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7篇文章
< 1 2 2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微型肝性脑病危险因素分析和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内部验证
1
作者 高晓红 彭芳 李培燕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MHE)风险较高的患者亚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为MHE患者早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部就诊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肝硬化患者,根据NCT-A、改良版...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中轻微型肝性脑病(MHE)风险较高的患者亚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为MHE患者早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部就诊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肝硬化患者,根据NCT-A、改良版NCT-B、S-ANT1三项测试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MHE组与无MHE组,分析肝硬化患者合并MHE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各个独立危险因素行ROC曲线分析,评估每个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效果,进一步构建肝硬化合并MHE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年限、肝硬化病程、合并腹水、行脾切除术史、营养风险、总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透明质酸、谷草/谷丙、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透明质酸>120 ng/ml、Child-Pugh B、Child-Pugh C级、受教育年限<7年是肝硬化患者合并MHE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对肝硬化合并MHE预测能力优于各项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Child-Pugh B/C级、受教育年限<7年、透明质酸>120 ng/ml是肝硬化患者合并MHE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与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轻微型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煎剂对轻微型肝性脑病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机制
2
作者 张广发 蔡颖莹 +12 位作者 林龙 付蕾 姚凡 王萌 张荣臻 陈月桥 黄良江 王涵 苏运 蓝艳梅 乐滢玉 毛德文 姚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18,共7页
目的 探讨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轻微型肝性脑病(MHE)大鼠模型脑组织炎症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空白组(CON组,n=6)和慢性肝硬化造模组(n=54)。12周后慢性肝硬化造模成功并经Morris水迷宫测试确... 目的 探讨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轻微型肝性脑病(MHE)大鼠模型脑组织炎症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空白组(CON组,n=6)和慢性肝硬化造模组(n=54)。12周后慢性肝硬化造模成功并经Morris水迷宫测试确认符合MHE模型大鼠40只,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模型组(MOD组,n=8)、乳果糖组(LT组,n=8)、大黄煎剂低剂量组(RD1组,n=8)、大黄煎剂中剂量组(RD2组,n=8)和大黄煎剂高剂量组(RD3组,n=8)。其中CON组和MOD组大鼠用生理盐水保留灌肠,2 mL/只,1次/d;LT组大鼠用乳果糖按22.5%剂量保留灌肠,2 mL/只,1次/d;RD1组、RD2组、RD3组大鼠分别用大黄煎剂按2.5、5.0、7.5 g/kg三种剂量保留灌肠,2 mL/只,1次/d。所有大鼠治疗10 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分析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分析大鼠行为学状态;检测大鼠血清ALT、AST、IL-1β、IL-6、TNF-α和血氨水平;观察大鼠肝组织和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与MOD组比较,RD1组、RD2组和RD3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显著缩短(P值均<0.01),ALT、AST、IL-1β、IL-6、TNF-α和血氨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0.05),肝细胞、脑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程度减轻,脑组织PI3K、AKT、mTO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且RD3组治疗效果优于RD1组和RD2组。结论 大黄煎剂保留灌肠能够改善MHE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炎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大黄煎剂 治疗学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结扎脐旁静脉缓解TIPS后肝性脑病1例
3
作者 付强 李鲁滨 +2 位作者 盛忠峰 陈勇 姜文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192,共2页
患者男,57岁,黑便3天;腹胀1年余,经多次利尿、腹腔积液抽取等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罹患乙型肝炎肝硬化20余年。查体:贫血貌,结膜苍白,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2 g/L,胆红素31.6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5.5 s,血氨32μm... 患者男,57岁,黑便3天;腹胀1年余,经多次利尿、腹腔积液抽取等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罹患乙型肝炎肝硬化20余年。查体:贫血貌,结膜苍白,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2 g/L,胆红素31.6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5.5 s,血氨32μmol/L。腹部增强CT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大、腹盆腔大量积液、腹壁静脉曲张。胃镜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红色征;行胃镜下曲张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 肝性脑病 脐旁静脉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肝性脑病风险预测模型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黄良江 毛德文 +2 位作者 郑景辉 王明刚 姚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肝性脑病是由肝功能不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死亡。准确预测肝性脑病的发生风险对于早期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为了提前识别患者的肝性脑病风险,许多研究都在致力于努力开发工... 肝性脑病是由肝功能不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死亡。准确预测肝性脑病的发生风险对于早期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为了提前识别患者的肝性脑病风险,许多研究都在致力于努力开发工具及方法,以尽早识别肝性脑病的风险,从而制定预防和早期管理策略。目前大多数传统的肝性脑病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分析临床数据和生化指标等因素,来评估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概率,然而其准确性、灵敏性和阳性预测值都不高。人工智能在临床预测模型的应用是一个非常热门和有前景的领域,它可以利用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算法来提高诊断和预后的准确性和效率。到目前为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预测肝性脑病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综述了肝性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探讨人工智能在肝性脑病风险预测模型中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人工智能在肝性脑病风险预测模型研究中的挑战及未来研究方向,以促进肝性脑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风险预测模型 人工智能技术 机器学习
下载PDF
肝性脑病临床指南和共识的质量评价及推荐意见研究
5
作者 何新 张卓然 +3 位作者 贺俊芝 杜宏波 丁鹏 康雷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0-146,152,共8页
目的:采用AGREEⅡ和RIGHT工具对肝性脑病(HE)指南性文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推荐意见及证据进行总结和比较,为未来HE指南性文件的制定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目的:采用AGREEⅡ和RIGHT工具对肝性脑病(HE)指南性文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推荐意见及证据进行总结和比较,为未来HE指南性文件的制定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Wanfang)、WHO、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院际间协作网(SIGN)和医脉通数据库(Medlive),检索时限为2003年1月至2023年1月。由两名肝病研究人员独立使用AGREEⅡ和RIGHT对纳入指南性文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循证方法制订的指南性文件的推荐意见和证据进行整理和比较。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9篇指南,5篇共识;中文2篇,英文12篇;使用循证方法制订的有12篇。B级7部,C级7部。AGREEⅡ各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范围与目的(40.87%)、参与人员(26.98%)、制订严谨性(23.96%)、表达清晰性(47.22%)、应用性(17.26%)、编辑独立性(18.75%)。RIGHT各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基本信息(60.42%)、背景(40.85%)、证据(43.57%)、推荐意见(43.88%)、评审和质量保证(16.96%)、资金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和管理(17.56%)、其他方面(38.10%)。主要推荐意见涉及筛查与诊断、治疗、营养管理和预防。结论:纳入的HE指南性文件在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方面整体得分较低。在方法学质量方面,参与人员、制订严谨性、应用性和编辑独立性仍有待提高。在报告质量方面,评审和质量保证,资金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和管理领域需要进一步报告。未来可增进HE放射性示踪成像和神经生理学研究,为HE的主动诊断提供进一步参考,并形成“药物治疗-营养管理-复发预防”的HE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AGREEⅡ RIGHT 指南文件 推荐意见
下载PDF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相关轻微肝性脑病口–盲通过时间差异性分析
6
作者 孟毓珊 黄伊宁 +9 位作者 张航 王佳 丛羽晨 王蕾 王艳婷 魏宏云 任科雨 毛庆东 崔铭娟 曹彬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750-757,共8页
目的:探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相关性轻微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MHE)患者口–盲通过时间(the Oral-Cecal Transit Time, OCTT)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 目的:探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相关性轻微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MHE)患者口–盲通过时间(the Oral-Cecal Transit Time, OCTT)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符合入选要求的110例肝硬化确诊患者,通过数字连接试验(Number Connection Test-A and Number Connection Test-B, NCT-A和NCT-B)诊断轻微肝性脑病,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actulose Hydrogen Breath Test, LHBT)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及明确口–盲通过时间,分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阳性轻微肝性脑病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阴性轻微肝性脑病组、非肝性脑病组,比较三组间口–盲通过时间差异,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双尾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ANOVA检验。结果:11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中,轻微肝性脑病阳性率为53.6% (59/110),在轻微肝性脑病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阳性率71.19% (42/59),三组间在口–盲通过时间方面有统计学差异(F = 3.671, P < 0.05),其中SIBO阳性MHE组与非MHE组在口–盲通过时间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与SIBO阴性MHE组在口–盲通过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相关轻微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口–盲通过时间相较于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轻微肝性脑病的肝硬化患者延长,消化道动力明显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轻微肝性脑病 口–盲通过时间 氢呼气试验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轻微型肝性脑病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
7
作者 梁斌 温志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分析轻微型肝性脑病(MHE)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2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MHE分为MHE组(n=45)和非MHE组(n=43),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分析轻微型肝性脑病(MHE)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2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MHE分为MHE组(n=45)和非MHE组(n=43),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n=50)作为对照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按照1:1:1匹配后三组各为40例,比较三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受试者均行头颅rs-fMRI扫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三组受试者全脑不同脑区的功能连接(FC)。分析三组受试者认知功能评分情况。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肝硬化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FC改变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HE组双侧中央后回、双侧楔叶/枕上小叶、左侧枕中回、左侧盖部额下回以及右侧舌回FC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MHE组数字连接试验(NCT-A)测试结果更高(P<0.05),数字符号试验(DST)评分更低(P<0.05)。NCT-A与DST量表评分与双侧楔叶/枕上小叶、左侧盖部额下回以及左侧颞上回的FC改变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若肝硬化患者伴有MHE,双侧中央后回、双侧楔叶/枕上小叶、左侧枕中回、左侧盖部额下回以及右侧舌回FC存在异常,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其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不同脑区FC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轻微型肝性脑病 功能连接
下载PDF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30天内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黄云义 时克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520,共5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30天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8年4月北京地坛医院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616例,随访观察30天,根据患者预后将其分为生存组(n=488)与死亡组(n=12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30天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18年4月北京地坛医院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616例,随访观察30天,根据患者预后将其分为生存组(n=488)与死亡组(n=128)。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29,95%CI:1.014~1.044,P<0.001)、MELD评分(HR=1.118,95%CI:1.098~1.139,P<0.001)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HR=1.036,95%CI:1.015~1.057,P=0.001)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当MELD评分≥20分与NLR≥4时,患者死亡风险较高,30天内的病死率为57.1%(80/140);MELD评分<20分与NLR<4时,30天内的病死率为3.9%(9/232)。结论 年龄、MELD评分及NLR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ELD评分≥20分与NLR≥4的患者30天内的死亡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 硬化 肝性脑病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年龄联合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显性肝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张文静 甘建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年龄联合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对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后显性肝性脑病(OH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伴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 目的探讨年龄联合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对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后显性肝性脑病(OH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伴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OHE将患者分为OHE组27例和非OHE组6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对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OH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独立影响因素单独及联合预测OHE的效能,应用MedCalc软件比较不同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87例患者中,27例患者术后6个月内发生OHE,发病率为31.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HE组年龄、白蛋白、血钠、ALBI评分与非OH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95%CI:1.02~1.14,P=0.01)、ALBI评分(OR=13.68,95%CI:3.00~62.44,P<0.01)均为肝硬化伴EGVB患者TIPS治疗后发生OHE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LBI评分预测OHE的AUC分别为0.67(95%CI:0.55~0.79,P=0.01)、0.72(95%CI:0.60~0.85,P<0.01);年龄联合ALBI评分预测OHE的AUC为0.80(95%CI:0.70~0.91,P<0.01),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75.0%。年龄、ALBI评分单独预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联合ALBI评分预测的AUC大于年龄、ALBI评分单独预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ALBI评分为肝硬化伴EGVB患者TIPS治疗后发生OHE的独立影响因素,两者联用对OHE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硬化 经颈静脉内门体分流术 肝性脑病
下载PDF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10
作者 周敏辉 李嘉颖 +1 位作者 张华妮 孙志超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70-875,共6页
轻微型肝性脑病(MHE)作为肝性脑病的初级阶段,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及血液生化指标异常,通常只能通过各种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电心理测试才能发现,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会逐渐发展为显性肝性脑病(OHE)。早期诊断与干预对阻止MHE向OHE发展... 轻微型肝性脑病(MHE)作为肝性脑病的初级阶段,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及血液生化指标异常,通常只能通过各种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电心理测试才能发现,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会逐渐发展为显性肝性脑病(OHE)。早期诊断与干预对阻止MHE向OHE发展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是一项基于静息态功能网络研究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反映自发神经活动,在研究MHE病理生理机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rs-fMRI用于MHE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型肝性脑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人工智能
下载PDF
灌肠疗法治疗肝性脑病的研究现状
11
作者 牛垚飞 陈伟霞 +1 位作者 张振亚 吴贺文 《中医研究》 2024年第4期93-96,共4页
基于国内外应用灌肠疗法治疗肝性脑病进行研究,阐述中西医对肝性脑病的认识及治疗,明确灌肠疗法对肝性脑病的治疗价值。系统分析目前灌肠疗法的相关用药,提出乳果糖、白醋灌肠可酸化肠道,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降低血氨、促进肝性脑病恢复... 基于国内外应用灌肠疗法治疗肝性脑病进行研究,阐述中西医对肝性脑病的认识及治疗,明确灌肠疗法对肝性脑病的治疗价值。系统分析目前灌肠疗法的相关用药,提出乳果糖、白醋灌肠可酸化肠道,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降低血氨、促进肝性脑病恢复;中药灌肠多采用通腑泄热、醒脑开窍的药物与方剂,清除肠道宿便,提高临床疗效。通过对灌肠用药、剂量及方式的比较与归纳总结,为临床治疗肝性脑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乳果糖 白醋 灌肠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轻微型肝性脑病中西医诊治
12
作者 刘庆婷 陈永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3期16-19,共4页
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是临床上急危重症肝性脑病的早期阶段,早期干预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MHE目前以氨中毒学说为核心发病机制,同时也与肠道菌群失调及炎症介质学说有关。现代医学“脑-肠轴”学说的... 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是临床上急危重症肝性脑病的早期阶段,早期干预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MHE目前以氨中毒学说为核心发病机制,同时也与肠道菌群失调及炎症介质学说有关。现代医学“脑-肠轴”学说的提出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与神经系统的双向调节关系,发现“脑-肠轴”参与轻微型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纵观中医学发展史,脏腑理论、中医八法、经络循行等理论均体现了古代医家的整体观念。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轻微型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旨在为临床上诊治该病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型肝性脑病 -肠轴 中西医诊治
下载PDF
靶向抑制黑质网状部GABA能神经元的DRP1改善肝性脑病小鼠运动功能
13
作者 李晓东 铁静静 +4 位作者 陈京浩 孙毓泽 吴菲菲 杨雁灵 王亚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目的:探讨黑质网状部(SNr)的GABA能神经元中线粒体分裂对急性肝性脑病(AHE)小鼠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制备AHE小鼠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AHE小鼠肝小叶的变化,利用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AHE小鼠血... 目的:探讨黑质网状部(SNr)的GABA能神经元中线粒体分裂对急性肝性脑病(AHE)小鼠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制备AHE小鼠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AHE小鼠肝小叶的变化,利用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AHE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血氨的变化。接下来通过转棒疲劳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观察AHE小鼠运动功能。进一步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分析AHE小鼠SNr的线粒体面积、周长、圆率等形态学指标的变化,Western Blot观察AHE小鼠SNr的线粒体分裂融合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接下来,利用重组腺相关病毒(AAV)靶向调控AHE小鼠SNr的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的表达,在荧光酶标仪上检测SNr的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的ATP和活性氧(ROS),并观察小鼠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较对照组,AHE小鼠运动功能明显降低,SNr的线粒体分裂明显增强,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AHE小鼠SNr的MMP显著下降,细胞的ATP下降,ROS升高。靶向抑制AHE小鼠SNr的DRP1表达后,运动改善;进一步观察发现,AHE小鼠SNr的线粒体分裂被抑制后,MMP显著升高,细胞的ATP升高,ROS下降,证明线粒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靶向抑制AHE小鼠黑质网状部GABA能神经元的线粒体分裂,可以改善线粒体形态和功能,从而缓解其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黑质网状部 线粒体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 小鼠
原文传递
石军牡蛎煎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临床研究
14
作者 王劲秋 商斌仪 +2 位作者 陈建杰 郑彦希 陈博武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观察石军牡蛎煎灌肠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慢性肝衰竭湿热蕴结证合并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肝衰竭湿热蕴结证合并HE患者74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予石军牡... 目的:观察石军牡蛎煎灌肠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慢性肝衰竭湿热蕴结证合并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肝衰竭湿热蕴结证合并HE患者74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予石军牡蛎煎灌肠,对照组患者予乳果糖溶液灌肠,治疗周期均为4周。4周后评价HE临床有效率、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评分。结果:①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HE临床有效率为86.5%,对照组患者HE临床有效率为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TBil、ALT、AST、Alb、血氨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ALT、AST、血氨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TBil、ALT、AST、Alb、血氨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PT、PTA较治疗前改善(P<0.05)。④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侯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军牡蛎煎灌肠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慢性肝衰竭湿热蕴结证合并HE能够提高HE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乳果糖溶液灌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军牡蛎煎 中药灌肠 衰竭 肝性脑病 乳果糖 湿热蕴结证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继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15
作者 胡向党 巴晓彤 朱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DLC)继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31例D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继发肝性脑病分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组(DLC组)和DLC继发肝性脑病组(DL... 目的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DLC)继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31例D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继发肝性脑病分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组(DLC组)和DLC继发肝性脑病组(DLC+HEC组)。分析并比较DLC组和DLC+HEC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DLC继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DLC继发肝性脑病1年死亡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DLC+HEC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ALT、AST、TBIL、APACHEⅡ评分、Child-Pugh分级C级比例及血氨分别为(64.5±8.2)岁、(18.7±2.6)d、(98.1±8.5)U/L、(82.4±7.3)U/L、(23.9±3.2)分、60.00%、(72.1±8.3)μmol/L,均显著高于DLC组[(57.4±7.5)岁、(11.5±1.8)d、(71.4±7.2)U/L、(67.1±6.6)U/L、(17.3±3.5)分、18.60%、(54.4±6.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ALT、AST、TBIL、APACHEⅡ评分、Child-Pugh分级及血氨与肝DLC继发肝性脑病风险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APACHEⅡ评分、Child-Pugh分级及血氨为DLC继发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预测DLC肝性脑病1年死亡截断值为66.7岁,敏感度为0.823,特异度为0.793;APACHEⅡ评分预测DLC肝性脑病1年死亡截断值为24.5分,敏感度为0.807,特异度为0.756;Child-Pugh分级预测DLC肝性脑病1年死亡截断值C级,敏感度为0.782,特异度为0.824;血氨预测DLC肝性脑病1年死亡截断值为75.3μmol/L,敏感度为0.855,特异度为0.863。结论年龄、APACHEⅡ评分、Child-Pugh分级及血氨为DLC继发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患者预后相关。年龄≥66.7岁、APACHEⅡ评分≥24.5分、Child-Pugh分级C级及血氨≥75.3μmol/L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失代偿期 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肝性脑病患者饮食管理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马蓉霞 杨晓娟 张文杰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885-887,共3页
肝性脑病(HE)是终末期肝病常见的并发症,常与营养不良有关。充足的营养对其至关重要,饮食是其治疗方式中一个重要但未被充分利用的方面。因此,研究HE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并重点介绍HE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建议,以期帮助临床医生对HE患... 肝性脑病(HE)是终末期肝病常见的并发症,常与营养不良有关。充足的营养对其至关重要,饮食是其治疗方式中一个重要但未被充分利用的方面。因此,研究HE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并重点介绍HE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建议,以期帮助临床医生对HE患者进行更合理的营养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营养不良 饮食管理 机制
下载PDF
肝性脑病大鼠经粪便细菌移植后的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分析
17
作者 王威巍 刘丰睿 +1 位作者 吕朝华 申呈祥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913-917,共5页
目的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及粪便细菌移植(FMT)模型,探索细菌移植后肝性脑病大鼠肠道菌群的改变。方法选择30只SD大鼠,采用四氯化碳联合乙醇的方法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肝性脑病模型组,C组为... 目的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及粪便细菌移植(FMT)模型,探索细菌移植后肝性脑病大鼠肠道菌群的改变。方法选择30只SD大鼠,采用四氯化碳联合乙醇的方法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肝性脑病模型组,C组为FMT组,每组10只。B组进行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C组进行FMT(按200μL/d灌胃,每毫升细菌溶液含细菌1.5×10^(11))。每天观察大鼠生存情况。收集大鼠肠道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实验过程中大鼠共死亡9只,A组无死亡。FMT前后,C组大鼠移植后体重明显增加。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发现C组较B组可有效地改善菌种的多样性和丰度;与A组比较,B、C组中变形菌门含量显著升高,拟杆菌门丰度显著降低。结论FMT可以改变肝性脑病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细菌移植 肝性脑病 宏基因组 肠道菌群 大鼠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联合INR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张莉 陈伟杰 +3 位作者 刘一村 卞兆连 邵建国 薛红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albumin ratio,RAR)联合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白蛋白比值(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albumin ratio,RAR)联合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8年6月—2022年6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肝硬化并发HE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90 d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109例)和死亡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研究影响HE预后的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RAR联合INR对肝硬化并发HE的预测效能。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总胆红素、白蛋白、血清钠、INR、红细胞分度宽度、PLT计数、RAR、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MELD-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上述变量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RAR(OR=1.105,95%CI:1.051~1.161,P<0.001)和INR(OR=0.259,95%CI:0.069~0.965,P=0.044)是影响肝硬化并发HE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RAR、INR、RAR联合INR 3种评分模型的AUC分别为0.803、0.712、0.812。结论:RAR联合INR对肝硬化患者并发HE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作为预测肝硬化并发HE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肝性脑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白蛋白比值 国际标准化比值 预后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早期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9
作者 李桂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44-0146,共3页
对早期肝性脑病患者的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优质护理方案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0例早期肝性脑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一为对照护理组,以常规护理方式进行疾病干预,其二为优质护理组,以全面的优质护理措施进行疾... 对早期肝性脑病患者的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优质护理方案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0例早期肝性脑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一为对照护理组,以常规护理方式进行疾病干预,其二为优质护理组,以全面的优质护理措施进行疾病干预,分析两组肝性脑病患者一年后的病情变化、复发率、病死率。结果 从本次护理研究的对比结果来看,护理对照组肝性脑病患者一年后的病情变化、复发率、病死率明显低于优质护理组(P<0.05)。结论 对于早期肝性脑病患者而言,相较于常规的护理方式,以优质的护理方案对其进行疾病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改善发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早期 肝性脑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20
作者 王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25-0027,共3页
评价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8月-2023年8月为实验截点,该截点接收的乙肝肝硬化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共85例。奇偶数法分为甲组(n=43)、乙组(n=42),分别给予联合用药、单一... 评价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8月-2023年8月为实验截点,该截点接收的乙肝肝硬化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共85例。奇偶数法分为甲组(n=43)、乙组(n=42),分别给予联合用药、单一用药。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实验室检验结果、安全性、血氨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甲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用药安全性比较,甲组结果高于乙组(P<0.05)。用药前患者实验室检验结果比较无意义(P>0.05);用药后甲组实验室结果优于乙组(P<0.05)。用药前两组血氨水平比较无意义(P>0.05);用药后3-14d,甲组血氨水平低于乙组(P<0.05)。结论 根据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疾病特点,采取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促进疾病转归,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硬化 细菌感染 肝性脑病 治疗效果 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