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器官移植
1
作者 张莉 胡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5-671,共7页
近年来,在器官移植候选者和受者中预防和治疗HCV的策略发展迅速。尽管HCV感染在肝或非肝实体器官移植中不再威胁移植结果,但它们仍然是研究的焦点。由于丙型肝炎仍然是全球因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衰竭和肝细胞癌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需... 近年来,在器官移植候选者和受者中预防和治疗HCV的策略发展迅速。尽管HCV感染在肝或非肝实体器官移植中不再威胁移植结果,但它们仍然是研究的焦点。由于丙型肝炎仍然是全球因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衰竭和肝细胞癌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合适的采取器官移植,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而近年来随着HCV阳性实体器官供体的增加,且对器官的需求仍显著超过供应,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全球逐渐开展将HCV阳性供体器官移植到HCV阴性受体中,这将可能显著提高移植率并降低等候名单死亡率。目前抗HCV治疗的有效性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机会,通过增加器官移植的可及性和降低候诊死亡率将显著提高终末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病毒 器官移植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宇 邢文革 +1 位作者 刘中夫 金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2-678,共7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为HCV感染者的检测发现和诊断提供关键依据。近年来,HCV感染检测技术不断发展,检测试剂性能显著提高,新的检测服务策略不断出现并逐步推广应用。本文归纳了国内外HC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检测策略,...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为HCV感染者的检测发现和诊断提供关键依据。近年来,HCV感染检测技术不断发展,检测试剂性能显著提高,新的检测服务策略不断出现并逐步推广应用。本文归纳了国内外HC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检测策略,总结了HCV感染检测的方法,分析了新方法和新策略对我国HCV感染防控带来的影响。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有效可行的检测策略有助于HCV感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终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主要公共卫生危害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生物标记 诊断
下载PDF
血液透析人群中消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3
作者 甘良英 左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9-664,共6页
我国血液透析人群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于血液透析治疗的特殊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患病率和新发病率都远高于普通人群。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倡议,实现血液透析人群的微消除,应严... 我国血液透析人群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于血液透析治疗的特殊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患病率和新发病率都远高于普通人群。为了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倡议,实现血液透析人群的微消除,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手卫生,切断医源性感染的途径,特别是避免血液透析中心的HCV感染暴发;对新入和转换透析中心的患者进行HCV感染筛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定期筛查,及早发现HCV新发感染;与专科医生合作,对有HCV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肝炎病毒属 疾病消除
下载PDF
直接抗病毒药物在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冉锡萍 蔡大川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82-1687,共6页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肝硬化的发生,肝硬化后出现肝细胞癌等并发症是慢性肝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抗病毒治疗可以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改善肝炎、肝纤维化,进而延缓病程进展。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在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安全性...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肝硬化的发生,肝硬化后出现肝细胞癌等并发症是慢性肝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抗病毒治疗可以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改善肝炎、肝纤维化,进而延缓病程进展。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在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证实,其是否能改善肝硬化患者疾病并发症和预后逐渐成为讨论和研究的热点。相关数据主要由国外学者报告,我国DAA上市较晚,尚缺乏中远期数据。本文回顾了最新的相关研究,对DAA在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肝硬化 直接抗病毒药物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155、miR-205-5p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
5
作者 肖小丽 谢瑶 龙志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967-971,共5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155和miR-205-5p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丙型肝炎患者141例,根据基因分型将其分为丙型肝炎病毒(HCV)-1b组(92例)和非HCV-1b组(49例),另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41例为对照组。比较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155和miR-205-5p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丙型肝炎患者141例,根据基因分型将其分为丙型肝炎病毒(HCV)-1b组(92例)和非HCV-1b组(49例),另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41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血清miR-155、miR-205-5p水平;根据肝炎活动度分级,将丙型肝炎患者分为G0、G1、G2、G3、G4级,比较5组血清miR-155、miR-205-5p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55、miR-205-5p诊断丙型肝炎患者肝炎活动度为G1—G4级的临床价值。结果HCV-1b组和非HCV-1b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非HCV-1b组和HCV-1b组血清miR-155水平依次升高,血清miR-205-5p水平依次降低(P<0.05);随着肝炎活动度分级的增加,血清miR-155水平依次升高,miR-205-5p水平依次下降(P<0.05);miR-155、miR-205-5p以及两者联合诊断丙型肝炎患者肝炎活动度为G1—G4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5、0.793和0.913,联合优于二者各自单独诊断(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155水平上升,miR-205-5p水平下降,两者联合对肝炎活动度为G1—G4级的诊断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微RNAS 丙型肝炎病毒 微小RNA-155 微小RNA-205-5p HCV-1b基因型 肝炎活动度
下载PDF
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级”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20
6
作者 魏欣 谢玉梅 +5 位作者 陈琳 潘蕾 郝春秋 王九平 白雪帆 贾战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条件下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拟定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级规范治疗标准。方法选择确诊为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82例,以32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为对照,根据肝硬化程度、脾功能亢进情况以及抗病毒治疗的耐受分...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肝硬化不同条件下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拟定丙型肝炎肝硬化的分级规范治疗标准。方法选择确诊为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82例,以32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为对照,根据肝硬化程度、脾功能亢进情况以及抗病毒治疗的耐受分为不同抗病毒治疗组:在采取造血因子刺激、脾栓塞或脾切除治疗后,观察患者脾功能亢进的缓解情况,解决脾功能亢进后,以标准治疗方案为基础,采取"分级"抗病毒治疗策略,可以实施更为主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分析不同组别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并随访患者肝功能恢复状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各组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在给予抗病毒治疗后,脾栓塞及脾切除治疗组均有约60%患者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而其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率分别为59.3%与63.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显著下降。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分级"抗病毒治疗策略,通过采取不同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病毒属 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病毒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7
作者 潘蕾 魏欣 +4 位作者 谢玉梅 郝春秋 王九平 贾战生 白雪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84-85,95,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与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CV/HBV)共感染者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疗效的观察。方法治疗前后定期采集31例CHC、30例HCV/HBV共感染者的外周血,检测HCV RNA、HBV DNA和肝脏纤维化...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与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CV/HBV)共感染者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疗效的观察。方法治疗前后定期采集31例CHC、30例HCV/HBV共感染者的外周血,检测HCV RNA、HBV DNA和肝脏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CHC患者血清中HCV RNA含量51.6%<102拷贝/ml,HCV/HBV共感染者HCV、HBV下降均不理想。结论 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HCV/HBV共感染者疗效较单纯丙型肝炎患者差,但对HBV、HCV有抑制作用,并部分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及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炎病毒属 肝炎病毒 乙型 干扰素Α
下载PDF
AASLD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指南2011年更新版 被引量:95
8
作者 王美霞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245-1254,共10页
本指南由美国肝病学会(AASLD)讨论批准,并经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和美国胃肠病学会和全国病毒性肝炎圆桌会议认可。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炎病毒属 诊疗原则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BV DNA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朱复生 秦玉杰 +2 位作者 成振江 江培荣 张玲慧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6-137,141,共3页
目的探讨HCV重叠感染对HBV感染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HBV D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HBV感染血清标志物阳性的MHD患者178名,将其分为HBV合并HCV感染组(HBV+HCV+组,n=86)和单纯HBV感染组(HBV+HCV-组,n=92),同时检测两组HBV DNA水平及... 目的探讨HCV重叠感染对HBV感染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HBV D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HBV感染血清标志物阳性的MHD患者178名,将其分为HBV合并HCV感染组(HBV+HCV+组,n=86)和单纯HBV感染组(HBV+HCV-组,n=92),同时检测两组HBV DNA水平及主要血生化指标。结果两组ALT、AS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HBV+HCV+组HBVDNA水平较HBV+HCV-组明显降低[(0.42±0.10)log scale/ml vs(1.25±0.28)log scale/ml,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V感染与低HBV DNA水平独立相关(OR=0.316,95%CI:0.124~0.703,P<0.01)。结论在HBV感染的MHD患者中,合并HCV感染能显著降低患者的HBV DNA水平,而不引起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病毒属 重叠感染 血液透析滤过
下载PDF
CLEC4L介导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禄化 聂青和 +1 位作者 王媛媛 汪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941-94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非整合素蛋白3(CLEC4L)介导丙型肝炎病毒(HCV)对人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情况,观察相关抗体体外干预CLEC4L与HCV结合作用的初步研究。方法培养滋养层细胞设CLEC4L单抗组、甘露聚糖组,同时设对照组。HCV与CLEC4L作用...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非整合素蛋白3(CLEC4L)介导丙型肝炎病毒(HCV)对人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情况,观察相关抗体体外干预CLEC4L与HCV结合作用的初步研究。方法培养滋养层细胞设CLEC4L单抗组、甘露聚糖组,同时设对照组。HCV与CLEC4L作用之前,先分别加入CLEC4L单抗及甘露聚糖进行干预,同时以高滴度HCV RNA阳性血清与各组细胞共培养。经RT-PCR法检测HCV感染后细胞内HCV RNA含量的变化。结果 CLEL4L单抗组细胞内HCV RNA水平较低,甘露聚糖组显示类似结果。结论 CLEC4L能够介导HCV进入人胎盘滋养层细胞,CLEC4L单抗和甘露聚糖对HCV与人滋养层细胞的结合有一定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滋养层 体外研究
下载PDF
我国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型与非基因1型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聂红明 陈建杰 +5 位作者 董慧琳 杨雨齐 王成宝 李泓町 陈逸云 高月求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初步明确我国HCV基因1型与非基因1型的基本临床特征。方法通过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经具备国际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采用国际通用的测序法进行病毒基因型分析,并进一步对HCV基因1型与非基因1型的临床特征进行了... 目的初步明确我国HCV基因1型与非基因1型的基本临床特征。方法通过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经具备国际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采用国际通用的测序法进行病毒基因型分析,并进一步对HCV基因1型与非基因1型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共采集来自全国东西南北中的18个研究中心的764例患者血浆标本,男性384例,女性380例,平均年龄(44.9±14.3)岁,平均病程(7.7±7.3)年。通过临床特征分析发现,基因1型患者年龄分布偏大,病程较长;将横断面调查时患者的ALT水平进行比较,基因1型中有54.9%的患者ALT处于异常,非基因1型中有56.9%的患者ALT处于异常,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横断面调查时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水平进行比较,基因1型中有39.6%的患者BMI异常,非基因1型中有31.6%的患者BMI异常,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感染途径分为输血感染与非输血感染,在输血感染患者中,66.1%的输血感染患者为基因1型,在非输血感染患者中,非基因1型占5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基因1型相比,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型患者年龄分布偏大,病程较长,多为输血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炎病毒属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构建及在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25
12
作者 李克 王琳 +3 位作者 成军 张玲霞 陆荫英 李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 (core)蛋白的功能 ,在真核生物酵母细胞中表达HCV核心蛋白基因。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的方法在HCV全长质粒 pBRTM HCV为膜板扩增HCV核心蛋白基因 ,克隆到pGEM T载体中 ,双酶切后回收连接到酵... 目的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核心 (core)蛋白的功能 ,在真核生物酵母细胞中表达HCV核心蛋白基因。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的方法在HCV全长质粒 pBRTM HCV为膜板扩增HCV核心蛋白基因 ,克隆到pGEM T载体中 ,双酶切后回收连接到酵母表达质粒 pGBKT7中表达。提取酵母蛋白质 ,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和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HCV核心蛋白基因酵母表达载体 ,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了HCV核心蛋白在酵母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在胞内存在 ,分子量 2 2 0 0 0ku左右。结论 :HCV核心蛋白在酵母中表达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属 病毒核心蛋白质类 基因表达 载体 酵母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所致胰岛素抵抗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静 陈红 +1 位作者 张立婷 刘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45-548,共4页
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易发生胰岛素抵抗(IR)。实验表明CHC相关IR不但与肝脂肪变性、肝纤维化、食管静脉曲张、肝细胞肝癌、肝癌扩散及一些肝外临床表现有关,还降低了以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早期及持续应答率。已... 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易发生胰岛素抵抗(IR)。实验表明CHC相关IR不但与肝脂肪变性、肝纤维化、食管静脉曲张、肝细胞肝癌、肝癌扩散及一些肝外临床表现有关,还降低了以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早期及持续应答率。已有较多实验利用各种模型分析了丙型肝炎病毒(CHV)导致IR的发病机制,现对当前研究已知的几个分子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抗药性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炎病毒属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7种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钟运华 庄俊华 +1 位作者 赵蓉 张战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75-276,279,共3页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自身抗体情况,了解HCV感染后疾病严重程度与抗核抗体(ANA)谱阳性率的关系。方法收集123例HCV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HCV组,根据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3组:A组,急性丙型肝炎17例;B组,慢性丙型肝...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自身抗体情况,了解HCV感染后疾病严重程度与抗核抗体(ANA)谱阳性率的关系。方法收集123例HCV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HCV组,根据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3组:A组,急性丙型肝炎17例;B组,慢性丙型肝炎64例;C组,肝硬化42例。将排除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健康者5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抗HCV抗体,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123例HCV感染者血清中抗dsDNA、核小体、组蛋白、Sm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0、SSA/Ro60kD、SSA/Ro52kD、SSB/La、CENP-B、Scl70、U1-snRNP、AMA-M2、Jo-1、PM-Scl、Mi-2和Ku抗体。结果 47.2%(58/123)HCV感染者至少1种自身抗体阳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A谱17种自身抗体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抗SSA/Ro52kD抗体(23.6%)、抗SSB/La抗体(6.5%)、抗Mi-2抗体(5.7%)、抗PCNA抗体(4.9%)、抗核小体抗体(3.3%)、抗Ku抗体(3.3%),抗dsDNA、SmD1、AMA-M2、PM-Scl抗体均为1.6%,抗组蛋白、P0、SSA/Ro60kD、CENP-B、U1-snRNP、Jo-1抗体均为0.8%,未发现抗Scl-70抗体。ANA谱阳性率与HCV感染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急性丙型肝炎患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肝硬化患者的ANA谱阳性率分别为47.1%、40.6%和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结论 HCV感染者可检测到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异度抗体,其ANA谱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及HCV感染疾病的严重程度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抗体 抗核 自身免疫
下载PDF
广西地区不同传播途径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与基因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明月 苏明华 +7 位作者 江建宁 廖柏明 韦智 陈旭 刘志红 韦麒 滕春玲 何丽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534-3538,共5页
背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HCV基因型与干扰素的应答关系密切,HCV基因型的分布随地理位置变化而不同。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不同传播途径的HCV感染者与HC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 背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HCV基因型与干扰素的应答关系密切,HCV基因型的分布随地理位置变化而不同。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不同传播途径的HCV感染者与HC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230例HCV RNA阳性患者的血清标本,记录患者HCV传播途径,包括输血、静脉药瘾、性途径、其他(如文身、打耳洞、口腔治疗等)、不明原因等。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扩增HCV NS5B区段后,将得到的PCR终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已注册的标准株全基因序列比对出基因型及基因亚型,分析传播途径与HCV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NS5B区段PCR终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目的条带为377 bp,电泳条带显示较清晰。230例样本中222例成功扩增并得出HCV基因型分型:1a亚型27例(12.16%),1b亚型102例(45.95%),2a亚型11例(4.95%),3a亚型15例(6.76%),3b亚型29例(13.06%),6a亚型34例(15.32%),6d亚型1例(0.45%),6e亚型1例(0.45%),混合型(1b+6c)2例(0.90%)。经输血途径传播者93例,经静脉药瘾途径传播者56例,经性途径传播者21例,经其他途径传播者36例,经不明原因途径传播者16例。经其他途径传播者HCV基因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输血、静脉药瘾、性途径传播者HCV基因型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输血途径以1型多见;静脉药瘾途径以1型、3型、6型多见;性途径以1型、3型多见。结论随着传播途径的改变,HCV基因型的分布也发生变化,其中经输血途径传播的HCV基因型以1b亚型为主;静脉药瘾途径以1a、3b、6a亚型为主;性途径以1a、3b亚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疾病传播 传染性 基因型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杨瑞锋 魏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检测包括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NAT),前者包括HCV抗体(抗-HCV)、核心抗原检测,后者包括定性/定量RNA检测和基因型/亚型检测。抗-HCV检测是应用最广的HCV感染筛查试验,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但其缺点是窗口...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检测包括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NAT),前者包括HCV抗体(抗-HCV)、核心抗原检测,后者包括定性/定量RNA检测和基因型/亚型检测。抗-HCV检测是应用最广的HCV感染筛查试验,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但其缺点是窗口期较长,不能判别是活动性感染还是病毒已被清除,不适用于免疫缺陷人群。HCV RNA是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既往定性RNA检测灵敏度较高,但随着实时定量PCR技术的成熟,定量检测灵敏度不断提高,线性范围不断拓宽,适用于临床抗病毒治疗应答的监测,也正逐步取代定性检测用于血液制品的筛查。近年HCV抗原检测和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已用于HCV感染的筛查及治疗监测,但其灵敏度尚不及NAT。目前主流的HCV基因分型试剂检测基因型有较高的符合率,而检测亚型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方法学上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肝炎 丙型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多CTL表位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构建及体外刺激T细胞应答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云 李端 +5 位作者 陈琳 赵甫涛 马力 汪鸿 潘蕾 贾战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多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树突状细胞(DC)疫苗,观察其体外刺激的T细胞反应,为下一步做体内免疫实验提供一定的资料。方法构建和制备出含绿色荧光蛋白(GFP)标签的HCV两个CTL表位的重组腺病毒,感染DC,直接...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多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树突状细胞(DC)疫苗,观察其体外刺激的T细胞反应,为下一步做体内免疫实验提供一定的资料。方法构建和制备出含绿色荧光蛋白(GFP)标签的HCV两个CTL表位的重组腺病毒,感染DC,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感染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CV多CTL表位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感染前后DC的CD80、CD83、CD86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的表达,CCK-8法观察感染重组腺病毒的DC促进T细胞的增殖效应。ELISA检测重组腺病毒刺激后的DC培养上清液内白细胞介素(IL)-12及DC和T细胞混合培养上清液内干扰素(IFN)-γ的含量。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结果成功构建含GFP标签的HCV多CTL表位的重组腺病毒,并在DC中表达。重组腺病毒能促进DC成熟,DC的CD80、CD83、CD86和HLA-DR的表达分别为(71.19±3.29)%、(81.21±5.07)%、(91.23±4.24)%、(97.95±5.31)%。感染DC后促进同源T细胞增殖,DC:T为1:10时增殖指数为6.806±0.247。分泌的IL-12和IFN-γ也明显增多,分别达到(193.83±6.25)pg/ml和(111.14±2.09)pg/ml。感染DC刺激的CTL能特异性杀伤转染FL-J6/JFH的Huh-7.5细胞,当效靶比为100:1时,AD1-DC-L的杀伤率为35.99%。结论重组多CTL表位腺病毒在体外能有效感染DC,促进了T细胞反应,为下一步抗HCV的DC疫苗研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表位 树突细胞 病毒肝炎疫苗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下载PDF
黄芩苷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健蕊 陈金花 +3 位作者 李虎 董飚 马雪梅 彭宗根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7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活性。方法在体外无细胞系统中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检测黄芩苷对HCV NS3/4A蛋白酶和NS3解旋酶的抑制活性;在Huh7.5细胞培养内分析其对野生型及临床常见耐药型HCV感染的抑制作用,并考察与目前临... 目的研究黄芩苷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活性。方法在体外无细胞系统中应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检测黄芩苷对HCV NS3/4A蛋白酶和NS3解旋酶的抑制活性;在Huh7.5细胞培养内分析其对野生型及临床常见耐药型HCV感染的抑制作用,并考察与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病毒药物联合抗HCV的活性。结果黄芩苷具有抑制HCV NS3/4A蛋白酶活性,但对NS3解旋酶无抑制作用。细胞培养内抗HCV活性测定显示,黄芩苷抑制野生型HCV复制的半数抑制浓度(EC_(50))为(31.306±9.559)μmol/L,抑制蛋白酶抑制剂常见耐药突变A156T和D168V突变HCV复制的EC_(50)分别为(53.175±19.141)μmol/L和(66.722±30.994)μmol/L,抑制多聚酶抑制剂常见耐药突变S282T突变HCV复制的EC_(50)为(63.673±19.770)μmol/L。黄芩苷与多聚酶抑制剂索非布韦联用还具有协同抗病毒效果,但与具有相同作用机制的西咪匹韦联用有拮抗作用。结论黄芩苷具有抗HCV作用,其机制为抑制HCV蛋白酶,对蛋白酶抑制剂常见耐药突变病毒有效,与多聚酶抑制剂联用有协同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黄芩苷 蛋白酶抑制药 药物协同作用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1b基因型核心蛋白对HepG2细胞Bax与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孝华 刘玲玲 +1 位作者 雷创 周清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核心蛋白(C)对HepG2细胞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与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以探索1b型HCV C蛋白与HepG2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扩增出HCV-1b-C基因,经双酶切后连接pcDNA3.1(-),成功...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核心蛋白(C)对HepG2细胞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与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以探索1b型HCV C蛋白与HepG2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扩增出HCV-1b-C基因,经双酶切后连接pcDNA3.1(-),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CV-1b-C。利用脂质体转染HepG2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其mRNA及蛋白的表达,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成功后HCV-1b-C对HepG2细胞Bax与Bcl-2表达的影响,并设转染空质粒组及未处理组作对照。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CV-1b-C;瞬时转染HepG2细胞,成功表达HCV C mRNA及蛋白;转染C基因组的Bax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与转染空质粒组及未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C基因组的Bcl-2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多,与转染空质粒组及未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b基因型HCV C蛋白转染HepG2细胞会导致Bax表达减少及Bcl-2表达增多,降低Bax/Bcl-2比值,可能是抑制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病毒核心蛋白质类 肝细胞 BCL-2相关X蛋白质 基因 BCL-2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与ALT、AST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戚应杰 岳莉 +1 位作者 朱义媛 陈苓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载量与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6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载量与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6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水平。结果 56份样本中HCV RNA阳性率为57.1%(32/56),HCV RNA阳性样本中ALT、AST异常率明显高于HCV RNA阴性样本。HCV RNA含量高、低与ALT、AST异常率呈正相关,但与ALT、AST水平无关。结论 HCV RNA定量检测及结合ALT、AST检测结果分析有助于了解HCV在体内的复制水平和肝脏炎性反应状态,指导临床用药及观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病毒载量 丙氨酸转氨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