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对预防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米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69-072,共4页
评估探究判定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患者临床中应用循证护理对其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及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于医院中采取血清标志物等检查且无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禁忌表现及相关麻醉禁忌情况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评估探究判定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患者临床中应用循证护理对其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及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于医院中采取血清标志物等检查且无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禁忌表现及相关麻醉禁忌情况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与讨论,所选患者均于2022年12月16日后入院,在2024年12月20日前出院。根据研究对象栓塞时间进行排序,同时基于对照组内患者序号为单数(人数54)、观察组中患者序号为双数(人数54)原则进行划分,两者护理方案分别采用基础干预以及循证干预,对比其护理情况如疼痛与疲乏及生存质量变化等。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与疲乏、生存质量及负性情绪状态,未见统计学意义于干预之前(P>0.05),后观察组上述情况存在较好改善,如疼痛与疲乏评分降低,生存质量评分增长,负性情绪评分下降(P<0.05)。经比对,发现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满意度概率数值较高,证实循证护理采取下具较好恶心呕吐预防性且可得到多数病人的认同(P<0.05)。结论 联合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和循证护理于患者临床中对其术后恶心呕吐预防具确切效果,可降低患者疼痛与疲乏情况,提高生存质量,缓解消除负性情绪,可广泛开展且具较强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恶心呕吐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肝细胞靶向免疫治疗对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治疗效果
2
作者 王爱华 林丛 +3 位作者 崔豹 刘晶磊 李亮 梁志会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3546-3550,共5页
目的 分析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肝细胞靶向免疫对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0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196例和对照组104例... 目的 分析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肝细胞靶向免疫对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0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196例和对照组104例,其中研究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靶向免疫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肿瘤直径、疾病缓解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等。结果 治疗前2组肿瘤直径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客观缓解率(ORR)54.08%、疾病控制率(DCR)94.89%,对照组ORR 26.92%、DCR 80.7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为81.12%和49.04%,12个月生存率为62.76%和36.54%,18个月生存率为44.39%和2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发生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肝细胞靶向免疫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能够缩小肿瘤直径、缓解病情、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改善预后,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未显著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巨块型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靶向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经验性回避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黄少玲 黄少琴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79-80,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HC)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后经验性回避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97例行TACE的PHC患者,以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评估患者术后的经验性回避情况;另收集其年龄、性别等信...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HC)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后经验性回避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97例行TACE的PHC患者,以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评估患者术后的经验性回避情况;另收集其年龄、性别等信息,统计其术后经验性回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97例行TACE的PHC患者,术后AAQ-Ⅱ得分为(28.46±3.2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水平、婚姻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临床分期与PHC患者TACE后经验性回避程度高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文化(OR=5.758,95%CI=1.631-16.562)、无配偶(OR=6.035,95%CI=1.879-20.451)、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OR=6.215,95%CI=2.048-24.638)、Ⅲ-Ⅳ期(OR=6.754,95%CI=2.431-31.573)是PHC患者TACE后经验性回避程度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中及以下文化、无配偶、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Ⅲ-Ⅳ期是PHC患者TACE后经验性回避程度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经验性回避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 被引量:4
4
作者 覃雪 丁莉 蒋蜀梅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90-395,共6页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资阳市人民医院82个随机双盲实验中,对符合AASLD指南,巴塞罗那(BCLC)分期为B/C期者;肝功能Child-Pugh分...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资阳市人民医院82个随机双盲实验中,对符合AASLD指南,巴塞罗那(BCLC)分期为B/C期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级的PLC进行研究。经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列表随机分配,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研究组则采用TACE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连续治疗4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随访观察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病人各41例,治疗后1个月时对照组肿瘤控制率(DCR)为80.49%,研究组DCR为92.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P=0.105);治疗后3个月时研究组DCR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46)。治疗前,研究组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水平分别为(82.74±5.77)μg/L、(90.27±4.67)μg/L及(148.74±62.15)mg/L,对照组3项指标水平依次为(84.28±6.02)μg/L、(89.74±5.32)μg/L、(156.20±41.03)mg/L,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t=0.48,t=0.64,P>0.05);治疗后研究组AFP、GP-73及AFP-L水平分别为(14.22±2.60)μg/L、(49.39±5.63)μg/L、(82.41±21.75)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13±6.21)μg/L、(65.28±3.74)μg/L、(117.20±35.62)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1,t=15.05,t=5.34,P<0.05)。治疗前,研究组CD4+、CD8+及CD4+/CD8+水平分别为(29.17±6.33)%、(27.86±3.92)%、(1.04±0.25),对照组依次为(28.63±5.41)%、(28.53±4.63)%及(1.01±0.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t=0.73,t=0.60,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分别为(36.28±4.11)%、(1.33±0.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52±5.01)%及(1.09±0.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t=3.00,P<0.05)。治疗前,研究组CD151、CD168、CD9及CD63分别为(94.18±18.33)%、(96.27±16.08)%、(98.52±16.33)%、(94.57±10.96)%,对照组4项数据水平依次为(96.31±21.05)%、(97.24±14.20)%、(99.36±17.41)%、(93.64±12.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t=0.29,t=0.23,t=0.36,P>0.05);治疗后研究组CD151、CD168指标水平分别为(32.06±6.34)%、(31.28±4.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36±15.03)%、(76.34±11.52)%,而CD9及CD63水平分别为(210.54±27.12)%、(247.02±30.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4.52±12.94)%、(110.32±16.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1,t=23.13,t=22.59,t=25.50,P<0.05)。治疗后随访36~48个月,研究组失访3例,总生存率为47.37%,对照组失访1例,总生存率为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40)。研究组≥3级毒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16%,与对照组2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P=0.117)。结论 TACE联合PD-1治疗晚期PLC可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病人的免疫功能及近期疗效,同时可延长病人远期生存率,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信迪利单抗 疗效 生存率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下肢早期功能锻炼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姜梅青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期107-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下肢早期功能锻炼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栓预防措施,试验...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下肢早期功能锻炼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栓预防措施,试验组给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下肢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低切(LBV)及全血黏度高切(HBV)]水平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FIB、PV、LBV、HB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下肢早期功能锻炼干预可有效延长TACE术后患者的PT、APTT,降低FIB水平和血液黏稠度,提高下肢DVT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下肢早期功能锻炼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燕忠生 冯石芳 +4 位作者 张盼 张慧渊 丁辉 魏千程 闫向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1994-2011年10月的CNKI、VIP、PubMed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PLC的随机临床试验文献,将符合纳...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1994-2011年10月的CNKI、VIP、PubMed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PLC的随机临床试验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及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14篇文献均为低质量文献,Jadad评分均为1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RR为1.88,95%CI[1.38,2.25],(P<0.0001);Karnofsky评分(KPS)RR为3.66,95%CI[2.31,5.80],(P<0.00001);1年生存率RR为1.42,95%CI[1.14,1.77],(P=0.002);2年生存率RR为1.62,95%CI[1.04,2.53],(P=0.03);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RR为0.57,95%CI[0.43,0.75],(P<0.0001);发热发生率RR为0.66,95%CI[0.56,0.78],(P<0.00001);腹痛发生率RR为0.60,95%CI[0.48,0.74],(P<0.00001);肝功损伤发生率RR为0.70,95%CI[0.60,0.81],(P<0.00001);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虽然现有证据表明PLC患者在行TACE治疗时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有效率、KPS评分、1、2年生存率,而且可减轻TACE术后的呕吐、腹痛、发热、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文献,上述结论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三维适形放疗对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miR-122a、miR-221的影响及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炜 姚忠强 +1 位作者 柳仲秋 贺启华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9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对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miR-122a、miR-22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汉中三二○一医院就诊的75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9...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对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miR-122a、miR-22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汉中三二○一医院就诊的75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miR-122a、miR-22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miR-122a、miR-221水平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对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消灭肿瘤细胞,降低外周血miR-122a、miR-221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混合型肝癌的疗效分析50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蒋天鹏 王黎洲 +3 位作者 李兴 宋杰 吴晓萍 周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349-2354,共6页
目的:评价不可切除的混合型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临床的有效性和分析TACE治疗后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接受TACE治疗不可切除混合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不可切除的混合型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临床的有效性和分析TACE治疗后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接受TACE治疗不可切除混合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提炼出对患者临床疗效预及后有影响的重要因素.结果:经TACE治疗,35(70%)例患者发生肿瘤坏死(坏死面积>50%),15(30%)例患者无反应.在10例乏血供肿瘤患者中有1例(10%),在40例富血供肿瘤患者中有34例(85%)产生肿瘤坏死反应(P<0.001).患者平均中位生存期为12.3 mo.多变量C o x回归分析结果:肿瘤大小(HR=2.49,P=0.028),肿瘤的血供(HR=4.19,P=0.001),Child-Pugh分级(HR=4.3,P=0.001),门静脉癌栓(HR=6.45,P<0.001)是与TACE术后患者生存期相关的独立因素.结论:TACE治疗对混合型肝癌是安全的,与相同患者历史报道的生存率相比,能有效地延长不可切除的混合型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肿瘤的血供情况与肿瘤反应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胆管癌 疗效
下载PDF
肝癌患者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护理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程光荣 郭丽萍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术后护理康复的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为肝癌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指导。方法对5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灌注雷替曲塞化疗,术后给予优质全面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发热的护理、胃部护理、穿刺处局部护理、腹...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术后护理康复的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为肝癌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指导。方法对5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灌注雷替曲塞化疗,术后给予优质全面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发热的护理、胃部护理、穿刺处局部护理、腹痛的护理及饮食护理等。常规对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肝功能指标和血清AFP进行测定,对护理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行x^2检验分析。结果 50例PLC患者经过TACE治疗及优质护理4周后,血清ALT、AST、TBIL和ALB水平由治疗前的(43.58±10.15)U/L、(41.25±11.34)U/L、(22.46±6.49)μmol/L和(35.32±4.12)g/L降至(38.23±7.86)U/L、(38.56±8.49)U/L、(16.84±10.16)μmol/L和(31.49±5.48)g/L,恢复良好,但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AFP水平由治疗前的(1215.46±125.14)ng/m L降至(811.27±165.28)ng/m L,显著降低(P<0.01);同时,不良反应情况得到巨大改善,发生白细胞降低和发热者均为2例(4%),心理紧张3例(6%),出现疼痛6例(14%),恶心或呕吐8例(16%)。结论肝动脉灌注雷替曲塞化疗术可有效治疗肝癌,术后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雷替曲塞 后护理
下载PDF
肝癌的血管生成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戚跃勇 邹利光 卞修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960-965,共6页
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抗血管生成治疗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肝癌是典型的富血管肿瘤,其生长和转移都依赖于血管生成因子的调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通过碘化油等栓塞剂栓塞肿瘤的滋养血管,阻断肿瘤血供使其... 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抗血管生成治疗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肝癌是典型的富血管肿瘤,其生长和转移都依赖于血管生成因子的调控.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通过碘化油等栓塞剂栓塞肿瘤的滋养血管,阻断肿瘤血供使其癌细胞及内皮细胞缺乏营养和缺氧而死亡.但栓塞剂只能到达较细的血管分支,无法栓塞微血管网,多次栓塞后会产生较多的侧支血管,有的患者病灶反而增大,甚至发生转移,因此其远期疗效仍不够理想.其中与缺氧等原因所致的肿瘤血管生成有一定的关系,如将抗血管生成治疗同TACE相结合,从血管生成和瘤细胞两方面治疗肿瘤,则可望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治疗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对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宋宾 姜宏 阎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研究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在原发性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4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实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和B组(实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各32例... 目的研究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在原发性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4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实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和B组(实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最大直径以及甲胎蛋白水平。随访2年,统计两组术后1、2年存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组肿瘤最大直径为(6.25±0.74)cm,明显小于B组的(7.48±0.69)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甲胎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组甲胎蛋白水平为(76.51±61.32)ng/ml,明显低于B组的(108.26±60.1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 A组存活率为81.25%(26/32),高于B组的50.00%(1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 A组存活率为68.75%(22/32),高于B组的34.38%(1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患者,能够显著提高其生存率,降低甲胎蛋白水平,缩小肿瘤最大直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大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
下载PDF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与单纯肝动脉灌注术对胃癌肝转移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陆若飞 施海辉 黄桃辉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与单纯肝动脉灌注术(TAI)治疗胃癌肝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ACE组有效率和控制率[76%(19/25)和92%(23/25)]均明显较TAI组[28%(7/25)和68%(17/25)]高(P&...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与单纯肝动脉灌注术(TAI)治疗胃癌肝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ACE组有效率和控制率[76%(19/25)和92%(23/25)]均明显较TAI组[28%(7/25)和68%(17/25)]高(P<0.05);TACE组0.5、1、2生存率[92%(23/25)、56%(14/25)、16%(4/25)]均明显较TAI组[64%(16/25)、40%(10/25)、8%(2/25)]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9/25)、28%(7/25)]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较单纯肝动脉灌注术治疗胃癌肝转移瘤的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单纯动脉灌注 胃癌转移瘤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学远 陈希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10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丹丹 冯利芸 +1 位作者 徐雪平 钟巧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8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术后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术后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患者,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护理
下载PDF
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严重与少见并发症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景林 任正刚 +11 位作者 叶胜龙 林芷英 干育红 陈漪 葛宁灵 马曾辰 吴志全 樊嘉 钦伦秀 周信达 汤钊猷 杨秉辉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lization,TACE)严重与少见的并发症。方法: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1348例肝癌TACE治疗严重与少见的并发症。结果:1348例肝癌,共行TACE2012... 目的:研究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lization,TACE)严重与少见的并发症。方法: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1348例肝癌TACE治疗严重与少见的并发症。结果:1348例肝癌,共行TACE2012次。其中发生术后肝癌自发破裂3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1例;肝脓疡3例(1例合并败血症);肺动脉栓塞1例;严重肝动脉痉挛1例;肝动脉闭塞40例(其中30例发生于3次以后的TACE,10例发生于第2次TACE);股神经损伤3例;胆管损伤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未发生不可逆性肝肾功能衰竭致死亡。结论:尽管TACE严重副作用不多,但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TACE 并发症 功能 副作用 肿瘤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对比
16
作者 饶盈盈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46-0149,共4页
采用系统干预护理和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护理过程中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深入的探讨。方法 该实验选取了本院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经历过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肝癌患者,总共人数有100名。随机方式进行分配,... 采用系统干预护理和常规护理方式的患者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护理过程中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深入的探讨。方法 该实验选取了本院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经历过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肝癌患者,总共人数有100名。随机方式进行分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组为50名患者。其中观察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照顾病人。患者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四个方面的比较,分别是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临床比较和满意程度。结果 在不良反应情况和临床比较方面,观察组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有着显著提升,(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模式相对来说要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因此应当得到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模式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原文传递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大肝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6期27-28,31,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PMCT)治疗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大肝癌患者9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TACE治疗,联合组...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PMCT)治疗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大肝癌患者9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TACE治疗,联合组予以TACE联合PMC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1年、2年生存率,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1年、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PMCT治疗大肝癌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AFP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阳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4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41.67%,癌变控制率为75.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35.42%,癌变控制率为54.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毒副反应较少,均未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胃肠毒性、免疫抑制、肝肾毒性及神经毒性;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轻度咳嗽、皮疹,经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完全消失;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协同提高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治疗安全性高,无严重的毒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复方苦参注射液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对大肝癌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游骁翔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6期2470-2472,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肝癌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微波消融治...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肝癌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无进展生存期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年无进展期存活率为30.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对于大肝癌具有明显治疗效果,且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
下载PDF
对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肝癌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其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红利 程环环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8期188-190,共3页
目的:分析对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肝癌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其发生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4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分组... 目的:分析对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肝癌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其发生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4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2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20例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术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发热、血栓栓塞及腹痛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治护后其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的评分均较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也较高,P<0.05。结论:对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肝癌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