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6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世平教授基于“肝体阴而用阳”理论探讨肝癌治疗思路
1
作者 刘博文 李晓斌 +5 位作者 马贵萍 仪凡 刘长英 李峰 庞旭 胡世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48-350,共3页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未确切提到肝癌这一病名,众多中医学者根据肝癌临床所表现的纳差、腹胀、肝区疼痛、消瘦等症,将其归属于“肝积”“癥瘕”“积聚”等范畴[1,2]。关于肝癌的病因病机认识,《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侯》曾阐述为:“...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并未确切提到肝癌这一病名,众多中医学者根据肝癌临床所表现的纳差、腹胀、肝区疼痛、消瘦等症,将其归属于“肝积”“癥瘕”“积聚”等范畴[1,2]。关于肝癌的病因病机认识,《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侯》曾阐述为:“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考究经文释义,大抵肝癌的病因病机为内外因合病所致,一者正气亏虚,二者邪气侵袭[3]。胡世平教授致力于肝癌的研究已久,积累了丰富经验。胡世平教授认为,肝癌的发生及转移主要病因病机应归咎于肝体用俱损。现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体阴用阳 治疗 理论探讨 扶阳
下载PDF
薛敬东教授运用“补肝体强肝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作者 安静 叶苗青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725-728,共4页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紫癜病”范畴。该篇介绍名中医薛敬东运用“补肝体强肝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薛敬东教授认为ITP为初起外来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紫癜病”范畴。该篇介绍名中医薛敬东运用“补肝体强肝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薛敬东教授认为ITP为初起外来风燥邪毒,或肝火旺盛伤及血络,随着病程进展,情志失调成为病情进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后期以肝郁脾虚、肝肾阴虚为主要病机。薛敬东教授基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从脏腑理论出发,结合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和肝肾同源的理论基础,总结提出补肝体,强肝用的学术思想。与大多数学者认为的肝为刚脏宜清不同,薛敬东教授指出肝脏不宜一味地用清法,行气破气之品均可伤及肝脏的阳气。薛敬东教授强调用补法即补肝体强肝用治疗ITP肝火偏盛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在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肝体 中医 名医经验 薛敬东
下载PDF
基于“肝体阴用阳”探讨女性玫瑰痤疮的病机和治法
3
作者 吴思琪 任建勋 +4 位作者 李亚琴 马梦茜 汪津禾 李雅宁 郎娜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516-2519,共4页
“肝体阴用阳”指肝以藏血为体,疏泄为用。本文在“肝体阴用阳”理论指导下,结合女性生理特点,简要探讨了女性玫瑰痤疮与肝的发病关系及治法方药,认为虽病变表现在面部,却与肝关系密切。肝体藏血属阴,阴血不足导致血虚化燥,日久耗损阴... “肝体阴用阳”指肝以藏血为体,疏泄为用。本文在“肝体阴用阳”理论指导下,结合女性生理特点,简要探讨了女性玫瑰痤疮与肝的发病关系及治法方药,认为虽病变表现在面部,却与肝关系密切。肝体藏血属阴,阴血不足导致血虚化燥,日久耗损阴液、气火上逆;肝的功能特点主动属阳,肝失疏泄导致气机不畅,久郁化火、火热上炎;肝体用失调,木火刑金,日久导致面部皮肤持续性潮红、干燥、瘙痒等。临证治疗时,谨守“肝体阴用阳”的理论内涵,重视滋养阴血以补养肝体,调达气机以恢复肝用,采用肝体、用并调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时结合女性患者实际情况,可考虑使用四物汤、四逆散、逍遥散、苁蓉牛膝汤等方加减化裁,以供临床治疗女性玫瑰痤疮用药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肝体阴用阳 用失和 肝体 女性
下载PDF
活体肝移植供体右半肝体积评估的相关研究
4
作者 陆天飞 张明 +1 位作者 陈小松 夏强 《肝胆外科杂志》 2008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术前供体右半肝体积评估方法。方法研究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我院所实施的55例活体肝移植手术,供体的术中实测右半肝体积与CT测量右半肝体积以及标准右半肝体积的差异性。并将三者体积分别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应用...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术前供体右半肝体积评估方法。方法研究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我院所实施的55例活体肝移植手术,供体的术中实测右半肝体积与CT测量右半肝体积以及标准右半肝体积的差异性。并将三者体积分别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应用日本标准肝体积计算公式较德国以及美国标准肝体积计算公式更为接近术中实际右半肝体积。CT测量右半肝体积和标准右半肝体积与术中实测右半肝体积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结合影像学测量结果(CT)和标准肝体积公式的结果,能够客观评估活体肝移植供体的右半肝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术中实测右半肝体 标准右半肝体 CT右半肝体 评估
下载PDF
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肝体比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穗华 曹俊明 +5 位作者 黄燕华 赵红霞 蓝汉冰 严晶 张荣斌 刘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99,共5页
试验选用初始体质量(0.33±0.00)g/尾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42 d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1种含6%鱼油的对照饲料(FO)和3种添加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的试验饲料,鱼油和豆油分别为:4.5%+1.5%,3.0%+3.0%和1.5%+4.5%(分别记作2... 试验选用初始体质量(0.33±0.00)g/尾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42 d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1种含6%鱼油的对照饲料(FO)和3种添加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的试验饲料,鱼油和豆油分别为:4.5%+1.5%,3.0%+3.0%和1.5%+4.5%(分别记作25SO、50SO和75SO),观察了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和肝体比的影响.养殖试验结束后,各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豆油比例的增加,试验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O(P<0.05),其中75SO组存活率最高.与对照组FO相比,各试验组对虾的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75SO组饲料系数最低.随着豆油添加量增加,肝体比呈上升趋势,25SO组和50SO组肝体比与FO组无显著差异(P>0.05),75SO组肝体显著高于FO组(P<0.05).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豆油可以部分替代鱼油,而不显著影响其生长性能.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到增质量率(y)与饲料中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量(x)的关系为y=-0.016 8x2+1.207 4x+435.7,R2=0.781 9,当饲料中豆油替代鱼油比例为35.93%时,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增质量率457.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豆油 鱼油 生长性能 肝体
下载PDF
“肝体阴用阳”浅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万启军 张德新 唐宏图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95-696,共2页
通过探讨肝体阴用阳的渊源及体阴与用阳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揭示了肝的生理及病理特点。在肝病临床中以疏肝、平肝以助用阳;滋肝、养肝、补肝以滋体阴;阴阳互滋以现整体观,体现了脏腑学说中的整体观。
关键词 肝体阴用阳 生理病理 临证用药 调护
下载PDF
从痰毒瘀损肝体探讨肝炎后肝纤维化发病机制渊薮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振常 黄晶晶 +1 位作者 夏兰 张荣臻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48-50,共3页
系统阐述中医关于痰毒瘀损肝体理论的基本内涵,探讨了痰毒瘀损肝体与肝纤维化的密切关系,提出痰毒瘀损肝体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并解决了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病位等诸多难题,从而使肝纤维化的中医论治有了自... 系统阐述中医关于痰毒瘀损肝体理论的基本内涵,探讨了痰毒瘀损肝体与肝纤维化的密切关系,提出痰毒瘀损肝体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并解决了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病位等诸多难题,从而使肝纤维化的中医论治有了自身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的支持和准确的切入点,并有望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病因病机 痰毒瘀损肝体
原文传递
肝体阴用阳学说的学术源流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锐 朱文锋 +2 位作者 陈孝银 谢梦洲 罗尧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3,共3页
肝既藏有形之血 ,又疏泄无形之气。肝体阴用阳学说是对肝之生理和病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历代医家在理论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内经》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金匮要略》对肝的证治已有虚实之分 ,晋隋时期临证经验的不断积... 肝既藏有形之血 ,又疏泄无形之气。肝体阴用阳学说是对肝之生理和病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历代医家在理论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内经》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金匮要略》对肝的证治已有虚实之分 ,晋隋时期临证经验的不断积累 ,金元时期各家理论兴起 ,该学说得到新的发展 ;明清医家的认识趋于理、法、方、药系统化。此学说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和发展过程 ,因此 ,客观、细致地进行大量的哲学和文献研究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源流 肝体阴用阳学说 《内经》 《金匮要略》 文献研究 中医 哲学
下载PDF
马云枝教授从肝体阴而用阳治疗失眠经验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晓阳 佘振垒 张改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13-114,共2页
马云枝教授认为失眠总属阴阳失调,而肝主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主张从肝论治,四诊合参,统筹兼顾,辨证施治,屡获良效。
关键词 失眠 不寐 肝体阴而用阳
下载PDF
吴良村应用“肝体阴而用阳”理论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文成 王彬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95-1197,共3页
"肝体阴而用阳"理论概括了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主动主升以及肝脏藏血生血等两方面的生理特点,在生理情况下,肝体肝用保持动态平衡。据此,吴良村教授提出治疗肝癌时也需兼顾此两方面,具体治则为养阴柔肝、滋水涵木、疏肝... "肝体阴而用阳"理论概括了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主动主升以及肝脏藏血生血等两方面的生理特点,在生理情况下,肝体肝用保持动态平衡。据此,吴良村教授提出治疗肝癌时也需兼顾此两方面,具体治则为养阴柔肝、滋水涵木、疏肝理气、健脾培土、行气活血,并结合病案举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体阴用阳 原发性 名医经验 吴良村
原文传递
浅谈肝体阴用阳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彦田 狄玉敏 夏锦堂 《河北中医》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0-42,共3页
“体用”指本体和作用,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实有的物质。“用”是“体”的外在表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即是“用”。祖国医学称肝体阴而用阳,准确地反映了肝的基本功能及其病理表现。 1 “肝体阴”... “体用”指本体和作用,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实有的物质。“用”是“体”的外在表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即是“用”。祖国医学称肝体阴而用阳,准确地反映了肝的基本功能及其病理表现。 1 “肝体阴”是肝藏血的互词五脏六腑生理特性不同,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肝为五脏之一,其体属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体 用阳 病理
下载PDF
从哲学体用观探讨“肝体阴用阳”的含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流 钱会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273-1274,共2页
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体用的含义,认为肝体就是指肝脏,即以肝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肝用就是指肝脏的功用,即肝脏主疏泄和主藏血的生理功能。并且体用一源,阴阳蕴含于肝脏之中,不可分割,肝"体阴"与"用阳"二者互为一体... 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体用的含义,认为肝体就是指肝脏,即以肝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肝用就是指肝脏的功用,即肝脏主疏泄和主藏血的生理功能。并且体用一源,阴阳蕴含于肝脏之中,不可分割,肝"体阴"与"用阳"二者互为一体,相互为用,在生理上相互依赖,病理上相互影响,共同指导肝病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体 用一源
下载PDF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受体术前MELD-AS评分与供肝体积大小对受体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曦 魏永刚 +5 位作者 李甫强 袁丁 江华 杜正贵 尹杰 李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病严重程度与供肝体积大小对成人间活体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中心行成人间活体肝移植70例。按供肝体积大小与受体术前修正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AS)分组,分析受体1年生存率与并发症率。结果受... 目的探讨原发病严重程度与供肝体积大小对成人间活体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中心行成人间活体肝移植70例。按供肝体积大小与受体术前修正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AS)分组,分析受体1年生存率与并发症率。结果受体1年生存率与并发症率分别为87.1%及34.3%。MELD-AS评分为1~13分的病人的生存率在大、小体积供肝组分别是100.0%及83.3%,其并发症率分别是14.3%和16.7%;MELD-AS评分为14~24分的病人的生存率在大、小体积供肝组分别是94.4%和75.0%,其并发症率分别是38.9%和50.0%;MELD-AS评分为25分及以上的病人的生存率在大、小体积供肝组分别是77.8%和25.0%,其并发症率分别是52.9%和50.0%。在MELD-AS评分为25分及以上组内,大、小体积供肝组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成人间活体肝移植受体术后生存率同时受术前MELD-AS评分和供肝体积大小的影响。大体积供肝将提高术前MELD-AS评分为25分及以上的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间活移植 MELD-AS评分 肝体 预后
下载PDF
浅议“肝体阴而用阳”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赛 张国霞 《河南中医》 2014年第7期1217-1218,共2页
"肝体阴而用阳"出自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体阴"与"用阳"概括了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主动、主升以及肝位于膈下,属阴脏,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等生理特点,"体阴"与"用阳"... "肝体阴而用阳"出自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体阴"与"用阳"概括了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主动、主升以及肝位于膈下,属阴脏,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等生理特点,"体阴"与"用阳"相互为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体阴而用阳” 阴” “用阳” 刚脏 阴脏 《临证指南医案》 叶天士
下载PDF
不同倍性雌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性体指数与肝体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蔓 张澜澜 +1 位作者 王琨 韩英 《渔业经济研究》 2008年第2期62-64,共3页
文章研究了二倍体和三倍体雌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在13月龄、17月龄、21月龄和35月龄时的性体指数(GSI)和肝体指数(HSI)及其相关性。二倍体雌性虹鳟的GSI在13月龄时最小(0.083%),此后逐渐上升,至35月龄达到高峰(8.918%),变化幅... 文章研究了二倍体和三倍体雌性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在13月龄、17月龄、21月龄和35月龄时的性体指数(GSI)和肝体指数(HSI)及其相关性。二倍体雌性虹鳟的GSI在13月龄时最小(0.083%),此后逐渐上升,至35月龄达到高峰(8.918%),变化幅度极大;HSI在13~31月龄呈上升趋势,至31月龄时达最大值(1.444%),然后下降。三倍体雌性虹鳟的GSI变化幅度很小,17月龄时达到最大值(0.103%),35月龄时最小(0.032%);HSI在17月龄达到高峰(1.179%),而后下降,31月龄最低(1.067%)。试验结果表明,二倍体雌性虹鳟GSI与HSI的变化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鱼类的生殖和生长状况;三倍体雌性虹鳟GSI与HSI无显著相关性,说明其肝脏与卵巢之间没有大规模的营养物质与能量的转移,有利于商品鱼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二倍 三倍 指数 肝体指数
下载PDF
“肝体阴而用阳”刍议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文献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45-646,共2页
“肝体阴而用阳”是对肝生理、病理特点的高度概括。肝以藏血为本 ,以气为用 ,肝阴易虚 ,肝阳易亢 ;肝气、肝阳常有余 ,肝阴、肝血常不足。只有在“肝体阴而用阳”理论的指导下 ,紧扣养肝体之阴 ,以体为本 ,以用为标 ,求其属而扬其用 ,... “肝体阴而用阳”是对肝生理、病理特点的高度概括。肝以藏血为本 ,以气为用 ,肝阴易虚 ,肝阳易亢 ;肝气、肝阳常有余 ,肝阴、肝血常不足。只有在“肝体阴而用阳”理论的指导下 ,紧扣养肝体之阴 ,以体为本 ,以用为标 ,求其属而扬其用 ,方可标本相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体阴而用阳” 理论探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从“肝体阴用阳”谈“肝之苦欲”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涛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此处肝之苦欲正是《内经》对肝体阴用阳的临床最佳体现。
关键词 肝体阴用阳 苦急 欲散
下载PDF
“肝体阴而用阳”理论对方剂配伍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旭华 张乃钲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6-17,共2页
“肝体阴而用阳”理论概括了肝主疏泄 ,喜条达而恶抑郁 ,主动主升以及肝脏贮藏血液 ,调节血量等两方面的生理特点。由于在生理情况下 ,肝体肝用保持动态平衡 ,治疗肝脏疾患时也需兼顾此两方面。文章结合某些历代名方 ,从四个方面进行分... “肝体阴而用阳”理论概括了肝主疏泄 ,喜条达而恶抑郁 ,主动主升以及肝脏贮藏血液 ,调节血量等两方面的生理特点。由于在生理情况下 ,肝体肝用保持动态平衡 ,治疗肝脏疾患时也需兼顾此两方面。文章结合某些历代名方 ,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肝用失畅 ,治宜疏肝 ,兼柔肝体以助肝用 ;肝体不足 ,治宜养血 ,兼助肝用以益肝体 ;肝体肝用失衡 ,法宜同治 ;邪客肝经 ,祛邪亦应兼顾肝体肝用。阐述这一理论对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指导作用 ,提示应将这一理论有目的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体阴而用阳 中医药疗法 方剂配伍规律
下载PDF
论治肝病须重视滋养受损之肝体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伟林 《浙江中医杂志》 2007年第9期500-501,共2页
关键词 黄疸 慢性 滋养肝体 复脉汤
下载PDF
略论“肝体阴用阳”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科闯 陈辉 +1 位作者 唐瑛 沈宏春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01-502,共2页
上消化道出血多由热入血分、脾不统血等致血溢脉外而成,临床常法以凉血止血、益气摄血为主,疗效多不显著。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此类患者除出现出血见证外常兼有舌红、苔黄腻、脉弦等肝阳偏亢之症。基于此,我们从"肝体阴用阳"角... 上消化道出血多由热入血分、脾不统血等致血溢脉外而成,临床常法以凉血止血、益气摄血为主,疗效多不显著。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此类患者除出现出血见证外常兼有舌红、苔黄腻、脉弦等肝阳偏亢之症。基于此,我们从"肝体阴用阳"角度出发,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柔肝养血、抑木潜阳等相关中药而获得奇效。本文拟从"肝体阴用阳"角度讨论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体阴用阳 养血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