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感染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绩彰 徐凤翙 +8 位作者 吴让庄 郭仁能 邢贻忠 黄定良 李善文 林绍雄 黄捷敏 刘姚若 陈冬燕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53-253,共1页
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是寄生于哺乳动物胆管中的大型吸虫,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肝片形吸虫寄生于人体,在世界各地陆续有报道,迄今已报告2594例(ChenandMof,1990),国内报告50余例[1]。1986-1... 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是寄生于哺乳动物胆管中的大型吸虫,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肝片形吸虫寄生于人体,在世界各地陆续有报道,迄今已报告2594例(ChenandMof,1990),国内报告50余例[1]。1986-1991年,我们采用改良加藤法,在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虫感染 肝片形吸虫 加藤 人体寄生虫 吸虫 粪类圆线虫 卵黄细胞 肝片形吸虫 分布调查
下载PDF
戊型肝炎伴肝片形吸虫感染1例报告
2
作者 权彤彤 王惠萱 +1 位作者 严枫 胡毅 《感染.炎症.修复》 2011年第4期244-244,共1页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于1982年发现,经粪-口途径传播而引起戊型肝炎(戊肝).戊肝是人兽共患性疾病,我国是高流行区之一.肝片形吸虫病由肝片形吸虫引起,是一种人兽共患疾病,我国人群感染率极低.戊型肝炎伴肝片形吸虫...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于1982年发现,经粪-口途径传播而引起戊型肝炎(戊肝).戊肝是人兽共患性疾病,我国是高流行区之一.肝片形吸虫病由肝片形吸虫引起,是一种人兽共患疾病,我国人群感染率极低.戊型肝炎伴肝片形吸虫混和感染更是少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感染 戊型炎病毒 人兽共患性疾病 肝片形吸虫 人兽共患疾病 粪-口途径 人群感染率 高流行区
下载PDF
肝片形吸虫重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对SD大鼠的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闻晓波 冉旭华 +5 位作者 王春仁 宋佰芬 魏晓曼 李晓娟 王密 苗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48,53,共4页
目的分析肝片形吸虫重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FhGST)对SD大鼠的免疫原性。方法将已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FhGST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宿主菌,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精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目的分析肝片形吸虫重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FhGST)对SD大鼠的免疫原性。方法将已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FhGST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宿主菌,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精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免疫反应性。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蛋白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蛋白免疫组以纯化的重组蛋白皮下注射免疫Sd大鼠,抗原免疫剂量为200μg/(只·次),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3周。佐剂对照组以PBS代替免疫抗原同法注射。免疫前、每次免疫后和末次免疫后3周、6周鼠尾采血,分离血清。利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大鼠血清IgG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噻唑兰法(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经纯化获得重组FhGST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M_r 31300处出现单一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纯化重组FhGST蛋白能识别自然感然肝片形吸虫的山羊阳性血清,在M_r 31 300处可见特异的免疫反应带。重组FhGST蛋白免疫SD大鼠后,可诱导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在免疫后第9周,抗体效价达到顶峰(1:89 144),且明显高于佐剂对照组(1:1000)重组蛋白能显著刺激大鼠脾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结论重组FhGST蛋白能诱导SD大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谷胱甘肽-S 转移酶 SD大鼠 免疫原性
下载PDF
肝片形吸虫重组组织蛋白酶L的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冉旭华 闻晓波 +2 位作者 王春仁 李晓娟 魏晓曼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分析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重组组织蛋白酶L(CatL)的免疫反应性,以及对SD大鼠的免疫原性。方法诱导含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FhCatL的大肠埃希菌BL21(DE3)宿主菌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以感染肝片形吸虫山羊血清为一抗... 目的分析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重组组织蛋白酶L(CatL)的免疫反应性,以及对SD大鼠的免疫原性。方法诱导含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FhCatL的大肠埃希菌BL21(DE3)宿主菌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以感染肝片形吸虫山羊血清为一抗,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免疫反应性。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重组蛋白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免疫组大鼠皮下注射纯化的重组FhCatL,200μg/(只·次),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3周;对照组用等量PBS与佐剂混合后注射。于第2次和末次免疫前,以及末次免疫后3、6和9周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利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大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经纯化获得重组FhCatL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42 000。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纯化重组蛋白能被感染肝片形吸虫的山羊血清识别。重组FhCatL蛋白免疫SD大鼠后可诱导产生特异性IgG抗体,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逐渐升高,于末次免疫后3周抗体效价达到峰值(1∶102 400),明显高于对照组(1∶1 000)。免疫组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为2.176±0.047,显著高于对照组(1.171±0.032)(P<0.05)。结论重组FhCatL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组织蛋白酶L 免疫原性 免疫反应性
下载PDF
胆管检出肝片形吸虫1例报道 被引量:5
5
作者 侯霞 李田科 +1 位作者 赵东岩 张玉凤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6-326,共1页
关键词 胆管检查 肝片形吸虫感染 诊断 剖腹探查术 误诊
下载PDF
胆道镜治疗三级胆管肝片形吸虫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和红春 杜锐锋 +1 位作者 胡新辉 张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01-301,共1页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胆道镜 胆管 三级 治疗 文献报道
下载PDF
国产三氯苯咪唑驱除山羊肝片形吸虫效果试验 被引量:7
7
作者 陶建平 许金俊 +1 位作者 刘建明 盛红兵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6期82-83,92,共3页
以国产三氯苯咪唑对自然感染肝片形吸虫的山羊进行了驱虫试验 ,并以硝氯酚为药物对照。结果表明 ,三氯苯咪唑 5mg/ 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9.3 %和 92 .9% ,驱净率为 75% ;三氯苯咪唑1 0 mg/ kg体重的剂量... 以国产三氯苯咪唑对自然感染肝片形吸虫的山羊进行了驱虫试验 ,并以硝氯酚为药物对照。结果表明 ,三氯苯咪唑 5mg/ 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9.3 %和 92 .9% ,驱净率为 75% ;三氯苯咪唑1 0 mg/ 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均为 1 0 0 % ,驱净率为 1 0 0 % ;硝氯酚 5mg/ kg体重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驱虫率为 1 0 0 % ,但对童虫的仅为 74.3 % ,而驱净率仅为 6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效果 国产三氯苯咪唑 山羊 肝片形吸虫
下载PDF
漂浮液反向分离收集肝片形吸虫卵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家斌 郑智钢 +2 位作者 陈济洪 于刚 陈步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漂浮法 虫卵 收集 分离 反向 试验 液体表面
下载PDF
肝片形吸虫囊蚴培育及其中间宿主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闵正沛 李军 黎志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6-7,共2页
本文报告了广西肝片形吸虫中间宿主的种类为小土蜗螺和斯氏萝卜螺。对不同剂量毛蚴感染中间宿主椎实螺的存活率,椎实螺的繁殖及其对干旱的抵抗力;尾蚴的逸出时间、数量;囊蚴对终宿主山羊羔的感染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观察。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囊蚴培育 中间宿主
下载PDF
三氯苯咪唑混悬剂对绵羊肝片形吸虫的驱除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进忠 李春花 党海森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三氯苯咪唑 驱除试验 放牧绵羊 混悬剂 咪唑类衍生物 驱虫效果 吸虫
下载PDF
三氯苯达唑治疗人肝片形吸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顾伟 邹静 +2 位作者 李芹翠 杜茜茹 焦建明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2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片形吸虫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7例肝片形吸虫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研究其使用三氯苯达唑与其它抗寄生虫药物治疗的对比。结果:7例患者均有相同的临床表现,阿苯达唑、吡喹酮等药物治疗无效,三氯达... 目的:探讨肝片形吸虫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7例肝片形吸虫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研究其使用三氯苯达唑与其它抗寄生虫药物治疗的对比。结果:7例患者均有相同的临床表现,阿苯达唑、吡喹酮等药物治疗无效,三氯达苯唑有效。结论:通过这次肝片形吸虫感染的治疗和临床分析,三氯苯达唑是一种具有良好抗肝片形吸虫药效的药物,对今后治疗肝片形虫病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治疗 三氯苯达唑 疗效
下载PDF
林麝肝片形吸虫病的诊治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洪永 蔡永华 +1 位作者 程建国 王建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6-96,共1页
肝片形吸虫病是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和胆管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林麝是一种濒危的小型反刍动物,野生变家养已有50多年历史。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林麝 诊治 寄生虫病 反刍动物 骆驼 濒危
下载PDF
奥芬达唑干混悬剂对牦牛肝片形吸虫的驱除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宇诚 蔡进忠 +1 位作者 李春花 孙延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驱除试验 奥芬达唑 肝片形吸虫 干混悬剂 牦牛 驱虫药 驱虫效果 水产养殖
下载PDF
肝片形吸虫病2例报告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瑞琳 曹爱莲 詹希美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81-482,共2页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CT 诊断
下载PDF
Dot-ELISA与IHA方法诊断肝片形吸虫病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倪兆朝 周仁贵 +1 位作者 柏坤桃 陶建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9-40,共2页
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对200份经粪检和间接血凝试验(IHA)血检的血清样品进行肝片形吸虫感染的检测,同时在屠宰场现场对50份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剖检相比较。结果显示Dot-ELISA与IHA法相比,阳性符合率较低(84.21%),阴性符合率... 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对200份经粪检和间接血凝试验(IHA)血检的血清样品进行肝片形吸虫感染的检测,同时在屠宰场现场对50份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剖检相比较。结果显示Dot-ELISA与IHA法相比,阳性符合率较低(84.21%),阴性符合率高(95.58%),总符合率94.50%;Dot-ELISA与粪检结果相比,阳性符合率(94.74%)明显高于IHA法;与剖检法比较,Dot-ELISA对屠宰场现场样品的检出率和阳性符合率均为100%。结论:Dot-ELISA较IHA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宜用作牛、羊肝片形吸虫感染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比较
下载PDF
江西高安市郊椎实螺体内肝片形吸虫包氏毛毕吸虫幼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波 周吉薇 +2 位作者 李麟 金保春 吴家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2-44,共3页
肝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很大损失。
关键词 感染情况调查 肝片形吸虫 毛毕吸虫 椎实螺 幼虫 体内 市郊 江西
下载PDF
肝片形吸虫长菲策吸虫及日本血吸虫DNA的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胥全彬 沈永林 刘耀兴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9,共2页
本试验用随机扩增 DNA多态性技术对肝片形吸虫、长菲策吸虫和日本血吸虫虫体总 DNA的多态性进行检测 ,结果筛选出三条具有种鉴别意义的 RAPD谱带。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长菲策吸虫 日本血吸虫 RAPP 多态性检测 蠕虫 粪便学检查
下载PDF
《羚牛1号》对金毛羚牛肝片形吸虫病的疗效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杰 何国声 +8 位作者 张林 朱顺海 徐梅倩 吴龙华 顾永熙 夏述忠 包超一 姜传坤 徐春忠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对反刍类动物有很大的危害。金毛羚牛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由于长期生活在西北干旱地区 ,对肝片形吸虫的抗性很差 ,进入肝片形吸虫疫区后 ,危害变得更严重。为了有效的控制金毛羚牛的肝片形吸...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对反刍类动物有很大的危害。金毛羚牛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由于长期生活在西北干旱地区 ,对肝片形吸虫的抗性很差 ,进入肝片形吸虫疫区后 ,危害变得更严重。为了有效的控制金毛羚牛的肝片形吸虫病 ,需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1号 金毛羚牛 肝片形吸虫 疗效试验 驱虫药物
下载PDF
肉牛肝片形吸虫和矛形双腔吸虫病混感的诊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莉 李明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第1期90-90,94,共2页
1发病情况2014年5月,凌海市(县级市)石山镇庄屯某个体养殖户的牛陆续出现腹泻,食欲减退或者废绝。畜主口述,家临大山,山边有条溪水,牛群经常放牧。入春开始,牛出现渐进性消瘦,身体虚弱,喜卧,特别是犊牛严重腹泻,其中一头还出现了瘤胃... 1发病情况2014年5月,凌海市(县级市)石山镇庄屯某个体养殖户的牛陆续出现腹泻,食欲减退或者废绝。畜主口述,家临大山,山边有条溪水,牛群经常放牧。入春开始,牛出现渐进性消瘦,身体虚弱,喜卧,特别是犊牛严重腹泻,其中一头还出现了瘤胃臌胀症状,前胃弛缓,衰竭严重而死亡。曾使用过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等治疗均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吸虫 肝片形吸虫 瘤胃臌胀 前胃弛缓 食欲减退 渐进性消瘦 个体养殖户 可视黏膜 牛群 凌海市
下载PDF
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肝片形吸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倪兆朝 周仁贵 +1 位作者 柏庆荣 陶建平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7,共3页
以肝片形吸虫成虫虫体制备的纯化抗原为诊断液,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了40只山羊和160头牛血清,并与粪便检查法作平行试验。结果显示肝片形吸虫阳性检出率,IHA法为12.00%,粪便检查法为9.00%。与粪检结果相比,总的血清阳性符合率为62... 以肝片形吸虫成虫虫体制备的纯化抗原为诊断液,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了40只山羊和160头牛血清,并与粪便检查法作平行试验。结果显示肝片形吸虫阳性检出率,IHA法为12.00%,粪便检查法为9.00%。与粪检结果相比,总的血清阳性符合率为62.50%,其中牛为57.14%,山羊为100.00%;总的血清阴性符合率为98.29%,其中牛为97.85%,山羊为100.00%。结论:IHA适合于大规模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快速的筛选出大量的阴性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山羊 间接血凝试验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