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肛门湿疡巴渝肛肠流派证治体会
1
作者 柏天野 李凤 +3 位作者 何花 谢彦宇 高金龙 徐月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94-796,共3页
肛门湿疡又称为“谷道痒”、“肛痒风”[1]等,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肛门瘙痒症(pruritusani,P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机能障碍的肛肠类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表明其发病率约在1%~5%,且男性好发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 肛门湿疡又称为“谷道痒”、“肛痒风”[1]等,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肛门瘙痒症(pruritusani,P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机能障碍的肛肠类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表明其发病率约在1%~5%,且男性好发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7∶1[2],常见的发病年龄30~70岁[3]。在临床中可分为原发性瘙痒与继发性瘙痒,原发性瘙痒指在肛周无明显原发性皮损的情况下出现肛门皮肤的灼热与瘙痒,研究显示约有90%的肛门瘙痒病例属于此类[4];继发性瘙痒则是指因其他原因如淋病、肠炎、肛周手术等因素导致的肛门瘙痒[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机能障碍 肛门瘙痒症 发病年龄 肛门皮肤 肛周 肛门湿疡 现代医学 肛肠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排便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徐珂 张攀 郝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106-109,13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肛门成形术(LAARP)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肛门成形术(LAARP)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Pena术治疗,观察组接受LAAR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Cor、CRP、CRH、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排便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ARP治疗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可缓解机体创伤反应及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排便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下肛门成形术 先天性中高位肛门闭锁 创伤反应 排便功能
下载PDF
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中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徐美汉 李周旋 +2 位作者 陈快 樊纬 陈小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Function defecation disorder,FDD)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ARM患儿62例,随... 目的:观察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Function defecation disorder,FDD)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ARM患儿62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接受生物反馈技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肛门直肠测压,两组均治疗3 m,比较两组出院6 m后肛门直肠测压指标、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6 m后,观察组平均及最大静息压、初始排便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intala评分及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可改善ARM患儿术后FDD,提高初始排便阈值,提升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排便功能障碍 小儿 肛门直肠测压 生物反馈技术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复发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王芳丽 杨瑞 +2 位作者 李文强 孟庆成 曲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分析经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术后复发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航天中心医院行PPH手术治疗的4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术后复发及术后肛门功能障碍为病例组,否则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经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术后复发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航天中心医院行PPH手术治疗的4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术后复发及术后肛门功能障碍为病例组,否则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411例患者中,共有52例(12.7%)复发,18例(4.4%)出现术后肛门功能障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痔核环形脱出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痔核环形脱出是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痔核环形脱出是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痔核环形脱出是PPH术后复发及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临床操作中遇到痔核环形脱出的患者应更加注意手术操作中切除的组织量、缝合的高度和深度、结合其他的手术方式等,采取更适合此类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复发 肛门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熏洗止痒方外用联合内治治疗老年急性肛门瘙痒症1例
5
作者 张杰 刘月红 黄兴锐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7期0281-0283,共3页
肛门瘙痒症是肛肠科门诊上常见的皮肤病,肛门周围皮肤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仅有瘙痒症状的一种皮肤病,但往往发病时间较长,往往继发各种皮肤变化,如抓痕、渗出、糜烂、血痂、皮肤肥厚以及苔藓样改变,并可蔓延至会阴、阴囊或阴唇,但急性肛... 肛门瘙痒症是肛肠科门诊上常见的皮肤病,肛门周围皮肤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仅有瘙痒症状的一种皮肤病,但往往发病时间较长,往往继发各种皮肤变化,如抓痕、渗出、糜烂、血痂、皮肤肥厚以及苔藓样改变,并可蔓延至会阴、阴囊或阴唇,但急性肛门瘙痒症症状较重,如果老年人伴有糖尿病基础疾病,往往病情发展较快,范围较大,恢复时间长。该文分析熏洗止痒方外用治疗急性肛门瘙痒症1例的临床资料。通过给予熏洗止痒方外用联合内治控制血糖,1周后治愈出院,随访半年,临床症状消失,恢复良好,未见复发。该病例提示,肛门瘙痒症虽然是常见病多发病,但有一些基础疾病人群,容易失治误治,延误病情,该病例在运用熏洗止痒方联合内治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避免严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减轻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瘙痒症 熏洗止痒方 糖尿病
下载PDF
“防治康”三结合策略在腹腔镜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秦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防治康”三结合策略在腹腔镜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60例TaT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结合策略组和传统康复组,每组各3... 目的探讨“防治康”三结合策略在腹腔镜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60例TaT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结合策略组和传统康复组,每组各30例。传统康复组给予传统的康复指导及院后指导,结合策略组实施“防治康”三结合策略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肛门功能状态、胃肠功能状态、运动能力情况、术后恢复质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干预后,结合策略组术后恢复质量评分高于传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结合策略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少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便时间略少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结合策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治康”三结合策略能够有效提高TaTME患者术后恢复质量,降低术后住院时间,改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康 腹腔镜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术后康复 肛门功能状态 胃肠功能状态
下载PDF
一期改良Pe(n)a手术治疗新生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袁海彬 刘丰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一期改良Pe(n)a手术治疗新生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68例中高位肛门闭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 目的:分析一期改良Pe(n)a手术治疗新生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68例中高位肛门闭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改良组实施一期改良Pe(n)a手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指标、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肛门控便能力。结果: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创口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便意、控便能力、大便失禁、污粪、便秘、排便频率、社会问题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改良Pe(n)a手术治疗新生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效果较好,可减少近期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儿远期肛门控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位肛门闭锁 新生儿 一期改良Pe(n)a手术 并发症 肛门控便能力
下载PDF
观察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沈洪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7-0039,共3页
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以内扎外切弧形缝合+肛门切扩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择我院嵌顿环状混合痔者120例进行分组研究。结果 研究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11.54±2.11)min、术后排尿时间(2.46±1.03)d、... 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以内扎外切弧形缝合+肛门切扩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择我院嵌顿环状混合痔者120例进行分组研究。结果 研究组手术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11.54±2.11)min、术后排尿时间(2.46±1.03)d、恢复时间(12.16±1.33)d、住院时间(3.56±1.18)d,较对照组短,且出血量(157.72±20.80)ml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d、5d、7d、14d研究组VAS评分(5.68±1.33)、(4.41±1.16)、(3.16±0.88)、(2.04±0.62)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是,研究组肛管静息压(9.54±1.07)kPa较对照组高,而肛管最大收缩压(14.04±0.38)kPa、肛管舒张压(6.36±0.33)kPa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时肛门切口水肿评分(1.04±0.15)、(0.85±0.11)分、肛门Wexner评分(1.73±0.56)、(1.12±0.39)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扎外切弧形缝合加肛门切扩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明显,患者的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术后肛门水肿程度更轻,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扎外切弧形缝合 肛门切扩术 嵌顿环状混合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人工肛门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翊 高振英 《上海护理》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老年 直肠癌 人工肛门并发症 护理 人工肛门周围炎 人工肛门口组织水肿 人工肛门狭窄 人工肛门脱垂 人工肛门肠管回缩 人工肛门口组织坏死
下载PDF
男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神经节发育与脊髓/骶骨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陈泯名 侯金平 +3 位作者 冯伟 迭小红 向晨翥 王佚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 探讨男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患儿直肠末端神经发育情况与患者脊髓/骶骨异常的关系,以期提高对ARMs中肠神经发育异常的相关认识。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5-2021年收治符合纳排标准的男性复杂ARMs患儿... 目的 探讨男性复杂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患儿直肠末端神经发育情况与患者脊髓/骶骨异常的关系,以期提高对ARMs中肠神经发育异常的相关认识。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5-2021年收治符合纳排标准的男性复杂ARMs患儿的临床资料,在肛门成形术时取患者末端直肠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神经节发育情况并进行分组(G1组:有神经节细胞;G2组:无神经节细胞)。利用影像学技术评估患者脊髓及骶骨是否存在异常,并将其与直肠末端肠神经节发育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39例,行肛门成形术时中位年龄为5.77(4.57,6.97)个月。G1组(80例,57.6%)与G2组(59例,42.4%)在ARMs病理类型、手术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影像学证实出现脊髓异常(SCA)48例(34.5%),骶骨发育异常25例(18.0%),尾骨发育异常18例(12.9%)。G1组与G2组脊髓发育不良及骶骨发育异常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脊髓发育不良中,终丝脂肪变性、脊髓空洞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G2组正位及侧位SR值分别为(0.72±0.10 vs 0.67±0.12)、(0.77±0.09 vs 0.72±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相关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骶骨发育异常、终丝脂肪变、脊髓空洞为男性复杂ARMs患儿直肠末端神经节缺失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男性复杂性ARMs直肠末端神经节发育情况与脊髓及骶骨发育异常密切相关。骶骨发育异常、终丝脂肪变、脊髓空洞为男性复杂ARMs患儿直肠末端神经节缺失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末端直肠神经节 脊髓异常 骶骨异常
原文传递
抗线圈偏移与倾斜的人工肛门括约肌经皮能量传输系统
11
作者 王立超 颜国正 +1 位作者 姜萍萍 陈叶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9,共11页
传统的经皮能量传输系统大多采用开环系统,充电过程中患者要尽量保持不动,否则会导致线圈错位或翻转,影响接收功率导致不能正常充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采用LCC-S拓扑结构实现了接收端恒压特征,然后基于互感估计和原边功率补偿的方... 传统的经皮能量传输系统大多采用开环系统,充电过程中患者要尽量保持不动,否则会导致线圈错位或翻转,影响接收功率导致不能正常充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采用LCC-S拓扑结构实现了接收端恒压特征,然后基于互感估计和原边功率补偿的方法实时调节发射端发射功率对接收端电压进行控制。仿真和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以使得接收端输出电压在锂电池整个充电过程中恒定不变;该系统可以允许接收线圈在轴向偏移25 mm内、横向偏移22 mm内、翻转角度80°内进行有限姿态变化,使得患者可以在充电过程中适量运动,大大提高了经皮能量传输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的进一步应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肛门括约肌 经皮能量传输 闭环控制 线圈偏移与倾斜
原文传递
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父母连带病耻感的质性研究
12
作者 黄凤枚 朱丽辉 +3 位作者 侯彰华 谭若锟 罗听薇 黄芳 《全科护理》 2024年第8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了解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父母的连带病耻感,为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及家庭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资料饱和为原则,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7月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外科门诊复诊的15... 目的:了解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父母的连带病耻感,为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及家庭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资料饱和为原则,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7月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外科门诊复诊的15名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采用NVivo 10.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类共9个主题,分别为病耻感现状(否定、自责与悲伤;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引发的焦虑;经济毒性;担忧孩子今后的学业、就业与婚姻);病耻感的来源(亲人、朋友、病友及医护人员);病耻感的应对方式(回避、积极应对)。结论:医护人员应对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父母的连带病耻感进行深入剖析了解,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同时呼吁社会以积极、适宜的方式关注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及其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闭锁 畸形 连带病耻感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杨巍基于“魄门亦为五脏使”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经验
13
作者 姜楠 彭云花 +1 位作者 瞿胤 杨巍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4期165-168,共4页
杨巍临床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时,善于把握中医“整体观念”,重视各脏腑功能之间的联系,思外揣内,知常达变,提出“五脏气血津液失调皆致肛痛,非独气滞也”理论,强调局部与整体并重,养脏除郁,自拟女性肛痛方加减,安五脏之气血,除局部之郁... 杨巍临床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时,善于把握中医“整体观念”,重视各脏腑功能之间的联系,思外揣内,知常达变,提出“五脏气血津液失调皆致肛痛,非独气滞也”理论,强调局部与整体并重,养脏除郁,自拟女性肛痛方加减,安五脏之气血,除局部之郁滞,常有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魄门 五脏 气血津液同调 杨巍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水肿的用药规律
14
作者 周影 周春根 江滨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002-1008,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水肿的用药规律。方法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5月有关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水肿的文献,将中药处方输入录入Microsoft Excel数据库,进一...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水肿的用药规律。方法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5月有关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病术后肛门水肿的文献,将中药处方输入录入Microsoft Excel数据库,进一步筛选后进行药物频数和用药频率统计,以及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和药物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52首,涉及药物152味,筛选出高频药物35味;用药频次较高的为苦参、黄柏、芒硝;药物功效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为主;药性以寒、温、微寒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则以肝、心、胃经为主;归纳出关联规则分析出药物组合22条;系统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聚类群5个。结论肛门病术后水肿的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随证佐以补虚、止血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洗法 伤口愈合 肛门水肿 数据挖掘 中药熏洗 中药坐浴
下载PDF
肛门直肠异物41例诊治体会
15
作者 吴孟然 赵嵘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302-304,共3页
总结肛门直肠异物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我中心住院治疗的肛门直肠异物患者41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5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49.8±17.3)岁。其中经口异物患者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范围41~81岁,平均年龄6... 总结肛门直肠异物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我中心住院治疗的肛门直肠异物患者41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5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49.8±17.3)岁。其中经口异物患者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范围41~81岁,平均年龄61.5岁;已婚11例,未婚0例。经肛门异物患者30例,男性28例,女性2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45.6岁,已婚16例,未婚14例。经口异物患者年龄高于经肛门异物患者(P<0.05),经肛门异物患者未婚比例明显高于经口异物患者(P<0.05)。1例患者异物自行排出;4例患者行开腹探查术,其中2例行乙状结肠造口术;36例患者在腰麻或局麻下经肛门取出异物,其中14例行部分肛门括约肌切开术。肛门直肠异物应以预防为主,大力开展科普宣讲,提高公众认识;一旦发生,尽早就医,合理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异物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肛门瘙痒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16
作者 磁莹 王孝龙 +3 位作者 叶桑瑜 李晨 徐鹏毅 郑丽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一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就诊的100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按1∶1配对设计方法,以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一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就诊的100例原发性肛门瘙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按1∶1配对设计方法,以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进行成组匹配,从同期到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选择10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清洁习惯、饮食偏好、生活方式、个人史、排便因素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使用湿厕纸、使用肥皂或沐浴露等清洁肛门、喝咖啡、久坐、焦虑状态、过敏史均与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湿厕纸、焦虑状态、久坐行为、有过敏史是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用湿厕纸、焦虑状态、久坐行为、有过敏史的人群是原发性肛门瘙痒症的高风险人群,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肛门瘙痒症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徐月教授防治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学术思想
17
作者 李凤 何美萍 +5 位作者 张桢 张琪 高金龙 何祎航 陈莹璐 王小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317-320,共4页
在肛肠疾病诊疗中,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是常见的疑难性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复杂,诊疗棘手。根据原发病辨证论治,把徐月教授的学术经验归纳为“风、林、火、山、阴、雷”6字论治原则。同时临证注重中西并重,内外兼治,擅用虫藤,巧施药对,以情胜... 在肛肠疾病诊疗中,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是常见的疑难性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复杂,诊疗棘手。根据原发病辨证论治,把徐月教授的学术经验归纳为“风、林、火、山、阴、雷”6字论治原则。同时临证注重中西并重,内外兼治,擅用虫藤,巧施药对,以情胜情,亦推崇个体化多元性治疗,从而取得良好的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中医疗法 名医经验 徐月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行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对肛门功能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王彤彤 白璐 +2 位作者 孙洁 马丽 徐婷婷 《智慧健康》 2024年第7期211-214,共4页
目的 研究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应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临床可行性,并深入探究有无影响肛门功能。方法 通过计算机1:1随机数列方式对本院2021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82例均分两组。其中,参照组(n=41... 目的 研究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应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临床可行性,并深入探究有无影响肛门功能。方法 通过计算机1:1随机数列方式对本院2021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82例均分两组。其中,参照组(n=41)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41)采用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排便功能优良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较参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心理护理、训练干预、专业技术和护理中心等分值较参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参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选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其中早期排便功能训练护理模式对肛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效果,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均明显提高,不良心理得到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早期排便功能训练 肛门功能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肛门内括约肌单侧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裂的效果研究
19
作者 杨广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肛门内括约肌单侧部分切断术联合加味苦参汤中药熏洗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87例肛裂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肛门内括约肌单侧部分切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 目的探讨肛门内括约肌单侧部分切断术联合加味苦参汤中药熏洗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87例肛裂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肛门内括约肌单侧部分切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加味苦参汤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缩小率、细菌清除率、肉芽组织覆盖率以及肉芽组织生长厚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的76.74%,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缩小率(82.24±9.26)%、细菌清除率(85.12±9.12)%、肉芽组织覆盖率(73.12±6.45)%以及肉芽组织生长厚度(5.37±1.25)mm均高于对照组的(64.34±6.98)%、(77.95±8.44)%、(51.76±5.52)%、(3.23±0.95)mm,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的18.6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手术治疗,采用肛门内括约肌单侧部分切断术结合加味苦参汤中药熏洗治疗肛裂患者在临床效果、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显著优势,这也提示了加味苦参汤术后熏洗肛裂具有优势,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肛裂 加味苦参汤 肛门内括约肌单侧部分切断术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