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6篇文章
< 1 2 1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瘤样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盛建明 吴群 +2 位作者 赵文和 冯懿正 马志敏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提高肝瘤样病变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3例肝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肝瘤样病变特点:(1)患者发病年龄轻;(2)无肝硬化背景;(3)AFP值正常;(4)与肝癌,尤其AFP阴性肝癌不容易鉴别;(5)预后大多良好。结论详细的病史和影... 目的提高肝瘤样病变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3例肝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肝瘤样病变特点:(1)患者发病年龄轻;(2)无肝硬化背景;(3)AFP值正常;(4)与肝癌,尤其AFP阴性肝癌不容易鉴别;(5)预后大多良好。结论详细的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的特征性改变是诊断肝瘤样病变的关键,如诊断困难,应力争肝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瘤样病变/诊断 肝瘤样病变/治疗
下载PDF
经皮肝瘤内注入无水乙醇结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永茂 张南征 +2 位作者 张国龙 徐卫东 史跃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 评估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时机选择与疗效。方法 对 5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 (PEI)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并与同期 5... 目的 评估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时机选择与疗效。方法 对 5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 (PEI)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并与同期 58例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对照组 )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肿瘤缩小率、AFP下降、Karnofsky评分、0 .5年、1年累计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瘤内注入无水乙醇 TACE 治疗 中晚期 原发性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消肝瘤合剂缓解原发性肝癌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榕平 吴丹红 王莹 《福建中医药》 1996年第1期4-5,共2页
肝区疼痛是原发性肝癌(PLC)的主要特征之一,约占就诊症状的79%,它严重地造成患者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如果能及时地处理肝区疼痛,不仅能为PLC 的临床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使 PLC 患者在有限的宝贵生命中,生活得更有价值。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疼痛 肝瘤合剂
下载PDF
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IQQA^(®)-3D Liver)在肝瘤精准切除的临床与护理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萍 李俊 王丛丛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12期70-72,77,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IQQA^(®)-3D Liver肝脏评估和治疗计划辅助系统)指导肝脏肿瘤精准切除的应用与围术期护理价值。方法收集43例肝脏切除术患者术前CT或MRI增强检查结果,导入IQQA^(®)-3D Liver系统进行模拟手术,计... 目的探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IQQA^(®)-3D Liver肝脏评估和治疗计划辅助系统)指导肝脏肿瘤精准切除的应用与围术期护理价值。方法收集43例肝脏切除术患者术前CT或MRI增强检查结果,导入IQQA^(®)-3D Liver系统进行模拟手术,计算出模拟切除肝脏体积,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进行比较,同时借助三维可视化治疗计划辅助系统来对围术期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43例患者模拟切除肝脏体积为(390.08±441.52)cm3,实际切除肝脏体积为(408.54±469.32)cm3,其比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t=0.297,P=0.693);模拟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968,P<0.01)。且对术后的康复护理辅助显著。结论IQQA^(®)-3D肝脏评估及辅助系统治疗方案可对病变、肝脏实质、肝静脉系统进行三维划分,重建单个肝脏模型,展示了病变与肝内静脉系统的空间关系,并可通过模拟手术功能进行肝脏筛查,计算出肝脏各部位的体积,对指导准确切除肝脏病灶瘤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系统的术前评估和术后辅助护理能够加快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医学 三维可视化系统 肝瘤外科 图形学
下载PDF
消肝瘤合剂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榕平 王莹 《福建中医药》 1997年第3期1-2,共2页
消肝瘤合剂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观察福建省肿瘤医院(350014)王榕平福建省第一康复中心(350011)王莹主题词肝肿瘤/中医药疗法血瘀/中医药疗法脾气虚/中医药疗法@消肝瘤合剂/治疗应用原发性肝癌(PLC)起病隐... 消肝瘤合剂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观察福建省肿瘤医院(350014)王榕平福建省第一康复中心(350011)王莹主题词肝肿瘤/中医药疗法血瘀/中医药疗法脾气虚/中医药疗法@消肝瘤合剂/治疗应用原发性肝癌(PLC)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生存期短,临床就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肝瘤合剂
下载PDF
经动脉碘油栓塞及经皮经肝瘤内注射治疗肝血管瘤分析
6
作者 赵岗 沈华 +2 位作者 郭金鸿 方剑锋 蔡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3年第3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经动脉碘油栓塞及经皮经肝瘤内注射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1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117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A组和对照B组,观察组采用经动脉碘油栓塞联合经皮经肝瘤内注射;对照A组单... 目的分析经动脉碘油栓塞及经皮经肝瘤内注射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1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117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A组和对照B组,观察组采用经动脉碘油栓塞联合经皮经肝瘤内注射;对照A组单用经动脉碘油栓塞;对照B组经皮经肝瘤内注射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24个月患者血管瘤直径的变化情况、整体治疗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瘤直径减少幅度明显更大;观察组总有效率89.2%,对照A组78.4%,对照B组73.3%;三组不良情况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复发率明显更低。观察组整体疗效更明显(P<0.05)。结论经动脉碘油栓塞联合经皮经肝瘤内注射治疗肝血管瘤,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油 栓塞 注射 血管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血管瘤剥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疗效比较
7
作者 贾江坤 余淼 +6 位作者 贾萌 徐健 王佳佳 宋红霞 申权 薛焕洲 陈旭晓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7-290,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血管瘤剥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HH)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诊治的HH患者68例,接受腹腔镜下血管瘤剥除术治疗34例,接受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34例。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结...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血管瘤剥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HH)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诊治的HH患者68例,接受腹腔镜下血管瘤剥除术治疗34例,接受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34例。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剥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和住院花费分别为(144.6±37.2)min、(402.3±132.5)mL、(257.2±48.6)mL和(3.2±0.7)万元,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切除组【分别为(169.5±42.8)min、(537.4±155.8)mL、(335.4±71.2)mL和(3.6±0.6)万元,P<0.05】;在术后3 d,剥除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71.6±14.8)U/L和(48.8±9.2)U/L,均显著低于切除组【分别为(83.1±15.7)U/L和(57.6±10.6)U/L,P<0.05】;术后,剥除组出现胸腔积液、切口液化、切口感染和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7.6%,与切除组的26.5%比,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辅助下血管瘤剥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巨大HH均为有效的手术方案,但血管瘤剥除术更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腹腔引流量,可根据情况适当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腹腔镜 血管剥除术 解剖性切除术 治疗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效能分析
8
作者 张利荣 赵瑞雪 厍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5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5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30例肝肿瘤患者,采取回顾性调查法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A组(115例,...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5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30例肝肿瘤患者,采取回顾性调查法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A组(115例,原发性肝癌)、B组(112例,肝转移瘤)、C组(103例,肝血管瘤),均接受CT灌注成像检查,分析比较三组病灶实质区与周边实质区、正常肝实质区的CT灌注参数。结果:占位病灶实质区CT灌注参数:B组、C组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肝动脉灌注分数(HAF)低于A组,平均通过时间(MTT)长于A组(P <0.05),B组HBF、HAF高于C组,MTT短于C组(P <0.05),三组PS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占位病灶周围实质区CT灌注参数:A组、B组HBF高于C组,HAF低于C组(P <0.05),A组、B组HBF、HAF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PS高于C组、A组(P <0.05),C组、A组PS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HBV、MTT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肝实质区CT灌注参数:B组、C组MTT长于A组,HAF低于A组(P <0.05),B组、C组MTT、HA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三组HBF、HBV、P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患者实施CT灌注成像检查,以获取灌注参数为疾病诊断鉴别提供可行参考,同时还能有效评估肝脏周边组织受累情况,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原发性 转移 血管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检查诊断肝血管瘤和肝细胞癌价值分析
9
作者 魏野 汪施妤 +1 位作者 葛高华 井桂银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9-282,共4页
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MRI)增强扫描诊断肝血管瘤(HH)和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2年6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HH患者32例和HCC患者37例,常规接受CT和MRI增强扫描,经手术或穿刺取得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采用Kappa检验... 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MRI)增强扫描诊断肝血管瘤(HH)和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2年6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HH患者32例和HCC患者37例,常规接受CT和MRI增强扫描,经手术或穿刺取得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采用Kappa检验评定诊断方法之间的一致性,应用MedCalc15.1统计学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学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CT增强扫描发现29例(78.4%)HCC和24例(75.0%)HH,而MRI扫描发现35例(94.6%)HCC和29例(90.6%)HH;经Kappa一致性检验,CT和MRI扫描与病理学诊断HH和HCC具有一致性(Kappa=0.532,P<0.05和Kappa=0.749,P<0.05);MRI扫描诊断肝内占位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94.6%、90.6%和92.8%,显著优于CT诊断(分别为78.4%、75.0%和76.8%),而两者联合诊断并不能显著提高诊断效能(分别为90.6%、90.6%和92.8%)。结论临床在鉴别原发性肝癌与HH困难时,应首先进行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血管 CT扫描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能谱CT增强扫描参数鉴别诊断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价值研究
10
作者 崔甜甜 张海波 陈莉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5-278,共4页
目的研究能谱CT增强扫描参数鉴别诊断肝血管瘤(HH)与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均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HH患者46例和HCC患者32例。术前,均接受能谱C... 目的研究能谱CT增强扫描参数鉴别诊断肝血管瘤(HH)与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均接受肝叶切除术治疗,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HH患者46例和HCC患者32例。术前,均接受能谱CT平扫和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不同单能量CT值、碘(水)浓度(IC)、水(碘)浓度(WC)、病灶碘摄取比值(IUR)和病灶能谱曲线斜率。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采用kappa系数检验,分析动脉期参数和门脉期参数单独或联合诊断HCC的价值。结果HCC组病灶动脉期50~90 keV 5个单能量水平的CT值分别为(152.3±48.5)、(117.5±41.6)、(95.2±34.3)、(83.1±29.8)和(70.5±25.3),均显著高于HH组【分别为(81.4±29.6)、(66.5±21.4)、(58.9±16.5)、(54.6±15.2)和(48.3±13.5),P<0.05】,门脉期5个单能量水平的CT值分别为(177.5±51.2)、(130.9±35.9)、(106.8±22.8)、(85.9±20.3)和(74.6±19.8),均显著高于HH组【分别为(130.9±46.3)、(105.8±31.7)、(84.6±22.9)、(73.4±20.5)和(64.2±15.9),P<0.05】;HCC组动脉期IC、IUR和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2.0±0.6)、(2.7±0.5)和(2.8±0.9),显著高于HH组【分别为(0.8±0.2)、(1.3±0.4)和(1.0±0.3),P<0.05】,门脉期IC、IUR和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2.6±0.8)、(0.9±0.3)和(3.5±1.1),显著高于HH组【分别为(1.7±0.5)、(0.6±0.2)和(2.5±0.8),P<0.05】;动脉期与门脉期参数联合诊断HC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0.6%、89.1%和89.7%,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0.790),显著优于动脉期参数或门脉期参数诊断(P<0.05)。结论应用能谱CT增强扫描参数可以帮助诊断HCC而与HH作鉴别,值得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血管 能谱CT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11
作者 陶国清 许其威 李海锋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MWA)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治疗肝血管瘤(HH)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HH患者,其中46例接受MWA治疗,48例接受LH治疗,术后随访1年。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MWA)与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治疗肝血管瘤(HH)患者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HH患者,其中46例接受MWA治疗,48例接受LH治疗,术后随访1年。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MWA组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日为(17.2±3.5)mL、(22.8±4.4)min、(158.0±31.8)min和(6.3±1.9)d,均显著少于或短于LH组【分别为(208.4±39.7)mL、(26.3±5.1)min、(228.5±43.2)min和(8.1±2.4)d,P<0.05】;手术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5 d,MWA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51.3±7.5)pg/ml和(18.3±3.5)pg/ml,均显著低于LH组【分别为(65.9±10.4)pg/ml和(26.8±4.9)pg/ml,P<0.05】;术后,MWA和LH治疗组感染或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和8.3%,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发现,LH组无肝内血管瘤复发,MWA组43例(93.5%)病灶缩小幅度超过75%。结论采取MWA或LH治疗HH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但考虑到手术风险,在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地采取MWA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微波消融 腹腔镜叶切除术 治疗
下载PDF
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肝脏体积变化对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王燕慧 张秀真 +1 位作者 刘芳 钱皓月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肝转移瘤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脏体积变化对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肝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ACE术治疗,并于术前及术后行CT检查评估肝脏体积(LV)、肿瘤体积(TV)变化;依据术后肝功能... 目的探讨肝转移瘤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肝脏体积变化对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肝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ACE术治疗,并于术前及术后行CT检查评估肝脏体积(LV)、肿瘤体积(TV)变化;依据术后肝功能损伤情况分为2组,收集2组一般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影响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LV在预测肝功能损伤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肝脏体积变化与预后关系。结果86例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出现19例肝功能损伤,损伤率为22.09%(19/86);肝损伤组术后LV小于未损伤组,TV大于未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术后LV、TV预测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0.603,LV预测价值更高。多因素分析显示,△LV分级、术前Child-Pugh分级为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OR>1)。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LV1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7个月,△LV2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随访结束,△LV1级患者生存率为78.95%(45/57),△LV2级患者生存率为51.72%(1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4,P=0.009)。结论肝转移瘤患者TACE术后肝脏体积可发生一定变化,通过CT检测LV能够较好地预测肝功能损伤情况,并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脏体积 功能
下载PDF
基于瘤周肝组织DWI列线图模型预测肝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局部进展研究
13
作者 王晶 曾朝强 +3 位作者 汤梦月 许敏 张小明 陈天武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目的探讨构建基于肝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HCC)瘤周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列线图模型预测局部进展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 目的探讨构建基于肝切除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rHCC)瘤周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列线图模型预测局部进展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断为肝切除术后rHCC患者的MRI资料及临床特征。基于Firevoxel软件测量rHCC瘤周肝组织ADC平均值(peritumor ADCmean,pADCmean)、最小值(peritumor ADCmin,pADCmin)、最大值(peritumor ADCmax,pADCmax)和肿瘤ADC平均值(tumor ADCmean,tADCmean)、最小值(tumor ADCmin,tADCmin)、最大值(tumor ADCmax,tADCmax),以及背景肝组织ADC平均值(background liver tissue ADCmean,bADCmean)、最小值(background liver tissue ADCmin,bADCmin)、最大值(background liver tissue ADCmax,bADCmax)。计算瘤周与背景肝组织ADCmean比值(ratio of pADCmeanto bADCmean,RPB-ADCmean)、ADCmin比值(ratio of pADCminto bADCmin,RPB-ADCmin)、ADCmax比值(ratio of pADCmaxto bADCmax,RPB-ADCmax),以及肿瘤与背景肝组织ADCmean比值(ratio of tADCmeanto bADCmean,RTB-ADCmean)、ADCmin比值(ratio of tADCminto bADCmin,RTB-ADCmin)、ADCmax比值(ratio of tADCmaxto bADCmax,RTB-ADCmax)。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预测rHCC局部进展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例肝切除术后rHCC患者,随访证实肿瘤局部进展率为65.7%(46/7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ADCmin、RPB-ADCmean和异常凝血酶原是肝切除术后rHCC局部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列线图模型预测肝切除术后rHCC在3个月内、6个月内局部进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841,DCA显示模型有较好临床净收益。结论pADCmin、RPB-ADCmean和异常凝血酶原是预测肝切除术后rHCC局部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直观地预测rHCC局部进展,且具有较好的效能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复发 组织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列线图
下载PDF
直肠癌合并肝细胞癌超声检查误诊为肝转移瘤1例分析
14
作者 王闻竹 聂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合并肝细胞癌超声检查误诊为肝转移瘤的原因,总结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直肠癌合并肝细胞癌超声检查误诊为肝转移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入院后CT检查示肝右后叶片状... 目的分析直肠癌合并肝细胞癌超声检查误诊为肝转移瘤的原因,总结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1例直肠癌合并肝细胞癌超声检查误诊为肝转移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入院后CT检查示肝右后叶片状稍低密度占位,边界欠清,诊断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盆腔MRI检查发现直肠中段肿块,提示直肠癌。常规肝脏超声检查示肝S7探及66 mm×44 mm高回声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高回声病灶内可见多个片状相对低回声,病灶周边可见薄厚不均的低回声晕。肝超声造影检查见肝S7病灶于造影剂注入13 s呈不均匀向心性高增强,24 s达峰,病灶内部可见多个片状低增强区,病灶增强边界不清楚;32 s病灶内造影剂开始消退,门静脉期、门静脉晚期病灶内造影剂持续消退,呈不均匀更低增强。超声造影检查提示肝转移瘤。肠镜病理为直肠中分化腺癌,肝穿刺活检病理为肝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Hepatocyte、Glypican-3、Villin、CKp、Ki67(25%)阳性,AFP散在阳性,HSP70弱阳性,Arg-1、CK7、CK20、CDX-2、SATB-2、CEA阴性。结合病理结果,该病例最终确诊为直肠癌合并肝细胞癌。结论结直肠癌合并肝细胞癌时,常规超声检查难以明确诊断。对于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且无肝炎及肝硬化的患者,在参考肿瘤标志物的基础上,仍要考虑肝原发肿瘤可能。若肝脏病灶表现为单发、体积较大、不均匀高回声、低回声晕薄厚不均,结合超声造影呈动脉期向心性不均匀高增强、动脉晚期造影剂可开始消退、门静脉晚期及延迟期呈持续低增强,多考虑不典型肝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多原发癌 直肠癌 细胞癌 转移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检查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儿童肝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分析
15
作者 宋柟 王艺 +1 位作者 黄敏捷 史丽琼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儿童肝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肝母细胞瘤患儿的超声及病理资料,总结不同病理类型(完全上皮细胞型、不伴畸胎样混合型、伴畸胎样混合型)儿童肝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结果36例肝母细胞瘤中...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儿童肝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肝母细胞瘤患儿的超声及病理资料,总结不同病理类型(完全上皮细胞型、不伴畸胎样混合型、伴畸胎样混合型)儿童肝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结果36例肝母细胞瘤中,完全上皮细胞型13例,其中肿瘤位于肝右叶7例,左右叶3例,左叶2例,尾状叶1例,平均肿瘤大小(286.34±23.75)mm^(3),形态规则10例,边界清晰9例,瘤内坏死囊变11例;不伴畸胎样混合型9例,其中肿瘤位于肝右叶4例,左右叶2例,左叶2例,尾状叶1例,平均肿瘤大小(282.59±21.98)mm^(3),形态规则6例,边界清晰5例,瘤内坏死囊变7例;伴畸胎样混合型14例,其中肿瘤位于肝右叶8例,位于左右叶3例,左叶2例,尾状叶1例,平均肿瘤大小(284.61±22.07)mm^(3),形态规则11例,边界清晰10例,瘤内坏死囊变12例。不同病理类型肝母细胞瘤肿瘤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及瘤内坏死囊变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完全上皮细胞型、不伴畸胎样混合型、伴畸胎样混合型肿瘤内部回声和钙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完全上皮细胞型肿瘤内部强回声占比高于不伴畸胎样混合型和伴畸胎样混合型,不伴畸胎样混合型肿瘤内部强回声占比高于伴畸胎样混合型,完全上皮细胞型肿瘤钙化占比低于不伴畸胎样混合型和伴畸胎样混合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儿童肝母细胞瘤内部强回声和钙化均存在差异,其可为临床初步判断肝母细胞瘤患儿病理分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母细胞 超声表现 病理 儿童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陈旧性出血伴囊性变1例报告
16
作者 周文 聂寒秋 周显飞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8-160,共3页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为0.4%~20%,多见于40~50岁女性[1]。肝海绵状血管瘤来源于肝脏血管组织,90%的血管瘤为单发,10%为多发,因生长缓慢,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不明显,通常在体检中或因腹部不适检查腹部影像时...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为0.4%~20%,多见于40~50岁女性[1]。肝海绵状血管瘤来源于肝脏血管组织,90%的血管瘤为单发,10%为多发,因生长缓慢,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不明显,通常在体检中或因腹部不适检查腹部影像时被偶然发现[2]。随着血管瘤的增大,部分患者可伴有上腹部疼痛不适,发生破裂出血的极少见。由肝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自发性瘤内出血、坏死、液化所致的肝囊性肿物更加罕见。我科收治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陈旧性出血伴囊性变患者,现就此病例进行报道并文献复习。患者男,66岁,因“肝脏占位10余年,右上腹胀痛3 d”入院。患者10余年前在当地医院体检,B超发现肝右叶占位,腹部增强CT提示:肝右叶见一类圆形高密度影,直径约44 mm,边界清,周围见环状更高密度影,肝内胆管未见扩张。此后患者无腹部不适,定期复查。入院前3 d患者出现右上腹部胀痛不适,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至门诊就诊,复查腹部增强CT示:肝右叶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周围见环状更高密度影,动态增强后未见异常强化影。B超提示:肝右叶见约48 mm×46 mm大的低回声团,周边可见环形钙化,团块内血流信号不明显,考虑肝右叶低回声团伴环形钙化,性质待定(图1)。患者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遂入院。既往无腹部外伤史、腹部手术史,否认肝炎、肝硬化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两侧对称,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包块未及,墨菲征阴性;肝区、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肝炎系列(乙肝、丙肝、戊肝)、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50、癌胚抗原)等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根据患者手术意愿,术前诊断肝右叶占位,排除手术禁忌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探查见肿块位于肝Ⅶ段表面,大小约5 cm×4 cm,肿块与膈下粘连,边界清,包膜完整,余肝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图2A);遂行腹腔镜下肝右叶肿物剜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剖视病灶见囊壁完整,囊内见黄色糊状液体(图2B、2C)。术后病理提示肝海绵状血管瘤陈旧性出血伴囊性变,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切除标本由扩张血管内皮细胞组成,陈旧性出血,囊性改变;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CD34免疫组化表达阳性(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陈旧性出血 右叶 囊性变 囊性肿物 医院体检 脏血管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在肝细胞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7
作者 袁婷婷 李吉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在肝细胞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贵州茅台医院收治的89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开展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在肝细胞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贵州茅台医院收治的89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开展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磁共振DWI检查。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统计常规MRI平扫、磁共振DWI检查对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检出情况。分析常规MRI平扫、磁共振DWI检查鉴别诊断肝细胞癌、肝血管瘤的价值。分析常规MRI平扫、磁共振DWI检查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比较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患者不同b值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89例肝脏肿瘤患者经术后病理检出肝细胞癌34例,肝血管瘤55例。常规MRI平扫检出肝细胞癌29例,肝血管瘤60例;磁共振DWI检查检出肝细胞癌33例,肝血管瘤56例。磁共振DWI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常规MRI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常规MRI平扫与术后病理一致性尚可(Kappa=0.731,P<0.001);磁共振DWI检查与术后病理一致性极好(Kappa=0.928,P<0.001)。肝细胞癌患者50 s/mm^(2)、400 s/mm^(2)、1 000 s/mm^(2)平均ADC值均低于肝血管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DWI检查在肝细胞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价值更高,可提高疾病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减少漏诊、误诊发生,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血管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肝巨大血管瘤诊疗1例并文献回顾
18
作者 李雪松 何林海 +3 位作者 王爽 夏云 白洁 玉温儿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在肝脏良性肿瘤之中,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目前国内以及国外对于肝血管瘤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没有统一的论证,但有专家共识[1]及文献报道称肝血管瘤通常被认为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随着影像学检查... 在肝脏良性肿瘤之中,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目前国内以及国外对于肝血管瘤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没有统一的论证,但有专家共识[1]及文献报道称肝血管瘤通常被认为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提高,检出率提高,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肝血管瘤有着不同的意义及优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肿 血管 巨大血管 手术切除指征
下载PDF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赖博 陈宝祥 +1 位作者 李艳红 吴延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440-4444,共5页
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s, HHs)是成人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包括海绵状血管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以及血管肉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多为良性肿瘤且无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但也有特殊情况需要治疗干预,目前手术是主要... 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s, HHs)是成人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包括海绵状血管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以及血管肉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多为良性肿瘤且无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但也有特殊情况需要治疗干预,目前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尽管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恢复快以及预后好等优点,仍是肝血管瘤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本综述旨在讨论肝血管瘤的病理性质、血供类型、治疗指征,以及介入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介入治疗 病理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