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7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对比研究
1
作者 裴高油 雷钦宇 +2 位作者 黄文浩 许立国 冯广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01—2024-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行cTACE治疗的PHC患者,按照加固栓塞剂分为海藻酸钠微球组(海藻酸钠组)...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01—2024-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行cTACE治疗的PHC患者,按照加固栓塞剂分为海藻酸钠微球组(海藻酸钠组)和明胶海绵颗粒组(明胶海绵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不良反应、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肝功能。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PS)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和人休克蛋白90α(HSP90α)肿瘤标记物水平。术后6个月采用欧洲肝病协会实践指南RECIST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统计生存率。结果共纳入128例患者,每组64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藻酸钠组术后1个月的ALT、AST水平低于明胶海绵组;术后3个月的KPS评分高于明胶海绵组,AFP、CA199、HSP90α水平均低于明胶海绵组;术后6个月时的总缓解率高于明胶海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联合cTACE治疗PHC,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海藻酸钠微球在对减轻肝功能的影响、提高患者健康状态、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缓解疾病进展方面均优于明胶海绵颗粒。但仍需开展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海绵颗粒 海藻酸钠微球 碘化油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杨会利 刘佳 高玉凯 《大医生》 2025年第5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客观缓解率更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观察组患者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卡瑞利珠单抗与TACE相结合,在治疗HCC患者时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还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具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中晚期细胞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王新建 王培恒 +1 位作者 何艳慧 孟超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1年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AFP-L3、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1年生存率,以及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 生存期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肝癌临床探析
4
作者 贾天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17-020,共4页
探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肝癌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法把50例肝癌患者划分成等数量的两组(各25例),一组予以TACE治疗,视为对照组,而另一组联用特瑞普利单抗,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免疫指标及... 探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肝癌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法把50例肝癌患者划分成等数量的两组(各25例),一组予以TACE治疗,视为对照组,而另一组联用特瑞普利单抗,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①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临床控制率分别为72.00%(18/25)、96.00%(24/25),高于对照组的40.00%(10/25)、76.00%(19/25)(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CD4+及CD4+/CD8+水平更高,而CD8+水平更低(P<0.05);③治疗后,两组TBIL、AST以及ALT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相对更低(P<0.05);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ACE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用于肝癌患者中,可提高疾病缓解率与控制率,对机体免疫力及肝功能的改善有积极影响,且无过多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特瑞普利单抗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正念干预在首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魏晓霞 马丽华 《医药前沿》 2025年第6期105-107,111,共4页
目的探讨正念干预在首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88例首次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正念干预在首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88例首次行TACE治疗的HC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念干预。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效能、生活质量和疲乏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和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 V2.0)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及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UPPH、QOL-LC V2.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护理前,PFS-R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UPPH、QOL-LC V2.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FS-R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干预能够改善HCC患者在行TACE后的疲乏状态,提高其自我管理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正念干预 自我管理效能 生活质量 疲乏状态
下载PDF
肝复乐胶囊联合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临床研究
6
作者 夏家栋 王亮 何本振 《新中医》 2025年第5期141-145,共5页
目的:观察肝复乐胶囊联合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2组均给... 目的:观察肝复乐胶囊联合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2组均给予TACE治疗,对照组加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复乐胶囊联合槐耳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12个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小板计数(BPC)、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客观有效率、12个月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07%(23/56)、98.21%(55/56)、35.71%(20/56),对照组客观有效率、12个月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21%(13/56)、83.93%(47/56)、55.36%(31/5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PC、Al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AFP、PIVKA-Ⅱ、TBil、AST、ALT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PC、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AFP、PIVKA-Ⅱ、TBil、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复乐胶囊与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复乐胶囊 槐耳颗粒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方舟 《大医生》 2025年第5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习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接受TACE术治疗)和观察组(41... 目的分析替雷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习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接受TACE术治疗)和观察组(41例,接受TACE术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疗效、肝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降低,血红蛋白(H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TACE术治疗肝癌的效果更好,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提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血红蛋白 总胆红素
下载PDF
导航护理模式在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8
作者 蒙柳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87-190,共4页
分析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简称TACE)患者护理模式选择,重点分析导航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采集时间,2023年7月开始,2024年12月结束(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肝胆腺体外科收治),研究对象确定符合肝癌、TACE等标准,共计纳入样本80... 分析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简称TACE)患者护理模式选择,重点分析导航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采集时间,2023年7月开始,2024年12月结束(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肝胆腺体外科收治),研究对象确定符合肝癌、TACE等标准,共计纳入样本80例,组别划分依据 随机抽签(红蓝)法,即CG组(组内样本 40例;抽签颜色 红)、DHHL组(组内样本 40例;抽签颜色 蓝)。对护理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值6.646),DHHL组<CG组(P<0.05)。护理后专业满意度对比结果(值5.165)、服务态度满意度对比结果(值7.314)、环境满意度对比结果(值5.165)、治疗依从性对比结果(值7.314),DHHL组>CG组(P<0.05)。护理后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中文版)各维度对照 1-角色(检验值 t值=8.437)、维度2-躯体(检验值 t值=8.225)、维度3-情绪(检验值 t值=9.340)、维度4-认知(检验值 t值=10.906)、维度5-社会(检验值 t值=7.635),均DHHL组>CG组(P<0.05)。结论 肝癌TACE治疗患者护理方案选择,可采取护理方法导航护理模式,有效预防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患者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护理模式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不良反应发生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肝区疼痛的护理对策探析
9
作者 张云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探讨肝癌患者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对肝区疼痛进行护理后的相关措施。方法 以100例肝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n=50,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n=50,常规护理),组间患者治疗方法均采用同一种,通过不同护理模式后... 探讨肝癌患者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对肝区疼痛进行护理后的相关措施。方法 以100例肝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n=50,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n=50,常规护理),组间患者治疗方法均采用同一种,通过不同护理模式后对比组间的满意度以及疼痛情况,同时分析组间患者的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94%,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满意度率为78%,通过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后能够改善肝区疼痛,并且缓解患者因为疾病所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而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区疼痛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核磁共振检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10
作者 蒋烨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137-140,共4页
评估核磁共振检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以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125个病灶)为对象。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TACE,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以血管造影检查为诊断依据,其中预后良好组... 评估核磁共振检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以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125个病灶)为对象。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TACE,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以血管造影检查为诊断依据,其中预后良好组(n=70例,87个病灶)及预后不良组(n=24例,38个病灶)。术后随访3个月,依次核磁共振检查、CT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判定。评定核磁共振和CT检查对于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计算诊断效能。比较两种方式对于肿瘤病灶残余或进展的检出率。结果 以核磁共振为诊断,Kappa一致性分析(P<0.05);以CT为诊断,Kappa一致性分析(P<0.05)。两种方式对于TACE术后疗效评估阳性预测、特异度比较(P>0.05)。核磁共振对于TACE术后疗效的阴性预测、敏感度和准确度高于CT检查(P<0.05)。两种方式在肿瘤病灶残余或进展的检出率比较(P>0.05)。结论 CT和核磁共振都可以应用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相比来说,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原发性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效评估
原文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1
作者 韦秋吉 黄家龙 +1 位作者 黄云清 区军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1558-1566,共9页
肝细胞癌作为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致死率非常高,目前大部分肝细胞癌患者到院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可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非常少,预后效果不理想。目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肝细胞癌的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所获疗效也得到了... 肝细胞癌作为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致死率非常高,目前大部分肝细胞癌患者到院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可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非常少,预后效果不理想。目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肝细胞癌的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所获疗效也得到了认可。为进一步探讨分析加深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认识,本次研究就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可为今后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方案的明确提供可参考依据。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and its mortality rate is very high. At present, most patients with HCC ar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when they go to the hospital. There are very few cases of feasibl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the prognosis is not ideal. At present,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ts efficacy has also been recognized.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rogress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动脉灌注化疗(HAIC)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围术期基于5E康复理论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陈娜 肖青青 易丹杨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围术期基于5E康复理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06—2024-0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TACE的75例PHC患者,随机分为2组,予对照组(37例)实施围术期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38例)开展围术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围术期基于5E康复理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06—2024-0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TACE的75例PHC患者,随机分为2组,予对照组(37例)实施围术期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38例)开展围术期基于5E康复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时,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中文版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quality index,PSQI)、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价患者的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SDS、PSQI和EORTC QLQ-C30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围术期开展基于5E康复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PHC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5E康复理论 健康教育 不良心理、睡眠质量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肝癌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13
作者 黄淑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200-203,共4页
观察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肝癌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肝癌患者156例(2023年1月至12月),随机分为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78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8例),观察肝功能指... 观察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肝癌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肝癌患者156例(2023年1月至12月),随机分为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78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8例),观察肝功能指标、不良情绪、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改善好,不良情绪评分低,生活质量评分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能改善肝功能指标,减轻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RFA的疗效及对血清miR-202、FHIT和P16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暾 龙文兴 +2 位作者 周定中 周忠威 彭俊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7-29,7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疗效及对微小RNA-202(miR-202)、血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和P16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PH...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疗效及对微小RNA-202(miR-202)、血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和P16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PHC患者,按照治疗差异性进行分组,对照组(n=60)给予患者TACE治疗,观察组(n=60)给予患者TACE+RFA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肝功能,miR-202、FHIT及P16蛋白,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谷氨酰胺转肽酶(GG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miR-202、FHIT及P16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AFP、CA199、GGT及VEGF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PHC能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抑制肿瘤增殖及转移,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经皮穿刺射频消融 功能 血清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载药微球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陈祖毅 韦巧玲 +1 位作者 覃华军 赵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42-747,共6页
目的:观察载药微球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与传统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5例行D-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病历资料,根据载药栓... 目的:观察载药微球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与传统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5例行D-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病历资料,根据载药栓塞微球的应用分为D-TACE组(观察组,44例)和C-TACE组(对照组,51例);治疗后3个月观察效果,通过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评价肝功能指标,甲胎蛋白(AFP)评价肝癌细胞活力,电解质钾(K)、钙(Ca)、镁(Mg),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12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AFP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的AF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8.63%和70.5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个月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AFP、载药微球应用与患者生存预后密切相关。结论:D-TACE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近期效果优于C-TACE,且安全性及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微球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 功能
下载PDF
聚乙烯醇微球联合明胶海绵颗粒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邹容 狄镇海 +3 位作者 张建 毛学群 谭中宝 王庆庆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5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聚乙烯醇微球联合明胶海绵颗粒与明胶海绵颗粒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HAC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3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THACE治疗,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聚乙烯醇微球联合明胶海绵颗粒与明胶海绵颗粒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HAC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3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THACE治疗,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THACE术中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治疗;观察组在THACE术中则联合使用聚乙烯醇微球和明胶海绵颗粒。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肝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其白蛋白(ALB)水平有所升高;对照组患者血清ALT、ALB、AS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ALT、ALB、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酐(Cr)水平与术前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HACE术中联合应用聚乙烯醇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近期疗效较高,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聚乙烯醇微球 明胶海绵颗粒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分析
17
作者 王东彩 仝永方 韩珍珍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7期2058-2061,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的有关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5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的有关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5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统计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发生情况;另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统计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15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术后共有23例发生癌因性疲乏,发生率为20.00%(23/1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肿瘤分期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0.009、2.266、0.038、0.079、0,P>0.05);独居、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疾病认知程度、病程、辅助放疗、社会支持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7、14.944、9.590、19.120、13.939、12.990、13.64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居(OR=4.614)、家庭月收入<5000元(OR=7.084)、医疗费用自费(OR=4.286)、对疾病无认知(OR=10.000)、病程>3年(OR=7.389),有辅助放疗(OR=5.856)、社会支持水平低(OR=8.382)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7、14.944、9.590、19.120、13.939、12.990、13.645,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癌因性疲乏发生风险较高,而其发生的因素众多,包括独居、家庭月收入<5000元、医疗费用自费、对疾病无认知、有辅助放疗、社会支持水平低等。因此,临床需对上述高危人群给予重点关注,并施以个体化管理对策,保证患者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癌因性疲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隋永博 陈金玲 +2 位作者 张重阳 王宇 周立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客观缓解率、生存时间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客观缓解率、生存时间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TACE术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客观缓解率、生存时间、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50.00%)较对照组(28.00%)明显提高(P<0.05);联合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TACE与阿帕替尼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阿帕替尼 客观缓解率 免疫功能 生存时间
下载PDF
逍遥散合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气滞血瘀型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吉银 戴铭 +3 位作者 王振常 吕建林 黄晶晶 张文富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研究逍遥散合大黄[庶虫]虫丸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气滞血瘀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肝癌气滞血瘀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肝癌患者TACE术后予对症治疗,观察组肝癌... 目的:研究逍遥散合大黄[庶虫]虫丸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气滞血瘀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肝癌气滞血瘀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肝癌患者TACE术后予对症治疗,观察组肝癌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逍遥散合大黄[庶虫]虫丸进行治疗。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肿瘤指标及上腹部影像学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等肿瘤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5.00%,获益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32.50%,获益率5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气滞血瘀型患者在经过TACE术后,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方逍遥散合大黄[庶虫]虫丸具有更好的疗效,逍遥散合大黄[庶虫]虫丸可以加强对肝功能的保护,有效地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肝癌的转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逍遥散 大黄[庶虫]虫丸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气滞血瘀型 甲胎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