渗出及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是治疗ParksⅡ型肛瘘的有效术式,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渗出少、愈合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保护括约肌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间窗式减压瘘管激光闭合术 瘘管激光闭合术 ParksⅡ型肛瘘
下载PDF
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
6
作者 曹东升 齐焕青 张庆东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30-635,共6页
目的 探究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肛瘘术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 目的 探究中草药直肠滴入对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疼痛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肛瘘术后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草药直肠滴入联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 d、3 d及5 d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介素-6 (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创面愈合相关指标[纤维连接蛋白(FN)、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 d、3 d、5 d后的VAS评分分别为(3.41±0.97)分、(2.26±0.68)分、(1.15±0.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6±1.08)分、(3.05±0.81)分、(1.81±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血清EGF、VEGF、FN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RRP、A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便血消失时间、脓苔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上皮生长时间分别为(7.81±1.53) d、(5.13±0.64) d、(8.42±0.75) d、(12.15±1.42)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6±1.71) d、(6.29±0.87) d、(9.91±0.83) d、(15.37±1.9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草药直肠滴入能促进肛瘘术后患者恢复,缓解术后疼痛,调节炎性因子,改善肛肠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高锰酸钾 中草药直肠滴入 肛肠动力学 疼痛程度 创面愈合
下载PDF
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对虚实结合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的影响
7
作者 王婧 刘宁远 +1 位作者 程一乘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对虚实结合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16例接受虚实结合挂线术的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既往有无高位肛瘘手术史分为病例组57例(有手术史)和对照...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对虚实结合挂线术后围手术期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16例接受虚实结合挂线术的高位肛瘘患者,根据既往有无高位肛瘘手术史分为病例组57例(有手术史)和对照组59例(无手术史)。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d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近期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随访患者术后3年复发情况及肛门失禁WEXNER评分。结果病例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7d疼痛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随访患者术后3年的临床疗效及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肛瘘既往手术史会延长虚实结合挂线术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长,增加患者痛苦,延缓术后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虚实结合挂线术 既往手术史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基于泉州王氏中医痔科“轻创护肛”法择期紧线治疗后马蹄形高位肛瘘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罗观洋 王坚 +4 位作者 杨洁 李小玲 魏晓丹 沈旭艳 杨少峰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泉州王氏中医痔科“轻创护肛”法对后马蹄形高位肛瘘进行择期紧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后马蹄形高位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切除瘘管、挂线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泉... 目的:探讨泉州王氏中医痔科“轻创护肛”法对后马蹄形高位肛瘘进行择期紧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后马蹄形高位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切除瘘管、挂线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泉州王氏中医痔科“轻创护肛”法择期行紧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30/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6.67%(2/3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d,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30d,治疗组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d,治疗组肛门主观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口愈合后,治疗组肛门裹指功能及精细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泉州王氏中医痔科“轻创护肛”法择期紧线治疗能减轻后马蹄形高位肛瘘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改善肛门功能主观症状,最大限度保护肛门功能,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创护肛”法 后马蹄形高位肛瘘 挂线法 肛门功能 创面愈合 泉州王氏中医痔科
下载PDF
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晓静 朱勇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1期34-36,共3页
肛周脓肿和肛瘘是婴幼儿两种常见的肛周疾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争议。本文总结了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师诊治此类疾病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综述 肛周脓肿 肛瘘 婴幼儿
下载PDF
地奥司明辅助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治疗肛瘘患者效果观察
10
作者 陈小明 程高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地奥司明辅助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对肛瘘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月抚州市临川区中医院收治的62例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奥司明... 目的:探究地奥司明辅助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对肛瘘患者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月抚州市临川区中医院收治的62例肛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奥司明辅助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治疗,两组持续随访1个月。对比两组肛门功能、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渗液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和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肛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exner评分为(5.52±0.78)分,低于对照组的(7.41±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6.54±1.71)d、创面渗液时间(8.08±1.13)d、住院时间(11.51±1.82)d,均短于对照组的(23.45±2.58)、(12.78±1.51)、(15.21±2.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3.88±3.92)分,低于对照组的(72.03±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发生率为3.23%(1/31),低于对照组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明辅助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治疗肛瘘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肛门功能,促进其创面愈合,减少创面感染,加快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地奥司明 高频电刀肛瘘根治术 肛门功能 创面愈合 感染
下载PDF
扶正生肌汤对低位肛瘘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11
作者 刘晓军 张晓婷 蔡丽丹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观察扶正生肌汤对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低位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行肛瘘切开肌层缝合内口引流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 目的:观察扶正生肌汤对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低位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行肛瘘切开肌层缝合内口引流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扶正生肌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新生肉芽情况、临床疗效、炎性因子、生长因子、肛门功能、肛管直肠压力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2周创面愈合率、新生肉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周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肛门功能评分、肛管最大收缩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周肛管静息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扶正生肌汤治疗低位肛瘘患者可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调节炎性因子、生长因子水平,保护肛门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肛瘘 肛瘘切开肌层缝合内口引流术 扶正生肌汤 肛门直肠功能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荆芥消肿止痛汤结合中药熏洗对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疼痛和创面愈合的影响
12
作者 温江龙 王芳增 裴瑞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探讨荆芥消肿止痛汤结合中药熏洗对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疼痛和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均接受切开挂线术治疗,根据术后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术后采... 目的:探讨荆芥消肿止痛汤结合中药熏洗对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疼痛和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均接受切开挂线术治疗,根据术后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术后采用中药熏洗+凡士林治疗创面,观察组采用荆芥消肿止痛汤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创面,2组均治疗至创面愈合。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评估患者创面疼痛和水肿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创面分泌物因子水平,评估患者出院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术后2~10d,2组创面疼痛情况和水肿情况逐渐缓解,观察组术后的5d、10d的NRS和水肿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分泌物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高于对照组(P<0.05)。从出院至术后3个月,2组肛门功能逐渐恢复好转(P<0.05),出院时和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荆芥消肿止痛汤结合中药熏洗能够有效促进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患者疼痛减轻,机体炎症因子水平较低,且提高创面VEGF、FGF-1表达,促进创面尽快恢复,同时远期效果好,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更快,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肛瘘挂线术 荆芥消肿止痛汤 创面愈合 疼痛 感染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肛瘘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对FBG、2hPG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张建波 李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41-0044,共4页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肛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对FBG、2h PG及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自来我院就诊并且确诊为肛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选取其中的50例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每组25例。其中25例编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肛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对FBG、2h PG及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自来我院就诊并且确诊为肛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选取其中的50例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每组25例。其中25例编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另外25例编入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此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得出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观察组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优质护理模式应该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肛瘘 糖尿病 FBG、2h PG及满意度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创建盆腔3D-MRI可视化模型对肛瘘手术术前评估的价值分析
14
作者 郭伟 张雪 +2 位作者 杜兴凯 宋秀君 张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11-0114,共4页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创建盆腔三维重建核磁共振(3D-MRI)可视化模型在肛瘘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0例肛瘘患者,于2021年4月至2025年4月在本院肛瘘手术,术前应用MRI扫描仪进行扫描并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创建盆腔3D-MRI可视...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创建盆腔三维重建核磁共振(3D-MRI)可视化模型在肛瘘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0例肛瘘患者,于2021年4月至2025年4月在本院肛瘘手术,术前应用MRI扫描仪进行扫描并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创建盆腔3D-MRI可视化模型,分析MRI、深度学习模型3D-MRI及手术Parks分型诊断符合率及一致性,对比和分析MRI、深度学习模型3D-MRI及手术内口、主管、支管/脓腔术前检出情况。结果 深度学习模型3D-MRI诊断与手术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MRI与手术诊断符合率(P<0.05)。深度学习模型3D-MRI与手术内口、主管、支管/脓腔结果符合率均高于MRI(P<0.05)。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创建盆腔3D-MRI可视化模型有助于提高术前Parks分型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以及内口、主管、支管/脓腔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模型 盆腔3D-MRI 可视化模型 肛瘘手术 评估价值
下载PDF
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西医研究现状
15
作者 蔡奕红 朱智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6-0070,共5页
肛瘘即为肛管直肠瘘,作为肛肠科室的好发疾病,治疗上一般以手术为主,但由于肛门解剖结构所具有的特点,术后病人常常出现疼痛、水肿、出血、愈合欠佳等问题,使部分人对手术造成一定恐惧。因此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为治疗的一部分也不可忽... 肛瘘即为肛管直肠瘘,作为肛肠科室的好发疾病,治疗上一般以手术为主,但由于肛门解剖结构所具有的特点,术后病人常常出现疼痛、水肿、出血、愈合欠佳等问题,使部分人对手术造成一定恐惧。因此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为治疗的一部分也不可忽视。本文收集了中西医对肛瘘术后创面的研究、认识,以期为临床综合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肛瘘术后 中西医研究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珍珠粉有效成分促进肛瘘大鼠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那缤文 张锦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观察珍珠粉在肛瘘大鼠术后创面恢复的药物促进机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 造模30只SD大鼠,使其形成肛瘘术后创面,将未造模成功的大鼠剔除,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珍珠粉组、碳酸钙组、对照组,每组8只。珍珠粉组每日点涂珍珠粉末于... 目的 观察珍珠粉在肛瘘大鼠术后创面恢复的药物促进机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 造模30只SD大鼠,使其形成肛瘘术后创面,将未造模成功的大鼠剔除,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珍珠粉组、碳酸钙组、对照组,每组8只。珍珠粉组每日点涂珍珠粉末于肛瘘大鼠创面,碳酸钙组每日应用碳酸钙外敷于肛瘘大鼠创面,对照组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肛瘘大鼠创面,连续干预14 d。各组于应用药物治疗后的第3天、第7天、第14天于肛瘘大鼠创面取材,比较3组之间的创面毛细血管含量、TGF-β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珍珠粉组可以增加创面组织中VEGF和TGF-β的表达(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珍珠粉可以显著促进肛瘘大鼠术后创面的愈合,其提高VEGF和TGF-β的含量和活性,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的生成可能是其发挥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粉 肛瘘术后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长期愈合率及影响肛瘘愈合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浏荣 王留珍 张娇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分析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长期愈合率及肛瘘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括约肌型肛瘘治疗中肛瘘栓填塞治疗患者6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肛瘘的愈合情况及影响因素。结... 目的分析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长期愈合率及肛瘘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括约肌型肛瘘治疗中肛瘘栓填塞治疗患者6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肛瘘的愈合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60例肛瘘愈合40例,未愈合20例,愈合率为66.67%。单因素分析显示,肛瘘愈合和肛瘘未愈合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酗酒史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瘘愈合组患者的肛瘘病程<6个月比率为35.00%,高于肛瘘未愈合患者(10.00%),肛瘘外口与肛缘距离为(2.41±0.36)cm,小于肛瘘未愈合患者[(2.84±0.80)cm],血红蛋白水平为(153.46±9.24)g/L,低于肛瘘未愈合患者[(166.91±9.0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括约肌型肛瘘治疗中肛瘘栓填塞治疗患者60例肛瘘愈合影响因素包括肛瘘病程(OR=3.185,95%CI=1.360~7.464,P<0.05),不包括肛瘘外口与肛缘距离、血红蛋白水平(P>0.05)。结论肛瘘栓填塞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的长期愈合率高,肛瘘愈合的影响因素包括肛瘘病程、肛瘘外口与肛缘距离、血红蛋白水平,其中肛瘘病程是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型肛瘘 肛瘘栓填塞 长期愈合率 肛瘘愈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肛瘘研究进展
18
作者 孙一鸣 许继文 +3 位作者 李岳 赵兵 颉彦鹏 王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肛瘘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形成异常通道,常因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口引流后遗留。肛瘘的治疗方法多样,但由于瘘口经常流出分泌物或粪便,临床治愈率不高,仍面临一些难点和挑战。近年来,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在肛... 肛瘘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形成异常通道,常因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口引流后遗留。肛瘘的治疗方法多样,但由于瘘口经常流出分泌物或粪便,临床治愈率不高,仍面临一些难点和挑战。近年来,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在肛瘘的治疗方面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各有其优势和特色,其中一些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肛瘘的恢复治疗。本文综述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治疗肛瘘的不同方法及其临床疗效,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旨在为肛瘘的有效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中医学 现代医学 治疗策略 未来展望
下载PDF
基于免疫调节探讨中医药对肛瘘术后促愈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昌盛 畅立强 +2 位作者 李仲云 宋杰 张高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65-68,共4页
肛瘘是以肛周硬结、反复破溃流脓、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控制创面感染、减轻术后并发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达到消肿祛瘀、敛... 肛瘘是以肛周硬结、反复破溃流脓、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控制创面感染、减轻术后并发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达到消肿祛瘀、敛疮生肌之效。但中医药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尚存在研究方法单一、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阐述相关炎症因子、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免疫球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影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机制,旨在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肛瘘 免疫调节 创面愈合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肛瘘病人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水林 黄兴 周金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8-471,共4页
对现有肛瘘病人生活质量评估工具进行综述,概述肛瘘病人普适性、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及应用现状,分析评估工具的特点及局限性,旨在为临床选择恰当的评估工具提供借鉴,为研发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肛瘘病人生活质量评估工... 对现有肛瘘病人生活质量评估工具进行综述,概述肛瘘病人普适性、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及应用现状,分析评估工具的特点及局限性,旨在为临床选择恰当的评估工具提供借鉴,为研发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肛瘘病人生活质量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生活质量 评估工具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