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宇飞 王晓锋 李华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632-1638,1621,共7页
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是肛门直肠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由痔瘘切除术、痔上黏膜环切术、内痔硬化剂注射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临床中因排便困难,甚或便时肛门剧烈疼痛为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肛门及低位直肠狭窄可... 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是肛门直肠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由痔瘘切除术、痔上黏膜环切术、内痔硬化剂注射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临床中因排便困难,甚或便时肛门剧烈疼痛为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肛门及低位直肠狭窄可于指诊时直接触及狭窄环,高位直肠狭窄可于结肠镜下观及狭窄的程度与范围.轻度狭窄可暂予保守治疗为主,若狭窄程度不缓解或狭窄较重,可结合狭窄部位、范围及形成原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常见术式主要包括:瘢痕封闭术、括约肌部分切开术、纵切横缝术、狭窄挂线术、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及结肠造口术等,临床治疗时常以一种术式为主,必要时可选择2种及以上术式联合应用.本文对肛门直肠狭窄的诊断与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原因与预防策略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华山 李宇飞 刘素琴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年第2期73-75,共3页
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是指由于手术损伤、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肛管直肠腔径缩小,以致大便变细变形甚或排出困难的一类疾病。该病多由肛门直肠部手术损伤、局部注射治疗或放射治疗等原因引起,是肛门直肠部手术操作不当导致的较为严重的... 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是指由于手术损伤、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肛管直肠腔径缩小,以致大便变细变形甚或排出困难的一类疾病。该病多由肛门直肠部手术损伤、局部注射治疗或放射治疗等原因引起,是肛门直肠部手术操作不当导致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对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保证手术疗效,降低该病的发生几率以及减轻患者痛苦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手术损伤 预防策略 直肠 肛管直肠 直肠癌保肛手术 内痔注射 吻合口漏 肛门 狭窄
下载PDF
肛肠疾病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5
3
作者 闻震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6期75-77,共3页
分析肛肠疾病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的成因及分类,主要包括肛裂术后肛门狭窄、肛瘘术后肛门狭窄、外痔术后肛门狭窄、混合痔术后直肠狭窄和痔PPH术后直肠环状狭窄;在手指扩肛的基础上,可分别采用肛裂切除术加扩肛术、肛瘘瘢痕松解术和瘢痕切... 分析肛肠疾病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的成因及分类,主要包括肛裂术后肛门狭窄、肛瘘术后肛门狭窄、外痔术后肛门狭窄、混合痔术后直肠狭窄和痔PPH术后直肠环状狭窄;在手指扩肛的基础上,可分别采用肛裂切除术加扩肛术、肛瘘瘢痕松解术和瘢痕切除术、外痔切除术、狭窄部位部分切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术后 肛门直肠狭窄
原文传递
挂线疗法治疗肛门直肠狭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3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挂线法对肛门直肠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肛门直肠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以挂线法和狭窄松解术,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挂线组的总有效率(100%)与狭窄松解术组有效率(8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挂线... 目的观察挂线法对肛门直肠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肛门直肠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以挂线法和狭窄松解术,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挂线组的总有效率(100%)与狭窄松解术组有效率(8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挂线法治疗直肠狭窄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挂线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肛门直肠狭窄 被引量:3
5
作者 龙再菊 龙再秋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4年第6期4-5,共2页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直肠指诊 肛门 肛管狭窄 便时 挂线法 肛门 大便困难 痔疮手术 肛门狭窄
下载PDF
肛门直肠狭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传举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1期200-201,共2页
目的研究肛门直肠狭窄使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肛门直肠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 目的研究肛门直肠狭窄使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肛门直肠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为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狭窄,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张东岳教授治疗肛门直肠狭窄临床经验点滴
7
作者 韩柯 张宇翔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年第2期129-129,共1页
张东岳教授,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从事肛肠疾病医疗、教学四十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将其治疗肛门直肠狭窄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中医药疗法 张东岳
下载PDF
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小龙 樊文彬 贺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114-3118,共5页
肛门直肠狭窄临床表现为大便形状变细或排便困难,肛门疼痛或腹胀,甚至发生肠梗阻。肛门直肠狭窄由先天性、原发性、继发性因素造成,而继发性因素最为常见,痔手术是继发性肛门直肠狭窄的主要原因。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是一种严重并发症,... 肛门直肠狭窄临床表现为大便形状变细或排便困难,肛门疼痛或腹胀,甚至发生肠梗阻。肛门直肠狭窄由先天性、原发性、继发性因素造成,而继发性因素最为常见,痔手术是继发性肛门直肠狭窄的主要原因。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其治疗困难,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和医疗问题。影响该病发生的因素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操作水平、术后管理等。临床上应格外重视肛门直肠狭窄的预防。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对于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方案选择尚无指南可参考,本文主要围绕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的原因、预防及临床应对策略进行讨论,以期为基层医师防治该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肛管 肛门直肠狭窄 直肠疾病
下载PDF
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后肛门直肠狭窄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郝青义 余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918-918,共1页
目的探讨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术后并发肛门直肠狭窄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病人,其中肛门狭窄7例,直肠狭窄5例,根据狭窄部位和程度分别采用肛门扩张术,肛管直肠瘢痕切开扩张术,全部治愈。... 目的探讨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术后并发肛门直肠狭窄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病人,其中肛门狭窄7例,直肠狭窄5例,根据狭窄部位和程度分别采用肛门扩张术,肛管直肠瘢痕切开扩张术,全部治愈。结论肛门直肠狭窄是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后恢复期的常见并发症,术中预防及早期治疗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剥内扎硬注术 肛门直肠狭窄 肛门扩张术
下载PDF
空心梭形棒扩肛治疗肛门直肠狭窄380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清 张磊 +1 位作者 李群涛 贺向东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7-448,共2页
目的:观察空心梭形棒扩肛治疗肛门直肠狭窄的疗效。方法:使用空心梭形棒扩肛治疗肛门直肠狭窄38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空心梭形棒对本病有扩张狭窄的作用。
关键词 肛管狭窄 中医药疗法 空心梭形棒 扩肛治疗 肛门直肠狭窄
下载PDF
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治疗体会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伟建 马天星 于秀芝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3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及预防办法。方法对近10年来收治的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26例经手术加扩肛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5年,排便症状完全改善22例,部分改善4例。结论手术加扩肛是治疗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有... 目的探讨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及预防办法。方法对近10年来收治的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26例经手术加扩肛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5年,排便症状完全改善22例,部分改善4例。结论手术加扩肛是治疗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有效方法,规范的医疗操作是预防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医源性 扩肛治疗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肛门直肠狭窄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被引量:2
12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0-40,共1页
肛门直肠狭窄指任何原因所致肛门、直肠腔道变窄,并导致排便困难。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ZY/T001.1-94 证候分类 内科病证 狭窄 肛门坠胀 直肠镜检查 气滞血瘀 热结 直肠
原文传递
肛门直肠狭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善国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21期33-34,36,共3页
肛门直肠狭窄是多种病因综合引起,采用中西医非手术与手术相结合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现主要通过中医辨证、口服与外用、人工扩肛、手术和局部治疗等方面,对近些年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进展作如下总结。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中西医 治疗
下载PDF
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30例分析
14
作者 黄少清 何金涛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6期460-461,共2页
对痔术后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30例的临床观察分析认为:①肛门皮肤及直肠粘膜缺失过多;②瘢痕形成,③局部感染;④括约肌痉挛等有关。指出术前准备不充分及术后处理不当是肛门直肠狭窄的促进因素,并提出了必要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手术后 并发症 病例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狭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宝国 张华 彭军良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12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狭窄的疗效。方法:60例肛门直肠狭窄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狭窄的疗效。方法:60例肛门直肠狭窄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0.00%,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可明显缓解患者痛苦,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肛门直肠狭窄 疗效分析
下载PDF
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的预防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华丽 周阿成 毛龙飞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6年第9期75-75,共1页
肛门直肠狭窄多见于各种肛肠良性疾病的术后,尤多见于混合痔术后。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挂线疗法,纵切横缝术,肛门Y—V成形术,皮瓣转移肛门成形术等,带来二次手术的痛苦。因此,防患于未然尤显重要。按不同阶段分别阐述如下。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混合痔术后 肛门成形术 预防 肛肠良性疾病 纵切横缝术 手术治疗 挂线疗法
原文传递
良性肛门直肠狭窄的外科治疗体会
17
作者 宫莉 芮有臣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1年第8期23-24,共2页
为探讨良性肛门直肠狭窄外科治疗的有效途径,通过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改变的分析,选择最合理有效的扩肛和手术等治疗方案。结果33例病人经扩肛和各期手术治疗,除1例术后证实为直肠腺癌改行Miles术2年内死亡外,其他病人属罗氏I级者2... 为探讨良性肛门直肠狭窄外科治疗的有效途径,通过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改变的分析,选择最合理有效的扩肛和手术等治疗方案。结果33例病人经扩肛和各期手术治疗,除1例术后证实为直肠腺癌改行Miles术2年内死亡外,其他病人属罗氏I级者29例,占87.9%;Ⅱ级3例,占9.1%,总治愈率为97%。结果显示:扩肛是预防和治疗良性肛门直肠狭窄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术是治愈该病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外科手术 良性 病因 发病机理
原文传递
巨大尖锐湿疣术后致肛门直肠狭窄2例分析
18
作者 龚鸿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8年第7期35-35,共1页
尖锐湿疣手术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肛门功能的保护,否则易因手术不当造成肛门直肠狭窄。现报告2例巨大尖锐湿疣术后致肛门直肠狭窄。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尖锐湿疣术后 肛门功能 手术过程 手术不当
原文传递
手指扩肛和手术治疗术后肛门直肠狭窄72例效果观察
19
作者 闻震远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4年第9期49-52,共4页
为总结术后肛门与直肠狭窄的治疗经验,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指扩肛和敞开式手术方式、不加缝合手术创面治疗各类肛肠病手术后造成肛门与直肠狭窄患者72例,其中肛裂术后引起肛门狭窄6例,各类肛瘘术后引起肛门直肠狭窄12例,外痔术后引起... 为总结术后肛门与直肠狭窄的治疗经验,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指扩肛和敞开式手术方式、不加缝合手术创面治疗各类肛肠病手术后造成肛门与直肠狭窄患者72例,其中肛裂术后引起肛门狭窄6例,各类肛瘘术后引起肛门直肠狭窄12例,外痔术后引起肛门狭窄12例,混合痔术后引起肛门直肠狭窄8例,PPH术后引起直肠环状狭窄16例,各类直肠术后引起直肠狭窄18例。结果显示:治愈46例,好转26例,总有效率100%。结果表明,门诊诊治,局部麻醉,手术简单,疗效确切。痛苦少,疗程短,且无后遗症和并发症,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手术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安阿玥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经验介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坤 廖婧云 安阿玥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3期308-309,共2页
肛门直肠狭窄是由于先天缺陷或后天炎症、手术损伤等因素导致肛管或直肠内径缩小、腔道变窄、粪便通过受阻排出困难的一种疾病,且多伴有排便时肛门疼痛、便形细窄等情况发生。肛门直肠狭窄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肛门直肠狭... 肛门直肠狭窄是由于先天缺陷或后天炎症、手术损伤等因素导致肛管或直肠内径缩小、腔道变窄、粪便通过受阻排出困难的一种疾病,且多伴有排便时肛门疼痛、便形细窄等情况发生。肛门直肠狭窄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肛门直肠狭窄属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一种,后天性肛门直肠狭窄多由于炎症、手术不当、肿瘤压迫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狭窄 术后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