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长期负性情绪积累肝失疏泄加速脑老化进程”假说的创新性研究
1
作者 侯俊林 周正 +2 位作者 刘永 李宁 詹向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95-1900,共6页
七情内伤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命题。针对脑老化过速这一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课题组提出“长期负性情绪积累肝失疏泄加速脑老化进程”假说。首先创建间接电击法长期负性情绪应激大鼠模型,创制愤怒情绪诱发影片;而后分别从动物实验、病例... 七情内伤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命题。针对脑老化过速这一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课题组提出“长期负性情绪积累肝失疏泄加速脑老化进程”假说。首先创建间接电击法长期负性情绪应激大鼠模型,创制愤怒情绪诱发影片;而后分别从动物实验、病例对照和正常人群角度揭示无论单一负性情绪(愤怒)还是复合负性情绪长期积累均可加速脑老化进程及其机制;并且找到中医肝疏泄太过与不及可能的生物学基础,深化了对肝藏象证候及生理功能个体差异的认识;最后借助事件相关电位(ERP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发现长期肝气郁结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潜在的客观诊断指标及疏肝法确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并揭示其疗效机制。上述研究有利于弥补目前国内外在靶情绪诱发方面存在的缺陷,完善脑老化过速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为肝疏泄失常诱发疾病的早期预警提供可能的生物学指标,并为MCI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情绪 肝失疏泄 脑老化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早期防治
下载PDF
肝失疏泄影响执行功能抑制控制年老化的神经电生理机制
2
作者 霍磊 邓金钗 +2 位作者 侯俊林 刘永 詹向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6-971,共6页
目的 研究肝失疏泄影响正常人群抑制控制年老化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筛选出高、低神经质被试者分别作为肝失疏泄组和肝主疏泄组,按同性别、年龄(±1.5岁)、受教育年限(... 目的 研究肝失疏泄影响正常人群抑制控制年老化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筛选出高、低神经质被试者分别作为肝失疏泄组和肝主疏泄组,按同性别、年龄(±1.5岁)、受教育年限(±1.5年)进行1:1匹配。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采用色-词Stroop范式比较2个组被试者抑制控制年老化的脑电数据。结果 2个组被试者均有120例,以每10岁为1个年龄段,分为4个年龄段,每段30例。2个组均包括男性33例,女性87例,在年龄、受教育年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行为学结果显示,肝失疏泄组反应时长于肝主疏泄组(P=0.048)。随增龄,反应时有逐渐延长的趋势(P<0.05),56~65岁反应时长于26~35岁(P=0.009)。ERPs结果显示,N 450潜伏期年龄段主效应差异显著,56~65岁潜伏期长于26~35岁(P=0.008)。N 450波幅情绪特质与年龄段交互效应差异有边缘显著性(P=0.095),26~35岁年龄段内,肝失疏泄组波幅小于肝主疏泄组(P=0.038);肝主疏泄组内,56~65岁波幅小于26~35岁(P=0.029)。N 450差异波(不一致条件减一致条件)潜伏期年龄段主效应差异显著,老年组潜伏期长于年轻组(P<0.05)。结论 肝失疏泄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抑制控制年老化效应。冲突处理和监控能力降低、冲突处理速度减慢是其可能的神经电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失疏泄 高神经质 抑制控制 年老化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肝失疏泄影响认知功能年老化的神经心理学量表研究
3
作者 霍磊 詹向红 梁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7-1510,共4页
目的 探讨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对认知功能年老化的影响。方法 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筛选出高、低神经质被试者分别作为肝失疏泄组和肝主疏泄组,并按同性别、年龄(±1.5岁)、受教育年限(±... 目的 探讨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对认知功能年老化的影响。方法 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筛选出高、低神经质被试者分别作为肝失疏泄组和肝主疏泄组,并按同性别、年龄(±1.5岁)、受教育年限(±1.5年)进行1:1匹配;以10岁为一年龄段,将26~65岁的(两组)被试者分为4个连续年龄段,每段60例,共纳入480例被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估被试的总体认知功能和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语言等7个分认知域的认知水平。结果 Mo CA量表总分的情绪特质和年龄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失疏泄组Mo CA量表总分显著低于肝主疏泄组(P<0.05),Mo CA量表总分均随增龄而显著下降(P<0.05)。分认知域结果提示,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的情绪特质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6个分认知域肝失疏泄组的得分均显著低于肝主疏泄组(P<0.05);7个分认知域的年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分认知域的得分均随增龄而下降。结论 认知功能随增龄呈现下降的趋势,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可损伤认知功能,加速常态脑老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失疏泄 神经质 认知功能 年老化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下载PDF
基于ERPs技术探讨长期负性情绪累积肝失疏泄对正常人群工作记忆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琳培 周理乐 +7 位作者 刘永 侯俊林 赵紫薇 邓金钗 秦中朋 高安祺 王格格 詹向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68-2676,共9页
目的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研究负性情绪累积肝失疏泄对正常人群工作记忆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情绪不稳定组和情绪稳定对照组各50例被试进行N-back范式两种记忆负荷任务,记录反应时和正确率,检测ERPs成分N200、P300在相关脑区的... 目的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研究负性情绪累积肝失疏泄对正常人群工作记忆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情绪不稳定组和情绪稳定对照组各50例被试进行N-back范式两种记忆负荷任务,记录反应时和正确率,检测ERPs成分N200、P300在相关脑区的潜伏期和波幅并进行比较。结果①与情绪稳定对照组相比,情绪不稳定组反应时更长(P<0.05)。②与情绪稳定对照组相比,情绪不稳定组被试的N200潜伏期延长、P300波幅下降显著(P<0.05),P300潜伏期有延长趋势(P<0.1)。结论长期负性情绪累积肝失疏泄的正常人群存在工作记忆水平下降;工作记忆加工过程中的注意资源分配减少和工作记忆容量减小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失疏泄 工作记忆 事件相关电位 N-back范式
下载PDF
基于“肝失疏泄”探讨细胞自噬在肝癌中的作用
5
作者 靳茜 皇甫浩静 +1 位作者 郭紫薇 郭一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3-17,共5页
“肝主疏泄”是肝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其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主要体现在促进脾胃运化、促进气血津液输布和调畅情志等方面。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多因邪毒入侵、七情内伤、饮食所伤等致肝失疏泄,肝失疏泄的微观病理表现之一为自噬功能... “肝主疏泄”是肝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其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主要体现在促进脾胃运化、促进气血津液输布和调畅情志等方面。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多因邪毒入侵、七情内伤、饮食所伤等致肝失疏泄,肝失疏泄的微观病理表现之一为自噬功能失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参与自噬的经典通路,mTORC1过度表达抑制自噬从而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本文从“肝失疏泄”角度,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在肝癌中的作用,为临床基于疏肝论治肝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失疏泄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原发性
下载PDF
浅谈黄晓君教授以“肝失疏泄”诊治月经病的经验
6
作者 徐晖 黄晓君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7期5-7,共3页
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气机、藏血、主筋,对人体至关重要,女子一生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的疏泄失常使血液运行异常,可导致各类月经病。黄晓君教授从肝论治,以“疏、调、养”三法贯穿于月经病的治疗中,独具特色。简要分析黄教授... 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气机、藏血、主筋,对人体至关重要,女子一生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的疏泄失常使血液运行异常,可导致各类月经病。黄晓君教授从肝论治,以“疏、调、养”三法贯穿于月经病的治疗中,独具特色。简要分析黄教授对月经病的治疗经验,以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失疏泄 月经病 黄晓君
下载PDF
从“肝失疏泄”论治经前期综合征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曹亚芳 王辉皪 +3 位作者 董岷 朱小玲 严春玲 刘锦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47-48,共2页
"肝失疏泄"为PMS的基本病机似得以共识。根据PMS的中、西医学病因病理基础,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情况,探讨肝失疏泄与PMS的病理机制。肝失疏泄,根据其所致病证的不同,可分为肝气的疏泄功能不及(抑郁状态)和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 "肝失疏泄"为PMS的基本病机似得以共识。根据PMS的中、西医学病因病理基础,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情况,探讨肝失疏泄与PMS的病理机制。肝失疏泄,根据其所致病证的不同,可分为肝气的疏泄功能不及(抑郁状态)和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亢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期综合征 病因病机 肝失疏泄
原文传递
青少期“肝常有余”与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证过程模拟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史亚飞 郭丽丽 +1 位作者 吴皓萌 徐志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60-1262,共3页
病证过程模拟是开展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现代机制研究的关键环节。从证候的判别、病因的模拟与肝藏象功能主体性体现的3个方面来看,目前通过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模拟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理变化过程建立的肝失疏泄动物模型仍须深入探讨。基于青... 病证过程模拟是开展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现代机制研究的关键环节。从证候的判别、病因的模拟与肝藏象功能主体性体现的3个方面来看,目前通过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模拟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理变化过程建立的肝失疏泄动物模型仍须深入探讨。基于青少期"肝常有余"理论,肝藏象功能在青少期脏腑功能的主体性以及青少期阴性情绪的多发性与共病性,青少期应激及其诱发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动物模型可以成为构建情志内伤肝失疏泄动物模型的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期 常有余 情志内伤 肝失疏泄 病证过程模拟
下载PDF
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在消渴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惠林 刘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98-99,共2页
《灵枢·本脏》指出:“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最早提出了消渴与肝的关系。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情志调畅、气血运行有序等,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而升降出入异常是消... 《灵枢·本脏》指出:“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最早提出了消渴与肝的关系。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情志调畅、气血运行有序等,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而升降出入异常是消渴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肝失疏泄 气机 糖尿病
下载PDF
基于TMA/FMO3/TMAO通路探讨肝失疏泄对肠道微生物组膏脂转输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欢 于睿 +3 位作者 王大庆 赵宏月 张颖 梁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2086-2088,共3页
肝失疏泄膏脂转输障碍是血脂异常关键病机,而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肠道微生物调控脂质代谢成为基础和临床关注的热点,最新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主要通过调控TMA/FMO3/TMAO通路干预脂质代谢,特别是影响RCT途径... 肝失疏泄膏脂转输障碍是血脂异常关键病机,而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肠道微生物调控脂质代谢成为基础和临床关注的热点,最新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主要通过调控TMA/FMO3/TMAO通路干预脂质代谢,特别是影响RCT途径。膏脂转输障碍导致RCT受阻,提示肠道微生物改变可能与膏脂转输障碍密切关联。依据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提出'从肝论治'AS,组成疏肝清脂中药复方,探讨疏肝清脂法对消退、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机制研究。本研究拟以高脂血症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以肠道微生物组及其驱动的TMA/FMO3/TMAO通路为切入点,围绕RCT途径,利用宏基因组测序、LC-MS等技术,初步阐明肝失疏泄状态下肠道微生物调控膏脂转输的关键途径、环节及分子机理,并揭示疏肝清脂法的效应机制。丰富'肝主疏泄'理论的科学内涵,并为挖掘以肠道微生物组为有效靶点防治AS相关疾病疏肝降脂中药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失疏泄 膏脂转输障碍 肠道微生物组 TMA/FMO3/TMAO通路 胆固醇逆向转运
原文传递
从“肝失疏泄”论治的医案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乐鹏 龙晓华 马淑然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715-719,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建国以来肝主疏泄理论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以中国知网资源总库源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和筛选从"肝失疏泄"论治的医案,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症状、中医病名、西医病名、证候、治则治法、方剂和中药等医案信息进行采... 目的分析探讨建国以来肝主疏泄理论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以中国知网资源总库源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和筛选从"肝失疏泄"论治的医案,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症状、中医病名、西医病名、证候、治则治法、方剂和中药等医案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纳入医案1075例。统计结果如下:(1)女性患者占比59%;(2)20~50岁之间的患者占比73.9%;(3)症状335种,频次在30次以上的有49种;(4)西医疾病182种,频次在20次以上的主要归属于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排在前两位的是慢性胃炎和乙型病毒性肝炎;(5)中医疾病113种,频次在30次以上的主要为肝系、脾系病证。排在前两位的是胃脘痛和胁痛;(6)中医证型181种,排在前两位的是肝郁气滞证和肝郁脾虚证;(7)治则治法197种,排在前四位的是疏肝理气、疏肝解郁、疏肝健脾和疏肝泄热;(9)药物407种,排在前12的分别是:柴胡、白芍、甘草、当归、茯苓、香附、白术、郁金、枳壳、陈皮、栀子、川芎。结论建国以来肝主疏泄理论的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从肝失疏泄论治的疾病已涉及了西医八大系统、中医五脏系统。充分说明了肝主疏泄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展,反映了肝气的疏泄功能对全身气机的疏通畅达,对各脏腑系统功能活动的有序进行均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肝失疏泄 医案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生命早期应激探讨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证机理 被引量:10
12
作者 史亚飞 张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6-729,共4页
生命早期应激不仅诱发个体青幼期精神障碍的发生,更导致成年后抑郁症等易感性的显著增加。针对早期应激因素自身的重要作用及其与青幼期神经发育的交互影响,近年来许多中医药学者已开展了有益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应激或与成年... 生命早期应激不仅诱发个体青幼期精神障碍的发生,更导致成年后抑郁症等易感性的显著增加。针对早期应激因素自身的重要作用及其与青幼期神经发育的交互影响,近年来许多中医药学者已开展了有益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应激或与成年后应激叠加后,病证过程仍表现出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的基本特征及相关药物的有效干预作用。关注生命早期应激负性作用,并与成年后应激有机结合,有助于动态观察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证变化,阐释情志内伤潜伏期或缓解期病机,研究青幼期应激有效干预手段,基于早期应激效应开展肝失疏泄病证研究成为肝藏象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畅情志 肝失疏泄 早期应激
下载PDF
肝失疏泄与抑郁症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建博 任路 《吉林中医药》 2009年第3期194-195,共2页
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调节脾胃运化,调节情志,以此为理论出发点,结合现代医学及动物实验模型来探讨肝失疏泄与抑郁症发病的(?)系表明,肝失疏泄应当是导致抑郁症的根本原因。郁而气机不畅,致痰浊血瘀,痰瘀互结,加速了抑郁状态的形成。
关键词 抑郁症/中医病机 肝失疏泄 痰浊内蕴 痰浊瘀血
下载PDF
糖尿病从肝失疏泄论治评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岳仁宋 廖秋双 +1 位作者 白富彬 王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2-1093,共2页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消瘅"范畴,传统观念认为,"阴虚燥热"为其基本病机,立"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之大法。但临床中发现,精神因素所致的糖尿病病人亦不在少数。故我们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qu...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消瘅"范畴,传统观念认为,"阴虚燥热"为其基本病机,立"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之大法。但临床中发现,精神因素所致的糖尿病病人亦不在少数。故我们认为,糖尿病的发病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肝失疏泄 糖尿病
原文传递
从肝失疏泄论糖尿病的发生 被引量:11
15
作者 左媛媛 杨云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2-23,共2页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 ,中医学认为 ,物质在体内的代谢是通过五脏的气化过程来完成的 ,而肝的疏泄功能在整体气化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若肝失疏泄 ,气机紊乱 ,则该升不升 ,或不降而降 。
关键词 糖尿病 消渴 肝失疏泄 病机 中医药疗法 症状
下载PDF
肝失疏泄与面瘫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军 赵吉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06年第2期2-3,共2页
Facial paralysis is a kind of disease with wry face and eyes.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this disease is due to deficiency of vital qi and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which can’t nourish the muscle and afflicted wi... Facial paralysis is a kind of disease with wry face and eyes.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this disease is due to deficiency of vital qi and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which can’t nourish the muscle and afflicted with wind cold at the same time.In clinic,there are many patients who are not but only because of the great angry which brings the wry mouth and eyes.In this case,emotion problems but not wind cold is the reason for facial paralysis.There is a report about facial paralysis due to violent rage.It is enough to caution us that extreme emotion problems will produce facial paralysis.The so called wry face after rage is one type of this case.Emotion problems are not only the reasons for facial paralysis,but also the handicap for the rehabilitation.Among all the emotion problems,the disharmony of liver qi is the main reason.This article will give more details about the affect of the liver qi disharmony to facial paralysis,and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facial paralysis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Author’s address:1.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2.Acupuncture Department of the Affiliated Dongzhimen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Beijing 100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肝失疏泄 针灸
下载PDF
逍遥散治疗肝失疏泄型胃肠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士 刘卓 任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0-261,共2页
生理状态下,肝主疏泄,具有调畅和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在病理状态下,肝失疏泄导致胃肠病,出现纳呆、嗳气、腹胀、脘腹痛、腹泻等各种胃肠道症状。临床治疗肝失疏泄导致胃肠病要特别重视疏导肝气郁滞,使肝脏气机条达是治疗的关键;同时... 生理状态下,肝主疏泄,具有调畅和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在病理状态下,肝失疏泄导致胃肠病,出现纳呆、嗳气、腹胀、脘腹痛、腹泻等各种胃肠道症状。临床治疗肝失疏泄导致胃肠病要特别重视疏导肝气郁滞,使肝脏气机条达是治疗的关键;同时通过健脾养肝阴而助肝用,使肝脏阴阳平衡,肝脏气机自然畅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失疏泄 胃肠病 临床
原文传递
基于TMA/FMO3/TMAO通路探讨肝失疏泄对肠道微生物组血行障碍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萍 于睿 周鑫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56-59,共4页
肝失疏泄以致血液运行障碍是血瘀的关键病机,而血小板活性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键危险因素之一。近些年来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一些研究已成为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TMA/FMO3/TMAO通路是肠道微生物调控的主要通路之一,该通... 肝失疏泄以致血液运行障碍是血瘀的关键病机,而血小板活性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键危险因素之一。近些年来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一些研究已成为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TMA/FMO3/TMAO通路是肠道微生物调控的主要通路之一,该通路可以影响血小板活性,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而血液运行障碍是导致中医学血瘀的主要原因,提示肠道微生物组成改变可能与血液运行障碍相关。根据中医“肝主疏泄”理论,提出“从肝论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拟定疏肝清脂中药复方,探讨疏肝清脂法对降低血小板活性的研究机制。该研究拟以动脉粥样硬化模型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以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调控的TMA/FMO3/TMAO通路为靶点,围绕血小板聚集率,利用宏基因组测序等技术,初步阐明肝失疏泄状态下肠道微生物调控血液运行的主要途径、环节及分子机制,并进一步阐明疏肝清脂法的效应机制。丰富“肝主疏泄”理论的科学内涵,并为挖掘以肠道微生物组成为有效靶点防治血栓性疾病的中药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失疏泄 血瘀 血小板活性 TMA/FMO3/TMAO通路 肠道微生物组
原文传递
肝失疏泄—脂质代谢异常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智勇 张天娥 +4 位作者 肖婷 左长英 秦晋之 潘玲珍 张占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0期2229-2231,共3页
目的:研究建立肝失疏泄—脂质代谢异常动物模型。方法:根据祖国医学肝失疏泄,致水谷精微失于正常输布、转化的病机特点,采用慢性应激辅助高脂饮食的复合方法,以大鼠的行为学和血脂代谢水平为观测指标,研究建立肝失疏泄—脂质代谢异常动... 目的:研究建立肝失疏泄—脂质代谢异常动物模型。方法:根据祖国医学肝失疏泄,致水谷精微失于正常输布、转化的病机特点,采用慢性应激辅助高脂饮食的复合方法,以大鼠的行为学和血脂代谢水平为观测指标,研究建立肝失疏泄—脂质代谢异常动物模型。结果:行为学观察表明,在肝失疏泄对照组,大鼠出现比较典型的肝失疏泄表现,而在复合造模组(肝失疏泄—脂质代谢异常模型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则兼有肝失疏泄和高脂饮食所造成的症状特点。血脂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和肝失疏泄组的血清TG、TC、HDL-C和LDL-C含量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高脂饮食组和复合造模组的TC、HDL-C和LDL-C含量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或P<0.001),其中复合造模组的TC、LDL-C含量和高脂饮食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P<0.01)。结论:应用慢性应激加高脂饮食辅助的方法,初步建立了肝失疏泄—脂质代谢异常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失疏泄 脂质代谢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肝失疏泄对化疗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冰 孙士玲 +1 位作者 周思雨 关徐涛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8期41-46,共6页
目的:观察肝失疏泄对化疗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化疗后三阴性乳癌患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调查评估,(EPQ)N维度量表评估筛选情绪稳定与... 目的:观察肝失疏泄对化疗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化疗后三阴性乳癌患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调查评估,(EPQ)N维度量表评估筛选情绪稳定与不稳定的患者,并按照同性别、同年龄段、同文化程度进行1∶1匹配。采用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采用肝气郁结量表观察肝气郁结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神经内分泌水平。结果:情绪不稳定组的认知功能明显下降(P<0.001),情绪不稳定组患者在语言、定向得分、注意力、视空间与执行、延迟回忆方面显著低于情绪稳定组(P<0.001),两组间抽象、命名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气郁结证症状程度计分量表情绪不稳定组评分高于情绪稳定组(P<0.001)。情绪不稳定组ACTH、NE的水平较情绪稳定组显著升高(P<0.001);GC水平相近,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情绪调节不良,肝失疏泄可导致化疗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下降,而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改变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失疏泄 化疗后三阴性乳腺癌 认知功能 神经内分泌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